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对这样的事情有什么见地?可父亲和祖父都这么说了,他也不好说什么。 说起来总也和她有关系,问问她的意思也是应该的。便遣人去将蓝锦甯唤了来,当着她的面问了。
锦甯哭笑不得,很明显梁乐桓是对她起了疑,可是这话不能说啊只好道:“没那么回事,只是凑巧罢了,就算是问了大嫂,也不过是偶尔关心一下,没什么的。”
她倒是真的不觉得梁乐桓有给她做媒的心思,人家和她又不熟悉那位可没空关心这种小事,宸帝也不会惦记她一个小女孩儿
“未雨绸缪罢了,甯儿,你到底是个什么心思?”老爷子也觉得蓝锦甯的话有道理,可是看来看去,也捉摸不透蓝锦甯的心意:“给太爷爷透个底,让咱心里有个数行不?”
锦甯看了眼在一旁焦急的蓝正杰,唯真只是淡淡的笑着,也不催促。他是觉得儿孙自有儿孙福,这么大把年纪了凭白得了儿子和孙儿,他也不奢望什么,只盼着大家都安安生生的,过完这辈子就行了。
当然,如果别人不让他们安生,他也是不会手软的。别看他如今平和,这手上的功夫可没有半点落下。这几年锦奇的武艺,可都是他在指点着。
锦甯小心翼翼的道:“如果……我是说如果,孙女儿并不想嫁人呢?”
此话一出,三人皆是一愣。
蓝正杰已然是急了,怒斥道:“小女孩家家的,说的什么话?不嫁人,难道你还去当姑子不成?”他是真心喜爱这个女儿的,打从她小小一点的时候开始。那时候不过是几分怜惜夹杂了一些父爱,可这些年,父爱却已然足够浓厚了。都是他的儿女,他虽不想偏心某一个,但对沉静的锦甯,确实要比另外几个多了一分疼爱。
老爷子也是点点头:“总是要嫁的,让你选个合心意的也就是了,莫要说什么不嫁人的话了。”
唯真却是若有所思,经过靖王府一事,京中的人家,哪个还敢明着打锦甯的主意?莫非她当初这么动作,就是为了这个?可是小小的孩子,为何会生出如此想头?
锦甯无奈,她也清楚跟他们说这个,期望能得到他们的支持,无异于异想天开,只好道:“不过是这些年还不想,女儿还小,实在不愿这么早早的嫁人。”
“那把亲事订下来,晚几年再嫁也是可以的。”蓝正杰怕女儿真的生出做尼姑的想法,急道。
锦甯轻笑:“爹,女儿的要求高,这京中,怕是没人能合女儿的心意。”
她的眸光清亮似水,语气缓和,却说的坚定又认真。
蓝正杰一怔。
他从没见过锦甯这般模样,在他面前,这个女儿总是柔顺听话不让人操心的。他秉性耿直固执,对自己的想法很坚持,只觉得女儿这般说法,实在是有些让人难以接受。
哪个女孩家,不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她却言之灼灼,要找个让她满意的人。
反倒是老爷子和唯真见怪不怪,一点没有为她这有违《女训》的话吃惊的地方,反而对视一眼,笑了起来。只是那两双眸中,都有些无可奈何的意味。
既然从来都是骨子里倔强的,又哪来听话的一说?光是这一点,倒是和蓝正杰像了个十成十,不愧为亲父女,从一个模子里刻出来的要强。
“你的要求?你有什么要求,倒是说来听听?”蓝正杰气极反笑,问道。
锦甯低头不说话,半晌,才看着父亲的眼睛说道:“爹爹,女儿是什么样的人?”
蓝正杰无语凝噎。
锦甯是聪慧的,机敏的。她的眼如星辰,却淡漠的看着周遭的一切。她是什么样的人?他还真的说不出来。愣神之际,只见锦甯狡黠的一笑:“爹爹也说不出来,所以女儿也不知道。”
“好了好了,这事日后再说,甯儿还小”老爷子挥挥手,孙子一看就是被锦甯给问住了,不由大为头疼。有时候,孩子太聪明也不是好事,让父母操心啊“老头子早就许过甯儿,让她自己做主,不会去掬着她了。”
蓝正杰应了声是,脑海中却还在琢磨,甯儿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
她没有心比天高,她的心眼只有那么小小的一点,容不下太多的人。她也不是瑕疵必报的人,能容忍的事情,她可以通通当做没发生过。她的性格温和平淡,骨子里却有着一股倔强,对于她认为对的事情,从来不肯轻易妥协——也就是说,如果她不想嫁人,是不是就算他们逼着她上花轿,转头她就会逃跑?
锦甯也不去管蓝正杰在想些什么,黝黑的眼珠子望向老爷子:“太爷爷,过几天,我想到雁乐去走走,您看如何?”
雁乐城是锦甯的封地,当初便是羡煞了一堆人的。只是她这个郡主,受了人家几年的供奉,却从来没有亲自去看过一眼,未免有些不称职。
其实自打靖王府那一回之后,她就生出了这个念头。不为了别的,哪怕只是出去散散心,避一避京畿的流言蜚语也是好的。只不过后来家里的事情又忙乱繁杂,后头梁微绮怀孕,锦奇受伤,她一时之间也不好放下一大家子独自走开。
如今大嫂已然稳定了下来,锦奇的伤也好了,那生龙活虎的样子一看就没什么问题了,她也该继续先前的行程,再拖下去,她也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离开京畿去外头看看。
这些年一直看些四海志之类的杂书,也是为了知道各处的风土人情。如今消息不通,要是到了地儿什么都不知道,两眼一抹黑的,只怕不安全。鬼魅探查消息倒是一把好手,但用来摸清地形,实在有点大材小用了。
老爷子想了想,觉得她出去走走也好。他可是知道,蓝锦甯心里装着太多太多的东西,可不是一句郁结于心可以阐述的,也不是吐几口血就能散去了。所以出去走走也是好的,而且又是去雁乐,那边富饶,治安也相对其他地方要好一些,又是她的封地,倒没什么打紧。
“去,就当是散散心,京畿……有太爷爷呢不用太担心了。”小丫头片子难得有点要求,他这个做太爷爷的自然不会不应。锦甯足不出户都能在外头传成那样,都是被人眼红的。出去避一避,京畿里这些人也能消停些,李家那个小兔崽子可没少给他们家锦甯抹黑。
虽然宸帝一力护持,给了锦甯郡主的封号,可嘴长在人家嘴上,他又能有什么办法?总不能见一个抓一个,抓一个打一个?人家可是学乖了,也不自己说,而是有意无意的透漏一些虚虚实实的消息出去,像那次在靖王府,李家的人虽然没去,但他们一系的总有几张嘴在。叫他们知道了,还不趁着机会不遗余力的抹黑?
不过让他们失望的是,蓝家和靖王府家后头都没什么动作了。靖王妃虽然不忿,却也没了旁的动作,靖王府和固国公府的关系也没有冷淡了下来。
没见人家靖王世子还时常从固国公府进进出出?
蓝正杰见老爷子就这么打应了,张了张嘴,却说不出什么来,最后只得加了一句:“去就去……自己小心,别着了人家得道……”
锦甯莞尔一笑。
143.周家小姐
听闻锦甯要去雁乐城,王氏很是不舍,拉着她的手母女两个在内屋说了许多话。因为不是需要避开旁人说的话,因而满屋子的丫鬟婆子都听了去,纷纷笑而不语。
锦甯等她话音落了,方才笑道:“母亲,我不过是出门散散心,待到嫂嫂分娩的时候,必然也就回来了,您不必挂心女儿。”
王氏还没说话,便听一旁的媳妇子道:“夫人是舍不得大小姐呢不过这出行,也不是一时半会的事情,还须得诸多准备,宫里也要报备一声,免得到时候有什么事寻不着人。”
这话倒是提醒了锦甯,她如今担着郡主的名头,这出行的确是要叫宫里头知道的。不像上次去京畿郊外出游,来回不过一日的事情,不怕耽误事情。
身是富贵人,不安金缕衣。若要说锦甯是个爱闹腾的,这话放出去十个有九个都不信。她的名声超乎寻常的响亮,却是被他人带累,但凡心里有那么一二分明白,又不嫉妒眼红的,哪里不晓得这位是真真的大门不出,二门不迈。偶有几次,也是盛情难却,却并不同哪家小姐交好。
算起来,这京畿遍地贵女,难道就没有一个能入了她的眼缘,和她交好了去的?
从前人家还小的时候是看不起她的出生,和那个让人鄙薄的娘,可她得了势之后,却恍然发现,这太安于室也是不好,她身旁竟是闹了个固若金汤,连见缝插针的机会都没有。
王氏道:“也是,一听甯儿说要出去走走,总觉得好似马上要出门了似的。 ”说完了自己又笑:“都说女儿恋娘,我这当母亲的,反倒眷顾上女儿了”
锦甯笑了会又细细的给她说出京畿的事情:“……虽说女儿不在意这些,但人言可畏,六皇子那边也摸不清是个什么意思,出去避一避,什么都躲开了,只是要累着娘亲了。”
“府里安生的很,累不到我”王氏笑道,她不过是一时不舍,又并非拦着不想让她出去走走,自然也不会阻止:“你这回出门必然要出门几个月,趁着这会不如多和那些小姐们走动走动,免得回来时,人家谁都不认得你了”
哪里就那么夸张了,锦甯淡笑。不过王氏说的不无道理,她与那些贵女们多半都不熟悉,人家有些甚至都是只闻其名不闻其声的,虽然都见过几回,聊过几句,但她和那些小姑娘们真的没什么共同语言。她也没那个闲工夫去扮嫩应酬她们,所以关系一直都只是泛泛。
锦甯还是答应着,回了自个屋里去列单子。其实也没什么可带的,除了贴身衣物,多带些音量也就是了,她可没打算大张旗鼓的出京畿,到时候换上一身寻常些的衣物,略在面上做些细微的掩饰,扮作富家小公子,决计也没人瞧得出来。
晚上的时候,又喊了琴棋书画四个丫头再屋里说话。
“……这回出门不带你们,有些不方便。”四个丫头年岁大,身子遮掩不住,就是扮作男装也能教明眼人一下子瞧出来,“你们在家中,我也就放心把屋子交给你们打理,小丫鬟们要管的紧一些,莫要因着我不在府里而轻慢了。若是有谁想婚配了,便去告诉母亲。”
四个丫鬟听她吩咐的仔细,不由脸上一红,纷纷低下头,只如琴笑道:“便是她们不说,奴婢也会去替她们说的。”
锦甯瞅着她满眼都是笑意,敢情订了亲的人脸皮就是厚些,又取出一叠小额银票,递给她:“如琴姐姐,你的婚事我大约是赶不回来了,这三百两银子就算作是给你的添妆。”
棋书画三个丫头闻言纷纷瞪大了眼睛,三百两银子这未免也太阔绰了虽然她们都晓得自家三小姐是个不缺钱的,但寻常嫁个丫鬟,算上给的物件首饰,统共有五十两便算的上极有脸面了当年如珠如宝两姐妹的婚事,还是公中出的钱
倒不是锦甯比较亲近如琴,而是那时候手头也没那么多银子,倒是拿不出来。如今不同,她在皇家钱庄里存着的银子已然足够她嚼用一辈子了,这还只是目前,日后……只怕更多,所以她也不吝惜这么点花销。
如琴没有接过,只是摇头:“奴婢等着大小姐回来再嫁”
“胡言乱语什么呢”锦甯笑着将银票塞进她怀里,笑道:“这成婚乃是人生大事,怎么可以耽误?你等得,你家那口子等不等的了?就算他肯,日后你嫁了他,就不怕日后为这事被婆婆念叨?该成亲就成亲,没得为了我耽误”
“他若不肯,奴婢就不嫁了,一辈子伺候着小姐”如琴眼圈一红,倔道。
锦甯顿时失笑,这丫头,平常看着稳重伶俐,这会子倒泛起了小儿女的脾气,说这般孩子气的话:“男大当婚女大当嫁,你要再说这话,明儿我就把你打包送了去,省得烦心”
如琴知道小姐是在打趣自个,当下也就讪讪的脸红,只好将银票收好,又听她道:“我都是兑了散碎的银子与你,你留着自用,莫要全贴了你婆家。”女人还是留些银两傍身的好,底气足,才不用看婆母脸色过日子。
又对另三个丫头道:“你们也别说了出去,日后等你们也有了好人家,小姐我自然也是一视同仁,只是,这银子是给你们留着傍身救急的,切莫大手大脚花销了。”
几个丫鬟听她说的郑重,忙不迭收了笑脸,郑重的迭声应了。
如琴点点头,将银票收在内夹袋里,这才道:“大小姐,午时周太傅家的小姐递了帖子来,说是明儿来拜访。夫人已经吩咐了要好好招待,不知奴婢们还要准备些什么?”
锦甯脸上闪过一丝讶色,细细一思索方才想起,周太傅家的小姐,莫非就是那位即将过门的六皇子妃?“……既然娘已经有了吩咐,我们也不必折腾了,捡几样拿手的点心明日叫厨娘备好便是,再去把雁乐送来的石头各色都拿几颗出来,送到母亲屋里去。”
所谓的石头,其实是质地上好的宝石。雁乐富饶,给锦甯的供奉不只是银子,还包括了许多当地的珍宝玩意,这宝石便是其中一项。虽说在京畿是奢侈品,但在那边却不值一提,当然还是以普通的货色居多,不过送到她这边的,自然就要好的多了。
大部分珍品锦甯都送到了宫里,太后皇后娴妃一个人都没有落下过,至于其他的妃子,却要次一等,大家的关系没那么亲厚,意思意思也就成了。
看着虽多,这么一来一往的却也耗费了不少,剩下的她还得顾着自家小妹,给人留着出嫁的时候打首饰用呢所以锦甯一般鲜少拿这些做礼物,都是玉器瓷器古玩书画之类的居多。
如琴也很有些吃惊,小姐并不十分在乎这些东西她是知道的,不然她也不会管那些东西叫“石头”了。可锦甯也跟她说起过宝石的用途,叫她小心收好。如今竟是要拿出几颗来做人情,送给那压根都不熟悉的周小姐,倒叫她有些难以领会,不由叫了一声:“小姐?”
“六皇子和周小姐要大婚了,寻常物件只怕她也看不上眼,人家特意上门来,总不好拿那些去搪塞她……”大约是听说六皇子的动静这才上门来探看,不过梁乐桓问起自己的事情,乃是家里人心中不能言说的秘密,外人只怕是不知道的,所以周家小姐应该并非冲着自己来的。
大丫鬟们不由笑了起来,大小姐这话说的,好像人家就是特意上门讨要宝石来似的。
“小姐,府里剩下的那些都是极好的珍品,是给太后皇后娘娘进献后余下的。库房里还有些宫绸和明珠,说起来也是寻常人家用不得的好东西,不如取些好的送了便是。”如琴总觉得宝石太过贵重了,便提议道。
锦甯想了想,倒是她疏忽了。宝石这样的东西,周家的小姐就算成了皇子妃,也没可能越过太后跟皇后去,便道:“宫绸就不必了,人家是要嫁进宫里去的,还怕少了她不成?就捡几颗大些的明珠,再配一个水蓝石头,应该足够了。”
水蓝石头要比蓝宝石颜色淡一些,也没那么稀少,只因锦甯喜欢那色泽,便留了一些在库房里,拿来赠人倒是极好的,如琴便应了声是,拿着钥匙自去库房寻东西。
王氏见如琴托着个托盘前来,说是打算明儿给周家小姐的回礼,便不由叹了口气道:“真是不晓得怎么说她,我这个做母亲的难道还不会置办么?家里哪里就穷的要她拿自己的东西了?快些拿回去,就说是我的意思”
如琴面色恭敬,却并不答应着,反而微笑着道:“小姐说,放着也是放着,反正年年都送来,正愁库房太满,没地方扔呢改明儿请夫人过去取一些,拿来磨圆了给小少爷打弹珠玩儿”
拿宝石当弹珠用?这话也就锦甯敢说了,王氏摇了摇头,却是笑意满满:“这丫头,就会胡说好,东西就留下”
如琴忙放下东西告退,王氏看着灼灼生辉水蓝宝石,静静的躺在托盘上散发着幽暗的光,挥挥手让下人收了。
144.周家母女
蓝家人不过刚吃完早饭才散去一会,周太傅家的马车就到了门前。王氏不疾不徐的领着锦甯锦曦去二门迎了,又让人去给老爷子和老爷通报一声。
梁微绮还在歇息,她那爱困的毛病只怕要延续上十个月了,王氏也不让人打扰她,晚些等她起来了再叫过来便是。
迎面就见来了两个弱柳扶风的女子,一个约莫三十多岁,面容姣好,妆容精致,风姿绰约又端庄贵气,只是妆粉有些掩盖不了脸上的细纹,看着有些疲惫。一个十六七岁着湖蓝衣裙的少女,细腰身高挑个,鹅蛋脸柳叶眉,水汪汪的大眼睛里含着一丝温润,鼻头小巧圆润,樱桃小口抿着——好一个端正的美人
她们打量着周家母女,人家也远远的便看到了她们。周夫人看向王氏,明明是和她差不多年纪的女人,可看上去却只有二十五六岁的模样,不由心底有些羡慕。周小姐则只是看了王氏一眼便去瞧她左右的两个女孩。一个十一二岁,眸子沉静似水,唇边含着让人觉得舒适的淡笑,一个岁大,打扮的很可爱,一双眼睛活灵活现的转动,一看就是个机灵的孩子,但站在王氏身边,却没一点不安分,显然教养的极好。
周家小姐是名门贵女,自打指婚给六皇子之后更是不知交往了多少京畿的小姐们,熟悉不熟悉的都跑来套交情,可算是身经百战,看人的眼光也高了不少。这回只是初初一见面,就对这蓝家的小姐妹俩有了好感,打了极高的分。
王氏和周夫人寒暄了一番,夸过各自的女儿,便引了人去里屋。小丫鬟们上好了茶,便站在一边伺候,上官姨娘和姜姨娘也来问了安,却都没留下,回了各自屋里。
周夫人见蓝家这两个妾氏对王氏服帖的样子,不由心下佩服。
嘴上却也不提,只是说了来意:“……听闻七公主有了身孕,我是个爱清静的,竟是到了这会方才知道……带了些补身子的药材给公主……”
“周夫人太客气了,我那儿媳妇有些爱困,这会还歇着,一会等她起来了,让她亲自跟姐姐道谢。”王氏笑笑,也不在意。周家就快成六皇子的外家了,梁微绮又素来与梁乐桓要好,他们家这时关注一些也是极正常的事情。更何况人六皇子就是前些天才来过她们家,只怕早就传遍了京畿,说六皇子对这个妹妹有多么疼爱了。送了礼物还不够,还要亲自上门探望。
“日后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谢不谢的。”周夫人满脸堆笑,心中却是极震惊。听王氏说话的口气,仿佛七公主不过是个寻常人家的媳妇一般自在,完全没有对待皇女的小心谨慎。看来七公主和她们一家真是相处的极好,那些传言并不虚啊
固国公府的这个“小蓝家”在京畿不可谓不显眼,虽说过继了,可蓝正杰到底还是六皇子的舅舅,哪里就能生分了去?六皇子的心思也是奇怪,正经的武郡侯府从不见他登门,却对这边是千般万般的关切,也不晓得究竟是冲他妹子还是冲着蓝老爷子。蓝锦华是驸马,蓝锦曦又是未来的皇长孙大妃,前些日子宸帝还莫名其妙的大肆赏赐了蓝家——这铁板钉钉的,人家只有往上抬高的份,没有往下掉链子的。
再有个蓝锦甯,更是风云人物一般的人儿。先是赐封郡主,待遇比公主还要好就不说了,那头还大大咧咧的明拒了靖王妃结亲的意思,宫里却一点风声没有,一点怪罪的意思也无。
这样的人家,上赶着巴结的人多了去了,他们家有这个门路,自然也得走动走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