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唉,蔡大少。 你从长安来,那你家应该很有钱吧。”
看着刚刚认识的袍泽在八卦,嬴治也是呵呵一笑:“马马虎虎还过的去吧。”这句话说的旁边陈翔直咧嘴,你家还过的去?你爹是天下之主,这才过的去?那别人家谁能活啊?
“看你这一副少爷做派,想也不用想。必然是大户人家。小子,虽然你是有钱人,可到了军中,可不管你有钱没钱,都一样,也是一条小命,等厮杀的时候注意点,这些高句丽人的刀子也很锋利地。”
“多谢柯大哥提醒。”
“没啥,都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你还算是个新兵呢,我当然照顾你一下了。你这身板,不错,今年多大?”
“十五。”
“这么小,还是个娃娃啊。看来你爹给你使了钱了吧,不够十六岁根本不让入军的。”“那个,我报了虚岁,可不就是十六嘛。”
“你小子,狡猾啊。看你这一表人才的,不去做官,怎么来做个厮杀汉?”
“柯大哥,大丈夫功名但在马上取,没有经历战火厮杀的,怎么敢说自己是英雄好汉?在说了,咱军人多荣誉的,多少人想进都进不来呢,厮杀汉怎么了?没有我们这些厮杀汉,帝国能有这么威风?”
一番话说的柯风连连点头:“到底是有学问的人,说的好,小兄弟,虽然你有雄心壮志,但是也要注意,这沙场不是好玩地,一不小心就会丢掉性命的。一会跟紧了,即便受伤了,也要抱着马脖子,千万不能落马。一旦落马就死定了。明白不?”
这位老兵一路上絮絮叨叨给他们几个好奇的新兵蛋子讲述了不少有关战场的事情,为啥?这老兵油子是人精,他能看的出来,这嬴治的身份不一般,对自己以后很有可能用地。
“噤声,前面发令了。有情况。”前面的百统官发出号令。队伍一下子开始了戒备,所有的声音都消失了,大家都在做战斗准备。
嬴治虽然经历过战场,可这是他第一次亲自上阵厮杀,可是兴奋异常,跃跃欲试。随着前方地鼓角声,百统官发令,他们开始了包抄。
这只是一次小规模地战斗,双方参战人员不超过两千人。秦骑兵就有一千五百人。在朝堂上的大臣们看起来,这实在微不足道地一场小战,但是身在前线的嬴治。却深切的体会到了沙场是多么的残酷。
叛军不足一千,但是负隅顽抗,在冲锋之中,嬴治亲自砍死了三个人。当时是什么事情都没有,可当战斗结束后,他在看到这战场之时,却是一副失魂落魄的样子。
柯风也是劝慰他:“小兄弟,第一次杀人吧,其实顶过去就好了。你就把敌人当成鸡。来杀,也就什么事情都没有了。这次战斗容易,要是遇到恶战,那你们这些新兵蛋子怕是都不成了。”
嬴治好不容易才制住自己呕吐的欲望,虚弱的说了起来:“老柯,这毕竟是人啊,怎么能当成鸡呢?杀人的滋味,不好受,真的不好受。”
“呵呵。那是,杀人当然不好受,可我们是做什么地?就是杀人的。沙场之上,你不杀敌,敌便杀你。就刚才,要不是杭山替你挡了一下,你现在说不定已经是一具尸体了,你说,你能不杀人吗?振作起来。我大秦的好男儿。就不能软。”
嬴治调整了一下,虽然还有些不适应。可也恢复了一些,亲自去看那为他挡刀子自己却受伤地杭山。杭山是虎贲卫,他自然知道自己的使命,自己不是来赚取军功的,他的用处就是保护皇子,他只是履行他自己的指责而已。
在看望了一下杭山之后,嬴啸独自一人在军营中晃悠,不让任何人跟着,他也明白了这沙场之上,无比残酷,但有一丝迟疑,自己的下场就可能很惨,很可能会变成肉泥。
在这沙场的血与火之中,这位十五岁的少年,也开始了他的蜕变。
嬴啸在长安却也是忙地不得了,高句丽前线还在战争,要关心。草原上在分化瓦解鲜卑人,也要关心。并州雪灾,压垮了数千间百姓的房屋,他也要关心,似乎一天十二个时辰,,全是他的办公时间…………
“陛下,该吃晚饭了。”嬴啸放下奏章,问起自己的贴身老太监:“张泉啊,对与鲜卑人的战略你有什么看法”
“陛下问错人了,后宫不得干政,老奴没有那个胆量,也没有才华去辅助陛下。”
“你个老头子。”嬴啸看了一眼张泉,不错,知道进退。那么你侄孙走后门入军的事情朕便不管了,老东西。对于一直伺候自己的太监,嬴啸不想太苛责,反正这个走后门的事情也没人揭开,他也不想去管这个事情。
“陛下,晚饭。”
“知道了,那进来吧。朕还有事情处理。”
嬴啸吃完饭继续处理公文,这几乎成了他的定律。现在政务越来越多,他地时间就越来越少,忙的很晚才能睡觉,他都时常在叹息,这皇帝也不是人干的活啊…………
糜竺现在很庆幸,终于宣抚完灾区,百姓们深感皇恩浩荡,更是大长公主嬴洁供为天人。虽然只有十四岁,但是继承了她娘的美貌,嬴洁这小丫头也是美丽异常,她一路所过之处,震惊于她美丽的人比比皆是。很多少年英才都打算冲去长安了…………
不过她的身份高贵,公主啊,那里是那么容易娶的。长安那么多人物,听说没人敢有心思的,真不知道这些人是怎么想的。当然,也有人到了长安,在听到这位公主地一系列辉煌事迹之后,也有不少人退缩地,这个太刁蛮了。
连糜竺这样的朝廷重臣都对嬴洁没有办法,一路祈祷这位小祖宗不要给自己惹祸。还好,一路平安,只是嬴洁却精力旺盛地将一班歌舞团训练的和狗一样。别看这位小祖宗刁蛮的很,但也还是很有音乐天赋的。
“糜叔叔,我们这便回长安么?”
“是啊,公主,得回长安复命了。”
“这么快?本宫还没有玩够呢。”嬴洁小声嘀咕了一句而后离开,却将糜竺吓了一头冷汗。这小祖宗,还要玩,赶紧叫来几个侍女和护卫。
“你们几个,都听着。全天伺候在公主身边,公主若是有一丝闪失,本官将你们全砍了。”
几人齐声应诺。糜竺不放心,又叮嘱到:“还有,看住公主的行动,一有不对,立即回报。要确保本官随时能找到公主,请公主接见,明白了吗?”
看糜竺一副杀气腾腾的样子,几个人当下都明白了,这糜竺是害怕嬴洁玩失踪啊。糜竺也是以备万一,他了解嬴洁的性子,这为小祖宗可是什么事情都干的出来,万一悄悄跑出去玩,那光自己回长安,那嬴啸这位皇帝还不生吃了他?
就算嬴啸放过他,那皇后呢?这位公主也是皇后的掌上明珠啊,谁敢让她出一丁点的事情啊。
糜竺慎重的考虑了一下,这样做虽然有些失礼,但是却也是为了公主的好。当下又将“伺候”公主的人员加了三倍,这才放心下来。
“大人,前面有人拦路。”刚放心下来,糜竺却接到一个意外的消息,什么人这么大胆?………………………分割线
风起云涌三百七十三章人性
更新时间:2009…6…2119:59:24本章字数:6160
糜竺亲自走到前面,校尉毛昊上前禀报:“大人,前面来了几个百姓拦路请愿。”
“请愿?请什么愿?”
“不清楚,正在派人去问。”
“待本官去看看。”糜竺也显示出他的气度,根本不在意外面是什么人,走上前去。看着几个百姓,衣着都不错,不像是糟了灾害的样子啊?
当即走到前面,问到:“本官糜竺,各位乡亲们?有什么事情要这样跪求?这拦阻公差是重罪啊。”
看到那几个人一商量,一个中年胖子便前面几步,跪下磕头:“大人,草民等自知犯罪,但是就是犯罪,我们也要请大人主持公道,就是死也在所不惜。”
“噢,什么事情?”糜竺也奇怪,连死都不怕了,跑来拦自己的驾要干什么?
那胖子起身说到:“大人,我等皆是寿光县小民。可这县尉实在可恶,我等屡屡上告,都没有结果,我等小民,只能请大人主持公道了。”
糜竺也奇怪了,寿光县,离自己这里还有三百多里地呢,怎么这些人跑到这里来告状?口中也问:“你是什么人?为什么要跑到这里?若本官记得不错的话,前面三百多里才是寿光县,怎么你们?”
“大人,小民等实在没有办法。县尉尹礼势力太大,在寿光县内我们根本没有机会告状。不得不跑到这里来阻挠了大人的驾。所有罪过,我柳斌一人承担,与他人无关。”
后面的人却不乐意了:“柳大哥,我们说好了同进退的,怎么能让你一人承担了?我们是为乡亲们,就是要死,也要死在一起。”
“你们闭嘴。”那胖子回身怒吼了起来。看起来很有威望地样子。一下子让后面地人都不敢有声音了。转身才对糜竺说:“让大人见笑了。”
糜竺微微一笑:“你大体说说。是怎么回事?”
“大人。县尉尹礼自从来到寿光县。开始还好。但是到后来却越来越过分。纵容手下。自己巧取豪夺。县中被他弄地乌烟瘴气。而寿光县连续三任县令都死于非命。上报地是病死。其实都是被这尹礼害死地。”
这下糜竺上心了。鱼肉乡亲这还就罢了。也就是罢官而已。可这暗害朝廷命官这问题就严重了。是要满门抄斩地。这些人应该不敢胡说。这胖子却滔滔不绝地说这尹礼作恶地事情。糜竺还没说话。旁边却响起一个清脆地声音。
“天下居然有这样地混蛋。太过分了。来人。备马。本宫要去亲手诛杀了这般恶贼。”
糜竺吓了一跳。这声音。想也不用想。自然是长公主嬴洁。我地小祖宗也。就是这尹礼有罪。也要定罪了才能杀。您就这样杀上门去?不合适啊。在说。小姑奶奶。人家是武人。你是公主。你去手刃他。搞不好你自己搭进去了。兔子急了还咬人呢。
“公主,公主。此事重大,不能这么轻易去杀朝廷命官啊,要仔细调查才可以。”
“糜叔叔,你别拦我。本宫便去问个清楚。”
糜竺当下连拉带扯的将小公主拉到后面,完全没有了礼仪:“公主啊,这尹礼行恶如此。上面却没有人来查他,可见是有人护着他地,要不然他做了这么多恶事,那里能活到现在。要先搞清楚他背后的人才好,不能莽撞啊。”
“哼,本宫才不管,这样的恶人,本宫见一个杀一个。”小公主却在大发雌威,完全不理会糜竺那猪肝色的脸庞。
“公主。陛下可是吩咐过的。要你听臣的话。公主啊,不是不处理这尹礼恶贼。而是要查清楚在动手,有根有据,在定罪处斩也不迟啊。”
“不管,本宫马上要去。”
糜竺是使尽了手段才算将这位小姑奶奶哄住,并且答应审案的时候由她在一边监督,也算让这位姑奶奶消停了。糜竺让车队缓行,一边派人快马送了消息去长安,一边派人去暗访,看是不是确有其事。
毕竟这尹礼是朝廷的官员,虽然是个芝麻小县尉,但是这个官却是掌握着一县武装力量的人。他虽然不怕,但是他却不想出纰漏,务必要查清楚才能动手。
嬴啸也忙着和贾诩与郭嘉讨论关于刘晔地这个绝户计,对于这个计策,郭嘉是笑眯眯的不说话,贾诩也是笑眯眯的不说话…………
“你们俩,怎么?都说说你们地意见,怎么都是光笑?”
“呵呵,陛下,这个计策很好,很有用。可以在最短的时间内充实帝国的人口,但是在执行上却需要走一套程序。”
看着依然在微笑的贾诩,嬴啸又问到:“那你觉得这个计划可行否?”
“可行,只是陛下要有足够的准备。因为此计策一旦实施,奴隶们怕是不太稳当,因为这可是剥夺他们的子女啊。 ”
“朕就是犹豫这个事情,养育子女是人的天性。这些权力也被剥夺的话,不知道这些奴隶们要怎么闹呢。”
“呵呵,陛下,为什么要说剥夺?这奴隶没有自己的财产,怎么养活自己地孩子?却不如帝国给予他们恩惠,替他们养育儿女,这般恩赐,对他们却也是好事了。”
郭嘉冷不丁的一句话,却是引发出不少意思,贾诩也是连连点头。嬴啸心头一阵敞亮,是啊,光考虑到这奴隶养育子女的人性了,却忘记了人总是先顾自己的人性了。
“如此一来,便是帝国给予奴隶的恩惠了。不错,不错,言之有理,奴隶们的确没有能力养育自己的子女。同时,朕可以承诺他们,他们的子女只要让帝国养育教育,他们的孩子便可以摆脱奴隶地身份,成为我大秦的自由民。”
贾诩和郭嘉在一次微笑不语,嬴啸也是哈哈大笑。这两家伙,一样的阴毒啊。被集中养育教育地孩子,长大了,就是纯正的大秦人,不在是奴隶的身份,只是一群父母是奴隶的人。
“陛下。等这些孩子长大了,您还可以推行出一定的举措。这些立下功劳了,可以用功劳将他们的父母赎成自由民。他们更是帝国地助力。”
“文和,这个事情却不好办吧。小孩子是很麻烦地,养育他们更是麻烦。没有亲情,而以后他们怎么知道自己的父母是谁呢?”
“这个是小事情,登记造册便好了。若是找不到,那就更好。其实在这些孩子地教育之中,就应该淡化他们对于父母的依赖。这样等他们长大之后,他们完全不会对帝国有抵触之心。是帝国养大了他们,他们的故国与他们一点关系都没有了。”
“那要是他们的父母对帝国仇视呢?”
“等他们长大了。都知道事理了。他们会对那记忆中从没有出现过的父母有多少情分呢?也许奉养他们可以,但是却不可能对他们言听计从。陛下不必担心,这是一个绝户计,但是这执行者,却是要背上千夫所指的骂名了。”
“那你看谁来负责这个事情合适?”
“刘晔刘子扬是个有计划地人,他既然提出来了,必然会有具体计划。他不会无的放矢,陛下完全可以让他去处理这些事情,想来不会有失。”
嬴啸一直犹豫。就是因为这个事情太毒辣了。他自己对父亲有着相当的感情,也不想别人失去这般感情,可现在他也下定了决心。从他地教育体系中从小长大的人,反叛的几率就很小了,以后完全可以是他忠实的子民。
“好,来人,宣刘晔。”
嬴啸下定决心,这个事情必然就是轰轰烈烈了。现在国内上百万的奴隶,不用想。阻力必然是很大的。不过若是象郭嘉那样虚伪的做法,那么便不一样了。
这一手太毒辣了,奴隶的地位底下,完全是主人的私有财产。帝国却以一副拯救他们地样子替他们“养育”子女,这是恩赐不是剥夺了。奴隶是没有什么能力养育子女的,倒不如让帝国去养育,而且在长大了可以享受自由民的待遇,这实在是一件好事啊。
“微臣参见陛下。”
“子扬,你的建议。朕考虑了一下。决定对奴隶们实施。你可有具体实施办法?”
“有。”
果然,这小子。也是个谋定而后动的主啊:“很好,你上个条陈。朕看看,合适了便由你执行吧,这个计策好啊,一时之痛,却是一世之福。”
“多谢陛下夸奖,臣还担心这个事情就此搁置,那就是帝国的损失了。”
“呵呵,有子扬这般辅国之才在……”嬴啸话还没说话,却被外面跑进来的小太监打断了。
“陛下,急件,急件。武威公主急件。”
看着跑的上气不接下气的小太监,嬴啸也不想处罚他了。是自己告诉他,有嬴洁地消息马上上报的,看来这次小丫头不知道又闯什么祸了,真是头痛。
“好了,子扬,你回去将具体办法写个条陈上来。”
打发了刘晔,嬴啸急忙看这嬴洁小丫头惹了什么祸,亲自来信要自己处理尾巴了。结果打开一看,嬴洁署名,动用加急信道的信件却只有一点字,别的都是糜竺的奏章………………
这嬴洁的信件很简单:“父皇,我想您了。可是寿光县有恶人,我先去收拾他们,在回来,父皇,你可要答应啊。”
看着这封信,嬴啸也是哭笑不得,这小丫头,真是过分,这么短的信,还真是她这个小魔王的风格。在看糜竺的奏折,糜竺却是将事情头尾都禀报清楚了,嬴啸也是大怒,地方上还敢这样一手遮天,那不是连自己地圣旨都不如这家伙地话管用了?这绝不允许。
立即加急派人给糜竺送去圣旨,让他全权处理这个事情。同时将消息传给了青州刺史阎行,这个事情牵扯到军方。阎行是失职了,让他全力辅助糜竺,将此事查个水落石出,将功赎罪。同时叮嘱,不论如何,嬴洁不能受一丝伤害。
糜竺在寿光县暗访,也是震惊。这尹礼,确实是在寿光县一手遮天了,而且这个事情还牵扯到了乐安郡校尉臧霸了。臧霸还是很能打仗的。自从投降了嬴啸之后,在几次战争中表现也不错。
可这个事情上,臧霸却偏袒了自己地部下尹礼,在他的纵容之下,尹礼成了寿光县一霸。而后来民怨一起,四处告状,他也是压制了下来。可是对于尹礼这位昔日的兄弟,他这般纵容却成了害了他的举措了。嬴啸地圣旨到的很快,有了这个圣旨。糜竺也就有了尚方宝剑。和阎行会合之后,便向寿光县而去。
公主大驾光临,这是寿光县的福气。只是大队人马进入寿光县的时候。连嬴洁都看的出来百姓们的勉强神色,似乎都在犹豫着什么,看来想告状地不止那么几个人啊。
在一番酒宴之后,糜竺当即抓捕了尹礼,控制了寿光县的护军。在一排查,这些护军大部分是尹礼的心腹,平日里帮助他为非作歹的,都不是啥好鸟。
看着那一长串的罪犯,糜竺心中庆幸。幸好有阎行在。要不然自己的人马都不一定够,他的人虽然不少,但是军队却不多,他是去宣抚的,又不是去打仗的。阎行却是一州地最高军事长官,掌握着大量军队,对付这点地痞一样的家伙,那真是手到擒来。
不过这会阎行却是气呼呼的大骂:“这尹礼,实在该死。若是我大秦地护军都成了这般模样。正规军如何选拔战士?我们大秦军人的名誉都被这帮混蛋败坏完了。这居然是我无敌大军的后备军?太丢人了,老子要去宰了尹礼这个畜生。”
对于这般的叫嚣,嬴洁也是大呼小叫,要一起去。阎行也不敢胡来了,这是要去杀人啊,你一个公主跑去做什么?阎行是嬴啸麾下的老将了,自然知道这位公主的份量,这样的事情还是不要让公主出手了,他自己就能处理。
“咳咳…………公主。既然已经将他抓捕了。我们还是依法办理吧。臣只是说说气话。”
却不料嬴洁一声:“没胆鬼。”当即让阎行闹了个大红脸。
“公主,审案要紧。明日就要审理尹礼了,您也来监督吧,怎么样?”糜竺的建议立即吸引开了嬴洁的注意力,这个事情嬴洁就是想好玩,她是善良地,也是贪玩的。
寿光县牢房之中,尹礼被阎行的人看守的很严密。却来了一个探监的,一副神秘的样子。
“站住,什么人?”
“各位不必担心,我家主人是乐安郡校尉臧大人,前来探监。”
见腰牌无误,他们也就放人了,一郡的校尉,不是他们这些小兵能阻拦的住的。在说,只是探监,又有他们看着,还能跑了不成?
臧霸进入牢房之中,见到尹礼,也是唏嘘:“兄弟,是我害了你啊。”
“大哥,那里话来。这世上,就大哥你真心对我好了。我能有今日,完全是咎由自取,怎么会和大哥有关系,有什么问题,我会一肩承担,不会连累大哥地。”胡说,若不是当初我压下拿下告状的人。你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兄弟,这次你怕是难逃一死了,都是我纵容你,害了你啊。”
臧霸这雄壮的汉子却是一副愧疚的神色。倒是尹礼,洒脱的一笑:“大哥,这人啊,一辈子就那么点时间。有大哥这样照顾我,我值得了。当初随着陶谦,大哥就对我们兄弟照顾有加,投效大秦之后,大哥你是校尉,其实我们挺为大哥不平的。以大哥的武艺韬略,当个大将军是绰绰有余的,但是却屈居一个校尉。”
“别乱说,这校尉已经可以了。乐安郡一郡的士兵都归我统带,还想怎么样?”
“可大哥,北边正在和草原人作战,难道你就不想去?难道你这辈子就想在这里终老?你地雄心壮志呢?回头想想,我这些年做这些事情,都是闲地。要是在战场上,我也不会落到这步田地。大哥,别委屈自己,去北方作战吧,也算替我去建功立业了。”
臧霸神情黯然:“我去找阎刺史了,求情求不下来。兄弟,大哥没用,怕是保不住你了。”
“大哥,你真心待兄弟们好,兄弟们都知道。这份义气,兄弟我只有来生再报了。大哥,带上仲台去前线吧,别让他走我的老路。当年我们兄弟四人,吴敦去地早,我这眼看着也就走了。大哥,只有仲台能辅助你了,我放心不下啊。”
臧霸的脸一阵抽搐:“兄弟,你放心,我一定救你出去。”
“别,大哥,你别做傻事,别断了自己的前程。我这一辈子吧,福也享了,威风也摆了,大哥你对我已经很好了,别为我在断了你的前程了,要不然我在天上也不安心。”
臧霸离开了,无奈的离开了。而尹礼在糜竺的审讯之下,将所有的事情都抗了下来。被判处死刑,臧霸也上书请求去前线,就是当个小兵,也要去前线。他坦诚的说了出来,若不是他的纵容,尹礼不会这样,要如何处置,全凭陛下。
对于这个结果,嬴啸也是苦笑。这样的人,真是,对兄弟有义气也不能这样啊。罢了,便让他去前线吧,这个事情他毕竟有牵连,在让臧霸担任这校尉也不好。不如让他去战场,这家伙,打仗也是一把好手呢。
风起云涌三百七十四章“小”冲突
更新时间:2009…6…2121:20:01本章字数:6043
尹礼被斩了,臧霸被送去扶余前线,成了太史慈手下的一名偏将。这个结果也算好的了,若是严格按照大秦律法来,这臧霸免不了要落个失察包庇之罪,被发配算好的了。去战场也好,也算全了他的心愿。
在扶余,鲁肃和太史慈已经平定了扶余,完全可以动手了,而这个时候,该蹋顿睡不着觉了。他派了不少人去扶余,想帮助扶余人对抗秦国,为他争取更多的时间,可全部都被鲁肃和太史慈联手给剿灭掉了。
最重要的是,他派人在扶余活动的消息败露了。这下他就麻烦了,秦国不会放过他了,前面入侵长安有他一份,现在他又暗中和秦国对抗,这下他就有麻烦了。还好现在秦国还在安定高句丽与扶余,还没有什么动作。
可是蹋顿却很清楚,一旦秦军出动,他除了举族迁徙在无他法。现在许多乌桓人已经自己去投靠了嬴啸,他的势力已经大不如前了,还有一票乌桓贵族认为他给乌桓人带来了灾难,应该退位,将权力还给楼班。
而楼班却是个亲秦国分子,他年级不大,却向往大秦的繁荣。可是楼班能投降,他蹋顿可不行,嬴啸会不会饶了他就很难说了。这样的事情让他很为难,乌桓一直就与汉人联系比较紧密,所有人都可以投降,唯独他蹋顿不行。先不说一旦投降他的雄心壮志难于实现,更不要说投降了他是吉凶难料。
最后,蹋顿决定试探一下秦国的态度。一万乌桓突骑在他的命令之下,开始向右北平转进,后续军队待命。他们是要试探一下秦国的态度,现在幽州的主力军在高句丽围剿高句丽人,正是他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