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坡之战,秦军斩首了八千,俘虏了万余,其他的倭人跑回博多城中了。郝昭一边将俘虏押到海边,让甘宁看着,等待下一批补给船到来。卸下粮草辎重后,将满载着这些俘虏回国做苦力。
郝昭带领秦军主力围住了博多,而仆从军们也被放了出来。任他们到处去烧杀抢掠,这一趟来,本来就是来打劫的…………
这一下,博多附近的倭人可倒霉了。在大军之前,他们连反抗都做不到,更不要男子都被征召去打仗了。仆从军每天都有大量的收获,押送着无数奴隶,带着不少的财物返回营地,该上缴的上缴。其他的留着,等待一段时间,自然会有商人来与他们交换。
郝昭在围城十日后,发动了攻城战。这段时间也是全力打造攻城器械。在攻城地时候,那位神秘的邪马台女王卑弥呼终于露面了,他在城头上一阵跳大神的动作,城中地倭人士兵也好像中邪了一般开始发狂。
也让无数秦军士兵奇怪,这女王难道与传说的中的妖道一样,会使用法术?可惜他们没有停下自己的脚步。依然在坚定的攻城。对上那些疯狂了倭国士兵,秦军才发现,这些倭国士兵的战力似乎有所增加。难道这女王真的会什么法术不成?
秦军连续攻击了五天,博多被攻破了。秦军在攻陷了宫殿,俘虏了女王卑弥呼以及一众的弥马升、弥马获支(猥琐的日本官名啊……),而后便退出了博多城,这里将是仆从军发挥地舞台。以后几天的时候内,博多成了鬼域,财物被洗劫干净。人被抓成奴隶送走。
仆从军发挥着超乎想像的“战斗力”。抢劫起来十分的卖命。十多天的时间,除了房屋。他们硬生生的将博多一城搬空了…………一个月的时间,邪马台国便消失了。王被俘虏,财物被掠夺,人口被抓捕。仆从军的高效率,让清点战利品的甘宁直瞪眼:“奶奶地,这些人打劫真是好手。一个月的时间,居然抓了十万奴隶。就是十万只猴子,一个月也抓不到啊…………”
幸好邪马台的国库中有大量的粮食,要不然这么多俘虏,甘宁可没有多余的粮食养他们。而战争俘获的太多了,让补给船都装不下,甘宁也命令后方,上来更多的运输船,将这些财物奴隶运回国内去。
反正奴隶没有人权,拼命的向船舱离塞吧,塞满为止,至于死了的?直接丢到海里喂鱼去。
在这期间,有不少邪马台下属地诸侯国跑来救援,可惜他们不是被杀就是被俘,送回中原,成了奴隶。在解决了邪马台国之后,秦军开始了大扫荡,向南平定了乌奴国,都支国,巴利国,皆大肆打劫,让博多这边地成了一个巨大的中转站,九州岛犹如被梳子梳理过一编,干干净净,恢复了无人地宁静,成为野兽的乐园。
而后,甘宁派遣属下吕光坐镇博多,不断的将财富与奴隶运回帝国。而他自己,则带领大部分舰队运载着郝昭的军队出发,扑向了日本的本州地带。
长门港,这里本来就是秦国商人聚集的地方,当然有大量的捕奴商人。^^^而看到大秦的水师浩浩荡荡的到来,更为高声呼喊为自己的军队喝彩。长门这里本来是不呼国的地盘,但是这不呼国却没有能力取回长门港,只能任由秦国商人在此聚集。
而秦军的登陆,也敲响了他们的丧钟。这次入侵倭国,主要目地是打劫。其次就是占据长门和石见这两个地方,长门已经秦国商人的势力范围了,而石见这个地方有矿,尤其是银矿,可是不少。而银子现在在秦国已经展开了流通。
占据石见,以奴隶种田养兵,以奴隶开矿。秦军只要派遣一些军队驻守就好了,这实在是一本万利的事情。打劫。就要彻底的打劫。
在甘宁和郝昭两人如蝗虫一般席卷倭国的时候,三韩的国王与林邑国的国王都被押送到长安。嬴啸也举行了盛大的献俘太庙,祭祀先祖地仪式。
太祝令是专管祭祀的官员,这位嬴扈老头子也是激动。一次祭祀先祖,献俘仪式就献上了四位国王,这是何等的荣耀啊。虽然这四个国家都不怎么大,但好歹也是国王,这样献俘仪式让他很是激动。
不过以后当他将一位位或显赫,或著名的王。经手献俘太庙的时候,不知道他会不会为今日的激动感到了羞愧…………
祭祀与献俘都很麻烦,就说献俘。有礼迎使,负责接过对方的降表并递交陛下;就是耀武扬威滴;有安抚使,负责安抚被俘国王受到的惊吓;就是监视俘虏滴;有宣制使,负责教导对方汉人的文化与律法;就是洗脑教育滴;等等人员地参与,也让这一场祭祀显得盛大异常。
祭祀完成后,嬴啸也是心情大好,虽然是几个小国家的国王。可是有多少年没这么威风了?听说这几位国王被送往长安的路上,百姓们争相进行惨无人道滴围观……虽然国王都在车驾之中,百姓什么都看不到。但是总觉得看看这些被俘地国王自己心里就舒坦。
虽然他们没有参与战争与厮杀,但是看着被俘的国王出现。一种优越感油然而生,身为大秦国的子民,有这么荣耀的时刻,那自然是舒爽,国威大振啊。
老蒙捷却再次出现了:“少爷,冀州青州那边的人员都准备的差不多了,您可以巡视了。”
今年大灾,嬴啸想亲自去巡视一下。看看受灾之后的恢复情况,也顺便巡视一下黄河的河工情况。黄河,作为炎黄文明的母亲河,可在她发怒地时候也是非常之可怕。
一场洪水,让无数人家园毁灭,生离死别。而治理黄河,就成了问题,如何让黄河不在成为灾害,这是大事。黄河两岸。可是有无数的百姓生活。如何有效的治理黄河。还是有经验可依照的。东汉王景治理黄河,颇有效果。而后一百多年中黄河一直比较平稳。
《后汉书•王景传》的记载:永平十二年,“夏,遂发卒数十万,遣景与王吴修渠,筑堤自荥阳东至千乘海口千余里。景乃商度地势,凿山阜,破砥绩,直截沟涧,防遏冲要,疏决壅积,十里立一水门,令更相洄注,无复遗漏之患。”
可见其筑堤是“治河”,凿山破砥是“修渠”,立水门则是“控制水量”。堵、疏、控制结合的办法,让黄河稳定了一百好几十年,没有发生什么大的灾难。但是现在,是因为长时间没有清淤,黄河的水位更高了。而很多水利设施年久失修,黄河完成了一次洪水滔天的灾难。
安静了一百多年地黄河,终于也显示她强大的威力。本来嬴啸建国之后,已经对黄河已经了一定的治理。可黄河已经安宁了一百好几十年了,所以大家并没有太在意。却不想今年水量充沛,一下成灾,这才引起了大家的重视。治理黄河,也成了当务之急。
可黄河贯穿中原,这可是个巨大的工程。虽然巨大,但是却必然要治理。在和属下的大臣们商量了一下对策之后,各地征发民夫。开始清理淤积的泥沙,修缮大堤,休整设施。可归根结底一句话,堵不如疏。
而分洪线路,要开渠就是巨大的工程了。嬴啸并不想现在就启动,现在全国都在修建驰道,已经颇有规模,对于他治理帝国是很有好处的。干脆就在以往地基础上修缮一下,还是可以做到防范黄河水患地。
只要小心防范,将以往的设施加以修缮,这黄河就不会为患了。对于水利,嬴啸还是很重视地,这般灾难,谁也顶不住。
随着甘宁从倭国送回大量的财富和奴隶,现在嬴啸手上又有了一批很好的劳动力,这些奴隶,本就是做这个用的。而倭奴有个很好的优点,听话,让干什么就干什么,这也是这些年倭奴受欢迎的原因。
在不动用国库一点钱,不让地方出多少民夫的情况,便展开了对黄河的治理。这样的好事可不常见。时间已经是冬天了,可黄河两岸各地,都有忙碌的身影,要敢在明年春天前将这黄河治理工作完成,帮助受灾的百姓重建家园。
“陛下,御史郎左阳有本奏。”
嬴啸拿来一看,又是一堆废话,其根本内容就是反对嬴啸捕奴以及打劫。这样的奏章不少,很多顽固的人总是说。天朝上国,应该恩惠周边的小国,而不应加以雷霆之威。对于这些奏章,嬴啸也就是看看而已,看完就忘记了。
不打劫?那里来的多余的钱财去为自己的子民服务?不捕奴?难道要朕扰民?让汉人百姓自己生活无着?奴隶好啊,只要一些粮食,就可以让他们卖命的干活,还不用管他们的生计问题,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财产。
一切以朕的子民之福祉出发,至于那些外夷,需要去管么?你们这些人,是汉人还是外夷?
风起云涌第三百五十四章麒麟儿
更新时间:2009…6…1120:11:06本章字数:5860
“陛下,御史郎左阳有本奏。”
嬴啸拿来一看,又是一堆废话,其根本内容就是反对嬴啸捕奴以及打劫。这样的奏章不少,很多顽固的人总是说。天朝上国,应该恩惠周边的小国,而不应加以雷霆之威。对于这些奏章,嬴啸也就是看看而已,看完就忘记了,面无表情的顺手丢在一边。
不打劫?那里来的多余的钱财去为自己的子民服务?不捕奴?难道要朕扰民?让汉人百姓自己生活无着的当民夫徭役?奴隶好啊,只要一些粮食,就可以让他们卖命的干活,还不用管他们的生计问题,因为他们根本就没有财产。
不征调大量的徭役就不会扰民。百姓有了安居乐业的日子,谁会去造反?总说大乱之后有大治,为什么,就是因为战乱之后,人心思归。只要举措得当,自然会迎来盛世。
一切以朕的子民之福祉出发,至于那些外夷,需要去管么?你们这些人,是汉人还是外夷?一想到这里,嬴啸的气就不打一处来,可也没必要为这些事情生气,这些人因循守旧,就是这般思想,也不能说什么。
虽然他们顽固,可没有犯罪,也没必要和他们拧着。只要不反叛,让他们去吧。这些人,处置他们没必要,什么样的人都要用,至于他们是什么政治主张,这就不是他该管的事情了,只要他们发挥自己的才能给自己办事就是了。
现在嬴啸治下,很多官员的屁股可不干净。光嬴啸知道地就有很多。例如丞相属官许攸,大贪污犯,他贪污受贿的钱财,杀十次也够了,但是嬴啸并没有去管。只要他能在不扰民的情况下给帝国弄来钱,贪污一些也就罢了。只要别过头。
升官发财,升官发财,贪官永远杜绝不了。只要这些把柄在嬴啸手上,那要收拾他们还不是一句话的事情吗?而只要不做的天怒人怨,嬴啸也不会去管。^^
炎黄424年二月,嬴啸踏上了东巡的脚步。这一次地出巡,不但要到巡视黄河,更重要的是到泰山封禅。
自秦始皇开始,泰山封禅也成了帝王一件必做的事情。泰山封禅的种种目的与象征,都包含着一层更为深潜的意识:沟通天人之际。协调天、地、神、人之间的关系,使之达到精神意志与外在行为的和谐统一。
封禅是古已有之的礼仪,泰山上筑土为坛以祭天。报天之功,故曰封。此泰山下小山上除地,报地之功,故曰禅。传说中尧舜禹都在泰山封禅,更不要说秦始皇建立了第一个大一统的王朝,又将泰山封禅搞地隆重无比,所以这封禅,就成了帝王必须的一课。
这泰山封禅似乎纯粹出于政治目的,表示帝受王命于天。向天告太平,对佑护之功表示答谢,当然更要报告帝王地政绩如何显赫。
却在帝王中必然要做,以博取政治意义。而现在,嬴啸,复起后秦,统一天下。消灭附近数个小国,自然显示的武功盖世,正是进行重大政治作秀的时候。而黄河水患刚刚发生。而封禅,也有协调天神护佑的意思。
这个时代的人是迷信的,这世上,最大的老天爷,然后是神灵,而皇帝,称呼为天子。那意思就是老天爷的儿子,他就是神。人家老子和儿子沟通一下,那他们这些老百姓自然也跟着享福。
封禅仪式也是隆重异常的。嬴啸这边还没出长安呢。泰山这边已经忙成了一团。又是修建行宫,又是征集歌舞。又调集了不少百姓在训练如何迎接皇帝陛下,那要求可多了,皇帝陛下地车驾一出现,全部要鞠躬行礼,不能偷看,口中还要大呼万岁。
就这训练场面就把这些百姓搞的热闹的不行,这个时代娱乐太少了,这么多聚集在这里,可是大场面啊。^^^^尤其是那些有头有脸的人物,更是全部出现了排演现场。而有不少回家都把闺女打扮的花枝招展,希望能被陛下看上。
现在看看那些个皇亲国戚,就是不飞黄腾达,那也是一方巨富。嬴啸对于自己的亲戚还不错,只要不乱政,不管是升官还是经商,下面人都会给点优惠,自然比别人快一点。
幸好现在还没开始春耕,要不然真聚集不起来这么多人排练。等排练的差不多人就都放回去了,等皇帝陛下到泰山,那还早呢,还要巡视灾区,又要巡视黄河的河工情况。
现在嬴啸不是行军,他的车驾又是威风排场,行程也很慢。留了丞相与太尉处理朝廷事宜,大部分官员都跟随嬴啸地行程。泰山封禅是件非常隆重的事情,百官参与也是必然的,他们也是心中高兴。
一路走到兖州陈留,嬴啸忽然叫来典韦:“你去告诉百官,大队按照原路程慢慢走,到濮阳候驾。朕亲自换条路走,你的人和凌霄卫护驾。”
嬴啸的圣旨一传达下来,百官中不乏反对者,都知道,嬴啸这是害怕在原定的行程上地方搞面子工程,他离开大队,想玩个微服私访。不过这已经算不上微服私访了吧,他身边有许褚带领的五千凌霄卫,典韦带领的五千虎贲卫。在国内,能出问题才怪。
更不要说兖州刺史姜(姜维老爹,这个名字很强大,汗。)是嬴啸在西凉的老部下了,自然不会出问题。但是他们还是反对,天子不在车驾之中,如何宣示威仪?如何让路过地地方感受皇恩?
不过嬴啸决定了,虽然有人反对,但是却没有什么效果。为啥,御史大夫贾诩眼睛划出一个圆弧,一句:“难道各位害怕陛下亲自去查访?”威胁地他们当即没有了声音。一旦下面有问题,那他们不是要给牵连了?贾诩这厮,太阴了,百官就怕这号人,何况贾诩是御史大夫,就是监察百官的…………
上万人地队伍离开了大队。随着隆隆铁蹄之声远去,让百官无语。这次嬴啸只带了郭嘉。由典韦和许褚护卫着走了,百官只有按照原计划慢慢走了。
大队人马,呼啦啦的跑去许昌。而嬴啸带领一队人,预先脱离了大队,换成便装,一个奇怪的商队就出现了。
这个商队不携带货物,但是保镖却是一个个精悍的很,尤其是那两个领头的保镖。都不用动手,吓也能把人吓死。
“陛…………那个东家。我们先去许昌干什么?许昌又没有遭遇水灾。”
一边的郭嘉却替嬴啸说了:“许昌是州府所在,若是有灾民,自然会向那里涌去。东家悄悄去。就是看一看沿路有没有逃荒地。”嬴啸点了点头,自己就这个心思。知道自己要来,自己所经的路线上必然已经梳理过很多遍了,而许昌城内的逃难者应该也被清理了吧,只是他们要清理,逃难的人必然在路上,自己微服私访就是要看看,有没有逃难的人出现在路上。
而一路所见,驰道两侧。却是颇为繁华,并没有看到逃荒样子的人。走到一间酒楼,嬴啸示意进去休息一下,顺便打听一下情况。在呼啦啦的涌入上百人之后,酒楼的活计们却是很熟练的将他们请入其中,安排座椅。
嬴啸好奇的问到:“活计,看你们很熟悉啊,经常接待上百人地队伍?”
“这位客官,看您是做生意的。可是第一次来许昌这里做生意吧。”
“你怎么知道?”嬴啸假装惊讶。^^“呵呵,客官。许昌这里来的商队多了去了,上百人,说真地,普通的紧,小店常常接待上百人的商队呢。”
“上酒菜吧。”这商业看来很发达,上百人的商队司空见惯,恩,看来许昌这里发展的不错。
等到活计们给他们上了满满一座子酒菜。嬴啸有问活计:“活计。这兖州前面遭了大灾,朕……真是很惨吧。”差点没改过口来。
“惨。那当然惨了。黄河一发水,老天爷啊,那洪水都连天了。胆小的吓都吓死了,死了好多人呢,你说也奇怪,这么多年黄河都好好的,怎么今年忽然就来了这么一下。”
“那灾民呢?怎么没见灾民。商队可是拉了粮食来,指望着能卖个好价钱呢。”
嬴啸假装的说了这么一句,这店活计却笑了:“这位客官,那这趟你只怕是赔钱了,附近的粮食价格一点也没涨。”
“噢,不会吧。这么大地灾难,多少人的庄稼都被毁掉了啊?粮食怎么会不涨价?”嬴啸点点头,郭嘉会意,一把铜钱就到了店伙计手上。
“客官,这你就不知道了。是遭了灾,毁了庄稼,但是朝廷仁义,免了受灾郡县的钱粮,又调来了许多粮食救济,现在说粮食涨价,那真是不可能了。”
“不会吧,那这样的时候,正是粮食卖上钱的时候。就没有提价?”
店伙计本已不耐,但是看在铜钱的份上,还是耐心回答到:“客官,您怎么会不知道均输司的厉害?倒是有粮商想涨价,可结果怎么样?均输司的人定了价格,敢超过就封店抓人,谁敢卖高价?”
“啊,看来做生意还很难啊。那怎么一路上都没见灾民,他们不到许昌来吗?”
店活计仔细打量了嬴啸两眼,这客官问题真多,不过他出手豪气,也就回答吧:“灾民,现在都忙着回家呢。^^^^谁愿意逃难啊?人离乡贱啊。现在朝廷的赈济下来了,受灾地人现在不是忙着逃难,而是回去修黄河堤坝呢。”
“灾民修堤?不是官府有征发民夫和送来奴隶吗?他们不恢复家园,去修什么堤坝啊?”
店活计也品出点味道了,这位,八成是那家官员的贵人。了解朝廷的事情却不知民间地事情啊。也不敢怠慢:“客官,民夫和奴隶都有,可那都是官府的事情。灾民们都去修堤坝,害怕在受灾啊。您是不知道,那洪水一来,可是叫个惨啊。现在又不是农忙时节。都自发的去修堤了,而别驾大人也分出了粮食,给修堤的人饭吃。”
兖州别驾邓芝,嬴啸记得这个人。学宫出身,当初因为在汉嘉郡任郡守,氐人入侵,在被马超击退之后。邓芝发挥了天才一般的能力,很短的时间内就恢复了汉嘉郡地百姓生活秩序,几乎没有用多少朝廷地救济。
去年朝廷政绩的考评中也是优秀,进入了嬴啸地视线。同时兖州别驾刘兴病逝。兖州别驾出缺。邓芝就被嬴啸委派为兖州别驾。却不想刚一上任就遇到了这般大灾难,按说一州的别驾指责只是协调各郡的钱粮上缴以及州刺史的兵马后勤工作,不能插手各郡政务。只是郡守们名义上的上官。
现在这邓芝,却充当了救灾的急先锋,不过这也不奇怪。这本来也属于协调各郡的职权范围之内。只是这邓芝,他是如何让百姓去自行修筑堤坝地呢?有意思。
嬴啸起了好奇之心,看来这邓芝对于救灾很上心啊。很好,善待百姓者,必然为百姓爱戴,朕自然不会亏待了他。
吃了一顿酒饭,嬴啸很高兴。至少知道了。灾民们的生活没有问题,救灾工作做的不错。去姜家走一趟吧,当年姜是自己地亲卫,多少年没见他了。
一路进了许昌城,嬴啸却一点也感觉不到兖州遭了大灾一样,许昌百姓的生活似乎很平静,只有一队队的粮车在向外行驶,才有点救灾的味道。
到了刺史府,郭嘉递上自己的帖子。还没等门子去禀报。就听到一阵婴儿的啼哭声。嬴啸心到,好大的嗓门,一个娃娃,想必在内宅之中,声音居然传到大门口。但是他记得姜似乎还没孩子啊,难道才生不久?
不一颗,姜快步而出,亲自出迎郭嘉。他跟随嬴啸日久,自然知道郭嘉在嬴啸心目中的地位。那里敢怠慢。可刚等他冲出大门。却看到了嬴啸,当即就要施礼大呼万岁。
嬴啸一把拉住他。不让他说话,问到:“好你个明义,有了孩子也不说一声。”
“那个,将军,快请。”见嬴啸不愿声张,姜也使用了昔日的称呼,急忙将嬴啸迎入府中,挥退了人才说到:“不知陛下驾到,有失远迎,请陛下赎罪。”
“好了,明义,怎么当了几年官。也这么文绉绉地了?朕刚才听到孩子的啼哭声,是你的孩子吧?让朕看看,看有没有你的样子。”
不一刻,奶娘将姜的孩子抱来。姜也禀告了起来:“这孩子才刚刚生下来,不是臣不告诉陛下,而是实在来不及。”
一听自己刚到,这孩子就生下来了,和自己这么有缘?嬴啸说到:“将孩子抱来。”他亲自将孩子接过来,亲自看了看,又递还给奶娘带走了。
“呵呵,好孩子,有点你的意思。等他长大了,又是一员上将。你背上的伤,现在怎么样了?”
听到嬴啸问起他背上的伤,姜也是感动。陛下还记得啊,当年自己是为了保护嬴啸才受了这伤的,却不想嬴啸贵为天子了,还记得这些小事。
“陛下放心,臣地身体结实着呢。”
“哈哈,你那牛一样的身板朕还不知道么。你儿子将来一定比你有出息,刚才那一声哭声,朕在门外就听见了。”
姜也晕了,这个娃娃的嗓门确实大,也让他吓了一跳。没想到嬴啸都听到了:“惊扰陛下了。”
“胡说。朕的老部下得子,朕也很高兴。”顺手摸了摸,刚好身上有一块麒麟玉佩,嬴啸顺手取下,给了姜:“这孩子朕很喜欢,便赏赐给他个小东西玩吧。”
姜大汗,这么贵重的东西给孩子玩?供起来还来不及呢,御赐的东西。这孩子也算有福气,刚出生就得到了陛下的赏赐。却不知道他儿子因为嬴啸赏赐的这块麒麟玉佩,被好事之徒称呼为麒麟儿。
“姜。”
“末将在。”一听嬴啸叫他的名字,他也恢复当初跟随嬴啸纵横沙场地风气。
“兖州灾民地重建工作进行的如何?”
“陛下放心,一切井井有条。”
“黄河地治理呢?”
“臣已经派出一万护军,协同十万民夫。并八万奴隶,日以继夜的在黄河上劳动。有邓别驾指挥,陛下可以放心。”
“很好,朕心甚慰。邓芝呢?让他来见朕。”
“那个,陛下,邓别驾在东郡的黄河河堤之上呢。现在………一个别驾,亲自跑去河堤了,这不是耽误事情嘛?这邓芝有些不分轻重了吧,他不在,这各郡的协调怎么办?心中不由对邓芝却看轻了几分。虽然有爱民之心,但是不能不分轻重吧。且去看看这黄河河工弄的怎么样吧。
“恩,既然如此。姜听令,你将职务交给副手,随朕去东郡视察黄河河工。”
风起云涌第三百五十五章泰山封禅
更新时间:2009…6…1122:56:58本章字数:5963
走在路上,嬴啸也和姜说起了他的孩子:“明义,你的孩子出生的真是时候,朕正要去泰山封禅,到你家门口,孩子就出生了。真是有如天数一般,这孩子将来定然是人才。”
“陛下谬赞了。能长大**就好了,臣可不指望犬子能成什么才。”
“不要妄自菲薄,现在兖州有多少兵马?”
“正规军两万,护军六万。”
“训练情况如何?”
“只等陛下一声令下,儿郎们?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