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三国之帝国崛起第64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好,今日起,乐幂先生就是我大匈奴的军师。 赐你牛羊各千头。奴隶三百。”

“多谢大单于。”

“军师,现在匈奴需要你的智慧,帮助匈奴摆脱现在地困境。军师有什么好主意?”

“不知大单于指的是什么困境?是部众忠诚还是外敌袭扰?”

“都有。”

乐幂低头沉思了一下,说到:“大单于的部众分散各地,很难统合。xx但是匈奴的生活方式便是这样。对于部众的统合有很大地难度,乐某倒是有个办法。”

“什么办法,快说。”呼厨泉眼中透着欣喜,要是能快速统合部众,那对他的统治太好了。

“现在单于面对的是内部散乱,外敌咄咄逼近的态势。这个时候,就必须要有一个目标让所有匈奴人团结在一起。而一个强大的外敌就在眼前。”

“军师是说鲜卑人?”

“不。比鲜卑人更强大,更难以战胜。”

“秦国?”

“不错。现在秦国已经统一了大半的中原。以嬴啸的性格,一旦他统一了中原,必然会对匈奴动兵。此人好战成性,根本没有礼仪之说。所以大单于应该派人去说服鲜卑大首领,与鲜卑一起对抗秦国这个庞然大物。”

“这可以吗?要知道,鲜卑人对待我们更残忍。”

“呵呵,以往也是这样,但是现在秦国这个庞然大物在眼前。鲜卑三部也是无力地,尤其是西部鲜卑更感到压力。其大人魁头更是一个野心勃勃之人,现在有单于的匈奴部落为缓冲,但是一样常常与秦国发生冲突。单于可以结好魁头。一同对抗秦国。

同时,因为匈奴人与汉人之间的仇恨,大单于可以用仇恨,将所有匈奴部众连接起来,只要强调这种仇恨。数百年前,汉人和匈奴人是有血仇的,现在也不能忘记。

我知道大单于现在的处境,现在匈奴内部矛盾颇多。那么就将内部矛盾引到外部去吧。秦国这个庞然大物在,匈奴人应该齐心合力对抗他,单于认为呢?”内部矛盾引到外部,这个办法好。呼厨泉也升起了希望,匈奴之中,他的威望不足,很多人还是不听他的。但是有了这个借口。就可以名正言顺的让各部服从他的统治。若有反对,便是反对整个匈奴。自己也好吞了他的部众。

“好,果然是军师,厉害。这个内部问题可以解决,那么外部问题呢?秦国现在对我匈奴是步步紧逼,很难应付啊。”

“这个单于不用太担心,因为匈奴现在力量不足,只能推出河套地区,退到草原上。虽然放弃了河套那一代水草丰茂地地方,但是也会有足够的修养时间。”

“不会吧。”

“呵呵,大单于虽然向往汉学,但是还没有明白中原的局势。现在嬴啸地秦国看起来是个庞然大物,但是他的根基还不稳固,更是四面皆敌。嬴啸此人,不明白仁德的用处,只是一味的强硬,如此一来,匈奴人,鲜卑人,羌人,氐人,乌丸人,扶余人,三韩人以及南方的汉人诸侯,都是他的敌人,即便强大,他能抗衡这么多敌人吗?

同时,嬴啸现在也明白自己的困境。他现在在极力巩固国内的局势,大兴土木,恢复国力,统治百姓。所以他在数年之间是不会发动大规模战争地,所以大单于有足够的时间到草原上休养生息。”

“但是草原上大部分水草丰茂的牧场都已经被鲜卑人霸占了啊。现在我们实在没有能力对抗鲜卑。万一魁头不接受我们的结盟,那我们该怎么办?”

“呵呵,单于放心,他会接受的。我亲自走一趟吧,相信我还是能说服魁头的。”

看着乐幂自信的神情,呼厨泉也感觉到很安心,似乎一定能成功一样。

嬴啸在宫中很是忙碌,一堆堆地事情需要他处理。处理完了他又要强行抽出时间去读书,可以说是很辛苦了,想做个明君咋就这么累呢…………

“陛下,甘宁将军带着人到了,等待接见。”

“好,宣他们到崇文殿。”

嬴啸兴奋地起身,这些人顺利的实现了第一步。那么就证明父亲地言论是正确的,自己的希望可以实现了。

来到崇文殿,甘宁以及一批小军官参见。嬴啸也不废话,直接问到:“怎么样?这次探索的情况如何?”

一个小军官在甘宁鼓励的眼神下才敢说话,能见到陛下啊。这是什么荣誉。当初能随着陛下一起征战地那些个军官一个个说起来往事,那个自豪劲,牛气的很…………

“禀告陛下。横海舰队已经完成了第一步探索,并且绘制出精确海图。”

“呈上来。”

贴身太监张泉急忙为嬴啸展开一个新制作出来的海图,嬴啸一看之下也是大喜。这可是很精确,完全可以作为以后的航行用途了。

“不错,这次出航。感觉如何?”

“陛下洪福,此处远航一切顺利。只是归途上遭遇一场暴风雨,损失了一艘巨舰,还有数百官兵。”

“可惜了……按照战死者办理。魂园之中,有他们的一份位置。”

一句话,让所有觐见者都热血沸腾,远航出海,居然可以享受和战死一样地待遇,死去的袍泽们可以瞑目了,陛下没有忘记你们。你们的荣誉可以流传下去。

甘宁说话了:“陛下。在这个叫菲律宾的地方发现了一些土人,他们还袭击了战士们,只是他们的装备很简陋。双方言语又不通。这些人应该如何处理?”

“他们有多少人?”

另一个出航的军官回答到:“不多,最大的一次袭击也就上百人而已,应该是当地地一个部落。我们时间紧迫,也没有具体探索,打退了他们就继续远航探索了。沿路遇到几次这样的袭击,每次人数都不多,看样子可以看的出来,他们完全没有文明。还在茹毛饮血的档次。”“哈哈…………还是一群生番啊。那就先不必管他们,对于这些人,暂时不必理会。这次出航,你们几个劳苦功高。所有人官升一级,赏金百两。”

所有人都谢恩,嬴啸却又说到:“你们可敢再次远航?”

所有人齐声而坚定的说到:“敢。”

“好,不亏是帝国的勇士。现在已经快十二月了。朕给你们放假。回去家中与家人团聚。让大家都知道你们的功勋,明年在为朕立下新的功勋。”

让他们退了下去。独自留下甘宁,嬴啸召见糜竺。

糜竺一到。嬴啸也和他们谈起了这次的远航。让甘宁介绍了一番,而后说出了一些让他们很意外的话。

“朕欲开拓这些航道,甘宁你有没有问题?”

“请陛下放心,横海舰队一定完成命令。”

“好,子仲,你现在是天下最大地商人了,你来说说,这航线上有什么利益?”

糜竺犹豫了一下才问到:“陛下是想开放这条航道?现在还不合适吧。”

“呵呵,你糜竺也会做谋国的思想了。不错,现在还不是时候,但是我想问你一下,这条航道你可看到了什么商机?”

“臣下愚钝,听甘将军说这些都是化外野人,他们这里的商机,不好说啊,没有办法说话就没有办法交易啊。”

“呵呵,这个你不用担心,朕地士兵会替你们做好这个的。”一句平常的话中却有道不尽的腥风血雨…………

“陛下,臣的意见是现在不合适,首先,我们不知道这些野人有多少规模,也不知道他们有什么,信息太少了,实在不好作出判断。”

“也是这个道理,可是这菲律宾其实是个大宝藏,只是现在不到时候。”别人不知道,嬴啸可知道,在他老爹留下的书籍中可记载的有,这个叫菲律宾的地方是盛产铜,金,银地。有这些东西就有足够的理由让帝国将其收入囊中,实在不需要其他的理由了。

更不要说这里还有去他的东西了。对于这个他早有想法,只是还不到时间,现在对于远航还是一件很危险的事情。但是嬴啸还是想做一些尝试。

“子仲,朕有个想法。朕在探索航道,而现在已经探索下的航道上会建立很多补给点,这些补给点孤玄海外,补给不便,朕想看看,有没有人想做运输生意,朕出钱,让他们把补给送到这些补给点上去。”

“啊,这个,陛下,恕臣直言,怕是不会有多少商人会做这个生意。毕竟外海对于大家来说太远了,而且又有未知的风险,没有暴利地话,是不会有人想去地。”

嬴啸也沉默了,现在的人对于海外地了解太少了,不过也没有办法:“是朕太急了,这个事情等天下一统了在说吧。”

失去兴致的嬴啸也就没有在留糜竺,只是留下甘宁说起了舰队的事情。

“兴霸,现在横海舰队有多少巨舰?”

“在陛下的支持下,已经有二十七条两千料的巨舰了。横海舰队官兵七万人,全力为陛下效忠,但请陛下下令。”

“很好,第二步,朕要你出动二十条巨舰,去给朕探索下一步的航道。”

“请陛下放心,横海舰队定然不让陛下失望。”……分割线

为了远航的开拓者们,弟兄们,把票票叫出来,呼呼…………

风起云涌第二百九十二章处处狼烟

更新时间:2009…5…1220:19:00本章字数:5898

炎黄418年十二月底,嬴啸召开盛大的宴会,宴请长安所有官员,庆祝一年来帝国走过平稳的发展。

“诸位,今日齐聚一堂,共同享受胜利的果实,但是我们不能忘记是无数英勇的人为帝国献出了生命,现在我们先敬这些壮烈死去的人们。”嬴啸一杯酒化成酒线撒在了地上。

“这第二杯,敬所有为帝国作出努力的人们。不论是帝国高官还是边境戍守的普通士兵;不论是在学宫中辛苦教书的夫子还是在田地中努力耕耘的农人;不论是日以继夜研究的学者还是努力生产的工匠;只要是在发挥自己的力量支持帝国的人们,都值得我们尊重,就让我们一同为帝国的未来庆祝。”

数百人齐声应诺,而后一爵爵酒水就消失在不同的口中。

“诸臣工,帝国初立,平静的发展了一年。但是帝国的处境不容乐观,虽然有了一定的改观,但是百姓的生活依然不好,朕知道许多农人在农忙时节都是在喝稀粥中渡过,还有不少人饿死,这是朕的耻辱,也是诸臣的耻辱,帝国之内还有饿死的人,不管是什么原因,朕定然要努力改变这个状况。”

大家都在称赞嬴啸是一位爱民如子的圣君。听大家说好话恭维自己,这实在是谁也抵挡不住的诱惑啊…………“在改善百姓生活的同时,我们还不能忘记外敌环伺,强敌未灭的情况。现在天下还未一统,南边有孙策与刘备依然在与帝国抗衡。我们要警觉。不能给外敌可乘之机。北方更有我所有汉人的噩梦,这些草原上地饿狼无时不刻地等待机会来狠狠的咬帝国一口。诸位决不可一丝懈怠。”

嬴啸致辞完毕。盛大地宴席便展开了,文人的儒雅,武人的豪放,在宴席之间皆体现的淋漓尽致。在文化艺术诗词音乐方面,嬴啸也是抱着鼓励态度的。

随着纸张的慢慢普及,越来越多的文人为其叫好,实在是因为竹简太笨重了。同时伴随的就是知识地传播更快了,大大的便利了嬴啸治下的教育。

一代代的新型纸张被研究出来。从一开始粗糙的纸张到现在平滑地纸张。多少人付出了无数的努力。这个纸张的发明者是蔡伦,但是被发扬光大地却是嬴啸。

原来的纸张因为成本较高,质量粗糙,易损坏等等缺点,一直没有发扬起来。而嬴啸派出不少人不断的研究。终于实现了纸张的普及,现在的纸张平滑,结实。同时并不贵。而嬴啸也很直接的开放了这个造纸的工艺,也兴起了不少的造纸作坊。

树皮、麻头、破布、这些东西本就不值钱,随着工艺方法的改善,纸张地成本也就下来了。而嬴啸对民间开放了纸张地制造工艺,没有多少人反对。 这毕竟是利国利民的事情,商人可以从中赚钱,读书人可以受到更好地教育,文化可以更有效的传播。

唯一不和谐的声音,就是一帮子老顽固。他们固执的认为。这个应该是国家控制纸张。而纸张的用途应该只有贵族能享受,百姓是下民。****是不赔享受这个待遇的。可惜这些声音完全没有翻起一点浪花就被淹没了。

现在儒家的领头人孔融,都已经为嬴啸摇旗呐喊了,儒生们还能做什么?虽然没有独尊儒术的地位,但是儒学也没有受到太多的打压,一样在教化世人,只是不在作为固定的国策使用而已。只能享受与其他学说一样的待遇。

宴会过后,郭嘉求见,嬴啸很奇怪,这个时候郭嘉会跑来找自己。

“奉孝,这个时候有什么事情?”

“陛下,这个……臣来给人求情。”

嬴啸愣了一下笑到:“哈哈…………你郭奉孝也会帮别人求情?说说。”

“这个事情嘛,本来臣是不想来的。可是架不住了,也就腆着脸来求陛下一回了。”

“奉孝也有为难的事情?什么事情,说说看。”

“东阿程家来找臣,希望出面向陛下求情,程家认清了大势,愿意服从陛下,交出手中的土地与特权。臣就来求情,想请陛下放了程昱,程昱的才华是很好的,陛下可以用之。”

嬴啸想了一下,说到:“好吧,看在奉孝面子上。朕赦免了程昱的罪过,只要他愿降。这个官职该如何,奉孝你看他担任什么官职好?”

“嘿嘿…………陛下,臣今日只是来求情,至于其他的臣不知道,呃…………酒喝多了,容臣告退。”

看郭嘉一副神采奕奕的样子,嬴啸笑骂到:“滚蛋。”

郭嘉走了,嬴啸也开始考虑这个事情该如何安排了。程昱的本事自己是知道的,一直关着这家伙,既不杀也不放,也是晾着他。

听郭嘉的意思,这家伙应该投效自己的了。不过程昱也确实有才华,不用就可惜了。“来人,将程昱带来见朕。”

立即有人去天牢将程昱提来。程昱来了见礼之后,嬴啸问起了他:“程昱,现在郭嘉替你求情。你说朕该如何处置你呢?”

“这个是陛下的事情,昱只是待死之人,又有什么资格作以要求。”

“恩,你就不怕朕杀了你?”

“陛下要杀我,不费吹灰之力。若陛下为难,请赐毒酒一户,昱自行解脱。”

“哈哈,朕会为难?笑话。东阿程家已经放弃了与朕对抗,既然你家放弃权力,效忠于我。你的才学也算不错。便在朕身边做个散骑常侍罢。”

一听家族都放弃了,那自己就去了最大的心病了。程昱一直不投降,不是因为对曹操忠诚。而是因为家族的压力。一旦他投降了嬴啸,那么兖州门阀不会放过他。而最大地阻力就是东阿程家,他自己地本家。

现在看来,程家顶不住了。既然没有了顾虑,对于投效嬴啸,他并没有太大的抵触,只是不能这么容易。====

“陛下宽容,既然赦免了昱之罪过,可昱老迈。不堪使用,还请陛下许我回家养老。”

嬴啸面无表情地看着程昱,这老头,还打算捏着啊“也罢,你先去郭嘉府上小住一段时间吧。不得离开长安。”

郭嘉会举荐程昱,估计也是看重程昱的才华,同时他们都是兖州人吧。至于程昱。有他更好,没有也没什么。若是他心存其他意图,对自己反而不好,这个事情就交给郭嘉吧,反正能不能说服程昱就看他郭嘉的了。

并州,兴县。天上下着大雪,百姓都躲在家中,外面太冷了。县城中的行人少的可怜,显的很是萧条。

忽然号角声响了起来。听到这这熟悉的号角声。所有人心中都是一紧。草原蛮子又来了。兴县只是个小县,全县不过四千人。很难抵挡的了这些草原蛮夷。

但是集合地号角声已经响起,所有的男子拿起武器,告别自己的家人之后,向县衙集结。兴县不是什么重地,这里也只有一百五十名正规军,一百五十名护军。而为了保卫自己的家人,所有能拿起武器的男人都将接受征召。

外面轰鸣地马蹄声,已经近在耳边。士兵已经上了城墙去防守。只是对着简陋的县城城墙,他们实在是不报希望,只有三米高的城墙实在是不能给他们带来多少掩护,唯一地就是心理作用,至少有城墙,可以不用直接面对敌人的骑兵了。

匈奴人两千多骑兵呼啸而至,一个大嗓门的家伙出来用汉话喊道:“都听好了,打开城门投降。否则我大匈奴的军队打破城市,鸡犬不留。”

可惜虽然面对的是无数敌人,城墙上的士兵们没有丝毫退缩。他们看到不少匈奴人马匹之上带着财物,附近的村庄估计是遭到了劫难。

可没有难民跑到县城来,也许全部被杀光,没有一个人幸免。要不然就是匈奴骑兵就是直冲兴县而来,让人没有机会反应。这样的大雪天气,也没有人会想到这些匈奴人会冒着大雪行军而来。

回答这个喊话匈奴人的是一支长箭,看着胸前地箭羽。这个匈奴人到死也没有想明白,这些汉狗居然敢反抗。随着这名骑兵地死亡,谈判的可能性消失。

匈奴人开始了进攻,他们没有带什么攻城器械,但是匈奴人地骑兵驱赶着战马,拉开弓箭,向城头倾斜着一波波的箭雨,杀伤着守城的战士。

守城的战士人太少了,虽然他们手中的弩比匈奴人的弓箭射程远,威力大,但是寡不敌众啊。伤亡很大,而为了防备其他城墙,士兵们也不可能全部来西面城墙,其他地方也有匈奴人在呢。

在这样下去自己的伤亡太大了,一旦匈奴人开始攻城,自己拿什么去堵截这群狼?百统官朱严心中满是忧虑。狼烟已经点燃了,但是最近的援军也要三个时辰才能到,这些援军也不会太多,只能指望郡中的驻军了,可这里距离离石军营可有整整一百五十里呢。要坚守多少时间才能坚持到援兵到达啊。

“百统,兴县临时护军八百人已经全部征召完毕,请百统调配。”

这个禀报简直就是天降甘霖啊,这些护军都是经过一定训练的。虽然比正规军差很多,但是守城是没有多少问题的,况且这是在保卫他们自己的家园,更是会努力作战了。

“李军侯,打开武备库,将我们手上全部五十张弩下发给护军,没有武器盔甲的都发放,不能让他们没有防护的去守城。”

副将听令而去,这些护军平时都是自备有武器盔甲的。只是大部分人的武器盔甲实在是太简陋了,和没有实在没有多少区别。到了有战事的时候,打开武备库,发给他们兵器盔甲。这些人放下自己手中简陋地武器。换上秦军地标准装备,就是一支军队。

这个时候就是体现嬴啸实施的全民皆兵地政策的时候了。几乎所有的适龄男子都接受了训练,训练结束后选拔一部分成为护军维护地方,而大部分人解散回家继续自己的营生。现在这样危机的时刻,将全部接受征召来保护自己的家园。

四千多人的县城,居然集结出八百人的临时军队,这是一个恐怖地概念。这些人上到头发花白的老头,下到十四五岁的少年,可以说全兴县所有的男人都成了军队。

当然也有一些大户人家的人没有接受征召。不过他们现在不来,那么紧接着他们就要倒霉了,这样地时候不接受征召,那么敌人退走后,乡亲们鄙视他。官府也会找他的麻烦,连保护自己的家园地时候都不出头,还指望谁来保护你?

谁都知道匈奴人一旦打进了县城。一场劫掠屠杀是在所难免的。一旦被屠杀,谁都是一样的,反而大户人家倒是匈奴人打劫的首要目标了。穷人家那里有这些大户人家有油水啊…………

随着新装备的预备军开上城墙,在盾牌的掩护下,弓箭的力度立即加大了许多,匈奴人的伤亡也变大了。

这样的情况当户率板遇到地次数不少,他明白这些军队人数虽然不少,但是缺乏死战地勇气,只要突破了城门。冲进城去。这些人自然就散了一大半,只有一些热血小青年会和他们死战到底的。

率板心中暗叫晦气。若不是路上被发现,漏网地人回来报信,自己现在也许已经在县城之中快活了。就这么个小破县城,已经让他伤亡上百勇士了。

秦国这些人的弩实在是厉害,他们也抢了一些,可惜都用坏了,抓来的汉人工匠虽然能修复。但是修复这些破弩太费钱了,修复一张弩足够制造五张弓的价钱了。

“上。”随着率板的一声令下,一队人马在弓箭的掩护下,拖着撞木就向城门冲去。小小的城门在他们眼中看来是一冲就破的,冲破了城门,就可以让他们为所欲为了。

他们眼中闪耀的都是绿光,仿佛看见汉人的财物落到自己的腰包中,仿佛看见汉人女子在自己身下娇喘,当户有令,打破县城,随意行动,想抢劫什么就抢什么。

没有参加过对秦国劫掠的匈奴人认为这些汉人和自己放牧的牛羊一样,放养了一段时间,现在来收割,他们应该象牛羊一样,被自己宰杀,将财富与女人贡献给伟大的匈奴人。

可他们没有注意到,参加过对秦国劫掠的匈奴人却没有他们这么狂热。也许以往是这些人想的这个样子,但是自嬴啸统治以后,这劫掠越来越难。就拿眼前来说,一个小县居然能出动这么人来战斗,这在以前是不可能的。

汉人已经变了,不在是以往那可以任人欺凌的族群。再也不要想能用几百人看着上万百姓了,那只是送死而已。

咣……咣……,撞木在城门上发出巨响。城上的滚木擂石也打了下来,城门是不容有失的。一旦城门出了问题,匈奴人冲进城中那是不可阻挡的了。

身后是自己的家人,是自己的家园。就是死,也不能让这些匈奴人冲进自己的家园。用尽自己的力气发出呐喊,将手中的滚木擂石砸下去。城门里的战士用木头甚至是自己的身体顶住城门,不让城门被突破。

城上城下,满目鲜血,死亡随处可见。羽箭带起一朵朵血花,而后被冻结,成为僵硬的尸体。天上的大雪一直不停的落下来,也给汉军带来了一定便利。

率板见一时攻不下,可惜了,自己的奇袭变成了强攻。这样下去不行啊,伤亡太大了。本来想冒着大雪完成一次奇袭,可惜被发现了,这强攻对自己太不利了,先撤兵在做打算。

望着匈奴人退了下去,城墙上的人们从心底中发出欢呼,那么多的匈奴人啊,被自己打退了,县城保住了,自己的家园保住了。不少经历了战火余生的人喜极而泣,抱在一起,哭成一团。

只有朱严心中沉重,看这匈奴人只是不攻城了,却没有退走的意思。难道他们想吃掉援军?还是什么目的?这些匈奴人又不多,他们到底想干什么?

想了半天也没想明白,只有先督促大家防备严密,不能让匈奴人有任何机会。而后又派出十名战士,往附近分散,去告诉援兵小心防备匈奴人的偷袭。

同样的情况发生在数个县城,一下子让离石军营的将官们应接不暇,怎么附近好几个地方都这样。匈奴人这是做什么?要爆发全面战争吗?

离石大营只有一万五千人,要是分开救援,那根本什么问题也解决不了,大营还要有人防御。最后丁勉将军作出无奈的决定,派出所在的三千骑兵去救援一方,派出六千步军救援一方,其他的方面派人去侦查,同时告诉他们坚守。

而后急忙上报并州刺史府,请张辽将军决定。张辽在接到奏报后眉头也凝成一团,这匈奴人是要做什么啊?

风起云涌第二百九十三章愤怒的汉帝

更新时间:2009…5…1223:04:22本章字数:6086

看着数个郡县都发来求救的信息,张辽也有点奇怪,气候寒冷,这个时候匈奴却到处骚扰,必然有他的目的所在。

这么多地方同时受到进攻,必然有一个主要的攻击方向,但是……在那里呢?张辽对着地图一阵无力,匈奴人居无定所,现在并州又比以前大了很多。整个河套地区都归到了并州治下,这些以往一直是南匈奴的势力范围,虽然已经赶走了南匈奴,但是这些地方太大了,难于防范啊。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