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庶女攻略-全本无错版-下(共2集)第67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南永媳妇想到这些日子徐嗣诫的所作所为,心里不由暗暗担心。

孩子大了,心思就多了,就不是那么容易管教了……他骤然听到这样的话,还不知道会做什么样的

事来。

想到这里,南永媳妇忙叫住了徐嗣诫:“五少爷,您信不信我的话!”

徐嗣诫转身,茫然地望着南永媳妇。

南永媳妇上前,攥住了徐嗣诫的手:“你南妈妈,是个实成|人,只知道认死理。我不管外面的人怎

样说的,不管侯爷是怎样说的,也不管您是怎样想的,照我看来,夫人答应养您,就是认了您。您就是侯爷

的儿子,是这个府里的五少爷……”

她的话没有说完,徐嗣诫已笑:“我,我这算是什么五少爷……难怪窦公子使唤我,难怪太夫人不

喜欢……我……”他的笑容惨淡,“外室的儿子……我只会让母亲丢脸……”

“五少爷!”南永媳妇听着脸一沉,厉声道,“您这样说,夫人知道了该有多少伤心!您虽然不是

夫人亲生的,可夫人把您养在身边,当成自己亲生的一样,有四少爷的,就有您的,有六少爷的,也有您的

。您只惦记着自己的世身,有没有想到夫人的心情!”

徐嗣诫听一愣,脸上渐渐地浮现出涩晦的表情:“我……我……”

脑子里全是十一娘的模样。冬天的雪夜,陪着她在昏黄灯下读书……大热天,给在写大字的他打扇

……做错了事,轻声细语地教他……得了先生的赞许,高兴的脸庞都亮起来,还会把自己搂在怀里……

“南妈妈!”徐嗣诫扑到了南永媳妇的怀里,嚎啕大哭起来。

能哭出来就好啊!

就怕他油盐不进,好话歹话都听不进去。

南永媳妇抱着他,轻轻地拍着他的后背,就像他小时候一样安慰着他。

徐嗣诫哭的更大声了。

在住在一个院子里的妇人听到动静笑着走了进来:“哎哟,这是怎么了?”

看见是徐嗣诫,那人笑了笑。

到年幼的主子屋里做管事的妈妈就有这点好,不管主子多大了,总是惦记着……可惜是在五少爷屋

里当差,要是在六少爷或是四少爷屋里当差,别说是西厢房了,就是以后放出去做个田庄的管事也是轻而易

举的事啊!

想着,和南永媳妇做了个“不打扰”的手势,轻手轻脚地走了出去。

南永媳妇就和徐嗣诫去了内室。

徐嗣诫趴在南永媳妇的怀里,好好地哭了一场。

南永媳妇看着他渐渐平静下来,细细地劝他:“五少爷,侯爷把您交给了夫人,夫人可以把您丢给

管事的妈妈照料就行了,也可以借您是养在佟姨娘名下,另设别院安置您。可您看夫人,主持中馈,每天忙

的团团转,就这样,不仅没有疏忽您,还把南妈妈赏了您,把您养在了正院。天冷了,给您做刻丝的小袄;

天热了,让您到有冰的正房里纳凉。还让赵先生给您启蒙,送您读书识礼,就是亲生的,也不过如此,何况

您是侯爷从外面抱回来的。可您看您,都做了些什么?也不知道从哪里听了几句嚼舌根的话,就哭着闹着来

找我。还好这是关着门,这要是让府里的管事妈妈知道了,岂不要在背后笑话夫人识人不清,白白养了您一

场?那才是让人笑话呢?”

徐嗣诫被南永媳妇说的羞得满脸通红,低了头,喃喃无语。

南永媳妇看着松了口气,继续柔声道:“五少爷,南妈妈没有读过书,不知道那些大道理。我只知

道,越是这样,就越要谦和礼让,好好读书,给夫人挣口气,才算没有辜负夫人的养育之恩才是。”

说得徐嗣诫心里激荡,连连点头:“我一定好好读书,给母亲挣口气。”

“这就对了!”南永媳妇高兴地搂了徐嗣诫一下, “好了,好了,您看您,又哭又笑的,脸上像花

猫似的。这怎么走得出去啊!妈妈去打水来,您好好洗把脸。以后可不能再这样了!”

徐嗣诫赧然应“是”,待南永媳妇去端水了,又忍不住想起这件事。

是不是因为这样,所以母亲特别不喜欢自己唱戏呢!

他不由暗暗下定决心。

以后一定要好好读书,为母亲挣口气才是!

想到这里,他突然很想见到母亲。

匆匆洗了脸,徐嗣诫去了十一娘处。

十一娘正和管事妈妈商量过年的事。见他进来,把事放到了一旁,笑着问他:“怎么了?”

炕桌上摊着一大堆帐本,七、八个管事妈妈垂手恭立在那里,等着他们说完了话好继续议事。

徐嗣诫突然又羞又愧。

他跪在十一娘的面前,抱着十一娘的腿,把头枕在了她的膝上。

“母亲……”往事如走马灯似的在他脑海里旋转,全是小时候十一娘为他穿衣、陪他游戏的场面。

他哽咽着,说不出一句话来,泪水在眼眶里打着转儿,又怕别人发现他的异样,忙闭了眼睛,鼻子

里却萦绕着从小闻大到的熟悉玫瑰花香。

心瞬间就安宁下来,只觉得眼睛更湿了。

十一娘看着奇怪,以为他是在外院受了什么委屈。让几个管事妈妈到一旁的偏厅等,轻轻地抚了抚

徐嗣诫乌黑柔亮的头发,声音越发的温和了:“怎么了?诫哥儿是不是遇到了什么不顺心的事?光哭有什么

用啊,快起来说给我听听。”

徐嗣诫好不容易才忍不住了泪水。

他笑着抬头,被眼泪浸泡过的眸子清澈而透明。

“我没事,就是想母亲了!”他说着,再一次把头枕在了十一娘的枕上。

十一娘能感觉到他的不同,却不好在这种场合勉强他说什么。笑道:“这么大的人了,怎么总像个

孩子似的。”

徐嗣诫笑,在十一娘这里赖了一会,这才出了花厅:“母亲,您议事吧!我回去读书了!”

十一娘望着他的背影沉思了片刻,让秋雨去叫徐嗣诫身边服侍的喜儿过来,自己则继续和管事的妈

妈说事。

而与正屋花厅遥遥相望的淡泊斋里,徐嗣谆却如角力般和葛巾对峙而立。

葛巾望着徐嗣谆带着忿然的眸子,暗暗叹了口气,低声道:“奴婢知道四少爷怪奴婢不该把这件事

告诉太夫人。可这是太夫人叮嘱了又叮嘱的,而且奴婢也觉得太夫人说的有道理。您和五少爷虽然是兄弟,

可您是世子爷,就应该有世子爷的样子。五少爷是庶弟,就应该有庶弟的样子。要不然,在别人眼里,徐家

岂不成了不分尊卑之人了?这样走出去,不仅您要被人耻笑,就是五少爷,何曾不被人在背后指指点点,反

而成了被人讥嘲的人!

徐嗣谆想到了窦净、想到了尺工谱,想到了太夫人的怒火,想到了十一娘的担心……万言千语都凝

在了嘴边。

他泄气地垂下了肩膀。

葛巾看着,有点后悔自己的话说的太重。就放缓了声音,温柔地道:“四少爷要是实在心疼五少爷

,私底下待五少爷好些就是了。这样放在明面上,让人看了不免有流长飞短的话说出来……”

没等她说话,徐嗣谆已朝着她摇了摇头,道:“葛巾姐姐不用多说了。这是我的事。你是祖母所赐

,所以我一直敬重姐姐,这一次就算了。以后再有什么事,还望葛巾姐姐先和我说一声。”说完,起身进了

内室,留下了满脸惊讶的葛巾。

第621章学业(上)

十一娘没等到喜儿,等到了南永媳妇。

“出了什么事?”想到南永媳妇自从搬到外院,无事不进她的屋子,她心里一紧,遣了屋里的人,低声

问南永媳妇。

“刚才五少爷到我那里去,问起他小时候的事……”南永媳妇忐忑地道。

夫人要她注意徐嗣诫的动向,是怕五少爷在外院受人的欺负有个报信的人,而不是让她说三道四的。她

今天的那番话虽然是一片好心,毕竟是僭越了。夫人知道了,不知道会不会嗔怪她?可想到这件事关系到夫

人和五少爷的母子情份,她还是硬着头皮把刚才发生的事告诉了十一娘。

十一娘大吃一惊,想到徐嗣诫刚才的异样,不免很是感慨。

她一直找不到合适的机会向徐嗣诫提前当年的事,没想永南媳妇帮她解了这个围。

当初她看中南永媳妇,不仅仅是因为南永媳妇老实忠厚,而是看南永媳妇对人对事都很实在,她希望徐

嗣诫能受南永媳妇的影响,脚踏实地过日子。现在看来,她的选择还是比较正确。要不是南永媳妇真心实意

地对待徐嗣诫,徐嗣诫也就不会在惴惴不安的时候第一个想的就是南永媳妇,南永媳妇也就不能言之有物地

开寻徐嗣诫,徐嗣诫也不可能这么快就振作起来……

“还好有您这么开导他。”十一娘见南永媳妇有些不安,立刻肯定了她的做为,“我正为了件事发愁呢

!”说着,把徐令宜准备让徐嗣诫过年的时候给佟氏上柱香的事告诉了她,“从前一直没有提过,现在突然

让他认佟氏,我怕他一时接受不了。事先跟他说说,又怕他追问从前的事……你这样,他缓了口气,有些话

,我也就可以跟他说了。”

南永媳妇听着心里一松,脸上有了几丝笑意,但很会又褪去,眉宇间露出几分担忧来。

这样一来,嫡庶分明,府里的人知道了侯爷的态度,有些事只怕夫人和她都拦不住了。到时候徐嗣诫的

处境比现在要艰难的多!

可转念一想,这样也好。

人只有知道了自己几斤几两,才知道自己有多大的气力,能办多大的事!

这一来,五少爷也就可以老老实实地过自己的小日子了。

她的眉宇又舒展开来,委婉地道:“马上就要过年了,各家要来送年节礼,管事妈妈要进来给您问安,

四少爷那边也有客人应酬,到时候家里只怕忙得连喝口茶的功夫都没有了。”

管事的妈妈进来给十一娘问安,自然要奉上各府送给孩子们的小礼物,因徐嗣诫养在十一娘屋里,给他

的东西从来都是和徐嗣谆一样的。而且过年了,徐嗣谆如果在家里设春宴,肯定要请自己的兄弟做陪。徐嗣

谕年纪大一些,一向不参与这些事,肯定不会去。不和徐嗣诫说清楚,要是徐嗣诫懵懵懂懂地去了,再发生

窦净那样的事,别说徐家丢面子,对徐嗣诫也是一种伤害。谁都希望自己被人喜欢。

十一娘微微翕道。

徐令宜回来,她和徐令宜商量:“要不,就这几天我跟他说说吧!”

徐令宜觉得十一娘太过小心翼翼了,随性地说了句“行啊”,就问起明天宴请项太太的事来:“一共来

多少人?”

“男客有两桌的样子,女客一桌。”十一娘笑道,“听说送我们惠泉的舅老爷也会来!”

“那我准备些好茶送他。”徐令宜说着,项氏过来服侍十一娘用晚膳。

“我这边不用服侍。”十一娘笑道,“你以后在自己院子里用了晚膳,过来和我一起去给太夫人问安就

行了。

项氏很是意外。

十一娘笑道:“去吧!冬天我通常百初三刻过去,夏天百正三刻过去,你差不多这个时候过来就行了!

项氏见十一娘态度坚决,曲膝行礼,退了下去。

徐令宜笑道:“连媳妇也不让在身边服侍啊!”

“说个话都不方便。”十一娘笑道,“何况弄得大家都不自在。”

徐令宜没有多说,十一娘让人把在后花园和诜哥儿玩的谨哥儿找回来,吩咐小丫鬟摆饭。

谨哥儿就着一砂锅狮子头连吃了两碗,还让盛第三碗的时候,徐令宜忍不住问他:“你中午吃的什么?

“吃得炸鸩鸩。”谨哥儿说着,一个红烧狮子头又下了肚。

徐令宜朝十一娘望去。

十一娘把豆苗猪肚汤里的豆苗夹了一筷子到谨哥儿碗里,无奈地道:“中午还做子酒醉鸭肝、清蒸了肉

末蛋,水晶虾仁、红烧黄鱼……他只吃炸鹌鹑。”

说话间,谨哥儿把豆苗用筷子藏到了饭底下,就着上面的白米饭继续吃红烧狮子头。

徐令宜看得啼笑皆非,道:“什么都要吃一点才好。”

“是啊!”十一娘说着,给儿子夹了快豆腐。

谨哥儿就瞪了徐令宜一眼:“爹,祖母说了吃饭的时候不能说话!”

徐令宜大笑起来。

徐嗣谕和项氏过来问安。

十一娘请他们在厅堂坐了,待吃过饭,才招了他们去西次间。

徐令宜就问起徐嗣谕的打算来。

徐嗣谕道:“我准备十一月上旬启程回乐安。”

过了新婚就走。

这么快!年都不在家里过了吗?

十一娘朝项氏望去,项氏神色恬静,显然早就知道这个消息了。

徐令宜也觉得早了点,沉吟道:“也不在这一时。过了元宵节再启程吧!”

徐嗣谕欲言又止,最后还是躬身应“是”。

文姨娘和乔姨娘过来问安。

“我们二少奶奶也在啊!”文氏一惯的热情,“手上这镯子可真漂亮!”

项氏忙朝着文姨娘和乔莲房曲膝行了个礼,喊了声“姨娘”。

徐嗣谆和徐嗣诫过来了。

十一娘仔细观察徐嗣诫。

他和往常一样站在徐嗣谆的身后,虽然面带微笑,眼底却没有了那种明亮的欢快。

十一娘微微叹了口气,说了几句话,就去了太夫人那里。

正好徐令宽也带了五夫人和孩子去给太夫人请安,太夫人那里立刻热闹起来。

徐嗣谆就抽了空问十一娘尺工谱的事。

“你舅舅说,正在给我们找。”十一娘低声和他说着话,“王允那边,可曾许诺什么时候还?”

“没有!”徐嗣谆也低道,“不过,出了这种事,我给王允写了信封去,只说我一不小心把书给落到了

水里。让他给我几天功夫,我想办法誊一本送过去。王允听了,让我不要还了。说到时候到翰林院的韩学士

家里借抄一本就是了。可东西是我们损坏的,就王允不要,我们也不能不还啊!”

十一娘点头:“这么说来,翰林院的韩学士家里有了?”

徐嗣谆眼底露出一丝得意之色:“我们也可以去借来誊一份啊!”

“那我让你舅舅去借的试一试!”十一娘看着笑起来,耳边传来徐令宜温和坚定的声音:“……不用了

。我们两家是至交。让谆哥儿和我一起去好了。正好学些待人接物的礼节。”说着,吩咐徐嗣谆,“你明天

到回事处把送给永昌侯府的年节礼准备好,过两天我们看看永昌侯爷。”

听说要出去,徐嗣谆有点兴味索然。

他就了一声“是”,第二天一大早就去回事处要礼单,待晚上送走了项家的人,这才拿着礼单去禀徐令

宜。

两家的年节礼不过是些菜叶、糖果之类的东西,不超过五十两银。

徐嗣谆提着纸匣子和徐令宜去了永昌侯府。

十一娘这边却迎来了沧州的年礼节。

和往年一样,邵家差人推了一车的沧州特产来。

进内院给十一娘问安的除了那今年年来给徐家送年礼节的妈妈外,还有秀兰。

她开了脸,梳了个妇人的圆髻,戴了崭新的银饰,神色显得有些激动,进门就给十一娘磕了三个头。

十一娘笑起来:“嫁给谁了?”

秀兰红了脸:“奴婢当家的在大爷身边做随从。”

大爷,就是邵仲然。

看这样子,贞姐儿已融入了邵家。

十一娘笑着颌首,赏了秀兰两根莲花银簪:“算是给你做贺礼!”

秀兰忙道了谢,说起贞姐儿让她带的话来:“……听大爷回去说,六少爷想找个教拳脚的师傅。沧州有

位姓庞的师傅,和邵家是姻亲,虽然左脚有点破,但骑射功夫却十分了得。邵家有不少子弟拜他为师,就开

了间武馆。前几天屋里人病逝了,又没有子女。庞师傅也无心教武,把武馆关了。不知道侯爷给六少爷找好

了师傅没有。要是没有,大奶奶想推荐这位庞师傅来教六少爷拳脚功夫!”

十一娘讶然,笑道:“你们大爷怎么说?”

同来的那位妈妈听了笑道:“我们大爷也曾跟着这位庞师傅学过两年的骑射,对庞师傅十分钦佩。当时

爷提起这事的时候我们大爷就想到了庞师傅。只是怕乡野粗民,侯爷瞧不上眼。庞师傅又在沧州开武馆,也

不知道愿不愿意北上。就把这事搁在心里了。后来知道庞师傅屋里的人没了,这才起了这个心思。让我们过

来问问。”又笑道,“是我们大奶奶嘱咐的,先问问夫人,夫人要是允了,再把大爷的推荐信拿出来!”说

着,脸上的笑容更浓了。

这是什么道理!

她又不懂这些。

“你们把信交给我吧!”十一娘笑道,“我先问问侯爷的意思,再给你们回信!”

两人恭声应是,姜家的年节礼到了。

第622章 学业(中)

袁宝柱家的穿了油绿色的潞绸褙子,头发梳得整整齐,并戴了两朵大红色月季花,看上去明快又干练。

她曲膝给十一娘行了个礼,笑道:“一年没见,夫人的气色还是这么好。”然后从旁边妈妈?br />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