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 12 部分(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我们这里卖的电视机全部是日本进口的原装货,都很不错的。”女售货员的普通话讲得流利、好听。她指着柜上摆着的一台彩电样机,介绍地说道:“这款是二十英寸的,日本东芝,名牌产品,画面、声音的效果都很不错。”

“好,我就要这品牌的机子吧,多少钱?”

“四千八百二十元。”女售货员并不急着帮他开票,强调地说道:“我们不收人民币,只收外汇券。”

那时候,在友谊商店里所出售的许多东西,大都是市面上少见而紧缺的进口商品。

“这我知道,”刘文斌从怀里掏出钱包,抽出一叠厚厚的外汇券在她眼前一晃,爽朗地说道:“你开票吧,我要一台。”

刘文斌从友谊商店里出来,把包装着彩电的纸箱放在轿车的后备箱里,而后,直接将小车开进市政府宿舍大院内,停靠在赵俊生家住的楼下,抱着彩电直奔二楼,敲响了赵俊生的家门。

房门从里面打开,开门的是赵俊生的爱人。

“是文斌呀,”吴阿姨脸上带着笑容,热情地招呼着他进屋,说道:“快进来,快进来。”

“吴阿姨,”刘文斌把怀里抱着的大纸箱放在客厅的地面上,喘着粗气,问道:“赵叔叔在吗?”

“在,在,在,”吴阿姨转身推开一间房门,喊道:“老赵,文斌看你来了。”

赵俊生家住的是三房一厅。闻声,赵俊生戴着一副老花镜,右手上还拿着一本书,从里间的书房走出来。

“是文斌呀,”赵俊生先瞅了一眼客厅里的纸箱,转而面带微笑地招呼着他,说道:“来了,坐吧。”

赵俊生和刘文斌各自坐在一张短沙发上。吴阿姨把一杯水搁在刘文斌面前的茶几上。

“文斌呀,”赵俊生指着那个大纸箱,故作不知地问道:“你扛来的什么东西呀。”

“哦,赵叔叔,是这样的,”刘文斌进来之前就编好了故事,瞎话连篇地说道:“呵,我朋友的商店进了一批抢手的日本原装彩电,我看价格不太贵,就顺便帮你买了一台。”

“这可太谢谢你了,文斌,”在一旁的吴阿姨脸上露出欢喜之色,快人快语地说道:“这不,我们家正想换掉这台黑白电视机呢。这台彩电多少钱,阿姨这就给你拿钱去。”

“吴阿姨,你就别c心啦,”刘文斌站起身子,说道:“上一次在单位里,赵叔叔已经给过我两千块钱了,嘱咐我帮买彩电的。”

“哦,是吗?”吴阿姨疑惑地看了丈夫一眼,转而客套地说道:“那太让你费心了。”

“吴阿姨,别这么客气,我不过举手之劳嘛。”

“忙你的去吧,”赵俊生心知肚明。他冲着自己的老伴挥了挥手,说道:“我和文斌还有事情要说呢。”

“文斌,那你先坐着啊,等会儿,在阿姨这儿吃午饭。”吴阿姨知趣地离开客厅,进厨房忙乎去了。

“来,喝茶,”张俊生给刘文斌递上一支烟,说道:“家里爸妈都好吧?”

“还行,”刘文斌端着杯子喝了一口水,说道:“就是我爸挺忙的,星期天也不在家。”

“你爸当副市长了,忙,那可是很正常的哟。”

“呵呵,”刘文斌傻笑着,也不知说什么好,只好没话找话:“咦,没见小萍,去上班了吗?”

“哦,”张俊生想起什么似的,从沙发上起来,敲着里间的一房门,冲里面喊道:“小萍,你出来一下。”

“什么事嘛,”赵一萍长发凌乱,睡眼惺松,穿着宽松的睡衣从屋里走出来,抱怨地说道:“爸,大清早的就吵醒人家,干吗呢?”

“你文斌哥来了,出来见见面,”赵俊生瞟了一眼客厅墙上的壁钟,说道:“瞧你这姑娘,还大清早呢,都快中午十一点了,像话吗。”

“人家昨晚上夜班嘛。哦,文斌哥,好,”赵一萍冲着刘文斌娇柔地一笑,蹲下来瞅着放在客厅里的大纸箱,说道:“咦,彩电?东芝牌,二十寸,哈,太好了。”

“瞧你这样子,衣冠不整的,”赵俊生看着女儿的样子,皱了皱眉头,说道:“你还不快进去洗漱一下。”

“嘻嘻,人家文斌哥又不是外人嘛,”赵一萍撒娇地向父亲呶着嘴儿,起身向洗手间走去,说道:“文斌哥,你先坐呀。”

“呵,女大十八变,”刘文斌当着赵俊生的面,乘机将赵一萍夸奖一番,讨好般地说道:“小萍现在是越来越漂亮了。”

“唉,为这孩子的事可c心呀,”张俊生似有一肚子难言之隐,诉苦般地说道:“她在棉纺厂上班都两年多了,还是一个挡车工,经常要上夜班,挺辛苦的。”

“赵叔叔,那干吗不帮她调个单位,换一个工作呢?”

第十三章狐假虎威(之五)

“唉,我有我的难处呀,”赵俊生长叹了一口气,似乎不经意地提起话题:“对了,你母亲现在不是在市工商局管人事工作嘛,若是方便的话,你回去跟你母亲说说小萍的事情,怎么样?”

“哦,”刘文斌这回是听明白怎么一回事了,点着头表示会尽力帮忙,说道:“赵叔叔,小萍的事情,回去我就跟我妈说。”

“哎,真不好意思,”赵俊生不露声色,继续说道:“这太麻烦你啦。”

“小事一桩,我一定想办法帮小萍换个单位。”刘文斌知道这事情非得揽过来不可,说道:“赵叔叔,要是没有别的事情了,那我先走了。”

“这么急,在这吃完午饭再走吧?”

“改天吧。我今天还有其它事要办呢。

“也好,那我就不留你啦。”

“吴阿姨,”刘文斌起身来到厨房门口,笑着跟吴阿姨告别,说道:“你忙着,我先走了。”

吴阿姨赶忙放下手里的活,从厨房里出来,又跟刘文斌说了几句客套话。之后,赵俊生夫妻俩礼貌地把客人送到家门口外。

“什么时候,你给过文斌两千块钱?”吴阿姨心里一直觉得挺奇怪的,等客人离开后关上家门,来到赵俊生跟前,追问道:“我怎么不知道有这件事情呀?”

“唉,有些事情跟你说不清楚,”赵俊生有些不耐烦地挥着手,说道:“不过,我可以告诉你,这台彩电是文斌送来的,他可是副市长的儿子,你就放心看好了。”

虽说送了一台彩色电视机,但刘文斌心里也清楚,就这样回报赵俊生的帮忙还远远不够。在赵俊生女儿赵一萍调动工作这件事上,死活也要想办法解决,他才能安心。离开赵俊生家之后,他的轿车并没有出市政府宿舍大院,而是往大院深处一直开去。转悠到一栋小洋楼前面,他把轿车停了下来,走进了家门。

这是一栋从外观上看并不太起眼的小洋楼,独家独院,藏掩于一片绿荫之中。楼房前后是经过修整的绿草坪,四周环种着不少的果树,有沙梨树、荔枝树、芒果树等,这里的环境幽静如画。这栋小洋楼始建于六、七十年代,是那种老式结构的两层红砖楼。一进门就是十分宽敞的大客厅,往里是三间单房以及厨房和洗手间。刘文斌和妹妹刘晓红、小保姆,各住一间单房。楼上,是父亲刘国栋和母亲张燕的大卧室、书房和会客室。

“妈,我回来了。”刘文斌一进门就冲里面喊道。

“你一大早跑哪去了,”张燕从厨房端着菜碟出来放在饭桌上,说道:“不过回来的正合适,开饭了。”

“我爸呢?”

“你爸中午不回来。”

“唉,累死我了,”刘文斌跌坐在客厅里的沙发上,伸着懒腰,说道:“妈,我有件事想求你帮忙,行吗?”

“什么事,你说出来,妈先听听。”

“赵俊生家的小萍,你还记得吗?”

“知道。哎,我看小萍现在是越来越漂亮了嘛,”张燕好像明白什么似的,在另一张短沙发上坐下来,转脸看着儿子,问道:“你是不是想和小萍搞对象呀?”

“妈,看你想到哪儿去了。你呀,一天就想着儿媳妇,怕都快想疯了。”

“看你这儿子,怎么跟妈说话的,”张燕板着一副面孔,嘟哝道:“你都多大了,二十好几的人了,一天我都不知你干些啥。我看,你是该结婚了,得找个人好好管管你才行呀。”

“妈,咱们说正经事,好不好?”

“你说吧,妈不是在听着吗?”

“赵叔叔想给小萍换个工作,我已经答应他了,让你把小萍调进市工商局。”刘文斌干脆来了一个直截了当。

“你疯了,这种事你怎么可以随便答应呢,”张燕黑着脸面,这一回可真的生气了,厉声指责道:“你这不是胡闹吗,你以为市工商局是你妈开的呀,想调进来就调进来?扯淡!”

“哼,那我不管,反正这个忙你得帮。”刘文斌摆出一副死皮赖脸的样子。

“小萍现在在哪个单位上班?”

“市棉纺织厂,挡车工。妈,这工作很辛苦的呀。”

“企业往机关单位调人,是很困难的,国家有政策规定,你懂不懂呀。”张燕解释着事情难办的理由,一口就回绝了他,说道:“你这个忙,我可帮不了。”

“妈,这事情说什么你也得帮我,”刘文斌一听急起来了,乞求地说道:“我是欠人家赵叔叔人情,他既然跟我开口了,小萍的事情,怎么也要帮他解决了才行呀。”

“你好好跟妈说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呀。”

“跟你说了,可千万不能泄漏出去呀。”

“行,你说吧。”

刘文斌把与赵俊生要外汇指标的事情简要地说了一遍。

“我的天,你想死呀你,”张燕听完后惊出一身冷汗,脸都吓得青白了。她不由地用手指戮着儿子的脑门,声音都变了:“这倒卖外汇指标,那是要坐牢的,你知不知道呀。”

“这事已经做了,钱也挣了。”刘文斌耍起无赖,一副死猪不怕开水烫的样子。

“你胆子也太大了,”张燕既生气又无奈,低着头想了一下,说道:“这件事绝对不能让你爸知道。”

“妈,只要你不说,爸是不会知道的。”刘文斌似不当一回事地提醒她。

“唉,小萍的事情,”张燕沉思了许久,牙一咬,心一横,脚一跺,说道:“如果工商局进不了的话,别的单位行不行?”

“只要是好单位就行,”刘文斌见母亲松口了,赶忙说道:“这事你一定得想尽办法帮我办了。”

“好吧,妈妈答应帮你这一回,”张燕从小太溺爱儿子惯了,但还是警告道:“不过,你以后千万别再干那些违法的事了,这不是开玩笑的,搞不好真的是要进公安局的。”

“嗯,”刘文斌装出一副言听计从的样子,当着母亲的面,一个劲地点头,说道:“妈,我知道啦。”

第十四章重见天日(之一)

1985年,四月的一天。

上午九点钟,劳改农场监狱大门口的一扇小铁门从里面打开。毕自强手里提着一个轻便旅行包,大步跨出了小铁门。

获得三个半月的减刑,毕自强终于提前刑满释放了。他向前刚走了几步,就听到身后“咣噹”的一声,那扇小铁门又被重重地关上。此时,他不由地停住脚步,却不愿回头再看一眼这禁锢他人生自由的监狱。这一瞬间,他百感交集,感觉到眼睛里有些潮湿,有一种很想放声大哭的冲动。但他却极力控制住了这种情绪,笑着对自己默默地说道:——别了,四年监狱生活!

毕自强站在那儿,闭上双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气。许久,他方才抬起头来。整个天穹是一片看不透的蔚蓝色,各种形状的白云千姿百态地从他眼前缓缓地飘然而过。忽然,他的双眼在辽阔的天际里锁定了一个目标:一个黑点由远及近,逐渐变大,原来那是一只黑鹰,正在高空中舒展着双翅自由翱翔。突然,黑鹰有如箭一般地垂直向地面上俯冲下来,当它眼看就要撞击地面的一瞬间,忽又迅猛折翅腾空而起,越飞越高,竟追随着天边的彩云盘旋而去……

毕自强摇了摇头,把天马行空的思绪拉回到现实。此时,他正沿着那一条沙土路疾步地向前走去,头也不回,怀着喜悦的心情,踏上了回家的路途。

他走出了沙土飞扬的乡间道路,踏上了柏油路面的国道公路。他身上揣着三十二元,是出狱时从劳改农场领到的四年劳动挣的“工资”结余。这时,他站立在公路边招手拦车,终于登上了一辆返回南疆市的长途班车……

久违的南疆市越来越近了。桂江是一条宽近两、三百米的河流,横跨着两岸的这座雄伟的桂江大桥,是在一九五八年建造而成的四车道公路大桥。在桥上向远处眺望,只见江水沿着那弯弯曲曲的河道犹如一条碧绿色舞动着的长绸带飘然而来。桂江恰巧穿过了南疆市中心地带,将这座美丽的南国城市一分为二地劈成了南北两大块。南疆市有“一半绿荫一半楼房”的独特风景,在国内号称“绿色之城”。一年四季,这里绿草菌菌,鲜花盛开,树木常绿,似乎只有春、夏、秋,而少了那寒冷的冬季。

整整四个年头过去了,南疆市的变化太大了。街道上,许多旧马路都拓宽了,路上来往的车辆和行人比过去多了。街道两旁许多低矮的平房都被铲平了,取而代之的是一栋栋耸立起来的高楼大厦。这座城市已经变得越来越勃勃生机,繁荣兴旺和热闹非常了。

毕自强走出南疆市汽车站,横跨过宽阔的街道,步行于车流人群之中,对眼前这座城市的景象有一种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觉。下午四点许,他来到七星路的街道上。隔着一条不算太宽的马路,他看到对面有一间小铺子挂着“毕记自行车修理店”的牌子。铺面门前,摆放着一个敞开的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