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49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更新时间:2009…4…1810:49:26本章字数:6247

“回来。”郑啸大笑几声却发出个让人奇怪的命令:“不错,很有胆气。两条路,我放你回去,还是你留在我的麾下。”

“末将愿在大将军麾下,效犬马之力。”却不料魏延想都不想,就跪下回答到。

“这么快,你不考虑一下?”

“没什么好考虑的。我孤家寡人一个,回去是死无全尸,留下是前途似锦。您说我会回去吗?”

“为何这般说法?”

“现在荆州是刘备掌权,他虽然对我有提拔之恩,但是他性子阴郁,我败了,回去也必然被他斩首以正军威。倒不如在大将军麾下,也好博个前程。”

“你刚才真就不怕我杀你?”

“有什么好怕的,既然败了,就要认了,输给大将军我心服口服。怪只怪刘备竖子不足为谋。”

“好汉子,且说说。若你能说服我,你就是我军中的建武将军。”

魏延一听,心中高兴,还好自己赌对了。算准了郑啸是喜欢不怕死的好汉的,自己大难不死,必有后福。现在是我施展的机会了,以我的才华,在刘备军中居然只是俾将,芝麻绿豆大的官,还是郑啸豪气,一出手就是建武将军。

“禀大将军,这次出征巴蜀。大将军从北向南,刘备自东向西。大将军补给线虽然短但是有秦岭阻挡。刘备军补给线稍长,但是有长江水道之便利。这一点上刘备占了优势。

在知道汉中张鲁投降大将军后,我便主动请命出击。切断汉中这条粮道。一旦前线地大军粮道被断,那刘备还打不过就没什么说的了。”

“你这么有信心?须知刘诞会为我们提供粮草啊。”郑啸故意试探到。

“大将军何必呢,谁不知道刘诞那点心思,首鼠两端,他请您入巴蜀,又请了刘备,不就是想双方互相牵制,他才能得利嘛。大将军您若是依赖刘诞。又怎么会从汉中源源不断的将粮草运上去呢。”

“不错,你继续。”

看到郑啸嘉许地眼神,魏延更有力气了:“我率军出征之前,对刘备说过,希望他能牵制住高顺大军,粮道一断,只要他刘备运筹当得,刘诞和刘璋都不会提供足够的军粮给您。那么成都一战,就不会是现在这个样子了。

却不料刘备,连这点时间都坚持不住。大将军军队不过六万。刘备有十万之众,居然就那么囫囵的败了。而我出发前,是立下军令状的,以刘备的性子,必然会杀了我,然后将罪责全部归到我身上。我又何必回去接受这不白之冤呢。”

“那你投效我,怎么知道我会重用你?”郑啸心道一声,有意思的小子。

“大将军现在已非昔日大将军,海纳百川,有容乃大。连张燕这般敌人投效大将军。大将军也能接受,我又有什么困难呢。况且大将军用人,唯才是举,从不看出身。我就更有机会在大将军手下建功了。”

“你倒是很有信心啊。”郑啸不由好笑:“罢了,不错,你且下去吧。****这建武将军的名头就给挂上了。”

魏延也不多话,自然有人接引他去准备一切。

“是个有意思的小子。”郑啸回头和郭嘉说起。

郭嘉心中腹诽,搞得你自己多大年纪似地:“主公,很看好这魏延啊。”

“这小子。性格矜高,智勇双全,有胆量。有自信。日后必然是一大将之才。”

“主公。使用魏延此人,命将不如请将。请将不如激将。只是此人,还是以后在说吧……”

郑啸看的出来,魏延是个表现欲望强烈的人,就好像孩子一样,希望大家注意他,希望自己赏识他。不过他还不明白过犹不及的道理,还需要雕琢啊。

矜高和清高是不一样的,清高的性格那么很难改变,清高之人对于功名利禄并不热衷。而矜高却是在意这些,甚至比一般人还在意,却不愿意表露而已。

魏延的轻易归降,郑啸并不怀疑。不管他魏延是真投也好,假降也罢。日后自然见其分晓,现在他是一点事情也做不出来的,找机会试探一下吧。

“少爷。”

正在思考的郑啸听到老管家蒙捷在门外叫他:“是蒙叔啊,进来吧。”

“少爷,董承将军在路上马受惊了,他落马的时候摔成重伤,没顶住,死了。”

郑啸眼中寒光一闪,他面无表情地说到:“去通知董夫人吧。这董承现在在什么地方?”

“尸体还停在碣石水军基地中。”

“运回来吧,风光大葬。人死如灯灭,唉……刘备那边的事情怎么样了?”董承啊,我给你荣华富贵,却为什么要被刘备收买啊。

“进展不是很顺利,刘备现在多疑的很,任何人都他都不信任,想接近他很难。不过我们的钉子却无意中探到一个不相干的消息,我想您一定有兴趣。”

郑啸一愣,不相干的消息?不相干的消息蒙捷怎么会专门给自己说呢。当系也来了兴趣:“什么消息?”

“少爷您还记得当初在新野县,您和刘备的那一战。”

“还记得啊,刘备这小子,别的不说,这逃跑的功夫厉害啊,呵呵。”郑啸打个哈哈,看着蒙捷也奇怪,这个有什么关系吗?

“就在那一战中,您将刘备打成阉人了…………”

郑啸眼睛一圆。半晌才哈哈大笑起来:“哈哈…………真是痛快,这小子虽然没死,却是生不如死啊。”

说完郑啸脸色一正:“蒙叔。加大监控力度,注意这个刘备。刘备这人不能小看啊,成了阉人还有这般成就,这样心性坚定地人是可怕的。有这个断子绝孙的仇恨在,他和我怕是不死不休了。对了,刘备背后地高人查到了吗?”

“还没有,现在只能怀疑是庞德公,还有刚到荆州地诸葛乔两人其中之一。”

“仔细查下去。此人到底是谁。刘备能在巴蜀败给我后,迅速的出征袁术,抢占江北大片土地。这个高人厉害啊,要不是刘备在巴蜀失利,怕是巴蜀之战不会这么顺利。现在荆州大权已经在刘备手中,我估计不久就是刘琦的死期了,刘备必然取而代之,这个敌人越来越强大了。”

“是。”

想想刘备,郑啸心情大好。你大汉取代了我大秦,现在先让你们这一位汉室宗亲断子绝孙。就当是收一点利息吧…………

洛阳,一群难民艰难的行在路上。

“爹,前面有个村子,我去给您讨点吃的。”随着话音,一个十一,二岁的小孩子就跑了出去。只是速度却十分慢,可见是饿的恨了。

汤老实坐在在村口晒太阳,终于能过上平静地日子了。只是可惜前些年自己家地两个儿子都被抓了壮丁,现在生死不知。还是大将军好啊,希望在别打仗了。在打仗自己地三儿子可是壮丁啊,就指望他给家里延续香火了。

不过应该没关系吧,听说大将军从不抓壮丁去打仗。现在多少小伙子红着眼睛想加入大将军的军队人家还不要呢,这些小子。没点见识,战场是那么好玩地吗?不打仗最好,还是象我这样冬天晒晒太阳多好。

“大叔。”一个孩童的声音将汤老实叫回了神。这冬天晒太阳真舒服啊,差点睡着了。

睁开眼睛一看,这应该是个逃难来的小孩子。这年头不太平,逃难的他见多了。

“大叔,我们是从汝南来的,能不能给点吃的东西啊。”

看着这孩子可怜地样子。汤老实点点头:“行。你等我一下。”

汤老实起身回家给拿了两个杂粮饼子,还好这洛阳是大将军说了算。这才过了两年好日子。要是以前,那还有多余的粮食接济逃难的啊…………

等走到村口,汤老实却吓了一跳,刚才只有一个孩子,这一会的功夫,呼啦啦的来了七,八号人,老弱妇孺都有。看看自己手中的饼子,这明显不够吃的吗。

汤老实一犹豫,那孩子倒是机灵,急忙说到:“大叔,有这些就够了。谢谢大叔,您可真是个好人。”

木讷的将饼子给了孩子,却见孩子将饼子给了父亲,父亲却又将饼子掰了又掰,每个人都只分到一点点。两个饼子七八个人分,那里够,只有越吃越饿的份。那孩子却把自己的饼子又递给了父亲:“爹,我不饿,您吃吧。”

汤老实心中一紧,多好地孩子,多好的一家人。自己的大儿子哪一年也是这样将最后一碗菜粥给自己吃了的,好孩子啊,现在日子好过了,可是你又在那里啊,爹想好好补偿您都不行了啊…………

“那个,几位,不嫌弃地话就到我家吧。虽然没什么好东西,总能让大家吃上一顿饱饭。”

看着汤老实的表情,那父亲却出来感谢到:“这位大哥,实在太麻烦你了。有这些已经感激不尽了,这世道不好,不能太拖累你了。”

“有啥嘛,不就俩饼子嘛。大家来吧,没啥,一点吃的,我家还有。”

“大哥,不好这么麻烦你……”犹豫了一下这汉子又说:“要是您有多的,给几个孩子点吃的,我们大人顶得住。”

一直在这汉子背后的小女孩却叫:“爹,妞妞不饿,真的吃饱了。”

“爹,我们走吧。这大叔这么好的人,我们不能拖累他啊。”刚才讨饭地小孩子也说到。

汤老实看着这孩子。要是家里地大儿子还在多好啊:“你们别怕,我家虽然不富,可让你们吃饱还管的起。放心。跟我来吧,都是落难地人。”

不知道是被汤老实说服了还是饿的厉害,这几个人都跟着汤老实到了家里。汤老实端出一锅小米粥,又拿出一盘杂粮饼子。

“来,都饿坏了吧,吃点吃点。”

好些天都没吃饱了,这些人也没啥好说的了,都开动大吃了起来。

这时院子外面响起一个喊声“老实。老实。”

“啊,是六叔啊。您怎么来了。”迎出来的汤老实,急忙将这位六叔请进来。

“你个老实头啊。我听说你家来了几个逃难的,就来看看。他们有什么打算?你问了没?”

“没,问这个干啥啊。”

“算了,和你说了你也不懂。我去和他们说。”

“他们都在里面呢。”

汤老实带着六叔进了屋,六叔打量了下这几个人,说到:“各位,我是本地的啬夫,老夫姓汤。邻里都我叫一声六叔。”

这啬夫是调解邻里纠纷、帮助政府收取赋税、安排徭役的辅助人员,由官府制定。虽然官不官,民不民的,但是大家都很尊敬地人。

一番寒暄,汤六叔也问了起来:“你们既然是汝南逃难来的,都有什么打算?”

“能有什么打算,那里能活下去就去那里。”

“那就好,一会我带你们去佃农司,给你们备案一下。”

“啊,老爷爷。我们是好人,我们又没犯法,我们不要去官府。”小孩子到底还是不明白怎么回事。

汤六叔一笑说:“放心,不是要抓你们。大将军下令了。组建了佃农司。你们现在一无所有,就去佃农司登基,佃农司会给你们安排,你们可以当佃户,以后就有地种,有饭吃了。”

“有这么好的事啊。大哥,那我们就去吧。”

为首的这位却犹豫了一下,这当佃户是有地种。但是田租怎么交。这地主是什么人。这可都是大事啊。

“敢问六爷,这佃农司会怎么安置我们?这主家又是什么样的人啊?”

“呵呵。就知道你们会这么问的。放心吧,在佃农司备案的都是大将军的佃户。”

这一下,可把这些人都震住了。大将军郑啸谁不知道啊,居然是自己主家,这简直和做梦一样。

“不会吧,六爷别拿我们开玩笑。大将军是什么人,需要我们当佃户啊。”

“谁和你们开玩笑,又不是只有你家给大将军当佃户,我们村上一大半人都大将军的佃户呢。要说给大将军当佃户,那可数都数不过来了。”

“可大将军家有那么多地吗?”有人疑惑到。

“老二别胡说,你不想活了。”领头的却开始臭骂了。开玩笑,一旦让人知道怀疑大将军,那还想不想活了,大将军是什么人,也是你能指摘地?

却不料汤六叔却一笑了之,并不追究:“你们放心吧,大将军是好人,不收田租的,只要交田税就行了。”

“六爷,问一句,这么好的事情。我们能租到多少地种啊?”

“看你还有几分头脑啊。呵呵,只要到佃农司备案的,每个壮丁可以租种二十亩地。再要想地的就要凭功劳换了。”

“不能买吗?”

“买是可以,但是只能百姓之间交易。“那感情好,六爷。你看我们能给分在那里。”

“那个我可说不好,都是佃农司分配的。都别愣着了,快吃吧,吃完了我带你们去佃农司,以后日子就有奔头了。”

“对了,六爷,我们同村好些逃难来的人呢,他们能不能也?”

“哈哈,有啥不好意思的。都叫上去佃农司备案吧。到了那里啥都有人管,把人带上就成了。”

郑啸现在可谓全天下最大的大地主了,在他层出不穷的手段下,门阀都或多或少地吐出了土地。而占领下来的许多无主的土地,更被郑啸直接纳入囊中。

现在郑啸手上有的是田地,就是人不够啊。很多土地是空地,空地是长不出东西,流民们的收容可以补充郑啸的人丁不足。

而这些事情有专人负责,郑啸现在有更重要的事情做。他现在的心思还在巴蜀呢,刘璋投降了,刘备退走了。可是蛮人的叛乱却是郑啸最记挂的,现在他在巴蜀的根基还不深,蛮人叛乱不除,难以安心啊。

郑啸已经委派张松总揽这个事情了,希望这个张松不要让自己失望吧。贾诩对张松地评价还不错,郑啸相信贾诩地眼光。

现在这蛮人的事情不过是小患,不会有什么风浪地。但是如何根治这蛮人的叛乱就成了问题,只有根治了才能保证以后的长治久安。

对于民族政策,就成了问题。这天下的民族多了,受汉人影响的很多,许多都被彻底汉话成汉人了。郑啸对于外族的政策一向很强硬,但是对于这些已经被汉化的却很麻烦。

这些人都已经算是自己的子民了,如何对待,一直是麻烦。忽然郑啸想起久远前和老爹的对话,内容记得不太清楚了,似乎是黑发黑眼珠什么的。当时这个事情老爹是有记载的。

郑啸跑到密室,一阵翻腾。终于翻出了,之下。这个问题一下子豁然开朗了。炎黄子孙的特征是黑头发,黑眼珠,黄皮肤。具备这些特征的就可以成为自己的子民。

黑头发,黑眼珠,黄皮肤,这才是我炎黄子孙。

风起云涌第二百四十三章青州的变数

更新时间:2009…4…1810:49:26本章字数:6386

曹操现在总算稍微好过点了,这个劫掠冀州的计划总的来说还是颇有成效的。但是越到后来效果越差,让曹操惊讶的是郑啸居然没有举兵来攻,也没有派人来劫掠。

不派人来劫掠,曹操倒可以理解。观郑啸种种行事,是个仁爱百姓的人。他对百姓很好,对汉人百姓好。对外夷却是非常强硬。这一点上,连曹操也要说一声佩服,是个值得尊敬的对手。

让曹操难受的是,自己已经全力准备好,等待郑啸举兵来攻打的。却不想郑啸一点没有派兵的意思。这一下让曹操好像全力一拳打到了空气里,难受啊。这完全不是郑啸的作风啊。

他现在的日子不好过啊,在冀州的打劫越来越难,伤亡也越来越大。这个计划需要改变了,郑啸麾下有人才啊,快要开春了,春耕不能耽误了,这才是大事。

曹操现在要稳定领地内的民生,这一段时间被弄的焦头烂额。差点闹起大规模民变,好不容易稳定下来,曹操发现一个重要的问题,他没钱了………………

本来他还是蛮富有的,前面攻打袁术的时候也算赚了一笔,派人去冀州打劫也小赚了一笔。可领地内的经济就像一个庞然大物一样,很快就把这些钱财吞了个一干二净。在这样下去,相信不久,就连现在许昌朝廷百官的俸禄都没有了。

领地建设,那里不需要钱?可自己领地内的经济被实实在在的打击了个遍。曹操也只有铸造新钱先顶着了,可是这个也无法治本,过段时间必然又会有新劣钱出现的。

曹操在思索中将自己的目光放到了青州。青州自从孔融取代了龚景,青州就开始变化了,虽然一直有黄巾作乱。但是孔融对青州的治理颇有起色,现在的青州就成了一块肥肉。

孔融作为孔子的二十世孙,有着很高地声望。更加上他收合士民。置城邑,立学校,表显儒术。青州百姓的生活得到一定的改善,只是孔融对管亥的黄巾军是一直没有什么办法。

得到郑啸和袁绍展开大战,管亥军渡河夹击袁绍。管亥的黄巾一去,其他的黄巾难成气候。孔融更是大展拳脚,兴利除弊,短短一年的时间。青州得到长足的发展,却也惹起了有心人地觊觎。

曹操已经平定了袁术,现在是名副其实的中原霸主,青州,徐州,就成了曹操的下一步计划。北方的郑啸太强大,他需要更多的力量才能和郑啸抗衡。

青州人丁兴旺,有了人口,才能有兵源。青州经济现在虽然依然不怎么样,但是和曹操之下的兖。豫一比,就显示的很富庶了。

可想而知,曹操治下的经济被郑啸破坏到了一个什么样的程度。徐州更加富庶,但是曹操更愿意先拿下青州,为什么呢?

因为青州好打,孔融虽然有才华,但是在军事上就比曹操差的远了,可谓云泥之别。而徐州陶谦虽然也不精通军事。但是徐州安定已久,带甲十万,想要一口吞下也不容易。

曹操也在犹豫,这青州离冀州实在太近了,只隔着一条黄河。这郑啸会眼睁睁地看着自己动手吗?显然不会,这一点上曹操也犹豫。

听到曹操的犹豫,戏志才只说了一句话,曹操一下就安心了。戏志才只说了一句:“明取青州,暗收徐州。”

取青州是虚,拿徐州是实。在青州拖住郑啸的目光。而后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富庶的徐州。这是个很好的计划。徐州一下,以徐州的富庶,足以让自己撑过这次危机,也有了足够的资本和郑啸抗衡。

只是这徐州也不好打,如何才能以最快的速度拿下徐州就成了问题。曹操地目标是徐州的府库,若是陷在徐州这个战争泥潭了,让郑啸白白得了便宜。那就亏大了。

好在曹操现在有半个政治上的优势。就是皇帝刘岱在他手上,虽然得不到诸侯承认。但是总能在他身上动点脑筋。另一个皇帝刘虞已经死了,现在汉室宗亲里就只有刘岱这一个皇帝了。其他称王称帝者当然很多,不过那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

公元195年二月,曹操以天子的名义,委派了夏侯渊当青州刺史。天子圣旨让孔融回京述职,提为太常。

孔融这下发愁了,这天子之命,是奉还是不奉呢?

不奉?那大义何在?现在就这么一个天子了,自己也不用像以前一样那么难以选择了。不奉圣旨,自己的名声不是毁了?

奉?这圣旨,谁都明白是曹操的意思,自己治理青州刚有起色,曹操就来谋夺,可恨。虽然太常是九卿之一,可这是虚的,掌管礼乐社稷、宗庙礼仪。没有什么实权,还不是任曹操行事。

犹豫中的孔融和孙邵商量了起来。

“长绪,这朝廷的旨意,你看我该如何处置?”

“这个就看主公您的志向了。”

“你我相交日久,我还是北海太守地时候,你就是我地功曹。名为从属,实为挚友。我的脾性你还不知道吗?就说说你的看法。”

“主公,曹操现在实力强大,我们无法应付,若不奉这道旨意,怕是曹操就要兴兵来攻打了。”

“你的意思是奉命?”

“不,若是奉命,主公您一去许都。您前面辛苦的努力就全毁了。”

“去也不是,不去也不是。这曹操可真是给我出了一道难题啊。”孔融更头痛了。

“唯今之计,有能是一个字拖了。”

“你的意思是?”

“主公,您奉旨办事。但是您可以暂时先不去许都,在家养病。这样,既全了您的大义之名,又让曹操没有出兵地借

“可拖也只能拖地一时啊。以后怎么办?”

“以后?以后曹操就顾不上我们了。北边可有一头猛虎时时刻刻盯着呢,我们可以与之结盟,那曹操还会兴兵吗?”

“郑啸?和他结盟?不好。”孔融心中不满。怎么能这样的人为伍。郑啸恢复百家,免掉了儒术地霸主地位,自己和他的仇大了,怎么能和他结盟呢。自己可是孔大圣地嫡传啊。

“主公,小不忍则乱大谋啊。现在郑啸和曹操皆是庞然大物,我们无力对抗,只有他们之间对抗,才能保我青州安宁啊。”

孔融也犹豫了。是啊。现在青州根本无力抵抗这两者其中之一。孔融虽然不善于军事,但不是一点不懂,他也明白一旦打仗的话,那是有败无胜。

“那就以你的意思,我们奉旨,但是我却不去许都。可这夏侯渊来了怎么办?”

“您放心,青州官吏皆听命于您。他夏侯渊来了也是白来。”

“你说这样好吗?似乎有些卑鄙了。”

“主公,这不是为您自己的官位。而是为青州百姓着想,青州百姓何其无辜。受黄巾祸害多年,好不容易等到您执掌青州。兴利除弊,让百姓稍微好过了一些。可一旦青州落入曹操之手,怕是青州百姓又要遭劫难了。”

“是啊。郑啸虎视眈眈,随时都可能和曹操打起来。战火一起,那青州百姓也要被殃及。好,就听长绪之言,我也做一回卑鄙的事情吧。”

孔融在接到圣旨后,上书表明自己奉旨行事。只是自己旧疾复发,一时无法行动,请天子赎罪。

消息传到许都,曹操也不以为意。他本来就没想过孔融会来,青州,不过是障眼法,真正的目的又不在这里。

“主公,军屯田地又出现问题了。”

“什么。”曹操腾的一下就跳起来了,一把抓住荀攸就问:“到底怎么回事?今年不是派专人看护了吗?怎么又出了问题?”

“呃……呃。”荀攸却完全说不出话来。曹操才发现自己失态了,连忙放开荀攸。说到:“公达。出了什么问题?”

“主公,今年是做了严密防范地。但是今年田地里又被人投放了一种新的蚜虫,对庄稼危害极大。虽然做了紧急处理,可今年军屯田地的收成怕是也不会好了。”

“该死,是谁在暗中捣鬼,我还打算夏天用兵呢。”

“主公,您也不必在意。以徐州的富庶。完全可以抵消这次损失的。”

“好了,你先下去吧。我在想想,尽力挽救一下,这事就交给你了。”

郑啸在接到青州刺史孔融应了任命的时候,一下也愣了。这样一下,那不是说青州归曹操了?这可不行,青州人丁众多,以曹操的个性,若是他占据了青州,一旦和自己开战,那不知道要从青州抽多少壮丁了。

先下手为强,那就干脆我先动手吧。自己的士兵是职业士兵,不需要参加春耕,这是自己的优势,是曹操比拟不了的。

叫来郭嘉一商量,郭嘉只是微笑地点一点头,没有发表多余的意见。郑啸也就知道郭嘉的意思了,他不反对,那就不会有太大的问题。

管亥接到命令,急急赶往将军府,不知道郑啸找自己什么事情。见礼完毕,郑啸问起了:“管亥,你可知道我今天为什么找你来?”

“末将愚钝,请大将军指点。”

现在管亥也说的有模有样的,只是郑啸看管亥这么一副一本正经的样子,总感觉好笑。就好像看一只猩猩一本正经的研究《礼记》一样。

“也没什么,只是想让你在回青州一趟。”

“回青州?做什么?大将军您尽管说,有什么差遣,我听从您地吩咐。”

“好,我要你去将青州拿下,可有信心?”

管亥是哈哈大笑,青州是他的当年的根据地,太熟悉了。当年带着黄巾军就在青州纵横无敌。现在要是统带郑?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