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2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容一些呢?

听说,寺院如同一个小社会,除了念经,也讲究僧尼或能说会道或识字断文有一技之长的。 凭着自己两世为人的经历,应该可以找到一个合适自己的位置吧?

听说,有名的僧尼都有机会受到邀请,到别的寺庙里去讲经。这样一来,那本《大周九域志》就能派上大用场了……

回程的脚步,十一娘走得格外的轻松、惬意!

现在,只要安排好冬青她们,她就可以去享受山川河流之美,感受那青松轻风的味道了!

十一娘嘴角忍不住翘了起来。

真要感谢徐令宜把那个什么嘉的给活捉了!

第一卷 第79章 对策

十一娘心情极好。回到屋里找了《大周九域志》倚在临窗的大炕上看。

冬青就招了琥珀到外面说话。

知道婚事十之八九不成了,十一娘还要出家,两人都觉得心酸的很,不知道说什么好。正面面相觑着,看见许妈妈和几个丫鬟模样的人簇拥着徐家太夫人身边的杜妈妈走了进来。

两人大吃一惊,杜妈妈已看见琥珀和冬青,笑着和她们打招呼:“两位姑娘怎么站在这里?十一小姐呢?”

琥珀和冬青忙上前给杜妈妈行了礼,笑道:“我们小姐正在屋里看书,我们怕吵着小姐了,所以出来走走。”

“哦!”杜妈妈目光微闪,笑道,“我奉了太夫人之命带了东西送给十一小姐,还烦请两位姑娘通禀一声。”语气十分的客气。

太夫人身边的人,两人哪里敢怠慢,由冬青亲自去禀了,琥珀打帘,迎杜妈妈进了屋。

杜妈妈见屋里花几,长案上都点缀着兰草绿叶,布置的十分雅致,不由暗暗头,再看十一娘,穿了件半新不旧的石蓝底素面妆花背子,衬着一张素脸,分外的晶莹,又让杜妈妈欢喜几分。

去年见时还是小姑娘,今年大不一样了……真应了女大十八变之说。

她笑着给十一娘行了礼,笑道:“太夫人说,扇子绣得精细,极喜欢,正好家里的杏子结了,让我带一些来给十一姐尝尝。”说着,身后的小丫鬟就递了个匣子过来。

一旁的琥珀接了匣子,十一娘谢了太夫人的好意,杜妈妈和十一娘客气地寒暄了几句,就起身告辞了。

十一娘觉得蹊跷,命琥珀打开匣子。

一匣子青杏子,比莲子米大不了多少,一看就是没熟的,根本不能吃。

专门送了杏子来

她脸色微变,立刻吩咐琥珀:“快去问问,杜妈妈来都跟大太太说了些什么?”

琥珀心里隐隐有些明白,听了这话,立刻应“是”,去了珊瑚那里。

不一会,她折了回来:“小姐,杜妈妈不是一个人来的,和她一起来的还有永昌府的黄老侯爷。说黄老侯爷是受了太夫人之托来提亲。大老爷已经允了,亲自写了小姐的生辰八字让黄老侯爷带去了永平侯府。”

十一娘心里还抱一丝侥幸:“难道五姐夫所言不实?”

“不是。”琥珀轻轻地摇头,太夫人就是知道了这件事,所以才派杜妈妈来见大太太的。还说徐家不是那忘恩负义‘背信弃义之人。两家既定了婚约,自当遵守。其他的事,自有徐家出头,让大太太只管放心,准备嫁妆就是。待侯爷回来就成亲。大太太可高兴了,正和大奶奶商量着给小姐置办嫁妆的事呢!“

十一娘倒吸一口凉气。

其他的事,自有徐家出头!

这才是真正的徐家吧?

掩饰在低调内敛之下的强悍!

十一娘之前不是没考虑过。既然皇上阻止太后的娘家人进宫,一方面说明皇上现在有这个能力去阻止,另一个方面也隐隐表明了皇上对太后娘家接近核心政治圈的态度。她以为,徐令宜不在家,徐家人未必看得出来。没想到,太夫人竟然是个巾帼不让须眉的。不仅看出来了,而且还杀伐果断,立刻做出了反应……

她,太小瞧永平府徐氏了!

十一娘的表情变得有些凝重起来。

冬青却十分高兴:“天可怜见!侯爷没有辜负我们家小姐。”

十一娘不由皱眉。

滨菊却连连点头:“谁说不是。侯爷五月份才回来,可千万别出什么变数才是。”又问琥珀:“你说是不是?”

琥珀好像有些神不守舍,听见滨菊问她,“哦”了一声,含含糊糊地道:“大家同意我也没什么意见!”

滨菊微微有些不快。

自从那自琥珀去十娘屋里显摆后,她对琥珀就一直亲不起来。

而十一娘看着却心中微动。

“……我去的时候正在看书。是《大周九域志》。看那封皮摩挲的都有些毛了,应该是平日里就常看的。穿了件半旧不新的石蓝色的褙子,神色看上去十分的从容。”

太夫人不由微微点头:“没想到,她小小年纪,竟然这样沉得住气。我原还有些担心她,现在看来,倒是多余了。”

“怎么是多余呢!”杜妈妈笑道,“您这是爱护她嘛!她要是知道了,心里指不定会怎样感激了。”又道,“我去的时候,看罗家众人的样子,应该是知道了这件事。当时把来意一说,罗家的人都面露喜色。我也和您一样,有些担心十一小姐。谁知道见了十一小姐,竟然和往常没什么两样。不说别的,就这份涵养,足以配得上侯爷了。”

太夫人颔首,眼底闪过几丝欣慰:“这就好,这就好。只望她嫁进来以后能恪守妇道,为我们徐家开枝散叶。”说着,问道:“罗家怎么说?”

“大太太说,这两天就会把十小姐的婚事定下来。让您不用担心,婚事定能顺利进行。”

太夫人微怔:“十小姐的婚事已经有眉目了?”

杜妈妈笑道:“我听那口气,已经定了人家。不过,大太太没有多说,我也不好多问。要不,我差人去打听打听!

“不用了。”太夫人不以为然地摇了摇头,“她一向喜欢装神弄鬼的,我们还是少管闲事的好。”两人的话题渐渐转到徐令宜的婚事上来。“日子定得这样急,礼数却不能少。让老三把上房东边的小院重新粉一粉,做新房。家具什么的也不用罗家打了,匆匆忙忙的,也买不到什么好东西。我记得我还有套黄花梨木得陪嫁,就给了他们吧!你到时候再看看,小院里哪里要种些花花草草的,趁着还没有立夏,赶紧办了。我听说罗家五小姐的时候是四个丫鬟,两房陪房。照这样,过来了只怕不够用。元娘以前的人她想留就留,不想留依旧在原来的院子当差。你用心给她挑几个机灵的丫鬟、灶上的婆子……”事无巨细,竟交待的十分清楚……

那边大老爷已差了人去请王大人。听说罗家想提前把婚事办了,王大人想到这两天关于永平侯府的传言,心里也明白几分,笑着和大老爷把下定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初二,迎娶的日子定在了五月初十。

大太太听了十分满意。

大老爷不免有些不安:“委屈十娘了!”

大太太撇了撇嘴,没有搭腔,和大老爷商量起两人的嫁妆来。

“十娘的呢,就比照五娘。十一娘的,我想多给点。虽然一样是二十四抬,东西的成色上却要好一点,装得也多一些……也免得她嫁到徐家不好做人!”

大老爷懒得和大太太说这些琐事,只道:“这些事你做主就是了。只是别让人说闲话就成!”

谁知道第二天王家的管事陪着王大人来拿陪嫁礼单去官府办

婚书的时候,那管事却低声嘀咕:“只有一个院子,一百亩地啊!”语气十分不屑的样子。

大老爷听的分明,气得脸涨得紫红,道:“我家不只是只有一个姑娘,既不会亏了哪个,也不能抬了哪个让其他人没脸。你们要是觉得不好,那就把我们家姑娘的八字退回来吧!”

王家的人没想到大老爷这样的强硬,不由一怔。

王大人却气得发晕,狠狠盯着那位管事一眼,冷冷地道:“我是媒人还是你是媒人!”这才把王家得那位管事给压了下去。

十一娘知道了不由黯然。

看王家这态度,根本就没把罗家放在眼里。可她自己的烦心事也不少。

五娘嫁过去的时候,除了两房陪房,身边服侍的都带了过去。这两天大奶奶买了两个丫鬟,两房人进来,据说是准备给十娘的。照这样看来,自己也只能带四个丫鬟,两房陪房过去····不管怎样,罗家在大面上是要一碗水端平的。

自己这边带谁过去,是个问题。

十一娘有意问琥珀:“····你说,我们该怎么办好?”

琥珀脸上不由流露出几分慎重来。

她知道,这是一个十字路口,也是她这年余来尽心尽力服侍十一娘所得到的一个机会。

虽然说自己是大太太赏的,去徐家十一小姐定会把自己带过去。可带过去之后呢?大太太怎么会为了一个丫鬟和十一小姐翻脸呢?而且,她一直细细地观察着十一小姐,发现她并不像大家说的那样仅仅是温柔敦厚——她的温柔中带着疏离和客气,敦厚中带着低调和隐忍。而最让她心惊的是,十一小姐从来不抱怨。

不管是受到不公平的待遇,还是听到了不堪的流言,她都沉静如水,不燥不急····说起来,十一小姐还只是个十三、四岁的小姑娘!

每当想起这一点,琥珀心里就隐隐有些害怕。

如果十一小姐发起脾气来,又会是怎样一番情景呢?

念头只是一闪而过,她没有片刻的犹豫,道:“冬青姐姐今年都二十岁了,家里的事多,大太太一时没有想到,要是您走了,只怕会随便拉个小厮配了。 ”琥珀把自己能想到的都坦白说了出来,“冬青姐是一定要带走的。滨菊服侍小姐十分尽心,竺香虽然话语不多,但是姨娘介绍来的,我瞧着都挺好。至于秋菊,她虽然机敏,却是家生子····我们去了徐家,有些事,她未必能打听出来。”

意思是说冬青、滨菊和竺香对她都是忠心耿耿的。秋菊以前是因为父母都在罗家,可以帮她打听消息,现在去了徐家,她的优势就没了。如果要在五个人里面淘汰,那就淘汰秋菊。

很有见地。

不过,她留秋菊下来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使因为她不想到时候让秋菊左右为难。毕竟,谁也不知道她去徐家以后会发生什么事?特别是不知道大太太会对她提些什么要求。如果仅仅是保住谆哥的性命,那本是她应该做的,还好说。就怕大太太还有些别的想法····

抱歉,让大家失望了,(*^__^*)嘻嘻……十一娘去不能庙里了!

第一卷 第八十章 十娘(上)

吃了端午节的粽子没多久,王家的人来下聘。

衣饰、聘金、鹅、酒、靴满满三十六抬,引得左邻右舍都跑出来观看。大太太觉得很面子,翁姑新郎的鞋袜,衣袍满满地回了过去。

待二太太从山东赶回来吃酒,三太太不免和她感叹:“……兴哥是庶吉士,一个女婿是举人,一个女婿是国公府的世子。大嫂的命真是好。”

二太太听了不免笑道:“我们家七娘这门亲事也不错。高青十亩地就有九亩是朱家的,十间铺子就有七间朱家的。婆婆虽是朱公子的生母,却是小妾扶正的,说话没底气,下面又没有小姑子,是门打着灯笼也难找的好人家。”

三太太不由撇了撇嘴。

二房就是目前短浅。钱是死物,人才是活物。

像他们这样的人家,不出个进士老爷,只怕是有再多的家业也会渐渐败落!

可她也知道自己的这个二嫂,是十分要强的。说这些,只会得罪她何况七娘的婚事已经定下来了……

她就笑着邀二太太去看十娘:“……听说谁也不愿意见!真是女大十八变,那样天不怕地不怕的人,也知道害羞起来。”

二太太笑着点头,和忙出忙进招待客人的在太太打了声招呼,和三太太去了后院。

路上,她低声地问三太太道:“有些话我不好问大嫂。听说,十一娘要嫁给侯爷了,是真的吗?”

“连你都听说了!”等于是变相的承认了。!

“怎么一回事?”二太太停住了脚步,和三太太站在抄手游廊说起话来,“怎么也没人跟我说一声?我还是听我们家老爷说。说太后要把建宁侯杨家的大小姐许配给侯爷,结果徐家说,早和我们家的十一娘有了婚约。老爷当时急得不得了,不知道怎么扯到我们家头上来了,怕家里被这件事拖累。正准备写封信回来问问大伯,结果又听说根本没有这回事。是皇上要把建宁侯家杨家的大小姐许配给中山侯唐家的三少爷。左一下,右一下的,没个准信。这次回来,老爷还特意吩咐问问大嫂是怎么一回事!”

三太太就把自己听到的讲给二太太听:“说是建宁侯杨家的大小姐年纪不小了,怕找不到合适的,太后娘娘就起了这个心,想撮合杨家和徐家。不知怎地,皇上知道了。说,杨家大小姐虽然年纪不小了,可也用不着去做继弦。就让宗人府的给留了心。宗人府的就推荐了中山侯家的三少爷唐少爷,。皇上一看就喜欢,当场就给赐了婚。先头中意的是侯爷,后来又要嫁到唐家去,建宁侯家的自然要放出风声来,说根本没有这回事了!”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二太太恍然大悟,又担心地道,“那我们家十一娘和侯爷”三太太掩袖而笑:“上次我来给大嫂送端午节节礼的时候就问过大嫂了。大嫂说,因为隔着建宁侯这桩事,所以就没大肆宣扬。不过,已经和徐家说好了,五月二十六下定。到时候再定成亲的日子。”

二太太一愣:“这样说来,后也有成了大房的女婿哦!”语气有些酸溜溜的。

三太太笑道:“也不知道以后遇到了侯爷时是喊声大姑爷呢?还是喊一声十一姑爷?”

二太太却没觉得这话好笑,吱唔了几声,和三太太去了西厢房看待嫁的十娘。

十娘屋里冷冷清清的,只有丫鬟银瓶带了个小丫鬟轻手轻脚地在收拾东西,看见二太太和三太太,她忙笑着迎了上来,穿着家常的石榴红褙子歪在床上看书十娘却只是点了点头。

家里的人都知道她性情古怪,不以为意。二太太更是拉着十娘的手说了半天:“……本来准备秋天再下定的,谁知朱家像怕我们家七娘跑了似的,媒人天天上门,磨得我实在没有办法,只得同意回去后就商量下定的事。”

三太太听着笑道:“一家有女千家求,这是好事。”

二太太一副不堪其扰地叹了口气:“我这也是没有办法了。”又对十娘道:“你七姐要赶针线活,不得空来。让我带了一对她亲手绣的枕头来给你做贺礼。还望你不要嫌弃。”

十娘冷着脸道:“我倒没听说赶针线活忙得连走亲戚的时间都没有的。”语气中有浓浓的嘲讥。

因为是要出嫁的姑娘了,所以才不乱走动的……没想到十娘却说出这样一番话来。她自己也是待嫁的人,难道不知道这其中的规矩?

气的二太太脸色铁青,当即就站了起来:“七娘还让我给十一娘带了封信。”然后去了十一娘处。

十一娘穿了件湖色的素面褙子,正坐在临窗的炕上做针线,看见两位婶婶来了,上前迎到炕上坐下,让琥珀沏了上好的龙井。

“七姐怎么没有跟着您一块来?”

二太太就把七娘没来的理由又说了一遍。

十一娘就笑道:“……到时候去看七姐。”

二太太这才心里舒服了些。

三人寒暄了片刻,二太太就把信交给了十一娘,和三太太回了正院。

十一娘打开信一看,竟然是七娘要.

她带着做了两套男式的直裰。还说,山东针线班子上的人是否蠢笨,做了好几套她都不满意。

想来想去,只有求十一娘了。

十一娘不由失笑。

七娘是想让她帮着给那个朱安平做回礼用的衣裳吧?

望着七娘字里行间透着的喜悦,她心情好了很多。

五娘出嫁的时候,家里热热闹闹不说,五娘常会患得患失地流露出一份娇羞,那种待嫁的喜悦让人看了就会心一笑。论到十娘,不仅没有新嫁娘的喜悦,甚至表现出一副万事与她无关的架势。

买了丫鬟给她过目,她看也不看一眼;请人来给她做衣裳,她理也不理,依旧躺着看书。请人来打首饰,她一句“随便”就把老吉祥的人关在了门外。

大太太正为请客宴席的事忙着,总不能事事都让大太太来处置吧?

许妈妈没有办法,帮着她跳丫鬟,拿了旧衣裳来量尺寸,做主给她打了首饰

东西送到她面前,她只说了一句“真是丑死了”,把一向面带笑容的许妈妈气得青筋直暴,让帮她筹备婚事的人都泄了气。

到了出嫁的那天,她睡到日上三高也不起。许妈妈顾不得那么了,把十娘强拉了起来。

十娘无所谓的让人给她梳了头。穿了嫁衣,又倚到了迎枕上看书。

许妈妈劝她:“等会再看。”

她抬眼冷冷地看了许妈妈一眼:“花轿不是还没有来吗?你急什么急?”

许妈妈语塞。

来陪十娘的五娘不由得拉了十一娘的手:“她要做孤家寡人,看样子我们不成全她是不行了!”

昨天晚上,五娘特意去给十娘恭贺,十娘关着门,任五娘怎么说,也不开。

心里还惦记着昨天晚上的是吧。

十一娘笑着带五娘去了自己屋里:“我们姊妹一场,她是怎样的性子,五姐还不知道?”

五娘有了台阶下,这才消了些气。

两人正说着,王家接亲的轿子来了。

十一娘见五娘满脸的好奇,笑道:“五姐去看看吧!回来说给我听听。”

她现在是成了亲的妇人,相比十一娘要自由很多。

她犹豫了一会,道:“那你一个人在这里要不要紧?”

“我有什么要紧的!”十一娘笑道,“这满屋的丫鬟,你还怕我渴着饿着了!”

五娘听着笑起来,说了几句客气话,就去了正院。

新郎官刚拍开了罗家的大门,罗振兴、罗振达等人都退到了垂花门,准备给新女婿下马威。

钱明看见五娘,就笑着迎了过来。

“你不用陪着十妹吗?”

听见丈夫关切的语气,五娘眉眼全是笑:“她由全富夫人、喜婆陪着……我来看看热闹。”

钱明就嘱咐她:“你站到正屋的台阶上去,免得等会接亲的人一拥而入,把你给挤着了。”

“嗯!”五娘应着,脸都红了。

余怡清就促狭地喊钱明:“你站在妇人堆里做什么呢?快来帮着扶梯子!”

满院子的人都望了过来。

五娘的脸红得能滴出血来。

钱明虽然有些不自在,但他很快就恢复了洒脱:“今天是新女婿来,四姐夫为什么总要抓着我不放啊!”

众人听了一阵大笑。

有人甚至道:“王公子是新女婿,您也是新女婿。”

又惹来一阵笑。

外面的人就把门拍得直敲:“快开门,快开门,别误了吉时。”

罗振兴正要说一两句,罗振开突然蹦了出来,“唰”地从衣袖里拿出一张纸,扯着嗓子隔着门喊道:“要进门可以,小爷这里有十道谜语,答对了就进,答不对,不能进。“说着,就念了第一道谜语,“人无信不立。打一个字。”

外面就喧笑起来,有人答道:“是‘言’字。”

“再猜这个。金木水火。”罗振开不服气地嚷道。

“坎!”

“一边红,一边绿,一边喜风,一边喜雨。”

“秋!”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