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方对峙两个时辰后,围观者之一看没打起来,觉得还不够热闹,扇风道:“汤大娘,你不是说那房基是你的?你儿子已经挖了坑,你吵吵有什么用啊?那坑自己也不会填进去啊!”
汤氏被这么一提醒,一把推开李氏,提起铲子冲到那地基沟边,将堆在沟边的泥土往沟里推,李氏冲过去,想动手推汤氏,幸好水志诚一把拉住了李氏,要真推下去麻烦就大了。
没办法,水志诚只好跳进沟里,娘在沟上往里填土,儿子在沟里往上铲土,李氏和舅舅姨父们见母子俩斗,外人也不好插手,只好在旁边焦急的看着;水家的儿子儿媳本想上去帮忙,见对方还有四个大男人,自己这方不是对手,也只好站在旁边干着急。
周围的村民看这母子俩忙活,很是来劲,嚷道:“汤大娘加油啊,你儿子比你铲的快!”
有人喊:“志诚,你老娘比你狠,这种娘还给她什么面子,一铲子打到坑里埋了算了!”
一听这话,汤氏停下来,提起铲子就朝刚才说话的人去,一铲子敲到那小伙子头上,骂道:“你个有娘生没娘养的狗东西,刚才你说什么?再敢胡说八道老娘把你房上的瓦给拔个光信不信?”
刚才那小伙子其实是个挺正直的小伙儿,实在看不惯这老虐婆,趁着人多吼一嗓子出出气而已,没想到被逮个正着,被敲了一铲子也不敢吱声,要知道汤氏的泼辣彪悍临近几个村没人不知道,跟她吵架的有几家的房顶真被这汤氏拔过。
汤氏本想回去继续铲土,这时村长总算来了,好话坏话说尽了,最后说定云舒他爹一年之内给汤氏两百个大钱,这块地基就是云舒家的了!
村民们逐渐散去,直到未时末云舒一家才吃上晚上,就着这四面漏风的破草棚将就一夜。
第三章 吃糠咽菜
第二天一大早,大家吃了几个米糠饼,便开始干活儿了。
男人们到后山挖黄泥,那黄泥并不是到处都有,只有一个地方有,且需掘地三尺,挖出的黄泥才是最好的。幸好那地方不是汤氏的,而是附近作坊院子水志昆家的,水志昆跟云舒爹关系还不错,去打声招呼就行了。
云舒娘李氏在家做饭,看着空空的米缸直发愁,虽还有两斤精米,可那是给女儿熬粥的啊,就剩半缸米糠了,李氏长叹一口气:只能将就了,希望大哥他们别嫌弃!
家里菜也没有了,云舒家分家时倒是有一分菜地,不过分完家当天晚上,汤氏就带着小女儿偷偷摸摸连夜把分给云舒家的菜地拔个精光,连根草都不剩。
李氏当时怀云舒八个多月,气得差点早产,后来拎了两件衣服回了娘家,直到做完月子才回来。那菜地无人打理,却莫名其妙长出许多山上才有的茅草来。李氏骂了几句,无奈!还是得拔草。重新开垦一遍,又厚着脸皮去邻居家要了些瘦弱菜秧子来种上,现在菜还没长好,不能吃。
李氏无法,只好去挖野菜了。李氏找件破衣服,将云舒兜在胸前,背后背一背篓,拿上小锄头出门挖野菜,路过云舒大伯院子门前时,一块石头飞过来,李氏见躲闪不过,赶紧用手臂护住怀中的小云舒,那石头正好砸在李氏胳膊上。
李氏哎呦一声,捞起衣袖一看,被石头砸过的地方立马红肿了一大块!云舒被吓坏了:我的妈呀,要不是李氏护得快,那石头正好砸自己头顶上,那自己不是就要一命呜呼了?云舒为表示对这悲惨过头的狗血剧情极度不满,扯着嗓子嚎了起来。
李氏抱起云舒一边轻拍着一边哄,狠狠瞪了一眼刚才扔石头的男孩,那男孩正是昨天在附近探头探脑鬼鬼祟祟那厮。李氏道:“水云波,你爹娘就是这么教你的?我这怀里的可是你堂妹,那么大的石头要真砸到了她可是要出人命的,你还有点儿良心吗你?”
那男孩水云波是云舒大伯水志华的大儿子,六七岁了,什么都不干,成天挂着鼻涕到处乱窜。谁家有好吃的,他一闻就知道,抱个饭碗坐到人家门口不走,非得人家给他装上一碗才肯离开,村里人虽不待见他,却也不敢赶他走,倒不是怕他,而是怕汤氏。
这水云波见李氏瞪他,转身跑进院子,将院门留条缝儿,伸个脑袋出来,冲着李氏嚷道:“丧门星、绝户头、养不活!”
李氏气得作势要冲过去揍他,那男孩啪一声关上院门,李氏无奈,走开,才走两步,后面那男孩又伸出头来骂,身后还跟着一小女孩儿的声音。李氏不理他们,背着背篓走了老远,还能隐隐约约听见后面的男孩女孩一边拍手一边唱和:“丧门星、绝户头……”
云舒一头黑线,对水志华的那对儿女实在无语,云舒非常怀疑他爹水志诚是不是云舒爷爷捡回来的,要不汤氏六个儿女怎么偏偏就不待见云舒爹了?几个儿女个个老J巨猾,怎么就云舒爹老实透顶了?
云舒不禁抬头望着她娘,李氏其实长得挺不错的,鹅蛋脸、柳叶眉、杏仁眼,樱桃小嘴,就是皮肤不够白,总体来说也算个清秀小佳人吧,怎么就会看上水志诚这么个老实木讷的农家汉子了?
李氏感觉到云舒的视线,低头看看云舒,坐下来,抱起云舒让她坐到自己腿上,额头对着云舒额头拱拱,然后将头埋在云舒脖子里,喃喃道:“我们舒舒真乖,真是娘的好女儿,为了你,娘吃再多苦也甘愿,舒舒一定要健健康康的、平平安安的快快长大!”
云舒感觉自己脖子间湿湿的,别看李氏平时那么坚强,其实她也很脆弱,只是不愿意让看她笑话的人看到而已。
云舒很是感动,前世跟母亲感情不怎么好,记忆中的母亲小时候是不停的催她念书、工作后便是不停唠叨谁家女儿赚了大钱,再然后就是唠叨谁家女儿找了个多有钱的老公等等,云舒虽然对母亲的行为可以理解,但天天被这么唠叨实在是不厌其烦,难道自己就只是她赚取荣誉、金钱的工具吗?而在李氏这儿云舒能明显感受到强烈的母爱,云舒无声的流出泪来:也许…留在这里…也不错吧!
李氏整理好情绪,抬起头来,见云舒眼泪汪汪却无哭声,吓了一跳,一边给云舒抹泪,一边道:“舒舒,怎么了?舒舒!”,李氏手忙脚乱,眼泪跟着流了出来:“舒舒,我的舒舒,你不要吓娘啊,这是怎么了?”
云舒见李氏惊慌失措的样子,才发现自己刚才的行为实在不适合婴儿,于是哇哇大哭起来。李氏抱起云舒一边轻拍她的背一边哦哦的哄着,心里松了一口气:刚才可能是什么脏东西掉舒舒眼睛里了吧?
李氏挖完野菜回到茅草棚,正好遇到挑了一担黄泥回来的云舒爹水志诚,云舒爹见李氏前挂云舒后背野菜,很是愧疚,赶紧过去解下李氏的背篓,道:“她娘,辛苦你了,都怪我没用!”
李氏勉强笑笑,道:“他爹,别这么说,我自己也有错,不管怎样,就算是为了舒舒,我们也得好好过日子!”
云舒爹抱过云舒,在她脸上亲了两口,那大胡子把云舒扎得挺不舒服,见他爹还要来亲,赶紧哇哇干嚎几声,李氏拍他爹一掌,道:“去去,别逗女儿,你那胡子把她扎痛了!”
李氏提着野菜到附近水沟洗,云舒爹道:“地里的菜还不能吃吗?”
“倒是勉强可以吃了,可那莴笋叶子前两天才扒过一次,莴笋杆就拇指大小,现在吃了太可惜,再让它长长。我去挖了些野菜回来,幸好现在挖野菜的人不多,好好整整也能凑合,只是…咱们家没粮食了,就剩半缸米糠,我们倒没什么,可大哥姐夫他们是来帮忙的,顿顿吃米糠我心里总过意不去啊!”李氏一边淘菜一边念叨。
云舒爹沉默半晌,道:“要不我再去找娘或大哥借点儿?”
李氏白云舒爹一眼,“他们要是愿意借,还会不给我们房子住?你别去自讨没趣了!”
云舒爹沉默一阵,又道“要不我去找大姐…”
“行了!”李氏把野菜一扔,站了起来,“我说你怎么老是这样,你那大姐算是附近几个村的富户了,家里几十亩地,还请得起佣人仆从,可她明知道咱们家这么困难,分家以来,你见过她送过一粒米一个铜子没?你自己也去借过几次粮,可哪次真的拿回来过一粒粮食?她每次说的好听,说什么不是她当家,周围几个村的人谁不知道那顾家全都是你大姐一个人说了算?
这些都算了,别人的东西她爱借不借我们管不着,可每次跟你娘吵架,她总是跑的最快,表面上说好话劝架,却句句带刺、煽风点火,哪次来劝架、结果不是越吵越厉害?分家前那次打架不就是你大姐煽风煽起来的?她那个子比男人还高壮,把我推到地上,差点儿连舒舒都没了!……”李氏越说越激动,后面哽咽得说不出话来。
云舒爹手足无措,不停的认错:“她娘,别哭,她娘,都是我的错,咱不借了,再也不借了,饿死也不借了,你别哭啊!”
躺在她爹怀里的云舒听了李氏这些控诉,气得吹胡子瞪眼睛:那都是群什么鬼亲戚啊?这老爹太不争气了!于是便要伸手去抓他爹的下巴替娘出气,抓不着就哇哇大哭。
云舒爹见母女俩都哭了起来,更是不知所措,只能这个陪不是,那个陪小心,忙的不亦乐乎。李氏哭得差不多了,一把抢过云舒,把他爹推开:“你要去找你那娘、找你那大姐你就去,别管咱们娘俩,咱们这就跟大哥回娘家去!”
这时云舒舅舅李富贵正好挑了一担黄泥回来,见李氏眼泪还没擦干,云舒也哇哇大叫,李氏还说要回娘家,立马抛下黄泥提起扁担就冲过:“好啊,你个水志诚,我是看你老实才把妹子嫁给你,你老娘大哥大姐欺负我妹子就算了,连你也敢来欺负我妹子,我今天跟你拼了!”说着举起扁担就要砍下来。
李氏赶紧上前拦住云舒舅舅,连忙解释:“大哥别生气,跟志诚没关系,是我说没粮食了,志诚要去他娘、大姐那里借,我急了才说了些气话,大哥消消气!”
李氏劝了好一阵,才把李富贵拦下。李氏不好意思的说:“大哥,真是对不住,我们家就剩半缸米糠了,请你们来帮忙,干的全都是重活儿,却只能让你们吃米糠拌野菜,我心里过意不去啊!”李氏又要掉下泪来。
李富贵拍拍李氏肩膀道:“妹子,你说啥了?谁家没有个难过的时候,别说那么多,有什么就吃什么,吃糠咽菜就吃糠咽菜,我们不介意!”
第四章 茅草棚升级稻草屋
午饭过后,几个大男人继续干活儿,李氏收拾好餐具后,依然出门挖野菜。刚走出草棚不远,见前面一个三十岁左右的精瘦男人正左右张望。李氏觉得眼熟,走近一看,正是住外婆郑氏家隔壁的小三子。这小三子名李如寿,名字取得好,从小到大都是精瘦精瘦的,像只瘦猴儿,跟李富贵是关系极好的发小。
小三子一见李氏,道:“三妹啊,总算找到你了,方才去敲旁边那院子门,刚说出你名字,就被打骂了出来,这是怎么回事啊?”
李氏原本挺高兴的脸瞬间阴了下来,道:“小三哥,你别理他们,就当遇到疯狗了!”
李氏说完觉得自己语气不太好,赶紧调整好表情,微笑道:“小三哥,你怎么来了?快来坐!”李氏放下背篓,一边招呼小三子一边进茅草棚放下小云舒,拿了根三块木板加两颗钉子凑成的的小板凳出来。
小三子见这茅草棚,奇怪道:“三妹,你家的房子了?”
李氏很是尴尬,敷衍道:“不是还在盖吗,大哥和志诚他们都去后山挖黄泥去了,家里也没什么招待您的,小三哥别见怪!”
小三子环视一圈,看李氏的表情,想想刚才的遭遇,再加上村民们的闲言闲语,便把李氏的状况猜了个不离十,见李氏不愿多说,也不好多问。道:“三妹这么客气干嘛?你可是我跟你哥从小看着长大的,你娘让我来给你们家送点粮食。这不,粮食就在前面大道上,你们这儿牛车进不来,我让我儿子在那儿守着,先进来认个门儿。”
李氏赶紧站起来,“真是麻烦三哥了,我这就去叫志诚回来,跟你去搬。”
小三子道:“不急不急,咱们就坐着等一会儿好了,现在时辰还早!”
李氏想云舒爹他们每过一刻钟就有人挑黄泥回来,便坐了下来,二人随便聊聊了几句。等云舒爹回来后,便跟小三子一起去将粮食搬了回来,大约有三四百斤粮食:谷子、麦子都有,另外还有两只老母鸡和五十个鸡蛋,分两个篮子装:一篮子三十个的是种蛋,一篮子二十个的是普通鸡蛋。另外还有些旧衣服、旧棉被什么的,两个大男人硬是搬了好几趟才搬完。李氏看这些东西看得眼泪汪汪的,云舒爹也不好受,几人默默无语的干活儿。
搬完后,李氏要留小三子吃饭,小三子硬是不肯,临走前还塞了十文钱给李氏,什么也不说,转身就跑了。李氏捏着那铜钱在草棚前呆站良久。
粮食问题得以暂时解决,李氏和水志诚都松了口气,接下来的日子,一家人忙着加紧盖房子,幸好几人都是壮劳力,两间房的土墙在第五天就立了起来。然后就该上梁、上瓦了,房梁云舒家没有,云舒大伯家院子里倒是堆着一大堆又粗又长的木料,可是他愿意给你吗?做梦!
找来找去,最后只有将现住的茅草棚柱子拔去两根。现在好了,原来没有墙还有顶的茅草棚现在连顶都没了,这才是真正的“以天为被、以地为席”啊!云舒心里长叹:唉!这世间呐,没有最悲惨、只有更悲惨呐~~~!
主梁用了两根粗的木材,其余的次梁都是用硬直的竹子代替,一群人忙活一天把房顶全铺好后,云舒爹便带着众人去稻草树边搬稻草。
才搬几把,汤氏又来了!这次依然是挖地基当天的戏码,村民们照例三五成群来围观,添油加醋者不在少数。云舒爹这次也气得急了,大吼道:“娘,我到底是不是你儿子?你还让不让我们活了?”
汤氏听云舒爹这么一吼,愣住了,这儿子自自己生下来到现在近二十年了,从来没敢顶撞过自己,自己叫他往东、他从不往西,家里家外、下地干活处处一把好手,家里十几口人吃饭,地里的活儿却有三分之一是他在干。人就有这么一种惯性,你能干就得多干,时间长了大家就认为那些活儿本来就是你的了,稍微少干一点点儿,便会有人开始抱怨。
这儿子什么都好,什么问题都没有,唯一一次不听话就是娶李氏那次,她请人给这儿子说的媒,不管条件多好他死活不同意,偏偏就要娶这李氏。汤氏当时就把李氏恨上了,但儿子这么一天一天耗下去也不是办法,心想先把那李氏娶回来,我是婆婆,我想怎么修理她就怎么修理她,于是便真的顺了水志诚的意。
李氏进了水家门后,汤氏便想方设法折磨她,李氏不知原因,开始时还尽力做好,极力讨好汤氏,可不管你做什么,汤氏都能把你批得一文不值。李氏本身也是个极要强的个性,一忍再忍,直到怀孕后汤氏更是变本加厉,恨不得折磨死李氏,李氏忍无可忍,奋起反抗,于是,婆媳大战便这样开始了,而且是一发不可收拾,不死不休。
汤氏被水志诚吼得一怔,呆愣半晌后一屁股坐到地上:“你个不孝子,想当初老娘为了生下你差点儿命都没了,你就是这样回报老娘的?就为了这个女人?你连老娘都不要了,我的命好苦啊~~~!……(后省略若干字)”汤氏坐在地上一边干嚎一边双手拍着大腿,那声音婉转回荡,比那唱戏的都唱的好听!
周围没人说话,都笑呵呵的专心听汤氏的唱词儿,这次没唱多久,村长就来了,周围人玩笑道:“村长,您老人家也不休息休息,这么早来干啥?我们还没看够了!”
村长无奈的走到汤氏身边,问:“汤大姐,你这是怎么了?地上凉,快起来!”
汤氏依然唱骂着水志诚是多么多么的不孝,无奈村长只好问旁边的人。村长算是听明白了,就为了几把稻草,村长道:“嗨!不就是几把稻草吗?这样吧,我家有剩的,志诚去我那里搬吧,要是再不够,大伙儿谁家有剩的都伸把手,让志诚两口子有个遮风挡雨的地方,也算是咱们的功德啊!”
围观者不少附和称是,纷纷称村长有道理,有热情一些的小伙子喊道:“志诚,我这就回家给你搬去,你等着啊!”说完转身就跑。
众人渐渐散去,汤氏总觉得自己被村长变相奚落了,对村长这么做很是不满,但村长毕竟辈分跟她相当,且在村里威望极高,可不像李氏那样可以随便骂,只好嘀咕几句回家去了,不过在她心里这笔账当然是要记到李氏头上的。
当天晚上真有不少村民给送稻草来,还有留下来帮忙的,众人只用了一个时辰就把房顶铺的厚厚实实、平平整整的,而众人送来的稻草还有剩。水志诚用了几根竹竿绑在一起做立柱,将那破草棚又支起来,将剩余稻草铺了上去。李氏心里一阵感动,把这些送稻草的人家一一牢记在心,心下决定:若自己有出头之日,必重重回报这些雪中送炭的好心人。
众人帮完忙就各自回家,水云舒也再来到这个贫穷落后小山村的第六十天后住进了真正的房子,简陋是简陋,总比做‘山顶洞人’强吧!云舒很是想得开,当晚美美的睡了一觉!
第二天一起床,发现外面居然下雨了,云舒叹息:老天爷还真是会算时间啊,幸好昨晚赶工赶到半夜,把粮食啊、能用的东西啊全都搬进了新屋子!
舅舅和几个姨父吃完早饭就顶着小雨各自回家去了,李氏高兴的在屋里收拾东西。半上午的时候,有人来敲门,开门一看,是附近作坊院子的水志昆她娘周氏,李氏叫她周伯娘,将她让进来。
这是一位很慈祥的老人,她将手里的东西递给李氏,道:“知道你们今天搬新家,给你们送点儿东西过来,也没什么好东西,就两斤麦子,侄媳可不要嫌弃!”
李氏想退回去,昨晚水志昆送来了稻草还帮忙帮到半夜,好说歹说那张伯娘就是不肯收回去,推急了道:“你是不是嫌我东西送少了?”
李氏只好收下,张伯娘过来抱着云舒逗了一会儿便回家了。
人刚走水志飞的爹来了,这位老人家兄弟排行最末,名字里有一‘顺’字,李氏称他顺叔。这顺叔本来膝下无子,水志飞是他兄弟过继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