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姐姐又胡言乱语了”
蓝锦甯总是喜欢说一些莫名其妙的话,有时候王氏听见了,就会笑骂她“胡言乱语”。 听听这什么找面首的,哪里像是大家闺秀,靖王世子妃该说的?
这男子为尊的世界,不纳妾已经是天方夜谭了,当然她家姐夫是个例外。但要说哪个男人主动给自己的妻子找面首,那就简直已经离奇了。就算是公主的驸马,都不会干这等有辱门风的事情来。姐姐这么说,若让人听了去,蓝家的女儿都别想嫁人了。
“我就是打个比方,你好好想想再回答我。”锦甯不在意的道。
好吧。锦曦心道,点了点头,托着下巴思考起来。
如果梁和儞主动给她找面首,蓝锦曦禁不住打了一个冷颤抖,只觉得一阵寒风从身上吹过。然后笑眯眯的告诉她,这是给母妃给找的小白脸,平日里他不方便的时候伺候自己用的——怎么可能?但,如果真的这样呢?
一阵莫名的羞恼从她的心中升起,光是想着就让她无比难堪,更何况,心中还慢慢的升起一股失望的感觉——难道他不明白,自己有他已经够了么?
真要发生这种事,以她的个性,大概会立马要求和离吧?
锦曦顿时大彻大悟了。
难怪,难怪那时梁和儞的脸色那样难看,瞪着她的眼睛几乎要喷出火来。难怪他看都不看那两个丫鬟一眼,就气冲冲的跑出了屋子,原来竟然是这样。
一层薄薄的雾气不由得迷了她的双眼,她赶紧低下头,用力的抽了抽鼻子。
怎么都当母亲了,还跟个孩子似的?蓝锦甯见状,便知道她明白了,笑了笑,柔声道:“我从小到大都跟你说,要你不要太把这种事情放在心上,其实是因为我明白,这是无法避免的。但我并不是要你完全不理会,该打压的,该拒绝的,都不能手软,咱们蓝家的女子,纵然做不得妒妇,也该是个镇得住家宅的。还有,和妹夫闹脾气了,觉得受了委屈,也不要一味想着往家跑,往姐姐这里跑。先站在他的立场想想,如果你是他,会怎么样?如果还是想不通,再去问旁人,也还来得及。”
“姐姐,曦儿明白了。”蓝锦曦可怜巴巴的点点头,小模样十足的招人怜爱:“那、那我现在该怎么办?把那两个丫鬟赶出去吗?”
“都收下了,怎么赶?出尔反尔是小人行径。”蓝锦甯揉揉她的头发,像小时候一样,目光里闪过一丝柔软:“至于其他的,就该你自己去想。姐姐能帮你一时,不能帮你一世。”
事实上,就算蓝锦甯不说,锦曦也做不出把人赶走这种事情来,她又不是泼妇
锦甯的声音很好听,温婉中带着暖意,有一种温暖人心的力量。锦曦的情绪慢慢的镇定了下来,眼中恢复了清明,心情也好了不少。这一旦平静下来,往日里看的学的,就一一的从记忆中翻找了出来,她翛然灿烂一笑:“姐姐,我知道该怎么办了。”
“那我让人送你回去。”锦甯笑了笑,起身道。
“啊,我才来这么一回,姐你也不多留留我”锦曦不依的抱着她的胳膊撒娇道。
“那也要你能坐得住啊”锦甯点了点她的鼻尖,自己看着长大的妹妹,她心里在想什么她都能猜个大概。尤其锦曦又是说风就是雨的性子,否则也不会不假思索的就跑来诉苦了。
“那个……”锦曦不好意思的对指,她这会还真是想着要回家的。可刚才大皇子府的马车让她给赶回去了,她哪里好意思主动开口。
“去吧,别怕羞,该认错就认错,死鸭子嘴硬以后有你的苦头吃。”锦甯找人去准备马车,挽着妹妹的手送她到院门口:“下次切不可任性了,三思而后行。”
“我知道啦”锦曦欢乐的带着丫鬟婆子走出两步,忽然又回头挥挥手:“姐,你真好。”
转身又快步走了。
那急吼吼的样子,哪里有点皇长孙大妃的派头?
她的丫鬟婆子一副见怪不怪的模样,谁让皇长孙和大皇子妃都喜欢大妃这单纯的性子呢?
锦甯闻声笑了笑。
谁叫我这辈子是你姐姐呢?
427.道谢
人说当家作主,那是一点不差的,当了家才能做主,不当家什么事儿也没份。不管是靖王府,还是固国公府,都是一样儿的。当年锦甯虽说也曾插手内宅事务,但样样都要王氏把关的。也就是她处理的还不错,王氏没什么可挑的地方,才叫人觉得,府里大小姐说了算话的。
嫁入靖王府后,蓝锦甯是没想过要当家的。就是靖王妃、韩侧妃透出了那么些意思,也被她给春风雨雪一点儿不带着痕迹的润物了。人家不想要,你硬塞过去叫什么事儿?靖王妃和韩侧妃都是明白人,不用多问就知道她的意思了,她不想当家。
一开始的时候,谁都没想过这是为什么?也许是世子妃觉得自己年轻,还需要历练?可这不接手,又该如何历练?不过后来这一点被过滤了,因为世子妃只动过几天的手,但就是那几天,叫人看明白了,人不是不会,只是不想。
既然都会了,要么总揽,要么一点不管,蓝锦甯选的是后者。
靖王妃也是这么想的,于是觉得她是不是有点心太大了。那时候靖王妃可不像如今这样看她顺眼,多半还是带着点挑刺的心情的,所以心想,既然心大了,干脆就什么都不让管了。
人韩侧妃做的好好的,凭什么非得硬塞给你?就因为你是我媳妇?
但日子久了,锦甯也没提出半点插手的意思,一点不着急。靖王妃终于懂了,媳妇打心眼儿里就没算计过这个宅子。当家什么的,都是别人的事儿,与她无关。
为什么?
因为阿常不想当世子,因为她和阿常迟早都要远走的。
靖王妃的屋里陈设简单,香炉里点着厚重的贡品檀香,白色的烟气袅袅上升,满屋子便都是檀香的香气。她侧靠在美人榻上,身子下面垫着塞了鹅毛的软和垫子,手里玩着一黑一白两个围棋的棋子,怔怔的出神。两个媳妇子静静站在身侧,不时拿眼神彼此交流一下。
丫鬟轻轻扣了扣门,陈氏闭了闭眼,其中一个略显壮硕些的媳妇子便走上前去开了门。她丈夫姓黄,是负责给王爷管马厩的管事,平时挺受器重的,就是身上总是带着一股子马尿味儿。人家打趣她,都喊她马嫂子,不知道的还以为她嫁了姓马的人呐
另一个站原地不动的,夫家姓季,不过她男人已经去了,本是府里的家丁。那些年跟着王爷征战沙场丧身了,王爷感念着,提拔了他们一家人在内院当差。她儿子在外边铺子里当二管事,女儿年纪小些,也有十三了,在庶出的偲少爷身边当一等大丫鬟,以后兴许有机会当通房丫鬟。本来贵人主子们是不会用她这样的孀居之人在身边伺候的,可靖王妃说她不在意,便留下了她,因此一向对自家主子很忠心。
因为不好喊她季寡妇,便取了她娘家的姓,唤她胡大娘。
“娘娘,琉璃过来说,皇长孙大妃娘娘已经回转了,世子妃殿下没留她用饭。”马嫂子听了丫鬟传话,点了点头,回转头来向陈氏禀报。屋里都是娘娘的贴心人,没避讳的需要。
陈氏点了点头:“应当的,我那媳妇比旁人都晓事。这回是锦曦那丫头莽撞了,让她姐姐训训她,倒也好过她回固国公府诉苦。”
胡大娘温婉的笑了笑:“娘娘对自家媳妇的妹妹都这样好,可见是个疼媳妇的。”
陈氏呵呵一笑,说道:“你家的小子早就娶亲了,听说你媳妇也是个孝顺的,眼红什么?”
“奴婢不是眼红,只是奴婢那媳妇孝顺归孝顺……”胡大娘有些怅然。
“怎么啦?”胡氏那媳妇人不错,当初选的时候,也是问过她的,当初分明满意的很,这突然是怎么了?诧异的问道。
“也没什么。”胡大娘笑了笑,却闭口不言了。马嫂子也不接话,也不帮着问,但悄悄投过去的眼神,却是怨怪的。
陈氏心里奇怪,但也晓得多半问不出来什么,便不问了。她不是喜爱追根究底的人,再说了,真想知道,她有的是法子,自然不必死缠烂打的,有**份。
陈氏便不再去管他们,换了个姿势卧好,阖上眼皮,没一会便睡的熟了。
胡大娘见状便拿了条毯子给靖王妃披上,这才和马嫂子轻手轻脚的出了门外。
马嫂子轻轻拍了她一下:“你也真是的,在娘娘跟前说这些做什么?大不了给你儿子再娶个就是了,妾生的孙子也是孙子啊”
“小声些,”胡大娘摇摇头,低声道:“我也不是嫌弃我那媳妇,她是个好的,也点头同意纳妾了。只是我那倔驴儿子不肯,能有什么法子?再者,我家的情况你也知道,哪里有余钱多养个人哟”
娶妾也是要聘礼的,都是穷人家的女儿,对银子也就格外看重了些。倒不是拿不出那点银子来,只是她儿子是个老实头,跟她媳妇过日子过得很是和气,多个人也添堵不是么?到时候闹的家犬不宁如何是好?再说了,儿子媳妇还年轻,也未必真生不出来。
“你就是着急抱孙子”马嫂子明白了,笑起来:“宽心些,韩侧妃娘娘不也是过府好些年才有了小少爷,心急吃不了热豆腐再说了,就是世子妃一直没消息,咱们娘娘不也没半点说法?别说纳妾了,连个通房都没有”
倒也是,胡大娘想想,点了点头。主子们都如此,她一个做下人的,又何必着急这点事儿?说起来,靖王府的下人大约是受了什么影响,少有纳妾侍的。只不过她是个寡妇,对于子嗣看的比旁人重些,这才急起来。
想想这些日子,她都没给媳妇好脸色看,不禁有些担心,心里盘算着回头给自家媳妇好好补补身子,说不定来年开春的时候,就有消息了呢?
两人说着,慢慢也走远了。屋里的靖王妃却睁开了眼睛,呆了半晌,又闭上了。
这一回,却是真的睡着了。
隔几天,梁和儞带着蓝锦曦又上了一趟门,门房说的是来看堂叔堂婶,可阿常和锦甯心里都明白,多半是梁和儞来谢锦甯了,便一道见了他们。
梁和儞果然是来谢她的,那天一回府,他还冷着脸,锦曦却哭得满脸都是泪花,那小模样比奶娃娃一样的儿子还狼狈。嘴里说着错了,一个劲儿的往他怀里钻。他当下哪里还板得住脸,以为她受了什么委屈,心疼的不的了。
等问明白了怎么回事,又哭笑不得。原来小妮子不是不知道该怎么办,只是一时被突如其来的两个丫鬟给闹的糊涂了。这不就是代表了她在乎自己?
他在乎的不也就是这个?这下子解开了,心里也舒坦了,暗怪自己这几天冷落了娇妻,害得她跑去靖王府诉苦——这还在去的是靖王府,要是去了固国公府,那个疼妹妹又不爱动脑子的蓝锦奇早跑到大皇子府上喊打喊杀了。那可不是个有眼色的家伙,又是小舅子,又是从小到大一起处大的,真要那样了,他是受着呢还是还手呢?
受着只怕不甘心,还手肯定打不过。
好在,有个明理的蓝锦甯在。他这位大姑子堂嫂,他一直就没有看透过。看着文秀安宁的人,却像一团雾似的,捉摸不透。梁和儞心想,也许为人笨一点,单纯一点,反而能明白这位吧?就像小舅子蓝锦奇一样,不管她做什么,旁的什么心思没有,护着就是了。
谁叫是自己的亲妹子呢?
阿常这回留了夫妻两吃饭,锦甯还是抱怨锦曦没把孩子抱来给她看。锦曦吐了吐舌头,说想看自己上大皇子府看去,孩子的奶奶不肯撒手,她做人家媳妇的哪里敢抢人?
锦甯想想也是,没得教唆人家媳妇跟婆婆闹不是,笑闹了几句,也就不再提了。
只是大皇子妃把孩子搂的这么紧做什么,还怕锦甯抢了她孙子不成?
那两个通房丫鬟,到底还是没留下。大皇子妃亲自去接走了,说是配了人的,原本她不知道——这话也就是糊弄一下旁人,只是大伙儿也都明白只是那么一说。大皇子妃可是掌着府的人,家里丫鬟小厮的婚配还不是她说了算的?要说她不知道,谁都不会信的。
这事就这么过去了,锦曦也没当回事,大皇子妃也乐得装傻。这就是有个单纯媳妇的好处了,换一个,指不定就跟婆婆有心结了。可是蓝锦曦不会,她本性就不爱把人往坏了想,对自己人更不会了。所以大皇子妃一点也不担心媳妇会跟自己疏远,事实上,两人其实还亲近了不少。
大皇子府的孩子多,以后媳妇会更多。但对旁人,大皇子妃未必会向对锦曦这么宽容了。
对此,蓝锦甯表示理解。谁不想活的轻轻松松的?没必要跟家里人置气,毕竟是要相处一辈子的。至于以后的事情,以后再说就是,现在没必要思量这许多。
晚上皇长孙夫妻两才离开,礼物都留下了,锦甯看了看,充满了梁和儞的风格。在这事情上,锦曦多半都是听丈夫的,她不擅长这些。
看两人和好如初,蓝锦甯很欣慰。过日子么,互相体谅一点边再好不过了。有了这一次,她相信锦曦会成熟一些,而相对的,梁和儞也会知道,没有人是完美无缺的。
锦曦少根筋,可是不代表她不会受委屈。
428.陈氏病重(一)
开春三月里,靖王妃陈氏突如其来的病倒了。
之所以说是突如其来,是因为年前准备过年的时候,陈氏还是神采奕奕的。就是过了年节,一二月里正寒冷的时候,今儿宫里明儿娘家后天亲家这么跑着,也没显出多少疲态来。这将将要回暖了,陈氏却说病就病,而且还病的不轻。
这些年陈氏其实很少回家,一是她性子倔,二来,她心里总是愧疚的。爹娘养了她这么大,她却只顾着自己的私情,全然忘了为他们考虑,他们不认她都是她活该——但即便她爹再怎么震怒,也只是互不往来,却没有真正将她的名字从族谱上削去。
这一年,陈氏想了又想,决定上门请罪。过完了年,陈氏带着儿子媳妇上了路,靖王爷作陪。对此,陈氏很是感激靖王爷,这个男人身为一个丈夫面上该尽到的义务他能做的都做了,甚至根本不像是一个挂名丈夫。
有时候陈氏会想,如果不是先遇见那个人的话,她或许真的会爱上这个名义上是她夫君的男人。然而错过了就是错过了,没有后悔之说。而如今,她对靖王爷也不过是感激——情爱什么的,她早就看的很淡了。
陈老夫人一大早就在院子里等了,一听见通报的声音,竟是亲自迎了出来,让陈氏很是愧疚。看着颤巍巍老泪纵横的娘亲在靖王爷的搀扶下起身,陈氏只觉得自己真是不孝。她爹陈老大人还是老样子,对着女儿,只一副不冷不热的模样。不过微微颤动的身子,还是能瞧出几分激动来——梁乐祥和锦甯装了几天的乖外孙,哄得两个老人都很开心。
真要哄人的时候,阿常绝对比她擅长的多,只是扬起一个灿烂的笑容,二老就跟吃了神仙果似的精神。不过锦甯有锦甯的好处,她淡定从容的模样,让她不管说什么,两个老的都深信不疑——在权贵圈子里争斗了一辈子的世故老人,能瞧不出什么是真话什么是假话么?二老为女儿忧心了一辈子,压在胸口的石头总算轻轻落下了——再不乐意,外孙也已经长大娶媳妇了,再觉得丢脸,也是陈年往事了。
再者,如今也不会还有人记得陈氏当年的事情了。知情人本就不多,该处理的他们都处理了。当年的老人,荣养的荣养,打发的打发,陈氏原本的贴身丫鬟,更是一个不留全都杖毙了——无辜也好,知情也罢,为了女儿的名声,他们也只能下这样的狠心。
很难想象一对文臣夫妻能做出如此狠厉的事情来,况且陈家乃是诗礼之家,万事都好商量,独独对这一件事情上,二老没有丝毫的犹豫。
陈老夫人拉着女儿关在屋里说了好一会的私房话,出屋的时候,母女两人脸上都是泪已涟涟,但眸光却前所未有的明亮。
任谁都看的出来,陈氏这一次算是和娘家彻底和好了。梁乐祥和锦甯对此都觉得挺高兴的,陈氏是二老的心结,二老又何尝不是陈氏的记挂?能化解开,自然是最好不过了。
陈氏离开娘家时,是高高兴兴的,因此在固国公府上,欢声笑语便多了许多,还叫王氏挺纳罕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