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束缚东宫(bl)第3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不信我,我就要烧死你,这就是火刑的由来。 玉川书屋

桓错所说的,事实上涉及了一个宗教在发展到高级阶段后所产生了一种社会性作用。

最开始的宗教,只是原始人类对于自然的畏惧而产生了一种活动,比如干旱了,人们觉得这是天公发怒了,于是他们就献上祭品,请求降雨等等。之后随着社会发展宗教才产生了精神寄托的作用。再后来,出现了国家,于是宗教的作用又有了变化。宗教的强调服从性,于是它有了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所以,世界各地历朝历代都有统治者利用国家机器来推行他们看中的某个宗教,像佛教被推崇的原因之一,就是因为佛教的教义里有一种“逆来顺受”的心态,比如百姓信了佛教,就会觉得这一世凄苦是为了下一世投一个好人家,或者是这一世艰辛是为了还上一世的债,所以他们忍受盘剥的限度就特别大,显然有助于社会稳定。

桓错所说的很破碎,还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观点,如果这样的表述放在二十一世纪,那么玄澈会觉得他看书都没看透,但放在大淼,意义就完全不同了。现在改革还未完全深化,一些后世的观念还没有在民众思想里萌发,所以只要有一点新鲜的念头,都很容易就脱颖而出。如果桓错真的参加时政科并且在附加题中将这个观点进行一些较为明确完整的表述,而前面的四大题论述又不错的话,基本上进三甲是没有问题的,你看方休明当年一句“以我之矛护我之民”就被玄澈提上来,更不用说如此一个超前的观念了。

不过桓错所提之事涉及到了国家统治的根本,若真的出现在科举中,恐怕还不能公开。

其实,关于宗教问题,玄澈一直很想插手,他想建立一个宗教来引导民众发展工商、追求科学、启蒙理性,这样的教义和道教、佛教是完全不同的,但如果成功,影响必然是巨大的,甚至可以影响后世千千万万年,作为一种文化基调传承下去。

但玄澈一直找不到合适的人才去做这件事,因为要组建一个新的宗教,玄澈不能自己出面,必须有一个代言人帮他在外活动。但是宗教这种东西很危险,一不小心就可能成为政治工具,所以这个代言人不但要可以信任,更重要的是,要和玄澈有着同样的理念。可是这个理念玄澈不能随便抓一个人来灌输,必须是对方自己悟出的,甚至可以说是作为一种信仰根植在心里的。玄澈不相信偌大的中原找不到一个这样的人,问题是在不能大张旗鼓地寻找下,要碰到一个,却是极为困难。

但是桓错居然出现了。

玄澈心中暗喜,决定给桓错一点引导:“桓兄,在下可不可以认为,如果有一种教是鼓励工商发展的,那么又有很多民众都信仰这个教,那么工商业也会随即得到大力发展呢?”

桓错略微思考,立刻抚掌赞道:“正是如此!”

“那你有没有想过建这么一个教呢?嗯,比如鼓励四民平等,工商高尚等等。”

桓错脸色微变,连忙摆手道:“这话大逆不道,不是我们可以谈论的。”

玄澈微微一笑,不再言语。

注:人若不常在我里面,就象枝子丢在外面枯干,人拾起来,扔在火里烧了。(《约翰福音》,第15章,第6节)

------

典藏

玄澈和桓错又聊了一会儿,敌不过玄沐羽无敌哀怨眼神攻势,又无法忽视玄恪天下第一委屈的纯真小鹿眼,终于让桓错自己随意休息,而他则要安抚这一大一小了。

“澈,你太过分了!居然和那那个男人聊得那么开心,我拉你你还不理我?!”玄沐羽愤愤不平地说。

“父亲~~~”玄恪摇着玄澈的手可怜兮兮地撒娇。

玄澈拿他们没办法,抱了玄恪,在玄恪窝他怀里什么都看不见那边桓错也转过头去的时候,让玄沐羽抢走香吻一枚,这个吻虽然短暂,却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让玄澈心跳加速——没办法,旁边还有外人啊,被看到就完蛋了。

玄恪似乎是察觉了父亲心跳突然加速,疑惑地抬起头,就看到父亲脸红红,而爷爷却趾高气扬地得意——像书里说的偷了腥的猫!不过这会儿玄恪注意到父亲的眼睛里波光粼粼,一荡一荡的,玄恪歪头想了想,突然叫出声来:“啊,父亲,你的眼睛像秦湖!”

待到中午时分,游船靠岸,玄澈邀请桓错一同用餐,享用过丰盛的午餐,他又带他去参观正在建设的图书馆。

图书馆的设计要求是占地面积不可过大,但是内部存藏空间却要足够,不但要满足现今藏书量的需求,还要考虑到未来五十年内的书籍增长,另外十分重要的就是对于书籍的保护性和建筑的安全性。设计的图纸征集了厚厚一叠,最后却决定选用塔式结构。

在占地面积不可过大的前提下要求藏书空间足够,那就必须增加楼层高度,可是这个时代的技术不可能搭建起摩天大楼,普通建筑能有三四层楼就已经顶天了,而且最上面那层基本是摆设,不具有实用性。

但塔式结构却很奇妙,最高可盖十五层,看后世留下的佛塔,千年的岁月都不能将其消磨,可见其坚固。不过塔式结构也有一点不好,在没有电梯的时代,一旦发生什么火灾,高楼层的图书抢救起来就比较困难,在平时,书籍的规整和搬运也比较麻烦。

最后图书馆被设计为两座通过走廊相连的七层六角塔,走廊的作用除了让读者可以在双塔之间方便走动之外,走廊中央还连接了一个独立的小建筑,这个小建筑与双塔齐高,同样是七层,每层皆专有滚轮,专门用于吊送书籍。因为担心吊送的书籍过重,将滚轮装在塔内会破坏塔的承重设计,所以特别设计了这个动力小空间。吊送书籍时工作人员是在走廊上进行操作,即使因为书籍过重而让建筑坍塌,所造成的人员损伤和财务损失也很小。

后来统计了一下可使用面积,觉得可能不够,于是决定盖两处这样的双塔

两座双塔是为公众提供借阅的地方,而在双塔后面还有一栋两层楼的屋子,这是珍藏馆,贵重的古籍都存放在这里,普通的民众是无法进入的,只有经过申请、审核的大儒、学者或其他特殊人员才可阅览其中典藏。

这两大部分的建筑现在已初具雏形,玄澈就着图书馆的设计给桓错进行了一个简单介绍,又将未来对图书馆的效用规划简单说了说,听得桓错目瞪口呆,却又双眼放光,兴奋不已。

不过桓错倒是没忽略一件事:“颜兄,你究竟是什么人?这些虽然不能说是机密,但也决不是普通人可以知道的,你为什么会知道?”

玄澈笑笑,带着诱惑的口吻说:“你随我回家看看不就知道了?”

桓错还真的跟着玄澈回去,当他看到玄澈口中所谓的“家”是皇宫的时候,他却是懵了。事后他回忆起这件事的时候,只记得当时满心满眼想的都是:我居然在十五岁就认识了当时的太子未来的皇帝,为什么我却足足落魄了十五年……

桓错在玄澈的安排下在临澹住了一个多月,然而一个多月后他却离开了临澹。

五月底,给玄恪过了一个小生日,玄澈陪着玄恪玩了一天,除了玄沐羽莫名其妙地吃醋以外,一大一小都很开心。过了生日玄恪就满三周岁了,按照大淼的惯例,这孩子就算是四岁了。

过了生日,玄恪似乎也有了一点长大的领悟,竟拉着玄澈悄悄说:“父皇,不要再叫人家‘宝宝’了嘛。人家长大了~”玄澈看着玄恪红着脸扭扭捏捏的样子不由得失笑,亲亲孩子红扑扑的小脸蛋,答应道:“好,以后不叫‘宝宝’了,叫‘恪儿’好不好?”

“好~父皇~”玄恪害羞又欢喜所在玄澈怀里撒娇,以后他就是“宝宝”了,是“恪”了,长大了呢!

又过了两三个月,玄澈又在玄沐羽的耍赖攻势下给他也过了一个生日,不过这个生日要用“大寿”来形容,这让玄沐羽极为不爽,郁结了好几天,才认定:以后不过生日了!

玄沐羽的生日过去没多久,南方传来消息,说是有一个新兴的教派在工商业者之间迅速传播,这教派名为朱墨教,拜的仙师竟是陶朱公和墨子,又说朱乃商者,墨乃工者,教义也很奇怪,说什么劳动最光荣,因为今世的劳动为了偿还自己前世的债,商贾逐利本无错,但君子爱财,取之有道,更要还富于民,方能消去自己身上背负的业力。该教还建立了一个“朱墨消业慈善基金”,教徒根据自愿原则向基金捐款,所捐款项由朱墨教统筹用于此项事业,该基金的所有收入和支出都是完全透明的,定期向教徒和公众公开,接受社会各方面的审查。这些教义都从一本《朱墨经》中阐释而出,符合工商业者和平民的精神追求,故而传播得很快。

朝廷上的大臣们对于朱墨教的兴起反应不一,有人觉得“朱墨”影射“诛魔”,是一个反动教会,有人觉得商贾、滛巧之技难登大雅之堂,有人觉得朱墨教的教义十分可笑,当然也有人觉得不错,但更多的人只是沉默着观望。

玄澈听了消息只是微微一笑。其实这朱墨教并没有基督教或者道教那样明确的天神信仰,相反地,它倒是有点像佛教,宣传的是一种精神、理念、智慧,而非一种信仰。这种教派不容易出事,是比较稳妥的。至于那本《朱墨经》,这就是玄澈召集了一帮子胡诌牛人折腾出来的东西,这帮人当然也就是后来朱墨教的核心成员,这本经编得大有内涵,绝不仅仅只是现在所鼓吹的那些思想,事实上,当时机成熟之后,能从这本《朱墨经》中挖掘出来的东西还多着呢。

朱墨教的事情也只是热闹了一下就过去了,因为大家都发现皇帝总是笑眯眯地不表态,学乖了的臣子们也就知道朱墨教这件事恐怕背后还是有皇帝撑腰的。于是也就睁只眼闭只眼过去了。

八月底的时候,图书馆修建完成,玄澈带着玄恪和玄沐羽一起参加的落成典礼,顺带地参观了一下。图书馆在各方面都是按照他的期望去做的,皇帝布置的任务没人敢打马虎眼,工程本身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中央图书馆——或者叫中央图书塔更合适,图书塔一层是办理借阅手续的大厅以及报刊阅览室,不过这会儿大淼还没有什么报刊,顶多就是一份《大淼日报》,所以这阅览室也只能说是一个长远规划,现在的作用基本等同于普通的图书阅览室。

图书塔的二层至七层才是存放图书的地方,书架整齐地排放着,但并不像后世的图书馆那样留有专门供读者坐下阅览的空间,因为这个时代没有电灯,使用火烛太容易引起火灾,既然无法满足照明需求,那也只好将阅览处的想法作罢了。同样是限于照明设备,图书馆在天色昏暗之后就要闭馆,不然借阅者在图书馆里黑灯瞎火的也看不清楚。

图书塔才刚刚建好,书籍还在整理、搬运——为了方便借阅,要给所有入库的图书编号并且制作书脊,这个过程却靠人工完成,很麻烦。所以现在四座图书塔,三座半都还空着,估计一下即将入库的书籍数量,大概能把其中一座双塔填满,但是出于未来五十年内的可持续发展考量,书籍从一开始就要分类存放,所有的书都进来之后并不是堆放在一起,而是零零散散地分放在两座塔的各层里,刚开始的时候会显得很空,但日后便利之处就能显现出来了。

至于那珍藏馆,存放的多半是来自皇宫的典藏——不过大部分都是复刻版。本来吧,把原版放进来当然是最好,那就很震撼了,不过人家玄澈也有点小小私心,留下那么“一点点”的宝贝在身边,也不为过,对不对?皇帝嘛,偶尔享受一点特权也是可以理解的。

图书馆的正对面就是几所学校,包括大淼原本就有的国子监,和后来玄澈建设的西京第一军事学院和西京第一理工大学,图书馆的资源是向几所学院开放的,在校生都可以凭借学生证进入图书馆资源自由借阅,毕业生也可以用学生证快速办理图书证,不像社会人士若要办理图书证,还要出示由户籍所在官府开具的证明才能办理,虽然这个证明很容易就可以办好,但如果你是从外地来游历的人突然想借书了怎么办?还要回到家乡开个证明再过来?听起来就觉得很麻烦。但这没办法,被整个时代科技限制着,暂时只能这样,借还书还要手工登记呢,你总不能奢望在这个时代冒出什么磁卡来。

对于整个图书馆,玄澈并不能说很满意,很多应该有的功能都没有,比如阅览处,但这些问题都是受困于这个时代的科技水平而产生的,玄澈也不能苛责什么。虽然图书馆存在种种问题,但建立这么一个场所,汇集天下图书,供所有百姓观看,这已经是一大创举了。中国的文化传统和西方不一样,西方在公元前几个世纪就修建图书馆了,像是人类历史上被誉为“人类历史的太阳”的图书馆亚历山大图书馆就建于公元前259年,如果这个世界中国以外的历史进程和原来那个世界一样的话,屈指算算,差不多玄澈这边在建中央图书馆的时候,那边的亚历山大图书馆即将经历第二次彻底地焚毁。

想想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典藏——

古希腊三大悲剧作家欧里庇得斯、埃斯库罗斯和索福克勒斯的手稿!

希腊著名诗人荷马的全部诗稿!

包括《几何原本》在内的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的真迹原件!

早在公元前270年就提出了哥白尼太阳和地球理论的古希腊天文学家阿里斯托芬的关于日心说的理论著作!

古希腊医师、有西方医学奠基人之称的希波克拉底的著述手稿!

第一本希腊文《圣经》旧约摩西五经的译稿!

古希腊哲学科学家亚里士多德和学者阿基米德等人的著作手迹!

还有当时古埃及人及托勒密时期许多的哲学、诗歌、文学、医学、宗教、伦理和其它科学的大批著述!

玄澈想着想着不禁抽搐扭曲,突然有一种想派人杀去埃及抢救图书的冲动!

旁人看玄澈目光飘忽,却不知道他心里已经在抱头打滚,他十分懊悔自己怎么忘记这件事了,要是记得的话,早几年就开始准备然后立刻派人杀去埃及,说不定还能抢回不少好东西啊!!!

玄澈哀怨了好一会儿,终于下定了决心:他要派人去埃及,把什么《荷马史诗》《几何原本》《理想国》《地理学概论》《论球和圆柱》《圆的度量》《抛物线求积》《论螺线》《论锥体和球体》《沙的计算》《论图形的平衡》《论浮体》《论杠杆》《原理》《形而上学》《伦理学》《政治学》《论天》《气象学》……所有的著作只要是书的全给他弄回来!再找人把它们一本本都翻译出来,全塞图书馆里。

玄澈颇有几分意滛地在那里胡思乱想,玄沐羽首先看不下去,扯了一下,玄澈还茫茫然地抬头看他,完全不知道发生了什么。只是玄澈这眼里泛着水光一闪一闪的模样实在诱人,若不是公众场合,玄沐羽当场就要将他扑倒,而这时候,玄沐羽只能恶狠狠地威胁:“你再乱想什么奇奇怪怪的东西,我就在这里把你吃了!”

玄澈眨眨眼,满脑子天马行空嗖地一下全跑了,郝然地瞪了一眼玄沐羽,撇撇嘴,拉着玄恪继续参观去了。

后来回到皇宫,玄澈还真把派人去西方抢书的事情给提上了议程,不过这个事情他决定自己出资赞助,私下找人去,他让通川商行的严锦飞去找人做这件事。

玄澈在那儿嘀嘀咕咕掐算了半天,他挖空了心思在想能不能从赶得上亚历山大图书馆的第二次焚毁。他对世界史不是很熟悉,只记得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典藏第二次焚毁也就是被完全焚毁的事情发生在唐初,也就是公元600多年。如果从东汉末年献帝时期历史还没有大改变的时候开始算的话,这会儿距离当时约有三百年左右,换算成原来那个世界的世界,具体的年份玄澈也记不清,但大概可以确定这时候最多就是公元400~500年,还是南北朝时期,如果世界史的进程不变的话,那么这会儿杀过去抢书应该还来得及。

真是不幸中的万幸。

至于第一次焚毁?那就不要想了,因为那是公元前的事了,那时候西汉都还没有灭亡呢。

不过说是“抢”书,但以传闻中亚历山大图书馆的开放度来说,应该用不上“抢”这种暴力手段,派几个人过去学习一下语言文字,然后将各种典籍誊录一份过来,说不定还能听到这时候某些大师举办的“讲座”,听不懂也没关系,全抄下来带回来研究。花的时间是长了点,但却是中西文明交流的一大壮举。若真的要抢呢,玄澈也搞不清楚现在那边发展到什么程度了,不知道大淼的战舰能不能搞定对方的战舰,那一块的国家都是老牌的海洋国家,中国是农耕文明发家,在海洋上,很难说能不能赢得过对方,而且人家是本土作战啊……

“想做的事情太多了……”

夜深人静之时,玄澈伏在玄沐羽的胸膛上如此叹息。玄沐羽只是笑笑,抚摸着玄澈似乎又瘦了一圈的腰身,柔声道:“那就慢慢做,我陪着你做完它们。”

“这是你说的,你要陪我做完它们,不许食言……”

“嗯,不食言。”

“拉勾。”玄澈伸出他的小拇指,看他颇为认真的神色,玄沐羽失笑,玄澈也笑了,但还是执意拉过玄沐羽的小拇指和自己勾在一起,那些孩童们唱的歌谣就省去了,玄澈只是拽着玄沐羽的小指头,偎进他的怀里,似是满足地叹息:“拉勾了,可就不能反悔了……”

“当然,不反悔。”

玄沐羽亲吻着爱人的发丝,给出他的承诺。

注1:亚历山大图书馆被烧过两次,第一次是公元前48年,罗马统帅恺撒在法萨罗战役中获胜后追击庞培进入埃及,作战时放火焚烧敌军的舰队和港口,这场大火蔓延到亚历山大城里,致使图书馆遭殃,全部珍藏过半被毁。传说中的第二场“大火”就发生在公元642年(也就是唐太宗执政的末期),当时征服埃及的阿拉伯将领阿慕尔进军并占领了亚历山大。有学者曾斗胆进言希望保存那些“火口余生”的珍贵典籍,阿慕尔不得不为如何处置这批书籍而请示。得到的答复很明确:如果与我们传授的教义内容一致,那它们就无存在的必要;如果与教义不一致,那就更该毁掉。(有穆斯林在此的话请原谅我,但我不得不说:这个答复真该死!)于是乎……全烧了~当真是,谈笑间,灰飞烟灭啊……

------

外交

日子过啊过的来到了兴熙二年的十月,东海的一个小国派来了一个使臣,请求和大淼建立邦交。

这个小国玄澈很熟:日本。

当然,这时候日本还被称为倭国。

日本派来的使臣是小野妹子,随行的还有诸多年轻学子。小野妹子是和百济的使臣队伍一同来的,陆续到来的,还有高句丽和新罗使臣。

事实上小野妹子的到来让玄澈很惊奇。之前玄澈都没有仔细换算过公元计的年月,浑浑噩噩地过日子也不觉得有什么,但前几个月因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事情而算了一会儿,才发现这年月很是奇特,这会儿换乘原来的历史进程应该还是南北朝时期,可是玄澈纵观大淼的民生情态,已经有隋唐的苗头了。而这小野妹子,更是隋朝才出现的人物。

玄澈一时有些发懵,不知道这世界的历史进程究竟是怎样的。

不过无论如何,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只要不是美国原子弹扔过来了,在这封建时代的一亩三分田上,来什么人玄澈都有充足的自信应对。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