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便是。 秋读阁如果他们真的是像他们自己所说那样,为了那件事而来的,却也可以谈谈。他们既然费尽心思把我们救回来,就不会轻易让我们死去。如果能够想办法回到紫禁城,那就什么都不用担心了”
婉贞想了想,倒也是这个理儿。现如今,自己这三人固然是欠了张夫人他们天大的人情,可他们不也是有求于自个儿等人么?如果这真的是一桩互利互惠的事情,双方都有好处,也就无所谓什么人情不人情的了
光绪爱怜地伸出手来,轻轻抚过她的脸颊,柔声道:“好了,别想那么多了。如今人都还没见到,枉下结论最是要不得的,抓紧时间赶紧补眠才是正经。你瘦了那么多,一定要好好休养一下才行。”
他的声音中有着几分歉疚,想来这番消瘦,除了日夜照顾自己的原因外,还有着殚精竭虑的因素吧?她本来极不喜欢掺和到这些事情里面去的,现在却不得不打起了十二万分的精神来应对,确实也苦了她了
第三百一十六章 因由
夫妻两人交颈而卧,竟然真的又沉沉睡了过去。这一睡就睡到了第二天早上,婉贞固然变得精神奕奕,光绪看起来也比昨儿个好了很多,更加的有精神了
他们两人相亲相爱、互相体谅,很快就把精力补了回来。然而钟德全却一直在旁守着,不敢擅离职守,这几天下来,其实也已经累得不行了。婉贞看了看他苍白的脸色,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好了,小钟子,你也赶紧下去休息休息吧,皇上这儿有我呢,保证误不了事儿”
钟德全确实有些支撑不住了,闻言感激地看了婉贞一眼,躬身说道:“多谢娘娘体谅,奴才就恭敬不如从命了。奴才就在隔壁的屋子里,娘娘若有什么吩咐,只管叫醒奴才便是。”
婉贞笑着点头,道:“知道了,你快去吧。”便将他赶了出去。
不一时,又有人来送上今日的早点和汤药,婉贞照例先服侍着光绪吃了饭,然后才喝下那苦涩的药水。良药苦口,虽然麻烦了一点,但光绪确实在以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康复着。
喝完了药,有人进来收走了碗筷和药碗,婉贞刚想跟光绪说点儿话,却听见门口张夫人的声音说道:“皇上,娘娘,我能进来么?”
婉贞和光绪对视了一眼,心中默契至极。婉贞笑了笑,扬声说道:“是张夫人么?请进吧。”
门“吱呀”一声推开来,随即一个窈窕的身影走进了屋里,三十多岁的年纪,身上一副淡雅从容的气质,正是张夫人。她的身后只跟着一个梁医生,两人看了看光绪和婉贞,并不像一般人那样下跪,只是平静地站在那里,就像面对着普通人那样,没有丝毫的卑微怯懦,镇定自若。
她看了一眼床上的光绪和床边的婉贞,笑着说道:“皇上,娘娘,该换药了。”
婉贞听了,赶紧让出位置来。梁医生走上前,也是一派淡然地说道:“皇上,我要换药了,请您配合一下吧。”
光绪皱了皱眉头。他习惯了别人的三跪九叩,高高在上,此时乍一见到不把自己放在眼里、平等相待的两人,自然觉得有些难以接受。不过他倒是很清楚形势,并不是个死要面子活受罪的人,知道此时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对方是**党人,肯救他的命就不错了,不能指望他们对他卑躬屈膝。因此,倒也强压下怒气,生硬地点了点头,一言不发,算是默认。
婉贞在一旁看着,生怕他的倔性子发作得罪了梁医生,没人给他治疗的话事情可就难办了,因此赶紧走上前,给梁医生打起了下手,帮光绪换药。因为光绪行动不便,这也算是个体力活儿,以前一直都是钟德全的差事,婉贞本不够力气的,但此时光绪已经醒了,有了一定的行动能力,所以她做起来倒也不算吃力。
梁医生看着这对夫妻,翘了翘嘴角,也不说话,径自就开始了换药的工作。光绪的伤口是在前胸,换药的时候无论如何都难免扯动伤口,痛得他几次都让叫声溢出了嗓子。然而他虽然痛,却也坚持了下来,换好之后便已经脸色苍白、气喘吁吁,额头上全都是虚汗,却仍旧紧抿着嘴唇,倔强而高傲。
梁医生看在眼里,对这个皇帝的印象又改观了几分,但面上却不动声色,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以后便回到了张夫人身后,默默地站着,俨然一副唯张夫人之命是从的样子,可见两人之间毫无疑问张夫人才是那个真正主事的人。
婉贞不由得多了几分好奇。也不知这张夫人究竟是什么人?能够以女流之辈掌握这么大的权利,必定不是寻常之辈
张夫人一直等到光绪的呼吸慢慢平稳下来,伤口不再那么痛了,才又微微笑着开口道:“皇上,您感觉如何?娘娘,这些日子过得可还好?若是还有什么想要的、缺少的,只管告诉我,我一定补上。”
光绪深深地看着她,深幽的眼神中看不出任何情绪来,只是淡淡地说道:“张夫人太客气了。朕已经听贞儿说了,这几日多有打搅,既然如今朕已经醒来,便该回宫去了才对,又怎能继续厚颜麻烦夫人呢?”
张夫人神色不变,丝毫不奇怪光绪一醒来就要走,只是笑着说道:“皇上的心情我可以理解,不过您的伤势说重不重,说轻却也不轻,目前还不适合移动,否则伤口怕是会裂开来,您的手术可就白做了。我并不是对您不敬,不过为了您自己的健康,还是委屈您在这儿多住两天吧,等您的身体好了,我们一定送您回去,绝不食言”
光绪眼中的神色变幻莫测,不知道这女人说的究竟是不是真的。但婉贞却不管那么多,对她来说没什么比光绪的健康更加重要,再加上经过这几日,已经慢慢相信了张夫人,因此恳求道:“皇上,您身上的伤还没好,冒然移动万一再出点什么事可怎么办?还是多住两天吧,相信应该不要紧的。”
光绪看了看她,又看了看张夫人,咬了咬牙道:“让朕在这儿多住两天也不是不可以。只不过国不可一日无君,朕离开久了,怕朝廷内部会出乱子,需得送个信儿回去才行。”他紧盯着张夫人的眼睛,想要看清她对这个要求的反应。
张夫人神色淡然,笑了笑说道:“您的要求很合理,没有问题,我们完全可以照做。不过,在您养伤的这段时间,机会难得,希望我们能够放下陈见,好好开诚布公谈一谈,您以为如何呢?”
这点倒是没有问题。既然已经决定留下来,那么趁此机会了解一下这些人究竟是怎么想的也不错。毕竟是他们救了自己的性命,光绪不会连谈话的机会都吝于给予。
点了点头,他道:“张夫人有这个心,自然很好。就算你不说,朕也答应了贞儿,会跟你们找时间谈谈的。”
张夫人很是高兴,道:“如此甚好。那,我这就派人去给醇亲王送信去。”
她走了出去,不一会儿又走进来,笑着说道:“已经派人去说了,皇上尽管放心,就在这儿安心养伤吧。”
光绪看了她一眼。她说是派了人,然而真正派了没有却谁也不知道。这件事情是没法追究的,他也不打算在这上面做文章。本来说要派人去送信不过是为了考验一下他们,看看他们的反应而已,却也并未真的就指望他们送信什么的,因此倒也不甚在意。倒是有另一件事情他心中一直放不下,于是便看着张夫人问道:“张夫人,朕这次受伤受得莫名其妙,心中很是疑惑。想必你们一定知道究竟是谁、为什么会干这种事吧?能否跟朕好好解释解释?”
婉贞一听,顿时也集中了精神。这次光绪受伤,她一直全心全意照顾着他的伤势,根本就还没机会过问这件事。如今听光绪提起,自然是要认真听听,对于那胆大包天,妄图行刺光绪的人,恨之入骨
张夫人犹豫了一下,随即看着他们笑道:“这事终究是要让你们知道的,现在就说也未尝不可。”她给梁医生递了个眼色,梁医生便退了出去,她自己则坐到了一边的凳子上,看着婉贞,笑道,“此事说来话长,娘娘也请坐着听吧。”
婉贞笑了笑,就在床边坐下来。光绪伸出手去,拉住了她的,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张夫人看着,眼中闪过一丝羡慕,然后缓缓说道:“说起这件事,就不得不说说我曾经跟娘娘说过的,**党也分为两派的事情。 ”
婉贞点了点头道:“我记得。你们现在有两种主张,一种是想要彻底的**,建立民主共和政府,一种则是想要君主立宪,避免内耗和损伤。”
张夫人笑道:“难得娘娘记得这么清楚。没错,我们分成了两个不同主张的派别,因此也就走上了不同的**道路。我们自然是想办法跟娘娘搭上了线,而另外一派的人则在寻求武装推翻大清朝廷的方法……哦,对了,不知道你们知不知道,即使是主张推翻朝廷的那个派别,手上其实也没有多少自己的武装力量,根本不是朝廷的对手。”
婉贞心中一动,似乎把握到了点什么。光绪握着她的手忽然紧了一下,她转头看去,却看到他眼中燃烧着的怒焰。想来也是,有人在他面前口口声声说着要推翻大清,他不生气才怪呢
安抚地拍了拍他的手,她转过头来,看着张夫人,笑了笑说道:“既然他们没有足够的武装力量,那么想要达成目标就自然需要借助别的方法了。”
张夫人点点头,笑道:“是的。他们自己的力量不够,就想到了借助别人的力量。然而现在,朝廷的武力一步步加强,跟几年前简直就是天差地别,如今中国能够跟朝廷抗衡的力量并不多,他们其实并没有多少选择。原本他们想向列强求助,但终究未成事,列强做事全看利益,跟现在的朝廷作对对他们来说没有任何意义,自然不会轻易支持,无奈之下,他们就把眼光转向了北洋一系。”
第三百一十七章 恼怒
“什么?”婉贞大吃一惊,“北洋一系?”
她忍不住跟光绪对视了一眼,看到了彼此眼中的震惊。
袁世凯向有不臣之心,跟皇室也早就是针尖对麦芒,针锋相对了许久。只不过光绪他们一直隐忍,没让袁世凯等人抓到任何把柄或是机会,反出朝廷,所以表面上还能受朝廷约束而已。但如果他们跟**党搭上了线,打着民主共和的旗帜,行叛逆之事,却实在是个再好不过的借口。在婉贞前世的记忆中,袁世凯可不就是这样上位的?
她忍不住变了脸色,怒斥道:“荒唐跟袁世凯他们勾结,这不是与虎谋皮吗?就算借着北洋一系的手推翻了朝廷,他们以为他们能够镇住以袁世凯为首的那些恶狼吗?难道就不怕被他们过河拆桥、倒打一耙?”
光绪一言不发,气得满脸铁青,差点一口气就喘不上来。婉贞见了,吓了一跳,赶紧给他抚胸顺气,好不容易才缓过劲来。
张夫人也被这番变故给吓到了,便有了一丝犹豫。看来光绪的身子还是太勉强,现在就说这些似乎有点不合适,于是迟疑地说道:“皇上……要不您先歇歇,咱们回头再谈吧。”
光绪大口大口喘着气,脸上青白交错,眼神却比任何时候都要坚定。他摆了摆手,喘息着说道:“不……不必,就……就现在说吧。我倒要看看……他们究竟还做了些什么大逆不道的事情出来”这个“他们”,也不知是指的袁世凯等人还是**党人,或者两者皆有?
张夫人不由有些讪讪。不管怎么说两派**党人名义上还是一家,被人这么说她脸上也无光。但方才婉贞的一番话提醒了她,跟袁世凯等人联手固然可以解决**党人武装力量不强的缺点,但双方力量相差悬殊,难保不会发生袁世凯等人借着**党的名号为非作歹的事情。她心头不由一震,看向婉贞的眼神也多了一丝异样,没想到他们众多成员一起,居然都还不如这位娘娘看得透彻她却哪里想得到,这些都是婉贞前世的记忆中确实发生过的事情,自然一下子就能想到其中蹊跷。
光绪执意要继续,她便也不好推辞,于是接着说道:“他们跟袁世凯等人接上了线以后,具体怎么商量的不得而知,他们知道我们不赞成,自然连我们也瞒着。不过我们毕竟是一家,彼此行动间多多少少都会露出些端倪来,这次他们鬼鬼祟祟的样子,被我们发现了,一查之下才知道原来皇上和娘娘都出了宫,我们就知道事情不妙,暗中派人跟着,这才发现了这次的行刺事件。事情紧急,我们没有时间通知你们,只好暗中接应,将你们带到安全的地方,却没想到还是迟了一步,让皇上受了伤害。”
说到这里,她的眉间不由闪过一丝懊恼。当他们发现对方的行动时,顿时便知大事不妙。那些人想得也太简单了就算成功除掉了光绪又怎么样?朝廷已经不是以前的朝廷,醇亲王、多罗郡王等人都是有本事的,现在朝廷的武力又算得上强盛,对上北洋一系也未免就没有还击之力。再加上态度暧昧的列强,万一到时候倒向了朝廷一方,北洋军并没有必胜的把握,反倒将他们**党推到了风口浪尖上。到时候,谁能够保证袁世凯那样的小人会出死力保护他们?随时被人出卖都不奇怪
况且这位光绪皇帝还算是好的,至少有个开明的皇贵妃,自身也还能听得进去劝,有他们俩在,君主立宪的事情就有了两分可能。可若是换个皇帝,谁知道还有没有兴趣跟他们这些“叛逆”接触?到时候可不就只剩下了武装抗争一条道路?那中国得死多少人才能达到目的?
很明显那些激进分子就是被袁世凯等人当枪使了。指使**党人去行刺皇帝,成了固然好,北洋军就可以趁乱起事,对朝廷动武;不成的话也没关系,反正是**党人做的,与北洋军何干?**党人身上的罪名不止一个,再增加一点又有什么关系?
暗自懊恼那些人成事不足、败事有余,他们这才急急忙忙找了过来,好在还来得及,在最紧急关头救下了身受重伤的光绪皇帝,没让既定的计划发生太大的偏差。至今想想当日的凶险,她还是一身冷汗。
听完了这番话,光绪和婉贞各有一番滋味在心头,久久没有出声。即使婉贞一直对**党人心有怜惜,甚至有些认同,此刻也忍不住大为光火,对他们伤害光绪的事实大为不满。虽然如今光绪捡回了一条命,可一想到当时的情形,她还是觉得一阵后怕,差点两人就天人永隔的事实足以令她对那些行刺之人怀恨在心。而光绪则更是将那些人恨之入骨。对他来说,不论是为了自己还是江山社稷,那些人都是极大的隐患,必除之而后快的。但这番心思当着张夫人的面儿却说不出口,毕竟不管出于什么目的,人家总是自己的救命恩人,多少还是要给点儿面子的。因此他只能憋闷在心,那脸色就不可能好看到哪儿去了,青里透着黑,黑中渗着白。
看到两人这副模样,张夫人知道今日的谈话应该告一段落了。她笑了笑,站起身说道:“皇上,娘娘,事情的经过就是如此,家门不幸,倒是让两位笑话了。皇上身子还未完全康复,需要多多休息,我就不多打搅了。若是二位有什么需要的,请尽管跟我说,能做到的我绝不推辞。”
婉贞回过神来,勉强笑着说道:“多谢张夫人如实相告,救命之恩,我们谨记在心,一定会报答的。”
张夫人张了张嘴,想说报答不用,答应他们的要求就好,然而此时此刻确实不是提这件事的时候,也只能打住了。她摇了摇头道:“本就是我们该做的事,怎当得起两位的报答?你们好好休息,我先出去了。”
婉贞点了点头,送她直到门口才又转回来,就看见光绪靠在床头,愣愣地不知在想些什么,不由叹了口气,柔声说道:“皇上,事情既然已经过去了,就不要再放在心上了。您的龙体要紧,还是赶紧歇着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