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红楼媚妃黛玉劫》作者:空晴寂【完结】
1.回太虚梦破晓前生,见仙姑再续红楼缘
当郁黛琳醒来的时候,发现自己是在一飘飘缈缈的云层之间,云层慢慢散开,但见朱栏白石,绿树清清溪,真是人际希逢,飞尘不到。
她死了吗?记得,自己是被那狠心的私生子哥哥开着越野车带到了一处偏僻的山崖去看烟火,结果趁着四下无人,而她又松下防备之间,却将她从山崖上推了下去。他想除去她,然后取而代之,继承本来爷爷已经转入她名下的天价遗产。
郁黛琳叹了口气,与这些人周旋斗争了这么久最终还是让他们杀了自己。不过转念一想,一个微笑荡漾在她的唇边。
以为她死了,他们就是遗产的唯一继承人了吗?别做梦了!她早在爷爷将遗产转入她名下的同时顺便签了一份秘密的生前遗嘱:如果她死于非命便将所有遗产捐到希望工程,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能够得到帮助。虽然刚继承遗产就写遗嘱有些奇怪,但是在那样的险境之下什么事都可能发生,她也必须做好万全的准备。他们的如意算盘算是打错了。
正在胡思之际,忽然郁黛琳忽听山后有人作歌:
春梦随云散,飞花逐水流。寄言众女儿,何必觅闲愁。
郁黛琳一时觉着这词有些熟悉,像是在那里听过一般。细细想来,再抬眼看看四周景色,竟发现这像是红楼梦中贾宝玉梦游太虚幻境中的段子。难道自己死后来了太虚幻境不成?定了定神,这是长年以来与家里那帮觊觎着她遗产的亲戚斗法留下的习惯,于是到了危险或是迷乱的时候,便越是保持清晰和镇定。慢慢看吧,反正来了这地方也不一定是什么坏事。
正道是:福兮祸之所倚,祸兮福之所伏。
大脑急速飞转之间,歌音未息,早见那边走出一人来,蹁跹袅娜,端的与人不同。信矣乎,瑶池不二,紫府无双。果何人哉?如斯之美也!
“你是?”
当美人见到美人时总要将对方打量地比任何一个色狼都还清楚。郁黛琳也不例外,她盯了对方良久,不是很友好的吐出了一句。不是不想友好,而是在不认识的人面前绝对不能表现出太多的殷勤,这是她勾心斗角这么多年的本能。
“吾居离恨天之上,灌愁海之中。乃放春山遣香洞太虚幻境警幻仙姑是也:思人间之风情月债,掌尘世之痴男怨女。绛珠妹子,即便是忘了本尊,也不必如此说话,倒好像你我一见便是仇人一般。”
那仙姑似笑非笑得看着郁黛琳。抖了抖手中拂尘,只见她手间多了一本大红底镶金册,上面写着“金陵十二钗正册”七个金光闪闪的大字。
“真作假时假亦真。红楼之事并非杜撰,只是那世间痴人并着自己的一厢情愿改了结局罢了。你虽此世尘缘已尽,但在那里仍有前世姻缘孽账未销。一切情缘皆由你而起,必定要因你而落。去吧,以你之力必定能重述一段不一样的红楼。”
“你说我是林黛玉?我叫郁黛琳。郁黛琳,林黛玉&8226;&8226;&8226;&8226;&8226;&8226;”
郁黛琳惊了,即使有见泰山倒于面前而不乱之势,听见这样的天方夜谭,也不免有些讶异。反反覆覆得念着自己的名字,似乎是明白了什么。郁黛琳一瞬间做了一个重要的决定。
这里的事情已经告一段落,那么她要去改变林黛玉悲惨的命运。从初中时读《红楼梦》便一直为林黛玉鸣不平。为什么像她这样的好女子会凄然死去,而薛姨妈、薛宝钗那样的口腹蜜剑的毒蛇却享尽荣华?
但是郁黛琳仍然有些不放心,抬起头看着眼前的这个自称是警幻仙姑的女人,问道。
“历史将因我的一言一行而改变吗?”
想到以后《红楼梦》会因此而改变,郁黛琳有些不放心。她的本性并不坏,只是仅仅想在尔虞我诈的世界中保护自己罢了。因此她不想别人给她带了麻烦,同样的也不想给别人带来任何的麻烦。
警幻仙姑早已看出她的心思,收起了手中的“金陵十二钗正册”,抖了抖手中的拂尘笑道。
“此事汝亦可放心。红楼之异界不与此世相连,自不会有任何变化。汝尽可放心行事。”
郁黛琳只看见四周出现无数道金光将自己紧紧地包围在其中,意识所到达的最后就是看见了警幻仙子含有深意的笑容。之后便失去了意识。
正是:
生死由命意在天,前世因缘今生牵
2.烟花三月游意正浓,林府双降贵媛皇胄
烟花三月意正浓,所谓的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此话自然不假江南水乡湖边的柳树刚刚抽出了嫩芽来,随着这春日里微醺的清风翩跹着。有诗云:几处早莺争暖树,谁家春燕啄春泥。此时桃花夹着飘飞的柳絮纷纷扬扬,漫天花影之中些微的落着缠绵的春雨,春色如此叫人欲罢不能。
是日,苏州巡盐御史林如海府上闹得天翻地覆。要问怎么了。原是原本随着北静王爷一同来苏州的北静王妃难产。已经送进房中三日三夜,至此却依旧不见动静。想来那北静王妃早已力竭,只剩下幽幽的一口气漾在胸中,撑到现在只想将那作死的冤家生了出来,给丈夫留下个孩子。
“王爷,王妃她不行了,生不出来!”
一侍婢急急得从屋中跑了出来,方才听产婆姨一说,整屋的人都慌了神,只好找王爷来定夺。北静王年已四十有五,但嫡王妃此时仍是第一胎,而家中别房妻妾也无生育。如何知道这事,也只得在原地打着圈子,不知该如何是好。
正闹得天翻地覆,没个开交,只闻得隐隐地木鱼声响,念了一句。
“南无解冤孽菩萨。有哪人口不利,家宅倾倒,或中邪祟者,或逢凶险者,吾善能医治。”
北静王听了这些话,哪里还耐得住,便命人快去请来,也不顾及是否是江湖术士专门前来骗钱的,只命人请了进来。举目一看,原是个癞头和尚,鼻如悬胆两眉长,目似明星蓄宝光,破衲芒鞋无住迹,腌臜更有满头疮。
北静王见此人生得不凡,想不也不会是什么凡人,于是忙上前作了个大礼。
“不知大师能否救爱妃一命,若保我妻儿两全,小王必当重谢。”
“这自可不必,只是王妃命不该绝,上天要留她一命。敢问王妃平日里最惧何声?”
“爱妃最听不得爆竹火花之声,每每听见必全身震颤难眠。”
北静王虽不自在,奈此癞头和尚能救娇妻之命,只得据实相告,不敢有半点隐瞒。
“请王爷在这屋外燃放爆竹,尊夫人便可顺利产下孩儿,妻儿具可保全。此为贫僧送之薄礼,自此告辞。”
便留下一玲珑翠玉飘然而去。
北静王也无暇顾及,忙命人依那癞头和尚之言在王妃屋外燃放爆竹。片刻之后,只见暗黑的天际有一道红光越过。正入自家王妃屋中,众人仰头之时便一侍婢出来报喜。
“恭喜王爷,王妃生了。是一位小王爷。”
北静王喜得让进门里,只见产婆手中抱着一男婴,肌肤胜雪,煞是可爱。这是又有林家仆婢几人前来问候,祝贺北静王爷王妃喜得贵子,又报上林家夫人即荣国府贾赦、贾政二人之妹名贾敏者也喜得一女。一时间,四下皆欢。
北静王见今日是三月十五,便邀定下一月圆之夜,在林府的后花园中大摆庆生宴。北静王为四王之首,林如海之家当年又在帝位之争中出过一臂之力,深得皇帝厚爱。因此于北静王也算是生死之交,两人私下里常以兄弟相称不分你我,甚是相欢。
一月以后,四月十五晚,林府后花园中。
“如海,让夫人将小姐抱出来看看吧。都做了她的干爹,一个月来却连干女儿的的面都没见过,这也太
原来,这林如海早与北静王相约,让他做了女儿的干爹。而可惜,这孩子自打娘胎里出来,便怯弱不胜,自是不敢拿出去与人见的。
“这就让人去。那王爷您是否也该让臣见见小王爷。”
这是在宴席之上,周到的礼数必不可少,在场的人中嫉妒林家财力权力的人不在少数。若是有什么让他们听去了,在添油加醋的传了出去,到了皇上的耳朵里,而皇帝生性又多疑,万一误会了,这林家与北静王两家也都完了。
一会儿,北静王妃和林夫人都抱着孩子出来了。
“真是个俊俏的小姐。”
只见了一眼,北静王妃便夸道。也是,那孩子虽才只有一月,但珠圆玉润,很是饱满,只是有些苍白像是病了很久似的。却反倒更让人怜惜,所见之人无一不是爱到心了里的。
“可有名了?”
“回王妃,还未取。 是一月以来,挑了成百上千个都不称心,若是王妃能不吝赐名,那便是这孩子的福气。”
“那就叫黛玉吧,曾有古人作诗,道是‘镜中螺黛泻重重’,又有尾联以‘十二银桥锁玉龙’作结,林大人你看可好?”
“黛玉,这真是个好名字。长大后必定是个玉人。臣多谢王妃赐名。”
正是:平安无事母子全,喜得贵女更赐名。
3.北静王重游御史府,林黛玉得玉忆前生
一晃又是一年,每岁三月,北静王是必到这苏州林御史家坐坐的。说是来看看老朋友,实则是,嗜上了这苏州的好茶。苏州盛产茶叶,而这御史府自是名茶聚集之地。
这年果然,北静王又携了王妃、幼子前来林府。
“如海,本王又来讨茶喝了!”
林如海在门外等了片刻北静王与王妃的车驾便到了这里。虽说是微服私访,但是北静王想来是个会享受的人,从不曾亏待了自己,因而自也不会只携了妻子与三五仆从前来。刚进了门,仆役上完茶皆退下,在大堂外伺候着。北静王便大声的调侃道,倒是弄得林如海不好意思起来了。林如海与北静王虽是老相识,却性格迥异——一个内敛,一个外向。也不知怎么的就是这般投缘。大概是一个谨慎愿听,一个大胆愿说的缘由罢了。
“王爷看您说的,您想喝茶指派人来个信,下官立马就给您送过去,那还用您亲自前来。”
北静王端着茶,坐在林家后花园的一处听风亭里,看着四面环水,绿柳如茵,奇石嶙峋的苏州园林,不由的啧啧道。
“送来的没你亲自泡的香,再说了,本王就喜欢在你家的后花园里喝茶。”
的确,林如海家的花园虽不大,倒也雅致古朴。古人有云:“小桥流水人家。”这倒是让日日看着皇宫内院,玉宇琼楼的北静王甚是喜欢。
“这倒是难为臣了,王爷往后还是您自己来苏州吧。”
忽听林如海话锋一转,原本说要亲自送茶来府上,这会又要他自己来,一时怪异。不禁问是为何。只听林如海苦着脸回到。
“要茶,要臣都容易,可是要臣把这院子搬到金陵去,臣怕是老了,没这个力气了。”
北静王听罢,哈哈大笑。一边笑还一边拍着林如海的肩。
“如海啊,今后若是谁说你一板一眼,不苟言笑的本王定是要找人和他拼命。”
“王爷谬赞了。”
这里说着,后堂林夫人屋里也是好不热闹。北静王妃抱着小王爷水溶正和黛玉玩来着的。两人本就是结拜的姊妹,一年不见自然多不胜数的悄悄话要讲,想来自己虽然以为王妃,却少有像贾敏这样不卑不亢的知心之人,心中自然是多了一份欢喜。
忽林夫人见水溶颈上挂着一块翠玉,碧绿晶莹煞是好看,只见上面镶着几个字。曰:“凤兮凰兮,凡鸟惘落红尘”反过来一看,亦有一联,像与前面的是一对儿,“姻兮缘兮,水木之债牵今生”。
“这是?”
“这是生这冤家之时难产,幸有一神僧在屋外燃起爆竹将我惊醒,救了咱们母子一命,后又留下这玉。也只当是福祉,便戴在身上好保他平安。”
“让姐姐见笑了。只是刚好我娘家有一位衔玉而诞的公子。一时好奇,因有此问。”
北静王妃沉吟片刻,像是想起来了。
“是名唤宝玉的吧。我也曾见过的几面,比水溶只大了两岁。”
北静王妃还记得初次见宝玉是在他百日之时,她代北静王前去祝贺。看见了那个可爱的孩子,生得不俗,只是不足周岁便甚是顽劣,只爱脂粉,却不知长大后会如何。
“是吗?我也只见过一两面。”
正在这时,水溶和黛玉两在玩,而黛玉见母亲对着水溶的玉很是好奇,抢着要。贾敏不知如何是好,北静王妃也不拦只说小孩子好玩,便亲自将水溶颈间的翠玉去下,逗着黛玉玩儿。
然而黛玉一碰那玉,忽然眼前一片明晰。那玉里闪出一道金光——一道只有黛玉才看得见的金光,然后前世的一切如走马剧场一样在她眼前晃过。
只拿了一会儿,黛玉便好像对那玉不感兴趣了似的随意丢在一旁。这时贾敏连忙拿过翠玉带回水溶的颈上。谁也没有看见,黛玉的眼中闪过一道精光,她已经不是以前的那个她了。现在的她是林黛玉和郁黛琳的交集,她要改变往后的所有悲剧。绝不让自己落下任何遗憾。
正是:
又是一年春好处,偶然持玉万事始
4.家和睦贾敏死瞑目,见王妃黛玉思亡母
五年间,林如海又喜得一子。与贾敏之间更是如胶似漆,贾敏也不因多了一个儿子冷落了黛玉,反而比起前多关注起了她。此时黛玉已经有快有六岁了,书香门第常常不在乎什么“女子无才便是德”。于今岁五月就找了一个先生教她读书,那人正是贾雨村。
这让在现代一直生活在亲人的阴谋中的林黛玉首次感觉到了温暖。当她快要在这种幸福中沉沦之时,现实的残酷将她从这种梦幻中活生生得拽了出来。那一年她两岁的弟弟因得了痨病死了,母亲因为太过于伤心而一直长病不起。
次年初春,贾敏知道自己不行了,便将黛玉和林如海叫到床前。
“母亲,玉儿来看您了,您一定要快一点好起来。玉儿和您和父亲还要在下雪天游瘦西湖。”
八岁的黛玉看见母亲这样子,知道她自知大势将去叫她和林如海叫来是为了交代后事的。实在忍不住落下泪来,她才刚刚要享受这样的天伦之乐,为什么却要在这是夺走她的幸福。
“玉儿,不哭。母亲是要去一个很美很美的地方,在那里有森林,有小溪,还有花草鸟兽。玉儿要为母亲高兴才是。”
即使脸色白得如瓷器一样,贾敏还是佯装高兴得挤出一个微笑,安慰她最爱的女儿。又抓着林入海的衣袖,眼中满是眷恋。
“如海,我要走了,先替你去在那个地方物色住地,等你百年之后,在于我和儿子一同团聚。只是在这世上,我最不放心的还是我的玉儿,你定要好好照顾她才是。”
说完,抓着林如海的手慢慢得松开,滑落。再也说不出一句话来。贾敏是含着微笑死去的。林黛玉看着自己的母亲,知道她在死去的最后一刻也是幸福的,只要幸福的死去那就够了。她这样安慰自己
往后的路还很长,而要死去的不仅仅是母亲,还有她的父亲,这一切的一切她都必须接受。只是,她只能什么都不做的接受吗?不,她要改变命运,她要保护所有她想保护的人。警幻仙姑送她来这里,就是让她来改变命运的不是吗?
想到这里,黛玉强打起精神来,近日里,除了要安排母亲的丧礼,还要安慰丧子又丧妻的林如海。她发现自己原来没有时间去伤心,府中上下眼看着林黛玉将整个林府安排得仅仅有条,甚至比贾敏在时更加清楚,不禁有些佩服更是心疼这个年近五岁的女孩子。
忙完了府内的事,黛玉将一杯参茶送到父亲的书房中。扣开门,看见林如海正对着墙上贾敏的美人像出神。轻声唤道。
“父亲,玉儿为您熬了参汤。”
低头看见黛玉,想起这几日自己所有事宜一概不管,黛玉便挑起了这么重的担子,虽说听人来报她做得很是适宜。但是看着女儿憔悴得脸庞,虽还怯弱不胜,但已有了几分那画中的人儿的身影。
不忍心得将黛玉搂在怀里。他在做什么?分明答应过敏儿要将这孩子抚养成|人的,谁知却在敏儿死后将这么重的责任交与了她。此时无声胜有声,两人正无言。忽门外一小厮来报。
“小姐,北静王携北静王太妃前来吊唁。”
原来,是北静王水溶和老王妃一同来了。北静王卒于去岁,当时黛玉因年纪尚幼,加之身体虚弱,弟又刚死,不便前往吊唁,于是呆在家里照顾娘亲。只由,林如海一人前往。
“父亲,玉儿还要去见客。您好好歇息。”
黛玉从林如海的怀中起来,向他作了一个礼,正打算转身离去。林如海抓住了黛玉的小手。和气地抚着她的头,笑道。
“玉儿,这几日你也累了,剩下的事就让为父前去料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