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在著作中指出:
这么复杂的一个文明,怎么突然冒出来,而且已经育完全我们不妨把19o5年的汽车和今天的汽车比较一下,立刻就可以看出,它们之间经历过一个〃展〃阶段。 然而,在埃及我们却无法做这样的比较。在古埃及文化中,一切事物都是一开始就已经存在的。
这个问题的答案当然很明显,但是,一般学者却不愿加以正视,因为它违背现代学术界的思想模式。事实上,埃及文明并不是〃展〃出来的,它是从别人手中继承来的遗产6。
多年来,魏斯特一直就是正统学界的眼中钉、肉中刺。然而,也有一些主流学者对埃及文明的突然崛起感到非常困惑。已故的伦敦大学爱德华上埃及学讲座教授eaprofessorofegypto1ogy华德艾默瑞a1teremery将整个问题做一个总结:
耶稣降生之前大约34oo年时,埃及生重大的变化,整个国家从新石器时代的杂乱部落社会,一下子转变为组织严密的王国
在这期间,文字出现了,建筑技术和各种工艺展到巅峰;所有的证据都显示,这个时期的埃及存在着一个昌盛辉煌的文明。这一切全都在相当短的时间内完成。埃及人在文字和建筑上的重大展,似乎没有明显的根源⑦。
一个简单的解释是:古代世界的另一个文明突然影响到埃及,使埃及的文化骤然提升,取得决定性的重大进展。位于美索不达米亚地区幼拉底河下游的苏美尔古国sumer,极可能扮演这个角色。尽管有许多差异,埃及和苏美尔的建筑技术和风格却有不少共同点,显示这两个地区之间必定存在着某种关联。但是,单凭这些共同点,并不足以让我们推论,这个关联是一种因果关系一个社会直接影响另一个社会。诚如艾默瑞教授指出的:
根据我们的观察,这个关联是〃间接〃的;也许有一个〃第三者〃存在,将文化传播到幼拉底河流域和尼罗河地区现代学者大都不愿正视这么一个可能性:远古时代,曾经有人从一个假设的,至今犹未被现的地区,迁居到幼拉底河与尼罗河。如果我们承认,有一个〃第三者〃将高度展的文化分别传播到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那么,我们就可以解释,为什么这两个文明之间会存在那么多共同点和根本差异⑧。
这个理论至少能让我们了解,为什么埃及人和美索不达米亚地区的苏美尔人,膜拜几乎相同的月亮神祗埃及人管它叫索斯Thoth,苏美尔人称它为辛恩sin而这些神祗在这两个国家的众神中都是最古老的。权威的埃及学专家华理士布奇爵士sire.a.a11isBudge指出:〃这两位神祗实在太相似,不可能只是单纯的巧合我们不应该说谁向谁借用神祗,但有一点似乎可以确定:古代埃及和苏美尔的知识阶层都曾向一个共同的、极为古老的文明,借用过神学体系。〃⑨
因此,我们现在面对的问题是:布奇和艾默瑞两位学者都提到的〃第三者〃那个〃共同的、极为古老的文明〃,〃假设的、至今犹未被现的地区〃指的究竟是谁在什么地方如果这个〃第三者〃真的在埃及和美索不达米亚留下一笔丰厚的文化资产,那么,他们是不是也可能在中美洲留下相同的东西呢
有些学者争辩说,文明在墨西哥〃起步〃比在中东地区晚得多。 但是,这样的观点并不足以解决问题。我们必须考虑这个可能性:最初的时候,文明同时崛起于这两个地区,但往后的展却遇然不同,结局也不一样。
据此我们可以推论:带来文明的〃第三者〃在埃及和苏美尔成功地推展教化事业,建立持久而杰出的文化;另一方面,在墨西哥以及秘鲁,他们却遭受重大挫折也许,开始时一切都很顺利,他们指导当地百姓雕凿石头,制作巨大的人头像和浮雕,但随后不知怎的,整个文明却开始走下坡,衰颓得十分快。所幸,文明之火并未从此熄灭,但直到公元前约15oo年即所谓的〃奥梅克时代〃,中美洲文化才渐渐复苏。到了这个时候,当初雕凿的巨大石像古代中美洲人的重大精神象征已经被岁月侵蚀得面目全非,而它们的根源也全被遗忘,转化成一则则有关巨人和虬髯客的神话和传说。
果真如此,那么,当我们注视那些巨大黑人头像的杏仁眼,或〃山姆大叔〃雕像高鼻深目、轮廓分明的五官时,我们看到的,很可能是远古时代曾经出现在这个地区的一些脸孔。这些极为杰出的艺术品,保存了一个已经消失的,包含好几个种族的古文明遗留下的影像。
简言之,这就是应用在中美洲文明的〃假设第三者〃理论:古代墨西哥文明的崛起,确实受到外来的影响,但这个影响并未来自东半球;中东地区和美洲的某些民族,在极为古远的时代,可能从一个〃第三者〃文明继承到一笔丰厚的文化遗产,从而建立起辉煌的文明。
冒险步进瓦哈卡城
离开维雅艾尔摩萨市之前,我特地到〃奥梅克与玛雅文化研究中心vestigationofthecu1turesoftheo1mdmaya,简称cI走一趟,向那儿的学者探询,这个地区是不是还有其他重要的奥梅克文化遗址。出乎我的意料,他们建议我到荒郊野外去寻找。据说,在西南方数百公里外的瓦哈卡省oaxtainaIban,考古学家挖掘出一些〃奥梅克式〃手工艺品和若干浮雕。学者认为,这些浮雕所描绘的人物就是奥梅克人。
我和伙伴桑莎决定,从维雅艾尔摩萨市出,直接开车到位于东北方的犹加敦半岛。经由这条路线到阿尔班山得绕一个大圈子,但我们认为值得,因为可以趁此访查其他奥梅克遗迹。况且,一路驱车翻山越岭,进入瓦哈卡城所在的幽谷,景色十色壮丽,可以消解旅途的疲劳。
我们先朝西行驶,经过拉文达废墟,再次穿过科泽科克斯市,越过萨育拉sayu1a和洛马波尼达IomaBonita两个小镇,来到位于交通要冲的图斯特佩克镇Tuxtepec。一路前行,我们渐渐离开了被石油工业污染得面目全非的乡野,翻越过一座座蜿蜒起伏、有如地毯般铺满青草的山丘,行驶在五谷已经成熟的田野间。
从图斯特佩克镇前行,连绵不绝的大山一座接一座矗立在我们眼前。我们转向南方,沿着第175号公路行驶,前往瓦哈卡城。从地图上看,这段路程只有这儿到维雅艾尔摩萨市一半远。上路后,我们才现,这条道路九弯十八拐,有如一道狭窄陡峭的天梯直通云霄,把开车的人折腾得腰酸背痛,神经衰竭。路上,我们经过一层又一层属于不同气候的高山植物生长区,最后来到云端,看到巨大的植物,有如英国科幻家约翰温德姆Johnyndham描写的三尖叶,显得十分诡异,散出一种幽秘的现实气息。从维雅艾尔摩萨市开车到瓦哈卡城,全程不过7oo公里,却花了我们12个钟头。我紧紧抓着方向盘,但因为绕着弯弯曲曲的山路行驶太久,旅程结束时,两只手全都浮起泡。我的视线变得模糊不清,心里老想着一路上沿着第175号公路,在长满三尖叶的深山中,我们经过的那一座座令人头晕目眩的峡谷。
瓦哈卡城以三样东西闻名全世界:上等蘑菇、大麻和美国家劳伦斯d。h。Larence192o年代,劳伦斯在这儿撰写他那部以瓦哈卡城为背景的羽毛蛇Thep1umedserpent。今天,这座城市依旧保持着它那放浪不羁的气息;半夜三更,城里的酒吧咖啡馆,铺着鹅卵石的狭窄街道,古老的建筑物和宽阔的广场,到处人潮汹涌,流连不去。
我们住进旅馆房间,打开窗子,可以俯瞰〃燕子客栈〃hote1Lasgo1ondrinas三个庭院中的一个。床铺十分舒适;头顶是一片灿烂皎洁的星空。然而,尽管浑身疲累,我却始终无法入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