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自己,藏于黑暗中。
因为,只有如此,才无人看得清我流泪的脸。
西宫皇太后琅瑾:
凤冠,迷人的凤冠是后宫所有女人神往之物。
这不仅仅因为,它的价值,连城。
更是,因为它拥有着一个国家兴衰的权力和人间极荣的魅力。所有,在凤冠的周围,徘徊着:外威、权臣、贵胄、殷商。
在这场,国母的角逐中,人义、道德、良心、公平,都是纸虚乌有。
那么怎样的女子才配入主东宫,方可母仪天下
六宫的妃嫔,她们心中都有着相同的答案:每一个,每一个在皇帝身边的女子,都有机会将凤冠红袍拥有。
所以,跪在,我身旁边哭闻不休的琅懿,她的想法,当然也不会例外。
“皇太后,请替臣妾作主啊君无戏言,皇上他答应了册立鼎儿为太子,为何如今出尔反尔啊”
春秋公羊传:“子以母贵,母以子贵”。后宫乃至天下所有的女子,对于这八字真言,最是耳熟能详的。
可是,如今,我才知道,自己下错了一着棋。而错,就错在子以母贵,母以子贵这八个字上。
对于彦儿册嗣,我实在太操之过急了。
因为,长期的锦衣玉食,可以令一个人极容易麻木。
我于极位,疏忽了一件事:
毕竟,段帝,不再是那个襁褓中的婴孩,他已经长大,羽丰翅满。
不可以,一错再错,否则,只有弄巧反掘。
“淑妃啊有一段话,你听过没有”
琅懿,止住的川流不息的涕泪,静静地听着我的说话。
“司马迁的史记有一段话:帝乙长子,曰微子启,启母贱,不得嗣。少子辛,辛母正后,辛为嗣。帝乙崩,子辛立,为帝辛。”
看着琅懿,她迷茫不得其解的神色。
尽管,琅懿,胸无点墨,哪怕她无知愚质,无所谓。
因为,她姓琅,她为我琅家旦下第一个皇子。所以有我一天,她必母仪天下。
抑着性子,我耐心地继续着善导。
“商王乙的长子叫子启,但是子启的生母位卑,所以他即便是王之长子依旧无法一继大统;小儿子辛则不同,其母是皇后,因此以嫡子名份,成为了太子,日后成为了商王”
“哇”
未待我将话说完,琅懿又失声大哭。
我不禁,摇了摇头,苦笑之。
“咚”
将手上的茶碗重重地往桌子一放,畏于我的凤威,琅懿马上踉跄地偃旗息鼓。
“所以,长幼嫡庶是皇权的朝纲人伦。但也有着例外,一则是皇上独断册立宠姬所出,你最大的优势,就是你是他第一个女人。不要再胡闹了,温柔,永远可以克敌致胜。二则”
琅懿一听至此,马上会意地点着头。
“臣妾知道,臣妾明白。”
“二则,就是当嫡子夭折,唯长子可立之”
心府必竟浅啊琅懿一喜欢,所有所念都会形于颜色,表露无遗。
召来彦儿,我又恢复成了一个和颜悦色的皇祖母。
“孙儿啊皇祖母错了。”
说着说着,更掩面垂泪。对于我经风历雨的三朝宫主而言,八面玲珑,实在是易于反掌。
果然,不出所料,彦儿如其父同一辙,性情中人。
他马上跪于我身前,孝顺地聆听着。
“皇祖母已经教训了外戚,皇上已经长大,应该可以问掌朝事了。本宫已经命兵部,拔出虎符。铁家与睿亲王不日即可拔赶边关平乱了。”
“皇祖母”
彦儿几乎,无法相信,自己的耳朵。
“孙儿啊立嫡出,才是段族正统,你也该多去去太和殿吧皇祖母,好想早日抱抱嫡皇子啊”
我的微笑,此刻看起来,应该非常的慈祥温暖吧
这些,不过是熟能生巧的面具罢了。
笑中,我,又习惯地,饮尽至爱的血琥珀洱红茶。
因为,杀意,开始酝醇。轼之刀,正在砺磨。
段帝段彦:
当所有如箭在弦时,众人都以只有两个结局:矢箭出,敌亡;弦尽难负,弓毁。
但是,皇祖母却在一笑间,令荆棘,化解去。
文武,灭了干戈,兵部,出虎符,铁段,奉命平乱。
更传奇的是,连琅懿温宛如昔,也风平浪静,只字不提,册立鼎儿一事。
一切如常,好象雁过寒潭,什么都没有生过,好象,真的,好象。
面对着前事种种,我的心有两个念头,在,缠绕着。
皇祖母,一诺许之,还我亲政。
可是,到头来,当大理外交内困的时候,还必须,她这大理真正的主宰的一锤,方可定音。
而我,一个堂而煌之的幌子一个名正顺的点缀却什么都不是,都不如。
可悲啊我的帝皇生涯
可笑啊下跪众臣三唤万岁的主子。
段宸,冷眼着局势的骤变。
英气俊朗的少年,脸上带着诡异的动容,
“琅皇太后此次,一定有,一定有着我未了到的玄机。”
看到他托着腮苦思冥想,一次,又一次地自问着,
“会是什么呢会是什么我未了到的玄机。”
我的心,此刻正被第二个念占据着。
风波息去,肩负减了,履下轻盈,而心却,沉了。
因为,我再也没有了,去接秋水,正大光明的,理由。
去皇后的太和殿,变成了一种罪疚。
几次,几次我都差一点儿说服自己,宠幸她,如同对待六宫中任一妃嫔地,无情只欲地宠幸她。
但,最后依旧是失败而告终。
是的,我做不到,因为心中总在一种莫名其妙的思绪,它在牵扯着我,时而紧,时而松。
害怕,非常害怕看到,那双炯炯有神的眼睛。
在那双明眸的注视之下,我更是郁结百折,不堪一击。
逃避,于是,我又习惯地选择,逃避。
此夜,无月,乌云密布,秋凉如水。
我早早地躺在了龙塌,反复,无法入梦。
我悄悄地起来,原来,玄武殿的宫人、侍卫,都已经疲倦地睡去。
于是,施展轻功,飞身上檐,坐在朱雀宫的屋顶,抬眼望去,这个既熟悉,又是陌生的大理皇宫。我如同看着一个镜花水月。
秋色萧杀,凉风飒飒,不时翻卷起一串串暮去的树叶,寂寞。
不顾即将来临的雨意,我纵情地在各宫殿的榭台瓦顶飞掠而过,更因为,寂寞。
造化弄人,不知不觉间,眼间出现了熟悉的大红琉璃瓦。
竟是秋水的太和殿,头也不回,习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