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4 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那朝奉并不答话,见孝哥儿要出门,他冷笑一下,朝门外两个汉子使了一个眼色,那两个守门的汉子会意,对笑了一下,撸起袖子,逼向孝哥儿,企图夺下孝哥儿的手机占为己有,抢了你小子的又怎样,官司打到衙门了,谁信你一个小孩能拥有这样贵重的宝物。

强当不成,竟是要明夺了,孝哥儿怒极大笑,夷然不惧,也是一身悍气,想当初在津门拦手门武馆练武时就有好事者来踩馆,他可是一人打趴五六个呢。虽然孝哥儿这具身子弱了一些,但对付两个看门的泼皮还是足足有余的。孝哥儿见到对方欺负自己一个半大小子,并不将他放在眼里,而是探手就来抓扭自己臂膀,于是左脚迅捷踏出,矮身右脚猛地朝其下盘狠狠地一踹,但见那率先扑来的泼皮当场扑倒在地,抱着小腿嚎叫着打滚。另一个泼皮中途脚步一顿,可能是没想到这个小子如此扎手,脸现悍色,护着下盘,狞笑着,缓缓地逼了过来,倒是有些气势,但见孝哥儿朝他下盘又是一踹,那泼皮不知是计,以为孝哥儿不过如此,弯腰探手要抓孝哥儿的右腿,没想到孝哥儿这一踹是虚踢,旋即见他猛然腾起,左膝盖直撞其面部,只闻得一声嚎叫,那泼皮当场晕死过去。

轻松教训了这两个泼皮后,孝哥儿拍了手,随后转身朝那朝奉笑道:“本少爷的宝物你们也敢强当明夺,今儿本少爷见不到你们的掌柜,咱也不走了,咱倒要看看你们吕家的当铺大得过大宋的王法么”

“你小子想干什么,咱们吕家乃当朝大豪,可不是好惹的。咱们掌柜也是你想见就见的吗”那朝奉厉声道,但他也怕孝哥儿揍他,慢慢地退向后门。

哇靠,还真是不见棺材不流泪。咱孝哥儿是谁呀,大宋提刑、清河首富兼恶霸西门大官人的儿子,以西门庆那只进不出的本性,就是打了你也没有汤药费赔给你。孝哥儿猛扑了过去,一把揪住朝奉的衣领,照头照脸,挥拳就砸,打得这厮高呼“掌柜救命”,孝哥儿尚觉得不解恨,正想踏上一脚。

“公子且慢,高抬贵手,饶了他则个,有话好说,有话好说,吕某正是当铺的掌柜。”这时,当铺里间掀帘走出一个人,一边抹着额头的冷汗,一边开声制止道。

第十一章第一桶金

“一门三相出东莱”。说的就是北宋年间吕蒙正、吕夷简、吕公著三代为相的历史佳话。吕夷简是吕蒙正的侄子,吕公著是吕夷简的第三子。另外,吕夷简次子吕公弼,官枢密使,掌管着大宋的兵权,故又称吕氏“三世四人”。

官吏经商;自古有之;宋代尤盛。开国名相赵普首开宋代官吏经商风气之先;他利用职权;贩木规利、营邸店规利而大发其财。北宋大将石守信之子石宝吉;步其父亲之后尘;虽累世将相;家财万贯;但为了敛财;也大做其生意,广开邸店以聚财。“六贼”之一与蔡京并相的何执中,经营邸店之多;甲于京师,每年经商获利竟达四万余缗。

吕氏也不例外。家大人旺的吕家,光靠那点朝廷的俸禄,养家糊口都不够,于是吕氏子弟纷纷开店从商做起了生意。朝中有人好经商。吕家的生意涉及当铺、银铺、贩茶、漕运等行业,尤其是当铺,不仅在汴京设有总铺,还把子铺开设到各地,到徽宗时代,尽管在朝中当官的吕氏子弟渐少,但吕氏家族依托雄厚殷实的财力,结交权贵,以庇门户,生意场上照样顺风顺水。

在清河县,吕氏解当铺是紫石街的老牌当铺,可自从不久前对面开了一家西门解当铺后,被抢走了不少典当生意,如果是公平竞争还好,但西门解当铺不择手段,还雇来十多个当地泼皮阻吓吕氏解当铺的顾客,谁还敢前来吕氏解当铺典当呢,因而生意萧条,门前冷落。今儿可能是那帮泼皮忽略了孝哥儿这位小顾客,好不容易来了一位客人,还带来一样罕见宝物,掌柜吕大坤大喜,心想:此物要是死当,总铺大主管一定会对自己刮目相看,一时昧心,欺孝哥儿年少无知,于是他打算让朝奉开价100两,没想到孝哥儿也不傻,还要货比三家,朝奉心生了强当明夺的邪念,惹来孝哥儿一顿好打,眼看要打出人命了,掌柜吕大坤这才慌忙出来劝止。

“阁下就是这家解当铺的掌柜好狗贼,光天白日竟敢开黑店抢本少爷的宝贝,走,随本少爷见官去”孝哥儿上前一把揪住吕掌柜的衣领怒道。

“公子误会了,吕家一门三相,三世四人,享誉大宋,咱们吕氏解当铺可是正当营生,老牌当铺,绝非黑店。”那吕掌柜依然不认错,红着脖子争辩道。

“狗屁,管你三相还是四贼,少和本少爷翻那些老皇历,你且听着,当朝大师蔡京可是我爷爷,怕你何来”孝哥儿理直气壮地道,一副衙内的气派,丫的,这年头信息交通又不灵通,真真假假谁知道呀,再说西门庆确实是认蔡京为干爹,这气势绝对不能输给别人呀。

“哎呀,原来是衙内光临,在下有眼不识泰山,冒犯了衙内,在下该死,还请衙内宽宏大量,饶了在下则个,本当铺愿意赔偿衙内损失,这这宝物衙内自己开个价吧,全按衙内的意思办理就是。”我的妈啊,蔡京是谁呀,那可是六贼之首,权倾朝野,这回可是倒霉透顶的了,原以为是一只小肥羊,没想到是一只大灰狼,吕掌柜顿时面色大变,弯下腰杆,两股颤颤,赔礼求饶。

“哼,要不是本少爷今儿心情好,今儿一定要闹你个天翻地覆,当铺在清河都办不下,这样吧,本少爷也没什么损失,更不是不讲理的人,只要出个合理的价,本少爷的宝还是当给你。”孝哥儿见好就收,原谅了对方,道。

“多谢衙内宽恕,衙内请开个价,本店暂替衙内保管着,衙内何时赎回都可以。”吕掌柜一边抹汗一边献媚道。

孝哥儿想到这古代也没有电,这手机用了一段时间就没电了,赎回也是用不了,于是道:“先给本少爷保管一个月吧,如果到期我没来赎回,你们可做断当处置吧。本少爷也是知足之人,咱这物事可是祖传珍宝,这个价格嘛这个数不算多吧。”只见孝哥儿朝吕掌柜伸出五个手指,憨憨地笑笑。

“呵呵,自然,衙内这是稀世奇宝,这个价格比较合理,不多不多啊,衙内真是一个通情达理的好汉,衙内稍等,衙内先坐下喝杯茶,小的这就去给衙内办好手续。”吕掌柜看着孝哥儿那五个手指,想了一会,似是明白了孝哥儿的开价,于是哈哈笑道。

孝哥儿大马金刀地坐在当铺柜台前的凳子上品着茶,那朝奉知道今儿是冒犯了大岁,鼻青脸肿地忍着痛,陪着笑脸,一旁伺候着倒茶,样子有些滑稽,而那两个泼皮也会灰溜溜地爬起走到屋里去帮忙抬银子。

不一会儿,只见吕掌柜手里拿着一张当票出来,两个泼皮抬着一大布袋银子在后面跟着。

“衙内久等了,这是按衙内的意思开好的当票,当金共五万两,请衙内点收。”吕掌柜道。

“我的妈呀,五万两啊,我原来以为五千两都多了,呵呵,这回发了一笔财了。”孝哥儿暗暗偷笑,接过当票收进口袋,笑呵呵地朝吕掌柜道:“有劳有劳。”并从那两个泼皮手里接过银子,哇塞,好沉啊,看来得找两个跟班才行。

“衙内住在哪里,要不在下派两个伙计帮你抬银子吧。”吕掌柜见孝哥儿一个半大小子,要自己带着这五万两银子还真是不易,于是建议道。

“也好,还是吕掌柜想得周到,有劳了,就让这两个伙计跟着我走吧。”确实太重了,两个人抬着都很费力,孝哥儿苦笑一下,道。

说毕,孝哥儿转身就走出当铺大门,直奔王婆茶坊。那两个被孝哥儿一顿好打的泼皮抬着银子,毕恭毕敬地跟着。

口袋有钱,腰杆就粗壮。孝哥儿一副暴发户一般模样,昂首挺胸,把那王婆茶坊的楼板踏得邦邦响,震得楼上楼下的茶客个个心揪。

“哟,这位小官人,看起来好面熟的了,是来喝茶的,还是专程来踩塌老身这个茶坊的呀”意气风发的孝哥儿刚踏上二楼门口,只见一个一手提着茶壶,一手拿着火筷,围着一条碎花围裙,年约50多岁的肥胖女子带着些许轻佻和不满,睨视着自己说。

第十二章两个跟班

这个王婆,三十六岁守寡后,开了个茶坊卖泡茶,辛辛苦苦拉扯大一个儿子,却没想到有一年儿子信别人唆使,跟了一个淮上客人跑江湖去了,至今未归,不知生死。

孤儿寡母的日子难啊,王婆除了卖茶,还靠着四处献殷勤,走家串户,承揽人家的一些衣服来做,给别人说媒,当卖婆、牙婆,做小经纪赚点中介费,同时又帮人抱腰收小的,又善放刁,其搬唆、说诱、调和、教唆、调弄的手段确实有一套。她不是一个守本分的人,闲常还会作牵头,多嘴多舌,爱管闲事,爱做马百六,也会给一些得了疳积的小孩,还有一些中了马上风的男女针灸,本事倒也是五花八门,尤善偏门。

当日西门大官人“挨光”武大之妻潘金莲,就是这个王婆一手设下连环计,撮合而成的,因为贪这笔劳务费险些让王婆吃了官司,要不是西门大官人的银子多,后台硬,这一次她王婆不死在公堂上也会暴尸在流放孟州的路上。自释放宁家后,王婆依然重操旧业,继续走家串户,说媒抱腰,当卖婆牙婆,给人胡乱针灸医病骗些钱物,西门大官人府邸,她也进了好几趟,府里的大娘倒是待人和气,可潘金莲那个贼荡妇,刚撮合她进了好人家的大门就轻慢了自己这个媒主,连杯热茶也不给喝,只叫一个小丫鬟出来打发自己,每一次想到这,她就心里诅咒着:好一个浪蹄子贼荡妇,莫非你就千岁守在家里,哪一天你还得出门来,还得经我老婆子手里贱卖多一次。

且说这一日,王婆正烦着,原来前些日子,有阎氏一家三口来山东投亲不着,流落东平府,之后辗转到清河,中途男人病死客店,无钱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