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说。现在瞎子也明白。秦国和羌人之间地差别。前面韩遂做地努力。在随着秦国打败鲜卑人。烟消云散了。
“报,陛下,横海舰队从南洋运回黄金三十万两,白银四百万两,铜矿以船计算,现在正在徐州具体清点。”
得到这个奏报,嬴啸心中计较了一下。南洋诸岛。已经是他的搜刮地了。当地的土人成了奴隶,为秦国地军队屯田种粮,更是被迫成为矿工,为大秦带来了黄金、白银与铜。现在国内缺铜,有铜就可以铸造更多的铜钱在市面上流通了,更别说黄金白银这些硬通货了。
“怎么比预期的少了一些?”
“据报,是因为海上遇到风浪,沉了两条船,恰好那是装满了黄金的船。”
“可惜了。甘宁现在在那里“在徐州。”
“诏他随着这些金银一起来长安。至于铜嘛,直接在徐州铸币作坊开工吧。现在朕怎么感觉国内的铜钱越来越不够用了。杨松。这是怎么回事?”
“陛下的感觉完全正确。其实我们每年都会铸造大量的铜钱,但是随着帝国疆域的不断扩大,人口的增加,所以这铜钱是不够用了。我大秦地半两钱在陛下的严令之下,铸造的必须完全合乎标准,有一点差错都要回去重铸,而且我们的铸币地太少了。”
还少啊?嬴啸心中一阵叹息。似乎全国是有点少,现在长安中央铸币、并州西河铸币、徐州连云铸币、扬州铜官铸币、交州苍梧铸币。五大铸币场所全力制造,可居然还是不够用。
只是嬴啸不主张增加铸币作坊,这铸币的要求他的要求很严格,这是关乎民生大计的,他也不能轻举妄动。只有扩大他们的规模了,这五个地方的规模也足够大了,可还是要扩大,以便于朝廷管理。
“少不要紧,让他们继续扩大规模。铜钱关乎百姓地生活,不能随意来。要小心在小心。你一定要派专人盯紧了,若是铸币地质量出了问题,朕唯你是问。”
“是。”
“哈哈,现在你杨松也别哭穷了。可着劲的给朕花钱吧。”
一下子数百万两金银入库,杨松地脸都笑开了,罕见啊。不过他听着嬴啸又要花钱,心中是一颤抖,纯粹是职业病。
“陛下,这些钱只是补齐了我们拿下草原的账,国库现在还不够充足啊。”
“哈哈,你杨松还是老样子。朕就在给你找一条财路,赵云已经控制了阿尔泰地区。这阿尔泰在汉语中就是金的意思。赵云正等你派人去呢,他会配合你的。”
一听有金矿,杨松两眼放光的开始策划了。而嬴啸却在训示了:“有钱就要花,反正都是花在朕的子民身上。藏兵于民,藏富于民。这才是帝国的基石。今年给各地学宫的钱在上调一成,还有,刘晔那边也多给点钱,别让那些娃娃亏了,以后朕还要用他们呢。”
杨松是明白人,他很清楚。财富到了百姓手中,却不会影响国库。百姓钱越多,国家才会越富有。只是他担心的是另外一个事情。
“陛下,藏富于民固然是好的,可以前地教训也是要注意的。朝廷需要钱财的时候,百姓却不愿意拿出手中的钱财。现在已经有迹象了,臣常听说现在百姓参军的积极性远没有以前高,这也是财富带来的负面影响,陛下。不能太由着百姓啊。”
“说地好,不过这些朕都知道。不过你想想,一个富有的人会不会拼命去保护他的财产?而朕的军队不是混饭吃的地方。是建功立业的地方。若只是为了吃饱肚子,那他们就在家待着吧,只要愿意干活,现在大秦还饿不死他们。朕的军队,要的不是废物,要的是真正地男儿,真正的勇者。”
“可陛下,生活太优越的人,谁又愿意做这厮杀汉呢?”
“这由不得他们。在朕全民皆兵地政策下,谁也逃不过这关。在朕的征召之下,就是再富有的人也必须上沙场打滚。这是风气,朕会注意多培养这些的。你现在就花钱就是了,财富到了百姓手中才会带动发展,放在朕的国库里却只能等着发霉。”
“是。”杨松可没胆量违逆嬴啸,反正国库里有的是钱,他也没什么可愁的。
大秦这样的高速发展,却从不缺少金钱。为什么?一方面源于百姓们的创造力,他们通过自己地努力,可以创造出源源不断的财富。在税赋很少的情况下,他们有着巨大的发挥空间。另一方面就是嬴啸的抢劫政策,附近蛮夷的财富被嬴啸源源不断的拉回国内,充实国库。
若是按照以前那样等着百姓的税赋来规划支出,那现在大秦的财政早就成了负数了,还是一个极其可怕地天文数字。
可嬴啸却有一套理论。朕的国库空了,那就去取。那些敌人的国库是满的。只等朕的军队去拿。就算国库没有,敌人的土地矿山也是不会动的。你说没人去劳动。这不是问题,朕从来不会杀的那些人亡族灭种,为什么?就是因为需要他们去劳动,去将那些不是财富的财富变成财富,在拉回国内。
朕地子民需要修养生息,所以需要奴隶来完成繁重地建设。纵观现在遍布全国各地的驰道,八成以上都是奴隶完成地。奴隶们没有自己的生活,他们的生活就是劳动,那里需要就去那里。
在这里,他们没有人权,想活下去就只有努力的劳动,付出劳力换取他们的口粮。人们走在宽敞平整的驰道之上,却不会有任何人想起为修建这些驰道而付出血汗乃至性命的奴隶。
奴隶不够怎么办?很简单,去抓啊。看起来奴隶制似乎是一种后退,可实际却不是这样。一个封建帝国,存在奴隶,可这些奴隶都是什么人?曾经的敌人,被征服了。嬴啸对外夷从不讲德政,他要的是畏惧与屈服。
现在奴隶们的下一代都在被他集中教育,虽然这些人失去了骨肉亲情,可他们长大了,却是帝国的人手了。故国,在他们的概念将不存在,他们是土生土长的中原人了。嬴啸知道,外面还有很多的国度,那里有自己需要的一切,财富,奴隶等等等等。
嬴啸一直坚信,炎黄文明是最先进,最伟大的文明。他的逻辑是将文明的火种洒遍自己知道的所有地方,这不是简单的破坏,而是文明的取代。因为我们炎黄文明是先进的,伟大的。为什么还要这些蒙昧的文明甚至很多地方还称不上文明的文明存在呢?
这是一种强盗逻辑,可却被嬴啸当成了文明取代。他总是认为,一切都是胜利者说了算的,只有胜利者才有权力去说这一切。所以他需要胜利,不断的胜利。
他已经拥有了最强盛的国家,最勇猛地军队,所以他的野心也是最膨胀的时候。
“杨松,现在全国各地粮价如何?”
“启禀陛下。粮食的价格维持在一石一百二十钱左右。全国各地都有朝廷的收购点,在丰收的时候高于市价收购粮食,在歉收地时候低价的放出粮食。”
田丰也出来补充起来:“启禀陛下,现在您完全不用为粮草担心,现在各地的官库都塞的满满当当的,还在不断的兴建粮仓。根据陛下的策略。存放超过两年的粮食,全部会被优先处理掉。”
“好,由你掌控朕就放心了。不过也要注意,不要被下面的人糊弄了,三年前山阳郡地案子也是警钟啊。”
山阳郡的存粮案件也是一个比较大的事情了,郡守存放地粮食远远低于上报的数量。结果朝廷要征用粮食,郡中没有,紧急向百姓征粮,这事情也被扯了出来。朝中一位御史正是山阳人,结果他一到奏折上去。这位郡守,也算一方大员了。直接被罢官。
可罢官又解决不了征调粮食的问题,朝廷只好从别处调来粮食,这一来一去,可是折腾的很费力气。所以现在对于下面,嬴啸总捏着一把汗,这虚报的风一旦起来了,可是不好压制。
“陛下,放心,朝廷在各地都派有专员。不定期轮换,他们没有机会的。”
“那就好。已经是夏天了,朕打算自秋天起,对羌人和氐人用兵。同时,西域的事情也该解决了。”
田丰一听大惊:“陛下,这对草原的战争刚刚打完,军队需要休整。朝廷需要规划,这鲜卑人虽然败了,可草原还不是全在我们手上呢。”
“元皓你不必太担心。朕不起大军。西域那边让张绣带五万人马足够了,而羌人氐人那里,你也不必担心,他们之中并非一团和气。有马超去,他们没有什么机会的。”
听着嬴啸不会出动多少兵马,田丰也就不说话了。在他看来,不是大秦打不起,现在大秦兵精粮足,随时都可以调拨出足够地粮饷。只是这仗不能打的太频繁了。一旦成了习惯。以嬴啸的个性,这战争的脚步是不会停下的。
现在是没事。可一旦战争规模扩大了呢?现在可是大秦发展的黄金时间,实在不能因为大规模的战争而迟滞,那就太亏了。
小规模的战争,那就不要紧了,更何况出兵西域。倒霉的是那些西域小国,因为大军地补给都是他们来出的,田丰不担心。只是田丰觉得嬴啸这样做有点过分了,他们做属国已经可以了,干嘛非要吞并过来成为自己的领土,以后还要发展,还有自己忙的。
他感觉身体越来越不行了,他也是六十多岁的人了。每天繁重的政务已经让他有点顶不住了,要不是现在有陈登在帮他分担,他都怕自己顶不住了。陈登这个年轻人,他很看好,很聪明,很有悟性,再在自己手下磨练两年,完全可以取代自己,年青真好啊。
而自从草原撤兵以后,庞统也被调进了丞相府,成了丞相属官。看样子是嬴啸想培养庞统,便让这庞统和陈登都锻炼一下吧,也看看他们的本事。自己就可以养老了。
炎黄428年6月,在平定了鲜卑人之后,嬴啸又开始了大动作。张绣带领五万人马出动了,目标是西域大宛。大宛和乌孙是嬴啸的目标了,而羌人和氐人那里,嬴啸的人却也开始了行动。
现在明着打西域,可暗中嬴啸地意思实在是要解决羌人和氐人了。羌人本就仰慕中原文明,很多羌人常常以汉人自居,他们早就被同化了,只是个部落地头人们不愿意放弃自己手中的权力,不愿意投降罢了。
可随着嬴啸地人在羌人部族中活跃,越来越多的羌人已经暗中投靠了秦国。现在若是羌人名义上的王往利氏振臂一呼要入侵中原,恐怕响应的人还不到一半了。
更不要说有马超震着,对于马超这位“神威天将军”,羌人是打心眼里畏惧,他们根本不敢也不愿和马超作战。哪怕马超只有一个人而他们有千军万马,他们也不敢。
这些年羌人一直比较老实,只敢搞点小动作,马超的威名也是功不可没。别看以前马超不在西凉,可秦国有马超,这就让羌人不敢动了。
不过嬴啸想收拾羌人、氐人却也不是那么容易。因为他的强硬,在青藏草原上的羌人、氐人除了内迁的被融合了,其他的大部分还是这草原之上生活的。而这里最麻烦的不是他们的军队,也不是广阔无边的草原,而是高远气候。
西海(青海)地区平均海拔在3000米以上,若不适应这样的高原环境是无法生活的,更不要说作战了。虽然嬴啸很早就派人有计划的训练,可这军队能适应,奴隶们可就不行了。对付草原,还是道路加土城最实用。
可这些不能让军队去修建吧,他们是作战部队,不能用于别的。虽然嬴啸不在乎奴隶的性命,可无畏的损失就没有必要了。现在他在等,等羌人自己内乱,同时也不停的派奴隶去适应这里的气候环境。
人的适应力也是很强的,相信不久这些奴隶就可以适应气候,那个时候谁也无法阻挡嬴啸的脚步了。
风起云涌三百九十九章灭国英雄
更新时间:2009…7…322:10:27本章字数:5355
张绣带领大军出征了,速度非常的快,一个月就从长安到达了敦煌。可一到达敦煌,张绣大军的速度就变成了乌龟爬,简直是休闲。
速度如此之慢慢。究其原因,还是嬴啸的命令,在大军慢慢前进的同时,西域的细作们已经开始工作了,对于各个国家进行分化收买,以迎接大军的到来。
这个时候,羌人草原上,也产生了一场争论,许多被嬴啸收买的人开始高叫投降秦国了。让白马羌的往利也迷和他的军师韩遂焦头烂额,羌人的组织本就不严密,这时候闹起了内讧了,正是嬴啸乐意见到的。
而氐人,现在完全没有能力做什么。只有在草原上舔自己的伤口,这次被李典伏击,他们是伤筋动骨了。没有几年的休整,根本不可能在搞出什么动静了。
经过了一个月的行军,张绣终于在八月到达了西域,抵达了鄯善国。鄯善王早就被控制了,张绣大军一到,连忙献上了军资。对于他们的犒劳,张绣也是微微一笑,鄯善国是小国,那里供应的起五万大军的军需。
现在的敦煌郡囤积了大量的军事物资,会不断的有人运过来,这些小国进献的军资,只是看一下他们的态度而已,毕竟哪支军队也不可能将后勤这个命脉交给别人。张绣在西域素有威名,他一到,这些小国还不把他当爷爷一般供着。
更绝的是鄯善王,直接将公主送到了张绣营帐之中,也让张绣吓了一跳。急忙逃跑,不是他不好色,实在是因为现在不是他收纳女人的时候。
找来鄯善王。张绣问到:“大王你这是什么意思?要我当鄯善国的驸马吗?”
鄯善王扶酐左右看了看,张绣也挥手让亲兵们退了下去。鄯善王这才开口说到:“张将军,这个是小王,啊。不,是小人的一点心意。”
听他从小王换成小人,张绣也有点明白了,可话却是明知故问:“什么意思?”
“将军,其实我早看明白了。陛下要西域这片土地,这鄯善国消失是势不可挡地了。现在鄯善的百姓以中原百姓自居,用的是大秦的钱,说地是大秦的话。小人已经知道。这鄯善是名存实亡了。不如及早隐退。以后还能有个平安。”
是啊。还是个明白人。若是你一直要坚持鄯善地国家地位。那你地下场会很凄惨。
“陛下地意思。我们谁能明白。不过既然你有这个心。我想陛下也不会拒绝你地好意。至于你地女儿嘛。先送去长安吧。本将这次是出征。不适合带着女人。不过与你结亲我倒是不在意。就是委屈了你女儿。怕是要居于侧室了。”
“这不打紧。她已经是将军地人了。怎么处置都是将军您地意愿。”
“哈哈。好。我也不废话了。你有什么想打尽管说。”
“那多谢将军了。就请将军帮忙。我已经在鄯善城外置办了一个庄园。希望那里能是我养老地一个地方。”
“一个庄园有什么舍不得地?在长安陛下必然赐给你更好地。不过既然你有这个心。也没什么了。把那个庄园挂在我名下吧。没人敢去打扰。不过你这个王位没了。你不可惜吗?”
扶酐苦笑一声:“我这个王位本来就是陛下给的,现在陛下想要,我自然会奉献。若没有陛下,我鄯善国还是车师前国的属国呢。能做这么些年王,我也心满意足了,若不知进退,那我才是傻呢。”
“很好,既然这样,你先回去,安心在做一段时间王吧。现在还不到你投效地时候,记住,你投降的时候陛下开始不会答应,一定要你亲自去长安,三请归降,明白了吗?”
“是。”鄯善王扶酐很无奈,可丢面子比丢命强,他还想多活几年享受一下呢。他给自己留地财富足够了,有了张绣的点头,他的财产得以保全,以后做个逍遥的富家翁就是了。不过这嬴啸也真是的,你直接将鄯善国收去不就完了。还要我去请求,真是崩溃啊。
在鄯善停留了一下,张绣兵分两路,自己带领三万北路军向车师后国开进。而由副手秦风带领两万人成南路军向且末开进,两边分开,一直到疏勒会和。
一路之上,张绣对于不顺服的国家直接剿灭,顺服的却不动他们,因为顺服的国家基本上都是提前安插好人的小国。只有焉耆国给他找了点麻烦,西域小国普遍不大,有个几千士兵就是很牛的了,当然除了几个较大地国家。
乌孙,大宛这样地国家都是有一定实力的,总能征召出来几万人马。可大部分国家是不行地,这里小国林立,让张绣苦笑不已。
因为这战报他都有点不好意思发了,因为前几天才发出战报,灭了乌贪訾离国,这是国家吗?部落还差不多,可却有辅国候、左右都尉各一人,显的还像那么回事。可惜士兵实在是可怜,一共一百多号人。张绣中军还没到呢,就被灭国了…………
今天又消灭了且弥国,和这乌贪訾离国差不多。这可是愁死了张绣,这战报怎么写?没几天连续消灭了俩国家,这话说出去谁信啊?这不是找着让人说他闲话嘛。可没有办法,只好据实上报了。一路行来,这样的事情太多了,让张绣是郁闷不已。
“报,将军,张校尉消灭了者石国,发现了一些好马,带来给将军看了。”
“噢,带来我看看。”
有好马,这将军那里有不爱马的。张绣急忙让人带来自己看一看。这次名义上对大宛的作战,借口就是因为大宛不贡献好马,现在发现了好马,由不得张绣不高兴。
在长安。嬴啸对与张绣的战报,看完之后也是哈哈大笑:“张绣可真是朕的灭国英雄,这才一个多月,已经消灭了四、五个国家了。哈哈…………”
那些熟悉西域情况地人自然也跟着笑,不明白的西域情况的人当即就出来要参张绣夸大战果,虚报战绩了。不过这个事情却被嬴啸给压住了,张绣上奏的是事实,并没有夸大,那些人由他们跳去吧。
“报,陛下,糜竺有紧急事情求见。”
“宣。”刚下朝。嬴啸就奇怪。这糜竺,什么事情在朝上不能说,非要现在来。
“参见陛下。”
“好了,你有什么事情?”
“陛下,有去丝绸之路地商人提供情报。在天竺。他们发现了荀的踪迹。”
荀?这不是曹操手下的心腹嘛,怎么跑到天竺去了。这些年过去了。嬴啸都已经以往了曹操的存在,现在忽然有人提起,他还真有点意外。
“怎么回事?”
“荀病重,露了痕迹,才让他发现。此人是臣的心腹,担负着收集情报的任务,也算干练,一直没有什么差错,这么大的事情,他不敢乱说。”
“就荀一人吗?”
“现在只发现他一个。天竺现在内战不休。可孔雀朝却异军突起。现在几乎统一了天竺。臣的人也仔细探查过,这孔雀朝地国王是一个土生土长地天竺人。可他有一支神秘的卫队,战斗力强悍无比,也没有让臣的人探查到消息。”
“这样啊,朕会让蒙翔配合你,你们一起加速探查。一定要搞清楚。”这天竺要统一了,这势必会影响到自己后面的战略。尤其是,这里面可能会有点什么内幕,荀绝不会无缘无故的出现在天竺,他这是为了什么呢?
看来自己要加快脚步了,羌人和氐人那边要快些收服了,不能在拖了,便在明年春天出兵吧。也让士兵和奴隶们做好准备。
“来人,发诏书给赵云,让赵云也动动地方,一旦张绣到达疏勒,就让赵云地大军杀入乌孙国。乌孙这些王八蛋,居然敢打朕长女的主意,便让他们先尝一尝痛苦地味道。”
传令完又问糜竺:“最近在安息那边的情况如何?他们还是在迫害汉人商人吗?”
“一如既往,也让我们的情报工作做的很艰难。”
“那朕要的情报呢?送回来了吗?”
“基本上齐全了,虽然很多东西不完善。可安息国的大体情况都摸清楚了。安息又称帕提亚,他们的国王兼任帕提亚帝国元首,自称万王之王。安息帝国有其特有的皇族议会,新任帝国元首要经由皇族议会成员开会一致同意后,才能加冕为
“这倒新鲜,那这国王当的有什么意义?还万王之王,狗屁。”
“陛下,这安息帝国虽然政治不稳定,可实力却是不小,武力也是不可小觑。帕提亚陆军分为重骑兵、轻骑兵与徒步弓兵,其中骑兵占了绝大部份。所以陛下要收拾他们,也要花一些工夫了。”
“他们,小患而已。一个个虚有其表的王能有什么作为,对于那些贵族自然可以一一攻破。情报上也说了,许多贵族地私兵对于贵族地忠诚远远高于对国王的。让你人多收集一些情报。朕会派蒙翔配合你地。”
“是。”
“陛下,甘宁将军到了。”糜竺刚走,就有人禀报。
“呵呵,今天还是一波接一波啊。宣。”
甘宁现在可谓是名声大噪,横海舰队在南洋一带称王争霸,也拉回无数财富给帝国。甘宁在其中起的作用也是巨大的。
“陛下。”
看着甘宁那刚毅的脸庞:“兴霸,有一年多没见了你。你在南洋做的不错。有大功啊。”
“多谢陛下,都是陛下的鸿福,臣那里有什么功劳。”
“呵呵,懂得谦虚了。有进步啊,知道朕为什么将你召来吗?”
“不知道。”
“很快,就又有你横海舰队逞威风的机会了。”
“好啊,陛下你是不知道,现在那帮小子一天都闲的快翻天了。要去干什么?陛下只管一声吩咐。”
“这个先不急,朕需要你先去北方一趟。”
“北方?北方不是都肃清了吗?”
“是的,不过在北方沿海。那里林木众多,马均那边又研究出了新的海船,朕需要你的人去验证一下,若是适合,在北方朕就要大量开始建造了,这就看你的了。若开始造船,未来五年内,你在南阳弄到的钱,都不需要上缴了,全部拿去造船。”
这一下,甘宁是愣住了。造船是很费钱他清楚,可他作为经手人,自然知道帝国每年要从南阳那边搜刮多少金银,这些都用来造船?这是要做什么?想将大海铺满吗?
看着甘宁发愣,嬴啸将一道奏折丢给他:“你自己看看。”
甘宁一看,却是对天竺的一些情况概述。里面比较详细的介绍了天竺的情况,这可是一片不错的土地,看的甘宁都直动心,怪不得陛下要扩充舰队呢,看来是打天竺的主意了。
五年,若按照陛下的意思,五年的时间。我有信心将横海舰队的规模翻上三倍。按照这样的投入,甚至会更多。南阳那边每年搜刮的金银是以船计算的,这么大的投入,还有什么好怕的?
“陛下放心,臣马上就派人去探明航道,已经天竺地区的水情。”
“呵呵,这个不着急,慢慢来。保证稳妥,你现在先去和马均商量一下,试验新船,一旦这船成功了,你的五牙巨舰也要开始更新换代喽。”
帝国之内一片祥和,可在西域的张绣一路到达疏勒,消灭了十多个国家,降服了六、七个国家,可是真真正正的灭国英雄。
现在他得到旨意,在进兵大宛之前,将配合赵云的大军先收拾了乌孙。这乌孙可比大宛强大不少,不过两路夹击之下,他们也没有什么机会了。
何况现在乌孙是大小昆弥两个王统,内乱不休。正是他们进兵的好机会,想占陛下的便宜,那你只有倒霉的份。以前乌孙的使者表现,张绣也有耳闻,这是你们自找的,怨不得别人。
“秦风。”
“末将在。”
“你带领两万人马,停驻疏勒,积累物资。本将带两万人马出征乌孙,你要保?船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