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65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哥儿!”

诜哥儿咧着嘴笑起来,对谨哥儿道:“四伯母也亲了我!”十分得意的模样。

早上起来,谁遇到这样的事都分心情愉快起来的吧!

满屋的人都笑了起来。

十一娘右手牵谨哥儿,左手牵着诜哥儿,笑吟吟地去了小厅。

第613章 疑虑(中)

时间还有点早,丫鬟、婆子摆弄着茶皿,搬着花草,有条不紊地记着,两个管事模样的人则陪着白总管在那

里查看。见十一娘进来,丫鬟、婆子纷纷福身,白总管上前给十一娘行礼,两个管事忙低头躬身避到了小厅

外。

“这两天你辛苦了!”十一娘笑着和白总管打着招呼。

“这是我分内之事。

”白总管笑着,给谨哥和诜哥儿行了礼,亲切地道,“六少爷和七少爷这么早就起来了!”

谨哥儿乖巧地依在十一娘身边:“娘说过,今天二嫂要给诸位长辈敬茶,要早点起来。”

诜哥儿则道:“六哥说,我们要早点来,到时候可以多得几个红包!”

白总管一愣,随即笑道:“六少爷说的有道理。”

十一娘没有做声,笑容微敛。

谨哥儿越大,歪道理越多。偏偏大家都认为这是孩子的童言童语,或是觉得有趣一笑而过,或是不以为

意顺着他的意思来。却不知道什么事都是从细微处开始的。家里这么多人,从上到下的宠着,她总不能一个

一个地去沟通说服,让别人接受她的观点——她说的嘶声力竭,别人说不定还以为她小题大做。

她还是把谨哥儿带在身边的好。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和观点也可以及时纠正,积跬成步,总不至于太离谱

才是。

思付间,就看见儿子瞪了诜哥儿一眼。

诜哥儿立刻捂了嘴巴,又忍不住大声对白总管辩道:“我们不是为了银子,我们是为了给伯母、婶婶们

请安!”

颇有些此地无银三百两的味道。

白总管强忍着,还是笑出声来,却见十一娘脸上只有淡淡的笑意,忙敛了笑容,说了声“七少爷说的是

”,然后脸色一正,恭敬地问十一娘:“夫人,您看这屋里的陈设还有没有什么添减的地方?我也好让管事

们布置布置。”

布置喜堂是有讲究的,别说是十一娘了,就是白总管也未必敢说自己懂。这些事都是由熟知礼仪的祠堂

管事负责。

十一娘知道他这是在转移话题,正好她也不想说这些,笑着把小厅打量了一番,和白总管说了些场面上

的话,宋妈妈过来禀道:“五夫人陪着南京那边的三位奶奶往这边来了。”

她迎了出去,刚说两句话,三夫人带着儿子、媳妇来了。

大家见了礼,说说笑笑进了小厅。

黄夫人、五娘、七娘等人陆陆续续到了。

众人有和十一娘打招呼,有互相问候叙着旧的,也有逗着孩子们玩的。

小厅里热热闹闹,笑语喧阗。

徐氏兄弟陪周士铮、永昌侯世子黄子琪、罗振兴、余怡清、朱安平、邵仲然等进来,女眷带着孩子避了

西边,礼宾进来请大家按长幼、尊卑坐下,徐嗣谕带着新娘子进来给大家敬茶磕头。

担任全福人的黄三奶奶就把徐嗣谕和项氏领到徐令宜夫妻面前。

拜天地的时候蒙着盖头,进了新房十一娘是婆婆不便于观礼,此时不由仔细地打量项氏。

她已经长成个大姑娘了,身材高挑,穿了大红纻丝百鸟朝凤的褙,细条却曲线玲珑。白皙的圆脸,眼角

眉梢带着掩也掩不住的羞怯。

十一娘笑着接了她的茶,送了九十九两的赤金头的见面礼,然后给了一张九百九十九两银票的红包。

项氏红着脸磕了头。

周夫人在一旁“扑哧”一声掩嘴而笑。

大家的目光都落在她身上。

她忙道:“没事,没事。”,又道“我是想着四夫人都娶媳妇了,我们家的媳妇还不知道在哪里呢!”

她不说还好,她这么一说,大家不由仔细打量起十一娘来。

或许是因为要做婆婆,与平常雍容华贵中总有透着点别具特色的穿着打扮不同,她今天穿着大红刻丝双

喜纹的褙子,梳着圆髻,戴了赤金的首饰,显得循规蹈矩、绳趋尺步。可一双眼睛却璀璨夺目,如画龙点晴

般,让她整个人都鲜亮起来,透着几分空灵的清丽。比神色恭敬地站在她面前的项氏看上去还要年轻两、三

岁。顿时让人生出笑意来。

可这个场合,谁又好意思去调侃这对婆媳妇,虽然勉强忍着笑,可脸上到底露出几份怪异的表情来。

十一娘心里暗暗奇怪,不知道这是怎么了。

项氏则在心里打着鼓,回忆着从进门到现在的一举一动,想不出自己哪里有失礼之举。

两个各自思商,可该完成的礼节还是一丝不苟地完成了。

黄三奶奶带着两个新人去东边男宾那边认了一圈亲戚后,到了西边。

成亲是姑爷、舅爷坐头席。认亲的时候也是从姑奶奶和舅奶奶开始的。

因罗大奶奶和罗四奶奶都不在燕京,新人先去给罗三奶奶磕了头,又因为徐家这一辈的女儿是皇后,不

是普通的姑奶奶,赐赏之前就派人送来了,新人向着东边磕了三个头,由十一娘把皇后赐的一对碧玉如意送

给了新人。

屋里就热闹起来。

宏大奶奶拉着三夫人手说要看三夫人的礼,三夫人挤兑着宏大奶奶说远道的是客,客人先请。宏大奶奶

就携了项氏的手打趣道:“你可看清楚了,这个一点也不吃亏的,就是你三伯母。”然后拿出一对扭丝赤金

手镯,一枚镶碧玺石赤金鬓花给项氏做了见面礼,笑着对三夫人道,“我们可就看你的了!”

做为远房的亲戚,这礼有点贵重。

别说刚进门摸不清情况的项氏,就是知道五夫人要敲三夫人的十一娘都有点惊讶,更别提三夫人,笑容

立刻变得有些僵硬。

项氏偷偷地打量着十一娘的神色,见十一娘笑着端坐在那里,这才上前接了见面礼交给了身边的丫鬟,

上前给宏大奶奶磕头。

一旁的方氏看着在心里暗暗叹了口气。

她一早就提醒丈夫,让丈夫委婉地跟婆婆说一声。徐嗣谕虽然是庶子,却是长子,是徐令宜第一次娶媳

妇,以徐令宜春风化雨的性子,一些从前受过他恩惠的人都会借了这个机会来还礼,场面不会比以后做为世

子的徐嗣谆大,可也不会太寒酸。让婆婆多准备些见面礼,免得妯娌们起哄,到时候准备不足,让人笑话。

可看这样子,婆婆只怕根本就没有放在心上。

她悄悄招了金氏,低声把自己的担心告诉了她,让金氏把她头上的一对镶南珠的花簪取下来:“只有把

这个悄悄递给婆婆,暂时先应付过去再说。”

金氏看着那南珠个个指甲盖大小,流光异彩,不由替方氏心痛起来:“大嫂,你这珠花多少银子?要不

我们一人一半。”

“不用了!”婆婆三天两头和她过招,方氏只盼着金氏能袖手旁观,笑着调侃道,“下次要是再遇到这

种情况,拔你的好了!”

金氏笑起来。

不免联想要是真的再遇到这种情况,肯定不能再让方氏给婆婆填窟窿。可她的首饰都是娘亲怕她陪嫁少

了,嫁过来被人瞧不起,专门请人打造的。就这样送人,她心里怎么舍得!

想着,就有些埋怨婆婆。

每次都小里小气的,最后还不是她们这些做媳妇的帮着圆场。回头也不见婆婆把东西补给她们。说起来

这和用媳妇的嫁妆有什么区别!

待看到婆婆真的拿方氏的珠簪应了景,她心里更觉得气闷。

回娘家送年节礼的时候的时候不免向母亲抱怨。

金太太也是行伍之家的姑娘,小的时候在卫所长大,从小跟着哥哥们骑马射箭,像男儿的性子,后来丈

夫管着集市上的事,来来往往都是些市井妇人,行事更泼辣。听自家闺女这么一说,眉毛立刻竖了起来:“

你把你的东西捂好了,你大嫂要做贤德之人,让她做去。你婆婆要是敢打你的主意,你别正面和你婆婆起冲

突,立刻去告诉太夫人。你可别忘了,你的婚事可是太夫人做的主。”

金氏有些踌躇:“大嫂待我一向不错。前几天婆婆问我身上怎么还没有动静,大嫂还帮我说了话的。我

这样翻脸不认人……”

金太太听着,立刻勾起了惘怅事:“你怎么还没有怀上?姑爷待你好不好?”

“好!”金氏红了脸,“婆婆要把身边的一个丫鬟放到我屋里来,相公都没要,还被婆婆打了好几下呢

!”说着,露出心痛的表情来。

金太太听了却气不打一处来:“她这是个什么婆婆,竟然管起媳妇房里的事来。”骂归骂,还是有点心

虚,想了想,捧了小女儿的脸,道:“还是你聪明,知道和你大嫂拧成一股绳。我看,就这样,以后有什么

事,你就听你大嫂的。至于那珠簪,你就折了银子给你大嫂。然后仔细问了问方氏珠簪的模样。

金氏得了母亲的支持,不疑有他,有些夸大地将那珠簪品相怎样好告诉了母亲。在家里玩了半天,欢欢

喜喜回了三井胡同,秤了银子去了方氏屋里不提。

金太太送走女儿就换了身衣裳给燕京各大银楼留话,请掌柜的帮着打一副一模一样的珠簪。既不是过年

的时候,又不是新珠簪上市的季节,金太太把珠簪的品相又夸大了几分,一时哪里有。不免要细细地问,金

太太就把三夫人如何如何添油加醋地讲了一遍,到了开春,燕京一些官吏的太太都听说了这件事。三夫人想

着法子克扣媳妇嫁妆的事就渐渐传开了。等三夫人从自己娘家嫂嫂的口里知道,气得咬牙切齿,觉得方氏假

惺惺,当日给珠簪自己就是为了陷害自己,把这帐记到了方氏的头上,看着方氏就先生三分闲气,偏偏方氏

规行矩步,任她如何挑衅,也不出一点错。她更觉得方氏面如菩萨,心如蛇蝎,没几日就气得卧病在床。

这都是后话。

徐嗣谕夫妻第二天一大早行了庙见礼,吃了项奕嘉送来的元饭,就去了项家。

十一娘这才有空把这些曰子的事梳理梳理。

第614章 疑虑(下)

新人回了门,男方也就要开始拆棚、撤座、撤灶了。外院的管事、小厮们忙得团团转,内院的管事妈妈

们也不轻松。打扫庭院、归还陈设、清点东西、结算茶点酒筵的数量,哪一桩哪一件都要报到十一娘这里来

。尽管如此,十一娘还是把所有的事都朝后挪了挪,先叫了红纹来问谨哥儿的情况:“这两天都做了些什么

?”

以她对儿子的了解,谨哥儿饿了会找丫鬟、妈妈要吃的,冷了会去要穿的。她唯一担心他闯了祸大

家还帮他死死的瞒着。

好在红纹也有自己的担心——这次虽然没有出事,但不保证下次也会这样幸运。侯爷把六少爷看得

金贵,每到大年三十都会打赏她们这些在六少爷身边服侍的五十两银子,比得上外院一个管事了。为这个,

顾妈妈一直不想出去,现在出去了,还想着法子把她妹妹送进来服侍六少爷。要是六少爷有什么闪失,她们

可是比别的丫鬟、妈妈都多拿了五十两银子的??????想到这里,她心里一阵发寒。

在十一娘身边转悠好几天,可是一直没有机会在十一娘面前答上话。

现在十一娘主动提起来,她哪里还敢犹豫,忙忙将那天的事一五一十的告诉了十一娘。

“……两位少爷一会内院、一会外院的,有些地方我们不好跟着,就托了黄小毛、刘二武看着。先

前还好好的。到了迎嫁妆的那一天,孙老侯爷特意让人叫了六少爷七少爷过去说话,黄小毛、刘二武不敢进

去,在门外等。可一直等到五爷送孙老侯爷出府,六少爷和七少爷都没有出来,两人进花厅找,结果花厅里

当差的小厮、丫鬟个个掩了嘴笑,就是不告诉他们人去了哪里。两个人求爷爷告奶奶,这才有个丫鬟偷偷指

了指暖阁,还说,这是六少爷吩咐的,让不告诉俩人。”

“俩人忙进去找,却不见人。这下子满屋的人才慌了手脚。黄小毛和刘二武一个在花厅附近找,

一个来内院报信……奴婢找到六少爷的时候,六少爷正和七少爷拿着香烛在放爆竹……见那几个小厮对五少

爷无礼,奴婢就上去喝斥了一番……这惩戒仆妇是妈妈们的管事,奴婢不过是在六少爷屋里当差,仗了六少

爷的势,不敢坏了六少爷的名声,只把那些人吓散了。又怕六少爷冒冒然去找管事,找到的是个只知道巴结

奉承、迎合主子的,赶了狼来了虎,就陪着六少爷去了白总管那里……后来六少爷又去找侯爷……奴婢这才

得空让人给黄小毛和刘二武报信,说六少爷和七少爷找到了,可自己却不敢走,一直陪着六少爷……”

不管怎样,徐嗣诫也是主子,为了巴结上谨哥儿,竟然连徐嗣诫都不放在眼里了,可见心有多大!

十一娘最恨那些为了一己之利诱动那些不懂事的孩子放肆的人。前世,她不知道看到过多少这样的

例子。好好的孩子最后成了社会的危害。

她勃然大怒,“啪”地一掌就拍在了炕桌上,炕桌上的茶盅震得“彭彭”直响,吓得红纹脸色发白

,额头汗淋淋的。

“当天是哪两个妈妈当差?”十一娘厉声喊了竺香进来,“把人给我叫进来!”

十一娘从来没有这样怒形于色,竺香的神色也不禁有些紧张起来。她低声地应“是”,很快领了两

个妈妈模样的人进来。

“那天是哪几个小厮在六少爷面前献殷勤?”十一娘冷冷地望着跪在自己脚前的妈妈,并没有像往

常那样温和地叫她们起来,“我留了你们当差,你们竟然就这样不闻不问地就把人给放了进来。我都不知道

永平侯的正房什么时候成了穿堂,谁都可以肆意进出了!限你们一刻钟之内把那几个小厮一个不落地叫到垂

门前来。我倒要看看,是哪位管事教出来的,张狂的不知道东南西北了!”

永平侯府立府百余年,府里的人事错综复杂,那几个小厮里原也有父母她们相熟的。不过是想在六

少爷面前露个脸,求口饭吃。两人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红纹让她们去找管事绑人,她们心中暗叫糟糕,拖拖

拉拉地看事态的发展。见红纹陪着谨哥儿去了白总管那里,想做好人,忙给各自相熟的去通风报信,托人想

办法。谁知道红纹雷声大雨点小,之后就这样不了了之了。两人刚松了口气,又被十一娘叫进来训斥了一顿

她们都是府里的老人,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这件事要从“小”了说,不过是小厮们年纪轻不懂

事,陪着主子捣乱,有失稳重;要从“大”了说,那就是明知对主子有危害还跟着起哄,引诱主子玩乐,打

得皮开肉绽也没人敢去求个情的。现在看来,十一娘分明是要往“大”里说,狠狠处置几个小厮。

两人不由交换了个眼神。

夫人只要她们去找人,并没有责问她们……定是把这怒火发到了几个小厮的身上。

两人不由心生侥幸。只盼着十一娘怒气过后对她们从轻发落。

可如果差事办得不好,到时候这把火会烧到哪里,那就说不准了!

两人急急应“是”,慌慌张张地出了门。

十一娘吩咐竺香:“你带着红纹去垂花门,看见人到齐了就叫我。”

竺香和红纹小心翼翼地应喏,去了垂花门。

十一娘气的在屋子里走了两圈,这才静下心来想了想,去了谨哥儿那里。

初冬的金灿灿的阳光照进来,屋里明亮温暖。

穿着大红莲花鲤鱼锦袄的谨哥儿拿着毛笔,神色认真地伏在炕桌上写着什么,雪白的澄心纸用和田

玉雕成的卧鹿镇纸压着。丫鬟阿金笑盈盈站在炕边帮谨哥儿磨着墨。

听到动静,两人都朝这边望过来。

阿金忙曲膝行礼,谨哥儿的脸上立刻绽开了灿烂的笑容。

“娘,娘!”他把笔放在甜白瓷的笔架上,张着手臂在大炕上跳着。

十一娘笑着上前抱了儿子:“在干什么呢?”声音温柔如三月的微风。

谨哥儿扑在母亲的怀里,笑容更灿烂了。

“我在画画呢!”说着,拿起炕桌上的澄心纸,“您看!”

画上布满了深一道浅一道的墨迹,根本不知道画的是什么东西。

没等十一娘问,谨哥儿也道:“这是我画的竹子。”

“那哪里是竹竿?哪里是竹叶啊?”十一娘坐到炕边,问儿子。

谨哥儿指了几条粗些的竖墨痕:“这是竹竿。”又指了几条短一点、布局比较凌乱的墨痕,“这是

叶子!”

十一娘仔细看了看,道:“难怪我分不出什么是竹竿什么是竹叶。谨哥儿的竹竿没有竹结。”说着

,就拿了笔在另一张澄心纸上画了几笔,立刻勾勒出清竹的影子。

谨哥儿歪着脑袋看了半天:“娘画得不对。我去二伯母那里看了,二伯母院子里的竹子都是一大群

一群长在一起的。”

那个是写实,这个是写意好不好?

可对一个五岁的小孩子,说这些他也听不懂啊。

十一娘无奈地笑着摸了摸谨哥儿的头:“可谨哥儿画的也不对啊!要不,你去问问四哥和五哥的先

生,这竹该怎么画!”

谨哥儿点头,立刻要穿鞋去问。

阿金忙拦着:“六少爷,这个时候赵先生只怕还在讲课。我们下午再去也不迟。”

“下午难道就不讲课了?”他把阿金问的一愣。

十一娘倒是鼓励孩子坐立起行,笑着示意阿金给谨哥儿穿鞋。

竺香进来:“夫人,那几个小厮都叫到了垂花门。”

“让他们在那里先等着。”十一娘道,“你去把白总管叫进来。”

竺香应声而去。

谨哥儿好奇地望着十一娘。

十一娘不动声色,淡淡地道:“娘要好好地惩戒惩戒那几个捡爆竹给你的小厮!”

“可是,”谨哥儿不解地?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