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女皇子(清穿)第14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小十八爷此时会过意来,自己出了洋相了。

出了洋相还得知恩意讲礼仪,于是红着脸颊给亲哥道谢,谢他一片维护之情。

小十七斜着眼睛,暗中拐他一下,“哥哥我拖着你走一早晨,又为你站岗放哨,竟然不谢我?小没良心。”

若楠又悄悄对十七阿哥拱拱手,“谢谢十七哥,赶明个,我求皇阿玛早点给你讨房媳妇儿,让十七哥早生贵子早当爹,好不好噢?对了,宜母妃那天不是也有暗示你么?要不要弟弟推你一把,你去跟八哥搭档杠子。”

小十七顿时涨红了脸,“去,要娶你自己娶,我可不要,他们家的母夜叉还是送给石榴哥吧。”

母夜叉?

这个比喻确切。

八嫂的却当得起。

两个小家伙挤眉弄眼,瞟着小十六嘻嘻嘿嘿窃笑。

小十六正为这个烦恼,瞪眼瞧着两个叽叽咕咕的小讨厌,眼见就要翻脸,十七十八这才识趣打住,两人手牵手躲到一边继续嘀嘀咕咕去了。

小十八正跟小十七嘀咕昨个见闻,对小十六深表同情,顺带笑话他们宜母妃拈酸吃醋的样子。忽然一阵喧哗,他们的康熙老爹已经自太和殿回到乾清宫。

跟着众母妃哥哥,小十八给他老爹康熙行了三跪九叩朝拜大礼。

随后,一班阿哥跟着康熙老爹及大小额娘们,到太后寝宫给他的皇阿奶请安道新吉,也就是拜年磕头问早安。

至此,小十八一班未封爵的小阿哥就不必再去他处,只在寝宫陪太后说话即可。

等候的皇子里就有没封爵的十三阿哥,他身材魁梧,身着宝蓝色皇子服饰夹在小阿哥中间有些突兀,不过他却没有丝毫的不快。

十六十七两位阿哥内心替他不平,因此对他格外亲热。

小十八对十三阿哥更有份特别的喜欢,就是十五阿哥一贯崇尚十四阿哥时时赞不绝口,此刻对十三阿哥也没有看不起的意思,于是一伙子兄弟围在十三阿哥身边,天南地北一通神聊。

个个谈笑风生,气氛十分融洽。

小十八在太后老佛爷处得了两个如意荷包,一个内有两对袖珍玉如意,一个内装金银钱四枚,金银锞四枚。

小十八很好奇皇阿奶是不是每个孙子都一样,跟小十七咬咬耳朵,在跟十六哥对对数目,原来俱是一般。

小十八忍住好奇心,没有去翻看十三阿哥的荷包。

十三阿哥眼睛弯了几弯,最终笑眯眯的把自己荷包递在十八阿哥手心里,十八阿哥捏捏,一个跟自己一样,两对玉如意,一个呼呼作响,凭手感,十八阿哥知道是银票。

心里顿时对这个皇阿奶更添几分孺慕之思。

抬头与十三阿哥目光相遇,心照不宣齐齐露出会心一笑。

小十七在边上呱噪,“是什么?”

小十八悄悄跟他十七哥咬耳朵,“一样的。”不是十八阿哥不厚道,实在是怕十七阿哥知道区别不开心。

皇阿奶爱心无限,金钱却有限,前些日子似乎听说皇阿奶娘家一个侄子又跟她打饥荒了。那是一个蜕变了的黄金家族的后代,除了夏摇扇子冬趴炕,提笼架鸟斗蛐蛐,外带耍嘴皮子提他祖宗当年勇,别的啥也不会。整个一个靠在太后老佛爷身上吃软饭的窝囊废。

小十八亲眼见过康熙老爷子对那人再而三打老佛爷秋风的痛恨,可是这也怪不得别人,只怪康熙老爷子自己,不准他们经商种地,也不给他们派遣差事,生生把人闲废了。

他们也失去了回草原的勇气,只知道游手好闲扯闲篇。像只笼中鸟儿,只会张嘴等人喂吃食儿。当然,圈废了的还有京里那些提笼架鸟的八旗子弟。

这些小小的思绪在小十八脑海里犹如风过树梢,转眼即逝。

在老佛爷处用过中餐,小阿哥们各自回归各处,只等傍晚家宴再碰头。

成年的阿哥们则要回家去接自家妻儿进宫参加乾清宫家宴。

今年,康熙格外加传恩旨一道,各府凡三岁以上小格格必须进宫参加皇家宴会。

哈,好家伙,晚上,小十八跟着十五十六十七一起进场之时,乾清宫里遍地小毛头,这里笑那里喊,哎哟,简直翻了天了。

太子家三个孩子,一女,十三岁。

说实话,他一身品级服饰忒打眼了,粗粗一看,简直就是康熙的青年版,你说康熙心里咋会舒服捏。

三阿哥家三个孩子,其中两个女儿,一个九岁,一个八岁。

四阿哥家三孩子,一个女儿年方十五。

五阿哥家五个孩子,其中三个女儿,一个十三岁,一十二岁,一八岁。

七阿哥家五个孩子,三个女儿,一个十四岁,一个十一岁,一个九岁。

九阿哥家更夸张,脚踏肩膀五个女儿,一个九岁,一个八岁,一个六岁,一个四岁,一个三岁。

十爷就一个三岁的女儿。

十二阿哥也只一个六岁女儿。

十三阿哥,一个六岁女儿,四岁儿子。

唯有一桌比较清静,那就是八爷家,夫妻对坐,干巴巴的看着别家孩子吵闹。他们家各有一儿一女,才方一岁,不符合康熙圣命三岁以上。

小十八简直被炒聋了耳朵,他怎么也想不到,这些小小的毛头会发出如此具有穿透力的音响。

小十八迷糊了!

哦哟,我的神!

这是我们皇家未来的公主么?

十五十六两位阿哥,各自带了福晋前来,在看见那些吵翻天侄儿侄女之时,都微微皱了眉头。

我们以后也会生下这样的小毛头么?

小十七更是一脸怕怕,与小十八相视做个鬼脸,撇嘴暗笑。一副敬谢不敏模样。

不过这吵吵闹闹的局面,随着大家长康熙帝与老佛爷的驾临而瞬间平复。

小十八不由对自己老爹佩服得五体投地,他那强大的气场无人可与匹敌。

今日欢聚一堂,说是家宴,吃吃喝喝在这里已属次要。他代表了一家之主康熙对儿孙们的关怀,慈爱,象征着这个的家庭的团结美好,兄弟间的和睦友爱。大家相聚在这个特殊而欢乐的日子,举杯欢庆,握手言欢,忘记过去的一切不愉快,携手迎接新的一年。

这是康熙美好的愿望。

小十八不知康熙是否采纳自己建议,乘着宫女们上菜间隙,挨到康熙身边绕着弯子打听,康熙到爽快,大手一挥,李德全便呈上今晚节目单来。

小十八一眼所过,除了格格赛诗,还有皇子赛诗一折,无非输了罚酒,赢了赏赐。

小十八不由挑高眉梢,且切,又是老一套,去年已经见识过了,不过老生常谈,无非是大家哼哼唧唧对对康熙进行一番歌功颂德。至于诗作怎样。谁的魁首,无非看谁吹的康熙舒服了。

老生常谈,陈词滥调尔。

小十八撇嘴的动作刚好落在康眼里,“怎么?瞧不上?胤祄又有意见?”

“没,没有!儿臣哪敢!”

“你那嘴边讥笑还没收呢,还敢否认,难道想欺君不成?”康熙声音不大不小,似假又真,真真假假难分辨。

为了康熙面子,也为了自己小命,小十八很配合的软软的跪下,苦着小脸,皱着眉,黑眸幽幽,毛嘟嘟眼皮小扇子似的,一眨一眨的闪着,很辛苦很真诚的扮小可怜,“阿玛也,儿臣焉敢?皇阿玛明察!”

若楠私底下对康熙老爹鄙视到极点,大过年的偏偏跟偶来这套,私下偶还干撒赖,当着这么多哥哥面发作,偶不跪下,岂不找死,偶真衰女也。

其实康熙不过逗逗小十八,他就喜欢看他天一句地一句瞎胡扯,那时是真心要对他怎的,在他精心装扮可怜的时候,康熙已经乐弯了眼睛,待他开口就顺手给他捞了起来,来你上似笑非笑,其实是在强忍着怕笑场,“少装可怜,快些实话奏来。胆敢撒谎,后果自负。”

“嗻!”

“奏来!”

“儿臣觉得这皇子赛诗,”

“该取消了?”

“阿玛,儿臣不是那意思,您听儿臣把话说完再发问好不好吗?您这样子老打岔,儿臣就越发说不清楚了,回头您又该生气了,反过来抱怨儿臣不是。”

“哦?倒是朕的不是了,好,朕不打岔了,你接着说。”

“儿臣觉得,往年不限题自由作诗太老套,今年我们可以命题作诗,这样子可以保证所有事做都是新鲜出炉,这样子赢了了输了都公平。”

“如何命题?由谁命题?”

“如果皇阿玛信任儿臣,让儿臣去办如何?”

“准,办的不好,小心扳子。”

“啊?嗻!”

小十八低头答应一声,再次在心里无比鄙视自己的康熙老爹,用人不疑撒,这般威胁干嘛呢?

小十八一拽小十七,两人折回小十八乾清宫西暖阁里。

小十八所说题目,借着小十七一手漂亮的字体变成一个个小纸条,总共写了百十个题目,来那个人方才罢手,小十八又去康熙书房找了个放字画的青花瓷花瓶,把一个个写着题目,或者要求纸条放进去。两人合力抬着花瓶小心翼翼回到大殿。

小十七见十八阿哥不按正路出题,拿起一张纸条,有些许担心,“十八弟,这样行不行呀?别给那位抽到就糟了?”

小十八原本无此心意,经小十七一提,他到希望如此,看看某人如何抒情了。

不过为了安慰小十七也安慰自己,他豪气的一仰头,“不会的。我们做的多了,或许它就落底了,谁也抽不着。”

康熙看着哥俩但笑不语,似乎对小十八的花样十分看好。

小十八爷自己心里却被康熙晓得没底了,正所谓希望越大失望就越大。不由暗中拐拐同坐的小十七,小十七也是心里没底,两人相互交换一下忐忑的眼神,暗中拉着小手,互相安慰打气。

酒菜上全,酒杯住满,李德全弯腰知会主子。

康熙便咳嗽一声,对三阿哥微微点头,示意晚宴前奏节目开始。

三阿哥遂起身兼任赞礼官。

他高举酒杯领头跪为康熙祝酒,“儿臣等敬祝皇阿玛福体安康,国运昌祚。”

下面呼啦啦忙着跪下鹦鹉学舌。

康熙叫声起,所有人等起身就坐。

三阿哥招招手,一对宫娥端着一个个小几子上来。总共十二个,两边对排。

再有宫女上前,每个几上摆上文房四宝,并坐垫。

三爷便开始讲解规则,所有皇孙女,凡三岁以上比试背诵诗词,六岁以上比试作诗作词,不会作诗者抄录前人佳句亦可,不限题,不限韵,自由发挥,诗作优胜者重奖。

太子家的大格格,三爷家两个闺女,四爷家的闺女,五阿哥五阿哥家三个闺女,七阿哥家三个闺女,十二阿哥家六岁的闺女,十三阿哥家六岁的大格格。

宫娥引导各家女儿齐齐上前就座。

小十八傻眼了,好家伙,感情皇阿玛多少孙女心中有数,不多不少刚刚十二个女孩。

一番比试,结果并不理想。

只有太子家大格格,三爷家的大格格,二格格,四爷家的大格格,十三爷家大格格交上了诗作。

十八阿哥凑近看时才发现,只三爷家的大格格,四爷家的大格格,交上的是原创诗词。字儿均是不俗。像是下过一番功夫。

太子家的格格几乎不识字,似乎是临时抱佛脚,歪歪扭扭抄录了一首,竟然是王之涣的《登鹳雀楼》。

三爷家二格格,十三爷家的大格格虽然也是抄录的唐诗,但字儿却顺溜,显见是学过书法。

九爷家三个六岁以上闺女,七阿哥家三个闺女,十二阿哥的闺女统统交了白卷。

康熙一番询问,她们几乎全部不识字,个个不知诗为何物。平素只在家里练习女红而已,问起平时可练过武艺,也是个个摇头。

小十八对上康熙眼睛,霎时间尴尬万分,心想自己怎么出了这么个馊主意,不知道该如何收场。

两张原创也要分个高低,三爷家的女儿署名淑娴。

诗作《咏梅》

竹里寻常见,西南焉可穷。

栖迟宫漏发,积雨祝东风。

四爷家大格格署名怀瑜。

诗作《咏雪》

何曾惊岁月,紫陌去悠悠。

渭水鹅毛失,轻苔龙气浮。

两人诗作满场传阅一遍,有的说四爷家格格怀瑜境界更高,更大气,有的说三爷家淑娴更精准更雅致。

康熙询问小十八意见,若楠自己不会作诗,看不出好坏,实话实说道,“儿臣觉得两个侄女儿能写已经难得,干脆不分高下,两个状元。就是几个小的字儿也顺流,也该奖励。”

康熙一笑点头,“说的不错,就依你所奏,都赏。张廷玉拟旨,册封雍亲王府大格格诚亲王府大格格为郡君,各赐银千俩。衡臣,朕直说意思,你斟酌拟旨。”

回头招手,让所有孙女近前,每个询问几句,是谁家女儿,母亲是谁,平日干些什么呀,等等。甚是慈祥和蔼。

最后宣布,各家小格格俱到内务府,领取压岁银子五百俩。

各家父母俱来谢恩领赏,脸色却是各异,正所谓有人欢喜便有人愁。

其他还好,最是太子脸色难看至极。他是太子,女儿无封,的却抹不过面子。小十八小心翼翼得看看太子,在看看康熙,那气场忒诡异了,识相的缩缩脖子,不再东张西望。

心里十分愧疚,太子哥哥也,小十八不知道您家堂堂太子府,女儿竟然不识字。要怪也怪你自己,你老成天都忙啥呢,女儿家教成这样子!

作者有话要说:祭奠玉树死难同胞!

冷面爷正言作情诗(改错字,看过的勿点)

小十八肠子都悔青了。我悠哉悠哉混日子就得了,干嘛参合这档子事儿嘛。

只可惜,做也做了,事儿也出了。

悔之晚矣!

好在三阿哥很快宣布进入下一环节----命题作诗。

小十八爷若楠顿时紧张起来。

三爷传皇上口谕:皇子皇孙,阿哥福晋侧福晋均可参加。

题目由各人自己抽取,抽取的题目先交给十六阿哥,由十六阿哥展开念出题目及其要求。抽取者自去作诗,时间不限。

往年都是太子打头吟诗唱赞歌,可是,今天太子不知哪根筋不对,安坐如山,似乎没有作诗的意愿。

他这一冷,排他下面的三阿哥四阿哥就不知如何是好了。

大家屏息等待,小十八只觉得时间如巨石般压在自己心上,心中悔之不及,都是自己不该瞎出注意,以至康熙老爹陷入尴尬境地,康老爹被太子叫板,这年算是过得腌杂了。年饭还没吃也,只好等到夜里再吃饺子了。

大家观望着,太子不动,人人不动。是谓敌不动我不动。

小十八心里绷得紧紧地,都快绷断了,倘若因此太子惹下祸端,自己罪过就大了。正在焦急,就见四阿哥站起身来,那意思即便得罪太子也要捧捧康老爹的场。

说时迟,那时快,太子长子弘晰迅速起身,走到康熙御座之前跪地奏报,“皇玛法恕罪,阿玛身子不爽,孙儿愿意代替阿玛一试。”

康熙神色一暖,微微额首。

小十八恨不得为这个大侄子咱声赞歌,差点就要落泪。

太子哥哥,您被废千万别跟我小十八爷扯上关细,您好好表现,顺利登基,反正哪位哥哥做皇帝,我十八都跑不了是御弟,偶不挑。

弘晰来至花瓶前,伸手一超,抓出一张递给小十六,小十六念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