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二号首长第一部第26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回来,你这事又急,不如我带你直接去找龚省长吧。有彭清源出面,龚省长很爽

快地在报告上签了字。

几天后,陈运达回来,听说了这件事,找出各种理由,卡着这笔资金,不让

财厅转账。不仅如此,四个月后,他直接让这位副市长去了政协。

两人一个是省长,一个是常务副省长,都是省委常委,谁如果想做出一个什

么决定,另一个人肯定找出各种理由反对,谁如果想提拔什么人,也一定会受到

对方的阻挠。所以,两人要干什么事,一定得斗志斗勇,将三十六计用遍,以达

到目的。在江南省,陈运达以精通春秋战国诸侯纷争的历史和善用三十六计著称;

又是政府一把手,官职比彭清源高一些,两人间的争斗,彭清源自然就处于弱势。

另一方面,彭清源在江南省官场的地位也非常微妙。江南官场,最大的政治

势力或者说派别,掌握在陈运达手里,其次是游杰。游杰有天生的优势,他是高

干子弟,到处都是父亲的门生故旧,骨子里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优越感,只不过因

为身体状况不是太好,影响了斗志,自己的利益受到影响的时候,他是一定不会

袖手旁观的。现在又来了个赵德良。赵德良要想在江南省站稳脚跟,就一定得培

植自己的政治势力。彭清源头上有三座大山。而他的后面,又有郑规华、吉戎菲

这样一些新生代,以及陈运达大力培养的叶万昌、宗盛瑶等人。前有堵截,后有

追兵,稍有不慎,便可能跌入深渊。

王宗平看到的,都是这些表面现象,他没有吃透一个关键点,那就是赵德良

是江南省官场最大的变数。

赵德良单枪匹马闯进江南,江南官场早已经分疆裂土,诸侯割据,他想建立

自己的政治势力,谈何容易?从中下层培养?虽然是一个办法,却太慢了。你还

没有把自己的势力培养壮大,人家早已经将你的司令部捣毁了。他只有一条路可

走,那就是诸葛亮当初向刘备出的主意,联吴杭魏,也是当初毛泽东对蒋介石使的绝招,

建立最广泛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从这种意义上说,对于彭清源,赵德

良绝对是要大加利用的。因此,彭清4的命运,和唐小舟的命运有很大的相似之

处,与赵德良共荣共衰。

这些话,唐小舟自然不好对王宗平直接说,只好换了种口气,对他说,我们

是朋友,是哥们,你相信我,我不会害你的。

王宗平说,我当然相信你。只不过,我是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你们不

知道,井绳比蛇可怕得多。蛇嘛,你将它打死,就万事大吉。井绳你怎么打死?

怎么打,它还是井绳,还在那里。

黎兆平说,我相信一句老话,事在人为。我们三个人,命运的曲线有极大的

相似性,都走过弯路,吃过亏。正因为吃过亏,我才坚信一点,世界上的任何事;

肯定有很多种办法去解决,但只有一种解决办法是最佳的。一个人成功与否或

者说成就大小,与他找到多少最佳解决方案成正比。同时,我还相信一点,遇到

事,你努力去做,总比逃避要好。哪怕做错了,你也可以获得经验和教讯,经验

和教讯是财畜,什么都不做,却只是零。

王宗平对黎兆平说,你也认为我应该去?

黎兆平说,当然应该去。我刚才已经说了,做了比不做好。做,你就拥有了

找到最佳解决方案的机会,不做,你什么都没有。你也不想想,你去了,就有机

会,不去,就只可能像现在这样,不冷不热地被搁着。

唐小舟也说,你也不想想,除了这次机会,你还会有别的机会吗?这也就是

碰到了彭清源,如果换个人,就说换了你自己吧,你敢用一个像你这样的人吗?

黎兆平说,是啊,别说这个世上只有商人迷信,官员其实更迷信。能遇到一

个不怕犯忌的人,是你这一生最大的福气。

唐小舟暗想,你还这想那想,不知道这件事的背后,我替你使了多大的劲?

彭清源真的就是官场另类?真的不忌讳这种事?才怪。彭清源之所以肯要王宗平;

说到底,可能还是看在赵德良的面子上。既然唐小舟出面,彭清源便很难判断;

这到底是唐小舟本人求情,还是赵德良的作用。如果没有这样的背景,你能有

这样的机会?

恰好第一道菜上来了,王宗平端起酒杯,说,好,我听你们的。干。

干了第一杯酒,黎兆平转了一个话题,说,听说祝国华出事了?

唐小舟不好直接回答,只是说,我远离权力中心,消息闭塞。祝国华出了什么事?

祝国华曾经是江南省官场的一个强人,军人出身,作风霸蛮,说一不二,具

有令人震惊的执行力。当年,江南官场出现一个副省长空缺,竞争的人有两个,

一个是他,另一个是彭清源。据当时江南官场的说法,祝国华的机会比彭清源要

大得多,最根本的原因在于,彭清源和陈运达同时来自陵同,上面也担心这样两

个人同在一个锅里是否合适,因此倾向祝国华。后来也不知彭清源动用了什么关

系,竟然把祝国华打败了。

祝国华竞争副省长失利,被安排去了柳泉市人大,几年后到龄退休。即使如

此,祝国华仍然以强势控制着柳泉市的最高权力,六年之内,换了两任市委书记;

都是被他挤走的,直到他力荐的叶万昌被提拔起来。

王宗平说,这个人太刚了,我早就说过,他迟早会倒霉。

黎兆平说,最好玩的是叶万昌,我听说这些天,他在雍州和北京两头跑,基

本不回柳泉。柳泉出现了一种说法,抓了一只老虎,吓坏了一只病猫。祝国华就

是那只老得连牙齿都掉光的虎,叶万昌就是那只病入膏育的猫。

唐小舟想,社会上有些人就是如此,裤档里尽是屎,却以为多穿几层裤子,

臭味就可以包住。叶万昌在柳泉卖官澎爵的事,江南省官场早有传闻,他早就应

该知道,不是不报,只是时候未到。王会庄贪污案的引爆,应该就是前奏,打响

了清剿叶万昌的第一枪。最终虽然证实谋杀王会庄的是曹满江,表面上看,似乎

没叶万昌什么事,可有几个人相信与王会庄其实没什么直接交往的曹满江,会去

干这种谋杀的勾当?又有谁不怀疑,此案的背后,一定还游着一条大鱼?大概从

那个时候开始,叶万昌便已经意识到,一场巨大的反贪风暴,正向他席卷而来。

接着出现了卢清华案,这可以说,是清剿叶万昌的又一个战役。叶万昌显然错误

地判断了形势,以为可以借助群体性事件,迅速扭转局面。在卢清华案中,叶万

昌至少做错了两件事,第一,他未能正确评估那些在背后支持他围攻江南日报社

的人。那些人将他当枪使,希望他跳出来闹一闹,把水搅浑,给赵德良施加压力;

他毫不犹豫地干了。第二,他低估了赵德良的权力控制能力,以为赵德良真如

江南官场传说的那样,只是一个无勇无谋只会吊书袋的书呆子。用黎兆平的话说;

任何一件事,肯定有一种解决办法是最好的,可叶万昌不仅没有找到最好的解

决办法,甚至连次好的都没有抓住,选择了一个最差的办法。赵德良恰恰抓住了

叶万昌行动中存在的漏洞,开始了大举反击。尽管后来赵德良的江南大扫黑功败

垂成,但在柳泉,却打了一个极其漂亮的大胜仗。到了这一步,叶万昌建立的城

防阵地,已经相继失守,此时他的一切努力,大概也仅仅只是困兽斗吧。

唐小舟说,叶万昌虽然是一只病猫,但也不是一只弱猫吧?

黎兆平说,你的意思是指省里会有人出面保他?我看不一定。叶万昌的事,

早几年,就已经有很多传说了。官场上的那些人,一个比一个猴精,听到那些传

说之后,恐怕没有人不防一手。上面的人,之所以一定要保某个人,说到底,那

不是为了保别人,而是为了自保。如果那些人不需要自保呢?他们还会下死力气

保叶万昌吗?

王宗平说,恐怕不能完全撇清关系吧?我听说,叶万昌往上送礼是很有一套

的,他几乎每个星期,都要往省里跑一两趟,省里领导家里有什么事,他是必到

的。到了过年过节,他会弄一个车队往北京跑。

黎兆平笑了笑,说,难道真的拜的佛多,自有佛佑?官场之上,根本没有这

回事。你见佛就拜,遇到小灾小痛,或许这些佛会帮你一把。真的遇到大事了,

尤其是人家需要拿身家性命往上扑的时候,肯定没人理你了。

正在这时,侯正德进来了。进来之后,先向大家赔不是。

黎兆平指着那个空位子和桌子上那瓶茅台说,道歉要有诚意,那是你的,你

看着办。

侯正德已经喝过酒,此时再加一点,只要不醉,也不是问题。他爽快地说,

好,罚酒。说着,自罚了三杯,然后倒了第四杯,向大家敬酒。

黎兆平说,这酒虽好,但喝多了也害人的。就像关女一样,贪多不化。所以;

你别只顾着喝酒,先还是消化一下。这神户牛仔骨还有两块,专门留给你的,

尝一尝。

侯正德说了几句感谢的话,夹起一块牛仔骨,送进口里。

黎兆平又说了,刚才,我们在谈抓了一只老虎,吓坏了一只病猫。你在高层;

给我们透露点内幕消息?

侯正德到底政治上还不够成熟,大概也是觉得唐小舟、黎兆平这几个人很强

势,有意在他们面前卖弄一下,说,你是说祝国华案吧?事情不小。

黎兆平问,不小是多大?

侯正德说,好像说,已经查清的有近千万,估计可能还不到一半,继续往下

查,搞不好有几千万。

王宗平说,几千万?那够打靶吧?

侯正德说,打靶?便宜了他。他的儿子祝涛更厉害,号称身家几十个亿,几

乎全部是黑钱,还有几条人命和十几起血案。没有他这把保护伞,他儿子早在几

年前就已经变成灰了,还敢这样猖狂?

黎兆平说,我听人家说,祝涛是用人不当,那些坏事,全都是他的副手姚卫

清干的啊。

侯正德说,你说,娘和狈,哪个是大哥哪个是二哥?

唐小舟也不知道这些内幕,但又不希望侯正德透露太多。毕竟,这都是高层

机密,一些事情,被人们传来传去之后,到底会起到什么化学作用,谁都无法预

料。尤其无法判断某件事是否出现对赵德良不利的变化。赵德良是他背靠的大树;

无论从哪方面看,他都要不惜一切地保护这裸大树。他举起杯,对大家说,来

来来,我们喝酒。

黎兆平也举起杯,对侯正德说,侯兄,以后在阳通有什么事,还要请你多照应。

侯正德大包大揽,已经不再是办公厅秘书的感觉,说,大家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事,打一个电话就行。

重新回到赵德良身边,第一天,赵德良就给他布置了一个特别任务。

赵德良说,双节之后,公安厅要举行一次全省公安局长会议,全省各市州县

的公安局长和常务副局长参加,这是公安战线一次非常重要的会议,泰丰同志已

经向我汇报了几次,希望我去会上讲一讲话。开始,我考虑还是不讲了,我对公

安业务不是太熟,怕说外行话。后来再三考虑,觉得有些事,还是需要说一说。

说什么呢?不疼不痒的话,说了也是白说,既没有意义,也对目前江南省的治安

形势没有用。我想谈一谈江南省的反黑工作。反黑工作怎么谈?谈什么?谈浅了;

不疼不痒,人家当耳边风。谈深了,一是谈不透,二是涉及很多问题,三是对

今后的工作,可能造成某些意想不到的影响。我反复想了想,是否可以从这几个

方面去谈。一,讲一讲江南省的治安形势,可以简单地举几个例子。二,讲一讲

反黑的必要性。三,讲一讲共产党对反黑的立场以及省委对反黑斗争的决心。如

果我记得不错,长期以来,我们是不承认有黑社会存在的,直到上个世纪八十年

代,深圳第一次提到有黑社会组织,到了新世纪之初,国家层面,才承认存在带

黑社会性质的犯罪集团。我还是觉得,黑恶势力这个提法,更为准确一些。黑社

会是什么?是一个组织极其严密的与现行法律相对杭的组织结构。松散型的组织

结构,可能存在,严密的组织结构,我估计不太可能。所以,提黑恶势力而不是

黑社会,定义更准确。这个稿子,让别人动手,我不放心,你先拉一个初稿,给

我看看?

这一席话,让唐小舟有一种心惊肉跳的感觉。

难道说,赵德良还想反黑?以前是说扫黑,现在说反黑,一字之差。扫黑带

有行动性质,反黑却是一种姿态一种决心一种立场,看起来,一字之差,似乎只

是文字游戏,认真揣摩,却可以看出赵德良强硬的态度和坚韧的决心。前一次扫

黑,他已经连胡子眉头都给人家烧了,焦头烂额,他还不吸取教训,要继续反黑?

这黑能反下去吗?上一次是诫勉谈话,这一次,会是什么结果?唐小舟真的不敢想。

另一方面,唐小舟相信,赵德良做事,绝对深思熟虑,他如果没有事前运筹

帷慢,大概也不会再提此事。这么说,他已经胸有成竹了?或者此前有人议论说;

北京那个调查组是赵德良自己请过来的,难道真是如此?仔细想一想,这事还

真有可能,并且韵味十足。

怎样才能做到胸有成竹7这事如果第二次拿到常委会讨论,大概没有那么容

易通过吧。上次毕竟有柳泉市黑势力围攻省委机关报的事情发生,那是一个突破口,

也是一次危机处理,属于顺势而为,水到梁成。现在呢2有了北京的诫勉谈

话之后,赵德良再将此事提交常委会,恐怕就会授人以柄,遭到强烈反对。

既然赵德良下了这个决心,唐小舟也不好说什么。赵德良根本就不是和他商

量,而是向他下令,他惟一能做的,就是执行。他问赵德良,还有没有别的要交

代,如果没有,我先去做一些准备。

赵德良说,没有了,你去吧。

他站起来的时候,手机开始震动了。他拿起一看,是叶万昌。

他按下接听键,然后说,叶书记,你好。

赵德良显然听进了这句话,眼睛瞪大了一些,望着他。

叶万昌说,唐处,我想见赵书记一面,当面向赵书记汇报工作,请帮忙安排一下。

唐小舟问,你主要向赵书记汇报什么内容?

下面的人向省委书记汇报,需要提前告之汇报内容,由省委书记判断是否值

得一听,再考虑安排。而报告的程序,并不是找唐小舟,而是呈报给省委办公厅

综合一处,再由一处报告给余开鸿,最后由余开鸿统一安排。叶万昌不找余开鸿;

直接将电话打给唐小舟,似乎表明,余开鸿那条路走不通,或者叶万昌不愿意走。

唐小舟之所以有此一问,一是程序,二是想让赵德良知道。他说过此话后,

拿眼睛望着赵德良。赵德良只是看着他,并没有丝毫表情,这似乎表明,他并不

准备见叶万昌。

唐小舟说,最近这段时间,赵书记很忙。你也知道,马上就是双节了,很多

事,都需要处理。能不能过完节以后再考虑?

叶万昌说,我已经在楼下,你能不能跟赵书记说说,十分钟就够了。

唐小舟只好请示,他用手捂了电话,对赵德良说,是柳泉的叶书记,他已经

在楼下,想向你汇报工作。

唐小舟知道,赵德良今天九点要去政协出席一个会议,八点四十出发,此时

还有二十分钟时间,也不是不可以安排。

赵德良想了想,说,我今天争取抽时间见他,如果安排好了,你再通知他。

唐小舟将手机贴在耳边,对叶万昌说,叶书记,我已经向赵书记汇报了。赵

书记同意,但现在没有时间,等时间安排好,我再给你电话。

叶万昌在千恩万谢,唐小舟已经挂断了电话,离开赵德良的办公室,回到自

己的办公室。

写讲话稿,对于唐小舟来说,并不是一件难事。写文章是他的职业,之所以

能有今天这个位笠,与十几年兢兢业业地写文章,大有关系。问题在于,此事的

结局太莫测了,他心里早存了一种恐俱。有了这种恐俱,心理上,便产生了一种

杭拒。这种杭拒,会影响到他的写作状态。

他突然想到,徐稚宫一直在跟踪江南省的扫黑工作,应该有些资料自己可以借鉴。

最初将徐稚宫拉进来,他是想借助扫黑,让徐稚宫迅速提升名声,有了名声

自己再向报社方面递几句话,给徐稚宫解决个级别,应该问题不大。没想到,

徐稚宫也成了扫黑的栖牲品,宣传扫黑工作告一段落之后,报社便派徐稚宫出去

学习了,学习归来,不是提拔,而是将她调到了子报,在记者部挂了个副组长。

日报是厅级,子报是处级单位,部门主任才是科级,组长基本就没有级别了,何

况还是副组长?

徐稚宫曾对唐小舟开玩笑,说,我被你害了,现在是流放。

尽管如此,徐稚宫为扫黑做了大量的案头工作,这些东西,唐小舟反复叮嘱;

一定要保存好。

他给徐稚宫打了一个电话,叫她把那些材料准备一下,今天晚上带到喜来登

去,他要用。

唐小舟最满意徐稚宫的是,她几乎从不在自己面前问为什么,他叫她做什么;

她总是服从,并且努力做好。同样,他每次和她见面,分别时也不需要缠绵,

他只是说一声,走了,转头便走,她既不缠他,也不问他为什么这么急。

他们见面的地点通常都是宾馆房间,早晨他起得早,那时她还在熟睡中。更

多的时候,他悄然起床,洗漱之后,她也没有醒来。他悄悄地离开,根本不和她

打招呼,事后她也不会计较。当然,他有时也想,这或许因为她并不爱他,就像

他并不爱她一样。在他看来,自己这种年纪的人,谈爱是一件极其奢侈的事,时

间成本和经济成本都非常之高,实在比二十岁时随意地浪费时光更加奢侈。人和

人何必要爱呢?正如孔思勤所说的,月饼就是月饼,即使加上再华丽的包装,也

还是月饼。这个世界,如果没有了华丽包装,整个人类的生活,将会简单方便得多。

正胡思乱想着,桌上的电话突然响起来,吓了他一大跳。他定定神,坐正身

子接起电话,竟然是谷瑞开。

谷瑞开不说话,只是哭。唐小舟顿起恻隐之心,问她,发生了什么事?你还好吗?

她哭着说,不好。

他想,她或许梦想着翁秋水升副厅长,她顺利接任处长吧。竹篮打水一场空

自然不会好到哪里去。表面上,他还得敷衍,问她,发生了什么事?

她说,小舟,我们复婚,好不好?

他一下子愣住了。她叫他,从来都是唐小舟三个字连成一体的,吵架的时候;

便会像赵世伦一样,叫他性唐的,哪怕是两人热恋的时候,也是如此,

今天太阳又一次从西边出来了。不过,对于她的太阳,他已经有了充分理解,不可能再

感到那种虚妄的温暖了。

他说,你的想象力太丰畜了,我有点跟不上。

对于他的讥讽,她竟然没发脾气,而且极其温柔加上忏悔,说,我知道我错

了,我改还不行吗?只要你答应复婚,我什么条件都答应你。

唐小舟说,是吗?那翁秋水怎么办?

她一下子愣住了,过了片刻,气急败坏地叫道,唐小舟,你王八蛋。说着,

便挂断了电话。

唐小舟有种扬眉吐气的感觉,这是多年来,他第一次有这种感觉。转而一想;

他又觉得自己很小人,因为人家曾经伤害过你,你便躲在阴暗处,抓住机会照

准人家的脑袋一记闷棍,这不是小人行径,又是什么?这样的事,有什么可得意

的?你应该痛恨自己才对。再说,自己和她离婚,真的就那么光明正大?谷瑞开

是觉得他前程无望才提出离婚,而他呢?难道对于今天的变化,一点感觉都没有?

如果说没有,钟绍基提出调他去雷州,他为什么一口回绝?说到底,对于重新

回到这个位笠,他还是有信心的,只不过没有流露而已。尽管他一次又一次告诫

自己,别得意忘形,可心里仍然觉得透爽。

出发的时间到了,赵德良走到他的办公室门口,对他说,好了吗?

唐小舟吓了一大跳。都是被谷瑞开这个电话缠的,他竟然忘了给冯彪打电话。

他匆忙站起来,拿了自己的包,又接过赵德良的包和茶杯,一边跟着赵德良向

前走,一边拨通了冯彪的电话。好在冯彪非常守时,已经等在了楼下。

省政协这个会,主要是参政议政,赵德良出席,也只是表示一个重视的姿态。

领导们在会议室里开会,秘书们在旁边的小房间里等待。当然,领导并不是一

开始就进入会议室,而是事先被请进休息室,等会议正式开始,才有专人过来请

他们。

进入会场之前,赵德良对唐小舟说,你让叶万昌到政协来等吧,看中午吃饭

之前,能不能抽出一点时间。

唐小舟给叶万昌打了电话,叶万昌再一次千恩万谢。

政府方面来参加会议的是彭清源,王宗平今天第一天上班,也跟了过来。

王宗平和这个秘书圈子还不熟,显得有点手足无措。唐小舟坐在一旁和他说

话,让他情绪稳定了许多。其他的秘书准备打牌,叫唐小舟上场,唐小舟说,你

们玩吧,我和宗平聊聊天。

过了半个多小时,叶万昌摸上来了。探头一看,一及子都是秘书,

许多人都是他认识的。他跨进来,冲着这些二号首长们点头哈腰,一个一个地握手,递烟;

问好,馅媚地笑着。

唐小舟有点不耐烦地说,你怎么上来了?

叶万昌说,你不是让我来等吗?

唐小舟叫他到政协来等,又没让他立即上来。他心想,这人到了关键时刻,

脑子也不好使了,抓救命稻草呢,平常的判断力理解力,全没了。他说,你还是

去下面等吧,安排好了,我给你电话。这里人来人往的,你一个市委书记,坐在

这里影响不好。

叶万昌说,那好那好,我去车上等。

叶万昌一走,那伙秘书们说上了。

政协一个副主席的秘书说。叶万昌也有今天。平常看他那副小人得志的模样

另一个副主席的秘书立即接过话头,说,这个人,以前眼睛挂在天上,对我

们这些小秘书,视而不见,好像我们都不是人一样。

这个话题,就像兴奋剂一般,很能句起这些秘书们的兴头。一个没有说完,

另一个又接过去了。

有人说,这个人太狂妄了。我早就说过,在官场中混,狂妄的人,肯定不会

有好下场。

立即又有人说,你们说什么呀,人家还是市委书记呢。

这话立即遭到了反驳,说,哼,市委书记?今天是市委书记,明天就不知道

是什么了。是阶下囚,那是便宜的,搞不好要打靶。

旁边立即有人接腔,这么严重吗?

政协主席的秘书学着小品演员宋开开的调说,严重?不是简单的严重,是

太严重了。你们大概还不知道吧,这家伙没有儿子,只有两个女儿,大女儿在柳

泉,也是一霸,是叶万昌的大内总管。在柳泉,只要走不通的路,找到他的这个

女儿,送上一笔钱,立即通。他已经把小女儿送到国外去了。我听说,他的小女

儿在国外开了一间什么公司,根本就不赚钱,只是在那里替叶万昌洗黑钱。叶万

昌在国内贪污得来的钱,全都转移到她女儿的公司,所以,公司的架子搭得很大;

还常常以外商的身份,回来谈项目。什么项目?其实就是回来收钱,再以项目

的方式,把这些钱转出去。叶万昌早就有打算,再捞几笔,然后和家人一起去国外。

有人颇有先见之明地说,看来,他这个梦是做到头了。

唐小舟想,如今的官场,真是没有秘密可言。尤其是这些二号首长们,他们

跟着领导,每个人都装了一肚子的秘密,凑在一起,就拿这些秘密做交换。你如

果想了解官场的什么事,根本不需要去找官员,只要和某些秘书关系密切,什么

事都可以打听清廷。

当然,之所以人人都知道叶万昌要出事了,也有一个原因。纪委立案调查祝

国华,自然不可能瞒得过叶万昌这个市委书记。消息一出,叶万昌立即知道,自

己的日子不多了。任何人临死之前,都会拼命挣扎,叶万昌自然不会例外,他一

直都在四处活动,又跑北京又跑省里,省里各级领导,他大概找了不知多少人,

也就间接地把他的事情,宣得天下沸沸,人尽皆知。

这些秘书如此评价叶万昌,至少说明一点,他们服务的那些领导,对叶万昌

其人,印象并不是太好,即使叶万昌找他们时,他们当面不好表现得冷淡,背后

一定说过什么。秘书们知道了首长的态度,才会在此时猛珠他。这也从另一个角

度表明,这些领导们,将不会出面替叶万昌说任何话。

在官场混一辈子,临了也没有几个真正肝胆相照的朋友,这大概也是官场的

一种写照。有这面镜子当前,能够令人警醒。

十一点二十,会议结束了。比预想早一点。政协的领导们随后去餐厅,赵德

良因为要见叶万昌,便开了一间休息室。

进入休息室,赵德良问,叶万昌呢?他并不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