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明略一计算回应到:“现下粮食不是问题,这几年可算是风调雨顺,囤积的粮食足够接纳百万流民支撑到秋收。农具方面恐怕会有不足,尤其是耕牛更缺。现在郡内耕牛都不敷使用,很多人家用的是驽马耕田,但驽马毕竟不如耕牛。”
“西凉多马,这也是折中的办法。我爹生前不是大力发展这些,怎么还会有不足呢?”
“大人,老大人在世之时确实重农桑发展,老大人天纵之才,鼓励大家不断更新农具,改良种子,现在武威郡可被称为塞上粮仓了。在老爷轻田赋,薄徭役的政策下这几年人丁激增,几乎每年都增长数万户,这荒地外面多的是,农具也勉强能跟上,就是耕牛畜力逐渐不够用了。毕竟荒地本身就在,农具打造也很快,但耕牛畜力的养成则需要大量的时间。”
“恩,这个事情急不来,让司农监注意这个事情吧。另外我叔父不久会出征北匈奴,应该会俘获很多牛羊,尽量把活牛赶回来以充实司农监。”看来打劫确实是最快捷的办法了,不过抢劫匈奴没什么心理负担,反正和匈奴的冲突不是一次两次,时不时的就要打一小仗。
“对了,灵渠竣工了吗?”
说起这条人工水渠老蒙明不禁陷入回忆,当年郑睦弱冠之年就制订下开挖凉渠的政策,十五年来年年耗费大量人力在这道水网之上,现在想想好像才是昨天一样,十五年弹指一挥间。有了这道水网,凉州境内大部分地方的水利灌溉得到保障。
可惜这么一条丰功伟绩完成的时候,老大人却走了,可惜啊可惜啊,大人,您在天之灵可看到,那奔腾的凉渠水能灌溉出多少良田,能印衬出多少农夫幸福的笑容啊。大人,一路走好。少爷马上就要出征围剿黄巾了,老爷您要保佑少爷一路平安,旗开得胜啊。
雏鹰展翅第九章出征黄巾
更新时间:2009…3…1519:09:12本章字数:4224
汉末门阀遍地,朝政腐败,民不聊生。黄巾之乱一起声势浩大,从者数以十万计,席卷数州。短时间内就造成了巨大的破坏。大汉朝廷此时已经破败,全面出动大军围剿已经是有心无力了。
不得不下诏各州郡自行组织队伍围剿黄巾,并明诏地方豪强世家与天下英雄共同剿灭黄巾。这虽然解了一些燃眉之急,但中央政府的力量弱小这点却摆到了明处,诸侯纷纷扩充实力,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力越来越小,从而导致了汉末的诸侯争霸。
凉州一地因为地处西北,太平道影响本身就小,而且郑睦在世之时努力改善贫民生活,虽然阶级制度与贫富差距未有一丝一毫的变化,但百姓的要求也很简单,只要有口饭吃就不愿意去造反。恰恰凉州之内平民受郑啸恩惠颇多,勉强还能度日。这黄巾之乱在凉州就没了市场,在大汉朝到处狼烟滚滚的时候,反而是西北边陲的凉州却是异常的和平。
郑啸在决定出兵的半个月时间内订下了凉州一地的发展方针,外人谁又能想到他这位才刚把武威郡守位置坐温和的人其实是整个凉州最有影响力的人呢。按照他老爹的话说这叫幕后黑手。可幕后不幕后谁在乎啊,反正只要在自己掌控之中,别的有什么好在乎的。
从没接触过权力的郑啸现在的感悟就一句话“权力啊,真他娘的是好东西啊。”这手握大权的滋味果然舒服,一句话就可以断人生死,一个眼神就可以判人前程。虽然累点忙点,可郑啸在联想到他老爹的做法后就释然了,以前总觉得老爹是和自己吹牛的话现在也是奉为至理名言了。记得小时候问过老爹他为什么那么悠闲,他的回答可真经典…………
要是事事亲自处理,那把你分成几个都不够用,上位者关键在于用人,什么最宝贵,人才。有了人才你只需要交代下向那个方向就行了,其他的他们自然会帮你处理。用人这个概念也很抽象,人才也是人,也是千奇百怪,但是不管是什么歪瓜裂枣,你都别闲他多。
人都有用的地方,就象最常见的农夫,没有了农夫谁给你耕田收粮?没有了粮食就会饿死。在比如商人,没有了商人你去那里买卖粮食物资?没了物资就没办法生活。匠户亦然,没了匠户你怎么造房子怎么造农具?当然这些是芸芸众生都需要的东西,下面说到国家的治理才是重要的地方。这人才固然什么时候都不闲多,但是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人才多了也是什么人都有。想帮助百姓的;想升官发财的;想施展抱负的;想刺探情报的;甚至想要你命的也有。
所以说一旦你到了上位者的时候,一定要抓住三个方面,第一,人事任命。就是想升官必须你同意才成。第二,军队指挥。那是一定的,军队一定要听你的,别人想指挥,除非你授权,否则别想。第三,粮俸府库,人都要吃饭吧,钱粮都在你手上掌握着就等于控制人的生计,当然要抓在手中了。
所以这三点你一定要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对于官员和人才的使用。一句话用人不疑,疑人不用。当然这只是明面上的说法,拥有有效的监察制度才是真正的,这些等你以后自己慢慢体会就了解了。
想着这些郑啸现在就是当甩手掌柜当的舒坦,反正也没什么大事,只等朝廷诏令一到立即点兵出征了,可谓是万事具备,只等诏书了。
好容易等到了朝廷诏令出台,郑啸急不可耐的就点兵出发。待得兵将聚齐:“勇士们,你们是不是西凉好男儿?是真男儿的就把你们的威风展现在天下人面前,让世人都知道我西凉男儿的威名。龟缩在西凉逞威风的是孬种,你们是好汉还是孬种,就让我看看吧,也让天下人看看吧。西凉的好男儿跟随我建功立业吧。”
别小看这些话,当即煽动起了众军的情绪。四千骑兵,上万战马以及千余民夫不一刻便从大营消失。所谓的民夫都在被蒙明叮嘱下悄悄换成士兵,毕竟…………你见过武装齐全还骑马的民夫吗?这些骑兵,都是一人双马,行军作战都会占很多优势。
更别说这些人配备的奢华的装备。先说说这些骑兵的标准配备,每人弓一张,弩一张,羽箭八壶(弓弩皆可使用);骑兵短枪一支,刀一把,皮甲一副,皮盔一顶。其他的按自己喜好自己配备。同时每人配备战马两匹。
此次出征,郑啸为主将,高顺为副将。有张辽为军法官,蒙翔为巡营司马,郑谦为随军参赞。骑兵四千人…………当然在高顺告诉郑啸那些民夫其实也是士兵的时候变为骑兵五千人,可以说是兵强马壮了。
对于此郑啸无奈,总不能把那一千人赶回去吧,只好把他们编为辎重营,也可以做后备队用。就机动力而言,这支军队达到一个相当恐怖的程度,为了准备的更充分,郑家老管家蒙捷连拉辎重的驽马都悄悄给换成了战马,关东缺马的诸侯要是看到这个光景估计都要大骂郑啸败家了,上好的战马居然当驽马用。
“报,前方斥候遇一白袍小将,说是公子故人,我等不敢善做主张,特来禀报。”郑啸挥退斥候。暗想不会是赵云到了吧,连忙策马冲了过去。
旁边禀报的人不禁犯嘀咕:“这赵云,太猛了吧,我本来还打算偷袭拿下他,可根本没看清他那么出招的他那枪就已经在我要害了。要是他存心要我性命那不是易如反掌,还好不是敌人,有这样的敌人还真是悲哀,太恐怖了。”
到前方一看,那白马银枪可不就是常山赵子龙,记得初遇赵云那年才十四岁,虽然年纪不大,但那时已经是少有敌手。遇到赵云之时虽说打了个平手,但那是赵云手下留情,赵云招式杀气太重,要是不留手的话自己恐怕要当场挂彩了。
“子龙兄,你可是到了啊。等你可等苦我了。”
“哈哈,你这精明的家伙会苦等!得你千里传书,我也没怎么停留一路赶了来。”
郑啸大喜,赵云肯帮自己那还不高兴。
“子龙兄,我现在出征黄巾,你和我一起去吗?”
一听出征,赵云不禁露出差异的表情:“你来信说你已经是武威郡守,怎么可以擅离职守去剿黄巾呢?”
“擅离职守,子龙兄,你这个帽子压的不小啊,朝廷诏令各地自行剿灭黄巾,没诏令我可不会乱跑,再说了,我们还在武威郡内,似乎还算不上擅离职守吧。哈哈。”郑啸最喜欢的就是调侃赵云,他总觉得赵云太严肃了,实在不像个年轻人,一有机会就进行打击报复。
对此赵云没什么好说的了,讪讪一笑也就加入了郑啸的队伍。心下也是一片激动,自小就有济世安民的抱负,但是一直没什么机会,现在可以加入郑啸去平定黄巾也是为百姓出份力,一路所见黄巾贼寇作恶多端,实在需要去剿灭啊。
与此同时,右扶风,一支庞大的队伍正在向西凉方向转进。何预看着蜿蜒而行的队伍心中也是志得意满,这支黄巾队伍已经有四万人有余了,虽然真正有战斗力的壮年男丁不过一万五千人,他也是颇为高兴了,不过一月时间他的队伍从三千人滚成四万多人,声势浩大。
看着笑的很开心的样子旁边有人问:“渠帅,你说我们在这里不是挺好的,干嘛要去西凉那个鬼地方,听说那边胡人可凶狠了,动不动就拔刀杀人,我们去能有个好?”
一听这话何预骂到:“放屁,你胆子就那么点啊,胡人有刀,你拿的是废铁啊?至于为什么去西凉那边说了你也不懂,赶快赶路。耽误了时间我抽死你。”
其实何预自己那笨重的脑袋也不是很明白为什么去西凉,但是被他视为天人的那个书生说是西凉人群复杂,但这几年百姓日子过的还可以,可以打劫到更多的钱粮。本来太平道在凉州就势力薄弱,此去西凉要是能打出一番局面,那还不被大贤良师称赞。
想想抢来的那黄灿灿的谷物和白花花的女人,何预都忍不住插上翅膀飞到凉州去,既然说凉州富足,那就代表有更多的钱粮可以抢。有了钱粮就能拉更大的队伍,去抢更多的钱和女人,这位已经完全被钱粮和女人迷了眼睛的家伙已经根本想不起来会不会遇到官军了,以前遇到的官军一看他那庞大的队伍都是望风而逃,在他看来,沿路的一切都是他的囊中之物了。
他本是长安附近的一地痞,偶然入了太平道,因为比较勇猛没想到会成为头目,这下这位可发了狠劲了。在他那简单的思想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战略方向和发展,就想着拉更大的队伍,抢更多的钱粮。一次俘虏了个落魄书生,他自己一直羡慕那些读书人,就对那书生以礼相待,这位书生的言谈举止他惊为天人。
当下就许以种种好处让书生加入,他总觉得有个读书人给自己出主意比手下那帮老粗加一起都强,没想到这落魄书生也是一拍即合,接受了沾满了鲜血的金子妇人有滋有味的当起了军师。
安定郡内,郑啸的军马行进的异常迅速,一到安定郡就得到情报有一伙规模很庞大的黄巾贼从右扶风冲入安定。安定郡兵由于数量太少无法抵抗黄巾只好固守待援,安定郡守更是发了两道加急公文,一道明的是给那位无能的凉州刺史耿鄙,一道是发给凉州幕后黑手郑啸的。他却没有想到郑啸来的这么快,他更不知道其实他发公文之时郑啸已经带兵出发了。
“公子来的好快,有失远迎,赎罪,赎罪……”
郑啸手一挥打断他:“行了,这黄巾贼寇现在到了那里?有多少军马?破坏如何?”
“这伙贼寇足有四万多人,我郡兵数量太少了,现在在草川铺一带与黄巾对峙,只能固守待援,实在是无力破贼。”
“黄巾造成多大的破坏?”
“这个具体还没清算出来,天幸这伙黄巾来的时日尚短,现在主要是在草川铺一带与郡兵对峙,还没太大的破坏。”
“好,要你给我准备的粮草准备好了吗?我大军不停歇了,补充完马上上路。”
“公子,这是不是太仓促了,您不休息下吗。我以在府中备好酒宴给您接风洗尘了。”
郑啸一听不耐烦了,眼睛一瞪:“军情紧急,酒宴就免了,你多准备粮草,要是误了大战,误了百姓,你可要吃我军法。”
安定郡守无奈,鸡飞狗跳的催促小吏与民夫拉来粮草。看着郑啸引军绝尘而去兀自嘀咕:“这还是世家子弟吗,郑睦郑德容公当世大贤,怎么儿子这么一副武夫做派。不过也好,至少爱护百姓这个是继承德容公真传。这样的人也算是可以追随的……”
雏鹰展翅第十章公子初战
更新时间:2009…3…1519:09:12本章字数:4043
却说郑啸大军一路急行,六百里路程三天即到。一路看到各地井然有序暗自庆幸来的快。
“报。前方四十里就到草川铺郡兵大营。与黄巾现在还在对峙。”
“好,扎下营寨。斥候出动封锁十里范围,今夜休息,明日破贼。”
旁边蒙翔高叫:“大人,四十里骑兵转瞬既至,何须明日,今日我便去把那贼首抓来给您。”他这一叫旁边的士兵开始了鼓噪。
“你个没脑子的家伙,谁都和你个变态一样不需要休息,以疲惫之师纵然冲破敌阵死伤也会增加很多,你别因为你的馊主意害死更多人。”郑谦急忙骂到。回头看看郑啸还怕郑啸年青热血一冲同意又紧接着说:“公子,黄巾乌合之众,可战之士不过万余,且都是步卒。何须偷袭,明日堂堂正正的决战击溃他们才显公子武勇之名。”
那边高顺也说:“大人,此时进兵确实不是时候,急行一日,兵卒疲惫。即便要战也要休息下,半夜突袭不是更好。”
郑啸一听:“需要偷袭吗?一群乌合之众还需要我去半夜偷袭?那不是折我名誉。今夜休息,我明日清晨率一千骑兵现行去大营邀战,高顺,你率领其余骑兵随后出发,以新锐之军击其疲惫之师,正面击溃他们。你们还真当我是有勇无谋之人吗?”
郑啸既然发令,众人也没什么好说的了,便扎营休息。
中军大帐,赵云来找郑啸问策。
“郑公,为何不夜袭,夜袭应该更有利啊。”
“哈哈,子龙兄难道真以为我是为名而不采用夜袭的吗?子龙兄现下还不了解我郡兵的作战方式才会由此疑惑吧。”
“愿闻其详”
“子龙兄如此体恤士卒,将来定是大将啊。其实我郡兵作战注重的是远程打击,夜间作战固然对突袭有利,但黑夜同样保护了贼人,我军的弓箭优势也丧失了,对方一群乌合之众,我方又未处于劣势,没必要损失更多的士卒去夜间突袭。”
赵云看着郑啸很好奇。郑啸一笑:“我和你一样从未经历战阵,这些是高顺和我说起的,我也认为这样比较可行。别和看怪物一样看我,其实我也紧张,毕竟是第一仗,打不好可有损我“烈火公子”的名声。有空陪我们切磋一番,也让我放松放松。”
赵云一听急忙说:“哎呀,赶了一天路,我也累了,先去休息了。”说完头也不回走了。心里却想:“陪你这个野兽一样的家伙切磋,开玩笑,每次一打就是半天,你个精力旺盛的家伙,我可不想被你累死,明天可还要上阵呢。”
第二天清晨黄巾军发现对面一直缩在大营里的郡兵列阵讨战。很是好奇啊。
何预回头问到:“徐臻,你看会不会有诈。这些个老鼠一样的家伙一直都缩在大营,现在怎么出击了?”
就看那书生一副老神在在的样子,胸有成竹的说到:“渠帅放心,他们一直缩在大营我们是不好啃,但是他们出来了怎么会是我们的对手,他们不过六千人,我方有四万之众。即便他们有什么阴谋又能有什么用,只是渠帅需注意他们新到的一千骑兵,在您大旗之前要多做防范,小心他们只冲您来。”
“不过一千骑兵,我何某可没放在眼里。来一个杀一个,来两个杀一双。哈哈。列阵出击。”
天气虽然寒冷,积雪未化,但好在天公作美,艳阳高照,总算让人有些温暖的感觉。郑啸与赵云立马阵前,看着对面乱糟糟的阵型。不由笑到:“子龙兄,看来我是担心过多了。这些贼寇真是一群乌合之众。”两人相视哈哈大笑。
两阵对圆,郑啸拍马上前大喝:“某乃武威太守郑啸是也,尔等反贼,扰我边境,杀我百姓,难道不怕朝廷追缴吗?”
这边何预哈哈大笑:“朝廷果真是没人了,居然派个毛都长齐的娃娃出来。娃娃,回家吃奶去吧,这边没你什么事情。”
郑啸怒骂:“尔等犯上作乱,已犯株连九族之罪,还不知悔改在此叫嚣,今日便让你知道我的厉害。”说完一挺手中方天画戟,拍马上前,直取贼首何预。这边也拍马杀出一位络腮胡须手持大斧的大汉。
“娃娃,别张狂,这不是你这样小鬼来的地方,不想死的赶快滚回家吃奶去。”
郑啸也不答话,放马狂奔,郑啸这匹战马是他老爹万里挑一跳出来的,全身火红唯有尾巴是黑色,马额头上有一挫新月型黑毛,名号“翻羽”意思是比飞鸟的还快。这马从小就被郑啸养大,深通人性,此时感觉到郑啸的滔天战意。长嘶一声,骤然发力,真个如流星赶月。那边的络腮胡子还在叫嚣,瞬间就发现郑啸已赶到身前。
大汉急忙一斧力劈华山直取郑啸脑袋,出招后才发现自己看到了飞了起来,原来郑啸速度太快,那边刚抬起斧头郑啸已经一方天画戟削下了对方头颅。竟不停留,直奔何预而来。跑出数步,才听到后面无头尸身栽下马的声音。
这边郑啸逞了威风,那边也吓到了何预,“谁给杀了这个娃娃,本帅重重有赏。”旁边飞马杀出两员大将,何预一看是张明张亮两兄弟顿时安心。这两兄弟一路作战甚是勇猛,少逢敌手。
郑啸一看两将左右掩杀而至,毫不慌张。抬手一戟只刺张明,张明大刀一架。当啷一声巨响,只见张明的大刀飞上空中去找鸟儿为伴,张明也是直接被刺下马匹。张亮一看兄长阵亡,虎吼一声,挥舞大刀直劈郑啸,一副和你同归于尽的样子。郑啸本想直取何预,但见张亮亡命的一刀只好转手迎战张亮,这张明张亮本就是普通人,作战全凭一副不要命的打法,但遇到郑啸这般高手又怎会是对手。
郑啸一戟架开张亮大刀,一挽手中方天画戟,从侧面直接刺进了张亮肋部。只见郑啸越马挺戟,戟上还挂着张亮尸体,威风凛凛,状若天神。郑啸连杀三将,郡兵这边兴奋异常,“将军威武”之呼喝声一浪高过一浪。也吓的黄巾这边胆小的真发抖,胆大的也面色异常。有此杀神一般的人物,这仗怎么打。
黄巾军这边一看郑啸勇武,很多人已经打算好找机会溜了,官军虽少,可老子要命啊,要不是你何预绑了我来当兵,谁愿意和这样的杀神打,要打别人去,我自己去估计一下就被杀了。
何预一见三军胆寒,连忙高喝全军冲击,你在厉害不过是一个人,我几万人一起上,压也压死你。这边黄巾一动,郑啸也调转马头回归本阵,他没必要冒险杀入重围。
数万黄巾黑压压的就冲了上来,郑啸令六千步兵结阵而迎。一时间,箭如雨下,缺少盔甲黄巾军顿时倒下一片,但郡兵还是太少了,虽然射倒无数敌人,但黄巾兵还是有如潮水一般,势不可当的冲到近前,惨烈的白刃战开始了。郡兵虽然装备精良训练有素,但人数毕竟太少,往往一抢捅死一个黄巾兵,抢还没拔出来就被后续冲上来的一刀砍倒。方阵队形一会就被撕开了无数口子。
看着到处厮杀的场景,郑啸也是心急如焚。只有指挥那一千骑兵不断的放箭给予前方步兵支援,现在还不到骑兵冲锋的时候。这一下好像过了一年那么久,手下有人禀报敌人左翼大乱,随着右翼也纷乱。郑啸知道这时高顺统兵到达了。
“大人,我来了。”郑啸回头一看确实蒙翔这莽汉来了。
“你不随高校尉出击,跑到我这里做什么啊?”
“高校尉说他搅动敌人两翼,敌人必乱。这时候大人定是要中路突破。所以命我带一千骑兵支援大人。”
果然好眼光,这一千骑兵来的及时,黄巾贼众为两翼骑兵冲击已经混乱起来,此时冲锋正是时候。
“将士们,随我杀贼。”郑啸一声令下,合流的两千骑兵有如滚滚江水般冲向黄巾。黄巾本就是步兵,衣甲又不齐全,一看是郑啸这杀神带头,吓的十分战力也只能发挥五分。这两千骑兵象尖刀般直插黄巾阵中,此时的黄巾两翼崩溃,中军又被突击,可以说是全线崩溃,士卒四散奔逃,机灵点的直接就跪地乞降。
郑啸带领骑兵直插敌人中军,兵锋直指何预大旗所在,所过之处有如闲庭信步,竟是毫无阻碍。这下吓的何预是肝胆俱裂,也顾不上督战了,回马就跑,附近士卒一看主将都逃跑了,自己还和这个杀神打什么啊,发一声喊,也是作鸟兽散。
可惜何预也是倒霉,混乱中不辨方向专找人少的地方狂奔,结果被赵云发现,拍马赶上,杀掉数名何预的忠心护卫,一枪刺死了何预,竟是丝毫不受阻碍。割下何预头颅高喊:“主将被诛,尔等还不投降!”
黄巾众降者无数。此战遂定,战后清点,四万人的黄巾军居然抓了三万俘虏,毕竟这两条腿的人跑不过四条腿的马。在郑啸军喊出投降不杀的口号后更是投降的一个赛一个的快,弄的蒙翔是直瞪眼,这还没杀过瘾怎么就打完了…………
是役。高顺率一营骑兵攻左路,庞德率一营骑兵攻右路,郑啸率两千骑兵中路突进,轻易的冲散了黄巾,可算是完美的初次作战了。这伙黄巾本就是乌合之众,和郑啸带的百战老兵一比真是没办法比,此役斩杀一万,俘获三万,郑啸的骑兵居然就死伤不足五十之数,受伤的大部分也是轻伤,很快就能恢复战斗力,是一场相当完美的胜利。当然这也有那六千郡兵以死伤三千为代价拖住黄巾的原因。
安定郡兵虽然死伤惨重,但也向骑兵们致以最高敬意。这些骑兵以五千破四万,冲阵有如虎入羊群。任谁都不禁称赞郑啸军的战力非凡,好一支天下雄兵。
郑啸安排郡兵押解俘虏回郡安置,他不想杀这些俘虏表功,都把他们编成军奴去垦荒屯田,提供军粮,耕作二十年后算是赎罪,可在凉州定居算是平民。此举看的赵云是频频点头,毕竟黄巾之中百姓居多,贼首既被诛杀,就不该杀戮过多。有这份爱民之心便是我赵云值得追随的主公。
郑啸安排好后续事宜,大军开拔,一路向洛阳而去。天下,我郑啸来了。
雏鹰展翅第十一章繁华洛阳
更新时间:2009…3…1519:09:12本章字数:4009
自汉光武帝定都于洛阳,作为东汉政治中心的洛阳已经延续一百五十九年。洛阳已经是一个高度发达的经济政治文化中心,作为汉朝的心脏,这里集中了大汉朝廷的精华所在。洛阳城也繁华似锦,白日人潮人海,夜间***如昼。
洛阳的公卿也是多如牛毛,可以说是在洛阳街头你随意拉个人出来暴打一顿说不定就打的权贵子弟。虽然外面很多地方民不聊生,但是洛阳依然是一派歌舞升平的景象。
四月,经过一个月的跋涉,郑啸率军抵达洛阳。在城外安顿好众将郑啸便进入洛阳拜访他老爹当年的好友,他老爹也有大儒之名,很多当年的朋友现在在洛阳也是混的风生水起的。本着尊敬长辈的意思去拜访一下也是应该的,何况老爹也曾交代过到了洛阳一定要拜访下这些人,以前也到过洛阳,不过那时忙着到处找人比武切磋,这些事情就耽搁下了,现在老爹已经不在了,还是按他的意思办吧。
进入洛阳看到街市上人潮人海,都城到底是都城,别处比不上啊。打探清楚蔡邕府邸便直奔而去,到了蔡府却被告知蔡邕不在,只好递上拜帖准备回转下次再来。可没想到出来的管家一看到拜帖就问了一句
“郑公子与已故武威郑睦郑德容公如何称呼?”
郑啸一看那管家肃穆的表情也是一愣,怎么忽然问父亲,想想才反应过来,既然是老爹的友人,这管家想必也是知道父亲的,看见拜帖想起父亲也是正常的。
“正是先父。”
“原来是郑公子,还请公子入府稍等。我们这就找老爷回来。”说完不待郑啸说话就把郑啸让进正厅奉茶,郑啸无奈只好坐下等了。
郑啸正等的无聊,忽然听到一阵琴声响起,宛如珍珠落玉盘。他虽然偏爱兵法武艺,但是小时候在老爹暗无天日的压榨教育下,这琴棋书画也还是有些造诣的。不禁步入院子,细细听起这琴声,听的入迷了,便寻音而去,却发现是内宅传出的。想想自己去内宅不合适,只好站在内宅外面听。
这琴声优雅,宛如细雨,润物无声。一曲终了,余音绕梁。郑啸一笑,正打算回正厅,又听到琴声再次响起,这次是一曲《凤求凰》,一曲琴音,缠绵悱恻,道不尽的相思之情,但郑啸总觉得其中少点什么。
正在思考的时候却被一个小丫鬟看见,这个小丫鬟圆脸含怒,杏眼圆睁,上前指着郑啸就问:“你是什么人?怎么在这里?你在这里做什么?张伯,张伯,这里有贼啊,快来人啊。”一串质问有如连珠炮一样脱口而出,尽显泼辣本色。
郑啸一时无语,这么个小丫头怎么上来不由分说就喊有贼,难道自己长的象贼吗?可真拿这么个小丫头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