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4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蔡吉听杨彪如此一说,立马打蛇顺杆上地又作了一揖道,“那吉就斗胆称太尉一声文先公。”

杨彪见蔡吉年纪轻轻应对有度不禁回头冲着吴硕满意地点了点头。跟着又将注意力转向了蔡吉身后的庞统。杨彪见庞统其貌虽不扬,但气度却不差,于是便开口问道,“这位是?”

“回文先公,这位是吉的从事庞统,庞士元。”蔡吉微微侧身抬手介绍道。

许是上次见吴硕有了好的开端,这一次庞统进杨府之后举手投足间再也没了以前那种拘谨。此刻就算是面对当朝的太尉,庞统亦不卑不亢地躬身施礼道,“荆州鹿门庞统见过杨太尉。”

“荆州鹿门?庞德公是汝何人?”杨彪扬声问道。

而庞统一听杨彪认识叔父,连忙作答道,“回太尉,庞德公乃统之叔父。”

“素闻鹿门庞德公,笃志博闻,雅量高致。今日一见庞门子弟果然名不虚传。”杨彪抚须赞了一番庞统之后,又跟着向蔡吉邀请道,“小儿德祖正与好友在后院设有酒会,想请不如偶遇,两位不若一同参与?”

蔡吉耳听杨彪提起了他儿子,脑中立即就浮现出了在邺城猎场与袁尚等一干少年碰面时的情景。没错,杨彪的儿子正是杨修,杨德祖。虽说无论是史书,还是真实的碰面,杨修都没有给蔡吉留下啥好印象。但眼见杨彪身处高位却为人却甚为和善,不禁对这位老者心生了好感。所以便带着庞统欣然应答道,“吉等就恭敬不如从命。”

就这样杨彪与吴硕带着蔡吉、庞统二人来到了杨府内的花园之中。眼下虽已是积雪皑皑,草木凋零的隆冬时节,但杨府的园子布置得颇为大气,以至于身处其中的人非但不会觉得萧瑟,反而觉得都透着股子庄重。而就在这样一座带着肃穆气息的园子之中,却隐隐传来了一阵嬉笑之声。蔡吉寻声抬头一瞧,就见不远处的一间楼台内,正围坐着五、六个身着华服的年轻男子。只见其中一人突然站起身举杯朝着众人说了几句话,一时间欢快的笑声传遍了整个园子。而那个挑动气氛的男子正是杨彪之子杨修。

杨彪显然对杨修的这种狂豪做派并不在意。须知,世家豪族向来讲究名士风流,杨修结识的又都是当世俊杰,又怎能如朽木一般拘谨。却见这会儿的杨彪带着笑意向儿子招呼道,“德祖,还不快来见过蔡府君。”

“见过蔡府君。”楼台之上的杨修随意地与蔡吉行了个礼之后,便向其招呼道,“府君上次在邺城。今日可会有佳作?”

佳作?上次那是瞎猫碰着死耗子,正巧有合适的诗歌可以抄袭。蔡吉一面在心中暗自苦笑,一面则谦逊地推脱道,“修公子见谅。本府那日不过是触景生情而已。今日再要作诗,怕是要贻笑大方了。”

“触景生情?也是今日没有昂公子在场,府君怕是做不出啥好诗来了。”杨修带着熏熏醉意戏谑地说道。

而蔡吉一听杨修将自己同曹昂联系在了一起,不由皱起了眉头暗自嘟囔,这男人的嘴怎么比八婆还碎至于一旁的杨彪更是沉下脸来向儿子呵斥道,“德祖休得无礼”

杨修被老父如此一喝,便颇感无趣地努了努嘴道,“罢了。吾等今日也不勉强府君作诗。”

且就在杨修的言行令蔡吉与杨彪等人都颇感尴尬之时,忽见不远处又走来了两个华服男子。蔡吉定睛一瞧赫然就是孔融与刘备。联想到数日前在岔路口的那次相遇,蔡吉不得不在心中感叹,这可真是人生何处不相逢。

蔡吉在看到孔融与刘备的同时,对方也在第一时间也注意到了她蔡吉的存在。特别是孔融在向刘备拱了下手说了几句之后,便径直走到蔡吉面前,二话不说就冲着她躬身一揖,朗声说道,“融替家眷谢过蔡府君不杀之恩。”

唉?这唱的是哪出啊。孔融这算是在谢自己呢?还是在损自己。蔡吉虽然能感受出孔融的话中带话,但人家既已作了揖,也说了个“谢”字。自己总不成当着杨彪、吴硕的面同他抬杠。因此这会儿的蔡吉便装着没听懂孔融的话外之音,拱手还礼道,“孔少府大义弃官,本府怎敢伤及少府家眷。”

孔融见蔡吉一口咬定北海的事是自己弃官而走,而非东莱不宣而战,不禁暗生气恼。但当着那么多人的面,孔融也不好公开反驳蔡吉的说法。毕竟自己堂堂一郡之首让人不费一兵一卒地赶出北海可不是件光彩的事。于是他只得冷哼着一甩长袖不再搭理蔡吉。

与此同时紧随孔融之后的刘备眼见现场气氛颇为诡异,当即快步上前先向杨彪行礼道,“刘备见过杨太尉。”

“刘使君莫要多礼。”杨彪客套地还礼道。

可就在两人客套之时,忽听楼台上的杨修插嘴向刘备问道,“刘使君可会作诗乎?可会做赋乎?”

杨彪见儿子对两个当世豪杰都如此无礼,不禁在心中暗骂“竖子”。可当着那么多人的面他又无法直接教训儿子,于是他只得干咳一声朝刘备与蔡吉歉然道,“犬子已醉。二位不如随老夫去那边的竹亭歇息。”

哪知刘备却对杨修的冲撞毫不在意。只见他淡然地向杨彪父子拱手道,“无妨,备不会作诗,也不会做赋。然能听众公子吟诗作赋亦是桩美事。”

啧~不愧是刘玄德,真会说话哩。蔡吉在心中暗自揶揄了一下之后,便也顺着刘备的话头附和道,“刘使君言之有理。难得许都才子齐聚于此,吾等要是离开,岂不惜哉。”

一旁的吴硕见刘备和蔡吉你一言我一语地为杨彪打圆场,在暗自点头之余,亦向杨彪提议道,“文先公,年轻人自有年轻的想法。吾等老翁还是去竹亭对弈吧。”

杨彪听吴硕这么一说也不再勉强,在向刘备、蔡吉二人寒暄了几句之后,随同吴硕一起到竹亭下棋去了。而被留下的刘备、孔融、蔡吉、庞统四人则顺势加入到了杨修等人的集会之中。依照杨修的介绍在场另外四人皆是许都城内的青年才俊。但蔡吉听了一圈之后,发觉自己只对其中一位名叫徐干的年轻人有印象,因为其正是历史上大名鼎鼎的建安七子成员。

建安七子指的是东汉建安年间,七位文学家,包括,孔融、陈琳、王粲、徐干、阮瑀、应玚、刘桢。也就说此刻这小小的楼台内竟有两大名留青史的大才子在场。如此高格调的场合蔡吉自然是不敢有所造次,免得令自己当众出丑,甚至被当做奇闻异事记录下来流传后世,那可就大大不妙了。

不过蔡吉很快就发现她的担忧完全是多余的。杨修依照先前的许诺确实没有逼她吟诗作赋,孔融或许真担心蔡吉揭露其在北海时的丑态,也将她当空气。反倒是庞统相对辛苦些,每每都被杨修、孔融抓出来考较才学。好在庞统在庞德公那边也,所以其文采或许不能与建安七子比肩,但多多少少还能应付得过去。实在应付不过去,只好罚酒一杯。

总之在这一场诗与酒的盛宴之中,蔡吉与刘备算是彻彻底底地成了无人搭理的人肉背景。而她二人也颇有这方面的自觉。任由一帮才子们喝完酒之后,呼啦一声跑出楼台,在园子里又吵又闹。蔡吉与刘备依旧并排端坐在自己的小案前不动声色地吃着点心,喝着甜酒,仿佛外界的一切喧闹都同他俩无关一般。

突然蔡吉端起耳杯想要向刘备敬酒,却发现对方也在做着同样的姿势。一阵诧异过后两人都露出了会心而又苦涩笑容。因为无论是蔡吉,还是刘备都不约而同地想到了两年前在小沛的那场宴席。那时蔡吉是受制于人的东莱太守,刘备是雄心勃勃的平原相。他们曾一同举杯高喊,“祝曹贼遗臭万年”也曾将曹操视为实现自己抱负的踏脚石。而如今他二人却又偏偏身处“曹贼”所控制的许都城内,需看“曹贼”的脸色行事。甚至刘备还不得不带着一干弟兄投身于“曹贼”麾下,以期借势东山再起。

所谓的世事无常,莫过于此吧。在心中如此感叹着的刘备,率先打破了沉默,向蔡吉敬酒道,“上次与蔡府君同席而饮是在两年之前吧。”

“是啊,一转眼就两年过去了。”蔡吉同样唏嘘地点头道。

“蔡府君依旧是府君,而备却已成丧家之犬。”刘备晃悠着手中的水酒自嘲地说道。对于刘备来说,过去的两年仿佛就是一场喧闹的梦境。大起大伏的梦境在小沛与下邳之间不断转换着,直到梦醒之后,刘备却发现自己依旧一无所有。自己和关羽、张飞仍然是一伙四处游荡毫无根基的流浪军。而面前这个比自己小了足足二十岁的女子,却在那两年内由一介傀儡一跃成为了盘踞东青州的诸侯,如此鲜明的对比,又怎能不让刘备深受刺激。

听出刘备心中压抑的蔡吉并没有因此而动容,在她看来刘备的这番话一半是真心,另一半则是在装可怜,博同情。因此,蔡吉当即不动声色地反问道,“刘使君何出此言?两年前君是府君,两年后君是使君。”

“使君?没有一州之地的人能称为使君?”刘备随手将耳杯往案牍上一甩大笑道。

“只要名分在,使君终归是使君。更何况有兵马,使君还怕没地盘?”不想再同刘备拐弯抹角下去的蔡吉,说到这儿,扭过头冲着刘备嫣然一笑道,“若是本府没猜错的话,曹司空此番应该调了不少兵马给刘使君吧?”

哪知蔡吉的话音刚落,刘备便瞳孔一缩,急切地探身问道,“蔡府君何出此言?曹司空可什么都没答应备”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2卷青州之鹏 第55节互为犄角

第2卷青州之鹏 第55节互为犄角

“子兰,汝说此刻刘玄德与蔡安贞会谈些什么?”竹亭内,杨彪手捻棋子,心不在焉地问道。

“相比刘玄德与蔡安贞会谈什么,硕更在乎的是,蔡安贞会与刘玄德谈什么。”吴硕落子作答道。

“哦?何以见得?”杨彪抬头问道。

“据悉,曹操在首日见过刘备之后,便将其一直晾到现在。城内还有人传言,说是有人向曹操进言说,备有英雄之志,今不早图,后必为患。因此刘玄德的心思不难猜出。难猜的是蔡安贞的心思。”吴硕说到这里,不由迟疑地将,“此女心气甚高。”

杨彪听吴硕如此一说,不由哑然失笑,“心气不高者,又如何能以女子之身统领一郡之地。”

“文先公有所不知,蔡安贞之心气,怕是连男儿都自叹不如。”吴硕颇有感触地叹息道。

“愿闻其详。”杨彪好奇地追问道。

于是,吴硕便将那日自己与蔡吉之间的对话原原本本地向杨彪说了一通。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有关管仲与鲍叔牙的比喻。果然,杨彪听罢蔡吉那句“不知司空可有鲍子遗风”,当场便连连惊呼,“后生可畏后生可畏”

至于吴硕则进一步向杨彪解释道,“不瞒文先公,硕之所以会向蔡安贞提,让其留在京师之事,是因为陛下曾不止一次向硕表示,想将蔡安贞召入宫中。”

“召入宫中难道陛下想纳蔡安贞为妃?”啪地一声,杨彪手中的棋子落在的地上。

“嗯,陛下似乎是想以此招纳蔡安贞为幕僚为其出谋划策。”吴硕点了点头之后,又跟着苦笑道,“老夫觉得此事太过唐突,为了稳妥起见,便先婉转地试探了一下她是否愿意留在许都为官。却不曾想得到的竟是如此答复。”

“那陛下那边可知蔡安贞的心意?”杨彪皱着眉头追问道。

“老夫已将此事转述给陛下。陛下虽觉得遗憾,却也表示不会强逼蔡安贞留在京师。”吴硕点头答道。不同于一心想要建功立业的刘协,吴硕和杨彪不仅要考虑如何辅佐年少的天子,更要考虑要如何保下刘家江山。因此任何可能会威胁道刘家江山的因素他们都要分析,都要权衡。而蔡吉在他们眼中无疑是个既堪利用,却又充满了变数的一枚棋子。

“如此甚好,如此甚好。”杨彪长舒了一口气道,“那蔡安贞确有才华,然则女子当政,终非正道。若是再将其引入后宫,难保不会重蹈吕后覆辙。子兰,汝可要好好劝劝陛下。”

“硕也是同样的想法。故硕开始只是打算让蔡安贞留在京师以臣子的名义辅佐天子。”吴硕颔首附和道。

“咳,说到底还是陛下身边缺乏人才,这才会出此下策。”杨彪怅然一叹道。

“文先公何不将修公子引荐给天子?”吴硕想了一想提议道。

“袁术称帝已成定局。想来用不了多久曹孟德就会以此事拿老夫开刀。曹操是不会让德祖接近天子的。”杨彪无奈地摆了摆手道。杨彪与袁术乃是姻亲,一旦袁术自立为帝,杨氏一门首当其冲就会因此受到波及。不过杨彪对此也早有布置,却听他跟着便补充说,“相较之下还是文举更能为天子所用。”

吴硕听罢杨彪所言,瞥了一眼不远处,已经四十多岁却还在同一帮二十多岁小年轻厮混的孔融,断然摇头否决道,“孔文举成不了事。”

“老夫也知文举有些志大才疏。然则文举对大汉之忠心可昭日月。”杨彪说到这儿,又捻起了棋子悠然说道,“子兰啊,这世道,有才者不多,有德者亦稀少,能德才兼备者简直是凤毛麟角。至少吾等都知孔文举在想什么。而不用像现在这般,去猜蔡安贞会与刘玄德谈什么。”

那这会儿的蔡吉究竟在同刘备谈些什么呢……

“那应该快了。”明明知道已经说漏了嘴,蔡吉却依旧故作轻松地朝刘备举了举酒杯。在她看来,就算不借鉴历史,仅就目前的局势来看曹操收刘备当看门犬也是迟早的事。加之四下里除了她与刘备之外别无第三人,所以蔡吉并不担心这个“预言”会落空。

然而同样的话在刘备听来可就有了另一番深意,却见他又跟着追问道,“可是府君从曹司空那里听到了什么风声?”

“本府尚未见过曹司空,又哪儿来的风声。”蔡吉不置可否地笑了笑。

刘备原本以为蔡吉是从曹操那边得了暗示才会说出刚才那番话来,哪曾想对方竟然连曹操的面都还没见过。郁闷之余,刘备不禁借着酒劲冷笑道,“府君这是在戏弄备乎”

“本府并没有同刘使君开玩笑的意思。”蔡吉敛起笑容,冲着刘备正色道,“眼下袁术称帝已成定局,其与吕布结下了姻亲之盟。曹司空为了,势必需要有人为其守住东大门。而在本府看来这天下间除了刘使君,无第二人可堪此任。想来刘使君亦明白这一点,若非如此使君又怎敢进京?”

蔡吉的这记反问令刘备不禁有些语塞起来。没错,他刘备之所以敢跑来投靠曹操,就是在“赌”曹操为了对付吕布会不计前嫌接受自己。然而这几日曹操冷淡的态度,却令刘备对这个赌局越来越没信心起来。否则他也不会通过孔融的关系来拜访光有名声,并无实权的杨彪。更不会借机与蔡吉搭讪,向蔡吉示弱。

另一头,蔡吉见刘备陷入了沉默之中,心知自己说中了对方心事。于是便将心比心地冲着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