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大家是以织布为生,所有的口粮都是需要买的,家里虽然有些粮食但也吃不上多少天。
“要不咱找找,有没有其他的粮食铺开门的。”
“有焦家这个大祸害在,县里怎么可能有别的粮食铺子。”他干的就是垄断的生意。
可是没一会儿就发现距离县衙很近的一排铺子那里,悄悄的还真的开了一家粮食铺子。
店门口摆放着两袋子粗粮。有两个伙计在门口拉客:“大娘,婶子进来买粮不?”
大伙儿哪儿见过这么和颜悦色的卖粮伙计,之前去焦家粮铺买粮,明明是给他们送钱的,但那里的伙计就是眼高于顶。要是买的少,白眼恨不得都翻上天。
如今看着热情的活计,竟觉得受宠若惊,迷迷糊糊的就跟着去了,店里也有两个伙计。他们这的粮食数量很多。但只有两种,一种是粗粮,一种是杂粮,大袋的粮食全都摆出来,看着十分震撼!
而且一看就是今年的好粮,进来的时候已经闻到了粮食的味道。
好香啊……
“多少钱?”大娘问着,生怕自己买不起。
“大娘,这边有两种价格,杂粮五文钱一斤粗粮四文钱一斤。”伙计问着。
“这么便宜?”问价的大娘不敢置信,在焦家粮铺他们的米糠还要卖四文钱一斤呢。粗粮甚至可以卖到七八文一斤。
价格整整便宜了一半,忍不住用手扒拉了一下,从上到下都是粮食一颗沙子都没有。
“我要五十斤粗粮。”真怕过了这村,就没有这个店了。
伙计道:“大娘,每个人最多只能买五斤!”
大娘道:“为啥呀,我们家里人多,五斤粮也不够吃多久的。你这里还有,多卖我一些吧。”她在旁边晓之以情动之以理。
伙计道:“真的不成,我们备货有限,还有其他人呢。”随后回头看了一眼,神神秘秘的把大娘拉到了一个无人的角落里,道:“大娘,我们店里就这个规定,您要是还想多买,就多拉几个人过来。每个人买五斤,这样就成了。这钻空子的话可别说是我教给您的,不然我们回去可会挨骂的。”
大娘嗯了一声,道:“知道了,那先给我称了。”杂粮可以用来煮饭,据说里头还馋了一点细粮。粗粮可以用来贴饼子蒸窝窝头。
虽然价就差一文钱,可大家都不舍得买杂粮,纷纷都选了粗粮。
没一会儿门口就排起了长龙,附近的人听到消息早早的来排队,排在后面的都很紧张。生怕前面的被卖光了,五斤粮食就二十文,这对他们常年被焦家压榨的人来讲,这个价根本就是在捡便宜!
大娘买的早,回去之后见小孙子又哭了,脸上还带着一个红红的巴掌印。
“好端端的,打孩子干什么?”她有几个女儿都嫁出去了,目前就跟二儿子和三儿子过。三儿子还没成家。二儿子就这么一个孩子,虽然家里贫穷,但所有人都宠的不行。
儿媳妇道:“给这小祖宗给他做的饭就是不肯吃。”粮食里有沙子,做饭之前会筛一筛。但难免有有些遗漏的,这小崽子今年四岁,前些日子换奶牙,吃饭把牙齿崩掉了,从那之后就不肯好好吃饭了!
全家这么多大人都吃不饱,但凡有点吃喝都紧着他来。结果他却不吃,气的她打了一巴掌。
孩儿的爹听见了,都从外头走出来狠狠的来了一句:“揍的轻。”
大娘把小孙子抱在怀里小家伙吧嗒吧嗒的掉眼泪,看着十分可怜。大娘道:“我买粮了。给我孙儿蒸馒头吃!”
她也不舍得多做,一共就做了三个馒头。
在蒸馒头的时候,特有的粮食香味就跑了出来,都多长时间没闻到这个味儿了。小孙子哭都顾不上了,眼睛睁就围着灶台面前,道:“奶奶,什么时候好啊。”
连小儿子闻到味都出来了,道:“香!”这样纯净的粮食香味已经很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