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2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晚运动太猛,要不要回房补觉?”

英王苦笑道:“张玉,别拿本王取笑了。 昨晚本王还不是因为想念你才失眠。”

张琳琅惊道:“殿下您刚刚娶了公主,怎么会,会惦记下臣?”

英王见张琳琅反应这么大,收起戏谑的心态立刻正色道:“昨天胜王承认是他下毒,还说昨晚是你毒发最后期限。本王是担心你出事才睡不着。现在看你安然无恙,本王就放心了。”

接着英王将昨日与胜王和公主吴瑕的谈话一一讲述给张琳琅。

张琳琅这才恍然大悟道:“原来是这样啊。怪不得刚才见莲儿和一个侍卫秘密交谈。那个侍卫想必是胜王的人吧。”

英王点点头:“没错。这次假意投靠胜王,王府内究竟谁是胜王的人显而易见,本王已将那些人严密控制起来。另外今天早上公主献了个连环计,可以将胜王逼上绝路,本王觉得很有可行性。咱们不妨仔细探讨一下。”

张琳琅对于探讨这些策略其实并没有太大兴趣,赶紧插口道:“稍等,张玉昨晚有个新发现,一定要先告诉殿下。”

英王见张玉兴致勃勃,心中也充满好奇,还有什么事情能比对付胜王更重要呢?

于是张琳琅把周维和那些跨时代的设计发明说了出来。

英王听后也一阵激动:“那些战舰和武器设计真如你说的那么先进,一但制造出来,定会大幅度提升我国军力。原工部侍郎周维,本王也听说过的。他们家三代都在工部任职,世代忠良,倘若真的是受冤枉被卷入五年前的那场贪污案,这对咱们来说是个好消息。张玉你可能不知道,五年前的贪污案盘根错节,株连到许多人,那时候朝廷六部清洗下一批官员,而随后补上的新官现在都与胜王党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英王越说越兴奋,颤声道,“周维的案子如果能翻,就又多了一条搬倒胜王的理由。当务之急应该快些把周维找到。”

借着这股高兴劲头,英王把公主提的连环计仔细讲了出来。如果再加上周维这个案子,似乎会更加丰满有力。

这套连环计构思巧妙,与张琳琅在上看到的精彩情节不相上下。张琳琅心想英王和公主吴瑕小小年纪,竟有如此智慧手段,真的太让人佩服了。只是这些计策虽巧妙,对于张琳琅来说却缺乏新意,无非是组合顺序不同而已。凭借着过去的记忆和见识,张琳琅又补充了一些细节性的建议。

英王当时乍听公主讲这套连环计的时候惊叹不已,现在却见张玉反应平常,又能迅速提出完善建议,心下更加佩服,认定这些计谋张玉早已想到,这次张玉无非是想给他们一个表现的机会而已。

华国天佑十三年元月,除了常规的新春节日庆典以外,还发生了几件不寻常的大事。

其中一件事情是首届全国象棋大奖赛决赛的成功举办,轰动整个雍都,棋迷们不辞辛苦蜂拥而至。最远的竟有从南方建木城特意赶来的人,此人提前一个月出发甚至放弃了除夕与家人团聚的机会。

蔡老板按照当初张玉的设想,布置场地,现场炒作,又因为象棋的新奇和与众不同的前期宣传十分到位,成功举办的初赛和预决赛为商家带来的可观收入,赞助这场决赛的时候根本用不到蔡老板再费力气游说,早有好几家酒馆争相竞标。

决赛当日万人空巷盛况空前,除了成千上万购票入场的观众,雍都各界名流也都受邀出席,有的充当评委,有的充当嘉宾。四名入围决赛的选手当场对决,两人一组,胜者角逐头名和第二名,两组第一轮输的人争夺第三名和鼓励奖。

所有的安排都不用张琳琅操心,他只需要在颁奖的时候露面就可以。

蔡老板是很细心的人,对于这四名入围决赛的棋手身份背景查得很清楚。其中一名叫苏扬的读书人引起了蔡老板十二分的注意。

苏扬家境贫寒,母亲长期卧病在床,其兄长扶风卖身得月楼,赚钱供给母亲治病弟弟读书。苏扬聪明过人,十四岁中秀才,不满十八岁就已经获得参加会试的资格,今年二月会试如果通过就能获得进士身份,到三月份便能参加皇帝亲自主持的殿试。象棋在苏扬眼中不过是小道,但为了那些丰厚的奖金,他仍然下了一番功夫钻研。这一次能进入决赛,全凭苏扬自己的实力,外加蔡老板暗中扶植草根阶层的政策。

苏扬是雍都众多贫寒学子的典型代表,而这些人里保不齐就会出现几个进士,甚至能问鼎状元。这些人将来入朝为官,都不会忘记象棋大赛对他们的正面影响。蔡老板此举也是为了将来做人脉投资。另外还有一点,苏扬的哥哥扶风公子,刚刚被张玉赎身。张玉在英王心目中的重要地位,蔡老板怎会不清楚?

综合上述原因,蔡老板决定要在决赛当晚力捧苏扬。其实也不用蔡老板操太多心思,苏扬的实力摆在那里,能与他一争高下的还不多。

最后象棋大赛的结果是苏扬夺冠,另有守城将官一名屈居第二,富商家子弟一名夺得第三,车马行伙计一名获得了鼓励奖。冠军奖金高达纹银二百两,亚军奖金一百两,季军奖金八十两,鼓励奖奖金三十两。按照门票上的号码,抽出现场幸运观众数百名,分成几个等级,奖励象棋套装或者现钱。虽然幸运观众几百枚铜钱的现金奖励比起参赛选手的奖金小巫见大巫,但是仍然刺激了现场的气氛。直到来年举办第二届象棋大赛的时候,雍都百姓仍然对第一届大赛津津乐道,赞不绝口。

张琳琅与英王、蔡老板商议,趁热打铁,策划筹办一所象棋培训学校,聘请参加决赛的这四名象棋高手任职授课。借着轰动效应,张琳琅深知搞培训比直接卖象棋更能赚钱。如此一步一步进行,象棋生意的滚雪球运动产生的一连串利益效应已经远远超出张琳琅当初的设想,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

象棋大赛是民间的盛事,而另外一件大事发生在官场,寻常百姓在最初并不了解太详细的内幕。

事情的起因是太子提议大赦天下,为庆祝英王与越国公主联姻,南国臣服等喜事。皇帝准奏,令刑部着手办理,由太子审核赦免名单。于是早已被遗忘的发配到北疆的原工部侍郎周维也蒙天恩获准返回京城。

太子这番动作,拉开了搬倒胜王一派的序幕。

【求收藏】

☆、125无时莫强求

【求收藏】

英王连环计的第一步,巧妙地借着太子之手施展出来。英王向太子提供的仅仅是周维冤案的线索信息。太子和手下谋臣就像猫儿见到了腥,立刻嗅到了其中不同寻常的意味,如果从周维入手顺藤摸瓜,仔细查找五年前那起轰动一时的贪污案细节,或许能够发现胜王一派做的手脚。就算真有巨贪,只要周维是冤枉的,就不愁找不到弹劾胜王一派的把柄。

左丞相高敏与儿子高赫受太子密令,彻查此事。高敏与右丞相鲁恒向来勾心斗角,貌合神离,互不服气,又因为分列太子党与胜王党两派,近年来更是水火不容。而当年贪污案的承办总负责人正是右丞相鲁恒,高敏早就下定决心,就算搬不倒胜王,也要借机给鲁恒一个沉重的打击。

功夫不负有心人,周维的冤情在高敏的努力下高效率地查清,在周维本人还没有从北疆返回到雍都前,就被平反。五年前的贪污案也因此被皇帝重新重视起来,朝议决定要仔细核查,力求避免像周维这样的冤假错案继续被埋没。

有高敏花样百出对付鲁恒,又加上元帅鲁飞在军方的失势,鲁氏遭受一连串打击,胜王党渐渐被逼上绝境。

胜王处在当下的情势中,愈发感觉孤立无援。此时英王无疑是胜王自认为可以抓住的一根救命稻草。

于是不用英王费唇舌,胜王就已经主动落入了连环计中的圈套。英王告诉胜王,最快解决问题的方法就是趁鲁氏还没有被整垮之前赶紧除掉太子,太子一死,高敏等人不足为惧,胜王也可以名正言顺入主东宫。只有胜王当了太子,鲁家的势力才可以保住。也只有保住了鲁氏,胜王才能在太子的位置上待得安稳长久。

关于如何除掉太子,英王提出了借刀杀人的办法。暗杀需要为刺客找个理由,眼下就有一个很不错的借口。原南国幼帝刘炯,现在的平王,被终身幽禁在雍北鹿苑,太子念其年幼孤苦,曾往慰问。平王刘炯年幼无知不足为患,可是原南国旧部仍有一部份人妄图复国,潜伏在雍北和南方秘密活动,想借刘炯名号谋反。这些人有千万个理由刺杀当朝太子。胜王最得意的就是安排暗杀的能力,只要等太子再去鹿苑的时候发难,黑锅由平王背,胜王就可以坐收渔利。

英王的这番建议很对胜王的胃口。当然英王只是概念性地描述了一下方法和目标,更细节的具体工作都有胜王的第一谋臣蒋惠负责。 如果让英王亲自负责这次暗杀,说不定还真能遂了胜王的心愿,可惜英王志不在此,而且胜王觉得论才智和忠诚蒋惠比英王更能胜任。

英王心中暗笑,蒋惠此人有多少本事,从以往那些事情就可窥见一斑,如果让蒋惠负责暗杀的策划和控制,对英王来说是大大有利。英王几乎可以随心所欲操纵全局,产生胜王无法预料的结果。

天佑十三年元月末,平王染风寒卧病在床,太子往雍北鹿苑探视。

在此之前太子也去过鹿苑,但都是例行公事,监督视察的意味远大于关心和问候。这一次,表面上太子纯属为了表现仁德的形象,在南国降臣面前做样子,暗地里却是为了另一桩大事。

平王染病,皆因一场大雪而起。久居南方的平王从没有见过下雪,才七岁的小孩子,正是活泼好动的年龄,除了不能出鹿苑的范围,平时起居玩耍随心所欲。平王还是南国幼帝的时候,在皇宫内行为举止受到很多束缚,每日按时上朝,学习各种知识和礼仪,反倒不如现在逍遥快活。所以下雪贪玩,又无人管束,自然受了风寒发烧卧病。不过平王病情并没有外间传闻那么严重,经随侍在鹿苑的原南国御医诊治,康复迅速。

平王是否病愈,都不会影响太子的面子工程建设。外界需要知道的是太子看望完平王之后,平王病情才日渐好转的“事实”。

太子在出行前得到英王的消息,说胜王要趁机行刺太子,并想栽赃给平王。按照英王故意表现出来的意见是太子应该取消行程,不能给胜王可乘之机。英王用的是激将法,他深知以太子的性格是绝对不会在此时示弱。在太子眼中,胜王党已经是穷途末路,苟延残喘,困兽犹斗,不足为惧。

太子心想,如果胜王真的胆敢行刺他,就算他不去鹿苑,胜王的刺客仍然会选择其他的时机动手。高敏父子都进言,应该好好利用这个时机,将胜王的狼子野心公之于众。

高敏父子这番建议其实更多考虑的是自身利益。鲁氏已经因为贪污案的事情气焰跌入谷底,如果能迅速铲除胜王,鲁氏必然倒台,根本没有机会蓄势反攻;如果时间拖得太久,让胜王继续嚣张,鲁氏树大根深,很有可能死灰复燃。机不可失,时不再来。高敏父子一致认为太子应该将计就计,翻云覆雨主动出击,将胜王赶尽杀绝。

英王用的这套连环计,巧妙之处就在于英王本身不必出太大力气,甚至不必亲自参与其中,只需要在关键的节点推一把,胜王党太子党就会一步步泥足深陷,斗个你死我活。其实若非胜王党和太子党的这些人本性中存在争权夺势好大喜功的因子,也未必这么快就会上套。

现在的情况已经变成太子和高敏父子一门心思要置胜王于死地,英王衷心的劝阻反被视为妇人之仁。太子党被幻想中的胜利冲昏了头脑。而胜王党更是充满信心,他们布置了几批人马潜伏在鹿苑,只要太子来了,就没有机会再离开。

英王看到胜王如此大费周章地布置,不禁有些心动,若是胜王侥幸成功,太子身死,英王再反咬胜王,那岂不是一石二鸟,一举消灭了太子党和胜王党?英王把这个想法私下里与张琳琅讨论,却遭到张琳琅强烈反对。

乍听英王如此说法的时候,张琳琅第一感觉是有些愧疚,于心不忍,或者说是妇人之仁。张琳琅奉行的原则是人不犯我我不犯人,人若犯我,我也要掂量掂量再决定是否回击。

胜王屡次三番派刺客加害张琳琅,但若非有英王支持,张琳琅并没有那么强烈的欲望算计胜王。而太子虽然也威逼利诱过张琳琅,但毕竟是最初让张琳琅傍上英王这棵大树的人,张琳琅内心深处对太子还存了一份感激的。

另外在张琳琅看来,一国之君能够随心所欲享受生活的实在不多,太子将来继承帝位终生为国事操劳,这么辛苦的工作,就算拱手相送让给张琳琅,张琳琅也绝对不接受的。张琳琅以自己的享乐观为英王打算,认为英王实在是没必要上赶着争夺太子之位,还不如顺其自然,及时行乐。

所以张琳琅苦口婆心地劝道:“殿下,现在何必急于争太子之位,命里有时终须有,命里无时莫强求,……”

☆、126计中有连环

【求收藏】

张琳琅酝酿好感情正要将自己的真实想法讲出来时,英王忽然恍然大悟激动道:“张玉,你说的没错,现在的确不能急于求成。胜王党可以倒台,太子党却必须维持下去。父皇是极精明的人,咱们玩的这些手段最终都逃不过父皇的法眼。胜王计划暗杀太子是谋逆,其罪当诛;如果太子死于非命,本王揭发胜王,就算能成功,却无法避免两大后患。一是会寒了父皇的心,本王知情不报甚至是幕后操纵让胜王与太子手足相残坐收渔利,如此冷血,不忠于国家在先,背叛兄弟在后,与禽兽何异?另一大后患就是无法一次性根除或者转化胜王党和太子党留下来的势力,这些人群龙无首,却都很难接受本王的控制,就算能被本王招揽的也只是墙头草而非真正有才华骨气从心中臣服于本王的人,本王要那些墙头草有何用?”

张琳琅额头上冒出一滴冷汗,心中一阵恶寒,英王的思维果然不是一般的复杂,这哪里是一个十六七岁的小孩子该想的问题?难道说皇权真的如此诱人,可以产生巨大的刺激彻底改造一个人的正常性情么?

张琳琅惊愕地半天说不出话来,不过转念又一想,英王追求权利恐怕是为了实现更高尚的理想,为了一统天下为民造福的梦,才会如此。毕竟天下应该交给有能力有理想的人统治,让张琳琅从英王、胜王和太子三人中挑一个,最适合当皇帝的自然是英王了。

英王见张玉沉默不语脸上阴晴不定,一时猜不透张玉的想法,只能继续讲道:“而继续维持太子党的不败地位,胜王倒台后太子就会成为大家重点关注的对象,本王则可以暗中建设完善自身实力。”

张琳琅此时已经渐渐明白英王对于太子之位的执著和狂热。她没有高明的理由和说辞劝阻英王的行动,唯有尝试把英王拉出斗争的核心漩涡,就与当初的想法一样,如果离开雍都,会否能继续悠闲下去呢?

张琳琅想到这里,出言道:“殿下,胜王倒了,太子恐怕也不会容忍身侧再有第二个胜王出现。到那时不如主动请缨外放出去,远离雍都,远离朝廷监视,免得在圣上和太子眼皮底下整日束手束脚。”

英王立刻拍手称赞道:“高啊!实在是高!这就是以退为进,韬光养晦的真谛吧?本王如果外放到地方,按照祖制,可以模仿朝廷建制,设立藩国,虽然需要朝贡也不能私自离开封地,但这样就可以名正言顺培养各方面人才。表面上本王作的姿态是绝无野心争权,迷惑麻痹太子,等到本王实力足够强大,积累的功绩无人能够取代的时候,如果太子失德,本王继承大统的机会要远高于其他人,而且也不用愁没有嫡系亲信人才接手国家事务了。”

话已至此,张琳琅多说无益,唯有连声附和。

不光是英王在胜王那里有很多眼线,太子在胜王身边也安插了不少卧底。胜王布置暗杀的大部分情况,太子都一清二楚。除了主要的一名刺客身份莫测以外,基本上不用担心其他。英王探听的消息是胜王打算亮出苦心培养多年的最后王牌死士,但是关于这名死士擅长什么有什么特征等等情况,胜王却不肯透露半点口风。

张琳琅听说雍北鹿苑是一大片皇家园林,三面环山,中心是一块小平原,放养着许多野生动物,比如小鹿小马小牛小羊,尤其在冬日雪后,举目四望,这些动物们悠闲地在草地上溜达觅食,云淡风轻,山峦相应,风景独特。他其实非常渴望在有生之年去这样的地方看看,当然免费的有人伺候招待最好。

白发人派来的监工陈一和邵海催促张琳琅多次,显然对其工作进度很不满意。但是张琳琅自己心里没有把握事情真如设想那样,或许就算太子顺利搬倒胜王,雍都也未必能发生什么动乱。另外借张琳琅十个胆子她也不敢对外透露太子党和胜王党暗斗得内幕。眼看就要到二月了,张琳琅即使很乐观,潜意识里也自觉时日无多,及时行乐的念头支配了大脑主要思维。

所以张琳琅大义凛然地提出,愿意跟随太子一起去鹿苑。而英王则坐镇雍都,免得胜王在雍都狗急跳墙发生变故。

英王心想,张玉果然是胆色过人有勇有谋,为了确保他们的计划顺利实施,不惜以身涉险陪同太子去鹿苑作饵。以张玉的才智武功,就算胜王有什么王牌死士都不足为惧了。尽管英王对张玉的武功很有信心,临行前仍然送给张玉一身金丝软甲,嘱咐张玉贴身穿好。现在是冬季,人们衣服臃肿,将软甲贴身穿,从外边基本上看不出来。太子也是用这方法以防万一。

高敏父子曾经提议太子使用替身,不用亲自涉险。但是太子认为胜王的王牌死士未必能那么容易蒙骗,不入虎|岤焉得虎子?太子决定亲自披挂上阵。太子的策略是,只要胜王在鹿苑发难,首先保住自己性命,刺客或生擒或击毙。刺客死活不是重点,太子有的是手段,甚至能让一具尸体“招出”幕后主使。行刺的事实只要发生,就算是胜王有一万张嘴狡辩,圣上也能明断是非。另外还有一种可能,是在刺客行刺前,就被太子的人发觉,严密控制起来,这样太子的安全可以得到更大保障。

雪后初晴,天气大好。

太子一行顺利到达雍北鹿苑。

张琳琅从马车中走出来,伸了个懒腰,呼吸了几口新鲜的空气,带着郊游的心态兴奋地四处观望,果然白茫茫的雪原上隐隐约约可以看到三五成群的动物散步,气氛悠闲而宁静。原本张琳琅很同情被终生幽禁在此的平王刘炯,可是现在反而羡慕起来。与那些被名利权势束缚在雍都,每日早起上朝,整天勾心斗角,时时算计他人,又刻刻防备被他人算计的皇子大臣们相比,平王反而幸福许多了。

张琳琅回忆起自己与平王差不多大的时候,最想要的无非是不用上课做作业,没人管可以随意玩耍,养许多小动物陪伴。所以张琳琅推测,如果平王的心灵尚未被污染,估计也会很喜欢这里。有所失必有所得,老天其实很公平。

太子是以探望平王病情为由,自然不会要求平王亲自出迎。由鹿苑的内侍总管接待,直接引入平王寝宫。

穿过庭院楼阁,远远地就看到平王寝宫门前围着一圈宫女,有惊叫喧哗,似乎发生了什么事情。

太子皱眉问道:“出了什么事情?那些宫女为何在平王寝宫门前吵闹?”

内侍总管赶紧陪笑道:“太子莫怪,那些宫女应该是在陪平王殿下的骠骑将军玩耍。”

太子疑惑道:“骠骑将军是什么人?”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