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快捷c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完,想下次继续接着,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摇晃,身上纷纷落下的全是亮晃晃的鱼!
后边溪五潭(2)
当然,在师姑潭炸鱼,收获是很有限的,因为它的水太深了,炸弹的杀伤力受到了很大的制约,而且,被炸死或炸伤了的鱼沉在潭底,你也很难把它们捡过来——的确,跳进黑幢幢的师姑潭,你水性再好,也很难一口气潜到潭底的,何况,你越往下潜,水越凉,你身体很难承受,而越往下潜,水的压力越大,你耳朵根部痛得也受不了。 我也曾与炸鱼的人一起潜过师姑潭,但我根本没有潜到潭底,就急急地返回了水面。说真的,我心理压力太大,承受不了,因为那潭确实深不可测,下面亮得可怕,下潜的时候,老是觉得底下藏着什么鬼怪,太恐怖了。其实,许多人跟我一样,虽说壮着胆子跳进了师姑潭,但终究没有勇气和能力潜到底下去。
正是因为如此,师姑潭在被土炸弹野蛮地重创了几次之后,又恢复了固有的落寞和寂静。而且,当后来雁芙(湖)公社有四位姑娘因故想不开而集体跳水死在了这里,师姑潭便显得更加的恐怖了。不过,这种落寞和寂静,这种恐怖,却有效地保护了香鱼的生存和繁衍,使师姑潭最终成了香鱼的天下。这是香鱼的大幸,更是后边溪的大幸。
可以这么说,师姑潭尽管是令人畏惧的,但它在后边溪这个舞台上却充当着一个特殊的重要角色,如果没有它,香鱼的部落就不可能如此兴旺发达,而如果没有或缺乏香鱼的靓丽身影和精彩表演,后边溪就不可能如此生机盎然、野趣横生。
下蔡周潭
下蔡周潭是后边溪最大最热闹的一个潭,也是芙蓉人感到骄傲的一个潭。它位于师姑潭下游,与师姑潭相距约一公里,呈长方形,长约100米,宽约25米。它紧挨高高的塘坝,对岸是石滩,石滩上长满了密密的溪椤树。潭床自然地形成一个坡,水由浅到深,很适合人们玩水、游泳。
游泳是一项比较危险的体育、娱乐活动,弄不好,会出人命。但下蔡周潭一侧的塘坝,原本是一条熟路,它一天到晚,行人不断,而行人驻足观望,基本能看见潭中的一切,如果下到潭边,甚至可以看清潭底移动的鱼虾。所以,在下蔡周潭游泳,比较安全,万一谁出了意外,沉下水去,经过或站在塘坝上的人都会看得一清二楚,因而总会有人喊叫并施手相救的。
当然,游泳必须要有一个换裤子的地方,否则,大家游泳完毕,没遮没拦,站在光天化日之下换裤子,或者索性穿着湿裤子回家,这既不雅观,也不方便。但在这方面,下蔡周潭却提供了绝好的条件,因为石滩上那片密密的溪椤林,就是换裤子的“天然更衣室”。说实在的,在这个“天然更衣室”里,你换上了干裤子,然后放倒身子,合上眼,躺在干净、凉爽的石滩上休息,那是多么的惬意啊!
正是因为潭的格局好,安全系数高,换裤又方便,所以,下蔡周潭便成了热闹非凡的天然游泳池,芙蓉街及附近几个村庄的青少年,谁都喜欢跑到这里来游泳,而且,芙蓉中学的学生和芙蓉小学高年级的学生,也常常在体育老师的组织和带领下,成批成批地来到这里学游泳或开展游泳比赛活动。
我第一次去下蔡周潭学游泳,是读小学六年级的时候。那是七月间一个炎热的下午,老师把我们带到塘坝边,朝着潭水说了一通话,就领着不会游泳的同学,穿过上游的浅水处而绕到对岸去了。这边留下的全是会游泳的同学,我不会游泳,却瞒过老师,也留下了。我想,水深又怎么样,到达对岸不就是那么几步路吗?你们游得过去,我就游不过去?
同学们纷纷下了水,往对岸游去。其实,严格地说,他们是朝着对岸“走”去,因为他们在水中,身子都没有放倒,直挺挺的,一只手在空中擎着,握着干衣裤,而另一只手则放在水中有力地划动,侧着身子慢慢地向对岸一侧移动。这自然是一种很特殊的游泳姿式,当地人叫作“走水”。可以这么说,芙蓉人“走水”的水平是相当高的,这倒不是因为他们天赋好,而是环境出来的,因为芙蓉有海,大家下海免不了要与海水打交道,而“走水”是下海人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也是最重要的泅水本领。
眼看同学们都快“走”过去了,我选择了一个两岸最窄的所在,学着他们的样子,将干衣裤握在手中,并高高地擎着,然后不顾一切,也跳进了绿幽幽的下蔡周潭。
显然,这就闯了祸。我马上像秤砣一般下沉了……
四五钟后,当我回到岸上嗷嗷向外吐水的时候,我才明白,下蔡周潭原来是不讲情面的,你再勇敢,但你不会游泳,它也是不会买你的账的。而且,这次意外,让我刻骨铭心地记住了一个人,这个人叫蔡方华,海口人,他比我大两岁,那天是他在塘坝上发现了我,并勇敢地跳进潭中救起了我。
事后,大家谈及这件事,都感慨地说,亏得下蔡周潭处在热闹的塘坝边,要不,换一个冷僻的地方,就真的出事了。
这可以说是一个真理,而这个真理翌年又得到了印证。
翌年夏天里一个同样很炎热的下午,经过塘坝的几个成年人,他们七手八脚,从下蔡周潭的潭底拉起了两个抱在一起的孩子。这两个孩子是哥弟俩,是芙蓉公社某领导的儿子,他们在离下蔡周潭只有一里来路的芙蓉医院,经过紧急抢救,最后都睁开眼睛醒了过来。谁都说,这是一个奇迹;谁又都说,这全亏下蔡周潭处在热闹的塘坝边。
后边溪五潭(3)
从此,人们愈发坚定这样的看法:在下蔡周潭游泳是比较安全的。正缘如此,到下蔡周潭去游泳的人越来越多,特别是在暑假期间,不光本地的孩子,甚至连许多外地的孩子,其中包括部分在外地工作的芙蓉籍人士的孩子,他们在家长、亲友的鼓动或护送下,也纷纷前往下蔡周潭玩水、游泳。有时,下蔡周潭人满为患,水花四溅,水面黑戳戳的,全是人头,一片嬉闹声。
如果不是在夏天,下蔡周潭的水总是很凉的,人们下去游泳很容易被抽伤。然而,芙蓉的许多游泳爱好者,急不可耐,每年未到端午节就匆匆下水了,而他们每年告别下蔡周潭又总是在处暑之后。特别是在天气炎热的日子里,这些游泳爱好者几乎天天泡在下蔡周潭,他们一边游泳,还一边捉鱼夹虾。我自从在下蔡周潭出了一次意外,就很快学会了游泳,并很快成了一位游泳爱好者。在读初中一年级时,正值“文化大革命”,芙蓉中学教学秩序很乱,同学们很自由,而学校学《毛主席语录》代替了学语文,大家兴趣索然,因此,六七月间,我和许多同学就常常逃学而跑到下蔡周潭来玩。我常常整个下午泡在水中,有时为躲过母亲的检查,我还光着p股游泳,这样,我回家时穿在身上的裤子,就百分之百是干的。
芙蓉是半山区,大部分的青少年没有见过世面,他们虽说爱好游泳,但都不懂得如何正确游泳,因此,大家在水中瞎折腾,掌握的姿式差不多都是“狗趴式”,热闹倒是很热闹,只是动作一点也不雅观。当然,在水花四溅的潭面上,你偶尔也会看到一些新奇的动作,这些动作很时髦,很有吸引力,它们往往一出现,许多人都瞪大眼睛观看,脸上流露出羡慕的神色。后来,大家才知道,这些动作是“蛙泳”、“自由泳”、“仰泳”、“蝶泳”的动作,是很有名堂的,而彼此间又有很大区别的。但令芙蓉人感到脸红的是,一些外地客人看了,却吃吃地笑着说:“这些动作都是不正确的,四不像,是真正的自由泳呢。”
不过,有趣的是,芙蓉的游泳高手就是凭着这种“真正的自由泳”,战胜了兄弟公社和县属有关单位的选手,夺得了横渡清江的团体胜利。而且,值得一提的是,在横渡清江的比赛中,芙蓉代表团中竟有一位女选手,而这位女选手巾帼不让须眉,居然劈波斩浪,一路领先,最后夺取了冠军。她叫郑竺雄(后改名叫郑竺容),一位让芙蓉女性感到骄傲的女英雄。
下蔡周潭自然是一个公共的水上乐园,但由于封建意识在作祟,大家到这里来游泳,便自觉地一分为二——男人在上游,女人在下游,而中间空出一块,算是禁区。 本来,男女双方各守阵地,井水不犯河水,彼此倒也相安,但有人偏偏恶作剧,硬是挑起事端,结果,下蔡周潭常常乱作一锅粥,闹出了许多令人啼笑皆非的故事。在现场,你每每会看到:个别男人,嘻皮笑脸,他们在同党们的呐喊鼓动下,冲破禁区,竟一个劲地往下游游去,而身处下游的女人们,起初总是乱作一团,大呼小叫,接着便镇定下来,马上联手进行反击,她们一边勇敢地迎向来犯者,一边高声齐喊:“来呀,来呀,快来呀!”显然,来犯者心虚了,蔫了,不敢再前进了——他们天不怕,地不怕,怕就怕真切地看见了女人们的身体,而这是多么见不得人呀!也恰恰因为如此,你在下蔡周潭现场,偶尔还会看见这样的情景:一群女人突然呐喊着,从岸上跑过来,纷纷跳进了潭的上游区,碰到这种情况,潭中的男人往往比较少,因而这下男人们可惨了,他们惊慌失措,弃甲曳兵,纷纷夺路而走,显得十分狼狈,而女人们则十分得意,个个敞怀大笑,并在潭中拼命拍水、泼水,齐齐庆贺胜利。
当然,这是女人们占上风,但在下蔡周潭,占上风的更多的还是男人。男人们心眼坏,有时恼羞成怒,就耍赖皮,他们在某个头儿的指挥下,个个用力,撑红脸,在上游齐齐撒起n来,一边齐声喊叫:“开酒啰!开酒啰!”
于是,未等这些被称作酒的东西漂到下游,下游的女人便跑得精光了,她们留下的只是一片笑骂声。
男人们损女人,还有更厉害的一招。他们游泳完毕,迟迟不肯散去,常常在塘坝上整齐地站成一排,眼睛直勾勾的,在耐心地等待那些女人上岸。
女人们游泳完毕,爬上岸,不敢往溪椤林里钻,她们打开随身带来的草席,蹲在里头换衣裤,而外头放着哨。
这个时候,男人们便使出了杀手锏,他们厚着脸皮,冲着草席围子齐声吼叫:
“卖馒头啰!”
“卖面包啰!”
于是,对岸的草席围子东倒西歪,里头的女人作贼一般慌张,而站在外头站岗的女人则红着脸,硬着嘴,朝着这边一句顶一句地骂人。
这就大大地刺激和满足了男人们的攻击欲望,因此,他们扯开喉咙,哈哈大笑,原本整齐的队伍也东倒西歪了。
有人说,称下蔡周潭是一个天然游泳池,这没错,而称它是一个公共的水上乐园,这也没错,其实,它还是一个充满野趣的水底动物世界,因为里头的鱼虾蟹太多了。
当然,要提起下蔡周潭里的鱼虾蟹,话就长了。这个话题还是留待以后再说吧。
后边溪潭
后边溪五潭(4)
后边溪潭紧靠芙蓉街,是街上人最爱去的地方之一。它位于下蔡周潭的下游,水比较浅,但潭面比一个足球场还要大。它是一个快乐而惬意的潭,提起它,街上的人就有说不完的话,犹如它的流水一般,清亮、欢畅而绵长。
后边溪潭雌性十足,是女人们的天下。
一年三百六十五天,妇女们几乎天天在这里洗衣服。这里有很多现成的又大又平整的石头,只要你将它斜支在潭边,就可以在它上面搓洗衣服了。你觉得干蹲着太累,就可以在p股底下填几块石头,这样,你就可以坐在那里慢慢地搓洗了。水自然是一流的好,它清澈见底,干净得可以喝,而喝下去,嘴里会留下丝丝甜味。而水好,再脏的衣服不用擦肥皂,泡几下,搓几下,再漂几下,拉起来也有七分干净。如果你给衣服擦上肥皂,再细细地洗,那衣服洗过了自然就无比的清爽了。而且,这水冬暖夏凉,很合你的意,哪怕是隆冬时节,它也不会结冰,水面总是热气腾腾的。你觉得手发冷,最好的取暖办法就是将手放进水里,那水仿佛烧过一般,是多么的暖和啊!
后边溪潭两岸有宽宽的白白净净的石子滩,还长着许多溪椤树,那是一个天然晒衣场,你可以边洗衣服边晾晒,如果这样的话,你洗罢衣服,稍作休息,那些衣服就干了,而你给它们折叠打理一下,就可以规整地将它们抱回家了。当然,你这样做,回程就轻松多了,回家还可以免除不少麻烦——否则,来时衣服是干的,比较轻,回去时衣服却又湿又烂,重得要命,而且,回到家,还要找合适的地方,将那些湿衣服特别是将那些湿被单、湿被面等晾开,那是多么的费力,多么的不方便啊!其实,当地人很聪明,差不多是边洗衣服边晾晒的。特别是年底,家家户户换洗下来的东西比较多,于是石子滩也就常常变成了美丽的地毯,上面晒满了被单、被面、布帐、窗帘等,但见花花绿绿,五颜六色,煞是好看。
俗话说,三个妇女客,比得上一班鸭。妇女们聚在一起洗衣服,自然是很快乐和自由的。大家叽叽喳喳,东家短,西家长,彼此之间有说不完的话。假如其中哪位有见识的,说话新奇、有趣,或者哪位比较泼辣,说话放肆、粗野,那么大家的注意力就容易被吸引,话题就容易被集中,这也就容易形成热烈讨论的场面。如果这样的话,大家凑在一起就更有意思了,说话就更来劲了。
街上的妇女,谁都想聚在一起洗衣服,谁都爱跑到后边溪潭来。她们觉得洗衣服不累,甚至把洗衣服看成了一种娱乐,一种精神享受。特别是暑天,每天傍晚,溪潭沿岸花花绿绿蹲满了女人,大家香里香气,说说笑笑,间或泼水嬉闹,显得异常热闹。大家边搓洗,边用木棰在石头上有力地敲打湿衣服,噼啪噼啪,噼啪噼啪,清脆的敲衣声此起彼伏,它们在远处高山的阻击下,形成重重的回音,在宽阔的溪谷上空久久荡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