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4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叶子衿若有所思的点了点头,端了茶盏,“你先下去吧。”冯显媳妇忙转身退下了。

紫苏看着她离开,低声问:“小姐怎么不和她说说?”叶子衿摇了摇头,微微的笑,“我现在有了别的主意了。”紫苏就诧异的看了她一眼,嘴角微嗡,终究是没有说话。

待到屋子里众人散去时,叶子衿就拿出了二百两银子,亲手交给了宋妈妈:“妈妈,这些银子,您拿着,同和妈妈两个,再加上方才那个丫鬟,一道去市集上看看都有些什么彩线,打听打听都是什么价钱,然后先买一些回来试试。还有细纱布,轻纱帐子,都一口气买些回来。”

叶子衿环顾了眼四周,“我的屋子里倒是无妨,只是我昨儿个瞧着别处几个丫鬟们住的屋子,不仅闷热,而且蚊子也多。想来是这地方近山,周围都是花花草草的缘故。”宋妈妈忙应了,又叹道:“现如今手头如此紧,您还顾着丫鬟们……”

叶子衿笑了笑,“手头紧不假,可也不能委屈了她们。都是一路跟着我来苏州的,更何况日后还指着她们做些绣活,若是她们不如意了,这绣活做出来,只怕是也不大好。磨刀不误砍柴工,只要有人在,还怕闯不出一条路来?”

宋妈妈笑了笑。

*********

新书求推荐票,求收藏,求打赏!

第二十一章 开头(五)

显见得对于叶子衿的话,并没有什么异议。

主子使唤丫鬟本是天经地义之事,可要想让丫鬟们一心一意的跟着自己,为人还是要亲和些的好。昔日花团锦簇之时,人人簇拥着,追捧着,可能不会察觉,可一旦落难以后,才是考验人心的时候。

舍得舍得,没有舍,哪来的得。

是以在这一点上,叶子衿从来都是落落大方,也没有想要克扣丫鬟的意思。

等到宋妈妈将针线工具买了回来,叶子衿就开始分工了。“紫苑和天冬半夏三个负责绣字,我待会描上一句诗,你们照着那样子绣出来,紫苏就专门绣兰花。”一面说,一面拿着布尺在细葛布上比划。

几个人都听得十分仔细,待叶子衿说完,便点了点头,“那我们即刻就开始动手了。”叶子衿微微颔首,又吩咐几个小丫鬟分线,穿针。没一点都准备的十分仔细,不想出半点岔子。

紫苑想了想,奇道:“小姐,人人都喜欢花团锦簇,我们却只绣兰花和诗句,会不是太过素雅?”

“那也得是看用作什么的。”叶子衿淡淡笑了笑,“江南雅士众多,只怕会反过来嫌这花样太花哨。到时候我们耗费了功夫,反而是不讨好。我看不如多留点白,这样才有未尽的意思。就算是菱烟阁一时瞧不上我们,这也是进可攻退可守的法子,横竖我们留的空白多,若是有别处用,还能加上些花样。”

几个人听了一席话,都觉得在理,也就挪到了旁边的耳房,忙得不可开交。

叶子衿无所事事,拿着绣工花样子开始研磨,不知不觉已经过去了大半个时辰。

在叶子衿出神的当口,燕京城内,国公府的正房里,叶夫人却是面色铁青的坐在榻上,“怎么,玲珑竟被抬做了姨娘?”莫妈妈垂着头,低声说道:“千真万确,这事是我听陈家的下人说的。”叶夫人眼中有一闪而过的寒意。随即嘴角勾起了一抹讥讽的笑,“是么,可是玲珑的卖身契,却是握在我的手里!”

莫妈妈就不敢接话了。

叶夫人冷笑道:“我前几日记挂着子衿,将这事几乎就忘了。既然陈家有这个脸抬了她做姨娘,那我这个做主子的,又怎能安安稳稳的坐着?”莫妈妈微微一抬头,望了叶夫人一眼,“夫人,您打算如何?”

“你去打听打听,玲珑是凭着什么被抬了做姨娘的。”叶夫人眼底眉梢都是冷萧萧的寒意,“在这种当口,竟然敢明目张胆的抬了玲珑。其中莫不是有什么隐情吧?”莫妈妈立刻会意过来,“您是说……”

叶夫人端了茶盏,淡淡抿了一口,冷哼了一声,“都说母以子贵。那陈文也不是个好性儿的,玲珑虽说生得漂亮,可也称不上绝色,能叫陈文顺顺当当抬了上去,说不准就是玲珑那小蹄子有了身子!”

莫妈妈会意的说道:“夫人您放心,我这就去打听打听。”叶夫人点了点头,眉梢微挑,“我倒要看看,哪怕是那天不怕地不怕的孙猴儿,也逃不过如来的五指山!”莫妈妈匆匆而去,很快就带回了消息:“夫人,您所料不差,玲珑当真是有了身孕!”

“这可是好事呀。”叶夫人冷冷笑了笑,“这可真真是飞上枝头变凤凰了!”语气里满含着嘲讽。莫妈妈眉眼动也没有动一下,低声问:“夫人,要不我派个人,现在就拿着卖身契闹上门去,让全燕京都知道陈家的丑事……”

“不必。”叶夫人眼里流淌着说不清的光华,“猫捉到老鼠,总是要耍完一阵才肯罢休。如今子衿为玲珑这小蹄子所累,我做母亲的,怎能置之不理?我们暂且不动声色,安安静静的等到玲珑生下孩子,那时可就有好戏看了……”

莫妈妈隐隐有了几分明白。

叶夫人轻声笑了起来,“若是生下儿子,那才是真真的好事。”莫妈妈心中灵光一闪,立刻反问道:“夫人,您是要……”叶夫人淡淡点了点头,神色微冷,眼里是深深的不屑,“陈家也是书香门第,若是玲珑生下了庶长子……”顿了顿,话锋一转,“奴婢的儿子,我倒要看看,该如何立足!”

叶夫人并没有说下去,莫妈妈却已是心意相通。

叶子衿一直到半个月后才得知这个消息。

那时正是叶夫人派遣了莫妈妈亲自来看叶子衿的情况,莫妈妈见着叶子衿神色淡然,举手投足间自有一股傲然,也就随口提了提玲珑的事情。叶子衿并不觉得如何吃惊,但是对于玲珑的背叛,她心里有一处,一直无法忘怀,也无法谅解。

沉默了片刻,叶子衿就对莫妈妈说道:“娘那边,打算如何处置玲珑?”莫妈妈见着身边几个都是紫苏几个,也没有旁人,也就压低了声音,在她耳边如是一说。叶子衿挑了挑眉,拈着的细针在阳光下闪了闪,眼里却没有了一丝暖意,“到时候陈家声名扫地,只怕是也不好收场。”

莫妈妈就淡淡笑道:“夫人正是盼着如此。”叶子衿手中的针线绕了几十个来回,勾出了一朵芙蓉的半片花瓣轮廓,“那我可就等着看好戏了。”莫妈妈笑着颔首,目光落在她手上的针线绷子上,不由笑问:“小姐这是绣什么呢?”

“这是芙蓉花。”叶子衿不动声色的笑了笑,“不过是闲着打发时间罢了。”莫妈妈想到这庄子上的冷清,也有几分明白,啧啧称奇:“小姐您的手艺是越发进益了!”叶子衿微微一笑,手上却是不停。

若是叶夫人知道她和几个丫鬟们纷纷靠着绣活挣钱,也不知作何感想。

莫妈妈就压低了声音说道:“夫人说,国公爷如今还在气头上,还得委屈您多住上些日子。”说着,从袖中掏出了一个荷包:“这里是一千两银子,夫人让您先留着使。”这让叶子衿喜忧参半。

虽说她现在缺钱不假,可叶夫人给的银子越多,只能说明她将要滞留的时间越长。并不是不喜欢这庄子,而是心里有一种无法归属的感觉。惶惶然就如同那雨打的浮萍,找不到自己的归宿。

说到底,这庄子对于她而言,只是暂时的庇护所。她终究是要回到燕京去的,不管燕京风霜如何,也不管这里如何的宁静,她骨子里就是国公府的二小姐,这事实是无法改变的。哪怕,她对于国公府,并没有太深的感情。

可是那毕竟是她成长的地方。

但如今,莫妈妈显然就是叶夫人的另一双眼睛。叶子衿心里就是千百个不痛快,也得忍下去,否则,只会叫叶夫人白白着急罢了。想到此处,也就淡淡笑了笑,没有丝毫迟疑的收下了荷包,“回去替我向娘问好,这地方很安宁,我无事时带着丫鬟们做女红,偶尔也出去散散心,让娘不用担心。”

莫妈妈一一应了,叹息着说道:“您在这里,夫人何尝又不心痛,有好几晚都做噩梦,梦见您过得不好,立刻就惊醒了,叫我们看着,心里也不是个滋味。”叶子衿心里一酸,眼眶微热,几乎落下泪来。

还是紫苏见着势头不好,凑上来插了句话:“妈妈您看着这庄子上风景如何?”莫妈妈笑着颔首:“是个休养的好去处,这可真是山清水秀福地。”话头就这样被岔开了。紫苏几个命和妈妈领着莫妈妈走了一道,待到莫妈妈离开时,仍自笑道:“这地儿可真不错,可得和夫人好好说说!”

马车里带着不少的土特产,都是叶子衿命人装上的。

随着一声呼啸,马车缓缓行驶。叶子衿立在土坡上,看着莫妈妈的马车越走越远,不知何时,泪已落了满脸……

过了没几日,就是月底。恰巧是菱烟阁来收绣活的时候。叶子衿早早的的便命紫苑自己将屏风收拾妥当,让丫鬟们小心翼翼的搬着屏风到了厅堂上。哪知菱烟阁来的人颇有几分傲气,只在村子固定一处收绣活。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叶子衿只得让冯显带了人,将屏风搬到了村子里。紫苑几个都蒙着纱,亦步亦趋的跟着进了村子。叶子衿心里隐隐也有些不安,呆呆的坐在窗前,来来去去的翻着手里的几张书页。也不知过了多久,才听见一阵纷沓的脚步声。

“小姐!”紫苑还未进门,便扬声唤道:“小姐!有好事儿!”院子里剩下的几个丫鬟见着她满面喜色,都围了上来。紫苑不管不顾的迈进了门槛,也不待小丫鬟撩帘子,自己就顺手一撩,快步走到了叶子衿身边:“小姐,我们的屏风,菱烟阁愿意出二百两银子买下来!”

叶子衿心中一喜。

买来的线并没有耗费多少,这细葛布是自己从燕京城带来的,不算做耗费。而唯有这屏风的底座,是黄木杨,雕镂掏空,花费了不少银子,月末是四十七两的样子。满打满算,这屏风总共的花销,也不过是五十两银子!

这就等于,她凭着这屏风,赚了一百五十两银子。

这可真是开门红。

第二十二章 开头(六)

后面的宋妈妈和紫苏几个倒是沉得住气,跟在后面慢慢踱了进来。然而人人面上俱有几分喜色,看得出来,此行收获良多。

沈紫言就笑着问:“菱烟阁的人,可还有别话?”“有啊!”紫苑忙不迭点头,笑语盈盈:“其中一位绣娘看了我们的屏风,一连称了好几个好字。还有一位,直问我这屏风的式样是谁想出来的,那首诗又是出自谁的手笔,那兰花是谁绣的,诗句又是谁绣的!还说第一次见到这样巧妙的心思,很是喜欢。”

果真是内行人,一眼就看出兰花和诗句不是出自于同一人之手。

叶子衿对于溢美之词,不过是左耳进右耳出,然而听到自己苦心孤诣的劳动被认可,还是止不住的高兴。想一想,笑意就不可抑制的洋溢在了眼底眉梢。

宋妈妈就抿着嘴笑:“看样子我们日后得多绣几副屏风才是。”“不错。”紫苏在一旁接口:“那几位绣娘说我们日后还有这样的屏风,一定要先给她们看看。只是屏风的底座可以不必做了,她们菱烟阁有专门的师傅来做。”

叶子衿自然没有异议。

屏风的底座,光是挑选木材就要耗费不少心思,更何况她对于这木材根本就是一窍不通,只知道那颜色配着屏风好看,也就选上了。时间匆匆,就连打听一番市面上黄杨木价钱的空隙都没有。

叶子衿也没有想到这么容易就打通了菱烟阁这一关,从前还以为十分艰难,生怕自己和丫鬟们都是来自燕京,南北差异极大,也不知自己的喜好是否合乎她们的心意,患得患失了许久。现在看来,在刺绣一事上,倒也没有那么多的隔阂。

也就点了点头,“那我们暂且先都绣屏风。”紫苏笑着应了一声,沉吟着说道:“小姐,这屏风是紫苑,天冬,半夏和我四个人绣出来的。可这样一来,还闲置了不少人手。更何况我们绣的时候还是没日没夜的赶出来的,我看不如让乌茜和文竹二人也绣些别的。”

叶子衿对于这两个名字十分陌生,每日在一旁看着紫苏几个绣屏风,自己也拿起针线帮忙填一填花样,虽说曾注意过两个小丫头手艺极好,可那时满心里都是旁的事,也不曾问过名字。

紫苑立刻就拉着两个身着月白色小褙子的丫头出来了,笑道:“小姐,你瞧瞧,这模样可还齐整?她们俩女红也还好,虽说做大宗的不行,可绣些小东西,却还是可以的。”这么些丫鬟,总不能光指着紫苏紫苑,天冬半夏这四个人。‘

叶子衿就笑着颔首:“那好,你们也绣些别的。只是菱烟阁的人,可还有说别的什么?”宋妈妈忙笑道:“她们说,还缺补子,喜服。”叶子衿眼中一亮,问道:“她们还要喜服?”宋妈妈点了点头,“不错,听说现在想要不少盖头,只是那玩意小,赚头不多,也很少人做。”

“那我们就先做这个。”叶子衿现在信心满满,摩拳擦掌,“正是做的人少,我们才要试试。都说积少成多,虽说赚的少,可做起来快,这也是一桩大事。更何况在外头买盖头的,多半是小户人家,所在乎的,也不过是个喜庆罢了。”

宋妈妈应和道:“小姐说的在理,她们也不大在意绣工是否精致,不过是多绣上些凤凰牡丹之类的吉祥物罢了。”叶子衿微微颔首,随即神色一凛,告诫道:“话虽如此说,可也不能松懈了。若是手艺不好,不光是毁了我们才做出来的名声,只怕日后就叫菱烟阁的人小瞧了。”

众人齐声应了。

叶子衿这才问声细语的对紫苏说道:“我知道绣这样的屏风,你们四个人紧赶慢赶的,也得要一个月的功夫,你们也不用太急,慢慢来也无妨。这个月你们没日没夜的,不知熬了多少光火,我见着心里也不是个滋味。”

紫苏几个心中一暖,都忙说道:“都是分内事,这有什么说的!”

叶子衿微微一笑,将才得的两百两银子银票摊开放在了桌上。“我也不求大富大贵,不过是做些女红来过过日子罢了。你们既要服侍我,还要赶绣活,着实是吃力。我看不如这样,所得的银子,除掉买针线和布匹的花销,到了年前,我按着所挣银钱多少,分二成给你们。”

满屋子的丫鬟,还从未见过这样的事情,都连称不敢。

可叶子衿心里有数,自己身边的丫鬟,一开始就十分清闲,只用让她们服侍自己一人便足矣。到现在陡然来做绣活,一开始可能还觉得新鲜好玩,不会有怨言,时间久了,难免会有些牢马蚤。虽说主仆情义在,可有些时候,也保不住有些丫鬟心里忿忿然不肯好好做事。

叶子衿笑了笑,“这事就这样定下了,你们不必多说。”紫苑眼睛一红,哽咽道:“小姐,您待我们这般好,我们若是还不好好服侍您,定会遭天打雷劈!”叶子衿端着茶盏抿了一口,打趣道:“我也不用你指天发誓,日后你勤勉些,就是报答我了。”

紫苑破涕为笑,立刻说道:“小姐放心,我若是再不勤恳,我还是人不成?”

投之以桃,报之以李。

叶子衿面上笑意更深。

虽说不能保证人人都一条心,可至少能稳住自己身边这几个大丫鬟。

只是念头闪过,想到背叛自己的玲珑,眼里有一闪而过的不虞之色。紫苏见得分明,就低声问:“小姐可是想到了玲珑?”叶子衿也没有否认,叹了一口气,点了点头。提起玲珑,紫苑满肚子火气,就推了把紫苏:“好生生的,你提她干嘛?那种没良心的小蹄子,迟早会遭报应的!”

叶子衿淡淡笑了笑,“那可就要看日后了。”紫苏咬了咬唇,又说道:“小姐,她的卖身契还在夫人手上,不如我们……”叶子衿眉梢微挑,嘴角勾起了一抹笑,“我离开陈府时就已经说过,误了我的人,我不会叫他们有好日子的!”

紫苏神色一凛。

叶子衿面上又化开了笑,“只是现在还不是时候,再等上些时日……”

第二十三章 转折(一)

紫苏目光微闪,若有所思,也不再追问下去。

叶子衿就端了茶盏。

紫苑就在一旁笑道:“何必提这些让人不快的事情,我们现在可不是好好的?谁理会那忘恩负义的东西!”叶子衿淡淡笑了笑,不动声色的将话头岔开:“这时候,也是该用饭的时候了吧。”

“我可都闻见饭菜香味了。”木莲笑着打趣:“秋菊这些日子的手艺是越来越好了,不时就做些野味来吃,竟比从前吃过的还要鲜美,还要可口几分。”“那是自然。”宋妈妈笑着应和:“那可都是从地里采的,能不新鲜?”

几个人说说笑笑的,就见秋菊低眉顺眼的进门来请。

叶子衿率先出了门,坐在了桌前。还未揭开碗,就觉香味扑鼻,引得人食指大动。秋菊一面揭开碗,一面笑道:“这是才做的蒸芋头,将獐子肉切成片,和芋头混在一块,放在蒸笼里一处蒸出来的。”似乎是生怕叶子衿觉得不洁净,每样菜都细细的述说做法和来历。

叶子衿只当趣闻来听,也觉十分有趣。

拈起筷子,夹了一块芋头,滚烫滚烫的,几乎将叶子衿舌头烫出泡来。宋妈妈看着直摇头,叹道:“我的小姐!能几日不见了荤腥,馋成这样!”叶子衿不好意思的笑了笑,“这可不是觉着好吃么?”说着,又夹了一块,这次却长了记性,将芋头放在饭碗里凉了凉才放到口中。

秋菊笑道:“这蒸芋头,也就是讲究个热乎劲。小姐是矜贵之身,自然不比我们。我们这样的,也只有大年三十的晚上,一家人围在一起,才吃上那么一两块。用的也不是獐子肉,就是那野猪肉,一个村子里猎上一头,家家户户的分。”

叶子衿就笑了笑,“这村子里有多少人?”秋菊想了一阵,笑道:“也不知有多少人,只是村子里青年人也不多,大概有一百来户人家罢了。”叶子衿对于村子大小并没有什么概念,却听得木莲叹道:“这也算得上是大村子了!我见过有的村子,老的老,幼的幼,还有不少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