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46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数到齐,就连孔融、刘备等人亦是座上之宾。 此外,不知是官衔所致,还是曹操的故意安排,蔡吉这一次又与刘备并肩坐在了一起。至于孔融则与一干文臣坐在了对面,并对自己依旧是一副不爱搭理的模样。当然蔡吉本人也懒得搭理这位老是不着调的文举先生。

酒过三巡之后,却见曹操一撸长须,举杯向蔡吉说道:“蔡使君,骠骑将军张济自关中一路追杀天子至南阳,实乃乱臣贼子。眼下张济虽已中流矢而亡,但其侄张绣携残部暗附刘表,屯兵宛城,大有威胁许都之势力。孤受天子之命,不日将出兵宛城,蔡使君可愿随孤一同讨伐张绣?”

讨张绣?宛城之战?蔡听罢曹操所言,不由自主地就将目光投向了坐在对面的曹昂。心想,姑且不论曹操用天子的名头压自己,难道身为执金吾的曹昂,也还是会像历史上那般随曹操出征宛城?

哪知曹昂眼见蔡吉正盯着自己看,立马就自豪地当众宣布道,“不瞒蔡使君,昂与二弟均会参战。”

“丕公子也要出征?”虽然蔡吉明知历史上,未满十岁的曹丕确实参与了宛城之战。但此刻的她还是很难想象,对面那个文静的小男孩身披铠甲的样子。

曹昂耳听蔡吉的口气似乎有些半信半疑,当即一把搂过曹丕,冲着蔡吉咧嘴笑道,“府君莫要小看子桓。这小子可是师承典都尉。再说吾曹家子弟,每战皆身先士卒,子桓又岂能落后。对吧,子桓?”

“子桓定立下战功,不负父亲所望”曹丕像模像样地朝父亲拱手道。

“好这才像曹孟德的儿子”曹操拍着曹丕的肩膀高兴得哈哈大笑。在场的诸多宾客见状,自然是纷纷出言夸奖起曹家子弟武勇,并预祝曹操旗开得胜。

然而此刻的蔡吉,在跟着一起赔笑之余,却在也在心中暗自腹诽,曹操这算哪门子的优良家风。须知历史上,诸多上位者都忌讳和嫡子住在一起或者出现在同一地点。怕得就是出现意外,父子一起遇难。可曹操倒好,打个仗还把两个儿子一起带在身旁,生怕不被人包饺子。难怪宛城一战,他会连损长子曹昂、侄子曹安民。就连次子曹丕都是自己骑马突围脱险。就这一点来说,蔡吉刚才夸赞曹丕伶俐也没说错。而眼下曹操竟还要拖自己一起下水参加宛城之战

要不要在宛城之战给曹操添把火?让这一家子彻底从历史舞台上消失?蔡吉脑中凶光一闪,萌生这一念头。但她转念一想又放弃了谋害曹操一家的想法。且不论在乱军之中成功狙杀曹操父子的概率。就算此事真成了,她蔡吉也不见得能得多少好处。毕竟眼下天下间最强的势力不是曹操而是袁绍。历史上,曹操胜袁绍本身就带着些许侥幸。要是曹操再一死,试问这天下间又有谁能制得住袁绍?蔡吉可不想自己冒如此大风险行事,到头来却是在给袁绍做嫁衣。

想到这里,蔡吉下意识地抬起了头,却不曾想竟正好对上了曹昂热忱的目光。在那一刻一种从未有过的慌乱感蔓延上了蔡吉的心头,令她心虚地低下了头——我刚才是在想如何杀死这个男子,还有他的父亲和弟弟呐……

且就在蔡吉心乱如麻之际,一旁的刘备倒是主动拱手向曹操进言道,“司空攻宛城可需备出战乎?”

“张绣不过一介武夫,无须刘使君出马。”曹操笑着摆手否决道。然而曹操虽拒绝了刘备,却不代表他会就此放过蔡吉。这不,曹操上一刻才说完无须刘使君出马,下一刻却又将目光投向蔡吉道,“素闻蔡使君智勇双全,宛城之战若是有使君为孤出谋划策,岂不妙哉。”

“曹司空过奖。吉其实对行军打仗一窍不通。更何况吕布已与袁术结盟,吉担心吕布接下来会对东莱不利。”蔡吉竭力推辞道。

“蔡使君多虑了。有刘使君在,谅吕布那厮不敢有轻举妄动。再说宛城之战关乎许都的安危,蔡使君不会弃陛下于不顾吧?”曹操不依不饶道。

蔡吉见曹操横竖硬是要自己参加宛城之战,心想,罢了,你曹孟德不怕丢脸,我蔡安贞又有什么好怕的。届时能阻止张绣复叛,固然是皆大欢喜。若是曹操依旧要强纳张绣之嫂为妾,那大不了自己直接退出是非之地。在心中的蔡吉,当即恭敬地向曹操俯身领命,“承蒙司空不弃,吉愿效绵薄之力。”

眼见蔡吉的态度颇为顺从,心情大好的曹操,当即朗声鼓掌道,“来人,奏乐,以壮军威”

随着曹操一声令下,从堂下走出了一队黑衣乐师,在稍加调试之后,堂上顿时就回荡起了一曲带着浓烈古风的曲调。也不知是谁先挑头唱了句,“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紧跟着包括曹操在内的曹营将帅,纷纷和着拍子唱起了那首古老的战歌。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诚然蔡吉没有跟着一起唱,但曹营上下同仇敌忾的气势却令她深深为之震撼。眼下的局势对曹操来说并不乐观,甚至不客气地说还有些凶险。可谁都不能否认这段艰难的时期也是曹营最精诚团结的时候。无论是曹操有亲戚关系的曹氏、夏侯氏诸将,还是乐进、于禁等外来的将领,亦或是荀氏叔侄、程昱等名士,皆以曹操马首是瞻。这其中固然有曹操个人魅力的原因,正如《秦风?无衣》中所唱的那般,敌人才是团队最佳的凝结剂

然而一曲《无衣》唱罢,曹操似乎并不尽兴,却见他扭头向为首的乐师问道,“鼓手呢?奏乐怎能没有鼓?”

那乐师听曹操如此一问,立马喏了一声,下去找鼓手去了。不一会儿的功夫,一个年轻男子手持手鼓,翩然而至。但见此人身形修长,风姿丰伟,面对满堂的上宾,目不斜视,神态倨傲。然而还未等司仪呵斥其放肆,那男子却已然自顾自地坐到大堂中央,抬手击鼓。

是的,只是单纯的击鼓,没有任何其他乐器伴奏,甚至都没有事先试音。然而那只看似普通的手鼓在男子的手中却像是中了魔法一般,发出了雄浑而又悲壮的声节。一瞬间先前交头接耳的人们统统都噤了声,唯有天籁般的鼓声响彻整个大堂。

这是天籁,蔡吉在心中如此赞叹着。虽然她也能从鼓声中听出击鼓者的悲愤与不平。但天籁就是天籁,在没有录音设备的时代,任何音乐都是奢侈品。更何况这鼓声就算是放到一千八百年之后也是当之无愧的瑰宝。由此也让蔡吉不得不感叹曹操麾下真是什么样的人才都有。

不过曹操显然并不知晓自己府里,还有这么一块宝。这不,当一曲奏罢,曹操深吸了一口气,平视着鼓手问道,“此为何曲?”

“渔阳掺挝”,年轻的鼓手平静的回答道。

然而鼓手的话音才刚落,先前跑出去找鼓手的那个乐师已然回来,但见自己要找的人已然上堂表演,不禁惊呼道,“祢正平,汝为鼓史为何不更衣”

祢正平?难道眼前这个美男子就是祢衡,祢正平?那此刻岂不是传说中的“祢正平裸衣骂曹”哪儿曾想,蔡吉这边才暗自揣测,那一头堂上那击鼓的美男子竟真的搁下手鼓,刷地一下站起了身,当着众宾客的面,不紧不慢地去掉头巾,脱下袍子、亵衣……

面对如此突如其来的“行为艺术”,包括曹操在内的在场宾客自然是看得瞠目结舌。然而令蔡吉颇敢意外的是,曹操等人在经过最初的惊讶之后,并没有继续看着祢衡表演脱衣秀,而是不约而同地都将视线投向了,她这个现场唯一的女性嘉宾。见此情形,蔡吉又怎会不知那帮大老爷们的意思。于是乎,还未等祢衡脱裤子,新任的徐州刺史便在众人一致期待下,惊呼一声“晕”了过去。

祢衡:听余击鼓须买票,余只收粉票、推荐~~~~有票、有推荐不付者,余会上门表演行为艺术~~~~~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2卷青州之鹏 第59节浮生乱世

第2卷青州之鹏 第59节浮生乱世

蔡吉这一“晕”可算是彻底抢去了祢衡的风头。身为主人家的曹操看也不看堂上脱到一半的祢衡,转身便喊来婢女七手八脚地将不幸被狂徒吓晕了的蔡使君抬下堂去诊治。当然被人抬着的蔡吉此刻虽闭着眼睛装晕,但耳朵好歹还能听清周遭发生了些什么事。因此当闻讯赶来的曹府巫医提出要用符水之时,她立马十分配合地“醒”了过来。不过令蔡吉稍感意外的是,当她睁开眼的那一刻,头一个映入眼帘的并非头戴面纱的段娥眉,而是曹昂那张紧蹙着眉头的年轻脸庞。

此刻眼见蔡吉“醒”了过来,坐在榻旁曹昂连忙关切地问道,“蔡使君,汝可安好?”

蔡吉当然安好,她现在可说是浑身上下都好得不得了。不过既然是装了晕,自然就得将戏继续圆下去。这不,在假意喘了一口气之后,蔡吉当即支起身子向曹昂致歉道,“无妨。本府刚才只是觉得胸口有点闷而已。不曾想竟了扰了司空的宴会。”

“蔡使君身子不舒服,先躺下再说。”曹昂在柔声示意身旁的侍女扶蔡吉躺下之后,跟着便豁然起身,攥紧了拳头咬牙切齿道,“扰乱宴会的是祢正平那狂徒吾这就去教训那厮”

蔡吉见曹昂起身就要去找祢衡算账,不知为何竟心头一急,脱口而出道,“昂公子且慢此事虽因祢正平而起,但本府听闻其在许都士林颇有盛名。公子若是贸然伤及祢正平,恐怕会对公子的名声不利再者出了今日之事,司空一定会好好惩治那狂徒公子又何须自污双手。”

本在气头上的曹昂听蔡吉如此一说不由楞了一下。确实,祢衡在许都士林名气不小,且与孔融、杨修等名士交好。孔融甚至毫不吝啬地称赞祢衡,“淑质贞亮,英才卓砾。初涉艺文,升堂睹奥。目所一见,辄诵于口;耳所瞥闻,不忘于心。性与道合,思若有神。弘羊潜计,安世默识,以衡准之,诚不足怪。忠果正直,志怀霜雪。见善若惊,疾恶若仇。”也正因为如此,当初父亲闻讯后本想召其入府为幕。然而祢衡不仅拒不应召,还出言不逊,结果惹得父亲一气之下便将其罚作了曹府的击鼓小吏。

若换在平时,曹昂对这等华而不实的狂生,根本不屑一顾。可是一想到祢衡竟当着蔡吉的面宽衣解带,曹昂便觉一股怒气直冲脑门,恨不得即刻就提剑斩了那厮。因此就算明知这会儿找了祢衡的麻烦,第二天有关自己心胸狭窄的风评会传遍整个许都,曹昂还是毫不犹豫地再次迈开了步子。

眼瞅着曹昂依旧怒气冲冲地要找祢衡算账,蔡吉猛地从榻上翻身而起,“公子要陷吉于不义乎”

“蔡使君?汝这是……”

曹昂回过头诧异地看了看竭力阻止自己的蔡吉。而后者已然跪坐在榻上,向自己拱手说道,“公子的心意吉心领了。然吉身为刺史,不想将此事闹大。还请公子体谅吉的处境。”

曹昂听蔡吉说到这份上,虽心有不甘,却也只得松开了拳头,露出了一丝黯然的笑容道,“那好,就依使君所言,昂不会去找祢正平麻烦。也请使君好生歇息。”

说罢曹昂朝着蔡吉拱了拱手,便低着头快步离开了厢房。而眼看着曹昂的背影消失在夜色之中,蔡吉多少也觉得心情有些烦躁。于是她当即回头向在场的曹府侍婢下令道,“汝等都退下。本府想一个人静一静。”

那些侍婢眼见蔡吉已然无碍,加之对方又贵为刺史,自然是低眉顺眼地连声应诺退出了房间。一时间原本闹哄哄的厢房之内,只剩下了蔡吉与负责她安全的段娥眉。话说段娥眉平日里话虽不多,但曹昂与蔡吉之间的数次见面她却都在场。此刻眼见二人,一个黯然离开,一个对着雁足灯发呆,这位独眼女旗主终于忍不住叹息道,“主公还真是不解风情。”

“不解风情?”蔡吉听段娥眉如此一说,自嘲地笑了笑,“本府又何尝不知少年心?”

段娥眉回过头反问道,“主公也知昂公子之心意?”

面对段娥眉的试探,蔡吉并没有正面回答,而是换了个话题反问道,“段旗主可知,林郎君之前曾引荐一名与旗主同名的女孩做本府的侍婢?”

“回主公,那女娃儿正是舍妹。只因为其认为娥眉已死,这才会冒用娥眉之名。”段娥眉豪不避讳地承认道。

“原来段旗主也是段太尉之后。”蔡吉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蔡吉与段娥眉提到的段太尉,指得正是当初平定羌乱的“凉州三明”之一的段颎,另两位则是皇甫规与张奂。就战功来说,仅从167-169年,两年间段颎先后经历一百八十次战役,斩杀三万八千余人,俘获家畜四十二万七千头,而汉军仅战死四百余人。段颎可谓是力压后两者。但很不幸的是段颎入京为官之后,卷入了党争,得罪了天下的士人。具体来说,就是段颎奉命领兵马踏太学,逮捕了太学游生千余人。结果不久之后,段颎便因党争被对手陷害,并最终自杀。诚然段颎的冤案后来被平反了。但从段家姐妹的境遇来看,这种平反补偿不了段氏一族所受到的伤害。本来军人就该远离政治才是啊。想到这里,颇感唏嘘的蔡吉不由又向段娥眉补问了一句,“不瞒段旗主,令妹在段旗主来东莱之前就被林郎君带走了。本府回去后就让林郎君将令妹的消息告诉段旗主。”

“多谢主公关心。不过正是娥眉拜托林郎君将舍妹带离东莱的。”段娥眉微微向蔡吉欠身道。

段娥眉的这番话,让蔡吉不禁在心中暗笑自己真是犯傻了。段娥眉的妹妹是林飞介绍来的,段娥眉本人也是林飞那边的人,其又怎会不知妹妹的下落。不过这位女旗主对妹子的态度还是令蔡吉颇感意外,却听她跟着追问道,“为何?”

段娥眉下意识地摸了摸自己那只瞎了的眼睛,轻笑道,“见又如何,不见又如何。浮生于乱世,自是少些牵绊为妙。”

“也是。”蔡吉感同身受地点了点头。

可段娥眉却并没有因这一段小插曲而放过蔡吉,而是扭过头揶揄着说道,“刚才是在说主公与曹公子的事。主公怎么扯到娥眉家事上来来了。”

“段旗主刚才不是说了吗。浮生乱世,牵绊越少越好。”蔡吉盯着跳动的火苗淡然道。

段娥眉没想到蔡吉会用自己的话堵自己,,却也幽幽地,“可人心这种东西,又岂是说无牵绊就无牵绊。”

这一次对于段娥眉的感叹蔡吉并没有搭腔。两人就此枯坐了半晌之后,屋外传来了一阵鸣钟之声。原来经过祢衡如此一闹,曹操以及在场的众宾客都没了继续饮宴的兴致。原本热热闹闹的夜宴也只好就此草率收场。至于搅局的祢衡虽没有脱光,但孔融还是像历史上一样劝曹操说祢衡得了“狂病”。而眼下的曹操又正处于招揽人才的时期,为了保持宽容爱才的名声,其也并没有当场惩罚祢衡。

不过熟知历史的蔡吉却知,曹操如此“大度”的表现多半是为了之后的一箭双雕之计。须知历史上,祢衡在裸衣骂曹之后,被曹操派人解送到刘表那边,以期祸害刘表的“仁义”名声。而一开始刘表为了自己的名声也确实对祢衡以礼相待。怎奈祢衡的脾气实在太臭,忍无可忍的刘表又将其转送给了脾气火爆的黄祖,其目的自然也是为了借刀杀人。话说,祢衡到了黄祖哪儿,倒也夹着尾巴老实了一段时间。这期间祢衡作为黄祖的书记,负责文书方面的事,孰轻孰重、孰疏孰亲,都处理得很恰当。祢衡甚至还与黄祖的儿子黄射结下了深厚的友谊。然而不久之后,在一次宴会之上,喝多了的祢衡老毛病又犯,当众辱骂了黄祖。气得同样喝高了的黄祖下令要杀祢衡。其子黄射闻讯后,慌忙赶来劝阻,却怎奈祢衡早就被嫉妒他才华的黄祖幕僚给杀了。当然这一件事同样也使得黄祖的声誉一落千丈。

想到晚宴上那个风华绝代的男子,最终会魂断鹦鹉洲,蔡吉心头多少有些唏嘘。不过唏嘘归嘘唏,眼下的蔡吉可时间在这等小事上多花精力。曹操既然逼着自己一同征讨张绣,那光凭从东莱带来的那一百多名护卫显然无法应对接下来的宛城之战。姑且不论张绣所率的并州铁骑本就是百战之师。只要一想到张绣的背后还站着被后世称为“毒士”的贾诩,蔡吉就觉得自己的胃都在抽。

因此当天夜里一回到郡邸,蔡吉就忙不迭地招来了庞统吩咐道,“士元,快帮本府写份奏折。”

刚一踏进书房的庞统乍一听蔡吉如此吩咐,不由怔了一下道,“主公,要统写奏折?”

“嗯。曹操要本府随他出征宛城。光靠郡邸的这一百多东莱护卫可不够应付如此大战,所以本府要奏请天子将李达等五百东莱骑兵调拨过来出战。”蔡吉直言不讳道。话说,老刘家似乎都有借东西不还的习惯。自己当初只是派人护送吴硕进京,结果瞧刘协现在的样子似乎是真将那五百骑兵当做自己的亲卫了。以至于这会儿的蔡吉反倒是要低声下气地向刘协“借”回原本属于自己的东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