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7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被父皇流放又如何?皇位不是他无力去争,只是不愿去争而已。有多少朝廷重臣,多少名人志士拥护他支持他。明眼人都知道父皇废长立幼,是为了博宠妃秦氏的欢心。

只要他想,没有他得不到的。

可他只想娶那个女子。

但是他的弟弟,父皇的宠妃却从来都没有放弃过迫害他。他从梁国逃到华国,仍然不断受到他们的追杀。严重影响了他寻找那个女子的效率。他怎能忍受?他在逃亡的途中深切地体会到无权无势的他是多么的渺小,他需要力量。更何况梁国的皇位本来就是属于他的。

于是他打定主意,他不再逃亡,他接受了与宠妃素有间隙的杨丞相的支持,甚至娶了丞相的女儿——一个单纯普通无才无貌的女人为妻,为了夺回太子之位不惜一切代价。

开始的时候他只是想不再被迫害,可是一旦走上了争夺皇权的道路,岂容他回头?宠妃专横跋扈,收受他国贿赂不顾百姓死活,怂恿皇帝大肆修建宫殿楼台,穷奢极欲,其子少不更事只知道吃喝玩乐,唯一上心的就是如何追杀他这位兄长,以绝后患。

他怎能不恨?他怎能不伤心?所以他设计逼死宠妃,落实她一切罪证,他采纳了杨丞相的建议偷偷串通宫内卧底给亲弟弟下慢性毒药。宠妃死的那一天,他的弟弟已经虚弱不堪,随时都会断气。他再没其他兄弟。

父皇只能将他召回燕都,把曾经剥夺的那些权力荣耀还给他。但是他的目标已经不仅仅是太子之位。

他清楚地记得,他以太子的身份去谒见父皇的时候,父皇对他说的那番话。

“奔儿,父皇当年也是迫不得已才将你流放的。”

他冷笑:“是啊,父皇为了讨那个jian女人的欢心,就听信谗言,说儿臣会是灭国的灾星。现在儿臣回来了,那个jian女人死了,她的儿子也活不了几天了,父皇终于肯相信儿臣了么?平心而论,儿臣的才华能力朝中众臣有谁不服?”

老皇帝叹了一口气,缓缓道:“没想到那件事情伤你这么深。奔儿,朕早就知道你的才华本领,但是更了解你的性情。如果立你这样有能力的皇子当太子,会引强国的忌惮。”

“强国?父皇指的可是华国?”他不以为然道,“华国灭了南国又如何?华国难道想称霸天下,吞并其他国家?”

老皇帝点点头:“没错。华国的野心非常大。吞并南国只是他们的第一步而已。”

“南国原本是属于华国的,华国出兵有理有据,但是对其他国家他们怎敢公然行侵略之举?就不怕人神共愤,其他国家联合起来对付他们华国么?”

“奔儿,你能夺回太子的位置,你心里应该很清楚一个道理,这个世上谁的实力强,就是谁说了算。礼义仁孝不过是上位者为了巩固统治编制的美丽谎言。当初朕一句话将你流放,就算群臣反对,但是朕的权利,宠妃的权利都让他们无从反抗。现在你逼死宠妃迫害亲弟,又有谁敢公然指责你的过错?还不是照样歌功颂德,趋炎附势?”

他愣了,想想确实如此。倘若他不够强势,不够勇敢,没有成功,没有当上太子,那些人又将是怎样的嘴脸对他?

“奔儿,朕从来没有相信过所谓的谣言,但是朕却流放了你。”皇帝哽咽道,“其实朕不想你卷入皇权争斗之中。朕清楚地知道挑起一个国家的责任有多累多苦,朕不想你重蹈朕的覆辙。以你的才华武功聪明机智,游戏人间过闲云野鹤的日子不是更好么?”

他感觉到皇帝话中有话,他讽刺道:“父皇,绕了这么半天,原来只是想开脱当年犯下的错误吧?难道您害怕儿臣会像对待弟弟那样对待您?那为何您还同意让儿臣当太子?这么多年您就再无别的子嗣么?”

“奔儿,到了现在,父皇也没有必要瞒你。”老皇帝理了一下思路,遣退所有闲杂人等,贴近儿子的脸轻声说出藏在心中许多年的真相,“你仔细听好了,下面朕要说的事情,不能透露给第三个人。朕早就知道宠妃收受贿赂的事情,她虽然是梁国人但其实是华国安插在朕身边的J细。朕还知道自她入宫后,不择手段打压甚至迫害其他妃子,年幼的皇子夭折,尚未出世的孩子她也不放过。朕不忍见无辜的人丧命,她逼得朕只能专宠她一人。”

他禁不住插口道:“父皇,您既然早已知道,为何还纵容那个jian女人?甚至把儿臣赶走?”

“朕可以立刻处置她,但是华国还会再渗透其他的J细进来,与其防不胜防,倒不如牢牢抓住这一个。那时你还小,咱们梁国也不够强大,于是朕决定隐忍,虚与委蛇,假装沉迷酒色,任她摆布。朕那时唯一能做的是抢在她之前强加罪名将你流放。于是群臣对朕再次失望了,朕用自己的昏庸换来臣子们对你的期待,麻痹华国人,让他们沉迷假象以为梁国不会再有威胁。难道你从来没有怀疑过,为什么每一次追杀你都能够逃脱?难道你从来没有怀疑过,为什么你离开了那么久,臣子们仍然对你热情依旧?难道你从来没有怀疑过,宠妃那么精明的女人,为什么教不出像样的儿子?难道你从来没有怀疑过,宠妃为什么能那么快就能倒台?”

他惊诧,颤声道:“父皇,这些都是您做的么?都是为了儿臣做的么?”

☆、189君臣的秘密

“朕专门派出了一批忠于朕的高手,暗中保护你。朕总是假装在不经意间引发臣子们对你的美好回忆。朕对你弟弟一味娇宠放纵,选择那些只会溜须拍马的臣子教他,他受到的教育和锻炼与你是天壤之别,就算他天生聪明,置身在只知阿谀奉承目光短浅的人群中,他又能有何作为?”

他激动道:“那么父皇,这一次您为何下定决心要召回儿臣呢?甚至毫不干涉让儿臣除掉了那个jian女人?您不担心华国人的报复么?”

“朕原本是害怕的。但是朕发现你成长的比朕预料得更快更强大。朕不愿放弃这样的机会,如果你真的选择以追求致高的权势为目标,又具备相应的才智和手段,那么朕为什么不成全你呢?据朕分析,华国接受蜀帝求婚只是阴谋的开端,朕猜测不久夏蜀两国就会开战。朕还得到消息蛮族可汗一直野心勃勃想要在近期南下。你选择在此时夺位,朕认为这正是天赐良机。朕不能再等了。”不知不觉间老皇帝的表情变得愈发庄严肃穆,“奔儿,朕会在你的‘逼迫’下退位,戏做得越真越好,你全盘接收朕的权利,让华国措手不及,你就可以从容部署。朕还会继续扮演无为听话的傀儡,与华国人周旋,甚至答应他们提出约束你的种种条件,让华国留个不切实际的幻想。不过做与不做都控制在朕的手中,这样你我父子一明一暗,齐心协力定然不会再惧怕华国。”

父皇的一番肺腑之言,让梁奔热血翻涌,明知一旦踏上这条路,会经历更多风险磨难,他仍然舍不下。他本来就应该是顶天立地人中龙凤,这样才配得上那个仙子一样的她吧?那天她头也不回的离开,因为他那时只是凡夫俗子吧?他凭什么能吸引她的芳心?但是如果他成为梁国新帝,他不用再仰华国鼻息,那么她会否对他怦然心动呢?

“奔儿啊,你各方面都没得挑剔,逃亡这几年在外历练,本事有增无减。惟有让朕担心的就是感情上的事。你能毫不犹豫娶了杨丞相的女儿为妻,巩固权势,这一点做得漂亮。但是总有一天,你会遇到一个自以为值得真心去爱的女子。朕怕你会因此迷失。”老皇帝语重心长道,“朕告诉你,天下间的女人都是玩物,所谓爱情不过是一场可有可无的笑话。不知道有多少女人曾经依偎在朕的怀中海誓山盟,其实她们在乎的只是朕的权势。”

那是因为父皇遇到的都只是些庸脂俗粉吧?那个女子却如神仙一样脱俗不凡,所以他从心底质疑父皇的话,却不出口反驳。等他找到她,再用事实向父皇证明。

“陛下,华国太子一行人,已经进入燕都了。”在御书房外的一个近侍回禀。

“传朕的旨意,先安排华国太子一行进住国宾馆稍事休整一晚,等明晨朝会后,朕再接见他们。”梁帝抛开回忆,思绪又转到眼前的大小事务之上。

华国皇帝果然不好对付,梁帝心中感叹,他召集了那么多贤才共同谋划,费尽脑筋想出了那三个条件,结果华国皇帝没有被种种利益诱惑反而选择了第三个条件。这个条件要求送质看起来华国收获最小,后患无穷,但是对梁国而言同样利益太少,并且充满变数,稍有不慎,甚至会酿成大祸。

梁帝在雍都的探子反馈的消息是,华国皇帝在朝会上与大臣们讨论那三个条件时,明确地提出自己的倾向,似乎早已确定要选择第三条,而且分析得切中要害。梁帝手下的谋臣根据近年来的华国情报分析,一致认为华国皇帝身边存在几个非常厉害的角色,他们列出一个名单,其上除了华国一些早已成名的老臣,还有一个刚刚窜红不久的极年轻的臣子:张玉。

关于张玉的记录虽然不够详细,但是他的最基本情况和他有可能参与的几件大事,梁帝都有所耳闻。

张玉,十二岁中秀才。容貌俊美,胜过女子。

曾为英王私聘之侍读。后受封随英王往越国求娶公主。据传此人文武双全,博学多才,英王在他的辅助下才能顺利迎娶越国公主。

英王能在关键时刻出现在南国,擒住南国幼帝,身边也有张玉的影子。

华国胜王党作乱,牵连极广,唯独英王独善其身,经此一变反而与太子关系更加紧密,并且取得皇帝信任,封藩在外。渝山道在英王的治理下日益昌盛,许多治国良法都是出自张玉之手。

蜀帝求亲,张玉护送华国公主去蜀国完婚,两国联姻不成兵戈相向,华国长驱直入,蜀国溃败迅速,这明显是华国处心积虑而为。张玉在其中是否也起了什么重要的作用呢?

这一次华国太子入梁为质,张玉以礼部侍郎的身份随行,虽然礼法上没有什么说不过去,但是华国礼部侍郎不只张玉一人,为何到哪里都要派他来呢?这绝对不是巧合,一定有什么用意的。

梁帝想到这里吩咐道:“传杨丞相。”

片刻之后,杨丞相奉召觐见。虽然杨丞相的女儿并不出色,但是杨丞相本人却是见多识广老J巨滑。相对于治理国家而言,杨丞相更擅长的是阴谋与算计。梁帝早在整治宠妃的时候就发现了杨丞相的长处,专才专用,此时向其多讨教一点应敌之法。

杨丞相年过半百,满面笑容,天生一副人畜无害的模样,从外表看绝对是个和善的长者。他毕恭毕敬道:“陛下,召老臣来有何事相商?”

梁帝温和问道:“杨丞相听说过华国张玉这个人么?”

“张玉?”杨丞相当然听说过,但是他在没有判断出皇帝态度的时候不会贸然答出什么有倾向的话,虽然他明显感觉到皇帝的意思是想听听别人对张玉的看法。他试探道:“臣听说过此人,不知陛下为何突然问起?”

对于杨丞相小心谨慎的态度,梁帝并不恼火,他把自己的担忧先讲了一遍,而后再次询问道:“杨丞相,你觉得张玉对咱们梁国是否有威胁呢?他此次随华国太子同来,会不会要进行什么阴谋呢?”

杨丞相点点头,顺着梁帝的话继续道:“陛下的分析很有道理,老臣也一直有所怀疑,张玉此人恐怕心怀鬼胎,绝非善类。就算他没有传闻中那么厉害,究竟是不祥之人,走到哪里都会起争端,为防万一,不如老臣派人暗中把他除掉?”

梁帝有些犹豫道:“如果张玉真有些本事,难道咱们不能想办法将他收归己用么?倘若他真为华国做了那么多大事,现在只是担任礼部侍郎之职,他不觉得委屈么?钱权美色,他总会贪图一样吧?咱们只要找到他的弱点,就能控制他为咱们效力吧?”

杨丞相却担心道:“陛下,老臣认为不应该考虑拉拢张玉。”他故意把话只说到一半,其实他心里是不想梁帝身边有太多的人才,这样他的重要性和地位的稳固才能有所保障。他知道自己嫁给梁帝的女儿不过是个摆设,虽然现在梁帝没有娶妃嫔,装出一副专一的样子,但是他认为梁帝早晚会为了拉拢其他势力再娶别的女子。到时他那个不出色的女儿很可能会被赶下皇后的宝座,他必须要抓紧眼下的时间巩固自己的权势,为将来多留几条后路。

☆、190最是销魂时

【10月8日第二更,今晚还有一更】

梁帝面上不动声色,其实对杨丞相存了一些鄙视。他看得出杨丞相有私心,正在打小算盘,不止杨丞相一人,那些口口声声喊着为国效力的大臣能有几个完全忘我,能有几个是只考虑国家和百姓利益的良臣?父皇留给他的人才个个老而弥辣,真正充满热血敢于直言的臣子太少了。他只能先将就着用,不过早晚,他会寻到更好的臣子把这些老油条换下来。他必须为梁国开创一个崭新的时代。

所以杨丞相建议不拉拢张玉,这证明杨丞相也认为张玉这样的人是有威胁的了?梁帝不再客气,进一步问道:“杨丞相,你为何认为不该拉拢张玉呢?他对朕有何不利的地方你不妨直说?”

杨丞相知道现在的梁帝比以前那个老皇帝要精明许多,如果不花点心思应付妥当,将来有得是自己的罪受,所以耐下心来解释道:“据臣所知,张玉就算有可能参与了那些大事,文采武功有所建树之外,品行上却有不妥之处,或许这也是他不能受到华国皇帝重用的一个原因。”

梁帝奇怪道:“他品行上有何不妥之处呢?”

“陛下想必也听说张玉此人貌美胜过女子,他与英王的关系一直不清不楚,许多人都相信他是出卖色相媚主求荣才换来英王的信任,才有机会面见皇帝受到重用。否则他只是一个秀才,并未通过会试,又怎能在朝任要职?有传闻英王去越国迎娶公主的一路上,都与张玉同吃同住;英王出藩到渝山道,也特意在宫内给张玉设了住处,张玉几乎每晚都留宿在英王寝宫。这些都说明张玉此人心术不正。老臣以为此等妖孽,就算有天大的本事,也绝对不能让他接近陛下,老臣怕陛下会受其迷惑。”

梁帝心中冷笑,面上淡淡道:“杨丞相不用担心,朕只喜欢女人。再说朕已得良妻,不会再惦念其他。”

杨丞相凝重道:“那么是老臣多心了。不过陛下操劳国事的同时也该考虑早日留下子嗣,这样国家才能更加安定。”

梁帝虚应了几句,杨丞相盼着自己的女儿能早日生下子嗣好巩固权势,他心知肚明,可是他只要想起皇后那平板无奇毫无生气的脸孔,就觉得一阵恶心。让他与那种女人留下后嗣,怎么可能?

一路北上,张琳琅总有一种很不踏实的感觉,越是接近燕都越是强烈,即使萧纯整日陪在她身边也不能让她安心。

关于梁国新帝以及梁国的一些重要情报,已经通过宁浮萍在北方的情报网秘密交到她的手上,皇帝的御用情报系统也给了她不少有用的信息和建议。她每天坐在马车中和萧纯一起讨论分析,却觉得事情比最初的想象要复杂许多。

萧纯也很担忧,她说:“梁国新帝比老皇帝精明许多,梁国的臣子忠于新帝,下至百姓上至皇族高官都认为梁国新帝是他们的希望。皇帝在梁国安插的高层卧底因为宠妃那件事情牵连受损严重,如果重建新的体系,至少需要三个月的时间才能够完成。咱们可以依靠英王的体系维持,但是太子呢?琳琅,太子能否完成圣上交待的任务呢。”

张琳琅也明白,如果这次的任务很好完成,皇帝也不会指派她这个“全才”来辅佐了。她迟疑道:“太子那里会不会早有了好办法呢?咱们应该与太子殿下开诚布公地谈一谈。”

萧纯凭直觉感到太子对张琳琅的态度非常奇怪。按道理张琳琅救过太子的性命,所作所为都没有正面损害过太子的利益,太子应该对张琳琅非常好,就算放不下尊严,也不至于像现在这般淡漠,几乎到了不闻不问的地步。

出行以来,太子从来都独坐在自己的车辇上,起居饮食有专人伺候,比公主出嫁还谨言慎行不与旁人接触。偶尔张琳琅从他眼前晃过,太子也仿佛心不在焉,眼神缥缈表情冷淡,像是故意疏远。为什么会这样呢?

张琳琅也有同感,他仔细回忆了一下,似有所悟,对萧纯说道:“你还记不记得得月楼那次,太子与我秘密会面?”

萧纯微微一笑,为了轻松气氛调侃道:“记得啊,得月楼的扶风把你迷得神魂颠倒,你睡了扶风一宿还不知足又给他赎身。”

张琳琅面红耳赤地解释道:“萧纯,那时你也在附近,明明我和扶风之间没有发生什么的。我说的是之前太子与我发生的事情。”

萧纯故意打趣道:“什么?你和太子发生了什么?”

张琳琅怕越描越黑,赶紧正色道:“萧纯,说正经的呢。太子殿下与我谈的虽然是咱们之前设计好的内容,但是那时他看我的眼神充满了迷恋和欲念。我怀疑太子对我有不良企图。”

萧纯叹了一口气道:“这也是人之常情。你长得那么漂亮,表现出来的性情又那样需要呵护,怎能不让人心动?太子被你的表象迷惑很正常。”

张琳琅不解道:“按照这样推论,我救了太子性命之后,他应该更加亲近我才对啊。”

萧纯思考了一下回答道:“首先,你与英王非常亲密,没有不透风的墙,在渝山道那三年你与英王过从亲密,太子应该已经知道了。”

张琳琅若有所悟,而后笑道:“这么说来,太子有可能在喝闲醋?”

萧纯清咳了一声道:“琳琅,你到底有没有我的女人的自觉?我说英王喜欢你的时候,你一点悔意都没有,现在知道太子喝醋还满脸得意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