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这次扫黑成功。
赵德良闹出这么大的动静,结果连小鱼小虾都没有捞到一个的话,他怎么向
中央交待?扫黑原本就敏感,赵德良闹了个竹篮打水一场空,上面怪罪下来,他
将如何了局?想到这里,唐小舟禁不住心惊肉跳。赵德良扫黑,显然是一场政治
布局。可人家也没有闲着,在他布局之后,采取了一招釜底抽薪之计。说起来,
这一招真够狠每的,当面支持你赵德良扫黑,背后却来这么一手,让你连黑恶势
力的毛都抓不到。为了政治斗争,竟然连社会最起码的稳定都可以栖牲,这种残
酷性,唐小舟是第一次体会。
唐小舟问蒋东培,按照总指挥部的要求,每周各市州都要上报扫黑进度情况,
现在一周已经快过去了,你准备怎么上报?
蒋东培说,这也是我头痛的事情之一。情况我都告诉你老弟了,你认为我应
该怎么上报?
唐小舟说,恐怕只能据实上报吧。
蒋东培说,据实上报,说我们连一个人都没有抓到,所有人全部逃了,上面
相信吗?或者说,上面会怎样看待这件事?上面肯定认为我能力不够,不足以担
大任。就算嘴上不说,心里也可能会这样想吧?这个印象一旦落下,老弟你说说,
我往后还怎么混?
唐小舟一想,还真是这个道理。作为一名公安局长,你拥有一切资源,并不
是要你去破多么大多么难的案子,而是将名单交给你,让你去抓几个人。让你去
抓十个人,从你手里跑了四个,你抓到了六个,那好说,毕竟意外是谁都无法事
先预料的,何况这种抓捕方式,本身就存在一些变数。就算你只抓到三个跑了七
个,也还可以征一些客观原因。现在的情况却是,你连一个都没有抓到,仍然征
客观原因,谁信?任何人第一时间想到的,恐怕是你的无能,导致了这样的结果
官场中人,谁不怕在上级面前留下个无能的印象2这个印象一旦形成,会成
为你一辈子的灾难。只要这个领导还握有权力,你就永远都别想翻身。
唐小舟问,那你准备怎么办?
蒋东培点起一支烟,猛吸了几口,然后说,有人给我提了一个建议。
唐小舟敏感地意识到,这个建议可能非常特别,便问,什么建议?
蒋东培显得很犹豫。他显然意识到,这个建议非同小可,如果捅出去,
会有很多的后遗症,因此不太愿意说。唐小舟做了半天工作,却又不能向他说明,
这件事对于赵德良以及自己非常重要,只能说,事情发展到这一步,对于你对于我
以及对于很多人,都是一次巨大危机。要想化解此次危机,只能将所有事情摊开
来,大家一起来想办法。最终,蒋东培还是说出来了。
他说,有人向他建议,为了避免给上面造成一个无能的印象,只有一种办法,
向上报告说,经过周密调查,当地根本没有黑恶势力。
当地没有黑恶势力?唐小舟几乎跳了起来。
这是一起极其严重的事件。如果所有市州全都上报说,经过周密调查当地根
本不存在黑恶势力,这个结论一旦上报中央,结果会是什么?动用了一省之力,
原想打一场世界波,结果进了一个巨大无比的乌龙球,这是一定要有人负责的。
此时,如果再有人向上说,赵德良只不过是想借此搞权力斗争,想借助所谓的扫
黑,才巴某些人整下去。如此一来,赵德良只有灰溜溜地走人了。
唐小舟已经看到,一次巨大的政治危机,将赵德良逼到了悬崖边上。
赵德良如果在官场里粉身碎骨,自己命运的一现曙光,从此也就彻底消失了。
这次危机可解吗?至少在唐小舟看来,这是一道无解题。赵德良总没有办法将
那些逃跑的人在一夜间全部抓回吧。
唐小舟问,你认为这给你建议的人,是仅仅只向你提出了建议,还是向其他
所有公安局长,都提出了相似或者相同的建议?
蒋东培说,这个,我就不太清廷了。我想,既然有人向我提出了这样的建议,
也一定有人向别人提出了另外的建议吧。
唐小舟还是不甘心,又问了一句,那么,你是否可以告诉我,向你提出建议
的人,其实并不是和你关系非常密切的或者说政治上并不是和你走得比较近的人
或许由于心急的缘故,唐小舟这句话问得太急也太没有水平了。蒋东培顿时
引起了警惕,问道,你是什么意思?
唐小舟也不再向他隐瞒,说,这件事对我很重要。我想知道,到底是什么人
向你提出了这样的建议。就算你觉得不方便说明具体的人,也希望你能告诉我,
这个人,是雷江的还是沪源的?和你的私交怎么样?
蒋东培说,没什么私交,是我到沪源以后在工作中认识的。
唐小舟说,我明白了。
蒋东培的思维跟不上,问他,你明白了什么?
唐小舟已经站起来,对他说,我现在要赶回去,多的话,我就不说了。
我给你一个建议,按照扫黑领导小组的规定,你可以从雷江调一个副局长和一个刑警
队长过来。你应该尽快向省厅打报告,落实这件事。这两个人到位后,你应该加
大力度进行调查取证,黑恶势力是你的调查方向,但黑恶势力背后的保护伞,更
是你的重点。我还可以提醒你一下,有两个人,你要格外当心,一个叫孟小华,
一个叫宗国军。这两个人,背景都非同一般。
蒋东培说,你能不能再给我说清廷一些?
唐小舟说,我能说清廷的是,这件事关系到你的政治生命,也关系到我的政
治生命。然后对徐稚宫说,走,我们现在立即赶回去。
徐稚宫就这一点好,她肯定不明白唐小舟心里在想什么,但肯定不会当着外
人的面问。直到上了车,汽车驶出了老远,她才忍不住问道,怎么现在回去?你
不是说今晚就住在沪源吗?
唐小舟说,几句话很难说清廷,或者说,目前的情况根本就不是用语言能够
说清廷的。以后再找机会说吧。他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他确切地知道,这种事,
跟徐稚宫是没法说清廷的,如果是孔思勤肯定不一样,只要稍稍提一句,她肯
定能懂。
唐小舟毕竟不是专职司机,又少跑长途,上午已经开了好几个小时车。中午
没有怎么休息,现在又迅速往回赶,加上高速公路路况好,很容易疲劳。最初,
唐小舟是喝茶,发现不行,又在一个服务区停下来,买了一包烟,一根接一根地
抽,舌头都有些苦味了,还是觉得老想睡。
唐小舟说,稚宫,你现在做一件事。
徐稚宫问,做什么?
唐小舟说,你每隔五分钟,在我的腿上猛掐一下。
徐稚宫问,为什么?
唐小舟一下子火了,大声说,哪有那么多为什么?叫你掐你就掐。
徐稚宫没想到他会这样冲自己发火,感情上受不了,情绪一落万丈,当时就
翘起了嘴,似乎要哭出来了。
唐小舟看了她一眼,知道自己可能有些失控,无意中伤害到她了,便说,好
了好了,我向你道歉。我想睡觉,你掐我,把我的磕睡赶跑,知道吗?
徐稚宫到底是脑子转动不够灵敏,说,想睡觉那我们到下一个服务区先睡一觉再走呀。
唐小舟哭笑不得,面对她,真是一点脾气都没有。
他说,我的大小姐,我有非常紧急的事,必须立即赶回去。如果能睡,我干嘛要你掐我?我发疯了不成?
徐稚宫仍然不是非常明白,却也知道要执行他的命令了,便伸出手,在他的腿上轻轻掐了一下。
唐小舟说,你挠痒呀,用力。
徐稚宫再掐了一下,还是太轻。
唐小舟一把抓住她的手,看了看她的指甲,虽然不是那种特长的,但也还过
得去,便说,用你的指甲使劲掐,把我的裤腿卷起来掐。
徐稚宫将他的裤腿卷起来,手指直接接触皮肤,并且加大点力气,又掐了一次。
唐小舟已经有了痛感,仍然觉得不够,说,用力,再用力。
徐稚宫毕竟是搞体育出身,力气她可是有。见唐小舟一再叫自己用力,果然
力量越用越大。唐小舟已经痛得呲牙咧嘴,人却清醒了许多。
唐小舟说,好了。
徐稚宫松了手,低下头去看刚才掐的地方,见到有一个很深的血印。她吓坏
了,差不多要哭出来,说,对不起,我把你掐出血了。
唐小舟说,没事没事,男子大丈夫,这算什么?小事一桩。
她摸着那个地方,关切地问道,痛吗?
唐小舟说,当然痛,不痛我要你掐干什么?
每向前走一段,唐小舟便叫徐稚宫掐自己。好在这样折腾了一个多小时,最
困的时间段熬过去了,精神渐渐恢复了。
从沪源出发时,是下午五点来钟,路上跑了四个小时,到达雍州,已经是晚
上九点。进入市区后不久,唐小舟给侯正德打了个电话,问他赵书记在哪里,侯
正德说在办公室。唐小舟问,办公室里还有别人吗?侯正德说没有。唐小舟说,
那好,你让老板接电话。
侯正德显然是从唐小舟的办公室走到隔壁,先敲了敲门,进去后,唐小舟听
到赵德良的声音,问,正德呀,谁的电话?
侯正德说,是小舟。
赵德良接过了电话,问道,小舟,怎么样?
唐小舟说,赵书记,我刚从沪源赶回来,现在快到省委了,我有一件重要的
事,要向你汇报。
赵德良说,好吧,我在办公室。
到了徐稚宫离住所最近的地方,唐小舟将车停下了,对她说,你自己回去吧,
我不送你了。
徐稚宫也不问为什么,只是说,我先去开好房间等你吧。
唐小舟说,我不知道今晚有没有时间,你还是先回去吧。
对于此刻的唐小舟来说,有比做爱享受片刻鱼水之欢重要得多的事情。
一个人的人生是否成功,其实有一个极其重要的素质,那就是分清主次的素质。
假如一个人同时面对人生重大选择的关键时刻,心里想着的,却是和某位心动已
久的女士的艳情欢,这个人,注定是与成功无缘的。
直接将车开到了五号楼前,下车后,迅速向楼上走。在楼梯上竟然碰到了正
准备下班的余开鸿。
唐小舟只是匆匆说了声秘书长好,脚步并不停。余开鸿显然想停下来和他说
几句话,见他的身影已经擦身而过,只好作罢。
进入赵德良的办公室,并且返身将门关上。赵德良问,小舟,什么事这么急?
唐小舟顾不得坐下,站在赵德良的面前说,我得到一个消息,各个市州的行
动很不成功,被列入名单的人,几乎全都跑了。
赵德良也显得有些吃惊,说,跑了?怎么跑的?
唐小舟说,因为是全省行动,需要时间部署。这个部署用了三天时间,而在
这三天时间里,消息早已经传得全社会尽人皆知。那些被列入名单的人,肯定不
会坐在家里,等我们上门去抓。
赵德良点了点头,说,并不出乎我的意料之外。
对于这一回答,唐小舟倒是意外了。难道说,赵德良早就预料到了这一结果?
既然如此,他为什么不努力地想办法阻止这一局面的出现?如果说这是在赵德
良的掌握之中,那么,自己如此急着赶回来,还有意义吗?
他正想着,赵德良问了,还有别的事吗?
唐小舟咬了咬牙,还是将他认为最重要的说出来了。
他说,我还得到另一个消息,各地因为没有抓到人,公安局长都很急,不知
道该怎么办,更没法向上面交待。这时候,有人给他们提了一个建议,希望他们
向上提供一份假报告:经调查,本地没有黑恶势力存在。
这事显然触动了赵德良,他猛地站起来,走到了办公桌的一侧,在那里来回
踱了两圈,然后停下来,盯着唐小舟,指着他问,这是真的?
唐小舟说,我还只来得及跑了一个市。我也反复问过,虽然这个公安局长不
很清廷别人是不是也得到了这样的建议,但他说,估计差不多。
赵德良又在房间里踱步。唐小舟站在一旁想,看来,自己有关此事的警惕还
是对的,这事确实在赵德良的预料之外,属于最新动向。
任何一个领导人做任何事,都希望这件事牢牢地掌握在自己的手中,希望事
前将所有可能全都考虑进去。然而,这毕竟只是一种良好愿望,尤其在官场之上,
你所能考虑充分的,仅仅只是你怎么做,却不能考虑别人会怎么应对。这就像
打牌,你打出的牌,在你采取这一行动之时,看上去是百分之百的合理。但也许
别人应对之后,你才知道,所谓的百分之百合理,其实也可能是百分之百的臭牌。
出臭牌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你出完臭牌而别人应对之后,你束手无策。
对手这一张牌实在太凌厉了,简直就催枯拉朽,所向无敌。面对这张牌,赵
德良有良策吗?
站在唐小舟的角度,他虽然能够想到一些补救之招,比如他让蒋东培做的主
动出击之类。他想,此事已经不仅仅是一场扫黑斗争,不知不觉中,上升到了江
南官场的一场政治斗争。既然是政治斗争,那么,目前的这张牌,肯定是躲在幕
后的赵德良的对立面打出来的。他们既然已经出牌,自己这边,最起码的对策,
应该是主动出击,至少也要以主动出击的姿态,试一试对手的火力,算是进行一
次火力侦察吧。同时他也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最好的办法,却是使出一个杀
手铜,来个一招致敌。
可有这样的招数吗?至少他想不出来,现在他更期望于赵德良手里有这样的炸弹。
赵德良转了好多圈之后,突然停下来,对他说,你马上给杨泰丰同志打个电话,叫他到我这里来一趟
唐小舟答应一声,转身出门,又将门轻轻关上,回到自己的办公室,侯正德
还坐在那里,见到他,便问,什么事这么急?
这种事,他自然不能和侯正德说。他说,这里没你的事了,你先回去吧。
侯正德看了看他,很想问点什么,最终还是打住了。侯正德收拾自己的东西,
准备下班回家。唐小舟则拿起电话,拨了杨泰丰的手机。
唐小舟说,杨厅长,我是小唐唐小舟。吃饭没有?对,我回来了。是,临时
有点事,需要回来处理一下。他在电话中和杨泰丰了几句闲话,见侯正德已经
出门,脚步声已远,便说到了正题:赵书记请你马上到他的办公室来一下。
等杨泰丰的时间里,手机铃声响了,拿起一看,竟然是冷稚的短信:佛曰:
忘记并不等于从未存在,一切自在来源于选择,而不是刻意。不如放手,放下
的越多,越觉得拥有更多。
唐小舟的心绪完全不在这上面,又觉得这个女孩有趣,便回了一句:怎么参
起佛来了?
女孩回复说,修百世方可同舟渡,修千世方能共枕眠。前生五百次的凝眸,
换今生一次的擦肩。今生的一次邂逅,定然孕育前世太多甜蜜或痛苦的回忆。
唐小舟再问,失恋了?要我给你送块手帕不?
她回复说,不是,有些感慨。
他说,人通常都是触景生情,你触到了那般景,才会生出这般情?
她说,吹着江风望着江流,有些感慨。
唐小舟觉得好笑,回道,少年不知愁滋味,欲赋新词说愁?
她回答说,可能是。
他忽然想起女儿小时候有一次很认真地对他说,爸爸,我昨晚做了一个梦。
他问,什么梦?女儿最初似乎想告诉他梦的内容,继尔又改变了主意,像个小大
人般说,没什么,小孩做梦,老鼠打洞。
人在不同年龄层次,有不同的感慨不同的领悟,你不能说他们的领悟或者感
慨不真实,只是在成年人看来,那确实有些小儿科。但如果换一种心境,你会觉
得,假如你的心智完全成熟之后,还能有小儿科的感慨,那真是一种莫大的幸福
所以,他回复说,你真幸福。
她说,是啊,有点身在福中不知福。
他说,你今天肯定有点什么事。她突然说,能陪我吹吹江风吗?
他的心中一动,真的很想去,可是,眼前有比风花雪月重要得多的事。他
只好回复,手头有点事,暂时还不能定。
她问,什么时候能定?
他说,也许一个小时,也许两个小时。
她说,那好,我等你。
他装着给赵德良续水,进了赵德良的办公室。赵德良站在窗前,看着外面的夜景。
唐小舟向外望了一眼,都市的夜虽然嘈杂,省委大院的夜却宁静,高大的香
摔树盎立在那里,像一些站了百余年岗仍然不知疲倦的哨兵。路灯张大着胸怀,
倾注着光明,很忠于职守的样子。偶尔有车辆忽啸而过,声音颇有点突出,似乎
是想引人注目。外面的世界正在喧哮,省委大院,却像是世外桃源,有着一种与
别不同的宁静。反过来,这种宁静,又似乎成了一种反衬,甚至一种反讽,尤其
这个夜晚,反讽的意味,就更加的浓郁。
赵德良显然知道进来的是他,身体动都没动,仍然是双手抱胸,一副凝重的
样子。他揭开杯盖看了看,里面还是满的,这么长时间,赵德良竟然没有喝一口
水。唐小舟又悄然退出来,到达自己的门前,听到楼梯口有脚步声,便停下来等
了一下,果然是杨泰丰迈着军人的步子,急急地过来了。
唐小舟原想迎上去,杨泰丰已经大步跨过来,并且和他招呼。
杨泰丰握着唐小舟的手,小声地问他,老板找我有什么事。
唐小舟还没来得及开口,赵德良的声音传了过来,说,是泰丰厅长吗?
杨泰丰只好松了唐小舟的手,随唐小舟一起进入赵书记办公室。
赵德良已经转过身来,唐小舟看了一眼他的表情。赵德良的脸很松驰。赵德
良说,泰丰厅长,请坐。
唐小舟给杨泰丰倒上茶,正准备离去,赵德良说,小舟,你也坐。
唐小舟心里迫不及待,表面上还要装着很稳沉的样子,拿过笔记本,坐下来,准备记录。
赵德良并没有坐下来,而是站得离杨泰丰稍远,问,听说情况不是太好?
杨泰丰说,是的,指挥部事前提供了一份名单,要求各市州按名单抓人。从
现在反应的情况来看,名单中所列的人,只抓到百分之十左右。绝大多数尤其是
那些比较重要的人物,全都跑了。
赵德良问,厅里有什么想法?
杨泰丰说,我们原规定一星期一上报,看来这个规定有点问题。各市州的上
报材料还没有上来,主要是我们自己摸的情况,还不十分准确。今天下午,我们
才得到较准确的消息,所以,下午厅里一直在开会研究这件事。
赵德良走到自己的办公桌前坐下来,一只手扶着座持的扶手,一只手放在桌
子上,手心在桌面上轻轻地搓动着,问,有具体的措施没有?
杨泰丰说,现在看来,我们当初的估计严重不足。就目前的形势来看,仅仅
只是调动一个公安局长,力量还是薄弱了一些。现在有几种意见,一种意见认为,
我们应该考虑同意公安局长从原局调一个刊侦小组过去,增强一点力量。另一
种意见认为,省厅应该建立一个追捕小组,对那些外逃的首要分子,集中追捕。
此外还有一种意见,对其中一部分,进行网上追辑。
赵德良问,形成意见了吗?
杨泰丰说,还没有,讨论还在继续。我是从会场赶来的。
赵德良略想了想,说,第一条意见,我认为可以考虑。不过,有一个前提,
市州认为必要的话,可以考虑。如果认为必要性不大,不宜太过兴师动众。另外
两条意见,我看是不是先缓一缓。
唐小舟暗自惊了一下。这等于说,三条意见,赵德良全部否了。而且,赵德
良直接否定下面意见的做法,在以前是比较少见的,尤其是这种毫不犹豫的否定
是他已经有了好的对策,还是准备收了2可是,箭已在弦,能收吗?收的话,
将会是什么样的后果?同时,唐小舟心中还震动了一下,自己想了那么多,竟
然全都是怎么进。实际上,除了进,还有一种办法,那就是退。
看来,自己应该好好地想一想退,也应该好好地学一学这个退字。退也是政治智慧的一种,而且
很可能是比进更高级更玄妙更难以把握的政治智慧,只是自己还没有学好怎么充
分利用。以后,一定要多花点时间和精力,好好研究一下退这个字。
杨泰丰说,好的。我通知下去,立即执行。
更让唐小舟惊讶的是,赵德良端起了面前的茶杯,开始喝茶。
古代官场,有端茶表示送客的意思,以前唐小舟看到这类介绍,以为这是官
场的一种暗号,后来他理解了,其实不是暗号,而是无话可谈不想说时的一种心
态调整。上下级在一起谈话,上级觉得再说下去,全都是废话,不必要再说了,
却又不方便说,我们的谈话完了,你走了,最好的过渡,便是找件事来做,让自
己放松一下。最近手的一件事,就是端起茶杯。这不是信号而是一种符号,就像
写文章时,一句话写完,必然要打上句号一样。
问题是,他们的谈话就这么完了?他向赵德良提起那件事时,赵德良分明高
度重视,立即下命叫来杨泰丰。唐小舟以为,赵德良是想和杨泰丰充分讨论这一
严峻局面,商量出一个应对之策。而现在,竟然急转直下,是赵德良并没有拿定
主意,还是已经拿定了主意,开始做退的准备?
杨泰丰意识到自己该走了,站起来向赵德良告辞。赵德良并没有挽留,放下
茶杯后也站了起来。杨泰丰上前一步,和赵德良握手。赵德良说,小舟,你送送
泰丰厅长。
杨泰丰显然也有些意外,在他看来,省委书记这么急把自己叫来,肯定有重
要的事。可竟然是这么不疼不痒地聊了几句,让他有些摸不着头脑。出门后,他
便问唐小舟,老板今晚的行动好奇怪,是不是还有什么话没说出来?
唐小舟绝对不敢妄测领导的意图,更不敢无事生非,只好说,或许,可能吧,
我不知道。
送走杨泰丰回来,唐小舟以为赵德良会对自己说点什么,却没有。赵德良对
唐小舟说,你开了一天车,辛苦了,回去休息吧,我也回去了。
唐小舟说,我还是先送你回去。
赵德良说,不必了。他已经抬腿向外走,到了门口,又停下来,转身对他说,
要不,明天你还是下去转转?
唐小舟说,好。
尽管赵德良说不必送,唐小舟觉得,不送肯定不行。现在已经很晚,侧门应
该关上了,赵德良无论是去侧门叫门,还是去前门叫出租车,都不妥。尽管省委
书记晚上走路回家,应该是一件很平常的事,可此事一旦被省委办公厅知道,那就是一次政治事故了。
路上,赵德良很沉默,唐小舟也没有说话。直到分手,赵德良也没有说一句
话。独自站在赵德良的门前,唐小舟想,既然要退,赵书记为什么还要他去下面
转?难道说,赵德良并不打算退而且准备进?
想到这一点,唐小舟暗自一阵激动。俗话说,不进则退。退是最危险的。军
队打仗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将军都宁愿进攻也不愿撤退,根本原因在于进攻的时
候,面朝着敌人,对面的敌人有任何风吹草动,你都可能事前预判并且做出应对。
撤退则不同,撤退时你背对着敌人,对于背后射来的冷枪,你防无可防,只能
被动挨打。
唐小舟认为,赵德良眼前所面临的形势,正是如此,他如果退,背后一定会
伸出数支冷枪,哪一支会击中他,击中的是他的什么部位以及伤势将会如何,无
法预料。赵德良被击倒,仕途的脚步,可能由此终结,官场却仍然会给他留下一
席之地。唐小舟则不同,没有了赵德良,他就什么都不是,说不定还会被打回原
形。所以,他绝对不希望赵德良在这关键时刻撤退。
然而,若要前进,该怎么进?他心里一点底都没有,他甚至觉得,前进其实
也是死路一条。前进而死,只不过死得壮烈一点汉子气一点而已。同时,他又坚
定地相信赵德良,只要赵德良认为可以进,那就说明,他一定想到了进的办法。
正因为这一判断,唐小舟始终认为,赵德良如果决定退,那将是自己命运的
灾难。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