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7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张嫂子和栓子被他们这般做派惊得站在一旁,有些无措的样子,瑞雪看着好笑,拉了他们低声说道,“不必担心,大户人家的讲究多些,咱们也没存了什么坏心思,不过是与人方便的同时,咱们也赚些辛苦钱罢了,她们要用什么,捡好的送上去就是。”

张嫂子好奇问道,“妹子,你可知道她们是什么来头?”

瑞雪笑着摇头,“管她们是什么来头,萍水相逢,以后一定也见不到了。”说完吩咐栓子,“机灵一些,别让北屋的人冲撞了人家小姐。”

栓子应了,瑞雪戴了套袖和围裙,打水洗手,准备包馄饨。张嫂子也去舀面,跟着忙了起来。

瑞雪把早晨带来的那块鲜肉细细剁碎,又在篮子里找了一棵小白菜,同样剁碎混在一起,加了一点儿花椒粉,素油,盐等调料,搅拌均匀,正要嘱咐张嫂子的把面团擀得薄一些,就听见门外有环佩叮当相撞之声,随即门帘一挑儿,走进来四五个女子,中间一人穿了水蓝色的锦缎长裙,蜜色的对襟衫子,白净纤长的玉手扶在旁边的绿蕊胳膊上,露出一只温润的羊脂玉镯,头上因为戴了帏帽,让人看不清长相如何,但是只凭着走动时的身姿,就不难猜出这一定是个美丽的女子。

张嫂子怕北屋突然出来人,惊到这样的娇客,连忙抢上前,开了南屋门,那女子略微点点头,就走了进去。

张嫂子吐吐舌头,嘀咕道,“老天爷,这可真是天仙一样的人儿啊。”

瑞雪淡淡一笑,“赶紧包馄饨吧。”

两人麻利的擀了馄饨皮,包了五十几个大馅馄饨出来,用锅里的骨头汤煮了十只,绿蕊等在一边,送上一只描了缠枝莲纹的大瓷碗,瑞雪盛好,加了半碗汤,想了想,又端了一碟辣椒油和一碟萝卜咸菜,一起放到托盘里,笑道,“这红色的是辣椒油,虽然辣得难过一些,但是吃到肚子里会全身发汗,另外那碟是新腌的咸菜,给小姐配着馄饨吃,解解油腻。”绿蕊道了谢就端着进了屋。

不到一刻钟后,北屋的力工们听得有管事招呼,都跑出去做活了,瑞雪和张嫂正忙着拾掇桌子,刷洗碗筷,绿蕊却跑出来笑着请瑞雪进去说话。

瑞雪洗了手,摘了围裙和套袖,随她进了南屋。

原本简陋的屋子现在可是大变了模样,让瑞雪有种走错地方的错觉,屋子角落多了只高脚凳,一只长颈仙鹤的香炉正袅袅吐着极淡薄的白烟,嗅着清淡而馨香,炕上的矮桌被换成了褐色的楠木小几,中间大肚儿花瓶里插了几只芙蓉花,瑞雪想起家里被风雨摧残的几近光秃的桂花树,倒是好奇起来她们是从何处找来这样盛开的花朵,待仔细一看,到底发现了些端倪,那花瓣虽美却没有光泽,原来竟是用绢纱制成的。花瓶旁摆了几本书和一套文房四宝,炕头儿上铺了团花锦缎的被褥,一个美丽温婉的年轻女子靠着一直圆枕,两颊红润,也正温和笑着打量瑞雪。

旁边那个四十几岁的老妇人,拉了瑞雪上前,笑道,“小姐,这就是这家铺子的老板娘。”

瑞雪收回打量的目光,淡淡一笑,行了一礼,“给小姐见礼。”

那小姐见她脸上没有半点儿惶恐之色,行事不卑不亢,心里就先添了三分喜欢,加上刚才吃的那碗馄饨实在美味,就指了炕沿儿笑道,“这位嫂子不必客气,请坐。”

瑞雪也没推让,真个儿坐到炕沿边上,惹得那最先到店里买雪羹的粉衣丫鬟皱了眉,好似想说什么,被绿蕊拽了一把,就咬着嘴唇不吭声了。

那小姐简单问了几句凌风城附近的风土人情,听得瑞雪谈吐不俗,不似普通村妇粗俗,就忍不住好奇问道,“嫂子可是个识字的?为何在这码头边抛头露面开铺子?”

瑞雪嘴角微微上翘,答道,“幼年岁曾习过几个字,但是也忘得差不多了。家中贫寒,夫主身子也不好,所以就开了这个小食肆赚些日用。”

她说着想起昨晚与赵丰年的争吵,忍不住又皱了眉头,看在那小姐眼里却以为她是心忧夫主的病情,就生出了同情之心,唤了那中年妇人,“吴妈,拿五两银子来。”

吴妈是小姐的奶娘,深知小姐心软的脾气,想着少爷走时留下的银子也多,也不差这几两,难得这老板娘刚才做的馄饨对了小姐的胃口,脸色也好了许多,就爽快的拿了银子出来。

那小姐笑道,“今日这馄饨的味道我很喜欢,这土床又热乎,觉得风寒都好似轻了许多,这银子是感谢嫂子的,还请嫂子不要嫌少。”

瑞雪本没有博取同情的意思,一见她们如此,反倒有些红了脸,连忙推辞道,“小姐误会了,我不过是陪着小姐闲谈几句,没有讨赏的意思。”

那小姐却不依,一定要瑞雪拿着,瑞雪见她眉间有些疲惫之意,就道了谢接过告辞出来。

吴妈暗赞瑞雪有眼色,服侍着小姐睡下,摸摸褥子下热乎乎的炕头,心头一动,幽州比这里还要往北八百里,想来定然更冷,如果可以问出搭这土床的法子,到了姨太太府上也搭上一铺,就不必担心小姐冬日难熬了。

她这般想着,看小姐睡熟了,示意两个小丫鬟留下守着,就带着绿蕊和红杏悄悄开门出去。

瑞雪正觉拿了人家的银子有些烫手,所以忙着把剩下的馄饨煮了,送给绿蕊等人吃,正巧看见吴妈出来,就问道,“吴妈,可是小姐有何吩咐?”

吴妈拉了她坐下,也不啰嗦,就把刚才的想法说了,瑞雪笑道,“这盘炕的法子,我也是在别处看来的,不是什么复杂法子,我一会儿画张图,吴妈到时找个泥水匠看看,保证能盘得出来。”

吴妈大喜,瑞雪就盛了馄饨出来,又添了一盘火烧,请了他们到南边中间那屋吃饭。

那小姐一觉睡到申时中刻才起来,又吃了一碗瑞雪的独门蛋羹,只觉风寒彻底好了,神色都清爽起来,喜得吴妈等人拉着瑞雪谢了又谢,付了双倍的吃食钱,这才回了船上。

今日收获颇丰,瑞雪心情极好,收拾好店里,就与张嫂子说笑着一起回了云家村。

远远还没到村口,就见大壮在柳树下转圈儿,张嫂子就喊道,“大壮,你不在家里看着弟妹,怎么跑这里玩耍?”

大壮抬头看见是娘亲和师娘回来了,小跑上前,拉着瑞雪就道,“师娘,先生好像生病了,头上热得厉害,我爹爹去请大夫了。”

第二十七章取暖

瑞雪一听赵丰年病了,吓得脸都白了,哪里还记得昨晚的争吵,飞跑着回了家,冲进屋子一看,果然,赵丰年安静躺在床上,两颊上浮了一层不正常的红晕,额上渗着密密的汗珠,眉头紧皱着,好似忍受了绝大的苦痛一般,瑞雪心里猛然一痛,抢上前摸了摸他的额头,果然烫得很,她轻轻喊了两声,“掌柜的,掌柜的…”

张丰年的睫毛颤了颤,慢慢睁开眼睛,分辨好半晌才看清眼前的人,张了张口,想要说话,无奈嗓子太干发不出声音来。

瑞雪见他醒了,大喜过望,连忙问道,“这怎么突然就病了,是不是昨日洗头发受了凉?”

赵丰年眼里闪过一抹恼意,昨晚天气骤冷,瑞雪把被子全缠到了自己身上,他又不好去争抢,身子里潜藏着寒毒,本就最容易受凉,所以,就成了这副模样,身上热得如同着火,心里却冷得直想哆嗦。

瑞雪哪知是自己惹得祸,还以为自己猜对了,跑去桌边倒了一杯温茶,扶着他起来,喂他喝下去,“我没事…”赵丰年的声音哑的好像铜盆刮磨着沙砾一般,勉强说了这一句,就忍不住又开始哆嗦。

瑞雪连忙重新安顿他躺下,想要再拿条棉被给他盖上,才发现,自己前些日子只裁了新衣,却忘了做新被子,懊恼的跺了跺脚,下厨去烧热水。

水尚未烧开,张家夫妻就引了一个黑瘦的中年人进来,连声喊道,“大夫来了,大夫来了。”

那中年人卸下背上的竹篓子,大马金刀的坐在桌边,喝了一碗张嫂子倒好的茶水,这才上前给找赵丰年摸了摸脉,张口就道,“病人这是犯了热疾,想来是昨晚寒凉,盖了太多被子,心里积了火气,不是什么大病,我给开个方子,喝上三副就差不离了。”

张家夫妻听了很是欢喜,瑞雪却看着他手指甲里的泥垢和满口黄牙,心里一阵阵直犯恶心,恨不得拿个湿布巾把赵丰年的手腕擦上十遍八遍,听得那翻盖后被子积了火气的狗屁结论,更是皱了眉头。但是这人是张家夫妻请来的,想来平日也是常在村中走动的,倒不好冒然得罪,于是勉强笑道,“那就劳烦大夫了。”

说着拿出家里的文房四宝,看着那大夫写了一张犹如鸡爪扒拉一般的药方,奉上五十文诊费,就送了他出门。

张嫂子见瑞雪随手就把药方扔在桌子,明显是不想去抓药,就劝道,“妹子,这游医是咱们附近几村里医术最好的,还是照方抓副药,给赵先生看看吧。”

瑞雪扭头看了眼棉被下不停哆嗦的赵丰年,叹气道,“嫂子,让你和张大哥跟着挨累了,不过,这游医的医术实在有些不能让人信服,我家掌柜的明明就是受了风寒,外热内冷,可他却说心里积了火气,这纯属无稽之谈。如果真按照他的药方抓药,到时恐怕病情更重。”

张大河担忧的搓了搓手,说道,“那不如,我借车进城去药堂请大夫吧。”

瑞雪摇头,这个时候天都要黑了,城门恐怕马上就关了,再说也不好让张家夫妻跟着担忧忙碌,于是说道,“我原来倒是学过几个法子,先试试看能不能让掌柜的退热吧。”

张嫂子见她坚持,也不好再劝,只得多嘱咐了几句就回了家。

瑞雪麻利的熬了一碗浓浓的姜汤,赵丰年烧的迷迷糊糊,嗅着味道刺鼻,就不肯开口喝,瑞雪只得把他半抱在怀里,一边轻声哄着,一边慢慢喂他,总算糊弄着他喝了大半碗下去。

瑞雪又投了湿布巾,把赵丰年剥得只剩一条亵裤,然后给他擦拭全身,最后才严严实实的掖好被子,坐在一旁守着。

半夜时,赵丰年头上的热度终于降了一些,可是没等瑞雪欢喜上一刻钟,就又开始喊冷,瑞雪翻遍了他的箱子,也没找到一件棉衣和毯子,万般后悔先前为何忘了冲张嫂子借一条被子过来,现在这五经半夜也不好去吵醒人家。

原地转了十几圈儿,赵丰年的低低的呻吟声,在静夜里极其清晰,就像一根根儿细针扎在了她心头最柔软的地方,疼得她眼泪都在眼眶里转。最后实在无法,三两下脱了外衣和中衣,只穿了肚兜和亵裤钻进了被子里,一边在心里拼命想着,她这是在救人,一边死死闭了眼睛,把赵丰年揽在怀里。

不知是两人相拥真的产生了异样的温暖,还是赵丰年自身的抵抗力终于觉醒,不过半个时辰,赵丰年居然睡得安稳了,身上也不再哆嗦。

瑞雪长长舒了口气,想要起身,赵丰年的双臂却箍在她的腰上,怎么也挣不开,索性趴下小睡片刻,待他手臂松开些,再起身。

只是白日里忙碌疲累,加上大半晚的担忧,让她这一睡就到了天亮。

朦胧的睡梦中,瑞雪突然有种被注视的感觉,她微微皱了眉头,猛然睁开眼睛,一张俊秀苍白的男子面孔猛然映进眼帘,脑子里关于昨晚的记忆也迅速回笼,被子里的手,下意识一摸自己光溜溜的大腿,让她险些喊出声来,无比懊恼昨晚怎么就睡得这般死,天亮了都不知道。她小心翼翼打量了赵丰年几眼,见他呼吸平稳,好似没有马上醒来的迹象,于是轻轻挪开腰间横亘的手臂,悄悄掀开被子下了床,抓起衣服掩在床帐后迅速穿了起来,这才长长舒了口气,想起刚才几乎是赤裸着被赵丰年搂在怀里,她整张脸都涨得红了起来。小跑着出去打了盆冷水,哗啦啦洗了起来。

赵丰年听得耳边隐隐传来的脚步声、水声,慢慢睁开了眼睛,想起刚才自己醒来时,见到瑞雪睡在自己怀里的模样,心头是那般温暖,那般满足,嘴角就忍不住翘了起来,突然觉得这场风寒也没那么难熬…

瑞雪准备好铺子里要用的吃食等物,又熬了白粥,装了两碟咸菜,端进屋去,见赵丰年已经穿好了中衣,半靠在床头,就笑道,“掌柜的,你醒了,身上还觉得冷吗?”

赵丰年摇头,淡淡说道,“不冷了,昨晚你给我吃什么药了,药效不错。”

“药?”瑞雪放下托盘,低头装作忙碌,掩饰着突然红透的脸颊,“啊,我昨晚熬了一碗浓姜汤,掌柜的不喜欢那味道,只喝了半碗,没想到还真发了汗。这不,热也退下来了。”

“只喝了姜汤?”赵丰年好似不信,又问了一句,“没有别的吗,我怎么觉得昨夜被子很暖和?”

瑞雪脸色更红,慌忙敷衍道,“啊,昨夜我把所有衣衫也都盖在了被子上了,所以才比平日暖和吧。掌柜的,你先洗漱吃饭,我去交代张嫂子几句。”说完她几乎是落荒而逃出了屋子,赵丰年立刻一改刚才的清冷摸样,低低笑出声来,心情愉悦的下床洗漱吃饭。

张大河因为瑞雪要留在家里照顾赵丰年就自告奋勇陪着张嫂子去码头看铺子,好在铺子里只卖茶水,干粮是提前做好的,雪羹也有现成的卤汁,他们夫妻也应付的来,瑞雪道了谢,送他们出村后,一时心急,就拐去前院赵老二家,想着尽快给自家也盘铺炕,赵丰年睡得热乎了,也就不会轻易染上风寒了。

赵老二因为有些手艺,农闲的时候常出去做些短工,家里又只有两个儿子,所以,日子过得在村中算是数一数二的殷实,院子里三间正房,外带东边偏厢,都挂了灰瓦,比之村里各家的茅草房顶要好上许多。

瑞雪敲门时,他们一家四口正在吃早饭,听得瑞雪喊声,青山娘就出来开了门,把瑞雪迎了进去,瑞雪见堂屋里的饭桌,有些尴尬,暗怪自己太过心急,扰了人家吃早饭。

赵老二喊着两个孩子上前见礼,瑞雪笑着拉了他们起来,仔细打量青山几眼,毕竟这也是赵丰年的学生。这孩子和大壮儿一般的年纪,只是好似没有大壮憨厚朴实,长得有些尖头鼠目,眼珠儿转得又快,总有种狡猾的感觉。另一个被唤作小狗子的孩子,才三岁左右,虎头虎脑,倒是比哥哥更招人喜欢。

赵二嫂麻利的撤了桌子,又倒了碗粗茶给瑞雪,笑道,“赵娘子今日怎么有功夫来坐坐,码头那边张嫂子自己可能忙得过来?”

瑞雪点头笑道,“铺子里除了中午时有几个食客儿上门,平时都清闲得很。”

赵二嫂微不可见的撇撇嘴,脸上一副果然如此的神色,热情好似也随之减了三分,问道,“赵娘子可是有事要我们帮忙,我家这口子虽然没有张家大哥有眼色,会攀结,可也有把子力气,赵娘子有事尽管吩咐就是。”

瑞雪听出她话里有些针对张家的意思,微微皱了眉,但还是笑道,“也没什么大事儿,就是这天儿眼见着冷了,我家掌柜的身子不好,畏冷的厉害,昨晚刚发了一场风寒,我就想在家里盘铺炕,来看看赵二哥哪日有空?”

赵二哥原本因为瑞雪是女客,不好多插言,就坐在门边摆了一块磨石,磨起铲子等平日做活常用的工具,听得瑞雪这般问,张口就要答话,却见媳妇狠狠瞪了过来,于是立刻又低了头。

第二十八章 热心高家人

赵二嫂抬手给瑞雪添了茶,脸上好似有些为难之色,说道,“我家这口子最近接了不少活计,都排到一月后去了,而且又是城中的大户,实在不好怠慢。如若早知赵先生畏寒,他就是一文钱不赚也该先给先生盘这炕啊,可是现在都应下了,怎么好往外推?要不然,赵娘子先等一月,城中的活计一忙完,我就让孩儿他爹马上去给先生盘炕。”

一月后?这一竿子支得可够远的,不必说,人家这是不愿意帮忙了,瑞雪扫了一眼快要把头埋到工具堆里,好似十分忙碌的找老二,收起脸上的笑意,说道,“那就算了,答应人家的事总不好反悔。”

赵二嫂一副懊恼模样,“你看这事儿闹得,哎呀,都赶到一起了。

瑞雪心里厌恶,勉强又同她闲话几句,就告辞走了。

赵老二看着自家媳妇撇着嘴走回来,就出声埋怨道,“你怎么拦着不让我去给赵先生盘炕?”

赵二嫂眉毛一挑,瞪眼骂道,“盘什么盘,城里那么多人家排着呢,有银子你不赚,去做什么白工,你敬着人家,人家也没把你当人看啊。当初他们两口子都要病死了,还不是我日日送饭送菜,怎么也算救了他们半条命!你看他们现在,有啥好事都只找老张家,哪还记得我是谁啊。”

赵老二有些不赞同的反驳道,“人家不是托张家大嫂送过一条肉来谢你,再说这盘炕的法子也是人家教的,给人家盘一铺也是应该。”

赵二嫂捞起一条旧帕子,啪啪抽打着裤脚上的灰,抱怨道,“都是救命之恩,张家就跟着她开铺子,我就只得了一条肉,明摆着没把我看在眼里。再说,她教给你法子,是为了给她那铺子盘炕,又不是白给的。”

赵老二还想说话,却被她拽了起来,“赶紧收拾东西进城去干活,陈老爷不是又给介绍了两家,记得多说几句奉承话,万一得了赏银,可是白赚的。”

赵老二想说那陈老爷也是人家赵娘子给介绍的,可惜媳妇却转身去了灶间,只得收拾了工具出门去。

瑞雪走在回家的路上,想起那日自己夸赞赵家夫妻,张嫂子别有深意的话,忍不住叹了口气。

她醒来过后,最先见到的人就是张嫂子和赵二嫂,心里对两人的照料都一般感激,但是,张嫂子住的近,又跑的勤,性子也爽快,自然就与她熟识的快些,而赵二嫂只上门三四次就借口家里有活计不来了,瑞雪后来特意送了礼过去表达谢意,这次也教了赵老二盘炕,更是通过陈言又给他介绍城里的活计,怎么说也没有亏待他们一家。

没想到,她照旧付工钱,只求先给生病的赵丰年盘铺炕,他们夫妻还推三阻四,这般嘴脸,她实在有些恼怒。果真是人心不足吗?

她这样一边想着一边往家走,刚拐过街角,就听有人喊道,“赵娘子,这一大早儿是从哪里回来?”

瑞雪抬头一看,对面走来一对儿中年夫妻,男的黑脸膛,高壮憨厚,穿了一套灰色短打衣裤,手上推了一只独轮车,车上放了两个大竹篓子,女子身形瘦小,天生一副笑面,眉眼弯弯,看着很是喜气的样子。他们不是别人,正是黑子的爹娘,高福生和翠娘,村里有名的热心人儿。

以前收束脩时,瑞雪就见过翠娘,收地时又常在一起吃午饭,闲话讲故事,所?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