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你就少说两句吧,小心被抓了。 ”
“不会,都几百年前的事情,谁还不让说了。现在可不是大汉皇帝,是咱赢氏皇族大将军说了算。谁会为难?说起来,你们知道我家的来历吗?”
“白二狗。你不是要说你是大将军白起的子孙吧。”
“你怎么知道。”
“你就吹牛吧,自从大将军是大秦皇族后人的消息传开后。我都见了几十个大将军白起地子孙了。”
一下子被说地脸红的汉子还争执到:“我是真地,实实在在的,家谱上写着呢。”
“我说二狗子,”一位上年级的老汉说到:“你就别吹牛了,你家那来的家谱,别想歪事。咱老秦人的脊梁是板硬的,别以为先祖是厉害人物就能有什么特殊。都一样。你要是自己没本事。你就别给你先人丢脸。”
喝了一口酒,老者继续说到:“你以为咱们大秦是怎么来的。不管是从前地始皇帝还是现在的大将军,都是一刀一枪打下来的。你以为这天下是怎么来的?没有不劳而获的事情。”
“不过说起来,咱大将军真是厉害,你看大将军的士兵,那才叫雄虎之师。”
“废话,你以为大将军的兵那么好当的?你连个护军都选不上,别说军队了。还是好好种田,多弄点粮食是正经。”
“三姥爷这话是正理,还是好好种粮,现在日子好过多了。是谁给的?还不是大将军,明年我还想把家里的小四送到学宫去读书呢。”
“不是吧,老于,你还有钱送孩子去读书?”
“哈哈,本来是没钱地。前年我家可是都快揭不开锅了,靠着大将军给的赈贷才没饿死。可我家大小子争气,去前大将军出征,他选到军队里了。这次回来说是立了功,杀了个什么甲士,我也不明白,反正大将军给的赏赐够我们全家吃个三四年的。”
众人一片羡慕之声,那边老汉也称赞:“你做的对,我看你家小四机灵,是个有出息的。送去读书,将来就是不做官,但是这有知识的人总比咱们这些庄稼汉强不是。”
“不过做啥也比不上给大将军当兵啊。哥几个都知道,当初我家穷啊,谁家姑娘也不想嫁过来,可现在,我家大小子一当上兵,好些人家都打听想把姑娘嫁过来呢。”
“老于你也别得意。你以为这兵是好当的?战场上那是玩命地,一不小心命都没了,还说什么啊。”
那老头却发怒了,一拐杖就敲过来了:“放屁,没有这些人,你以为咱们能坐在这里喝酒?你还是不是我老秦人,这点骨气都没了,怕死就不要出来丢人,赶紧滚回家去。”
一连串地赔礼道歉才让老头火气消了一点:“你们都听好了,当年我们老秦人就没有怕死的。先秦时候六国强大不?匈奴人强大不?可我老秦人一边和六国打仗,一边还将匈奴打地屁滚尿流。这就是骨气,记住,我们的脊梁永远是直的,就是死也是直的。”
众人连连点头,一人问到:“你说现在大将军要登基,会不会有人不乐意啊?”
“谁敢?谁敢反对,我老头子先不放过他。“我是说楚人,齐人什么的。”
“啥时候了?还这一说?现在那里还是什么楚人,齐人,现在都是汉人,明白吗?全天下都是汉人,没有什么齐人,楚人了。大将军可是明文说过的,你是想违逆大将军的意思?你小子,活的不耐烦了?”
“是,是,你老别生气。我们就等着陛下登基的时候去看看了,想想那场面,该是多大啊,这辈子能见一回,死了都值。”
“那有啥,就在长安举行。到时候咱们也去看看,近了不行,远远的看看也好啊。”
一群人相约在登基大典那天都去看看。而各地抱着这般心思的人也是不少,可惜这一下也忙的京兆尹焦头烂额。……分割线
纪元历法,我们的炎黄文明那么早,现在我们却在使用西元历法。郁闷啊,只能在里写个炎黄历法出来,在书中要让世界都使用我们的炎黄历法。以后我写时间都会写城炎黄xx年。而炎黄元年定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之时(炎黄元年公元前221年),那个时候统一文字,第一个大一统王朝,是我们华夏文明的正源。炎黄子孙们,让我们的文明震慑全世界吧。
风起云涌二百七十四章王朝的代价
更新时间:2009…5…318:36:38本章字数:6300
张燕现在心神不宁的在自己的军营之中,现在他很犹豫,很彷徨。他很清楚,反对郑啸,搅乱登基大典根本就是不可能的。
长安九门,没有军令他的士兵根本不能进长安任何一处城门。他只有一千五百士兵,而且他敢说,士兵们听到是造反的命令后,九成的士兵会违令,甚至抓捕他这位长官。
可是有心不按照那神秘人的意思办,不行啊。自己的把柄在人家手上呢。自己屡屡与郑啸做对,这郑啸能饶恕他已经很不错了,要是自己在露出一点不臣之心,不管是真的假的,自己的命怕是都保不住了。
那些神秘人,来无影,去无踪,只有在军营之中,才能感觉到安宁。这大军之中,自己是一时安全了,但是以后呢?该如何行事?
“报,将军,大营之外有人称是您的故人,请您相见。”
“不见,不见。”张燕是心烦意乱,这要是那些逼自己造反的人:“等等,请他进来吧。”
不见也不是办法,躲的了一时,躲不了一世。若这些人真的构陷自己造反。那自己有嘴说不清了,郑啸不会轻饶了自己。
来人虽然换了衣服,但是张燕一眼就能看出来是那晚上来自己家中的人。挥手让亲卫出去,等没有人了才说:“你到军营来做什么?还嫌我死的不够快吗?”
“将军放心,我的身份是很合理。不会给你带来麻烦,只是将军你下定决心了吗?”
“我想来想去,这个事情都是不成的。郑啸登基大典的时候必然防备森严,我这点人什么也做不了。在说。要谈也要你背后的主子来谈。”
“呵呵,将军何必着急,我完全可以代表我主。我们不要求将军您去杀掉郑啸,我们地目的是传国玉玺。难道一定要在登基大典上才能拿到传国玉玺不成?”
“你……你到底是什么人?”
“我是什么人不重要,将军知道我是为你好就行了。将军差遣你的士兵进城换防,而后突袭将军府,我们抢了玉玺就走。事成之后哦,南阳郡就是你的领地了。”
“废话,南阳郡现在在大将军手中。”
“有我主帮助,这南阳郡就是你的了。而且我主自然会保你平安。”
“你是刘备的人?”
“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你能不能得到做的到我主要求的事情了。而后的事情自然不用你操心。”
“你要我怎么做?”
“让你地士兵伪装去大将军府邸。然后进攻,把将军府的守卫拖住一段时间,就这么简单。张燕一听,不是公然造反,那还好。伪装去进攻将军府?开玩笑,和送死一样,郑啸地府邸防备是何等的森严。这些人不是去送死?
最后张燕只有无奈的答应,因为他看见这神秘人手中拿的是他儿子的最喜欢的贴身玉佩。自己的家人被他控住了?疏忽了啊…………
“好。希望你家主人能重承诺。什么时间行动?”
“明天晚上子时动手。@@首@@发@”
“太仓促了吧?我怎么调派人手啊?”
“哈哈。那就是将军地事情了。”
“你…………你。”张燕气的说不出话。
“将军记得,最少也要拖住将军府守卫半个时辰。否则,将军地家眷怕是要吃苦了。”
张燕颓废地点点头,无奈的答应了。张燕在紧急的调配人手,可惜他的异常被军中之人低级军官禀报了上去。
郑啸接到这个消息,叫来贾诩,问起该如何行事。贾诩呵呵一笑:“贼子想要玉玺,那便给他们一个玉玺,做个假玉玺还不简单。派人跟踪。也可以趁机将这些贼子的幕后黑手抓出来。就是抓不到幕后黑手,也要把他们的巢穴给剿灭了。”
“好。只是这张燕,愚蠢,完全被人当枪使了。还有,通知张绣,谨慎小心,南阳那边不能有失。”
第二天张燕果然动手了,混进来了两百多人,全部是他当初黑山军的旧部心腹。其他人他实在不敢调动,害怕走漏了风声,可惜风声已经走漏了…………
“将军,用火箭吧,烧起来就好打了。”一个手下来禀报所有人都就位后又说起。
“放屁,这是什么地方。娘的,放起火来我们怎么冲?这不是告诉旁边的军队我们在攻打将军府吗?我们地目标是郑啸地脑袋,横竖是个死,一会跟随我杀进去,杀掉郑啸。要不就是他死,要不就是我亡。明白了吗?”
“将军,放心,这些人都黑山军的老兄弟,虽然人数不多,可都会为将军效死地。”
“好了,去准备吧,子时进攻。”
与此同时,郑啸家侧面也潜伏了一群人,一个人好奇的问到:“大头领,这张燕能顶住吗?我怕他变卦。”
“不可能,张燕现在走投无路,只有杀了郑啸他才能活。我早就计算好了,你以为他张燕只是牵制?不会,他会拼命的去杀了郑啸,你们就等着看张燕拼命为我们争取机会吧。”
“那我们怎么办?”
“一会等前面厮杀起来了,我们也杀进去。你带人厮杀,声势越大越好,我带人去取玉玺,机会只有一次,我们损失了很多人手才得到这个消息。谁都不能有失误,否则别怪我下手无情。”
郑啸却在府中密室之内,问典韦:“一切都准备好了吗?”
“主公您放心吧,这些兔崽子已经进网了。就等时间到了收网了。”
“好,你守在门口。等他们得手了就将这些人一网打尽。至于张燕,能生擒就生擒。不能生擒就诛杀吧,但是不能让他跑了。去吧。”
长安的夜晚一样是热闹的,现在没有实行宵禁。现在的长安是一座不夜城…………而大将军府一切入场,没有任何区别,只是多了两拨人。
守门的士兵被暗箭射倒,张燕带领黑山军地人都蒙面冲了过来。将军府的守卫一边高喊,一边和张燕的人展开厮杀。
侧院中也展开了一阵厮杀,被不明身份的人物偷袭。||首…发||几个将军府仆役装束的人,趁乱失踪在黑暗之中,轻车熟路的向郑啸的书房而去。他们得到的消息是玉玺在郑啸书房之中,有专人看守。
可他们中间的两人可是江南二剑。打遍江南无敌手,近距离搏斗还会害怕其他高手?有这两人出手,其他人帮忙掩护就是了,必然能拿到手。
果不其然,有这两人出手,书房中的八名卫士皆被刺倒,一人将装着玉玺地盒子打开。正要查看。外面又是一阵喊杀声,援兵来了。
匆匆扫了一眼。大体鉴别了一下。大概是真的传国玉玺。领头地一挥手,抱起盒子就冲了出去。在众人的护卫下杀出一条血路,逃了出去。
立即就有回报郑啸,郑啸只是轻轻的说到:“收网吧。”
张燕带着人和前院的亲卫们厮杀,他很是惊讶。这郑啸的亲卫果然名不虚传,前面只有三十来人,却阻挡的自己两百多人不得寸进。也幸好只有这点人,那神秘人不知道用了什么手段居然把将军府的守卫抽空了。
就是这样,他张燕也等不起。一旦其他军队赶到了。他就死无葬身之地了。
“弟兄们。给我杀。”张燕一边大喝,一边带头冲了上去。
可惜他刚冲到一半就看见四面阴暗处出现一群群士兵。将他地人全部包围住了。而领头的人一袭白衣,正是赵云赵子龙。
“张燕,你还不束手就擒?”赵云一声大喝。
张燕绝望地摘掉脸上地蒙面巾,面如死灰,完了。自己完蛋了,这些兄弟们也完蛋了,赵云的人一到,他永远也没有机会了。他知道自己根本不是赵云一合之敌。更不要说这些杀气腾腾的士兵了,他张燕来的匆忙,一张弩都带不进来,而现在无数弩箭正对着他和他的手下。
“和他们拼了。”张燕发出一声绝望的呐喊,好像月夜中受伤的孤狼一般,再次冲了过去。
可惜随即他就被射成了刺猬,这么近的距离,谁能躲得开这么多的强弩?张燕死了,真正地是死不瞑目啊。张燕地部属也算硬气,张燕死后居然没有一个人投降的,全部战死…………
平息了动乱以后,郑啸叹息了一声:“可惜了,张燕也算是个豪杰,可惜了,把他埋葬了吧。 至于他地家人,让他们都去陪张燕吧,要不然张燕太孤独了。”
这已经是很宽厚的待遇了,这样的罪名,够的上诛三族的了,结果郑啸只是杀了张燕一家,就算完事,在不追究了。
这边厮杀完了,长安的一处豪宅又开始了一场厮杀。一样是毫无悬念的战斗,这处宅院是豫州平春县高家的产业。紧接着,高家被清洗,这是很正常的事情,事情涉及到谋害郑啸本人,谁敢做出头鸟,高家这只血迹还没干的鸡就在这群猴子面前呢…………
“少爷,都审问出来了,这些人是刘备的人。刘备也想称帝,但是他手上一个假的传国玉玺,虽然说是真的,可他总想成为真的。”
“哈哈……真不知道刘备这家伙怎么想的。玉玺不玉玺的只不过是一个象征,这年头,说到底还是要靠军队说话的。光拿个玉玺有屁用,若不是我麾下有数十万忠诚于我的大军,我早被人撕成碎片了。”
“是啊。”
“蒙叔,旗帜弄的怎么样了?”
“已经加紧赶制了。皇家的玄色金龙旗。步军的玄色银鹰旗,骑军的玄色银虎旗,水军地玄色银蛟旗已经基本准备好了。”
“很好。叫陈琳和高顺来吧。”
陈琳来了后,郑啸开门就问:“师兄。这文章和大典一事进行的如何了?”
“一切都准备好了。”
“好,效率不错,学宫中现在如何?”
“呵呵,主公放心,学宫中一切事务都正常,不会有问题。”
说到这里高顺来了。郑啸也问起:“高顺,大典的阅兵部队准备如何?”
“善。”
面对高顺这张万年不变的锅底脸与说话少到可怜的嘴巴,郑啸很是无奈:“好,在仔细一些,一切不能有任何差距。”
郑啸又叫了田丰来:“元皓先生。大典之时,必然是无数百姓观礼。这个就要劳烦你费心了。“如此盛况,人岂能少了。主公放心,定然成为一个辉煌的盛典。”
郑啸走在院子里,想想自己的登基大典不能有任何影响,又叫来贾诩,吩咐他在最后这个月,突袭各方在长安的探子间谍。这些人全部抓了。一定要保证登基大典不出一丝差错。
只是崔琰这帮子文士,加紧看押。现在杀他们还不到时间。
“主公。您交代我的事情都办好了。”许攸急慌慌跑来。
“噢,子远啊。都办妥了吗?这些人是什么目的?”
“这些人救崔琰只是想要挟崔琰地从第崔林,崔林现在是南阳郡郡守。一旦那里乱了,樊城的大军就乱了。”
“恩,崔林现在人在那里?”
“在长安。”
“你啊,真是地。崔家正主在这里,要送黄金怎么会让别人送,崔林在长安却不出面?真是让钱给迷住眼睛了。好了,你配合贾诩将这些人一网打尽。此事就这样。从没发生过。明白了吗?”
许攸那里还会不明白了,郑啸这是原谅他了。那些黄金自己可以安心的享用了。这件事情都当没有发生过,这个也是说说而已,今后自己要夹着尾巴做人了,在有什么问题,那定然是新账老账一起算的事情了。
郑啸这个时候却也心烦,这崔琰好死不死的这样,杀又舍不得,不杀又不行。罢了,他临行前最后见他一面吧。
“来人,召崔林来,在将崔琰从大牢里提来。”
这崔家兄弟二人来了以后,崔林见礼,崔琰却一副等死的样子。
“季,你还是阻止我称帝吗?”
“大将军,琰生为汉臣,死为汉鬼。请赎琰不能在为大将军效命了。”崔琰却很坚决。
“唉……你又何必如此,难道在我治下百姓过的不好?难道在我治下我汉人会受到外夷欺辱?难道在我治下江山会沦陷?”
“都不会,大将军,你做的一切都是有利地。您强硬的对待外夷,保护我汉人,让我汉人扬眉吐气。您治理地国泰民安,带给了百姓平和地日子,不在受战火之苦。您爱护百姓,开学宫教化世人,然万民安康。一切的一切,琰鼎力支持,只要大将军不称帝,琰愿意为大将军您奉献终生的力量。”
“你为什么一定要反对我称帝呢?”
“大将军,琰是汉臣,生死皆是。古有伯夷、叔齐不食周粟。琰不才,愿意效法古人,望大将军成全。”
“这王朝就真这么重要吗?商不仁,周代之;这是顺应天意,顺应民心的举动啊。季,汉室已经灭亡,你又何必为一个腐朽的王朝殉葬?”
“不错,汉室腐朽了。需要大将军这样的人重整乾坤,在兴汉室。但大将军要称帝,要复秦,琰绝不同意。”
郑啸被崔琰弄得十分无语,怎么这么死脑筋,转头对崔林说到:“德儒,你也不劝劝你兄长?”
“大将军,兄长有自己的想法,林不好妄议论。”
“你们俩兄弟还真是一个样子,呵呵…………”郑啸被气乐了。
这个时候崔琰却说:“大将军,我有几句话交代德儒,可否?”
“准了。”
崔琰转头对崔林说到:“德儒,大将军代汉,已经不可逆转的事情。你要替我为大将军效力,延续崔家。我死后,不要想报仇,我的死是我自己愿意地,与大将军无关。
德儒,你还年青,还有大好地前程,以你的才华,必然能造福一方。大将军善待百姓,正是万古明君,你要全力辅助大将军,知道吗?”
郑啸等崔琰说完了:“季,既然你认为我会是一个好皇帝,为什么不帮助我去造福百姓?”
“大将军,任何一个王朝地兴盛,都是伴随着腥风血雨的。汉室江山将亡,已经是大势所趋,不可扭转。琰愿以自身之性命为葬,陪着这大汉王朝而去,希望自我以后,在没有人为这大汉王朝殉葬。”
“这个不太可能,反对我的人很多,这些人可不是能说服的。”
“这些人不过是跳梁小丑,大将军统一之势已成。这些人为的是自己的野心与利益而反抗,不是为顾全汉室忠义而反抗,大将军,琰已经无欲无求,请大将军赐死吧。”
“唉…………季这又是何苦。也罢,我成全你,你我君臣一场,你回家去吧。安抚好一切,便在家中自尽吧。可惜,可惜啊……”
崔家兄弟走后,典韦在一边问了起来:“主公,您不怕这崔琰逃跑吗?”
“呵呵,你不明白。若崔琰会跑,他就不是崔琰了。”
正打算和典韦随意聊几句,下面有人来报:“报,徐晃将军有消息了。”
风起云涌第二百七十五章登基称帝
更新时间:2009…5…322:52:03本章字数:5485
“公明有消息了?说,公明如何了?”
“徐晃将军没有死,只是他受了重伤,被人救了,修养数月,依然时而昏迷,时而清醒。最近才被我军发现,急报而来,同时发现的还是曹操军大将夏侯,也没死。和徐晃将军一样受重伤。”
“好,好。速速带人将公明带回长安,请张机先生医治。”
这徐晃还真命大,一场洪水居然没有死。这夏侯也是,他们都是什么材料做的?还是人吗?不过没死就好,徐晃可是跟随自己的老将了,可是自己的心腹。
心情大好的郑啸,现在登基为帝一切顺利,爱将徐晃又有了消息,好事啊。郑啸继续处理起公文,这些即便是登基大典也是要处理的,同时他在构思兴建凌霄阁。
哒哒一阵轻轻的脚步声音响起,郑啸目光一扫,是自己长女郑洁,已经六岁了。现在可是后院里的调皮鬼,郑啸的儿女们充分继承了郑啸小时候不安分的传统,都是捣蛋鬼。
郑洁悄悄的跑到自己老爹背后,小手一抓郑啸袍角。一副诡计得逞的样子,兴奋的扭头就跑,也许是太兴奋了,没有注意到脚下,绊倒了,哇的一声就哭了出来。
郑啸急忙起身将郑洁抱了起来:“洁儿乖,怎么摔倒了?”“哇……我来给父皇送糖糖的,可是……哇。”小手一摊开,一个小糖块在小手中碎裂了。
郑啸那里不知道,这小丫头是在自己袍子角上抹了蜂蜜,这样的小恶作剧也只有这个小丫头敢做。
“洁儿乖。好洁儿知道心痛爹了。来,糖很甜。”郑啸一吸,小手上碎裂的糖都被吸到郑啸嘴里。
小洁儿也不哭了:“父皇,好吃不?这个是我刚刚抢谦弟弟的,嘿嘿……”
看着女儿一副恶作剧地表情,郑啸哈哈一笑,儿女们都是调皮鬼啊。忽然郑啸意识到。大女儿叫自己是父皇。不是爹爹…………
“来,告诉爹。你为什么改口叫父皇了?”郑啸一边问,一边用自己胡子去扎女儿那粉嫩嫩的小脸。
“呵呵……父皇,痒痒。”小丫头一阵笑声后,揪住郑啸的胡子说到:“娘说的,娘说爹马上就是皇帝了。家里不能坏了规矩,要我们几个都改口叫父皇。”
文姬,到底是文姬啊。很合我的意啊。这皇后一事也该有个定夺了。
“洁儿,今日读书了没有?”
“父皇。王桀夫子讲的好没意思。还是贾诩爷爷讲的好玩。父皇。不要让王桀夫子讲学了好不好。”王桀作为文学术数教师,教授郑啸地子女,还是很称职地。这王桀年幼的时候就颇得蔡邕赞赏,后来投效了郑啸,一直帮助陈琳打理学宫。郑啸的意思本来想让陈琳亲自教授自己子女的,但是想想陈琳太忙了,还是王桀来吧。
现在王桀和贾诩两人教授自己的子女,现在自己的孩子都还小。最大的才六岁,还在启蒙教育阶段。还是以王桀为主的。
“瞎说。王夫子地才学是极好的,多少人想请都请不到呢。去吧。去和弟弟妹妹们玩吧。”
郑啸让女儿去后。开始考虑这皇后地事情了。自己要称帝了,这后宫总要有个主人,这皇后之位置该如何处置?其他地夫人之位都好处理,唯有这皇后之位不好弄啊。
蔡文姬和马云都是自己最早娶进门的,一直也对她两人平等对待。现在还是个麻烦,就文才贤淑而言,蔡文姬是当仁不让的,自己也是这么想的。最重要的是,蔡邕死的早,蔡文姬当皇后,没有什么外戚,外戚揽权是一件很可怕的事情。
可马云呢?有马家支持,在军中势力强大,自己起家的时候马家就一直支持自己。不放过他。”
这些人那里敢对抗赢啸啊。他们不过是被人蛊惑,这皇帝之位太诱人了。说不动心是假地,只是他们没有实力坐上去而已。
“太爷爷,您别生气,我们不敢对抗陛下。我们只是想求太爷爷绕了那些兄弟,他们是一时糊涂,被人蛊惑才反对陛下地。求太爷爷开恩。”
“那几个蠢货。我尽力吧。但是我告诉你们,十九称帝,若是连我们自家人都要反对他?那不是让天下人看笑话吗?都把我大秦的脸面丢光了。我大秦蛰伏了四百多年,今天好不容易可以扬眉吐气了,他们还有歪心思。
行了,都回去吧。我乏了,这些兔崽子我尽量饶恕,不过那几个牵头地,他们必须消失。”
老爷子一发威,整个宗族也都不敢在有异动。第三天,大部分人被放回家中,在不敢提反对赢啸登基一事。只是悄无声息的消失了九个赢氏子孙,再无人知晓…………
炎黄418年正月初一(公元197年)赢啸登基称帝,祭祀天地,拜祭太庙。还国号秦。废年号,改历法,称炎黄历四百一十八年。
追封赢啸父亲赢睦为大秦文皇帝。作为大秦复起的开国之君。定都长安。入主长安皇城,长乐宫之名复还大秦兴乐宫。大赦天下,以示宽仁,不同先秦之法制严苛。
袭承大秦户籍制度,所有人皆登记造册。改全民皆兵政策,所有适龄男丁农闲时间都需接受军事训练,随时准备接受国家征召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