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迷?她脑中闪过好多疑团,却不知该如何着手调查求证,再回过头来思考英王刚才那清晰的分析果断的结论,不禁由衷感到敬佩,崇拜道:“殿下聪明绝顶,所言极是。 属下若有殿下十分之一的智慧,很多事情也就不会困惑了。”
英王从张侍读的表情上看不到丝毫作伪,完全是一脸发自内心的崇拜,他真是哭笑不得,暗想张玉啊张玉,恐怕天下间最会做戏的人就是你了,想在外人面前塑造他英王的光辉形象,也用不着如此贬低自己啊。
萧纯嘴角微微上扬,笑道:“难道张大人经常会有困惑不解的事情么?不妨说出来让殿下帮忙出主意。”
张琳琅一想也对,不过说实话现在她最关心的是萧纯的身份,当着萧纯的面提出来似乎不妥,又一时找不到什么理由把萧纯赶下车,犹豫了一下觉得萧纯应该不会害她性命否则还几次三番救她做什么?
这么分析得出结论,萧纯最多是想利用她而已,就像诱她出水面只为加快速度清理暗藏的杀手一样。那么她还有什么面子抹不开,于是说道:“其实这件事情也不算什么困惑了,张玉只是好奇,萧大侠到汇湖来应该有重要的事情办吧?上次在雍都是偶遇杀害令师的仇人,这次呢?”
“难道我就不可以是一直记挂着你偷偷跟随么?”萧纯说这句话的时候语气温柔,隐隐还带着一股好像情侣间才会有的嗔怪。
英王打了一个冷颤,上下瞟了一眼萧纯,心道这萧纯看上去挺正常斯斯文文俊美潇洒,走在大街上不知能迷倒多少女子,难道竟是好男风之人?
☆、047宝典的传闻
张琳琅却觉得这句话甚为入耳,沉迷其中无法自拔,喃喃道:“原来你那一晚说的话是真的。”
英王并不知道张侍读在雍都就已经被刺杀过一次,当然也就不知道那一晚萧纯说的话“张玉,我还会来看你的,你真让人放心不下啊。”,所以当英王听到“那一晚”三个字时,不禁产生了一种很不健康的遐想。
萧纯见英王神情诡异,看他的眼神也不太自然,于是正色道:“那种话张大人也信?有的时候在下真怀疑张大人脑子里天天想的都是什么?”
萧纯不理会张琳琅再次失落受伤的眼神,对英王说道:“不瞒殿下,在下到汇湖来是为了一件武林大事,原本不想这么早就现身,也不想殿下被牵连其中,但是殿下盛情相邀,张大人的安危在下也不能不管,所以没有推辞,这才答应先做几日护卫。”
张琳琅一听有武林大事,立刻来了兴致,追问道:“萧纯,武林中有什么大事发生么?”
英王心中有些不解,听萧纯的意思是因为张侍读才留下来,他们两人到底什么关系?他见张侍读关注江湖事,想必是很重要,于是也跟着问道:“萧侠士如果方便的话,可否给本王讲讲这里发生了什么武林大事?”
萧纯似乎并不打算隐瞒,见他们都关心,就知无不言:“敢问殿下和张大人知不知道武林盛传的一本秘籍葵花宝典?”
张琳琅惊叫一声:“你说什么?葵花宝典?”
张琳琅记得葵花宝典是金庸先生的里杜撰出来的一本武功秘籍,在《笑傲江湖》中武林纷争都因这本葵花宝典而起,东方不败还因为练了葵花宝典成就一世神功,“欲练神功,挥刀自宫”,乖乖这可了不得。
萧纯秀眉一扬,郑重点头道:“没错,就是葵花宝典,这本秘籍重现江湖了。”
英王道:“本王也听说过,这葵花宝典是任逍遥留下的武功秘籍,记载了他所有的武功绝学,就如同他当年留下的那几卷任氏兵法一样,是无价至宝。这样一本武功秘籍按道理应该是由他的弟子门人保管,隐遁世间,为何会突然出现呢?”
张琳琅心中狐疑,那任逍遥多半是穿越而来,葵花宝典的名声不可能不知道吧?可他既然留下了男女双修的武功,按道理应该不会挥刀自宫。难道任逍遥也是个懒人,直接借用葵花宝典的名字,实际上真的留下了什么绝学不成?但是那一晚逍遥门的嫡传弟子并没有提起什么葵花宝典的事情,如果门派内真有这么著名的宝典不可能只字不提吧?
萧纯看张琳琅面色数变,还有刚才说话的语气和表情,似乎对葵花宝典的事情比一般人了解的多,于是进一步试探道:“在下其实也不知道葵花宝典为何会重现江湖,张大人似乎对此事并不陌生,不如谈谈看法。”
英王也一脸渴望地看着张侍读,期待着这位高人讲出高见。
张琳琅脑子里一团乱麻,理不出个头绪,只好敷衍道:“我认为此事蹊跷。”
谁料英王的好奇心立刻被激起来,问道:“张侍读此话怎讲?”
张琳琅暗暗埋怨这英王怎么如此爱刨根问底?不过转念一想,自己胡乱说一通又有什么大不了?她现在的身份只是侍读,区区一个年少无知乡下来的穷秀才,议论江湖事就算说错了英王也不会怪罪吧。她不如讲个最玄乎最不着边际的想法,全当是说个故事,博大家开心一笑。
于是张琳琅把心一横,充分发挥想象胡乱拉扯上一段和电视剧里的俗套情节,侃侃而谈道:“依我看,葵花宝典子虚乌有,如果真有什么武功秘籍重现江湖也绝非是任前辈留下的。其中必有阴谋。”
此语一出果然收效甚大。
英王一愣。
萧纯更是颇具深意地盯着张侍读问道:“原来张大人见解如此独到,可否详说一二?”
让张琳琅详解,她哪里说得清楚?所以故弄玄虚道:“天机不可泄漏。如果葵花宝典确有其事,那你们信不信我有幸看过此书,能断其真伪?”
张琳琅前后回答自相矛盾,一会儿说葵花宝典不存在,一会儿又说自己看过,乱扯一气,本以为搞笑的目的已经达到,却发现英王和萧纯都绷着脸若有所思,貌似拿她的鬼话当了真,心下觉得好玩至极,强忍着不敢笑出声。
英王看张侍读忍得辛苦,隐约意识到什么,打破沉闷问道:“张侍读,你刚才说的那些话可当真?”
张琳琅笑道:“我又不是江湖人,哪懂那么多武林事?刚才不过是信口胡说,殿下和萧侠士全当是听个笑话,可千万别当真。”张琳琅心想先把话铺垫好了,免得一会儿找不到台阶。
英王点点头:“这倒也是,张侍读刚才说的倘若是真的,未免太惊世骇俗了,咱们还是谈正题。既然葵花宝典出现了,武林中人一定会很关注吧?萧侠士武功已经如此高超,难道也不能免俗,想争夺葵花宝典?莫非葵花宝典就在汇湖?”
萧纯的神态已经恢复正常,淡淡答道:“各路豪杰奔赴汇湖,确实与葵花宝典有关。据说黑道霸主汇湖水寨的头领阎涛偶然获得了有关葵花宝典的线索,他本想独自寻找那本秘籍,无奈线索非常深奥,他百思不得其解,迫不得已放出消息,招募天下能人共襄大事,就定在明日他的水寨内大排宴席,款待贤才。届时他会把自己知道的线索公之于众,供大家参详商讨。”
“竟然有这样的事情?”英王奇怪道,“如果有人当场揭开了线索,那么多人都知道了葵花宝典的下落,岂不是又要引起一场纷争?”
萧纯不以为然道:“阎涛作为黑道霸主,在夏、昭、越三国都有稳固的势力,为人谨慎狡猾,他一定不会公开全部线索,必然是捏住关键的部分,只需要找到合适的人帮他。就算有人当场揭开了什么谜题,大家最多只能从中获得很片面的信息。如果这些人有心想得到秘籍,势必还要依附阎涛,无形中阎涛就多了助力。”
英王道:“这么看来阎涛既想趁机招兵买马扩充实力,又想得到秘籍,真是用心良苦啊。”
萧纯叹了口气:“可惜螳螂捕蝉黄雀在后。江湖中第一杀手组织天涯海阁早就盯上了这票买卖。他们阁主觊觎秘籍已久,八成是打算严密监控局面,直到阎涛找到秘籍,他们便会下手争夺。在下与天涯海阁的人有杀师之仇,一直关注他们的动向,所以才了解到这些内幕。虽然阎涛不是什么善类,但是在下也不愿意看到天涯海阁的人得逞。倘若真有葵花宝典,落在天涯海阁的手里,成为他们杀人的利器,对世人有害无益。”
张琳琅并非胸怀天下的侠士,他对于江湖中人的争斗和死活更不是太关心,但水寨摆宴,群雄汇聚的场面他很想见识一下,于是她提议道:“殿下,汇湖水寨开门迎客,武林高手济济一堂,这样的场面应该不多见吧。届时阎涛怎么也要摆出来几百桌山珍海味美酒佳肴招待宾客,咱们反正要路过汇湖,不如去蹭顿饭,开开眼界。”能白吃白喝热闹一番,才是张琳琅真正追求的。
英王本来不愿意节外生枝,只想早点到达越国,可是汇湖水寨近在咫尺,有多少江湖豪杰为了那本传奇的葵花宝典齐聚一堂,确实是千载难逢的事情。英王想就是去蹭个饭,看个热闹,身边又有张玉和萧纯两大高手保护,根本没有什么危险,于是点头答应。
三人又商量了一下,决定明日换穿便装,只带几个贴身护卫,装成江湖人混入汇湖水寨。对于礼部那些个死脑筋的官员就说是英王身体不适,耽搁休养一天再启程。
英王叫来忠心护卫头领妥善安排了一下明日的事情,并且要求知道他去向的人严守口风,不得声张,以免胜王党的人又趁机捣乱。
所有的事情都安排完了,夜已经很深,英王和张琳琅脱了外衣盖上毛毯在车内睡去。而萧纯故意在两人之间和衣打坐,闭目不语。
给读者的话:
今天这章多更了一些字,求收藏啊。
☆、048水寨英雄会
阎涛的汇湖水寨修建在湖中一片小岛之上,汇湖本属华越两国交界,那片小岛便成了三不管地界。阎涛出身绿林,从小干的就是杀人越货的买卖,后来带着一帮兄弟在汇湖闯下一片天地,占了无人荒岛建了水寨,专门在水路打劫过往船只,杀富济贫。但是由于水寨的特殊位置,华国和越国的官府都认为应该由对方军队派兵围剿,拖来拖去,阎涛的势力没人打压反而越经营越大,在黑道的名声也越来越响。
阎涛并非莽汉,他的人只打劫J商和贪官,得了钱财就周济穷苦百姓,并且肯下本钱与汇湖周边的官府搞好关系,井水不犯河水,兔子不吃窝边草。所以汇湖水寨多年来蒸蒸日上,没人敢来马蚤扰,寨子里的人日子过得红红火火有滋有味,俨然形成了一个水上王国。阎涛黑道生意越做越大,以汇湖水寨为总部,触手遍布夏、昭、越三国,如此经营了二十多年,终于博得黑道霸主的名号。但凡吃绿林这碗饭的,都将汇湖水寨看成黑道的核心权威会盟地点。
当然这水寨有内外之别,外寨寻常人物都可以来拜访,内寨则把守森严,只有阎涛一系的人才能出入。
此次阎涛召开大会邀请天下英雄就是在外寨摆宴设席,并且派了水寨的弟兄到汇湖周边各大港口守候,专程迎接来赴会的人,将他们带入水寨。
张琳琅与英王、萧纯再加上三个护卫一行六人,都换了便服,装作普通江湖人,跟着其他不太知名的小帮派顺利混入汇湖水寨。
来访登记的时候萧纯报了真名,只说他们六人都是来自北方刚入行的乡野小寇,参加大会为了广交朋友,见见世面。因为他们几人年纪都不大,面孔很生,江湖上寂寂无名,所以很少有人留意。
张琳琅自从进了水寨就左顾右盼,那心情就跟当初参观横店影视城一样,全当成了旅游。只不过来往的游人多是些带剑挎刀形形色色的江湖人。其实真正的绿林人并不像张琳琅想象的那样,个个凶神恶煞一般,也有面目慈善或者斯斯文文的公子书生,其中还有一些女子若非带着武器,更像是大家闺秀邻家大婶。
萧纯也在观察水寨和周边人等,看了一会儿不禁皱眉低声道:“王爷、张大人,在下看水寨之中除了江湖人,还混杂着一些不懂武功的书生。你们看那边凌云山的旗号下坐着的那几个老儒生,神情惶恐战战兢兢,不像是草寇账房,倒像是被掳的肉票。还有那边长刀盟的人里也有书生。”
英王仔细看了看果然如此,奇怪道:“这些江湖人聚会,干什么绑来一些书生呢?真是奇怪啊。”
这时候就听附近一些闲散人员议论道:“大哥,兄弟我刚才听长刀盟的一个朋友说,他们盟主为了此次大会费了不少心思,志在必得。长刀盟一向与水寨走的近,提前从水寨内探听到不少有关葵花宝典的消息,据说谜题与诗文有关。咱们绿林之中一群草莽,要是懂诗文早就去考状元了,谁还过这刀头上舔血的日子?幸亏他们盟主消息灵通,提前抓了几个有学问的书生来赴会。”
英王笑道:“原来那道谜题与诗文有关,怪不得阎涛钻研了那么久都没有答案。”
萧纯却道:“既然长刀盟的人都想得到抓几个书生来解题,阎涛自然也想得到,恐怕他是用了这招未见成效。”
张琳琅道:“为了解开与葵花宝典相关的谜题,不仅江湖人就连读书人都掺合进来,真是热闹啊。”
她悲天悯人地叹了口气,想起了当初面临战祸与春芽北逃的艰苦日子,对于普通百姓的来说传说中的武功秘籍和近在眼前华南两国的战争,恐怕是会更关心后者吧。她心中这样想着,嘴上便嘀咕道:“也不知道华南两国战事如何?看这些江湖人似乎更关心虚无缥缈的葵花宝典呢。”
张琳琅是说者无心乱发感慨,英王却听者有意。英王蹙眉道:“是啊,江湖人的注意力都被这传说中的葵花宝典吸引过来,那葵花宝典沉寂三百年突然重现江湖,而眼下正是华南两国战事胶着之时,似乎太巧了。难道真有什么阴谋?”
萧纯也神情严肃道:“黑道的人都汇聚水寨,倒并非是坏事。两国交战百姓流离失所,如果盗匪趁火打劫会让他们雪上加霜。如今绿林中人忙于寻找葵花宝典,精力自然就会被分散开。阎涛搞出这么大动静,不仅黑道的人关注,白道的人也不可能听之任之,必然会对此严密监控,断不会让这本绝世武功秘籍落入歹人之手。”
张琳琅经这两人一分析,顿觉思路清晰起来,说道:“既然传说葵花宝典是任前辈留下来的东西,他的弟子门人不可能坐视不理吧?”
张琳琅一边说一边拿眼瞄萧纯。
萧纯则不以为意,微微一笑:“在下也认为,逍遥门下必然会关注此事。”
张琳琅道:“其实他们关注他们的,咱们不过是来蹭顿饭看看热闹,吃饱喝足看够就拍拍屁股走人。英王殿下还有正事要办。”
英王白了一眼张琳琅:“听你这话似乎对葵花宝典根本就没兴趣,对于黑白两道的事情也不在乎。倒是真想吃饭看热闹了?”
张琳琅心道,没错啊,难道还想什么别的不成?解开谜题夺得宝典,成为黑白两道关注的人物?她还想安安稳稳生活呢,捧着烫手的武林秘籍当然不如顶着英王的金字招牌到越国无所事事吃喝玩乐的好。不过这样的想法张琳琅不敢说出来,万一英王知道她如此胸无大志只惦记享乐,多半会炒了她的鱿鱼,所以只好勉为其难口是心非道:“我关注此事自有深意,请殿下恕张玉暂时不能明言。”
英王点点头表示谅解,他早已认定张玉是任逍遥的传人,于情于理张玉都会关注此事,至于此时有所隐瞒想必是早有计划,不想让他牵连过多。所以英王说道:“好,张玉,本王相信你。”
阎涛现在是黑道霸主,就算是亲自应酬招呼也不会到他们这些无名之辈的桌前来。
张琳琅美女帅哥看够之后低头吃喝,没人来马蚤扰他们倒也逍遥自在。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主席那边传来消息,说是要公布谜题了。
在场的几百桌酒宴闻讯都安静下来。只见阎涛的手下陆陆续续抬出四块大木牌子,两人抬一块,走向会场四方站定。阎涛一声令下,四块牌子同时揭开蒙布露出里面装裱好的白纸黑字。
阎涛向众人朗声道:“各位英雄今日齐聚汇湖水寨,阎某三生有幸。知道大家都是为了葵花宝典线索谜题而来,阎某也不再卖关子。几个月前阎某机缘巧合得到了这条线索,无奈才疏学浅不能堪破,所以决定将这线索写出公之于众,大家都帮忙来出谋划策。说来也奇怪,这谜题其实是一首诗,只是缺了几个字,如果能补全诗句,将缺的那些字连成一体就可以拼出一张藏宝图。”
☆、049诗文的谜题
英王冷哼道:“这阎涛果然狡猾,他只亮出诗句,至于怎么拼地图的关键一定是攥在他手里。别人费尽心思填补诗句,他可以随意挑选判断,但有用没用是真是伪还不是他一人说了算,完全可以暗箱操作。他得到完整的诗句再暗中将拼出诗句的人灭口,他不就可以独吞葵花宝典?”
在场的众人都是混黑道的,自然也看出其中关键。便有人吵嚷道如何保障填出诗句的人的利益。
那阎涛镇定地解释道:“之所以请这么多英雄来,就是为了做个见证。一会儿大家都有机会发言,若谁觉得能填出诗句,就当众念出来,无论对错阎某都可以立誓绝不因为此事害他性命。阎某纵横江湖三十年,讲的就是信义二字,如果有人能帮阎某解开谜题,阎某必当重谢。希望大家也能卖阎某这个面子。”
阎涛的话说得漂亮,又占了黑道上的威信,旁人不敢再牢马蚤。毕竟这葵花宝典的线索是阎涛一个人得到的,他完全可以选择不公开,既然公开了,就是表明有诚意。大家心想阎涛对葵花宝典志在必得,他在黑道说一不二,谁敢与他争?倒不如跟着他走,摇旗呐喊,说不定还能分得一些好处。
混黑道的人里也有些自认文采不俗的,还有些事先得到消息绑了书生来的,大家既然来赴会,就是冲着阎涛的面子。所以谜题一亮出来,又有阎涛的话铺垫,大家都不甘示弱,纷纷议论起如何填诗。更有几个脑子快的已经抢先发表言论。
那四块木牌内容一样,非常醒目,无论你坐在哪一桌,都能看清。
不仅英王和萧纯抬头观看心下思考,张琳琅也来了兴趣。张琳琅的这个秀才身份虽然是假的,却不是文盲,好歹念过语文,让她背整篇诗词可能比较困难,但读一读听一听欣赏一下没什么障碍。
张琳琅定睛一看,只见木牌上的字都用的是任体,比较好辨认,每句诗里都空了好几个字。
(□)国风光,千里(□)封,万里(□)飘。
望(□□)内外,惟余莽莽;
(□)河上下,顿失滔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