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间的关系,做更详细的说明,不过这里我们首先要说明的是,每个金字塔整体计划虽然庞大,但是每个细节都反映出建造者在测量方位和方法上,表现出最严谨的态度br >
惊人巨物
埃及共和国,基沙地区,1993年3月16日,早晨8时。
第三金字塔高仅2oo英尺多一点基座的边长为356英尺,高度不及大金字塔的一半,重量也比大金字塔小很多,但是它的外观堂堂,予人一种特殊的庄严感。从沙漠的阳光踏入其巨大的几何阴影下的同时,我蓦然想起伊拉克作家阿布尔拉提夫abdu1
Latif的话。拉提夫在12世纪参观第三金字塔后,写道:〃与其他两座金字塔相较,它看起来渺小许多,但是走近后单独仰看时,不但感觉到它巨大无比,还有一股强烈的压迫感迎面而来〃
12世纪的当时,小金字塔最下面16阶石块的覆面石仍然存在,拉提夫记载他看到红色玄武岩的覆面石〃异常坚硬,即使用坚实的铁器,长时间在上面用力敲击,也难以造成痕迹〃。石块有的非常大,但因做工精巧,使得它们连结得非常紧密,形成一幅复杂的拼图,令人联想到在远方秘鲁的库兹科、马丘比丘等地的建造奇观。
第三金字塔的入口,和其他两个一样,开在北面离地表相当一段距离的地方。进去后,迎面的是一条26度2分的下斜坡道,如弓箭一般笔直地通往下面的幽暗世界。这条从正北通向正南的道路,部分地方呈长方形,而且狭矮到人必须弯腰虾行才能通过。金字塔的内部,从天花板到墙壁,全都密实地被玄武岩包围,更令人感到惊异的是,从入口一直到地下相当深处,均能维持同样精细的做工。
约莫从入口走进7o英尺后,道路转平,屋顶也升至适合人走的高度。稍往前行后,便可进入一间小房,周遭贴着雕石板,墙壁上则有构槽的痕迹,显然是为填石板而挖的。到达房间尽头后,我们必须再度缩身,以进入另外一条回廊。将身体缩至身高的一半,走了约4o英尺后,便到达三间主要墓室如果真的是墓室的话的第一间。
这几间阴暗而静默的墓室建筑在坚硬的地盘基础上。第一间呈正长方形,坐东朝西,约3o英尺长、15英尺宽、15英尺高,天花板平坦,但内部构造复杂,西面墙壁上有一个形状不规则的小穴,从洞口可进入一个如隧道般的空间。约莫正中央的房间地板上,也有一个开口,走进衔接一条通往地下更深处的西向下坡道。我们沿着坡道向下,但走了没多远,便进入一条水平的回廊,并从它右侧的狭门,进入另外一个小房间。这个小房间的墙壁上挖有六个小穴,四个在东面,两个在北面,朴素到好像中世纪修道士的卧房一般。古埃及学者推测这些小空间可能是〃橱柜用来安放法老王死后希望置于身边的物品〃。
从小房间出来,我们再度转身回到刚才的水平回廊,走到底后,现了另外一个空房间,其内部设计在埃及的金字塔中可说是绝无仅有的2。房间约12英尺长、8英尺宽、坐北朝南,墙壁和已经破碎不全的地板上铺设的,是非常浓郁的巧克力花岗岩,似乎有吸收光线和声音的功能。 屋顶也铺了18块同样花色的花岗岩,9块一列,两列左右对称,做成山形墙的形状,形成一个完美的凹状天花板形式,令人联想到罗马式大教堂的地下室。
离开这个罗马间后,我们再度走回斜坡道路,这次是回头向上走,不消多久,便来到一个屋顶平坦、墙壁及地板用岩石铺陈的房间。从这个房间西面墙壁的间隙中,可以看到构成刚才的罗马间天花板的18块花岗岩石板,和排列成山形墙状的天花板的顶端。令人费解的是,古埃及人如何将这18块石板运到这个地方,而且如此完美地将它们吊挂在现在的位置上石板每块少说也有好几吨重,不论在什么环境下,都难以搬运、处理,更何况在这个狭隘的地下空间中。古埃及的建造者似乎专门会替自己出难题或者他们认为这些工作简单到不足挂齿,故意不在地板和天花板的石板中留下任何作业空间。我设法爬进墙壁的间隙,测量了一下这房间的地板和罗马间天花板的间隔距离,现南面大约2英尺,而北面则只有几英寸高了。因此,从理论来看,当时的建造者非得从罗马间的地板上将天花板举起不可,但是实际上,这工作要如何执行呢下面的罗马间本身十分窄小,一次至多只能容几个工人在里面作业。但是光要靠几个人的腕力将石板举起是不够的。而滑轮技术,在金字塔建设的当时还没有明就算已经有滑轮技术,那么小的空间内,也没有办法搭建起一副滑车。难道当时已经有了什么我们不知道的杠杆系统或者古代埃及传说的巫术和魔法术,比现代的古埃及学者所知的更管用,只要轻轻一念咒,再重的石头也会浮起3
再一次,我现自己面对了另一个金宇塔中许多〃不可能〃的工程技术之一。金字塔工程技术之精良细腻,令人不得不叹为观止。而且,如果古埃及学者的说法有任何的可信度的话,金字塔的建造是生在人类文明的初期,那么令人无法理解的是,埃及人在建造金字塔之前,并没有积蓄任何巨大工程的经验。他们是如何办到的
金字塔建造年代的学说中充满了矛盾,但是正统派学者却无法针对矛盾,提出解释。
金字塔上的名字
从那好似接续着多条动脉血管的巨兽心脏的地下墓室中走出,通过狭窄的入口回廊,我们终于走到第三金字塔的出口,接触到户外的空气。
下一个目标为第二金字塔。我们绕过它的西侧长大约为7o8英尺,右转至北面,到达离南北轴心以东不过4o英尺的地方,现了几个主要的出入口。其中一个直接开在平面地基石前3o英尺之处,另外一个则开在北面5o英尺之处。
bbb上:曼卡拉王金字塔的房间与通路
下:卡夫拉金字塔的房间与通路bbb如果从上面一个入口进入金字塔,立刻面临的是一条25度55分的下坡道。我们选择从平面的入口进入,同样也先经过一段下坡道,进入更深的地下后,道路才逐渐转平,直通其地下的房间。但到达通道的尽头后,紧接着的是一条陡峭的上坡道,没走多远,我们再度遭遇到一条水平朝南的通道与从北面上方的入口下来的道路相通。
这条水平通道足有一人高,前半段铺的是花岗岩,后段则为石灰岩,位置正好齐金字塔最下一层的石块,也就是说几乎与地面同高,2oo英尺长,笔直通向金字塔中心的〃墓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