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恩。 但她在心里对刘协的评价却低了几分。要知道危急时刻是最能看出一个人本质的时刻。刘协固然有时心急了一些,但在平日里倒也有几分明主的风范。然而当眼下面临大敌之时,刘协那软弱的性格却如此轻易地就暴露了出来。或许过个一炷香的功夫,这位少年天子便能恢复冷静,甚至可以反省自己此刻所作所为有多么的不妥当。但说出去的话,做出去的事,却如泼出去的水一样是想收也收不回的。谁让御座是这世上最难坐的位子呢。
小昂昂被发好人卡鸟~~~~(》_《)~~~~ 大家给点安慰奖吧~~~~粉票、推荐就别藏着掖着~啦~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2卷青州之鹏 第67节打道回府
第2卷青州之鹏 第67节打道回府
“主公。”
皇城之外,刚要上车的蔡吉遇到了信步赶来的李达。宛城一战后御林军虽损失不小,但刘协为了撑面子还是给予了全体成员不小的赏赐。当然这些赏赐说到底都是曹操掏的腰包。因此称其为慰问金更为贴切一些。不过就算是如此,身为御林军中郎将的李达依旧是一副朴素的便装打扮。见此情形,蔡吉不由抬起头招呼道,“智深今日不用当值?”
“嗯。吾是在校场听说主公来了。这才赶过来的。”李达爽朗地点了下头之后,又走向前,压低了声音向蔡吉问道,“主公,吾来时听人说袁术已称帝?”
蔡吉眼见李达消息如此灵通,再一想先前在大殿上的情景,便顺势颔首头道,“本府也是刚知晓此时。”
“那主公可是要回东莱?”李达急切地问道。
“没错。袁术既已称帝,想来与其有姻亲之盟的吕布定会与其一同举事。本府得尽快回东莱调兵压制吕布。”蔡吉自顾自地分析了一番情势之后,却发现李达正热切的看着自己。这才想起当初刚到许都之时自己曾向李达许诺会找机会调他回东莱。然而,此刻的蔡吉十分清楚,就目前的局势来说,她要让面前的这个刚满二十岁的大男孩失望了。
一想到要将李达一个人留在暗潮汹涌的许都,蔡吉的心中不禁萌生出了一股子难以言喻地愧疚之情。要知道当初正是她为了博取美名,当机立断地将李达连同那五百骑兵调拨给了吴硕前去救驾。结果却让这个曾经救过自己,给予过自己帮助与支持的少年深陷险境。更让人纠结的是,李达并不知晓自己所处环境的凶险,而蔡吉也不能向他挑明掩藏在帝都光鲜外表下的诸多阴谋。因为那样一来会暴露她的本意,会影响她同各方面势力间的关系,会让她之前精心筹划来的“名声”付之一炬。
因此此时此刻,为了“大局”着想,蔡吉只得强忍下了心中的种种愧疚与不安,转而向李达正色道,“智深,汝得留在许都。眼下的局势对陛下来说十分凶险,汝得留在陛下身边,守护陛下。”
李达眼见蔡吉说得如此郑重其事,不由也收起了先前想要随蔡吉回东莱的想法。毕竟天子待他也是推心置腹。倘若天子真如主公所言真身处为难之中,那他李达理当义不容辞地为天子保驾。所以这会儿的李达,二话不说便向蔡吉抱拳应道,“喏主公放心,达定会护陛下周全。”
面对李达信誓旦旦的保证,蔡吉深切地意识到,李达对汉帝的忠诚远甚于她蔡吉对汉帝的忠诚。然而光有忠诚是解决不了问题的。无论在什么年代总缺不了“爱国贼”这种特殊群体,以正义的目的行损人不利己之事。而李达能透过层层伪装看到本质吗?蔡吉对此并不敢打包票。因为就连熟知历史的她有时也不知道该将吴硕、杨彪等人如何定位。更何况是心眼耿直的李达呢?
但蔡吉终究狠不下心将李达当弃子处理。所以在低头思虑了一番之后,蔡吉还是忍不住向李达嘱咐道,“智深,汝要记住。在许都汝只忠于天子,只听天子的命令。其他人的命令,汝一概不用理会。也别与任何朝臣结好”
李达没想到蔡吉会如此叮嘱自己,不由惊讶的问道,“连吴大夫也不能?”
“不能”蔡吉斩钉截铁的否决道。在蔡吉看来李达坚守忠于刘协的立场,是他在许都活下去的唯一凭仗。或许这么做会让曹操对李达心生忌惮,但同时出于“奉天子”的立场,曹操不会去动只忠于天子的人。可是倘若李达与吴硕等人往来甚密,那他就是在“结党营私”。这是曹操绝对不能允许发生的事。届时不仅李达会有危险,对远在东来的蔡吉来说也不是件好事。于是为了给李达再加一道紧箍咒,蔡吉跟着又语重心长地强调道,“智深,为了天子,为了本府,更为了铃兰。汝一定要记住这一点”
李达虽不知蔡吉所谓的凶险究竟为何物,也不知道为何连关系不错的吴大夫也不能相信,但他还是怔怔地应了一句,“喏。”
蔡吉眼看着李达嘴里虽说着“喏”,可表情还是一副一头雾水的模样,也不知道他究竟听进去了几成。然而蔡吉所能做的也只是点到为止。因为天下的局势已容不得她继续留在许都搀和曹操与公卿之间的纷争
建安二年,三月,袁术在寿春登极做皇帝,自称为“仲家”,改九江郡太守为淮南尹,作为京都最高行政长官,设置公卿百官,祭祀天地。据悉在袁术称帝之时,本打算委任前任兖州刺史金尚为太尉。金尚闻讯后,义正词严地拒绝了袁术,并连夜逃走。结果这位金老先生没逃多远,就被袁术部将追问,并惨遭杀害。
消息传到许都,京师上下一片哗然。人们在纷纷指责袁术残暴、无耻的同时,亦越发觉得汉室摇摇欲坠。身为汉家天子的刘协自然是不能就此坐以待毙。他除了依照先前召见蔡吉时所许诺的,封曹操为车骑将军,封蔡吉为徐州牧之外。另外还派遣大匠孔融持符节到邺城,任命袁绍为大将军,兼管冀州、青州、幽州、并州四州的军务。派议郎王携诏书,去会稽任命孙策为骑都尉,承袭父亲孙坚的爵位乌程侯,兼任会稽郡太守。命其同吴郡太守陈瑀合力讨伐袁术与吕布。
且就在孔融与王携陆续启程后的第二日,蔡吉亦正式向刘协上表要求返回东莱。一心想着让蔡吉从东莱领兵救驾的刘协那会有所拖延,当庭就应允了蔡吉的请求。曹操甚至还主动提出要让于禁领上五百兵马将蔡吉等人护送到兖州与青州的交界处。蔡吉起先并不打算领曹操的这番“好意”,但她转念又一想眼下袁术自立为帝,正是人心浮动之时,多点护卫总不是件坏事。
于是乎,翌日一早刘协便领着曹操等一干文武百官在南门外为蔡吉一行人等送行。许都虽没有灞桥,官道两旁却也有一排排垂柳。正所谓“上马不捉鞭,反折杨柳枝。”却见一席常服的刘协手持柳条欣然向面前的少女托付道,“汉家江山就拜托蔡卿了。”
蔡吉接过柳条恭敬地俯身还礼道,“臣定不负陛下重托。”
而就在蔡吉答复完刘协之后,曹操也跟着递上一支柳条,郑重其事地说道,“蔡使君,孤得到消息,袁术已封吕布之女为伪太子妃,并且两人约定将在彭城会面。想来用不了多久袁吕二人便会有所动作。希望使君回东莱后能尽快集结兵力出征徐州。当然,孤也祝使君一路顺风。”
“谢司空。”蔡吉低眉顺眼地接过了曹操手中的柳条。而就在那一刻,她眼角的余光不自觉地扫到了站在曹操身后的紧低着头曹昂身上。只见曹昂今日虽也同在场的百官一样锦衣华服,但他的气色看上去却很不好。也不知是否是那日被自己回绝的缘故。不过就算是如此,她眼下唯一能做的也只是让时间来冲淡一切。相信用不了多久,曹操就会让曹昂娶一个世家女子为妻。然后新婚的妻子和接踵而至的责任会让他忘却曾经有过的那么一段情愫。当然曹昂也会纳妾,也会拥有一些有名分或没名分的女子。总之,这就是汉末三国,爱情如风一般稍纵即逝。
所以这会儿的蔡吉,在稍稍感慨了一番之后,便收敛起了目光,转而再次恭敬地向刘协以及百官躬身施礼,跟着便回过身坐上了马车。在此期间她甚至都没多看站在刘协身后的李达一眼。但蔡吉却并不知晓,在她转身的那一刻,曹昂抬起了头。少年用依依不舍的视线,目送着她坐上马车,启程远行。
从许都到东莱的黄县,总共要穿过豫、兖、青三州之地,仅就直线距离上来说比去袁绍的邺城还要远一些。但好在豫、兖两州有黄河之便,可走水路,因此蔡吉此番回程可比上次从邺城回东莱时方便了许多。不仅如此,蔡吉还发现沿路之上各个关卡、城池,甚至村落对他们一行人的态度也都十分热情。以至于使团每每歇脚之时,总会有当地的名流豪门前来拜访。相比蔡吉等人来时的冷清场面,真可谓是天壤之别。
这一日,庞统照例又送走了几个慕名来访的士绅。在回到屋内向蔡吉复命之后,他又兴奋地咋舌道,“主公升了州牧,果与做太守之时不同了啊。”
手支扶几的蔡吉听庞统这么一谈,不禁饶有兴致地反问道,“士元认为豫、兖两州的名流来拜访本府,是因为本府升任州牧缘故?”
“难道不是吗?主公数月前经过同一地,同一城之时,当地的豪门名流根本就不搭理主公。 当地的官府也只向吾等提供必要的补给与护卫。而眼下主公每路过一地,当地的官绅百姓,必夹道欢迎。来访者更是络绎不绝。而主公与数个月之前相比,仅仅是多了一个徐州牧的头衔而已。”庞统说到这里,又略带不甘地嘟囔道,“早知道袁术三月就敢称帝,主公当初大可不必亲自上京面圣。反正袁术一称帝,曹操为使二桃杀三士之计,照样会将徐州牧之衔双手奉上。”
蔡吉眼见庞统,从最初一听到要面圣就紧张得不知如何是好的拘谨样子,演变成了此刻会私下里抱怨许都之行的模样。不禁感叹危难果然是催人成长的灵丹妙药。于是她跟着又向庞统追问道,“士元觉得本府此番不该领旨去许都面圣?”
庞统被蔡吉这么一提醒,才想起自己刚才是在抱怨天子的旨意。而这样的想法放在以前他是想都不敢想的。觉得自己言辞无礼的庞统,连忙讪讪地解释说,“统只是觉得主公此番许都之行太过凶险,有些得不偿失。”
蔡吉又何尝不知庞统的意思。因此听罢少年直言不讳的评价,蔡吉不禁怅然地摆了摆手道,“士元,汝搞错了。那些名流来拜访本府并非是因为本府升任为了州牧。而是因为本府面过圣,是天子认可的朝廷命官。”
“可是主公之前的东莱太守也是由天子所封,不是吗?”庞统不解地问道。
“话虽如此,但在天下人眼中,本府的东莱太守是靠袁绍所得。故而那些名流才会摆出一副不愿与袁绍的家臣为伍的模样。”蔡吉说道这里脸上露出了一丝无奈的苦笑。当初投靠袁绍之举,确实令她在最短的时间里就收拢了东莱郡的实权,但与此同时也影响了她的名声。
“主公不是袁绍家臣。主公的太守之职,名至实归。那些人根本是对主公心存偏见”庞统不服气地替蔡吉打抱不平道。
蔡吉眼见庞统认可了自己实力,心里自然是颇为欣慰。但已在汉末当了两年太守的她,可不会轻易满足于得到一两个人的认可。她蔡安贞所要的是天下人的认可
所以这会儿的蔡吉,当即调整了坐姿冲着庞统严肃地说明道,“士元与本府相处了一段时间知道是怎么回事。但天下人可不都这么想。本府身为女子,十分清楚女子当政最缺的就是‘威望’。 而此番本府见过天子,替天子统领御林军出战之后,情况就不一样了。至少在天下人心中,本府已是名副其实的汉臣所以天子的认可,对他人来说或许可有可无。但对本府来说却是至关重要”
“统明白了自即日起,统也会严于律己,绝不辱没主公的威望。”深受蔡吉感染的庞统,当即也跟着挺直了腰板大声答应道。
然而就在蔡吉同庞统谈论“威望”对女主的重要性之时,却见段娥眉急匆匆地跑到了门外禀报道,“主公,有一队曹军追来说是曹司空有份礼物要送于主公。”
曹军?礼物?曹孟德这是又要耍什么鬼花样了吗?蔡吉听罢段娥眉所言,下意识地与庞统面面相窥了一下。待见后者也是一副警惕的模样,蔡吉当即拍板道,“士元,走咱们看看去。”
许都之行结束鸟~~~柳丁在此先声明一下,从下面起本书进程会与史实有很大的改变~~~进入架空阶段鸟~~~
CC表素,介于孤在宛城之战坑了蔡使君,孤决定送蔡使君一份小礼物压惊~~~怎么样~~~孤很有风度吧~~~记得要投票给孤哟~~~
第二卷 青州之鹏 第2卷青州之鹏 第68节一份大礼
第2卷青州之鹏 第68节一份大礼
曹操所谓的礼物是一辆包得严严实实的马车。当蔡吉赶到之时于禁正与三个从未见过面的曹军交谈着什么。待到蔡吉出现在众人面前之时,于禁立马就停止了与另外三人的交谈,转而向蔡吉恭敬地抱拳道,“蔡使君,司空派人送了一份礼物,还请使君过目。”
“曹司空真是太客气了。本府都快出兖州了,还大老远的补一份大礼来。”虽然满腹的狐疑,可当下的蔡吉依旧挂着和煦的笑容,信步走到马车前,亲自掀开了车帘。那知这不掀还好,一掀却让蔡吉脸上的笑容当场就僵了下来。只见马车内此时正蜷缩着一个被捆做一团,嘴里塞着破布的年轻男子。
送个男人?这算什么事正当蔡吉被曹操送来的这份“大礼”,闹得一头雾水之时。车内的“礼物”却突然抬起头扫了她一眼。虽然神色有些萎靡,光线也有些昏暗,可蔡吉还是一眼就看出面前这个狼狈不堪的男子,赫然就是当初在曹府夜宴之上差点裸衣骂曹的祢衡,祢正平
这下子蔡吉心头的狐疑顿时烟消云散,取而代之的却是满腹的抓狂和一脸的哭笑不得。祢正平?曹操竟将这么个麻烦的家伙送给自己。这分明是想看自己笑话坏自己的名声当然,按照后世曹操拥护者的说法,曹操送出祢衡那是出于惜才,是希望祢衡能在刘表的感化下“改邪归正”。可真要是那样,曹操继续将祢衡送去荆州感化不是挺好。干嘛硬塞到东莱来呢?难道我蔡安贞看着比刘表更像“圣母”?
然而腹诽归腹诽。蔡吉也清楚,无论曹操此举是出于何种目的,既然人已经送来了,自己就不能随便再将人退回去。否则会被天下士人耻笑无容人之量。所以为今之计只有把人先收下来再说。想道这里,蔡吉不禁暗自深吸了一口气,然后放下车帘,转而向于禁揶揄着问道,“于将军,汝这三位同僚没送错东西?”
于禁被蔡吉如此一问,多少也有些不好意思。话说,于禁那日也出席了曹府的夜宴,当然也看到了祢衡当众脱衣并吓晕蔡吉的情景。也正因为如此,当于禁看到曹操竟送这么个人物给蔡吉之时,他才会询问自己的同僚这是怎么回事。不过同僚告诉他的情况却陈善可乏。所以这会儿的于禁,也只得尴尬地回答说,“回蔡使君,祢正平以一介布衣之身冲撞百官,本该身受肉刑。然司空念其年轻有才,故将其流放青州,交由蔡使君看管。”
果然还是为了上次宴会的事呢。说实在的,这个时代达官显贵的面皮还真薄。这样就差点动肉刑,要是换做后世“啄木鸟”遍行的国家,那还不尸横遍野。行,你曹孟德既然想试我蔡安贞的涵养。那我就让你见识一下,啥叫“我不同意你的观点,但我誓死捍卫你说话的权利。”
想到这里,蔡吉当即便向着于禁与那三位曹军欣然颔首道,“请转告曹司空,本府收下这份礼物。”
于禁见蔡吉答应得如此爽快,再一想眼前这个蔡使君终究是个女人,正所谓好男不跟女斗。祢衡就算再怎么不着调,总不见得会去为难一个女人吧。于是乎,于禁也不再多言,而是与押解的三名曹军一同向蔡吉施礼告辞。
眼瞅着于禁等人远去。蔡吉则再一次撩开了车帘,打量了一番面前的祢衡之后,原本想亲手为其解绑。但她转念又想了想,决定还是先给这狂傲的家伙来个下马威,“正平先生,在为尔松绑之前。本府有几个问题想同汝说清楚。汝答应就点头,汝不答应就摇头。行吗?”
车内的祢衡闭着眼睛调整了一下姿势,点了下头算是答应了蔡吉提议。见此情形,蔡吉则满意地朝他微微颔首之后,继续说道,“正平先生,汝被流放青州乃是王法,本府无法私自赦免汝。不过,汝可以选择去青州平原的老家,届时本府会将汝交给谭刺史。也可以选择随本府去东莱。汝是要回平原老家吗?”
祢衡没想到蔡吉会给他两条路选择,不由睁开眼睛狐疑地看了看面前的女子。回平原老家固然不错,可是一想到袁谭的恶名,祢衡立即就如拨浪鼓一般摇起了头。
蔡吉见状心想,看样子还不算笨。于是她跟着又问了一句,“那是愿意随本府去东莱?”
祢衡环视了一番在场的众人之后,发觉以自己现下这番处境似乎没别的路可选,便略带勉强地点了点头。
“既然愿意虽本府去东莱。那本府在此要先与先生约法三章才行。”蔡吉说到这儿,露出了一丝狡黠的笑容,“第一,不许骂人”蔡吉这话才一出口,祢衡就立即瞪起了眼睛。可蔡吉却丝毫不理会他的反应,而是自顾自地继续说下去道,“第二,先生只许做本府交给先生的工作,不许插手其他同僚的工作。第三,先生须严守东莱各项规程,违者军法从事。当然,先生大可放心,本府不像曹司空那般喜欢动辄上军棍、皮鞭。但犯了错禁闭还是要关的。先生还要随本府去东莱?”
蔡吉说这话倒并非是在危言耸听。须知当初她在曹营之中,可没少见曹操的部下僚属因公事而遭受棍棒的责打。她还听说曹操身边的下级僚属也就何夔没挨过打。因为何夔常常随身携带毒药,誓死不受责打的侮辱,故而曹操倒也没打过他。对此蔡吉只能感叹在曹操手下干活也不容易。
此刻祢衡听罢蔡吉所言,虽觉得那三个条件苛刻了一点,但至少眼前这位女刺史比起曹操之流来要坦诚许多。在祢衡看来曹操明明为人严苛,却摆出一副礼贤下士的模样,实在是虚伪得很。还有许都的那些达官显贵也一样,个个都像是在求贤若渴,其实不过是将僚属当下人处理。罢了,反正都被流放了,也就这么着吧。就这样,在沉默了半晌之后,祢衡最终还是老实地向蔡吉点了一下头。
“先生是君子,本府相信先生会信守诺言。”蔡吉虽然看出祢衡答应得有些勉强,却还是向其报以了一个善意的微笑,跟着便回头向庞统吩咐道,“士元,去帮正平先生松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