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38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梁帝接过信件,拆起信封,双手下意识地颤抖。

王义请辞离开,他知道在什么时候要与机密保持距离,这样才能保住性命,维持梁帝对他的信任。就像格木图的事情一样,他是唯一负责与格木图那一方接洽的人,但是他自始至终不知道究竟梁帝与格木图之间在进行怎样交易,他仅仅是负责传递信件,而格木图的信件一向是需要第一时间呈到梁帝手中。

梁帝为何如此紧张呢?因为格木图不是别人,正是蛮族可汗克察沁的小儿子。

格木图与梁国的联系早在蛮族大规模入侵之前就开始了,甚至在梁国老皇帝执政的时候就来往密切。最初是因为铁器买卖,后来则是为了政治阴谋。蛮族可汗克察沁亲率大军南下征伐,格木图苦熬多年终于从几个兄弟之中脱颖而出,被立为太子镇守东上都。这中间梁国的暗中支持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在这场皇权争斗中,胜出的除了格木图本人,还有他的另一支持者,格木图的叔叔,也就是克察沁的亲弟弟阿尔萨,他被封摄政王镇守西下都。按照蛮族的规矩,克察沁死后,格木图优先继承皇位,摄政王辅政拥有临政决断权,等格木图年满二十岁后才将大权交回。

梁帝之所以敢坐地与华国叫板而不担心被蛮族灭国,是因为他握着格木图的把柄,挣太子位时格木图做了一系列肮脏勾当,包括格木图与梁国的暗中结盟,其中哪一条泄露出去都足以让格木图丢了性命。在蛮族决定大举南下前,梁帝与格木图就达成了协议,只要梁帝保证让克察沁战死沙场,格木图继承皇位后会立刻无条件撤兵,并于梁国永世修好。

梁国老皇帝退位时把与格木图联系的事情秘密交接给梁奔,因为这关系到未来梁国的存亡,所以梁奔格外紧张。一旦格木图那里发生了什么变故,梁国可能会在此次蛮族入侵中灭国。

格木图的来信主要表达了两层意思。其一是希望梁帝帮忙除掉阿尔萨。

格木图在信中提到摄政王阿尔萨觊觎皇位,对格木图产生了非常强烈的威胁,因为阿尔萨同样清楚格木图干过的那些肮脏勾当。格木图怀疑一旦自己继承皇位,估计龙椅没坐稳的时候就会被阿尔萨赶下台,所以他想尽快除去阿尔萨。但是阿尔萨非常狡猾,为了保存实力,这一次甚至没有参与南下的侵略行动。摄政王拥有蛮族四分之一的军队,太子拥有四分之一,剩下的一半兵力都被克察沁征调。但是格木图那四分之一的兵力与阿尔萨拥有的兵力根本没法比,虽然数量差不多,但是质量远不及阿尔萨。

自从克察沁挥军南下后,阿尔萨就偷偷将军队向东调遣,穿过死亡沙漠北部的草原,直逼到东部格木图的统治范围。当然明面上他打的口号是增兵前线,防止梁国从别的地方偷袭蛮族,也算某种程度上支援克察沁南下。其实梁国与蛮族交界的漫长国境几乎都是死亡沙漠,唯在东侧燕都与东上都之间才有人烟。几百年间只有蛮族的骑兵偶尔穿过死亡沙漠马蚤扰梁国边境的小城镇,而以梁国的军队素质想要穿过沙漠偷袭蛮族几乎是不可能的。

另外在西部,梁国、肃国与蛮族三国交界,是以绥水源头支流划分,比起穿越死亡沙漠,阿尔萨如果真想支援克察沁,完全可以从这条水路寻找突破。当然蛮族最不擅长的是水战,而梁国紧紧把守着水路各大要塞,以确保西部不被蛮族侵略。但是水路并非走不通,阿尔萨东调军队觊觎皇位之心昭然若揭,只不过克察沁一心南下根本无暇顾及后院起火。

格木图必须尽快除掉阿尔萨,他想让梁帝派遣杀手从西部潜入西上都,秘密刺杀阿尔萨。这样格木图才能在克察沁“意外”战死后顺利继承皇位。否则一旦让阿尔萨夺得皇位,当上新的蛮族可汗,绝对会像克察沁一样继续挥军南下,把梁国踏平。

格木图信里的第二层意思是,如果梁帝不能做到上面的要求,他会尝试与华国人接触。如果华国人能让他早日当上蛮族可汗,他会不惜一切代价,甚至有可能联合华国军队灭掉梁国,这样他也就不用担心梁帝手里握着什么把柄了。

梁帝看完格木图的信,嘴角泛起一丝冷笑,计上心头。

华国太子在国宾馆内突然打了个冷颤,让他下意识地想起了梁帝阴沉的面容。今日觐见的时候,梁帝看他的眼神隐约藏着莫名的杀意,如刀锋一样刺痛他的肌肤,让太子感觉到浑身不舒服。太子纳闷,按道理就算梁国让他为质不存好意,但也绝对不会取他性命,他活着才有利用价值,那么梁帝眼中为何会有杀意呢?难道他与梁帝之间有什么新仇旧恨?

张琳琅则是在觐见后一直在思考何时见过梁帝那样的帅哥。她把自己的困惑告诉了萧纯,当然稍微修饰了一下,略去了花痴的部分,只说她觉得梁帝面熟,似曾相识。萧纯也觉得梁帝看张琳琅的眼神怪怪的,他联系了宁浮萍在燕都的密探,想要更深入了解一下梁帝的情况。

当晚,萧纯就从千头万绪的情报中找到了一条线索。梁帝在即位前后一直秘密寻找一个女子,据说那个女子三年前在华国渝山道附近出现过,一身白衣,天人之姿,美貌非常,武功高强。

萧纯忽然想起三年前在渝山道发生的事情。那一天他狠心离开张琳琅,但是并没有立刻走远,而是看着张琳琅发狂似地寻找他,他怕她会遇到危险,又不敢太接近被她发现,直到确认英王派来的人找到张琳琅,他才真正离去。

会不会是那个时候,流亡在外的梁奔遇到过恰好穿了女装的张琳琅呢?

☆、194酒肉穿肠过

【10月9日第三更】

萧纯记得那段时间张琳琅一直穿着白色女装四处游荡,还袭击过一个陌生男子。他躲在远处并没有看清楚那个被张琳琅袭击的男子的容貌,现在他怀疑或许此事一定与梁帝有关。算算日子,那时梁帝正逃亡在外,也许张琳琅袭击的那个人是梁帝本人也有可能。只不过那时候张琳琅神智不清,没有多少印象而以。

萧纯不禁开始担心,如果事情真的是这样,梁帝记仇,四处寻找那个曾经袭击他的白衣女子,那么张琳琅的处境十分不妙。但是一切仅仅是天马行空地推测,没有任何真凭实据。梁帝从没有提过他要找的女子的姓名或者身份,只是用言语描述过那个女子的容貌非常美丽,一旦她出现在你面前,其他女子绝对黯然失色。另外梁帝手里有那女子的画像,却一直不肯给其他人看,这点很不符合逻辑。

张琳琅听完萧纯的分析,若有所思道:“确实很可疑啊,倘若梁帝要找那女子寻仇,应该把画像发布出来,才能加快寻找速度。除非他对那女子有其他的想法。”

“琳琅,你能否想起来那天你袭击的人的样子?倘若与梁帝无关,他找女人的事情咱们不必深究。”

张琳琅无奈道:“那天你突然抛弃我,我心神恍惚,若非你提醒,根本不记得袭击过别人。至于那人是男是女什么长相我毫无印象。”

“但是你那时是穿着白色的女装吧?不可否认你穿女装的样子非常迷人,三年前你也没这么高挑,娇柔可爱,让人看一眼念念不忘神魂颠倒也不稀奇。”萧纯叹息道,“我觉得梁帝十有八九是爱上了那个白衣女子,藏着心上人的画像不给别人看也属人之常情。琳琅,如果梁帝画像上的人真是女装的你,事情就有点复杂了。”

正在此时,外面有人通传,说是杨丞相请华国礼部侍郎张玉过府一叙。华国太子在燕都留质期间的一切事务都由杨丞相负责。华国太子本身除了入宫与梁帝会面外,基本上没有机会正大光明外出,言行都被梁国紧密控制。而华国太子随行的臣子相对受控较少,可以在燕都内随意走动,拜访友人,甚至与梁国大臣们交往。

不过张琳琅也是今日才认识杨丞相,没想到这么快就会受到邀请。萧纯怀疑杨丞相此举有不轨动机,但是他们不想拒绝,毕竟要在燕都留一段时间,表面上与杨丞相搞好关系没什么不对。张琳琅将此事禀告太子,得到同意后,备了一份厚礼与萧纯一同去了杨丞相府。

杨丞相设了一桌高档筵席,热情招待张琳琅和萧纯两人。席间觥筹交错,还有各色美女歌舞升平,谈的都是无关痛痒的风花雪月,让张琳琅大快朵颐。

一顿饭的功夫,杨丞相就发现了几件比较异常的事情。

第一是张玉对那些衣着暴露的美艳舞姬毫无兴趣,随行的那位俊逸潇洒的萧护卫更是从未正眼瞧过那些女子,而是全副心思都在张玉身上。按照一般正常人的审美,张玉与萧纯两人绝对是极品帅哥,那些舞姬们一个个卖力挑逗,恨不得倒贴,结果那两人毫无反应,似乎对女人完全没有兴趣。这点证明传言张玉好男色果然不假,而那位玉树临风的萧护卫与张玉的关系绝对不正常。

第二是张玉的言谈中很少引经据典,更多市井用语,一点不像是常规有学问的读书人,与传闻中的文采风流,出口成章相距甚远。光这一点就让杨丞相禁不住开始怀疑张玉是不是旁人假冒的。不过杨丞相府里有曾经在雍都见过张玉的人,证实此人确实是张玉无疑。鉴于张玉去越国去蜀国都有多次装傻充愣的表现,杨丞相基本上断定张玉此番一定是想故技重施,故意表现出无知无为的样子让旁人看轻,好暗中进行什么阴谋。

杨丞相心中冷笑,张玉任你有天大的本事,这次绝对逃不过本相爷的法眼。

酒足饭饱之后,杨丞相示意性的问了一些华国太子的起居饮食情况,并说如果张玉对国宾馆的招待有任何不满的地方直接找他反映就可以,然后将张玉与萧纯客客气气送出丞相府。自始至终根本没有提到任何有实际意义的事情。

回程途中,张琳琅与萧纯议论杨丞相此举用意。张琳琅摸不着头脑,但是萧纯思考片刻后提醒道:“我看杨丞相是一只老狐狸。咱们送去的厚礼他根本不关心内容,席间也没有问到,却又故意表现出贪婪的样子,是想迷惑咱们,让咱们认为他只关心金钱地位。他的女儿是皇后,与梁帝应该是一条心,他对咱们的态度就是梁帝对咱们的态度。而他对咱们怀疑外加隐蔽试探,必有深意,说不定是直接受了梁帝指使,想探探咱们虚实。”

张琳琅不解道:“隐蔽试探?我怎么没有感觉出来,他与咱们除了吃饭,就只谈了一些无关痛痒的话题啊。”

萧纯凝重道:“你不觉得他几次都想考量你的文采么?不过你都所答非所问,含混敷衍,隐瞒你的真实想法和水平。另外你不觉得那群美艳舞姬总是故意挑逗咱们么?你却满眼冒光盯着英俊的侍卫看,这就让他清楚你那些所谓好男色的传闻不假。他因此掌握了你的一个弱点。”

张琳琅争辩道:“就算我对帅哥的抵抗力比较低,那么这个弱点他知道了又有什么用处呢?有你在我身边,我是绝对不敢再接近别的帅哥的。”

“量你也不敢。”萧纯对于张琳琅的回答很满意,而后又有些担忧道,“总之我认为杨丞相好像要进行什么针对你的阴谋,这顿饭应该只是一个开端,后面或许会有什么事情发生,你一定要小心防范才行。”

杨丞相十分好客,连续几日都找了各种各样的借口宴请张琳琅,以及华国太子随行官员。张琳琅因为有萧纯时时提醒,对杨丞相戒心很重,基本上除了去吃饭从不谈其他。

但是高赫不同,他现任太子侍读,在翰林院挂职,张琳琅没有出现之前一直是以雍都第一才子自居,不谈文章,光吃喝玩乐都十分讲究。在杨丞相的刻意拉拢中,高赫被捧得天花乱坠,又重新找回了昔日的自信。尤其张琳琅在这一系列外交活动中没有表现出什么锋芒,这让高赫凭借满腹文采出尽了风头。

抛开饭局不谈,即使在华梁两国正式谈判中的进度也让华国使团感觉到十分顺利。梁国答应派出十万精兵奔赴前线,与华军会合共抗蛮族,而且梁国停止了与蛮族的官方铁器交易,华国要做的事情就是供给梁国军队粮草。当然这些成绩并非一蹴而就,开始的时候梁国根本是不愿意答应任何实质性的条件的。不过在谈判过程中,高赫脱颖而出,施展才华手段步步紧逼,梁国才慢慢开始让步,因此太子对高赫的能力越发赏识倚重。

☆、195高层勤会商

张琳琅总觉得这中间有什么问题。经过萧纯查证,原本太子安排高赫主要负责从魏家入手,寻找获得冶铁核心技术的突破口,结果因为谈判顺利,以及高赫与杨丞相的私交越来越好,抽不开身应付其他,此事已经耽搁下来。

在高赫洋洋得意地鼓吹下,太子有些动摇,甚至开始相信梁国派出十万精兵,与华国在北疆的二十五万兵马可以阻挡住蛮族百万大军南下。但是他们都忽略了一点,蛮族人为什么不先集中兵力攻陷百里之外的燕都呢?反而劳师动众,急着向南掠夺华国呢?

梁帝给出的答案很简单,北方连年灾害,梁国粮食歉收,最近几年国无存粮,多是依赖铁器交易得到的利润向华国购粮。蛮族也是知道梁国这一情况的,他们就算损兵折将能够强行突破一座座城池要塞,攻下燕都灭掉梁国,但是入不敷出得不到他们最需要的粮食。所以蛮族大军不想消耗更多战力在梁国,而是一心南下,向着富庶的华国挺进。

讲到这个问题的时候,华国太子曾经质疑,如果按照梁帝的理论,那么梁国完全无须出兵抗击蛮族,因为梁国被蛮族侵占的那所谓三州之地,早已荒芜多时。近几十年间,蛮族多次穿过梁国境内南下抢掠侵袭,在蛮族与华国之间的梁国三州百姓早已无法忍受这样的折磨,多数都逃离迁徙。所以这一次蛮族正式占领那三州之地,梁国的实际损失并不大。

于是梁帝开始哭诉蛮族的凶残。

首先梁帝认为蛮族人完全是为了南下侵略才灭掉东北面那五个落后的小国的。他们除了抢掠了那五个国家的粮草金银充当军资,还从这五个国家强虏了将近二十万人口充作奴隶,其中十万精壮男子发到军队中充当劳力和炮灰,还有十万妇女儿童也随军一起南下。梁帝尤其郑重地解释了一下蛮族大军为何带着妇女儿童,在蛮族人的观念里,女人可以满足军人们的yin欲,而孩子是非常美味的食物。事实上所有的奴隶都是蛮族人的储备粮食,他们除了抢来的粮草,几乎就是靠着吃奴隶的血肉才能支持百万大军的行动。这些血腥残酷的现实震惊了在场的所有人。

蛮族人一向被其他国家视为落后野蛮的种族,与中原正统文化格格不入,梁国虽然地处北方,但是秉承中原文化,自然无法容忍蛮族的这种野蛮行径。梁帝摆出一副君子之姿,别说梁国的领土已经被蛮族侵占,就凭蛮族多年的马蚤扰和犯下的种种令人发止的恶行,梁帝也有责任为那些无辜枉死的人报仇血恨讨还公道。

梁帝这番慷慨激昂地陈词,基本上可以让人忽略掉他要求华国太子到燕都为质的不良用心。

在这次会谈后,华国太子与梁帝达成了共识,必须将蛮族赶回北方,如果有可能应该彻底消除蛮族这个隐患。

接下来杨丞相如同惯例一样,去国宾馆拜访华国太子,只不过这次不是礼尚往来联络感情,而是带来了微服的梁帝。

国宾馆内有一间雅室,修在高阁之上,专供大人们进行秘密会谈之用。今晚此地由杨丞相主持布防,加派人手,严密控制。齐聚了夏梁两国政要的首脑级会议正式开始了。参会的主要人员包括梁帝、杨丞相、梁国兵马元帅张峰,华国太子、高赫与张琳琅,其余闲杂人等都不得入内。萧纯与各方首脑的护卫一起都在楼下待命。

梁帝首先严肃地说道:“之所以如此大费周章,抛出层层迷雾,安排这次秘密会议,主要是因为我国与蛮族的关系十分微妙。太上皇在位时曾大力支持蛮族可汗克察沁的小儿子格木图夺得太子之位,但是格木图阴险卑鄙贪得无厌,不仅怂恿其父南下征伐,还妄想借机除去异己夺得可汗的位置。朕一向不赞成太上皇与蛮族联盟的意愿,而且怀疑一旦让格木图当上蛮族可汗,他会比克察沁更加凶残。朕在格木图身边安插的J细也证实,格木图的野心绝对不比克察沁小。同样的,格木图也悄悄在朕的身边安插了J细监视着朕的一举一动,所以朕必须想办法避开那些J细,避开太上皇的耳目,与华国真正结盟,共商抗击蛮族的计策。”

通过之前包括谈判让步也好,杨丞相侧面反映的情况也罢,这一系列的铺垫,梁帝此时明确表示出对蛮族的敌视态度,很容易就被华国太子接受。至于梁国与蛮族过去的往来,都推卸到昏庸的太上皇头上,梁帝精心扮演着正义的化身。

华国太子点点头:“既然陛下有此诚意,那么可有什么良策退敌?”

高赫也从旁恭维几句,看样子已经坚信梁帝的态度。

唯有张琳琅沉默不语,她总觉得事情进展的太顺利,而且梁国太上皇并非外人所见那样昏庸,她通过宁浮萍的情报网已经查出了一些端倪。至少据可靠消息,梁帝私下里对太上皇的崇敬绝对不像是装出来的,与目前梁帝言谈中表现出来的对太上皇的不满迥然不同。张琳琅决定先静观其变,看看梁帝究竟想干什么。

梁帝微微一笑道:“前几日朕从太上皇那里截获了一个秘密消息。格木图派人送了一封密信,希望太上皇能帮他除掉他的叔父摄政王阿尔萨,并且随后附上了如何暗杀阿尔萨的参考计划。朕认为这是一个大好时机。”

杨丞相显然也是刚刚才知道这个消息,他惊诧道:“陛下想趁机除掉阿尔萨么?”

梁国兵马元帅张峰却有些迟疑道:“陛下,有阿尔萨的威胁存在,格木图才能不轻举妄动,一旦阿尔萨死了,他控制的将近五十万蛮族骑兵很可能被格木图甚至是克察沁吞并。这实在太危险了。”

华国太子沉默片刻,忽然说道:“陛下应该不是想除掉阿尔萨吧?如果孤所料不错,陛下想刺杀的是格木图。”

梁帝没有说话,只是隐藏起心底的杀意,用欣赏的眼光看着华国太子,这显然已经表明太子所料不错。

高赫恍然大悟,禁不住赞叹道:“杀掉格木图,这招棋妙啊。格木图想杀阿尔萨,阿尔萨何尝不想杀格木图?这两个人谁死了,活着的那个人都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