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郑啸又进一招“横扫千军”,画戟横扫,马超举枪相迎。 只是这下郑啸不知马超力竭,依然用是刚才的力气,一下震动马超承受不住,震伤了内脏,嘴角流出一丝鲜血。
马超虽然受伤,但狂吼一声,舞动手中长枪,凌厉的枪势更胜刚才。郑啸一见心中自然知道马超受伤,这孩子,可真个是彪悍好胜啊…………
郑啸一个虚招,跳出战圈:“今日便到此吧,不分胜负,改日我们在比过。”
马超也收势,平了平雄中翻涌的气血才说:“哥哥有意相让,超岂会看不出来。今日依然是我输了,还谢谢哥哥手下留情。”马超谦逊到,但是心里还憋着一句终有一日要打败郑啸的话没说。不想说也没必要说,他马超堂堂正正,胜便是胜,负便是负,还用不着对表哥说狠话,找脸面。
郑啸笑嘻嘻的和装一副少年老成样子的马超打个哈哈,回身更衣准备参加酒宴。马腾特别邀请了他的军中好友聚聚,顺便把郑啸这个侄子加未来女婿一并介绍给好友,在他看来郑啸的仪表风度和武艺见识必然可以使那些老兵油子倾心。虽然郑睦为他这个儿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多一分助力总是好的,毕竟这些老兵痞子可也不是好对付的。
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这句话似乎只适合用在平民身上,大户人家这个时候往往是***辉煌,宾客如云。贫富的分化在汉末时代已经很严重了,而这类酒宴背后的目的常常不是吃饭喝酒那么简单,现在的马腾府邸里就是这么个例子…………
马腾请来的这些人基本都是凉州军中颇有名望的将校,其中一部分人已经被郑睦暗中收买,成为郑啸以后的助臂。但还没拿下的那些人还得看郑啸的本事了,毕竟能坐上军中高位的人纯粹的莽夫是很少的,即便是直肠子性格的人经过权谋的磨砺也会变的狡猾。
凉州羌,胡,汉人混居,常常有羌胡人聚众闹事。西凉又盛产马匹,这些人更是游牧出身,一旦闹起来,清一色的轻骑,来去如风,下手更是凶残。羌胡人的不安分养成西凉人尚武的习性;
而气候条件的恶劣又养成了西凉人彪悍的性格,强壮的身体素质。所以西凉铁骑的名声在外,但是受限于各种政治经济因素,大规模的西凉铁骑在凉州本地却没有,这也算是个有意思的现象。
在顺利将郑啸推上台面后酒宴因为灌罪了不少人而结束。毕竟谁也没想到看起来年纪轻轻的郑啸酒量大到不可思议,酒宴的时候郑啸是酒到杯干,他是没什么事情却反过来灌醉了好几个本想灌醉他的人。
西北男儿本就豪爽,军中更是如此,虽然喝倒了不少却依然得到想达到的效果,那班老兵痞胸脯拍的山响,说有事只管开口,一定帮忙。哪怕赴汤蹈火也不是问题。更有甚者,几个喝的半醉半醒的汉子拉着郑啸要斩鸡头烧黄纸拜把兄弟了,虽然弄的郑啸哭笑不得,但也算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啸儿,坐。我和你说几句心里话。”酒宴结束后马腾把郑啸叫来单独谈了起来。看着舅父严肃的表情,郑啸点头聆听。
“今日让你见这些军中将校也是为你以后铺垫,今天你的表现出乎我的意料,出乎意料的好,我看有些人都打算把女儿嫁给你,可惜被我先一步了。哈哈。我与你爹相识二十余年,虽然你爹损了点,不过我还是很欣赏他。
要不怎么会把妹子许给他,我年幼时家境败落,没照顾好妹妹我一直很内疚,本想你爹会好好照顾她,却没想到生下你她就撒手西去了,那时候我心里怨你爹没照顾好她,拿刀砍了你爹的心都有了,你娘去的时候才和你一般大,人生都还没开始。唉……”看着舅父唏嘘不已郑啸也是悲上心头。
“你爹也是重情的人,你娘去了他一直没有在娶,你娘在天之灵想必也会欣慰。但这样不是办法啊,虽然开始我觉得你爹这样对得起你娘,可后来…………你爹就你一个独苗,你爷爷他们也走的早,就你一个孩子怎么成。我劝过你爹多次,不但是我,很多人都劝你爹在娶好多生养几个孩子。
可你爹硬是一个都没娶,就守着你,这么一守就是十三年。你十三岁外出游历的时候别看他脸冷,但事后他在我这里喝醉了好几回,该说的不该说的全都对我说了。甚至一些大逆不道的话都告诉我了,我当时真想把他抓起来,但是一想到你娘和你我就心痛,也就没行动,后来你爹醒了也说服了我。不单为你,也为你娘,你娘的在天之灵也不会希望你出事。”说到这里顿了顿,端详着郑啸半晌:“象,真象,你长大了,你着眉眼可真象你娘当年的样子。”
马腾挥手制止准备张口说话的郑啸:“听我说,我西凉马家可算是受汉室隆恩,自先祖追随汉高祖皇帝以来荣宠不断,到光武皇帝时我马家更是如日中天,先祖马援更是受封伏波中郎将,且让我马家世袭伏波中郎将头衔,可谓对我马家恩宠有加。
本来我马家应该对朝廷忠心耿耿,但这些年汉室衰败,我年轻时居然到了要行伐木换钱以养家的境界,要不是你爹救助,我现在还不知道是什么境况呢。大汉皇室给我马家荣誉,我马家也为大汉皇室守卫西疆撒尽了马氏子弟的鲜血,君恩已报。
为你娘和你。你爹的图谋我才同意,即便事败朝廷也不可能把西凉马氏一族连根拔了,现在的朝廷已显衰败之象。一切都和你爹预言一般无二。我也算是给马氏一族留条后路,孩子,看在你娘的面子上,不管以后你大业成于不成。还希望你善待马氏一族的族人,马氏一族也必全力助你成就大业。
有我马腾在一天,西凉就是你的大本营,不会有大乱子,只是和你爹制订的一些方略,现在西凉还需要乱一些时间。不过你放心,只是小打小闹,不会伤及根本。你爹这么些年费劲心机才把凉州暗中控制下来,就为你爹付出的这些心力,我也不会让凉州真出什么大乱子。
至于为什么要放任这些宵小之徒制造混乱,你爹也没说明白,只说到了时间你自然会明白。这些你都放心,我马家一直都会鼎力支持你,不但为对你爹的承诺,更为你娘的牵挂。”
说到这里马腾顿了顿:“好了,不说这些了。你下一步准备征讨黄巾吧?”
“是的,我爹留给我的这个建议是现在最可行的方案。”
“是啊,等你开始征伐黄巾的时候我也要准备征伐北匈奴。争取拿下河西平原一部。你爹曾有言黄河百害,唯利一套。他把这里看做是稳定的大粮仓。也是今后几年我们主要目标,现在还可以打着汉朝的旗号,麻烦能省一点是一点吧,反正扯皮是中央朝廷的人,我们拿到地盘就是了。反正朝廷和北匈奴敌对,有人出力打打北匈奴朝廷是乐见其成的。北匈奴现在势微,也没有力量来打大汉。”
“有劳舅父亲征了。你战阵之上千万小心。”
“小子,我还没老呢。这点阵仗算个屁,大丈夫当征战沙场,马革裹尸。我既然应下你爹把一家的命运都压在你身上又怎么能不上心,匈奴虽衰败了,但依然很有实力,别人去我还真不放心。这次规模也不会大,再说我们打着大汉朝廷的旗帜占一小块地盘而已。南匈奴名义上还是大汉属国,这仗不会太凶险。”
郑啸看着马腾坚定的眼神也是点头。有时候男人和男人之间不需要太多的言语来表明自己的心迹,一个眼神,一份气节就包含了男子汉重承诺守信用的气质。所谓男儿,一诺千金,虽死无悔。人生在世,当提三尺剑,成不世功。
郑啸看到马腾身上的军人气息更是不禁马上飞去郡兵的集结地,他想看看父亲到底给自己打造了一支什么样的军队。想想跃马疆场,率领千军万马冲锋陷阵,郑啸就没来由的热血沸腾,神往那金戈铁马的岁月。
雏鹰展翅第七章整军备武
更新时间:2009…3…1519:09:11本章字数:3735
二月西凉的天气依然寒冷,天地间还是白色为主色彩。人们在害怕积雪成灾的同时又盼望着瑞雪兆丰年这个盼头。可惜这都不是人力所能决定的,还得看老天爷心情如何。也不知道是百姓的祷告有了效果还是天公心情不错,总之今年凉州雪下的不小但未成灾,农民固然在庆幸同样也在期盼明年有个好收成。
虽然说上任武威郡守郑睦轻田赋,薄徭役,但毕竟人死如灯灭。这任郡守说来是他的儿子,但儿子不一定就有老子那么英明,这田赋还能不能象现在一般也不好说,但这也不是小百姓能决断的事情,天要下雨娘要嫁人,随他去吧。先把自家那几张肚皮填饱是要紧。
与农民的心思一样的还有武威郡兵,武威郡兵待遇好啊。只要选上了就能吃饱饭,而且每月还有饷钱,虽然不多但也勉强能养活一家老小,这么好的待遇在大汉各州郡可算是独一份了。别家你上哪找这么好的地方去。
可惜郡守病逝,继任郡守的虽然是已故郡守公子,可这粮饷会不会变那可不好说,消息灵通的固然四处探听,就连平时木讷的这个时节也多上了几分心思。毕竟这个这个事情没有定论之前总有点担心。虽然高校尉一再说这粮饷不会变,但你毕竟只是校尉又不是郡守。好在校尉高顺在军中威望甚高,已故郡守郑睦又有恩惠于郡兵,郡兵倒是没有其他慌乱,就是日常操练不及平日那么上心。
就在郡兵这般惴惴不安的心思中,军营外疾驰而至一匹火红骏马,马上骑士亮银甲,凤翅盔,外罩大红袍,行动间犹如一团烈火席卷而来。马上挂着一杆方天画戟,腰玄宝剑,打眼一看,好一员英武小将,可谓是威风凛凛。可惜守门兵卒没时间欣赏这些,军纪严明的武威郡兵都怕军法官张辽那张冷脸。
“来者止步,军营重地。无高校尉令禁止出入。”
看着守卫一副戒备的样子郑啸停马微笑,看来高顺统兵很有一套啊。至少这军容军纪很是不错。这会后面的随从才赶了上来,感情郑啸马快,楞是把他们摔开老一截。看到自家主子被拦周仲大喝:“大胆,你可知你们栏的是谁吗?郡守大人驾临,还不让路。”
守卫们互相看了看:“谁来也不行,没有高校尉命令就是玉皇大帝来了也不能进。”
这边郑啸看热闹却惹的周仲哇哇大叫:“还不去通报高顺;公子到了。”
不一刻,营中出来一浓眉大汉,只着一身皮甲,没有丝毫特殊之处。要不是腰上别有校尉牌令并带着一股威严气质别人一定会以为这是个小兵。
“参见大人;顺不知大人驾临,多有怠慢。”
“无妨,高校尉果然治军严谨。昔日霸上细柳营以军纪严谨闻名天下,我看这里比细柳营有过之而无不及。昔日父亲大人曾说高顺统兵则可安枕无忧。今日一见,果然不凡。”
“大人谬赞了。请大人入营。”
郑啸下马随高顺入营,只见军营里井井有条,士卒行进训练流畅至极,即便遇到偷袭也会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战斗力。暗赞一声好,洛阳的禁卫军他也曾见识过,和这些郡兵一比…………除了武器装备精良,其他的还真比不上这些郡兵了。
军中大帐位于军营正中,高顺将郑啸让进大帐之中:“大人今日怎么忽然想起到军营来了?”
“没什么事,就是听说最近郡兵有流言,特别来看看。不过看起来我的担心多余了,有高校尉在,似乎没有任何异常啊!”
“这军中留言是有一些,不过是细枝末节,我武威郡兵粮饷比别地都优厚。老郡守仙去,他们又没有得到大人您的亲口许诺,害怕少了粮饷而已。”
看着高顺凝重的表情郑啸开玩笑似的问到:“若我真个消减了粮饷。这郡兵难道会闹腾起来吗?”
看着这位公子有些嬉笑的表情高顺依然是那张锅底脸:“大人放心,我保证即便真消减了粮饷郡兵还是和现在一样,不会有任何异常。”
“哈哈,开个玩笑。我还不至于做出那么刻薄寡恩的事情寒了将士们的心。就说我说了,只要我在这个位置上一天就不会变更父亲对大家的承诺。”
“多些大人了。这下这帮小子可以安心了。此时还请大人寻机亲自为大家说明。您新掌大权,此等恩宠之事亲自说明更能收复军心。”
看着高顺那张万年不变的脸郑啸心中暗赞,高顺果然心细,也全为自己着想,此人果然可以大用。
“现在郡兵在册有多少人?有多少新兵多少老兵?战力如何?我欲挑选一支精兵下月使用,可有困难?”
“现在郡兵在册满编十五营,两万两千五百人。 最少的都经过了一年的训练,可以说没有什么新兵了,要说新兵就是还没上过战阵的那七千于了人。至于战力,我亲自训练五营骑兵是精锐中的精锐,其他的十营步军也算精锐。在多已经不是郡内能承担的起了。”
“好,好。”这一番话听的郑啸是眉开眼笑,老爹果然是神人,留下的底子这么强悍。
高顺看到郑啸这么高兴虽然心里欣慰但脸上还是那个表情:“大人不知准备选多少兵卒使用?出征的话是出征那里?”
“这个…………”郑啸一时楞了一下,总不能告诉高顺是老爹留书预言说今年二月爆发黄巾之乱吧,想了想说到:“有消息传来,月中爆发了黄巾之乱,规模不小,我有意出兵征缴黄巾。选出三千精兵足矣,在多会影响到武威正常生活的,这些还要你好好训练成精锐”
“既然为远征,可全用骑兵。三千骑兵就是对上万余贼寇想必也不会有失。”
“高校尉有心了。我还准备带一千家兵共四千骑出征。现在兵卒装备情况如何?可否应对大战?”
“战甲兵器战马俱已足备。但等大人一声令下,即可开赴沙场。”
看着高顺那稳若泰山的气势,郑啸更是高兴。
“且擂鼓点兵,我自向将士们训言。”
高顺也不多话,行一军礼,转身发令校场点兵。
不一刻,兵将齐聚校场,可谓雄赳赳,气昂昂。不得不说高顺统兵能力相当的惊人。两万多人不过一炷香的功夫就在校场列阵集结完毕。
郑啸缓步走上高台,底下士兵虽然不认识他。但良好的纪律约束下却没有人发出声音。毕竟军营里的老大高顺高校尉都跟在他身后,在迟钝的人也知道这年轻人来头不小。
“将士们,我是新任武威郡守郑啸。今日来此巡视,就和大家说上几句话。我西凉男儿顶天立地,你们身负保卫郡县的责任,所作所为没有让我父亲失望。你们是真正的好汉,都是我西凉的大好男儿。你们没有让父亲失望,我也不会更改父亲对你们的承诺。你们可愿继续担负起守卫郡县的责任?”
郑啸从小习武练的身体壮实,随之嗓门也是洪亮。许是因为新任郡守不消减他们粮俸的担心消除,下面的士兵们回应的愿意之声也是响彻四方。
郑啸双手一压,场上便回复了安静,还真是训练有素。
“今有黄巾反贼作乱,我欲起兵征讨。将士们可愿追随我征战沙场,建功立业?”
武威郡兵的军功赏赐优厚是已故郡守郑睦亲自制定。相当的优厚,以往郡内也有羌胡作乱,在征缴羌胡和山贼的时候兵丁们得到的赏赐那是看得见,摸得着的。这也就养成了武威郡兵一听要打仗就红眼的毛病,每每说调兵剿匪,各个营主官往往争的是面红耳赤,要不是军法官张辽素来铁面无情,估计时不时的就要在中军大帐里上演一出校尉大混战。
争到出征的队伍是兴高采烈的出征,仿佛那不是出征打仗而是去娶老婆。由此可见郡兵好战的一面。武威郡兵的军制也被郑啸那位穿越老爹改的面目全非,就是明面上还使用的是汉朝的名,而实际上是天差地别。
武威郡兵军制以十人为一部,设部领一名,部辅一名。十部为一曲,设百统一名,军侯一名。到了百统军侯级别就算正式跨入军官行列了,每曲又有辎重后备军三十名,一曲共计一百五十人。在向上十曲为一营,设都尉一名,军司马一名。每营一千五百人上下,夫役及都尉司马亲兵不计算在其内。
现阶段兵少营就成了基本作战单位,现有的郡兵十五营,有因作战英勇战功卓著而被赐名的,例如现在的雄武营,疾风营两营都是因战功卓著而被郑睦赐名的。其他的都是数字代号营名。
而为了避免在战场上主将战死而大军崩溃更是采取了逐级补充制,就是在以营为单位的作战中都尉战死,军司马顶上继续指挥作战,军司马战死第一曲百统顶上,第一曲百统战死即第二曲百统补上。如此类推,确保在逆境中可以保持持续战斗力。
此时一听有仗可打,那更是群情激奋。呼喊愿意之声更提高了几分,一阵阵回答有如山呼海啸,一浪高过一浪。
郑啸说完后就下高台直奔中军大帐,召各营主官来商议选兵事宜。中军大帐虽然宽敞但一下挤进十五名都尉也觉的空间小了很多,在加上各个都尉都红着眼,气氛十分诡异………………
雏鹰展翅第八章争先恐后
更新时间:2009…3…1519:09:11本章字数:3477
在得知只有两营人马可随郑啸出征后这下可热闹了。瞬间各个都尉都跳出来说自己的队伍是最好的,闹哄哄杂音的直可把中军大帐的顶掀翻。
看着这乱糟糟的不成样子,高顺眼一瞪,一声大喝场面顿时清净了。初次遇到这种阵仗的郑啸一时有点慌张不知所措了。高顺看在眼里,这位郡守还是年轻啊,虽然是少年英才,可还是少经验啊。
“大人,此次出征以骑兵为主,只能从骑兵五营中挑选…………”高顺话还没说完就被一环眼大汉打断。
“校尉大人,我营中儿郎们骑术战法也是精熟无比,配上马匹就是骑兵,为何只选骑兵五营。”此话一出,其余步兵九营都尉纷纷出言附和。
“张峰,少出来捣乱,你们步兵十营虽然也可当骑兵使用,但你们有骑兵五营那些天天在马背上睡觉的人熟悉骑战吗?此事不必在说,退下吧。”
看着这个混人不情不愿的推开后继续汇报到:“骑兵五营现在全部满编,每人都配备有三匹战马,足以支持长途作战,而其可以随时调动出征,不必做太麻烦的准备。”
“那你看调哪两营比较好。”这句话一出郑啸感觉骑兵五营那五个都尉的呼吸都加重了几分。步兵十营的都尉消停了,看来这骑兵五营的还要一阵闹腾啊。
“疾风营在历次作战中表现突出征调他们没有什么好犹豫的,但另四营都在伯仲之间,大人可随意选择。”
这厢高顺话音刚落马上就有一大胡子跳了出来,为什么说跳出来呢…………因为这家伙个头够高速度够快,一跳出来就说:“大人,我们营可是好久没捞着仗打了,营里那帮兔崽子整天嗷嗷叫,但等大人一声令下,刀山火海,我全营上下绝对没有一个孬种。”
“你们营才两个月没打仗就说好久,那我们营五个月没有出征不是更久。大人,我骑三营也愿为大人冲锋陷阵。”郑啸一看此人,壮实的肌肉仿佛要爆炸一般处处隆起,面庞黝黑,发色微显黄色,似乎有点胡人的样子。郑啸来了兴趣便随口问到:“你爹娘中可有胡人?”
“禀大人,我娘是匈奴人,爹是汉人。所以这看起来有点象胡人。”
一看郑啸又陷入沉默,又出来个都尉表示一定要带他们出征,结果三人开始争论,争的脸红脖子粗。郑啸很怀疑,要是他发令比武决定的话,很有可能这三人都要拼命。
“你叫什么名字?你为什么不给你们营争出征的机会呢?”郑啸忽然指着那个一直沉默的骑兵都尉问到。
此人不紧不慢的出列施礼,但见此人身长雄武,方面大眼,颌下短须,举手投足皆神定气闲,好一派儒将风范:“某姓庞名德,兵凶战危,征战沙场本就是以命博命建功立业的事情。诸人争先,我何必在这时火上浇油,想必大人已有定论,我又何须去争辩一个大人已经决断好的事情呢。”
“好,好一个庞德,就是你了,带兵随我出征。”
郑啸回到郡守府立即召见文武官员,开始做出征准备。其实本来他对这些军政方面的事情就插不上手,现在来不过就是讨论下自己出征期间的治地内的方针罢了。左右列席的有长史蒙明,功曹郑纶,主簿陈琳,骠骑校尉高顺,轻车校尉蒙翔。背后站着老管家蒙捷。
“此次我打算亲自率军征缴黄巾,今日召集大家来就是商议一下这段时间的策略。”
一听郑啸要亲征,下面几个文臣面面相觑。所谓千金之子,坐不垂堂。一郡郡守居然领兵亲征,这凶险可难料。他们都是已经郑睦收为心腹的人,当然已经拿郑啸当自己的主公了,不出所料的有人出头阻止了。
“大人,无诏出兵的话,朝廷那边可说不过去吧。所谓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主簿陈琳第一个跳出来找理由。
“无妨,朝廷方面我已派人打点,诏书不是问题,不日就将送达。”
“大人何必亲自上阵,只需派出人马不就是了。”
“我自己不去怎么行。我一身武艺岂能没有用武之地,再说有此机会,立得功勋,我的官职也可以变一变了。”还有一句话郑啸憋在肚子没敢说,这武威郡守的位置是老爹给安排的,怎么显出自己的本事。男子汉大丈夫,功名但在马上取。我又怎么一直靠父亲余荫活着。自己拼搏出来的才有味道。但这些人基本都是父亲的心腹,这话却只能烂在肚子里,不能说出口。
那边蒙翔却表示支持:“大人,既然朝廷有诏令那就是好机会,一定要带上我……”
蒙翔正说的高兴忽然发现舅爷蒙捷眼睛一瞪马上消停了,忿忿然归位不敢在出声了。
“大人此去带多少兵马?”功曹郑纶算来也是郑啸叔爷辈的人物,对他郑啸还真不敢糊弄。再说也糊弄不过这个老人精。
“此次出征我打算带郡兵三千,家兵一千。共四千骑兵。即使有什么危险我也可全身而退。”
“这四千人是不是少了些?即便全是骑兵,可情报系统那边的消息外面的乱民可是不少啊。这样还是太危险了吧。此事是不是在斟酌一下。”
郑啸呼的一下站起:“不必在想了,你们要相信我,难道我还敌不过区区黄巾贼寇,那爹对我多年的教导不是白费了。”一说起郑睦场面一下沉默了下来。
“既然您心意已决,我们几个老家伙也就不说什么了。这样的安排也妥当,我本身也不擅长军略战阵,这些事情有高顺小子在。我也放心。民政这里你有什么安排?”一看蒙明首肯陈琳,郑纶也都不出来反对了。
“这个就是这次找你们来的主要意思。马上春天了,现在的出兵不会耽误春耕吧?”郑啸从小被老爹教育打仗打的是钱粮,消耗的是经济,要是钱粮出现断档,那就是百万大军也是白搭,所以格外重视内政生产问题。
蒙明捋捋胡须说到:“不过四千骑兵而已,不会影响到春耕。老郡守在的时候征兵都是按五十壮丁征一兵计划的。完全不会对日常生产产生任何影响。”
“此次黄巾之乱其势不小。各位都是我爹的心腹,我也就直言不讳了。外间动乱不断就是我们凉州的机会,现在我们不缺粮食,不缺土地,就是缺少人手,对内方面我们要防止黄巾贼寇在凉州生事同时扩大开荒。对外方面我们主要是准备接纳流民并且配合我舅父对北匈奴的攻击计划。你们看如此可合适?”
几人沉默了下,互相看了看,看少主的决断也无人出言反对,毕竟没什么大的纰漏。他们只是需要去完善这个计划就可以了。
看众人没有什么异议郑啸就继续说到:“现在府库里有足够的粮食农具来接纳流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