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喜欢闻米糠的味道,也喜欢看骡子上套先撒泡n,再看它不停地拉动碾子。
割完了稻就是整地准备种下一茬的农作物,平安带着雇工赶着牛和驴拉犁整地,小叶和师傅加工稻谷,
庭霜看地里的活差不多了,又跑回城里忙着开果子铺和糕点铺的事,两铺同时开张,相识的人多来捧场,店里摆的都是自家果树结的果子,还有山里的野果,当然少不了当季的糖炒栗子。李光在门口翻炒栗子,香气传遍整个街道,按照庭霜的经营原则,不要计较吃些小亏,李光对那些围着炒栗子大锅流口水趁机偷几个的毛孩子也不打骂,还把卖剩下的给他们吃。
果子铺是李光媳妇打理,她最喜欢吃甜食,喜欢捣鼓果脯什么的,庭霜定下奖励,开发出新品种有奖金,如果该新品种卖得好有分成。刺激得她每天打烊后就捣鼓新花样,当然只开发新口味不好吃也不行,卖得不好就没有分成。
糕点铺经理由周婶担任,大英子到饭馆帮忙,这样的调换庭霜心知肚明。大英子灶上手艺也不错,还可以多和庭辉相处顺便就近监督免得他又跟不三不四的人交往。
其实庭辉干得还是很不错,受过苦吃过亏的人再不懂事就说不过去了,事实证明,只要把聪明才智引到正路上,加以鼓励和引导,就能发挥人的潜力。
因为庭霜反感叫姑娘陪酒,所以庭辉想出了新花样招顾客,就是送外敬,客人叫四菜一汤,馆子再外敬一两道或是三四道,比如炒年糕,炸元宵,炒枸杞芽,拌山野菜,蒸菜什么的。蒸菜花样多,蒸土豆丝萝卜丝芹菜叶什么的,春天可以蒸槐花白蒿蒲公英啥的,都是不太贵的农家菜,这样的外敬虽不值几个钱,却让客人心里也有些不安,招了不少回头客。
也有吃腻了肠子的富人对农家菜感兴趣,在农村,青黄不接的时候什么都可以拿来吃,激发了很多巧手妇女的创造力,可以把人畜同食的东西做的味道很好。干这个大英子很拿手,可以连做好几天不重样,浇在上面的调汁也是五花八门。
庭霜忙完开铺子的事,又买了个新农具回到村里,把铺子的管理权完全交给掌柜的,用现代话说就是经理。经营权和所有权分开,是使企业走向正常化发展的途径,虽然只是个饭店...
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