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脱不掉嫌疑。 如果阿尔萨死了,蛮族兵力很有可能集中到克察沁手中,对咱们十分不利。但是如果格木图死了,至少格木图的人不会怀疑到咱们头上,咱们再适当栽赃,那么矛头就会指向阿尔萨。倘若阿尔萨被人怂恿控制了格木图的兵力,就会威胁到克察沁的可汗宝座。再加上克察沁丧子之痛,新仇旧恨不可能不与阿尔萨清算。而阿尔萨绝非坐等宰割之辈,如果梁国出面暗中支持他造反,蛮族后院就会起火,克察沁就不得不退兵,先去平息内乱。”
杨丞相与张元帅也如此附和。
梁帝颇有深意地瞄了一眼那个一直不曾发言的绝美的人,柔声问道:“张大人认为此计如何?”
☆、196人心难预测
【10月10日第二更】
经过高赫一番分析解释,张琳琅对此事的认识清晰了不少,她其实挺佩服能提出如此阴谋诡计的人的智慧。所以她讲了一些冠冕堂皇的恭维之辞,并且运用唯物主义哲学观点做了一下判断,认为凡事没有十分完美,也即是说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所以她提出,这个计划还需要进一步完善。当然是细节还是大方向,如何去完善,张琳琅没有具体说,她也说不出来。
不过梁帝认为张玉一定是比旁人看得更透彻且胸有成竹才会如此说。他心下佩服张玉的聪慧和沉着,为了在心爱的人面前进一步显示自己的才智,他也不再卖关子,继续讲道:“刺杀格木图只是第一步。朕会从太上皇那里弄到门路,想要暗杀格木图并不难。格木图死后,阿尔萨一定会蠢蠢欲动,向东上都调兵,以图可汗之位。接下来朕会做一次小人,泄漏消息给克察沁,让他知道格木图是死在你们华国人的手里。”
华国太子压下惊骇,强作镇定道:“陛下此举有何用意?”
“太上皇一向胆小懦弱,唯恐得罪蛮族,所以偷偷将格木图被华国人谋害的消息告诉克察沁,以求平息克察沁的怒火。朕会假装屈服于蛮族的威胁以求自保,将华国太子秘密押解到蛮族可汗的营盘。而太子殿下自然对出卖您的梁国怀恨在心,并且举出人证物证告诉克察沁真相,格木图是死于梁国人之手,以此说服克察沁与你们华国结盟,共同瓜分梁国。一旦你们取得克察沁的信任,想要刺杀他并且摧毁他的指挥中枢轻而易举。于此同时朕会倾尽全力除掉阿尔萨。只有克察沁、格木图和阿尔萨这三人都死了,蛮族势力才会彻底分崩离析,至少几十年间都不会再对中原产生威胁。”
在场诸人听后都倒吸一口冷气,不得不承认这连环暗杀,背叛与出卖之计的毒辣与高明。
杨丞相毕竟老谋深算,他第一时间想到了其中破绽,禁不住问道:“陛下,此计虽妙,但是倘若华国借机与蛮族假戏真做,结成盟友,吞并我梁国,我们该如何是好?”
梁帝恳切道:“是啊,这就是朕要与华国太子殿下商量的地方。其实克察沁是没有见过华国太子的,所以朕也不会把真太子送到蛮族人那里。朕希望太子殿下能够留在燕都,受到朕的严密保护。虽然朕知道华国人一向讲信誉,但是事关国家存亡,朕只能用太子殿下为质,以确保计划不偏离正轨。不知道太子殿下愿不愿意呢?”
梁帝描述的前景十分诱人,但是毕竟关系到自己的身家性命,华国太子不敢马虎,他沉思片刻,反问道:“那么孤在陛下手中,又如何确保安全呢?先不说蛮族那三人能否被成功暗杀,就算都能顺利死亡,蛮族兵败,北方再无威胁。那么谁来保证孤不会成为陛下威胁华国的筹码呢?”
“的确,那三人有一个人不死都会留有后患。”高赫也接口道,“而且太子殿下被贵国控制,对我国很不利。”
杨丞相不以为然道:“贵国太子殿下英明神武,既然已经来我梁国为质,还在乎时间长短么?再说以我国的实力,就算胁迫贵国太子有什么不良企图,贵国人才济济兵强马壮高手如云,我国不是自讨苦吃么?”
华国太子想想也对,只要能彻底消除蛮族的威胁,梁国根本就没有实力与华国抗衡。如果梁国强行扣押他为人质,华国反而有借口发兵攻梁。而且华国太子手下确实有几个高手,想要把他从梁国营救出去并非难事,这也是他敢放胆来梁国为人质的主要原因。那么梁帝提出的这个计划是可以接受的了?
梁帝充满诚意道:“殿下,事不宜迟,希望您能尽快给朕答复。”他见华国太子脸上仍有犹豫之色,又叹息道,“其实朕也是被逼无奈,朕曾经想过独自实现这个计划,但是梁国国小力微,又刚经历一场内乱,人才匮乏,实在无法确保能同时干掉克察沁、格木图和阿尔萨三人,这才求助贵国。”
其实高赫本来也想问,既然梁帝计划如此周全,为何梁国不独自去完成,免得计划外泄,甚至梁国找人假扮华国太子也不是难事,因为世人都知道华国太子确实在梁国为质。现在听梁帝开诚布公说起国弱势单人才匮乏,所以才如此迫切希望与华国合作,似乎很有道理。
人的心理就是这样微妙,当觉得对方弱小的时候,自己的防御也会不自觉地降低。通过梁帝的不断努力,现在华国对待梁国的态度已经从最初的怀疑防范到友好结盟,最后转化成为有一点点轻视的地步。
权衡再三,华国太子终于禁不住巨大的诱惑,点头同意:“好,就依陛下之计。不过其中细节,还需要考虑周详。”
梁帝笑道:“这个自然。”
张琳琅直觉地感到梁帝最后的笑容透着某种阴险的味道,让她莫名感到不安,她却找不到不安的源头。而且梁帝看她的眼神与看别人的眼神迥然不同,是一种压抑的痴狂迷恋但故意伪装成欣赏与淡然的混杂。她不得不怀疑,梁帝已经认定了她是女人并且迷恋成狂。
高层秘密会谈结束后,梁帝趁人不备偷偷塞给张琳琅一个纸条。张琳琅惊讶地发现梁帝的武功不弱,他根本没有看到梁帝如何动作,仿佛只是袍袖轻轻一挥,就像变魔术一样将那张纸条传到了他的手中。
张琳琅纸条藏在手里,一直等回到自己的房间,才拉着萧纯一起查看内容。
那纸条上写了某个时间地点,梁帝要与张琳琅单独相会,特别注明事情很重要,希望张琳琅不要爽约。
萧纯看后沉吟道:“时间是明天晚上,地点却在云雀山庄的后花园,这不太合乎常理啊。据我所知,云雀山庄是梁国冶铁世家魏家的产业,梁帝约你单独会面,商谈要事,为何不用皇家地盘,反而跑到燕都郊外的魏家后花园呢?这不会是什么阴谋吧?”
张琳琅满心忧虑道:“我也觉得梁帝有阴谋,他似乎是会上乘武功的,不会想要趁机胁迫我做什么坏事吧?”
萧纯开解道:“梁帝确实是练家子,不过内力不如你。倘若三年前你就曾经击倒过他,现在也不用怕他。单打独斗能胜过你那三招的,算上我整个武林中最多也就五个人,梁帝还不够资格。”
“人家是皇帝啊,要求我一个人去,他难道会不带保镖?”张琳琅瞪着一双无辜的大眼睛央求道,“萧纯,你看我是不是不应该去呢?我想太子也不希望我与梁帝私下会面谈事情。”
☆、197与皇帝有约
【10月10日第三更】
萧纯摇头道:“我认为太子殿下应该不会阻挠你和梁帝会面。太子殿下虽然对于梁帝的计划答应的那么干脆,但是他内心中不可能对梁帝完全放下防备,如果你有机会更接近梁帝,或许能打探到什么隐秘情况。再怎么说太子殿下对你的信任度应该高于梁帝,而你也没有理由背叛华国。所以太子会同意你多接触梁国高层,从另一个角度获取更多信息。” 萧纯顿了一下继续补充道,“梁帝今天与你们商谈事情的过程,我总觉得太顺利了,让人不安。而且他提出来的那套计划,看上去对两国都有利,实际上许多关键地方却都充满变数。倘若有一方背叛,结局都不会是计划中的那个样子。另外我觉得梁帝看你和太子的眼神不大对劲。”
“原来你也感觉到了。我也有同感。”张琳琅一本正经地猜测道,“难道梁帝真的爱上女装的我了?然后想找个山清水秀的地方偷偷与我约会,培养培养感情?他怕老婆知道,才不选皇家的地盘,反而借了魏家的后花园做掩饰?”
萧纯叹了一口气道:“若真是你推测的这样还好说,你坚持不露性别破绽他打不过你又能如何?我是怕他已经情根深种,产生了某种扭曲的心态,倘若只是针对你一个人还好办,如果是殃及池鱼牵连到别人头上,你的罪过就大了。”
张琳琅满脸黑线道:“会殃及到谁呢?”
萧纯煞有介事道:“如果我是梁帝,万一心理变态又十分钟情于你,想要独占你,但是发现你并不喜欢他,那么我首先要做的就是不择手段除掉所有其他可能喜欢你的人,让你只能选择我。比如说那个与你过从亲密的英王,比如那个与你朝夕相处的太子,还有就是我这个形影不离的护卫,一定都是他的头号诛杀对象。”
张琳琅紧张道:“那么以防万一,我现在应该马上通知英王,让他多加防范才好。 ”说着话的时候,张琳琅自动将太子忽略。
萧纯嗔怒道:“难道你就不担心我的安危么?”
张琳琅不好意思道:“其实我是觉得英王挺可怜的。他无辜受到我拖累,我当然首先想到他了,我良知未泯心中有愧啊。再说他是我的长期饭票,衣食父母,他要是因为我出了意外,我怎么对得起他皇帝老子发给我的银子。”
尤其听到最后几个字,萧纯差点没被自己的口水呛死,禁不住捂着肚子笑道:“世人都用忠君爱国自我标榜,没想到你居然如此直白说是为了皇帝发的俸禄才努力奋斗。真是绝妙的讽刺啊,太可爱了。”
看着萧纯动人的笑颜,张琳琅心中一阵悸动,窃了李宗盛《凡人歌》的一段歌词冒充有文化,侃侃而谈道:“你我皆凡人,生在人世间,终日奔波苦,一刻不得闲,既然不是仙,难免有杂念,道义放两旁,利字摆中间。人之常情,我只不过实话实说而已。”
萧纯望着张琳琅,细细品着她说的话,渐渐收起了笑容:“你说的没错。而且往往越是有名有利的人越是热衷于追求更大的名利权势。”
张琳琅截住略显深沉的话题,又绕回到梁帝的约会上:“萧纯,那么你认为这个约会我该不该去呢?”
“我觉得应该去啊。不管梁帝的目的如何,你也应该趁机从他那里套问到一些内幕消息,免得我们被梁帝平白算计当枪耍。”萧纯略微沉思了一下又补充道,“另外,太子殿下本来安排高赫负责刺探冶铁核心技术,他们还捏着所谓的王牌,但咱们不能落后,知己知彼方能百战不殆。趁着现在太子和高赫的精力都在研究梁帝的那个计划上,咱们不妨悄悄接近魏家,明察暗访,说不定能找到什么线索。所以我建议,明天白天咱们就打着太子的旗号,去云雀山庄登门拜访魏家主事之人,冠冕堂皇联系一下铁器买卖事务。等晚上再溜到后花园去与梁帝相会。放心有我暗中保护,你应该不会有危险的。如果运气好,没准咱们还能发现魏家的什么隐私秘密,有利于咱们接下来的行动呢。”
张琳琅拍手称赞道:“这主意不错。其实我对魏家小姐那个神秘情人很感兴趣的,不知道是不是帅哥。”
萧纯狠狠瞪了一眼张琳琅,感慨道:“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啊。我真是鬼迷了心窍,所托非人啊!”
张琳琅言辞恳切地握住萧纯的双手认真道:“萧纯,你要有信心,在我的眼中,这世上,还没有谁能够超越你的帅。”
萧纯幽怨道:“可是我总有人老‘色’衰被你抛弃的可能吧。”
张琳琅撇了撇嘴无奈道:“萧大侠,你若是长的我这样妩媚可爱再卖乖才有可信度,现在你这幽怨样子骗人都很难去信。”
“……”萧纯无语中。
次日一早,张琳琅把情况向太子禀明,果然太子并不阻拦她与梁帝私会。于是张琳琅带着萧纯离开国宾馆,出城直奔云雀山庄。临行前张琳琅央萧纯写好了拜贴,又从太子那里领了一份厚礼,怎么说这趟也是公差,所以一切费用都应该记在公家头上。
魏家家世庞大,支系遍布梁国,然而宗主一系一直居住在燕都郊外的云雀山庄,对于魏家人而言,云雀山庄绝对是家族中身份地位的象征。
张琳琅的马车还没有到达云雀山庄正门的时候,远远就看到山庄前旗帜翻飞,鼓乐齐鸣好不热闹,像是正在迎接贵宾。
张琳琅心中纳闷,与萧纯调侃道:“咱们只不过先打着太子的旗号,派人送了口信说今日上午来拜访,没想到魏家人这么热情有礼,如此隆重欢迎。”
萧纯却正色道:“琳琅,我想应该是梁帝先咱们一步到了。魏家在梁国地位只比皇族差一点,也就皇帝驾临他们才会隆重迎接一下,咱们只不过沾沾光。”
张琳琅闻言赶紧吩咐驾马车的人道:“快点追过去,咱也享受一把皇家待遇。”
相对于梁帝声势浩大的仪仗队,张琳琅这辆不起眼的马车实在寒酸得很。他们紧赶慢赶终于缀上了人家的一个尾巴,结果还是被阻挡盘查了一下。
魏家看门的家仆得知这是华国使者的马车时,脸上的轻视表情丝毫未减。这也不能怪他,众所周知华国太子是以质子身份来梁国的,难免被人看低,更何况张琳琅这样品级不算太高的礼部侍郎。
张琳琅倒也不以为意,将拜贴礼单一一递上,和颜悦色求见魏家宗主。
☆、198七公主现身
【10月11日第一更,昨天夜里12点之前我连续更了196和197章,大家别漏看】
这时候来了个看样子能管事的仆人头目,接过拜贴和礼单,假装客气地解释道:“张大人远来是客,原本不应该怠慢,可是你们也看见了,今日皇帝陛下亲临山庄,宗主及主要管事的人都陪着圣驾去了,所以恐怕没有人有闲暇与你们谈生意上的事情。”
张琳琅笑道:“无妨,我们可以等,不知道贵庄是否能行个方便让我们先留下?毕竟来往奔波比较麻烦。”
那个头目见过些世面明白事理,而且云雀山庄有的是闲房,于是安排手下带着张琳琅等人去了一个偏厅休息等候。虽然没有主事的人招待,但是茶水点心伺候周全,尽显大家风范。
因为梁帝亲临,云雀山庄上下的人都在忙,没人关注张琳琅等人。萧纯坐了片刻就决定先偷偷溜出去察探一下山庄内的情况,尤其是后花园一带必须提前摸清楚,免得晚上出什么纰漏。萧纯离开后,张琳琅喝茶吃点心想入非非打打瞌睡,时间过得也挺快。
临近中午的时候,那个下人头目过来传话,说梁帝听闻张大人也在,非常高兴,邀请张大人共进午餐。梁帝的午饭一定很高档,如此免费大餐最能刺激张琳琅的精神。虽然萧纯尚未归来,张琳琅却还是禁不住诱惑接受了邀请。
云雀山庄正堂气派的大厅内已经摆好三张巨大的圆桌,下首一桌是魏家年轻一代有头脸的人物;另一桌是梁帝随行的几位官员;而主席正座是梁帝,陪坐是魏家宗主魏礼,其余座位都安排的是魏家老一代核心主事人员。在这样正式的场合,女性是不被允许出席的。尽管现在魏家大部分生意都是魏礼的嫡女魏嵘在打理,她仍然没有资格参加这次午宴。
张琳琅到场后,被梁帝热情地邀请在身边就座,她这么年轻未及弱冠,又是华国的臣子,居然能得到梁帝如此看重,实在让所有人都瞠目结舌。
梁帝的嘴角泛起一种莫名得意的笑容,向大家简单介绍了张玉的一些事迹,张玉文治武功样样出色,他不用半分夸张,就已经震惊了在场的人。
官场上的人对张玉刮目相看,是因为张玉文采风流,奇谋迭出,升迁迅速,功绩骄人;生意场上的人佩服张玉,是因为张玉居然就是象棋的发明及推广者,当年象棋风靡华国,如今这门生意已经散播到周边国家,其新颖的推广和敛财方式明显带动了新一轮经济增长。
能将这两样成就集于一身的张玉,居然如此年轻,而且容貌俊美风度翩翩,怎能不让人钦佩羡慕?尤其是魏家的年轻人,更是大开了眼界,不得不感叹天外有天,人外有人。
而张琳琅这几年已经培养出了面对这种大场合的礼仪和素养,脸上挂着淡淡的笑容,宠辱不惊,谦虚低调,和蔼亲切,更体现了她的优雅与成熟。
梁帝暗叹:张玉真是集天地精华造就的极品啊。他暗下决心,今晚,一定要向张玉表白才行。
因为有梁帝坐镇,宴席之上,众人不敢高谈阔论。张琳琅更是埋头吃饭,顾不上说话。偶尔有人称赞或询问,她也只是客气应答,不多说半句,不主动挑起话题。在梁帝看来张玉绝对是在故意收敛锋芒。
梁帝心道,张玉果然有心计,不骄不躁,在魏家如此低调,恐怕是为了博得魏家人的好感。毕竟魏家人才济济,能坐在这里吃饭的都是名人,一向自视甚高,刚才梁帝吹捧了张玉的那么多事迹,这些人恐怕都受到一定打击,倘若张玉再继续显露才华,难免会惹人生厌。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魏礼站起身对梁帝毕恭毕敬道:“陛下亲临敝庄,蓬荜生辉,臣等倍感荣幸。正巧敝庄刚刚请了一位琴师,曲如天籁,臣冒昧向安排此人为陛下献曲,希望陛下笑纳。”每届魏家宗主如果不是直属皇亲国戚,都自动在梁国挂闲职,授一品官位,所以魏礼在梁帝面前可以称臣。
梁帝心中一喜,他早就听闻张玉琴棋书画样样精通,尤其在越国就已经表现出极高的音律造诣。那么魏礼让琴师献艺,张玉也会喜欢吧?所以梁帝点头同意。
不多时厅堂一侧的纱帘后出现了一个窈窕的女子身影,长发轻绾,曲线玲珑,却因纱帘的阻隔,看不清面目。她抱琴向众人款款一礼,随后入座琴台,举手投足姿态优雅。
随后天籁一样的琴音如行云流水一般自她的指尖淌出,跌宕起伏,出尘不凡,闻曲悠然入仙境,轻易拨动了听者的心弦,众人不自觉地沉醉其中。
一曲完毕,余音绕梁不觉于耳。
梁帝龙颜大悦道:“魏礼,这位琴师技艺高超,烦劳请她现身,朕要亲自封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