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43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还不明白吗?”隆盛帝目光里带着阴鸷与冰冷,看着冯氏的目光里首次带上了毫不掩饰的厌恶之意,看得冯氏心口一窒,一口气有些提不上来,隆盛帝看她脸色苍白的样子,这才接着冷笑:“周临沂的叛国之罪,是肯定不会更改的,你也别再妄想坐上皇后的位置,更别想做什么皇太后”

也许是说到了自己最在意的东西,冯氏的目光重新又变得清明了起来,看着眼前这个满脸冷色的男人,心里有些不甘:“沂儿也是皇上的儿子,皇上为什么要这么对他?”

“怪只怪你生了一个儿子,可是却又没有教好他”隆盛帝神色冷静,可是说出口的话却冰冷得冻人,这两种强烈的反差,让他身上透出一种别样的狰狞,冯氏愣了一下,忍不住笑了出来:“臣妾也是替皇上生的儿子,臣妾没有教好他,难道是臣妾的错吗?”她想到皇后,忍不住跟着激动了起来,不管不顾道:“徐梓彤那贱人生的儿子难道就是教好了的?我沂儿不知比他优秀了多少倍,太子之位凭什么是他周临渊的?我沂儿年纪长,见识比他多得多,娶的妻子也要比叶氏出身高贵,他凭什么能当太子?”

周敏看着激动异常的母亲,以及冷眼看着她怒喊的隆盛帝,如同兜头被人泼了一桶凉水般,是了,就正是因为自己的二哥周临沂年纪大了些,手下网罗的大臣多了些,父皇应该是感到心里不安,二哥的动作太大,让父皇心里不满了,所以才会想出这个法子,一举斩了二哥臂膀,让他从此与皇位再也无缘。

她越想,心里越觉得冷,出生在皇家,从小如金枝玉叶一般的长大,可是皇家里竟然亲情如此淡薄,连自己嫡亲的儿子,也要这么互相防备着,父皇,难道一直以来心里对二哥都是这样子感到不安的吗?周敏觉得心里寒冷,脸色更是苍白了些,看着隆盛帝道:“父皇是在防备二哥吗?”

“他还没有让朕防备的资格”隆盛帝转头冷冷看着周敏,这话一说出口,看她就有些不敢置信的样子,这才转头看着冯氏:“朕今日过来,就是要你死,也要死得明白”他顿了顿,和冯氏相处二十年,第一次和她说出自己心里隐藏了多年的想法:“你们母子这些年的动作,朕一一瞧在眼里。但是,只要谁要你是冯家人?只要你姓冯,周临沂就永远也不会成为太子不管他是多么优秀,在你看来,他是多么适合当一个皇帝,可是,你明白吗?”隆盛帝眼神柔软了些,看着眼前瘫坐在地上,目瞪口呆的女人,毕竟是陪伴了自己多年,虽然心里时时防备着她,也并不如何爱她,可两人相处久了,总是在要分开时觉得难受,他放任自己心里的感觉自由流露了好一会儿,才缓缓内敛了回去:“朕不会让一个身上流有冯家骨血的人,做为太子的你们冯家做了几百年的皇帝梦,难道此时还没醒过来?”

“我不信”冯氏听了隆盛帝这话,果然是大受打击,眼里露出不敢置信之色,捂住耳朵疯狂的叫了起来:“如果是这样,皇上当初为什么对臣妾这么好?你心里明明是爱我的,你心里也是喜欢沂儿的,你从小就抱他,比抱周临渊的时间还多,你从小让太傅教他,你怎么会是不想要让他做太子的?不可能……”

“让太傅教他,是要他懂事明礼,如果他是要做一个闲散王爷,没有这么多的野心,朕可以保他一辈子安稳无忧可是朕当初对他的期待,他是一个也没做到”

冯氏听到隆盛帝这寒气十足的话,忍不住笑了出来,这些年被冷落的怨气,以及这些天来的焦急担忧,此时得知是隆盛帝所为之后,一股脑的全暴发了出来:“你说我教女儿没规矩,恁什么现在说我沂儿也不懂事明礼?他是那么能干厉害,恁什么说他不懂规矩?”说到自己的儿子,冯氏就像是被人揭了逆鳞一般,之前隆盛帝这么说周敏,她心里不满,可是却不愿意为了女儿得罪皇上,如今再听到隆盛帝这么说周临沂,再也有些忍耐不住:“我沂儿从小就聪明懂事,行事礼仪懂进退,京中谁人不知?皇上心里只有徐梓彤那贱人生的儿子,哪里看得到沂儿的好?”

“朕的六郎再不好,可是他至少不会是一个会和自己庶母犯上**的不孝东西,这样罔顾伦常的畜生,死不足惜”隆盛帝听到冯氏这些话,心里火气跟着也涌了出来,话里带了杀气,恶狠狠的,一字一句的说着,倒叫在场的冯氏以及周敏吓得魂不附体,冯氏更是连坐都坐不稳了,双手努力死死撑在地上,维持着自己瘫坐的姿势,只觉得身子都不像是自己的一般,有些不敢置信道:“皇,皇上,你,你说什么?”

“朕告诉你,周临沂已经死了”隆盛帝一想到当时的情景,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狠狠站起身来,居高临下的看着跪坐在地上的冯氏,厉声道:“他已经死了龙袍的事,就是朕给他一个死得其所的名目而已”

“我不相信”冯氏凄厉的尖叫了起来,她大半辈子的希望全放在了自己这个儿子身上,一向以这个儿子为自己的骄傲,心里最喜欢的就是他,这么些年下来,早将周临沂看成了自己的命根子一般,这些天不知周临沂的下落,她早就急得不行,此时听隆盛帝这么一说,她大受打击,连说话都有些不利索了:“我,我沂,沂儿,福,福大,命,大,不,不,不会死……”

“朕亲自送了他一程”隆盛帝看着冯氏失魂落魄的模样,心里狠狠的舒了口气,这些年来,他心里对皇后的亏欠,随着今日与冯氏的一番谈话,算是稍稍好了一些,冯氏的所作所为,要不是他还没有扳倒冯家,他是早就忍不住了,强忍住心里的复杂情绪,隆盛帝心里的那丝柔软,随着亲手葬送周临沂,而变得更冷硬了些。

周敏同样有些不敢相信,原以为逃亡在外的二哥,早就已经死了,而隆盛帝竟然亲自承认,是他下的手,一时间,她心里又是害怕又是感觉到寒冷,对这宫里的一切突然感到厌倦了起来,想到前些年的种种,一种说不出的疲累爬上心头来,冯氏听到这个消息,人好似立马老了十岁一般,眼里透出刻骨的恨意,看着隆盛帝哭喊道:“沂儿可是皇上您的亲生骨肉啊”

“朕没有这样败德**的儿子”听到隆盛帝无情的话,冯氏再也忍耐不住,一把爬起身来,想向隆盛帝扑过去:“我不相信,他是你的儿子,你怎么能下得了手?沂儿一定没死,你是在和我开玩笑的”

看着母亲状若疯狂的模样,周敏心里空落落的,突然轻轻笑了起来:“二哥其实是早在夜庭宫起火那天,就已经没了吧?”

第四百三十二章 抄家

她这时突然回想了起来,难怪宫里最近这么不太平,先是天花,让原本最为得宠的刘昭仪不得不搬离了漪澜宫,而挪到到了冷清的夜庭宫去,如果这只是巧合,那这样的一次巧合还不能使人太过诧异,可是接着夜庭宫的起火,原本侍候着刘昭仪的人接着又死了个七七八八,从她死的那晚开始,原本每日都要进宫的周临沂,突然消失了踪影,没多长时间,就突然暴出他想要叛乱的谣言来。

此时自然众人心里都觉得,这样失踪的皇子,肯定是因为叛上作乱的原因,做贼心虚,躲了起来。这样的原因顺理成章,让人生不出一丝不对劲儿来,环环相扣,连众人的心理都被掌握得透了,被隆盛帝玩弄在股掌间,如果不是今夜隆盛帝自己亲口说出,周临沂同宫里的某个妃嫔有染,周敏也不能猜测到。

隆盛帝已经知道自己的妃嫔与儿子有染,自然不可能再让这个妃嫔继续活着,而最近宫里唯一死过的妃嫔,就只有前些日子最为得宠的刘昭仪,她的死实在太过突然,之前只是觉得这个美人儿太过倒霉,躲过了初一也躲不过十五,就算搬到夜庭宫里头,躲过了天花之劫,也没躲过火灾,如果背后有隆盛帝这么一个要她三更死的阎王,那么这一切的事情,就说得通了。

周敏有些茫然,也没料到最后竟然是这么一个真相,自己的兄长与父亲的小妾有染,而父亲竟然不但亲手杀了小妾,而且还将自己的儿子也一并能灭了,这样的事实,倒不如就这么让她们母女继续蒙在鼓里,一直不要知道才好,如今隆盛帝说了出来,他是想要杀了自己母女灭口吗?

听到周敏将这事儿猜了出来,隆盛帝愣了一下,接着拍了拍手掌:“朕果然小瞧你了,没有亲眼看到,却是将事情猜中。”没有否认,显然就是已经承认了周敏所说的话是真的,冯氏犹如五雷轰顶般,面如死灰,听到自己最疼的儿子已经死了,并且与自己丈夫的妃子有染,她心里有对周临沂的怒气,也有对隆盛帝狠心杀儿子的怨恨,一时间只觉得心如刀绞一般,连哭也哭不出来:“我沂儿,怎么会……”

“你倒是生的好儿子,专干这种畜生不如的事儿,心狠手辣不说,和刘氏**竟然还敢公然谋害宫里的妃嫔,不但如此,为了掩盖丑事不事发,竟然鼓动冯家派人刺杀太子妃与皇太孙,胆大包天,说他想谋逆,还真是没冤枉了他”

冯氏心如刀绞,听着隆盛帝淡淡一席话,只觉得心口疼得说不出话来,她知道冯家派人行刺过明绣母子与皇后,可她一直以来只以为是冯家人突然觉得小冯氏死了之后,要扶她这唯一的冯家人上位,所以才行此险着,想除了那三人,将她扶上皇后之位,自己儿子顺理成章成为嫡子,到时候断了周临渊的血脉,她沂儿才有机会上位,可是如今听隆盛帝说来,不过是周临沂为了自己的私事儿,而让冯家动的手,真相让她有些措手不及,又觉得有些不敢置信。

“我不相信,我不相信……”

冯氏表情呆滞,只来来回回念叨着同样的话,隆盛帝看了她一眼,又看了跪倒在地上的周敏等人,忍不住冷笑了一声,拍了拍自己衣裳上并不存在的皱褶,这才转身准备离去,冯氏对他的离开,好似根本无所察觉一般,嘴里只不停的念叨着不相信的话,眼神没有了焦距,好似已经有些魔怔了。

“你争了一辈子有什么用?生的儿子没教好,如今,连自己身边的人宁愿死都不向着你,冯氏,你机关算尽,朕给过你机会,也算是仁之义尽了”隆盛帝背对着冯氏,冷淡淡的说了这话,只是瘫倒在地上的冯氏好似根本没有听进耳朵里般,只有周敏突然抬起头,目光冷冷的就看向了碧心等人:“龙袍是你们放的?”

碧心等没有承认,只是安静的好似没听到她的话一般,只是这沉默,就已经表示了她们并不否认,周敏只觉得天旋地转,这些人都是跟在冯氏身边的老人了,她小时碧心等人就跟在了冯氏身边,一向忠心耿耿,这次怎么会做出这样的事情来?周敏有些不敢置信,没想到母亲争强好胜一辈子,到最后身边人也会出卖她。只是周敏心里依旧是觉得有些难受,到了此时,对于生的渴望,以及对于心中未了的心愿,让她有些不甘:“你们可是跟在母妃身边多年的人,为什么要这么做?”

“德妃娘娘从来没真将我们当作过人,咱们奴婢虽然下溅,可也不是猪狗不如,并不是谁心情不顺时的出气筒,我们姐妹一向对娘娘忠心耿耿,可是如今我们姐妹都已经二十岁了,咱们一片真心对娘娘,换来的是什么?”此时碧心开口说话了,她抬起头第一次直直的和周敏对视,不再像以前那般时常低着头,眼睛里的恨意让人瞧得清清楚楚,甚至连表情都有些扭曲了:“如果一辈子都这么过下去,活着还有什么意思?娘娘不拿我们姐妹当人,我们姐妹自然没有再向她尽忠的必要”

这一席话说得周每哑口无言,想到这些日子以来冯氏的变化,那不满的话,堵在喉间再也说不出来,如果是以往,她自然觉得下人的性命如草芥,根本不会将碧心这话放在心上,本来人的地位天生有所区别,一个为主一个为仆,做主子的要打骂奴婢那是自古以来就天经地义的事情,可到了这时大家都是同病相怜,而这一切还是源自于碧心等原本她瞧不起的奴婢之后,这样的理所当然的话再也说不出口来,反而是冯氏听到这些,好似找到了个出气筒般,一下子要向碧心扑过来:“贱婢害我,我要杀了你……”反正都是要死了,碧心等人也不再像前些日子一般忍让她,反倒是痛快的一个耳光抽了回去,几个丫头一把将冯氏按住,冯氏这样身娇玉贵,平日里十指不沾阳春水的人,哪里打得过碧心这几个人,因此很快被人压在了下头,姜氏深恐冯氏吃亏,也顾不得害怕扑了过来,一时间殿里娇声喝语连天,间或夹杂着冯氏的尖叫怒骂以及哀疼呼叫的声音。

听着这一场闹剧,隆盛帝脸上的表情更显冷凝了一些,倒背在背后的双手紧了紧,看也不再看后头一眼,转身率先就往殿外走去,黄怀跟在他身边,很是尽职的将翠微宫的大门又给拉了上来,将满室的喧哗堵在了殿里头,不让外头的人听见里头的闹剧,以致丢了隆盛帝的脸面。两人一路无语步出翠微宫,隆盛帝走出这诺大的宫殿阁格时,才淡淡吩咐了一句:“先送那几个丫头以及冯氏身边的人上路,至于冯氏么,暂时先将她留着将七公主的东西搬到皇后坤宁宫后侧的偏殿去。”这话的意思,就是不会赐死七公主了,黄怀答应了一声,虽然知道自己不该问,不过忠心惯了,听隆盛帝这么一讲,依旧是有些犹豫:“皇上,今儿这事七公主已经知道了……”

“无妨,她是聪明人”隆盛帝摆了摆手,再也不说这个话题,只是往自己养心殿的方向走去。黄怀站在原地愣了愣,这才反应过来,也跟了上去。七公主是聪明人,所以她知道什么该做该说,而什么却是应该守口如瓶,而她这样一个聪明的人,心里还有未了的心愿,肯定是舍不得死的,这样一来,这个秘密就算她不甘心,也得要硬瞒下去了。隆盛帝已经亲手杀了个儿子,就算周敏再如何不得他心,只要没参与过叛乱的事,他应该也不愿意再痛下杀手,更何况,远在江浙的建安伯叶明俊,当初皇帝陛下可是答应了太子,等建安伯功成之后,就赏了七公主给他做妻子,让他功成之后再身退,这样一来,留七公主一命,则是更必要。而七公主得知自己会嫁心上人为妻,就算知道了这事儿,估计也会咬紧牙紧将这秘密紧埋心底了。

翠微宫当天晚上的事,也就这么被瞒了下来,只是冯氏虽然被隆盛帝留了一命,但是她受的打击太大,女儿被迁走,儿子又被杀,她的皇后之梦也被止住,因此当天夜里,就用一根绳子吊了脖子,宫里没个侍候的人,等到一大早有人送饭进来时,才看到冯氏的身体早就僵硬了。

消息传到太子府的时候,明绣对于冯氏的死,既觉得大快人心的同时,又是觉得有些感叹,那样一个千娇百媚的美人儿,当年第一次看到时,那样的艳光四射,可没想到,最后结局竟然是如此。想想这几年来,宫中得宠新进的那些美人儿,每一个的结局都是以死收场,大小冯氏,刘氏等人都是如此。她心里也是觉得有些唏嘘,看来这权势名利,一旦迷了人心,让人心术不正了,真真是害人不浅。

冯氏的葬礼,在她死了之后两天就匆匆抬了出皇城,因儿子叛乱逃跑在外的原因,这个皇子的生母,原本被降了德妃之后份位一降再降,等出殡时也只是匆匆几个抬灵的人,甚至还比不上她的侄女儿小冯氏出葬时,原本堂堂的一个皇贵妃,没想到最后落了这么一个结局,而在百姓们眼中,这个二皇子叛逆父亲,母亲还因他而畏罪自杀,死了之后落了骂名,他也不出来拜祭,简直是枉为人子。

而原本早已经死去的刘氏,也在这冯氏出葬的时候,跟着一道抬了出去,两个女人活着时风华绝代,死了却只有一副薄棺,连进入皇家陵园,等隆盛帝百年之后同他合葬的资格也没有,就这么静悄悄的。

等两个女人的丧事一办完,隆盛帝这才开始进行了雷霆行动,二皇子藏龙袍的事件,很快有人暴出是因冯家挑拨,想要扶二皇子上位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