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页
目录 | 设置
下一章

第6部分阅读(2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029善良的谎言

杜文秀坚忍聪慧,心智早熟,张琳琅讲的这些道理她一点即透,不用张琳琅多费唇舌,她镇静地点头,坚定道:“夫君你放心,文秀不会成为你的拖累。”

张琳琅认真道:“倘若我不在了,你也要和小冉好好的活下去。”

杜文秀用手轻轻捂住张琳琅的嘴:“夫君,不要说这些不吉利的话,你福星高照,定能逢凶化吉的。”

交代完这些张琳琅觉得心情放松了许多,多一人分担烦恼,她自己就少一分压力。

再看杜文秀愁眉深锁,张琳琅以为她仍然没有对纳妾的猜想释怀,就解释道:“你我都年幼,生小孩子的事情等将来生活稳定下来再考虑不迟,更何况小冉还小,你若有了孩子哪里还有精力照顾?”

“夫君总是处处为我们姐弟着想,但是不孝有三无后为大,文秀心中实在过意不去。”

张琳琅犹豫着是否现在就坦言女儿身,不过转念一想西屋睡着的英王卧底侍女,唯恐隔墙有耳被识破不是男子丢了饭碗,便又压下了真相,耐心给杜文秀普及生理卫生知识:“首先能否怀孕不是妻子一个人的责任,你我虽然同床共枕却没有圆房,你仍然是处子之身不可能怀孕。这都不是你的错。”

说起这些私房话,杜文秀的脸不自觉地浮起一层红晕,小声问道:“夫君,要怎么做文秀才能有孩子呢?”

张琳琅看着杜文秀娇羞的样子,不禁迷茫彷徨。她不是男人,最多是给文秀安定富足的生活,永远也不可能与她生儿育女,满足文秀当母亲的愿望。或许她该留心,为文秀找个有担当的真男人作为归宿慢慢培养了。眼下,她只能继续哄骗道:“这是个秘密,等过几年咱们都长大了,我就告诉你。”

杜文秀再次在张琳琅的温言软语中满怀憧憬的睡去。

张琳琅则是心有愧疚,决定用物质和精神来尽力补偿。

柔儿把这些都记在心中,向宁浮萍例行汇报时对张侍读赞赏有佳。

宁浮萍稍作整理,挑出最有用的信息上承英王,基本上有如下几点:

张玉夫妻恩爱,相敬如宾,他对家人和善,温柔体贴。他不反对女子读书,当发现柔儿知书达理的时候相当高兴,甚至鼓励妻子向柔儿学习读书识字,并且购置的书籍以传记杂学为主。另外,张玉早晚都会练习一种奇怪的拳法,疑似上乘武功,但平时行为举止与常人无异,从不显露,功力深浅不得而知。

不光英王关心张侍读的一切,太子殿下也时时从窦公公那里询问张侍读的情况。

窦公公把张侍读近期的活动概括了一下,发现自从张侍读来到英王身边以后,英王除了气走老师再不读书,而且玩心更胜,沉迷于一种叫做象棋的东西,不仅在府中演练,还时常拜访一些酒肉朋友,每日以对弈为乐。就连胜王差人邀请商谈政事,都被英王再三拒绝,这其中张侍读的影响不能忽略。窦公公认为张侍读颇识时务,尽心尽力为太子办事。

太子只见过张侍读一次,除了对他惊艳的外表留下深刻印象,便无其他。窦公公汇报的时候太子回忆起张侍读绝美的脸,不禁想入非非:“窦公公,你说张侍读怎么长得比女子还漂亮?他若是女子岂不是便宜了英王?”

窦公公看出太子贪恋张侍读美貌,劝诫道:“张侍读是男是女又何妨?只要能引得英王沉迷享乐,不思政务就可以。太子殿下身系我华国未来,倘若能顺利继承大统,天下的美人都会主动投怀,区区一个张侍读又算得了什么?殿下小不忍则乱大谋,一切要放长远考虑。”

相比于美色,太子更热衷于权势,窦公公稍加提点,他立刻知晓轻重,抛开了情Se的念头。

太子抛的开放的下,胜王却对许多事情耿耿于怀。

胜王想不明白那天在东宫议论襄城之战,英王明明站在他这一边,结果他真诚相邀,想与英王共商大事,却没有料到英王屡次推托不肯相见。

胜王正烦恼的时候,他身边有位谋士出了个主意。

胜王的这个谋士叫蒋惠,曾经中过进士,但因为得罪了高丞相,无法在官场上立足,幸得胜王收留庇护,在府内充任幕僚。蒋惠此人善于察颜观色,除了拍马屁,确实还有几分真学问。

蒋惠向胜王进言道:“胜王殿下,英王一向贪玩,属下以为他未必是故意不肯见您。”

胜王想起英王平日的表现,觉得蒋惠的话不无道理,于是追问道:“依你之见,本王该如何才能约到英王?”

“胜王殿下,据咱们在英王府的探子回报,英王殿下对新聘的张侍读宠爱有佳。那张侍读咱们当日也见过的,年幼无知,不过是个穷秀才出身,凭借美色和雕虫小技博得英王殿下欢心,贪的是英王的高薪厚赏。不妨对张侍读以利诱之,让他哄着英王主动来咱们胜王府。”蒋惠自认才高八斗,从心里就看不起那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小李秀才。

胜王也有同感,说道:“那么这件事就交给你去办。”

蒋惠得了命令并没有离开,反问道:“殿下打算如何拉拢英王呢?仍像安王那样许以重权,还是靠奇珍异宝美色金银来打动英王的心?”

胜王皱眉道:“英王贪玩无能,其实我一直在犹豫是否该拉拢。但是总不能看着他倒向太子一边吧?”

蒋惠得意道:“殿下想让英王彻底与太子划清界限不难,属下有个主意。”

胜王喜道:“快讲出来。”

蒋惠不敢卖关子,沉声道出阴谋:“当年英王的母亲贤妃梁氏病故,英王年幼,对贤妃死亡的真相并不清楚,但是难免有所怀疑。殿下不妨在此做文章,找人证明贤妃之死与张皇后有关即可。张皇后死无对证,只要殿下证据充足可信,英王必然会对张皇后所出之太子怀恨在心。英王就算不立刻站到殿下这边,也绝无可能效忠太子。”

胜王拍手道:“此计甚妙。不过英王府里还有位萍小姐,她当年一直服侍贤妃,如果不买通她,恐怕会穿帮。”

蒋惠不以为意道:“殿下尽管放心。萍小姐不过一届女流,属下自有办法让她服服帖帖。”

“好,蒋惠,事成之后本王定然有赏。”

蒋惠跟随在胜王身旁,图的不是眼前的小利,所以他毕恭毕敬道:“能为胜王分忧,是属下的职责。属下只希望殿下早日登上大宝,一展宏图。”

胜王点点头道:“你的心意本王明白,以你的才华丞相之职也能胜任。”

☆、030做渔翁得利

蒋惠得了胜王如此许诺,办事效率更高。他没有想到事情能办的出奇顺利。

一百两银子的贿赂就把张侍读轻松搞定,答应哄骗英王去胜王府,蒋惠十分后悔高估了那个穷秀才的品行。蒋惠又走了些关系路子,秘密约见了萍小姐,俗话说有钱能使鬼推磨,曾经名冠一时的才女还不是一样见钱眼开?不过这位萍小姐的胃口比那个穷秀才要大许多,蒋惠特意说动胜王舍了一对夜明珠送给萍小姐,才算办妥。

后面的事情都在蒋惠的计划之中。

英王在张侍读的陪同下主动上门求见胜王。胜王借机找了个人冒充当年的老宫女,揭露贤妃之死的所谓真相。英王一听立刻大怒,吵嚷着要去找太子报仇。还是胜王拉住英王,软言相劝。英王虽然没有表明态度是否会站在胜王一边,但看那意思是对太子恨之入骨了。

英王离开胜王府,情绪平复了许多。其实他刚才是故意在胜王面前表现的那样冲动,若说他对母妃的死没有半分怀疑是假的,可是光凭胜王拿出来的证据就定论,他是绝对不会相信。他一回到府内,就遣开随从,只带着张侍读一人去了宁浮萍那里。

宁浮萍倒像算准了英王会来找她一样,早已备好了茶点。等打发走下人,屋内只剩下他们三人,宁浮萍开口道:“殿下是否刚从胜王府回来?”

英王点点头,凝重道:“不瞒萍姨,胜王假借玩乐的名义约我去他府内,却偷偷告诉我当年我母妃并非病死,而是死于张皇后的毒手。他人证物证俱全,张皇后又死无对证。我那时候年幼,不知真相如何,还请萍姨据实相告。”

宁浮萍没有立刻回答英王的话,反而说道:“前几日胜王府的幕僚蒋惠托人送给妾身一对价值连城的夜明珠,他想让妾身告诉殿下,贤妃娘娘当年是中毒而死。至于是谁下的毒,不用妾身管。”宁浮萍顿了一下饱含深意地看了一眼张侍读,“蒋惠来找妾身之前先找过张侍读,以金钱贿赂,让张侍读哄骗殿下去胜王府。妾身见张侍读坦然受贿,想来胸有成竹早已洞悉胜王阴谋,妾身自然不敢打草惊蛇,就学张侍读顺水推舟多敲诈了一点。”

张琳琅心中惭愧,没想到自己收受贿赂的事情宁浮萍一清二楚,柔儿那丫头汇报的倒是挺勤快。其实她哪里洞悉什么阴谋,是真的贪财,反正只是举手之劳,当时也没看出会对英王有什么伤害才爽快答应。宁浮萍高看她,她不敢当,更是后悔应该再多向蒋惠索要一些银钱。看来还是姜老的辣,以后要多向宁浮萍讨教敲竹杠的手段。

英王笑道:“原来如此。萍姨认为这一切都是胜王在捣鬼了?你和张侍读不动声色狠狠敲了胜王一笔钱,却是合起来害本王伤心难过。”

宁浮萍正色道:“贤妃病入膏肓,妾身一直伺候在身侧,不敢丝毫疏忽,医药饮食一律由妾身亲手操办,尝过之后才送入贤妃口中,旁人绝对不可能下毒谋害。胜王编造那番谎言,不过是为了让殿下忌恨太子,从而站到胜王这边,共同对付太子党。”

“那该怎么办才好呢?”

宁浮萍微微一笑,转向张侍读:“张侍读认为殿下该如何做呢?”

张琳琅苦笑,怎么宁浮萍把这烫手的山芋塞给了她?真当她是神童不成?再看看英王一脸期盼地望着她,她又实在不好意思装哑巴,只能硬着头皮讲起了鹬蚌相争的故事:“在下曾经看到水边有一个河蚌与一只水鹬。蚌方出曝,而鹬啄其肉,蚌合而莫过甘其喙。鹬曰:‘今日不雨,明日不雨,即有死蚌!’蚌亦谓鹬曰:‘今日不出,明日不出,即有死鹬!’两者不肯相舍。渔者得而并擒之。太子党与胜王党之争牵扯众多,好比鹬蚌相争,英王殿下不如学那渔者,等他们两败俱伤之时坐收其利。”

英王赞叹道:“好一个鹬蚌相争,渔人得利。本王也正有此意。”

宁浮萍在欣赏张侍读才华的同时,对于英王的聪慧与沉稳也很满意,不过仍然出言提醒道:“胜王如此花心思拉拢殿下,殿下如果置之不理,他恐怕不会善罢甘休。”

“萍姨放心,有张侍读在,胜王那些阴谋不过儿戏。”

张琳琅只觉得一副无形的重担落在肩头,原来英王也如此高看她,她真是哑巴吃黄连有苦难言啊。总不能告诉英王,她根本不是什么神童秀才,只是借尸还魂出身青楼的女子,拐了别人老婆到京城招摇撞骗吧?这真相如果曝光,她恐怕是万劫不复死无葬身之地了。现在她终于体会到了骑虎难下的滋味,如坐针毡,如履薄冰。

再说胜王见阴谋得逞,英王却迟迟不来投诚,又向蒋惠咨询。

蒋惠道:“看来英王不仅无能,还很懦弱。属下认为他是畏惧太子权势,虽然怀恨在心却不敢公然投靠殿下。殿下不妨再刺激他一下。”

胜王问道:“蒋先生又有何高招?”

蒋惠冷笑道:“量浅非君子,无毒不丈夫。殿下可以派刺客去刺杀英王。”

胜王奇道:“莫非本王得不到的东西就要毁掉么?”

蒋惠摇头:“当然不是。英王殿下得知贤妃被张皇后害死,他一定会暗中搜寻求证。如果他惊动太子,太子畏罪想杀人灭口呢?”

胜王恍然大悟道:“原来先生的意思是想让本王派人伪装成太子手下,去刺杀英王。”

“没错。刺客是咱们预先埋伏,下手有分寸,只要英王遇险,殿下又恰巧路过救了英王性命,揭穿太子的卑鄙行径,不愁英王不死心塌地效忠殿下。”

胜王衡量了一下,觉得蒋惠的主意很可行,于是点头同意,并再三嘱咐道:“这件事情一定要办的不露痕迹,刺客利用完了必须灭口。”

蒋惠心中一凛,他最清楚胜王,论聪明才智可能在皇子当中未必出众,但是若论争强好胜心狠手辣他绝对能排第一。蒋惠再急功近利,毕竟是饱读圣贤书的人,他不愿意看到胜王为了争夺王权犯下太多杀戮。可是按照现在的事态发展下去,蒋惠担心有一天他在胜王眼里丧失了利用价值,也会被灭口。所以蒋惠替胜王做事情都多少为自己留下后路,这次胜王嘱咐要将参与阴谋的刺客都灭口,他并不打算照办。说不定什么时候他就可以用此来换一条生路。

☆、031赚钱好生意

张琳琅只觉得好日子过得太快,一转眼就要到八月十五了。这个世界的年节与中国古代类似,八月十五是合家团圆共赏明月的日子。张玉的生辰就在这一天,张琳琅既然顶替了张玉的身份,便将八月十五当成自己的生日,过了生日就年满十五岁了。

这些日子,白天大部分时间,张琳琅都是跟随英王在达官显贵府中来往,推广象棋。英王的棋艺一日千里突飞猛进,张琳琅早已不是对手。张琳琅本来对象棋兴趣不是特别大,当英王与旁人对弈的时候,她边看边吃喝,心情好的时候乱支招,偶尔还和丫鬟小厮们聊天调笑,俨然一副不学无术花花公子的模样。

有的时候赶上英王拜访的人是附庸风雅之辈,言谈话语引经据典,张琳琅那点墨水当然是无从应对,一知半解胡言乱语闹了很多笑话。连英王都忍受不了,暗中请求张侍读不要玩得太过火,好歹也是秀才出身,装疯卖傻需有个限度。

张琳琅苦笑,她哪里是装傻,明明真的不懂。但是既然英王提醒,她决定以后少说话多吃饭用沉默掩饰无知。不过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没多久,大家都知道,英王身边有位金玉其外败絮其内的张侍读,整日吃喝玩乐,与英王倒是臭味相投。

英王是一点也不在意,在外人眼中他和张侍读越不成器,对他们越有利,他们的敌人也就越少。那些自命清高的读书人,那些图谋不轨的官吏,谁又会与一个胸无大志,年少无知的皇子一般见识呢?

英王在朝中的名声不好,并不代表老百姓不喜欢他。

宁浮萍有感于张琳琅说的“得天下者必是民心所向”那句名言,更加注意经营英王殿下在民间的形象塑造。

英王府在雍都城门常年设有粥棚,救济贫苦百姓;宁浮萍教养的那个会医术的侍女还经常为无钱就诊的妇女儿童施医赠药;全国各地都有英王捐资修筑的学堂、善堂,收留教育无依无靠的儿童,照顾孤寡老人……宁浮萍对外宣传,英王之所以关注百姓生活,都是因为英王的母妃出身民间,从小就教导英王体恤民间疾苦。百姓们渐渐开始接受这位亲民爱民的英王殿下,虽然英王或许不如其他皇子那样耀眼出色,但是真真切切为百姓做了实事谋了福利,百姓看的清楚。

英王在慢慢树立民间形象的同时,当然也没有忘记赚钱,毕竟做

船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