而除此之外,后面还一堆香车名马,基本上都是京城未出阁的公子们,连面纱都未带就直接出门。安国睿亲王则是大晋百年难得一遇的奇女子,思嫁之男数不胜数。
安国睿亲王所镇守的雁南关在京城正北,抗的草原夷族。要是细说此族真是历史悠长,与中原的争战早在前几朝时己展开,当时大隋倾全国之力将之击退。只是大晋兴起之时,夷族衬机再次北进,太祖皇帝御驾亲征,只是却被围于黑林山。最后还是身边随侍以贿赂夷族王妃之法得以侥幸逃脱。
而从那日起,大晋王朝就走向了和亲之路,太祖,太宗时前后两位皇子出嫁以换和平。直至正元皇帝继位时还把弟弟平成皇子再嫁夷族,只是百年来向来团结一致的夷族分裂,分南北两脉,五年内战结果南脉远迁,北脉地界扩大,同时对大晋之战正式启动。
也许一直以来中原人士给夷族的感觉太好欺负,也许是人家金戈铁马牛叉太久,自信心暴到可以随随便便走一圈就把中原踩到脚下。北脉单于直接偷袭直州想一举占下,更甚至于想直取京城,结果被当时大将军卫静避实就虚直攻下夷族盘踞的长南地界。
此役以大晋的大胜为终点,大晋取下夷族进攻中原的跳板长南。只是代价也非常惨重,大将军方静战死,大晋王朝军力折损大半,幸运的是夷族也是元气大伤,无力再战。
退兵之日,正元皇帝立即下旨对长南地界设下常、宁两州,修建宁州城,移民定居。只是对此大败夷族十分不甘,一年休养生息,再次举兵来犯,新任大将军睿亲王凤棠,兵分两路,左右出击,抵下夷族进犯,同时直袭夷族王庭,击杀左翼王,俘敌两万余人,大胜而归。
次年五月,大晋主动出兵,大将军凤棠三度奇兵突袭,前后迁敌两万余人,把胜利的战果再次扩大化。迫使北脉单于不得不退却长南以西,远离大晋地界。这可以说历朝中对抗夷族的最大的一场胜利。
也因这场大胜,大将军凤棠再加一级,官拜大将军王。
而安国睿亲王,这个在大晋历史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称号,也可以说是夷族送来的。就在凤棠官拜大将军王的第二年,正元皇帝再次主动出攻,大将军王率精骑出城西,越乌岭,进击长西走廊。突袭直击,长驱直入,短短十天连破夷族三王国。接着翻支山,数战数捷,凯旋而还。
同年夏,正元皇帝再派大将军王凤棠再次出击,绕道长西走廊,迂回山里,远出敌后,以秋风扫落之势大破夷族。占长西走廊全部地界,正元皇帝下旨设四郡县,移民屯兵以守边城。
此战可谓是直击夷族心脏,开疆扩土,打通了大晋向西的交通要道。也让夷族主力大伤,几年内难有大规模反扑。
尤记当年捷报传京城时,无论是朝堂还是在野都震动了。从前几朝开始,对于夷族,都是防御防御再防御,使劲生皇子远嫁以保平安。
不是因为这几朝中原大国实力不够强,而这个民族实在太牛叉。以文学来说,他们没有文字,只有日常交流用语;从礼仪上说,母死女继,姐终妹及,包括死者的夫君一块继承;从生活上说,有时候单于想找个铁锅都要派支部队去抢。
只是这样一个民族,却让大晋束手无策,马背上的强者,完全野蛮未开化却拥有尽近完美的战斗力。
而现在凤棠赢了,打败了那个被喻为最不可能战胜的民族,用更彪悍的方式向天下人诉说着大晋的强大。
官职己至大将军王,武官中的最高点,当时多少人热切的谈论着这位大将军王到底要受到怎么样的奖赏。更甚至于,有人曾公开提出,太女宝座。
太女宝座当然没实现,祖宗家法在此,而且更重要的太女凤祈无过。不过大将军王一身军装出现在金鸾大殿叩见时,安国睿亲王这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封号,竟然没有朝臣能反驳。
安国,没有睿亲王的大晋也许还是大晋,却只是以和亲保边疆平安,有时甚至于在交纳岁供以换平安。安国两字她是当之无愧。
第 16 章
以皇女中的排行,凤瞳应该往后站,但是实际凤瞳是站在太女左手侧。必竟皇上没有下旨说所有皇女一定要来接,只是一种自发行动,也就没按年龄往下排。凤瞳和凤棠是亲姐妹,两人姐妹深情是重所周,更重要的要说起圣上恩宠,就是太女也不能跟凤瞳相争。
进城时间只说是中午,只是午时己过,后排列队的御林军虽然还是一动不动,但是路两边的群众队伍似乎有点乱了。
凤瞳却不自觉得看向太女凤祈,完全正装,一身太女远游冠服。这种完全正装的打扮是凤瞳极其少见的,但却不得不说,这身正装实再合适凤祈不过。
凤祈之美在于她的气质,风华绝代四个字直接表述明白。而衣服衬人这话也是有道理,越是正装,越是认真,凤祈之气也就越强。
其实从内心深处,凤瞳对于这位太女有股惧意。从出生即立为太子,半君半臣,对皇上是臣,对臣下是君,这个分寸拿捏稍有行差踏错就会惹来大麻烦。更何况皇上对皇夫素来冷淡,无人能再帮其从中圆合。
更重要的姐姐军功卓著,宠恩日加,封至定国睿亲王,完全在挑战她的权威后。可谓是架在火上烧。
只是凤祈还是凤祈,论功她是绝对不如军功显赫赫的安国睿亲王,但是朝堂之上她无任何过错。不急不躁,不喜不嗔,永远都是一份优雅从容。看不出她到底在想什么,但当你站在她面前,却有一种被看透的感觉。
虽然坐上太女的位子就是等着登上皇帝宝座,但纵观历史真正能坐住的有几个。但凤祈就坐住了,她像磐石一样坐在太女的位子上,仿若她练就金身,任由大火烘烤。行事仍然是滴水不漏,从皇上到大臣,就是想挑错,也是无从挑起。
就这份定力别说凤瞳自己,就是纵横沙场数十年的姐姐也未必能够。要不是母上暧昧不明,要不是担心日后凤祈登基后必定会消除异己,这个太女凤瞳是绝对信服,其他的更是想都不敢想。
〃来了,来了......〃打前哨的百姓跑过来叫着,对于这个近乎于民族英雄似的人物,百姓有一种近乎偶像崇拜的心理。
在震天的欢呼声中,整齐的列队缓缓出现在众人视线中。一身暗红色战袍,长长黑发只是束紧,耳环,头饰统统没有。瓜子脸,凤眼黑眸,两道弯眉,虽然长年征战在外,但肤色白皙如脂。
□是枣红色大马,腰间一柄长剑,虽然那样一张绝对美人脸,但只是远远看到就给人全身一震的感觉。说不出是英气还是杀气,却有种让人不靠近的冷冰。
而随着大队人马的靠近,百姓的欢呼声却是越来越小,可以说是一种气势,也可以说百姓不敢近身欢叫的尊重。当凤棠马到太女凤祈迎接的仪仗队之前,整条路完全安静下来。
马停下来那一瞬,凤棠黑眸只是看向正一脸微笑直视着她的太女凤祈,好似一瞬间的恍惚。凤棠这才翻身下马,上前一步,单膝跪地,垂首朗声道:〃臣叩见太女。〃
凤棠把头低下来的一瞬间,凤祈眸子里不知道闪过什么,停了一下才上前一步把凤棠扶起来,紧握着凤棠的手道:〃皇妹一路辛苦,边疆多亏了你。〃
〃臣不敢居功。〃凤棠低头说着。
凤祈微笑,扔拉着凤棠的手轻道:〃母上念叨皇妹多时......〃
〃儿臣不孝......〃凤棠只是叹气,虽然她立下的绝世奇功,但父母在,不远游,这些年母上确实为她操了不少心。
凤祈微笑:〃母上己经在宫里等多时,下旨时己经吩咐,到了就马上进宫。〃
〃是。〃凤棠再次低头听命。
凤祈仍然是拉着凤棠的手直到她的车撵边,道:〃军中事务皇妹先放放,先坐我的车,跟我一块进宫。先叩见了母上再说。〃
凤棠低头道:〃谢太女。〃
凤瞳心里觉得有几分不妙,其他皇女之间乱坐车没什么大不了的。但太女身份不同,虽然是姐妹,但君臣大礼挡在前。这个车一旦坐了,各种猜测又会随之而来。
〃姐姐......〃凤瞳突然出声,走上前道:〃姐姐要不要先梳洗一下,一路风尘就进宫见驾,是否不妥。〃
凤祈看向凤瞳,笑道:〃不妨事,母上不会计较。〃
凤棠与太女凤祈共承太女凤撵,其他王爷也各自坐车进宫。只是凤瞳上车的时候,不自觉得看了一眼最面前的太女凤撵,心里总有几分担心。
姐姐是太女凤祈最大的政敌,皇命在身,而且为了自己的风度,凤祈就对姐姐再亲热,都不意外。
只是每次遇上这种场面,凤瞳的心都提了起来。掌军十几年凤棠本来没什么好担心的,更何况这种权术之争本来就是每个皇女的必修课程,只是这种心惊肉跳的感觉一直伴随着凤瞳。
第 17 章
头痛病可谓是大晋皇室遗传,头痛厉害的时候,真有肝脑俱裂之感。一般这时候别说接见人,就只是躺着也是难受。
只是现在乾林宫正殿里,正元皇帝却是一身正装坐好,听到身边尚宫急奔过来喜道:〃皇上,太女和安国睿亲王到了......〃
〃扶朕起来......〃正元皇帝一脸欢喜的说着,头痛都有点顾不得,只是让身边两位尚宫扶她起身,想到殿外相迎。她这次病的确实不是时候,不然她就自己到城外接了。
只是正元皇帝还未至殿门口,太女凤祈,安国睿亲王凤棠,还有其他王爷们都己经到了。正元皇帝只是定睛看向凤棠,凤棠呆了一下,才迅速跪下道:〃儿臣不孝......〃
〃回来就好,回来就好......〃正元皇帝说着。
本来大将军王凯旋归来,先是家宴再是庆功宴,庆功宴是三天后,皇上大宴群臣。而家宴本来准备的是皇上主持,只是皇上头痛病太重,不得不回去休息。太女继续主持。
寝宫内正元皇帝歪在榻上,而庆功宴的主角安国睿亲王凤棠却坐在梳装台前,刚刚进去清洗了一番,一路尘沙总算是洗干净,现在由尚宫们打扮着。
正元皇帝看着,语气不悦的道:〃做什么不好,非要从军,好好一个女儿家,连头发都未能好好梳过。〃
〃母上,也只有我才能抗的了夷族。〃凤棠有些苦笑的说着。
这不是凤棠自大的话,而是现实局势。大晋帝国开国百年,八十几年的休养生息让大晋有了抗击夷族的本钱。只是帝王用人,多疑之,尤其是领兵统帅。为抗夷族倾半国之力,就这样交到别人手里,哪个帝王能放心。
打仗本来就是讲战法,进攻后退,都要根据具体情况来分析,等上头请示下来战局早变。当年大将方静要不是因为这个受制,也不会落得个战死沙场的下场。因为她知道即使死于战场,也有可能会死于刑场,不如用命立下奇功,落得身后名声。
而到凤棠统帅时,所谓阵前战报完全废除,监督御史类全离调离,不再受限于任何人。还更重要的一点,凤瞳拥有原夷族地界常、宁两州,以及长西走廊四郡县的绝对调配权,甚至于包括了人事任命权。
这样一来凤棠的主动性更大,要战要和,想进想退,可以说只讲兵法不再讲朝廷。这也是凤棠这些年一直能大胜夷族的重要原因。
只是现在领兵大将军王换上一换,哪个皇上敢给如何大权利,稍有不堪,就会占地为王,反攻击大晋。
正元皇帝叹气,其中缘由她岂能不知,只是道:〃上次大胜,夷族主力己经击溃,现在来反扑的只是一小部分而己。让你手下将军去操操心,除非再大规模进犯,不然你就留京吧。〃
〃母上......〃凤棠多少有点疑惑的看向正元皇帝。
〃你知道的,头痛病一向是我们凤氏的遗传,太祖,太宗都是因为这个去的。虽然朕现在看起来很好,就怕哪天......〃
〃母上......〃凤棠大惊,连忙要起身。
正元皇帝笑了起来,道:〃朕只是说说而己。〃
凤棠停了一下,半天才道:〃太女很好。〃
正元皇帝冷笑道:〃我知道她很好。〃十五岁成|人礼之后入朝,十五年来无过错,这己经不是好能形容了的境界。
凤棠想了一下又道:〃儿臣这些年领军,也多亏太女的粮草能及时到。〃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这些年一直掌管粮草调动的就是太女凤祈。
〃因为她知道,只要她犯错,我就不会饶过她。〃正元皇帝淡淡说着。
凤棠无言以对。
而说话功夫,两位尚宫己经给凤棠梳好头,没有梳太复杂的发型,给凤棠带来女子该有的份柔和却又不失英气。
正元皇帝看着似乎也非常满意,又吩咐道:〃把楼南朝进贡那身百凤朝阳裙拿来给王爷换上。〃
〃是。〃
正元皇帝笑道:〃楼南进贡了不少稀罕玩意,过几天给你送府里去。〃
〃母上......〃凤棠有点哭笑不得,她现在早过了好玩的年龄,给凤瞳还差不多。
等凤棠把裙子换好,正元皇帝看着更是满意,得意的道:〃我的女儿怎么会不漂亮,谁敢我安国睿亲王只会舞刀弄枪。〃
〃也没人说啊,母上。〃凤棠笑着道。
正元皇帝招手,凤棠过来在正元皇帝跟前坐下来,正元皇帝叹气道:〃这些年你都守在边关,都快三十了,连个子嗣都没有,府里也是冷清的不能再冷清。婚事是不能再托了,你自己到底怎么想的。〃
〃婚事......〃凤棠停了一下,有几分犹豫的道:〃我想再等一等。〃
正元皇帝倒是有点奇怪,要是凤棠直接拒绝了倒正常,只是所谓的等一等就有不明白。直问:〃等什么?〃
〃薛家少爷薛牧到边关来找儿臣。〃凤棠说着。
对于这个己经知道的消息正元皇帝并不意外,只奇问:〃然后呢,难道你跟他还......〃自己的女儿自己清楚,凤棠绝对不是胡闹的人,更不用说是在外统兵时。
凤棠却是一脸的不确定,只是道:〃我也不知道到底有没有......〃她只记得那晚她好像是喝醉了,但她从来不在阵前饮酒,军营更不可能有酒。
只是醒来的时候薛牧己经躺在她身边了,看她己经起来,也迷迷乎乎的睁开眼,笑着打招:〃早啊,自我介绍一下,我叫薛牧......〃
然后直接掀开被子裸身起来,把女装穿上,是一身随从的军装。
只是凤棠是完全愣住了,凤瞳早有飞鸽传出给她,她自然知道薛牧这个名字。只是她对于这个人却是完全没有印象,而现在如此突然的出现,与其说不迷惑不如说是惊心。
军营重地,而且她的大将军王的帅帐他是怎么混进来的,就是能男扮女装,但一个陌生人要是能如此进来迷倒她,她的处境也就真的太危险了。
只是也就那一晚上,薛牧再次消失,不过己经报上姓名京城再相见是必然。凤棠没声张,只是把她卫队撤查一番。
〃你想娶他?〃正元皇帝看着凤棠的神色问。
凤棠皱眉,要真是生米煮成熟饭,薛牧又不是J细,她是有这个打算,这是一份责任。只是她也非常难理解,她真的有那么好,值得养在深闺里的大少爷这么做?
〃前几天瞳儿倒说了你恩师方静有个儿子。〃正元皇帝说着。
〃母上说的是林舟?〃凤棠愣了一下,在她印象里方林舟还是刚会走路的小屁孩。
〃好像是吧。〃
〃我只是把他当......弟弟看。〃凤棠顿了一下,其实在她意识里方林舟更像是儿子,不过必竟是恩师的儿子,算是师姐师弟。
正元皇帝叹气:〃我说过婚事依你,薛家那个少爷你要是真喜欢,我也给你指婚。〃
〃母上不希望我娶他?〃凤棠问。
正元皇帝秀眉皱起,一点都不避讳的道:〃门阀不能再扩大。〃尤其插手到凤棠所掌的四十万精兵。
凤棠明白,从某方面来说门阀也是前几朝遗留下来的古老腐朽的东西。只是凤氏一族当年起兵的时候却不能不依靠,也就成了现在的局面,皇家与贵族共治天下。虽然大晋延用了前朝的科举制度,但想一下废掉九品中正制,撤下门阀也非一朝之事。
〃只是母上......〃凤棠停了一下还是道:〃太女君沈氏至今无所出。〃
在皇族中,王君无所出并不是太大的过错,决不会列入出七之列。但是太女君所无出,事情就会有点诡异,尤其太女其他几个小郎君都有女的情况下。因为一旦太女继位,立太子时,不是太女君所出的嫡子,皇夫之位虽然不会旁落。但无论是后宫还是朝堂的发言权就会大大减少,尤其夫妻感情并不太好时。
就像现在任皇夫,共育有三女,在皇上所有女儿中占了将近半数,而且占据排行第一、第二位。即使皇上与皇夫感情并不合,但除非沈氏一族犯下大罪,不然谁也不敢说废。
皇夫与太女在皇室中是一种非常微妙的关系,合则相辅相成,成为一个可怕的势力圈;不合则是相互攻击,只是内斗就能震惊朝堂。所以当太女并不是皇夫亲女时,两人所处地位都会岌岌可危。
〃是啊,让人不能生孩子的方法实在太多了,沈家人向来精于此道。〃正元皇帝说着,脸上没有几分喜色。
太女凤祈很好,真的很好,她拥有一个帝王该有的一切。气度,手段,心机,洞察力,连忍字头上那把刀她都能淡然处之。
〃母上,你对太女到底有何不满?〃凤棠疑惑。
连当今皇太夫都不敢直言相问的问题,凤棠问的却非常自然。只是正元皇帝的眉却皱了起来,半天才道:〃因为她挡了你的路,因为她身上流着沈家人的血。〃
第 18 章
晚上凤棠是在宫里歇的,安国睿亲王府还没有整理出来,再者最近宫宴比较多,一路辛劳,也就先住下了。
凤瞳则是大清晨就直扑母上的乾林宫,每次回朝第一天,凤棠必然要歇在这,然后第二天早上和母上一起去拜见太夫。
〃容亲王......〃乾林宫尚宫请安问礼,这里是皇上的寝宫,至今还没人能大早上就直闯。
〃我皇姐呢?〃凤瞳笑问。
〃安国睿亲王刚起身,正在梳洗。〃
〃带路。〃
进了偏殿,凤棠正在铜镜前任由尚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