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秦始皇大传第33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赵高阴谋造反很久,已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连郎中令和部分郎中都换了他的心腹,这是宫中人人皆知的事。〃这名宦者淡淡地说。

“那为什么不早告诉朕,乃至演变成目前这种情形?〃二世埋怨地说。

“臣不敢说,要是早说,头早就被砍掉了,哪还能活到今天!〃宦者苦笑地说。

这时阎乐带着兵卒踢门而入,郎中令大概心中有愧,没有跟着一起进来。

阎乐威风十足地走到二世书案前,立而不跪,他不称二世为〃陛下〃而称对一般人的〃足下〃。他说:

“足下骄恣淫佚,诛杀无辜,如今天下人都反对你,希望足下善以自处!”

“我想见见丞相可以吗?〃在阎乐的威胁下,二世居然也不敢自称〃朕〃而称〃我〃。

“不行!〃阎乐回答得很干脆。

“我愿意得封一郡为王。〃二世自认让步地说。

“不行!〃阎乐摇头。

“我愿为万户侯。〃二世语其中带着悲凉。

“不行就是不行,不要罗嗦那么多!〃阎乐开始不耐烦。

“这样好了,我愿意和诸公子一样,带着妻子作平凡百姓。〃二世哀求说。

“我是奉丞相命来诛杀足下,以报天下人,你说再多,我也是不敢回报丞相的。〃阎乐脸都不转地向身后城卒喊:“来人,斩了他!”

“不要,不要,〃二世摇着双手说:“留我一点尊严,让我自己来,我到底是你们的皇帝!”

他拔出佩剑放在颈上,两手颤抖,虽然剑刃割破皮,红红的鲜血流了出来,他就是无法要右手用点劲带动左手,他只得恳求地对身后唯一未逃的近侍说:

“帮帮我,我好痛!”

这名近侍含泪跪下,拜了三拜,哽咽地说:

“臣为陛下送行!”

他站起来,握住二世执剑的双手一拖,一股血箭喷了出来,二世身子缓缓倒了下来,他以两手托住。5

赵高接到阎乐的回报后,立即下令诸大臣公子在朝殿集合,他则带着随从至朝殿等候。令他感到奇怪的是,朝殿上的轮值人员全都走避一空,偌大的宫殿只有他带来的几百个人,显得像旷野一样的空旷,使人有种荒凉的感觉。

他要随从人员到后宫中找人,总算拉出几十个宦者出来站班充数。卫卒、郎中,很多都是他自认为的亲信,也全都逃走了,因为有望夷宫前车之鉴,他们怕遭到第二次血洗。

这与赵高原先想象中描绘出的场面正好相反。

他脑中预绘的画面,应该是卫卒欢呼,郎中夹道欢迎,宦者宫女喜极而泣的高呼万岁。

尤其是那些阉者寺人,他们更应该拥戴他,他为他们闯出一片天来。以往阉人宦者在所有人的心目中,乃是最下贱的族类,全是些犯罪之徒或他们的后裔,在宫中做的是比宫女还低微污秽的工作。

他赵高却以阉者做了丞相,为阉者树立了一个阉者当自强的典范,现在更要做皇帝,要创造自周以来开始有阉人的历史。

赵高在大殿中转来转去,时而望一望金碧辉煌的皇帝宝座,他在心里想——

这些卫卒、郎中、侍中和宦者,全是些笨蛋,难道不明白他赵高当了皇帝,内宫的人会更扬眉吐气?

他在想——也许应该根本废除阉人这个制度。怕后宫淫秽?一般富贵人家还不是姬妾成群,也用了一大堆童仆?也许在现行的体制下,他就皇位后,应该规定文武百官中,阉人应占一定的比例,一来可以鼓励阉人上进,二来也可以巩固他的势力,说什么他和他们是同类,应该互相支持和拥护。

应召的这些大臣公子久久不来,他的脚也转酸了,信步走上宝座,身佩皇帝密玺,密玺在手,他就是真正的皇帝!

他坐上宝座,身体太小,就像猴子蹲在骏马上一样,书案太高,他只能露出一个头,看看自己怎么也不像一个君临群臣的皇帝。

忽然,整个宫殿在摇动,又发生地震了,关中地区这几年来地震接连不断。

殿中武士侍中、侍郎全乱奔起来找地方躲避,一点都不像始皇在世的样子,地震时,砖块瓦片掉在头上,都没有人敢动一下。

在他们心目中,根本没将赵高当作皇帝!

大殿整个在摇动,似乎随时会倒下来。顶上琉璃瓦竟有震碎的,墙上出现裂痕,梁上灰沙纷纷下落。

“肏娘贼的,才完工不久的宫殿就会这样,偷工减料太凶了,我……朕一定要几个人头!”

但他再一想,修建阿房宫,他自己就是总监工,各类材料的大包商全是直接向他接头的,这次他得到的油水可不少,一般富人家几十辈子也赚不了这样多!

他想到这里再也骂不下去。

余震还在继续,他开始考虑要不要找个地方躲一躲,譬如说躲在书案底下什么的。但他再想想,他是皇帝——至少是马上要做皇帝的人,不应该在群臣和宫人面前示弱,他应效法始皇,泰山崩于前,面不改色,飞蝗似的箭雨中,谈笑自若。他自己和别人都这样说过,这才像个皇帝。

接着又是一阵强震,连宝座都摇动起来,他一个坐不稳,头撞在书案角上,昏迷了过去。6

在半昏迷中,他看到半空中出现始皇的脸,龙眉倒竖,长目横睁,满脸愤怒,他用狼音豺声吼着说:

“赵高,你对朕做的好事!”

声音就像霹雷,在空旷的大殿中激荡,震耳欲聋。

赵高吓得立即跪倒,全身像筛米般颤抖,叩头如捣蒜,口中还连连喊着:

“陛下饶命,这不能完全怪赵高!”

“不能怪你,那要怪谁?〃始皇沉声叱喝。

“怪我,怪我,全怪奴婢!〃这时赵高明白抵赖也没有用,鬼神明鉴一切,跟鬼神还有什么好赖的。

“哼,〃始皇冷哼一声又问:“赵高,你想当皇帝?”

“奴婢不敢……〃赵高又再接连叩头。

“朕南征北讨,花了十多年的工夫才一统天下,你却想一朝就从一个懵懂无知的小子手中夺去,天下有这样便宜的事吗?〃始皇怒极反笑地说。

“奴婢不敢,奴岂不敢!〃赵高只说得出这句话。

“你也不想想,〃始皇以极片刻薄的口吻说:“你少了那一点,还能做皇帝吗?你用什么来君临四海,找什么女人来为你母仪天下?”

“奴婢不敢,陛下饶命!”

“朕才不屑杀你,自有杀你之人!”

始皇狂笑着消失在空气里。7

“丞相醒醒!丞相醒醒!〃有个近侍摇醒了他。

“刚才地震很大?”

“很大,很大,〃这名近侍顺着他的口气说:“宫中有很多地方的宫室震垮,咸阳民间又不知道会变成什么样子!”

“嗯,〃他对民间的灾情不感兴趣:“朕……本相召集的人来了没有?”

近侍犹豫了一下回答说:

“该到的……不,想来的都已经来了!”

赵高伸头由书案看过去,只见到十几位大臣公子稀稀落落地站在朝殿中间,能坐万人的大朝殿,十几个人真像沧海一粟。

“传他们上殿!〃赵高对近侍说。

“陛下……”

赵高听到他这样喊,先是心头大喜,但想到始皇愤怒的脸,连忙纠正他:

“丞相宣众臣上殿。”

“丞相宣众臣上殿!〃这名近侍担任传宣多年,第一次喊丞相宣众臣,真是怪别扭的。

十多个大臣公子来到书案前行礼,赵高因为太矮,坐在高大书案后面讲话太不舒服,他只得站起来说话。

他先宣布诛杀二世的经过,注意到这些人脸色冷漠,一副事不关己的样子,他暗暗高兴,看来此举并没有引起众怒。但再一看几个拥有兵权的大臣都没有来,包括卫尉在内,他不免有点紧张,再想到始皇愤怒的脸,他最后只有硬着头皮说:

“今本相为天下诛杀暴虐不道的二世,当然有责任为秦立主,但秦本来就是王国,因始皇灭六国统一天下才称帝,现六国都已复立,秦地只剩下原来的领土,空自称帝,名不副实,没有什么意思,因此,本相宣布,秦复为王国,皇帝复称为秦王,而立公子婴为秦王,大家有什么意思?”

“丞相英明!〃十几个人一起恭身答应。

“胡亥暴虐无道,不得称帝,他的遗体宜以黔首之礼,葬于杜南宜春苑中,不得归葬祖陵,各位有什么意见?”

“丞相所见圣明,胡亥不够资格以王礼安葬!〃众臣一致同意。

就这样,赵高和十多个公子和大臣,台上台下一唱一答,就决定了国体和君王人选。

散会后,赵高立即将〃宗室及大臣会议〃的决议书和子婴当选秦王的消息连同国玺,派人送给公子婴,并要他斋戒五日后,进行告庙就任典礼。8

幼公主来到公子婴府中,公子婴将她迎入密室。

她自始皇驾崩安葬骊山后,即自动请求住在兰池行宫,也就是原来皇后厝棺椁之处。由于皇后与始皇合葬骊山,行宫空了出来,而且地方偏僻,二世没有长住的兴趣,于是他干脆作人情,将该处行宫送给她,改称为幼公主府。

她一下车见到子婴,先致道贺之意,跟着就要行君臣大礼。子婴连忙将她拦住,反而是他行了晚辈之礼。他苦笑着说:

“小姑,别作弄侄儿了!这西天道贺宾客盈门,人都是前来拉关系谋职位的,真想不到侄儿这个庭院仅够旋马的寒舍,一下就堆积了这么多的车水马龙,家中仆人又少,真是忙坏了你那侄媳妇。”

“大王千万别这样说,〃幼公主坚持要用君臣的称呼:“天下为二世皇帝和赵高弄乱了,正等着陛下来收拾!”

子婴只叹了口气,没有再说什么。

进入密室,两人分宾主坐下后,子婴屏退了所有妻妾,要两个儿子见过幼公主。原已在室内的宦官韩谈,也起立拜见幼公主。

五人坐定以后,子婴长叹一声说:

“赵高叛逆无道,弑杀了二世皇帝,本意是想篡位,如今忽然又要传位给我,不知道他到底打的什么主意?”

幼公主笑笑,她指指韩谈,要他来说,他正是当天站在赵高身后的那名近侍,从头到尾,整件事情他都看得非常清楚。

韩谈即席向两人行礼,恭敬地说道:

“地震那天的情形,小人已向公子报告过,幼公主恐怕还不清楚,让小人再简要说一遍。”

于是将那天赵高如何佩玺上殿召集群臣,如何只有十几位公子及大臣应召等等事情简要地说了。

当然他未提到赵高在昏迷中见到始皇的事,因为他看不到始皇,而赵高将这件事看成是奇耻大辱,不会跟任何人讲。

幼公主听了韩谈的话,又考虑了一会,才缓缓地说:

“情况非常明显,赵高是怕群臣反对,他明目张胆地继位会遭到讨伐,所以只有将陛下请出来。不过,我另外从别处得到一个消息,说是他已经和楚的沛公刘邦约好,将秦的宗室完全清除,由他和刘邦分地而治。”

“小姑从哪里得到的消息?〃子婴大惊。

连韩谈也摇头叹气,大骂赵高丧心病狂,为了权位,不惜与外人勾结。

幼公主笑了笑说:

“我虽然生活在偏远的兰池,远离权力中心,却没有一日不担心国事,不管怎样,你想逃离政治,政治绝不会放过你,迟早会找到你的头上。陛下你原来不也是不想过问政治?谁会想到今天陛下竟成了这股政治漩涡的中心,所以我一直不放松对外界情况的了解。”

“我自己也没想到,赵高将这个吞不下去的烫嘴山芋,竟丢给了我!〃子婴还是作苦笑状。

“所以依我的判断,赵高可能会采取两种行动。〃幼公主又说。

“哦,哪两种?〃子婴问。

“一个是让你来当傀儡,暂时稳住群臣,然后等楚兵进关到达咸阳以后,以楚兵之力对付陛下和宗室。”

“那第二种呢?〃子婴追问。

“第二种行动,就是趁你告庙祭祖的当天就加害陛下!”

“真的?〃子婴震惊失色地说:“依小姑判断,哪种行动的可能性比较大?”

“那要看这几天他对掌兵权的大臣整合得怎么样。〃幼公主仍然脸带微笑。

“依小人看,他采取第二种行动的可能性比较大!〃韩谈在一旁插嘴说。

“为什么?〃公子婴和幼公主同时惊问。

“因为据小人所知,卫尉目前已表态效忠赵高,虎贲军都尉也是如此,赵高答应将他们两人提升为将军。”

“要是这样的话,当然采取第二种行动的可能性较大!〃幼公主点头说:“因为赵高以秦王的身份和楚军谈判,对他有利得多。”

“那我要怎么办?〃公子婴平日对政治毫无兴趣,只知闭门读书,研究农耕及园艺之学,想用这方面的知识来造福农民,遇到这种情形,难怪他惊惶失措。

“那很简单,〃幼公主笑着说:“你不需要去投他的罗网,要他来投你的好了。”

“要怎么做?〃子婴问。

“称病,让他来探你的病,他来了,就不让他走出房门!”幼公主轻描淡写地说。

接着他们商量了一些行动细节,连在旁始终未说话的子婴两个儿子也笑了起来。9

赵高一点也没有将公子婴放在眼里。

自秦废除封建制度后,公子只是别人对他们的称呼,其余的生活条件与一般黔首无异,他们也必须靠祖业或是自己工作,才能养家活口。

他赵高平白无故的要他当王,他应该感激他,因此,他对他不存一点戒心。

听说他斋戒五天后就病倒,礼貌上他不能不去问一下病,怎么说,他都是他一颗重要的棋子。

正如幼公主所判断,他准备就在告庙祭祀的那天,找个借口将他和集合的秦宗室一网打尽,省得零零碎碎不太好战。

他只带了少数侍从来到子婴府中,看到他家寒酸的样子,他只有轻视没有猜疑。

他按照观见的礼仪报门而进,将所有的侍从都带进了内院,但到堂上时为子婴的长子子起所挡住。子婴长子向赵高行拜见长辈之礼,赵高开始上来就有三分欢喜,再看这孩子长得身材修长,龙眉凤眼,举止中节,极有气度,神似他的父亲子婴,赵高更增加了七分好感。

他想想告庙那天,这个年轻人就要和那些平日作威作福的宗室大臣一起玉石俱焚,他心中有了点惋惜。

子起行礼后,婉转说道:

“家父病重,经不起这么多人的打扰。”

赵高看了身后的十多名侍卫,不禁心里好笑,这点人要是放在他丞相府中,可说是看不到人,但现在放到子婴家里,的确显得太拥挤嘈杂。

他恍然大悟地笑着说:

“贤侄说得不错,那就教他们留在这里吧!”

子起恭敬地在前面倒退着带路,赵高只带了一名随从进入堂内。

子婴次子子昂早就在卧房门口迎接。

表面上不得不顾及体制,赵高将唯一的随从也留在卧房门外,他踏进房门,先行了个礼,口中禀奏说:

“闻得陛下龙体欠安,老臣赵高探病来迟,还望恕罪。”

躺在床上的子婴,以微弱的声音回答说:

“丞相不必多礼,请上前谈话。”

早有女仆将一副锦垫放在床前,赵高坐下后又问:

“明日为太卜选定告庙就位大典良辰吉日,不知陛下还能勉强支持否?”

“当然支持得了。〃子婴掀开帷帐坐了起来,脸色红润,说话中气十足,哪有一点病样?

赵高看到事情不对,口中大喊来人,手上忙着拔剑,只听到门外惨叫一声,他明白那个剑术高超,能够敌对数十人的亲信随从已经遭到暗算,而他的剑还未拔出,一道冰凉的剑锋已经贴在他的颈子上,韩谈此时从帷帐后出现。

他装作镇静地责问子婴:

“老臣拥立陛下,一片苦心,为什么陛下恩将仇报?”

子婴微笑不语。只见帷帐那头走出一位年轻女子,她神情肃然地问道:

“那你自己又怎样向先帝和蒙毅交代?”

耳听提到始皇的名字,眼见幼公主突然间出现,赵高脸色刹时变得苍白,他明白这下是玩完了,他紧闭嘴唇,不再说话。

“赵高,〃幼公主愤怒地说:“为人应该感恩图报,虽然你先父对嬴家有恩,但始皇在世时,对你也报答够了,以一介奴仆之子,位极人臣,尤其是二世皇帝对你信任依赖,有如父师,你也忍心对他如此?”

赵高自知今日必死,他反而变得愤激起来,他尖声怒吼。

“嬴家对我恩重?〃他的愤激一转为悲伤:“将我弄得这样不男不女?我早就发誓要将这笔帐加十倍、加千百倍的还在嬴家子孙身上!”

“那是帝太后一个人的事,于我们这些无辜的嬴家子孙有什么关连?〃坐在床边的子婴开始说话:“将他绑起来,交廷尉发落。”

“不,百足之虫死而不僵,打蛇不死,反遭其殃,这是赵高你的名言,〃幼公主冷冷地说:“为了避免夜长梦多,韩谈,将他斩了!”

韩谈一挥剑,赵高惨叫一声未完,头已落地。

外院赵高带来的侍从,也早为埋伏的宦者所解决。10

子婴第二日按照预择的良辰吉日告庙继位,仍称为秦王。

他在朝殿中宣布诱杀赵高的经过,大赦天下,并不追究众大臣与赵高勾结的经过,以免株连太多,又得兴起大狱,群臣和民众全都称赞秦王子婴仁厚。

赵高及阎乐则夷三族。

他并下诏,二世皇帝以天子之礼改葬。

这件事还未着手办理,武关方面一日数次报警。

原来沛公用张良之计,派出郦生和陆贾,用重利买通武关秦守将,然后再发动奇袭,一举攻占武关,在蓝田和秦军进行了一场决战,将秦军击溃,就此再没有阻拦,兵如破竹似地直指咸阳。

张良见沛公进军顺利,已有骄态,他赶快建议说:

“诸侯骑兵,进展神速,并不是因为兵强马壮,或是将领有超过秦将的才能,全是因为暴秦行苛政日久,失去了民心,所以主公应以代天吊民伐罪的心情收揽民心,才能得到民众的协助,直捣咸阳。”

“安民的工作我不太会办,子房,你就全权处理罢!”

于是张良透过刘邦下令全军——

敢任意残杀无辜民众者,斩!

敢取民间一草一木者,斩!

敢奸淫妇女者,斩!

刘邦的军队本就是以一些流氓无赖为基干,再加上一些散兵游勇和降卒所组成的杂牌军。他们作战并不是为了什么远大理想,有的是为了填饱肚子,有的干脆就是想发财,要他们不奸淫掳掠,真比要叫老虎看到肉不吃更难。

刘邦这道严命下达以后,根本没有人理会,连领军的一些下级军官都认为办不到,因为刘邦本人就是个好财贪色的大酒徒。

但张良组织了执法队,在战场和后方巡逻,遇违犯者立即处决,上级并受到连坐处分。

几次下来,全军都有了戒心,再加上张良斩了几名纵容部属烧杀掳掠的将领,全军上下震惊,明白这道严令不只是说着玩玩的了。

于是,刘邦部队所到之处,全是秋毫不犯,鸡犬不惊,相对的也越来越受民众的欢迎。每到一处,民众都纷纷抢着来劳军。

另外,每新攻占一个地方,张良就用刘邦的名义召集地方父老,订定简单的约法三章:“杀人者死,伤人及盗者抵罪。”其他苛杂秦法一律废除。

这样一来,秦国民众莫不额手相庆,秦国军队更战无斗志。

子婴只当了四十六天秦王,刘邦军就进入了咸阳。11

秦王子婴元年,沛公刘邦先诸侯军攻到咸阳,他先不进城,而是约秦王子婴到霸上投降。

秦王子婴事实上不是不想抵抗,而是和当年秦军入侵齐国一样,连御前作战会议都召开不起来,文臣武将全都跑光了。

在毫无选择的情形,他只有按照刘邦规定的时间和地点去请降。

那天一大清早,他就素车白马,颈子上套着象征锁练的白布条,穿着单薄的白袍,跪候在轵道地方的道路旁,等着刘邦的驾临。

他手上捧着沉重的天子玉玺,旁边有一包兵符和派遣使者传令的节。

十月,冬天已经开始,道路旁的草木都蒙上了厚厚的霜,小河也已结冰。他回头看看身后跪着的十几个家人,全是和他一样畏缩着颈子,全身冷得发抖。

是从哪一代开始立下这个规矩,投降的君主必须穿刑衣、戴刑具,跪伏在路旁?

也许他该维持君主的尊严自裁,但一死百了,他会看不到这场戏的落幕。

自祖父始皇征服六国开始,他就是这场悲剧的旁观者,他看到秦国灭亡别个国家时,祖父、朝中大臣以及全国民众的举国狂欢,如今又看到自己国家被别人所亡时的沮丧和悲痛。

这场高潮迭起,大片大落的悲剧,胜利狂欢时,他只是个彻头彻尾的旁观者,从来未卷入过。他一直读他的书,研究他的农耕和园艺,整天脑子里想的是如何使麦子更能抗寒抗旱,如何使瓜变得更大一些。

但最后命运的网罗找上了他,不知不觉的,心不甘情不愿的,竟来主演这场时代大悲剧落幕时的主角。

刘邦带着他的人从路那头出现了,说实话,他率领的这批人马真的不怎么样,没有统一的制服,有的穿着掳获自秦军的甲胄,光鲜明亮,在朝阳下闪闪发光;有的仍旧穿着在田里做工的操作服,补了又补,缝了又缝,全身上下都是补丁。

他们大声笑闹,咒骂,几乎并不将各级长官、甚至是刘邦这个统帅看在眼里,一点都没有军队应有的肃穆之气,倒像是一群朝山拜神的游客。

就是这支乌合之众的杂牌军,竟击败了素以军纪严明、骁勇善战闻名的秦军?

为什么历史一再重演?以前六国君主一直纳闷,为什么他们看来军容极盛的军队,老是遇到光头赤脚的秦军,就像如汤泼雪一样,不溶自化?现在倒过来轮到他问这个问题!

刘邦骑着马,带着随从过来,没有按照应有的礼节,下马来向他慰问,只命从人从他手中接过玉玺,自地上收起符节,没有问过他一句话。

他只用鄙视怜悯的眼神看着他,口中却在和别人讨论他的生死,就像主人讨论如何处置一条失去工作能力的老牛。

“杀掉算了。〃一名身材魁梧、神情威猛的武将说。

“不错,留下总是个麻烦。〃旁边很多人附和。

刘邦看了看旁边一位书生模样的文臣,后者摇了摇头,于是刘邦装模作样地说了:

“怀王所以派遣我先入关,乃是因为我度大能容,现在人家既然已投降,还要杀人家,不是好事!”

刘邦说完话,看他一眼就走了。

他被收进咸阳廷尉大牢。12

刘邦率领他那批杂牌军进入咸阳,他和他的部下首次大开眼界,看到了梦寐已久的花花世界,真的像是〃叫花子吃死蟹〃——只只都是好的。

在举行过入城式,享受过万民跪地迎接的愉悦后,刘邦参观了壮丽宏伟的阿房宫,坐上了朝殿的宝座,就赖着不想走。他对张良说:

“既然已进来了,就在这里安置吧!”

张良还没来得及回话,刘邦的侍卫长樊哙却大声吼着说:

“主公,我不赞成留居此地!”

“为什么?〃刘邦不悦地问。

“这里美女如云,各种享受设备全有,只怕主公带头,诸将和众士卒都跟着这样做,你争我夺,说不定为了争财宝、抢女人,先就自相残杀起来,到时候管都管不住。”

“张良,你看如何?〃刘邦转脸问张良。

“主公,现在一切都未安定,要享受,来日方长,〃张良不急不徐地说:“尤其是据报,项羽正率领着大军往函谷关而来,虽然按怀王约,先入关者为王,但项羽并不是个肯为盟约所约束的人,我们不能不预作应变准备。”

刘邦无语,脸上仍充满了留恋不舍的神情。忽然,他想起什么似的问左右说:

“萧何呢?”

“他忙着去收秦藏的天下户籍资料去了。〃左右有人如此答复。

刘邦蓦然惊醒,向张良说:

“我听你们的意见,还军霸上,秦宫和府藏全部加封条,等候项羽来时,再一同处理吧!还军以前,我们还有什么事要做的?”

“召集地方首长及父老,宣布我们的'约法三章'。〃张良高兴地回答。

于是刘邦召集了地方父老及意见领袖至朝殿集合,他宣布说:

“各位乡亲父老,?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