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为你一个小孩子家家来谢恩,给哀家瞧瞧,是不是累着了?”太后喜逐颜开的摸了摸她的小脸,“瞧着孩子漂亮的,鼻子是鼻子眼是眼,怪不得皇帝喜欢了。”
谁鼻子不是鼻子眼不是眼啊?锦甯垂眼,太后啊,您好歹是个太后,有点文化成不?
“太后奶奶,甯儿不累啊,给太后奶奶磕头,甯儿欢喜着呐!”好话是一溜一溜的往外跑,反正这不要钱,就能讨好人的勾当,她早就使得炉火纯青了。“甯儿喜欢您,您多漂亮啊,比皇帝伯伯好看多了!”
那是,不漂亮能当太后吗?估计先皇连看都未必会看她一眼,别说是跟她生两个儿子了。
别说,太后当年还真是个大美人儿,即使如今已经年过六十,可看着还跟四五十岁似得端庄高贵,比之那些青葱似的后妃,也丝毫不逊色了去。
此话一出,后妃们顿时都偷偷窃笑了起来,拿太后跟皇帝比,那能比嘛?不过间接地也说明,皇帝也是个帅大叔,美人的儿子,能差到哪里去?
“小丫头嘴这么甜,是想讨赏啊?”是女人就没有不爱听别人夸自己漂亮的,太后果然更高兴了,呵呵笑道:“你喜欢什么太后奶奶赏给你。”
“甯儿不要赏赐,已经有很多了。”年幼无知天真单纯这种东西,再不用就过期了。锦甯深谙年龄这个利器最佳的用法,连忙讨好卖乖:“甯儿只求太后奶奶身安体泰,长命百岁!”
“好!好!”太后感动的抹着泪,把锦甯拉起来,一把搂着直喊小乖乖心肝儿,贴心小棉袄,“传我的懿旨,蓝王氏教女有功,赐紫金头面一套。”紫金头面是一品命妇才能戴的,其他人就算有,也只能把玩,不能往头上插。当然了,若是想关起房门在屋里显摆显摆,倒也无妨。
“臣妾领旨,谢太后娘娘赏赐。”王氏本被赐了座,这时赶紧起身道谢。
皇后面带微笑并不言语,她从来待锦甯还是不错的,只是......斜歪了一眼下首的娴妃蓝正钰,见她面上挂着得体的微笑,眼底一丝不高兴也无,不由有些诧异。
按理说,她娘才是蓝府正室,这小妾生的二夫人跟着进宫谢恩,正室却连来的资格都没有,难不成她心里就没一点咯噔?
“娴妃。”看太后与锦甯闹的正欢,她也就没去凑热闹,反对蓝正钰笑道:“你这侄女儿我看果然是个好的,说不准皇上是打算指给哪位皇子了?我看乐恒就不错,又是亲上加亲,如今这锦甯又封了郡主,算得上是门当户对了。”
蓝正钰淡淡扫了她一眼,扯了扯嘴角,温言道:“姐姐说笑了,乐恒已经定了亲的,姐姐莫不是忘了?”
她当然没忘!说这话,不过是为了提醒一下她,不知道她这侄女儿最后会便宜了谁!
若是没封郡主,那自然给梁乐恒做侧妃也不辱没了她,毕竟蓝锦甯的底细大伙心里有数。只怕早先蓝正钰让七公主和六皇子亲近她们打的就是这个主意。可是现在不成了,侧妃是不行的,梁乐恒也就没戏,至于别人......似乎也就七皇子和几位王爷家的孩子孙子年纪合适了。
可七皇子生母出身太低,虽然已然是三品婕妤,可门第还是差了些。就算七皇子是皇子又如何,没有母妃娘家的助力,只有被人打压的份。
说起来,靖王家和蓝锦奇玩得不错的小世子,反倒更合适些。
想到这里,皇后不由淡笑:“是我糊涂了,一时倒是给忘了,妹妹不要介怀。”
“自然不会的,娘娘多虑了。”蓝正钰笑得也是一脸温润,面色看不出半分不悦来。
倒是太后发觉了她们这边的热闹,忽然笑着出声道:“皇后和娴妃说什么呐?”
皇后连忙应道:“臣妾正和蓝妹妹说呢,她这侄女儿生的伶俐可人,日后不知道便宜了哪家的臭小子,千万得给挑个俊彦才是。”
娴妃笑着附和了一声。
太后给她们说得一怔,这才反应过来,锦甯似乎也不小了?
九岁的女孩,说大不大,说小也不小,这个年纪说亲倒也合适。
“甯儿她娘,这事你们家的可曾说起过?”太后便问道,“如今甯儿可是郡主了,若是门第不合适,还是让他消了心思的好。”
王氏脸上一僵,却还是笑着回道:“相公素来疼爱锦甯,怕是巴不得多留她几年,都没提过呢!”
其实不是真的没说起过,自打二小姐蓝锦珠出阁之后,蓝正杰便考虑过这个事情,也探过京畿合适的一些人家。只是没等他透出这个意思给旁人,便被老太爷叫去训斥了一顿,回来便再也没说过了。
“那就好,等她大些,让皇帝给她指门好亲事。”太后瞧见王氏的脸色,也并没有多想,略点了点头便道,“万不能亏待了甯儿。”
94神马叫憋屈
其实王氏也有自己的小算盘,她娘家的几个哥哥都有儿子,这两年过年的时候可是每次都有给红包的。端看他们那几日的表现,倒也教养得宜,不说多么俊秀出众,总归是书香门第出来的,温文尔雅还是有的。
她瞅着这女儿是个好的,三岁看老,她这辈子也就是个淡然的性子了。都说最了解女儿的人就是当娘的,这话一点也不假。虽然不是亲生,但打从一岁多就养在自个的身边,一口一个娘,一句一声母亲的唤着,早就培养出感情来了,她能看不明白女儿是什么样的心性?
锦甯虽然聪慧,又早熟敏智,然心气不高,为人最是平和。不爱与人争锋,能避开就避开,能躲着就躲着。那就是个不涉及自身,就打定了主意不理会的人。这样的性子做媳妇,虽然总让人觉得有些寡淡,但她最是孝顺,嫁了人决计是个贤惠孝顺让人无可挑剔的。
她嫁与蓝正杰,本是下嫁,自家侄儿若能娶了锦甯,也不算高攀。而且丈夫对她家的门风知之甚深,多半是不会为难。
只是没想到一纸旨意将她的算盘打乱,算是就此落了空。明慧郡主的身份摆在那儿,她娘家侄儿再出息也攀不上了,让她扼腕的很。
也由此,才会在太后说“打消了那心思”的时候忍不住变了脸色。
这会说的是锦甯的婚事,可是某人自己却是老神在在,一点儿也不在意。这群女人也就说说罢了,要是真的凭她们三言两语就能定下来,那她也就别混了,趁早回地府歇歇享福去好了!
皇帝是摆着看的啊?老爷子上窜下跳的折腾感情是白给?别说什么太后皇后也能发懿旨的话,那纯粹都是吓唬小孩儿的,没跟皇帝商量过,就是太后也得掂量掂量值不值得,会不会触怒了帝王的威严?
来时是两辆四骑马车,出了慈宁宫回府时成了三辆,就算清空了带进宫里的礼物,可带回去的也没少了,临走时皇帝又赏了些郡主当用的物件,大件小件的东西堆得满满的,直教人眼红的恨不得生生抢了去。
蓝家的三小姐蓝锦甯得了圣旨,封了郡主赐了封地,这事只一天便在京畿传开了。就连有几位王爷的贵女都只是挂着郡主的名头而没有实际上的好处,凭什么她一得就是全套的?而雁乐城又是那样繁华的都郡......莫说别人要暗恨暗恼胡乱妒忌一把,就是武郡侯府的蓝家大房三房的人心里也没少难受了。
大房的蓝正恺一直以来似乎都稳如泰山似得,抱持着不掺合不冒险不出头的“三不”原则,让大房稳稳地立于不败之地。刘氏固然不及王氏出身好,懂得多,但她会看脸色,又素来谨小慎微,持家也还算贤惠,从来不会犯什么大错。便是前两年那件事,也是受了金氏和公孙氏的牵连,因而蓝正恺对她一直都还算满意。可是现下不成了,看着二房蹦达的欢畅,蓝大爷心里忽的冒出一股抑郁之气。
瞧瞧人家的儿子女儿,一个赛一个的能折腾,末了却折腾除了一个郡主来,就是那闯祸的,也没受了惩罚,打了人一点事儿也没有不说,还要等着别人上门给他道歉......别以为他不知道锦奇脸上的伤是怎么回事,靖王世子来过的事情瞒得过外人却瞒不过他这家里人。
老话说得好家贼难防,大约就是这么个意思。有点事儿心里都门儿清,只是一家人关起来说话,他还不至于蠢的帮外人打击自家兄弟罢了。
这就已经有些憋气了,锦奇的嚣张他可是没少见识,每次家宴上别人都“食不言”,可除了老爷子就数他声儿最大,合着非得让人知道他多么受宠似得。三丫头倒是安静,以往看着丫头冰冰弱弱的还存了几分怜悯,却没想到得了最大好处的偏就是她!总觉得她大约是活不长的,没见那脸色就从没有过红润的颜色?只是不想她却顽强的活了下来,身子也渐渐开始长好了,惹得他一些家中有病人的同僚总是旁敲侧击的问他什么养身的方子!
方子你妹!他怎么可能会有!
回头再瞧瞧自家的娃,那是一个比一个安静内敛。本来挺满意的,可对比一下却发现,自家的娃眼儿木讷,神情呆板,跟一个模具里刻出来的似的。
他恼火了,便觉得刘氏教养不力,怎么一个两个的都养成这般德行?刘氏生的大儿子锦舜已经十六了,小儿子锦逸也十一了,却是三棍子打不出一个屁的性子。
妾生的两个庶子还小,反而要活泼伶俐一些。只是这些孩子在他跟前的时日极少,他又素来缺少亲和力,整日板着个脸,自然也与他们不亲。他便也不高兴了。
自己的儿子,凭什么和自己疏远了?一定是刘氏故意不让两个孩子出现在自个跟前的。
于是,一向性子还算和顺了的刘氏糟了罪,积怨久了,一次性爆发,索性领着小儿子回了娘家。
大儿子已经在筹备婚事了,却是不好带走,便留了他一个人在家。
蓝正恺那个气闷啊,搞不明白为啥一向听话的刘氏竟然在这个时候给他找不痛快,人也不晓得反省,反而牛脾气上头,干脆也不去接,就那么任她在娘家住着,每天都没有好脸色。
再说三房,本就因为蒙族公主银铃而闹腾着呢,这时候更是火上浇油。公孙氏听闻丈夫得胜回京的喜气劲儿早就没了,天天瞅着那未过门的未来平妻对蓝正杰跟前跟后就不顺眼,吵了好几次,都没得什么好,却是把蓝正杰往银铃儿那边推了。
二房的喜事一出,公孙氏本就不怎么样的心情更是雪上加霜。想想自家锦珠出嫁的时候还是白身,宫中也就是太后和皇后分别赏了一对鸳鸯宝瓶和一根金钗,嫁了人也才得了七品诰命,夫婿还是看着蓝家的面子才给了六品的同知,心气就更不顺了。
那可是郡主啊!日后挑人家最少也得是个大将军,还得嫌弃人家门槛低。以她如今这如日中天的得意势头,那还不是嫁个王侯家?
不知怎么的又想到了靖王世子头上,心底便冷笑了。靖王爷就那么一个嫡子,日后少不得得妻妾成群的。锦甯如今可是与那位揍得极近的,说不定就是许了那人了。虽然现在看着还好,可那位世子的性子却是一向冷漠的,别以为当了郡主就讨了好,还不是为了把她塞给那人?
只是,虽然这么觉得,可心底还是不高兴。没办法,就算人家日后过的再不好,然而她现在不是春风得意的很?相比之下什么都不顺利的她,自然也高兴不起啦。
但有老太爷震着,大房和三房却也只能暗自咬牙,却并不敢有什么动作。见了蓝正杰和王氏,少不得还要笑脸相迎,说两句好话,就是看见了蓝锦甯,也得好声好气的夸夸。
这番她们大包小包的出门又大件小件的回来,见了的人无不眼红生气,只是面上客套完了,再回自己屋里生闷气罢了。
书房里,老太爷沉着脸坐在太师椅上,心里琢磨不透宸帝是个什么意思。就算再喜欢锦甯,明慧郡主这样的封号着实有点过了。
原先的打算恐怕要落空,郡主就算招了赘那也得分出郡主府去单过,说不定还得迁去封地常住,到时候就算有心要帮衬蓝家也鞭长莫及。
他也不是说自己那大儿子是个没用的,其实蓝浩文倒是一直都做的不错,只是心里那点小心思不放下去的他就没办法真的放心。
想想又是一阵忧心,他身子骨是硬朗,可架不住年事已高,也不知道还能撑几年。若是小兔崽子们在他去后胡乱折腾败坏了蓝家,要他怎么有脸去见列祖列宗?
一杯飘着热气的茶盏忽然就在他眼前落定,抬头一看却是甯小娃笑眯眯的笑脸。
“来气我啊?”老爷子没好气,瞪她。又转头瞪一眼在一边安然坐着看书的邵唯真,这一个两个的人真是气死他了,见着小人儿进屋也不知会一声,害他唬了一跳。
“太爷爷您这话说的,甯儿哪有那个胆啊!”蓝锦甯在老爷子面前从来就很放松,笑盈盈的指了指他眼前的茶杯,“诺,这不是给您倒茶来了么?”
“少来这套,你说,梁瑞立那小子封你做了郡主不是正中你的下怀啊?哼哼!”老爷子冷笑。
看起来还真气的不清啊,对宸帝怨气很重嘛,这都直呼其名了。
锦甯见他不喝茶,干脆捞了回来,自个抿了一口,咂咂嘴:“上好的毛尖啊,果然就是香醇。老爷子,您别气糊涂了,当明慧郡主就真的比当蓝三小姐好么?那可不见得。蓝三小姐还能偶尔在蓝家背后躲躲懒,没人注意,可明慧郡主,还能如此吗?”
见他不理,又笑:“您其实最是明白我的,不然这些年也不会逼得我不得不起早贪黑的跟您学这些了不是?甯儿是什么样的人,您还不清楚?说穿了,就是个懒到了骨子里的懒丫头。”
老爷子老脸一红,他哪有不明白的道理?只是气宸帝连知会一声都没有就打了他个措手不及罢了,哼了声:“死丫头,茶不是倒给老头子喝的吗,怎么自己喝了?”
最最憋屈的就是他还得装出感激涕零高兴不已的样子谢恩......
得,成死丫头了!蓝锦甯嫣然一笑,放下杯子又去倒了一碗,递到老太爷跟前,说道:“太爷爷,您不必烦忧,皇上不过是借着封赐的名头打消某些人的念头罢了,跟您一点儿关系都没有。再说了,咱现在是郡主了,要是咱不乐意,皇上还能强逼着我嫁?大不了一辈子不嫁人就是了......”
反正她也不在意这个,婚事神马的,那是看不开的怀春少女才会抱有幻想的东西,于她而言,就好比是煮老了的鸡肉,食之无味弃之可惜。
喔,不,应该是彼之蜜糖——我之砒霜。
95求仁得仁
邵唯真诧异地抬起埋在书册中的脑袋,看了锦甯一眼。
“胡说什么?”老爷子又瞪上了,真不知道这娃脑袋里都装了些啥,总是说些让人觉得很混账的话。他就是再烦恼,也不会让锦甯以后无可依靠,女人还是要躲在男人后门受照顾的,甯儿再厉害,没个男人给她撑腰,也是不行的。
“甯儿不就这么一说嘛!”蓝锦甯笑嘻嘻的摇着老爷子的手臂撒娇,心中却在叹气。哎,说真话乃不信,咱还有什么可说的?“所以啊,太爷爷,皇上未必就会要甯儿离开侯府,也未必会许甯儿招驸马,除非……”她话说一半,却是停住了。
老爷子眼里闪过一丝冷芒,点点头:“我明白,老头子虽然年纪大了,可不糊涂,我会好好找他谈一谈的!”若是那个逆子若是能有锦甯三分明白,他也就不用担忧这么多了。
老爷子,您别想岔了,她可不是那个意思哟!
说罢,看着锦甯,老爷子忽然又问道:“甯儿不希望看到你表哥坐那个位置吗?”
锦甯无语,白了自家太爷爷一眼,有必要这样试探她吗?“表哥没有必要,也没有理由,如果他想要那个位置,只能靠自己努力!而武郡侯府也不需要靠帝王撑腰,如果真的有那么一天,那蓝家离败落不远了。”
“说的好!”老太爷大喝一声,然后忽然想通了什么似地哈哈大笑,“果然是我蓝之选的重孙女,有老子当年的气魄!丫头,老头子决定不逼你了。”
汗!老爷子,咱可是您孙子的女儿,不是你的!
“太爷爷?”什么意思,锦甯愕然的仰头望着蓦然爆发出王八之气的老爷子,满心狐疑。
“是我想差了,糊涂了啊!”蓝之选疼爱的揉揉她的小脑袋,“甯儿,日后你便走你自己想走的路吧,太爷爷不强求。太爷爷只要你一个承诺,若日后蓝家有难时,你可愿伸手帮一把手足兄弟?”
这心思转换的也太快了吧?锦甯无言的望着老爷子那郑重的老脸,一时不知道该怎么回话好。于这个时代的人来说,女子出嫁之后便是外姓人,手足兄弟,端看彼此之间的关系好不好。说到照拂……多半都是娘家兄弟照拂姐妹。不过,以太爷爷的身份却这样请求自己,自己不应似乎也太不孝了,便笑道:“这是自然,便是太爷爷不说,甯儿也会这么做的。”
到底都是姓蓝的,到底一笔写不出两个蓝字来。伸手拉一把也不算什么,只要不是类似让她振兴蓝家这样太过沉重的责任,应了也无妨。
“不过太爷爷你也别太担心了,儿孙自有儿孙福,说不定爷爷能做的比您还好呢?”那啥,甯小娃,也不想想乃才几岁,这样的话乃也好意思出口?
蓝锦甯从不一棍子打死任何人,任何事情都有不同的两个面,是福是祸谁能知道?一味的要求别人跟自己一条心,向自己看齐,只会打压那人的积极性,说不定还会产生逆反心理 。“要让蓝家败落,一个人的力量是做不到的,有时退即是进,蓝家若太完美了,帝王也是会怕的。”
蓝老爷子一怔,有些若有所思的望向锦甯:“你是说……让我随浩文去折腾,不管他?”
蓝锦甯笑了:“祖父大人再折腾,若是皇上没那个意思,他又能如何?逼宫么?表哥到底是皇家子嗣,若是只依赖娴妃娘娘家的支持,只怕会恼了圣上,成不了大器?我觉得吧,表哥不是那么糊涂的人,他不是打小便有聪慧之名吗?”
“锦甯慎言。”邵唯真忽然出口提醒,锦甯回了一个小小的笑脸,算是答谢。
逼宫什么的,可不是什么人都能说得啊!要是传到宸帝耳朵里,只怕不用蓝浩文折腾,武郡侯府就直接可以吵架灭门了。
老爷子锊着胡须听蓝锦甯分析,觉得似乎也很有几分道理,但是自己一直以来坚持的东西不是那么容易放下的,心中便有几分犹豫。
这孩子,跟他学了三年,也不曾说过这样的话,似乎他要求,她就会去做,只是会偶尔偷懒耍滑一把罢了。而现在她这么说,无非是想安抚他吧?
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虽不到?br />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