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15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蒋玉菡当天就回去了,预备第二日的正日子。

他早给琳琅请好了全福人,是王老太太的长子媳妇许氏,玉娘的长嫂,她上有父母公婆,平有兄弟姐妹小叔子小姑子,下有儿女双全,姑嫂和睦,堪为美谈佳话。

许氏给琳琅开脸儿,赞道:“这脸儿一开,越发显得出挑了。”

琳琅含羞一笑,低下了头。

鸳鸯和紫鹃玉钏儿陪着,唧唧呱呱说了好些话。

正闹着,忽听人道:“姑爷来了,姑爷来迎亲了!”

蒋家大门立时闭上,一干看热闹的乡邻都笑道:“不给开门,等他们三催四请再开。”

杨海今日穿着六品官袍,才下了高头大马,走到门前,一连三四次起了三四次催妆曲,门才开了一道缝儿,有人将手往外一伸,姜云立即机灵地递上开门封儿。

里头又有人道:“催妆礼呢?”

忙有人捧上昨日已送到杨家的凤冠霞帔、镜匣、脂粉等物,杨海从怀里取出一股金簪,放在上头,送到里面,过了半日,方有人开了门。

那股金簪,在送到琳琅屋里时,却恰与那日杨海所赠之金簪合二为一,乃是一枝金钗。

作者有话要说:蒋家有良田三百亩,一年净收入有六百两,两年有上千银子,真心不夸张。

古代送嫁妆是要晒嫁妆炫耀的,必须的

古代嫁妆里有寿衣棺材这一项,表明嫁到夫家过到老死,当然有能力会备寿衣棺材,没能力就没有。

**不抽了我电脑热得一个劲地自动关机中。

晚上更新一个是七点,隔开一个是九点,分开更,上上章忘记写九点了。

第50章 050章:

早在催妆前,便有王老太太亲自持镜照轿。催妆后,看到这和凤冠霞帔一起递进来的金钗,鸳鸯端详了好一会,方笑道:“怪道给开了门儿,原来是一对儿!”

笑得紫鹃和玉钏儿前仰后合,道:“偏就你个促狭嘴!”忙在许氏提醒下给琳琅更衣梳妆,许氏给琳琅梳了头,戴上凤冠,穿上霞帔,蹬上红绣鞋,又将那金钗斜插于凤冠之上,越发显得鲜艳妩媚,风流袅娜,最后罩上红面巾。

门外又催了一回,蒋玉菡才进来。

两人虽无父母,但姐弟别过,亦是格外心酸,不禁落下泪来。

众人劝慰了好一会,琳琅方伏在蒋玉菡背上,想当初见到蒋玉菡时,不过是个六岁的孩子,如今竟也将将成丁了,只是自己嫁出去后,他又如何脱籍从良?不容她多想,进轿刚刚坐定后,便有八个轿夫齐齐上来讨要吉利钱。

若是寻常人家不过包上几十个钱便已经极好了,但蒋家不缺钱,蒋玉菡随手从荷包里掏出八个小巧细致的银锞子一人一个,喜得八个轿夫连连道谢后,才肯起轿。

且不必说这出阁有多少繁琐难尽之言,琳琅坐在轿内亦是心儿忽上忽下。

蒋玉菡送轿至中途点了香方回。

琳琅在轿内柔肠百转,杨海在马上却是意气风发。

待将花轿迎进门,炮仗声起,吓了琳琅一跳,只觉得微微一顿,轿子已经停了,轿门亦被卸下,她面上覆着红面巾,只觉得一只小手拽了拽衣袖三下,她顿时想起王老太太嘱咐的各种规矩,忙慢慢下了轿,袅袅婷婷,如嫩柳娇花。

这一下轿,立时惊叹声四起,无不赞叹地道:“瞧这才是正经的凤冠霞帔呢!绣得精致!”

琳琅脚下不停,跨过木质马鞍子,走在红毡子上,扶着喜娘的手立于喜堂右侧。

男左女右,杨海与她并肩而立。

有一位年纪极老的老人唱礼,道:“行礼,奏乐!”

这话音一落,琳琅只觉得有人跪在香案前,自己与杨海也跪了下去,拈了香,连上三香,并三叩首,接下去她只知道起起跪跪,升升拜拜,方有年轻小哥儿念起祝章来,琳琅心里数了数,总共是三跪九叩首六升拜,接下来那老人道:“拜高堂,早生稚子慰萱堂!”

杨奶奶身穿一件绛色长袄,端坐在上首,花白的鬓边簪着一朵大红绒花,越发显得面色红润,眉眼慈祥,笑着受了礼,喜得合不拢嘴。

夫妻交拜后,礼毕,方被送入洞房。

杨海拿着红绿绸带绣球引着琳琅进了洞房,琳琅脚踩麻袋,踩过一只,便有喜娘拿起来递给前面接着铺在道上,直到房中。琳琅后来才知,这是传宗接代的意思。

新房里贴红挂彩,一水儿红木家具分外敞亮,洋溢着浓浓的喜气,拔步床在屋里最是抢眼,两人亦分男左女右坐床,一个福寿双全的老太太拿着撑杆轻轻在琳琅头上叩了一下,然后挑去红面巾,笑道:“从此以后,海哥儿和海哥儿媳妇称心如意。”

杨海看着妻子的脸,不觉喜意洋溢于胸臆之间,竟不知如何表达。

房内本就许多村妇村姑来看热闹,待那红面巾一去,被那皎洁清丽的面庞惊得一怔,不由得啧啧称叹道:“好标致的小媳妇儿,海哥儿真真是有福气,别是天上的仙女儿下凡来了罢?瞧这模样,瞧这气度,再看看这肉皮儿,真掐得出水来!”

人群中一个穿着半旧缎子袄儿头戴一支细金簪的妇人上下打量一回,笑道:“竟不像是咱们庄稼人,这样的人,怕也只配得上读书人文雅人秀才相公举人老爷罢?”

杨海脸色一沉,眸中闪过一抹冷色。

众人都不自觉地远了那妇人半步,有的眼里带笑,有的眼里戏谑。

一个站在最左边,约莫十六七岁,穿着大红棉布衣裳,鬓边戴着一朵小小银花的女孩儿闻言,登时冷笑了一声,道:“杨家嫂子是尊贵人,眼界高得很,最瞧不起那些痴心妄想想着天鹅屁吃的癞蛤蟆!杨大哥这样就很好,有品级有俸禄,有房有地,有能干,杨奶奶还疼嫂子!岂不比那些想抢儿媳妇嫁妆的人家好得很?”

虽说蒋家拒绝过安家的提亲,但是琳琅并不知眼前这妇人正是安贤后来娶的媳妇沈氏。

沈氏听得大怒,欲待冷笑,忽然觉得浑身发冷,便哼了一声,出去了。

下剩的人忙上来安慰琳琅,都道:“别听她胡说,不过是嫉妒你。”

琳琅却似没有听到方才的争锋似的,只是对众人报以一笑,这一笑,如鲜花盛开,满室生春;又对那女孩儿盈盈一笑,那女孩儿显得很高兴;琳琅察觉到杨海满是担忧的目光,便对他轻轻一笑,杨海方放下心来。

偏又被人看见了,便笑道:“海哥儿,娶到这样标致的小媳妇,喜欢不喜欢?”

杨海板着脸,十分肃穆,点了点头,道:“高兴。”

众人忍不住扑哧一笑,正要说话,便有人催促道:“海哥儿出去罢!你媳妇该换妆了!”

杨海低声安慰了琳琅几句,方出去。

众人笑道:“海哥儿媳妇,看海哥儿还怕你寂寞呢!”

琳琅又是盈盈一笑,恰如美玉生晕,明珠莹光,看得众人目眩神夺,暗暗咋舌。

等屋里的人都散后,两个小媳妇送上热水,并关了门,也幸亏鸳鸯和紫鹃玉钏儿跟了过来,开箱拿了衣裳出来,启开镜匣,笑着上前道:“真真稀罕!规矩竟这样繁琐!”

琳琅抿嘴一笑,迅速卸了凤冠,脱了霞帔,重新换了衣裳,上着大红遍地滚花绫子银鼠窄裉袄,下系着一条翡翠撒花裙,用五彩丝绳挽了妇人的发髻,戴着王夫人给的祖母绿宝石首饰,又洗了脸,净了手,方重新匀面点了脂粉,对镜而照,更见妩媚。

换好衣裳,两个小媳妇开了门,端着汤果进来与她们吃,待见到琳琅的头面,都不禁一呆,低声交头接耳道:“那是宝石?金子镶嵌宝石,得值多少钱?”

鸳鸯等人一怔,琳琅微微苦笑。

鸳鸯叹道:“难为姐姐了。”这样的穷乡僻壤,虽是天子脚下,村民也忒眼皮子浅了些。

她们在荣国府里跟千金小姐似的一般长大,都是不知事的人,倘若知道有的村民穷极一生都没有见到金子宝石,定然不会如此想。

琳琅也不好特意告诉她们。

两个小媳妇都不懂鸳鸯话里的意思,满脸堆笑道:“姑娘们进点茶果罢!”

鸳鸯等人何等娇贵,哪里肯吃这些乡下茶果?道了谢,不过略拈了一个意思便罢了。

一时杨海进来,执着琳琅的手,道:“该娶拜见亲友了。”

琳琅轻轻颔首,随着他出来到堂上,彼时已摆着两把椅子,杨奶奶坐在右边一把椅子上,旁人递上锦垫,两人跪下磕头,杨奶奶笑道:“好,好好!”

琳琅落落大方,竟不显一丝窘迫,老太太越发喜欢。接下去夫妻俩拜长辈,倒收了不少红包,厚薄不匀,琳琅也不在意,乡下人家能有多少钱,红包顶多封几十个钱便是顶天了。至于见同辈只是作揖,那红衣女孩儿便在其中,又有几个小家伙上来磕头,叫道:“婶婶!”

琳琅忙取了见面钱,每人一百钱一串,喜得众人喜笑颜开,大声又叫了一遍。

拜见亲友后,又有待筵,虽有村里女子劝吃,琳琅亦不过略尝了尝,并没有多吃。

筵后,鸳鸯等人就该回去了,独留下琳琅一人,好生不舍地道:“好姐姐,如今离得远了,可姐姐还得记着常回去走走。”琳琅不免红了眼眶,点头称是,众人方上车走了。

好容易到了晚上正宴,琳琅又得挨桌给长辈和客人斟酒,她服侍王夫人常做这事,手不颤,一斟即满,既满不溢,便有长辈老人笑道:“这媳妇好,瞧这伶俐劲儿!”

诸般事毕,回到洞房,饮毕合卺酒,共吃床头果,又被闹了一通,已是夜深了。

良久,两人都是相顾无言。

杨海问道:“你白日并没有吃东西,我去拿些吃的。”

琳琅也觉得有些饿了,只是累了一天,实在不想吃东西,可是耐不住他脸上的期盼,便点了点头,道:“想吃些克化得动的。”

杨海转身去厨房,片刻后,端着一碗热腾腾的小米粥和一碟枣泥馅的山药糕来,放在床头小几上,道:“奶奶给你留着的,你快些吃罢,别饿着,不然夜里难受。”

琳琅方吃了起来,杨海就坐在旁边看着。

她吃了半碗小米粥,一块山药糕,便吃不下了,正要起身收拾,杨海便接过手,端起盛着小米粥的碗,几口喝了个精光,三两口把剩下的山药糕吃了。

琳琅见了,忍不住脸上一红。

杨海收拾好碗筷,又端了热水进来,道:“洗洗睡罢!”

琳琅闻言,登时面红耳赤,竟有些手足无措来,两人也越发尴尬起来,好容易漱口毕,竟不知如何是好,过了半日,杨海道:“我姓杨,名海,字朝宗,取自诗经中‘沔波流水,朝宗于海’之意。是咱们爹请村里的私塾先生取的。”

琳琅有些不自在,道:“自小取的?”

杨海摇头道:“杨海是自小取的,字是爹临终前请私塾先生取好的,二十岁后为表字。你叫琳琅,是美玉之意?”说着悄悄拉住琳琅的手。

琳琅只觉得浑身发热,低低嗯了一声。

杨海见她低垂着头,微露粉颈,说不出的娇羞可爱,不觉口中干渴,心跳如雷,慢慢伸手取下她头上的五彩丝绳,她头上原本的首饰早就取下了,如今满头青丝瞬间披泄而下,他拉过自己的头发,揉在一起,结成了一枚同心结。

即使并无言语,却觉得比什么海誓山盟都有滋味儿。

杨海意欲同她共领**之事,奈何两人都甚生涩,好半日不得要领,琳琅羞愧欲死,前生跟祖母生活,也没接触过这类事情,眼见他急得满头是汗,只得红着脸朝一个箱子里指了指,道:“那里有压箱底的东西!”

杨海闻言一怔,像是想起什么来,立即下床开箱,果然取出一本**经来。

这一夜,被翻红浪,温香软玉,多少旖旎风流,亦难尽述。

作者有话要说:都是菜鸟,我也是菜鸟,木有看过肉戏,只看过一本朋友下载的小黄书,于是清水带过。

是不是今天太热,电脑总是自动死机无数次,我还拿着电风扇对着主机呼扇来着。

下一更要推迟更新,这章修改,下章就接不上,得大改一些。

第51章 051章:

琳琅本性原本警醒,次日清晨便先醒了,只觉得腰间搭着一双手臂,不由得想起昨夜一场**,热烘烘的脸上几乎要冒出火儿来。

杨海睁开眼,替她拢了拢被角儿,道:“天还早,再睡一会子。”

琳琅忍不住有些脸红,道:“我听着,像是奶奶已经起来了似的,我们如何还不起?”

杨海瞧着她轻嗔薄怒的模样儿,心中不由一荡,正欲说话,果然听得一阵细细碎碎的脚步声,只得道:“我先起,给你烧一桶热水送来。”说着便坐起身,不妨琳琅哎哟一声,竟觉得头上一阵儿疼,原来她一把青丝拖在枕畔,竟与他的交错在一起,被他带了起来。

杨海歉然一笑,忙拿了一把剪刀剪下彼此相连的头发,细细地装进贴身的荷包里。

琳琅撇过头,耳根依旧带着红晕的颜色。

杨海披上衣裳,推开门,见到门外的景色,忍不住惊异了一声,此时正是初冬第一场雪,细细碎碎的雪花飘飘扬扬,仿佛春天的柳絮一般,触脸即化,映着满院红通通的红纸和大红双喜,仿佛也带了一点子鲜红的喜气。

琳琅在他身后起来,伸手半拨着大红帐幔,问道:“怎么?”

杨海回头道:“下雪了。”见她探出来的身上只穿着一件红绸子小棉袄儿,青丝披在身前,越发显得娇娜妩媚,忙道:“仔细冻着。”

琳琅回身拿了一件貂颏满襟的暖袄披上,下床靸了鞋,启窗一看,果然满目雪色。

其实天还早,只是因为雪花的缘故,看着外面明亮。

杨海道:“奶奶并没有起,想必是外头谁的脚步声。我去给你烧水。”

正要出去,琳琅忙叫住他,打开箱子,取了一件领子镶着狐狸皮的玄色薄毡斗篷,道:“我见聘礼里头有许多上等皮子,就做了几件斗篷。”

杨海心中暖意盎然,立即披在身上,顶着风雪便去厨房。

这边琳琅也将该穿的衣裳拿出来,挑的是最朴素的棉衣裳,并非大毛和小毛,但在这乡村仍旧十分罕见,首饰拿出来的并不多,只有一支展翅小凤钗,一对银杏叶儿翡翠坠子,和一只翡翠镯子,一个金镶翡翠的戒指。

才收拾好,杨海便提着热水进来,倒进屏风后的浴桶里,满屋登时弥漫着一股雾气。

洗澡时,杨海初尝**滋味儿,便凑过来,不免缠绵一回。

好容易洗好了,琳琅面上的红晕已经可以和窗上的红纸相媲美了。

在琳琅对镜梳妆时,杨海拿着炭笔瞅了半日不知如何下手,又看着她自己描眉,细细长长弯弯,像远山含黛,又像是柳叶笼烟,竟是说不出的气韵风流,不由得道:“你教我怎么画,赶明儿我天天给你画眉。”

琳琅放下手里的炭笔,取下他手里的,一并放进镜匣里,合上,道:“等清闲了再给我画罢!你带我去厨房,等做好饭,奶奶也该起来了。”

杨海不禁想起那一碗牛肉汤的鲜香,吞了两口馋涎,道:“你那日做的便极好。”

琳琅闻听,道:“一大清早,谁吃那么油腻腻的东西?况奶奶年纪大了,更该留意些。”

到了厨房里,琳琅一看,已经没什么食材了,乡村设宴大多都按着人头算,宴毕基本余不下多少东西,只有几根山药几头蒜几个南瓜堆在在角落里,还有几块瘦肉和一筐细面卷子,昨儿个喜宴上剩的的肉菜早就被亲友街坊拿回家了,这原是乡村惯例,况且平素极少能吃到荤腥,他们自然十分节俭,即使是剩菜也舍不得扔了。

家常白面、粗面、玉米面和?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