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有赌气的因素在里面,但是丹枝直率的性子沐清却很喜欢。 浩瀚书屋 这样的人好了解,更何况容易情绪外露的人做亏心事自然也容易露馅,要坏也坏不彻底,那么相处拿捏分寸就比那没情绪的轻松许多。
想起没情绪的,沐清由不得往咏絮那边看了一眼,闹抬了半晌,人家还是不动声色地静静看书。
沐清装小孩有些日子了,行为言辞不可能做到十分像真正意义上的小孩子。因为隐藏得好,所以在众人眼里,她是比一般孩子聪明些,并未有那种视她近乎妖的现象发生。对于家里的那些丫鬟小厮,拥有现代思想认识的她,只当那些人是家里雇佣的服务人员,靠出卖劳动力赚钱的打工仔。不过今天这位姑奶奶是她见过最牛皮哄哄的打工妹。
不管出于什么原因你从事了这个职业,都要本着一份认真的态度做好它。这是沐清做事的原则。所以,看着自己手底下这个冷漠的丫鬟,她这个小领导因为被忽视,有些气闷,隐隐生出了些不悦的情绪。
再抬眼看了看身侧咬嘴唇挣扎的芙蓉,沐清笑了笑,不着急,咱各个击破!芙蓉姐姐优先,谁叫人家换了个人见人爱花见花开的名字!
沐清从桌上盘子里盛着的瓜子里,拿了一粒,用门牙嗑开个小口子,然后用手刨开,取了瓜子仁放在一边小杯子里。一会儿工夫,手边的杯子里已经有十几粒瓜子仁了,她举起杯子,将瓜子仁倒在手里,一把扔进嘴里,大口嚼了起来。
有些习惯就算随着时间推移,也很难改掉!
前世她就是个做“丫鬟”的命,伺候舅舅家的小表弟吃瓜子,只嗑不吃,嗑好一小堆,就喂给表弟。现在也算是个小主子,都是丫鬟们伺候自己吃,可真要自己嗑的时候,还是保持着这多年养成的习惯,下意识地攒到一起再一口吃了。
其实这样嗑瓜子虽然费点劲儿,但却有个好处:好仁坏仁,嗑开了一目了然。
“我嗑瓜子啊,喜欢在尖上嗑开个口子,然后把里面的仁儿刨出来看清楚了再吃。虽然像芙蓉姐姐那般嗑开,看都不看直接吃了,会更省时省力。可要是嗑到个坏~仁~,就会吃得满嘴哈喇味。你看!芙蓉姐姐,这不就碰见个心坏了的……”
沐清将刚刚磕开一粒“挺大”的坏瓜子仁儿放在手心里,小手往后一伸,递到了芙蓉面前,侧脸对着芙蓉,摇头叹气道:“可惜啊,外面看着又大又好,又饱满又漂亮……”
她让芙蓉看清楚了,收回手白嫩小手掌一翻,手心里那枚泛着淡黑色的“坏仁”飘飘忽忽地落了桌上。
沐清伸出右手小拇指头按在黑色的瓜子仁上,摁住了左右使劲儿,最后给压了个粉碎。
做完后,她对着碎屑吹了口气,抬头满意地笑了:“姐姐,你看清儿弄得多干净,也省得乱丢弄脏了别的地方,呵呵~”
芙蓉呆楞了一阵,慢慢舒缓气息,稳住心神,感觉有小股阴风儿吹着后背,有点渗。她这才发觉自己里衣有些泛潮,竟然被冷汗浸湿了一片。芙蓉不由暗自心惊,刚才她真觉得自己的心就像是那瓜子仁,被那根白嫩娇小的小拇指摁呀摁,挤得稀巴烂……
这小娘子是真的天真,还是意有所指?猗兰说得对,这小丫头还真是个厉害的小人精儿!
芙蓉总算醒过神来了,后悔自己情绪外露给人看出来了,又因为小瞧了沐清半天不表态,这会儿得赶紧找不回来才是。自己现在就是个丫鬟,这小娘子还惹不起啊!
“小娘子,这瓜子嗑多了口干,还是让奴婢来吧!”
芙蓉笑得谄媚。沐清看了,在心里冷哼一声,她就是要给有些人提个醒:别拿小孩不当领导!
﹡﹡﹡﹡﹡﹡﹡﹡﹡﹡﹡﹡
再次道歉,补更20日的更新!偶错鸟~~偶基本上只能晚上才码字~所以墨迹一下就......哎,实在对不起等更新的亲们~~
咳咳,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顶着锅盖伸手要票票,给两张吧~~╮(╯_╰)╭
第一卷 归江南 第三十七章 青楼是什么
沐清对点头哈腰等着她回话的芙蓉,笑道:“哦,那有劳姐姐了!呵呵!”
“小娘子,这种事本当就是我们做奴婢该做的,您吩咐一声就是了。怎还与奴婢这般客气说话,弄得奴婢都有些不好意思了!”芙蓉小意地应着,笑容有些僵硬。
“嗯!其实清儿不大习惯姐姐们把我当主子看。姐姐们待清儿好,清儿也自会待姐姐们好!断不会让外人欺负姐姐们。不过,清儿也不喜欢姐姐们背着清儿……做些清儿不喜欢的事!对了,刚才进门的时候,听见姐姐们说什么清倌人,那是什么人啊?”
沐清声音不高,可语一出便惊到了人,而且一惊惊了四个。
一下子,屋子里没了嗑瓜子的脆响,没了翻书页的声音,更没人说话,时间凝滞了一般……
芙蓉手里捏着粒瓜子迟迟不动,咏絮用来遮脸的书册已经放了下来,面色有些苍白。猗兰强自镇定,不过手里的衣服好像起了褶皱。丹枝的面上也露出紧张的神色。
呵呵!有反应了!
有反应就好啊,就怕你们真的脸皮厚到不在乎了呢。既然有反应,要是不趁机生点儿事儿敲打她们一番,倒也真对不起自己这个主子的身份了,更加对不起娘受的委屈来。
她故作好奇地来回看四人,看你们怎么答话!谁让芙蓉觊觎自己的爹,还说自己是毛孩子!还有,芙蓉和咏絮竟然是楼子里出来的清倌人!这怎能不让她生疑?
清倌人是什么,不就是倚楼卖笑的艺妓。
没吃过猪肉也见过猪跑。
多少、电视熏陶出来的沐清,自然也知道妓女里最有味道、能吸引眼球的两种类型,一种就如芙蓉般搔首弄姿,妩媚风流质姿去撩拨人心;二种则像咏絮般清冷孤傲,让你产生距离感,看得见摸不着心痒痒。
所以这种地方出来的女人,自有过人的勾搭男人的手段,要是不现在压一压,恐怕真让她们得了手了,自己哭都没地方哭去,沐清略一思索便有了主意,忽然拍手娇笑:“清儿知道了,定是只有大人知道的话了,姐姐们不想告诉清儿是吧?你们不说,索性我待会儿去老祖宗那里的时候,问老祖宗去,嘿嘿,老祖宗对清儿可好呢.........”
芙蓉并咏絮几人立时大惊失色,脸上一片清白,齐刷刷围了上来,芙蓉更是颤声儿急切地道:“哎呦,我的好姑娘啊,你可千万别去问,千万别......”
沐清不解地长大了小嘴:“啊?为什么不能问,老祖宗什么都知道,你们不告诉我,我当然要去问问了,哼!你们当我小毛孩子什么也不懂是吧,你们不说,自然有懂的人教给清儿!”沐清说完撇着小嘴,斜着黑白分明的大眼睛不屑地看着四人,心里却在偷偷欣赏四人难看的脸色。
丹枝觉得她和猗兰完全是跟着另外两个吃了挂落受了无妄之灾,真要是捅到老太太那里去,大家没脸,索性咬了咬牙:“小娘子既然一定要知道......”
“丹枝!”咏絮脸色惨白的出声制止。
沐清眯了眯眼睛,一抹精光闪过,语气仍然无所谓地道:“咏絮姐姐还是看你的书吧,我听娘说了,二哥三哥四个他们都要读书,将来要参加科考当官的,不让清儿打扰他们读书。你也在看书,那我们说我们的,也不打扰姐姐读书了。哦,你们都不告诉我什么是清倌人,我这就去问老祖宗,哼,大不了问问娘或者大伯娘婶娘她们,她们可都是很喜欢清儿,一定会给清儿说的,我走了。“
这时候芙蓉也反应过来了,她本就是个皮厚的,又觉得沐清也就是个小孩儿,一把拉住欲走的沐清,尴尬地笑着:“小娘子别急啊,我们不是不想告诉姑娘,是怕这等秘密事情说了,姑娘又要去告诉别人,到时候我们几个可是要吃板子的,小娘子就忍心让姐姐倒霉挨揍么?”
沐清睁大了眼睛:“怎么会呢,清儿可是听爹爹说过,君子一诺千金的,清儿不会告诉别人的。好芙蓉姐姐,你告诉清儿吧,清倌人也有个清字,是不是也是很好的人啊?可是,是很好的人,应该不怕人知道吧,怎么回事儿啊?”
几个丫头也都是伶俐了,一听沐清的自言自语,不禁暗自凛然,这小毛孩子,不简单,不禁又收起了几分轻视的心思。
芙蓉无奈,咏絮也没有再阻止,遂简单地给沐清解释了什么叫清倌人。
沐清略一合计,一脸的天真:“各位姐姐,什么叫做楼子啊?”
……
一时之间又陷入僵局,还是芙蓉,索性破罐破摔了,先打发了这个小祖宗要紧:“就是.......青楼........”
沐清继续装傻:“青楼是什么楼啊,青色的楼?那地方不好么......啊哈,清儿知道了,一定不是个好地方,姐姐们在那地方做坏事是不是,嘿嘿.......”
四人尤其芙蓉和咏絮,脸色更加的不自然,咏絮甚至有几分黯然。
沐清都觉得自己有几分邪恶了,脸上仍是甜甜的笑意:“不过没关系的姐姐,清儿以前也偷着做坏事,被娘亲知道教训了,清儿就改过不再干坏事了,姐姐们不在那个坏地方做坏事了,到了我们家这样的好地方,以后做好事就可以了啊。 爹爹说了,知错能改善莫大焉,做错事情,改了就是好孩子,是不是啊姐姐?”
众人不语,若有所思……
虽然沐清对祖母张氏初衷很清楚,但是弄两个青楼出身的女子进门做“准妾室”,似乎不是大家出身的张氏会做的事,张氏应该瞧不上……不,应该是鄙夷这样的女子才对。
难道为了逼着自己儿子再生儿子,祖母已经无所不用其极,来个广撒网多捕鱼,连身份都不计较了,索性不同类型各抓一个,料想总有一个能合了儿子的心思,成为暖被窝的人。
瞧瞧这屋子里四个美人丫鬟,爹是艳福不浅,可是他无心消受!
转念想想,其实祖母这招一旦成功,就是给陈愈收房打开了突破口,有第一就有第二,所以选个青楼女子也不无不可,人家有魅惑男人的手段,更容易得手。是纳个青楼女子做妾,又不是娶回家做正室。
这般思考,祖母此举也说得通了。可为什么她总觉得哪里不对,这事儿透着古怪?
不过这几个丫头,也得镇住一阵子再说,不然总是个祸害,沐清打量几人,忽然笑得如小恶魔似的:“姐姐们以后可要对清儿好点儿哦,有好吃的好玩儿的要第一个想着清儿,不然清儿就去问祖母和老祖宗,什么叫清倌人什么叫青楼,嘿嘿......”
四人就连最没心眼儿的丹枝都明白了,原来上了这小丫头的恶当了!
﹡﹡﹡﹡﹡﹡﹡﹡﹡﹡﹡﹡
路过的,走过的,飘过的,手里有各种票子的,随便扔两张啊(砖头不要)呵呵,谢谢了O(∩_∩)O
第一卷 归江南 第三十八章 听墙角
沐清撂下句话,让她们等中院传信儿,然后留下暗自郁闷的四大美人自己出来房门。
沐清一路盘算着,自己若是把咏絮和芙蓉的事情直接捅给老太君,人可能会被赶出去,可祖母挨了老太君的责骂,八成会记恨娘,婆媳关系就会日趋恶化……她摇摇头,太急进了,不妥!还是先给美人们挪个窝,再说以后……
沐清加快了脚步,回中院去了。
“瞧瞧这办的什么事儿?去,给我把老二媳妇和五郎叫来!”
刚回中院,沐清就听见老太君怒气冲冲地对叫张妈派人去叫祖母和五叔。
沐清知道老太君发火这当口自己提出调丫鬟不合适,而且说不定老太君这一把火,就能顺带帮娘把小三直接烧将出去,呵呵,省了不少麻烦!还是先想法子偷听偷听“过堂”再说。
沐清脑筋一转,马上决定进来和老太君闲话拖时间,而不是直接从正屋侧面角门绕道后院。她知道等祖母和五叔被叫来后,老太君会让她回房,那么从正堂回后院,自然走的是正堂的后门,那么照壁后就是最佳偷听位了!
沐清轻手轻脚地走到正堂门口,扶着门框,一只脚腿跨进门槛里,露出半个身子,小心翼翼地把小脑袋探进来,左右看看,等目光对上端坐正堂的老太君,立马跳了进去,欢喜地叫道:“咦?太婆婆,真是您啊?刚才清儿还以为是听错了!您怎么这么早就念完经了?”
“清儿去西院回来了?”老太君以为刚才怒喝吓着孩子,忙收起了怒气,不过脸色并没有好转多少,眉宇间阴郁之色甚重。
“嗯!刚回来,听见太婆婆的说话声,才过来看看。太婆婆,谁惹您不高兴了?清儿最见不得太婆婆难过,清儿找他算账去,给您出气!”沐清挥舞着小拳头比划着,虽然那拳头不怎么够分量,可是看在老太君眼里,那拳头却很可爱,倒是把恚怒阴郁挥去了不少。
“就你那点小拳头能收拾得了谁啊?还敢在太婆婆面前显眼!”老太君故意绷着脸,正色道。
“呵呵!清儿的拳头是小,可清儿的脑袋不小!”
“咦?清儿这话……太婆婆不懂了,呵呵!”
老太君爱抚地摸了摸清儿的头,笑着打趣道:“怎么没看出有多大啊?”
“太婆婆瞧不起清儿!哼!太婆婆疼清儿,清儿都记在心里的!清儿是没力气去打人,但总有比清儿有力气的。爹说过知人善用,清儿有脑袋会想办法,可以去找那些有力气的给太婆婆出气!”
自从老太君发话让沐清跟着她,沐清一家在府里的地位可以说扶摇直上,即使钱氏不管家,陈愈手里的铺面也不比大房,可下人们对四爷家的事也不敢有半点怠慢。
沐清自然知道这都是老太君疼爱自己的缘故,所以自己这陪吃、陪玩、陪说话的“三陪”工作一定要做到位,变相巴结一下大领导,在这家里好办事。再者,沐清不是功利心很重的那种人,像她对四大美人说的那样,别人待她好,她会待别人更好。她感觉得出来老太君是真心疼爱她,所以,她见老太君不爽,自然也要玩点小花样,逗逗老人家开心,那么适度地表演也是要有的!
沐清紧抿着小嘴,清澈的双眸里闪着笃定的光,老太君心里一暖,搂住沐清想要抱起她放在腿上,却发现好像抱不动,老太君不由呵呵地笑出声:“清儿又重了!太婆婆老了,抱不动了!”
“太婆婆不老,您打马时候赢了好些个钱,精神头十足,清儿看祖母、伯娘他们都比不过您,怎么能说老呢?”
老太君听了沐清的话点点头,很是受用。
沐清见老太君面色稍霁,又挑了几个前世听过的经典笑话,讲给老太君逗闷子,继续拍马屁的工作。当然笑话的来源不是丹棱就是西院后院的丫鬟婆子们。
……
“老太君,人来了!”张妈走了进来,打断了沐清和老太君。
“清儿,你先下去吧!”老太君招呼沐清回房,沐清识趣地退到了正堂照壁后,猫着腰缩到了照壁后的盆景架下,竖起小耳朵听着外边的动静。
“啪——”老太君一巴掌拍到了案子上,说道:“你送人怎么不挑个时分?脑子糊了浆糊?”
“媳妇那也是心急!大夫说五娘这身子一年半载养不好的,五郎都二十七了,年届而立,膝下无个一子半女。媳妇也就是拨了几个丫鬟过去,没说让五郎收房……”张氏嘴上小声反驳道。
老太君厉声喝道:“糊涂!老二媳妇,五娘本就是个性强、气性大的人,如今为了……还在床上躺着,你这眼巴巴地往儿子房里送人,谁不知道你是什么意思?这不是戳了五娘的痛处?!要是五娘有个三长两短,我怎么和秦员外交代?对了,五娘,现在怎么样了?”
“回老太君的话,人已经醒了。四哥已经找了枫蓝院马公子的朋友过去,说再给瞧瞧。”五郎陈忢答道。
本来老太君还在教训张氏,五郎这一插口,倒是让老太君想起他来了,转头就说:“还有你!张氏是你亲娘,哪有儿子为了媳妇去找老娘算账的道理?你疼媳妇,也不能对长辈不孝不敬,枉自满腹诗书,堂堂举人怎么连三纲五常、人伦孝义都忘了吗?你那么多书读到哪里去了,难道都读给我老婆子了?”
老太君越说越生气,声音都有些发颤。
张妈旁边轻声道:“您先喝口茶,消消气,别气坏了身子!”
“一个个让我不省心!这传扬出去,还不让人家笑掉大牙?二儿媳妇,你说你挑的那些人,当家主母卧床不起,还得意洋洋地去行妾室之礼,都是什么东西!去,哪个领头,给我重罚,完了赶出府去,剩下的也别留了,都一并出去!看着闹心!”
“是,老太君!可媳妇有些话,还是不得不说!这些人是六娘采买进来的,大娘跟我去相看的。那会儿媳妇瞧着面上都挺好的,可谁知道一转头会是这种人……您可不能都怨媳妇啊!”
张氏挨了老太君一顿骂,心里也一肚子怨气发不出去,连她自己也都纳闷,选人的时候明明看着都挺识大体的,怎么一转身就闹出这档子事儿了呢?
﹡﹡﹡﹡﹡﹡﹡﹡﹡﹡﹡﹡
推荐推荐,偶要推荐,亲们谁有啊?给两张吧~~
另外,探头,看文的亲们,留个言吧~~\(^o^)/~
第一卷 归江南 第三十九章 摸不着边的真相
正堂里,老太君打了手势示意二夫人张氏打住,冲着五郎摆摆手,说道:“二儿媳妇你先留下!五郎,你回去看着你媳妇。明儿给我抄一百遍《孝经》。日后若再犯混,家法伺候!去吧!”
陈忢应喏告了退。
老太君让张氏坐下,沉声问道:“这回统共选了几个人?”
“八个。”
张氏自认为这事儿的出发点是好的,儿子多大也是自己的孩子,哪有娘不为儿子着想的。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她这般做也是担心子嗣传承,老太君也该明白。
张氏见老太君没吭声,便继续解释道:“四郎刚回来,按府里的规矩,屋里伺候的人不足数。五郎那房里除了个通房,也没个可心人伺候,所以媳妇趁着给四郎房里添人的时候,也给五郎房里也置了四个。”
张氏解释完了,人也从气恼五郎有了媳妇忘了娘的行径中冷静下来,越想越觉得有些不对劲。
怎么好巧不巧,就给自己撞上几个不安分的呢?可偏生大娘、六娘这两个侄媳妇牵涉其中,那两个精明的姐妹,哪里会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儿子房里送去的丫鬟,虽说是充通房的,可头前话里话外都叮咛过要安守本分。转头又去挑事,这里面到底哪个再搞鬼?
张氏生疑,可又摸不着头绪,总之今天面子里子都丢尽了,不能再让老太君生气,损了往日立起的贤良淑德的形象。
“唉!媳妇也没想到险些铸成大错,是媳妇一时疏忽,给您老人家心里添堵,这儿先给老太君赔不是了!等会儿,我回去就先去看五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