闪文书库

阅读记录  |   用户书架
上一章
目录 | 设置
下一页

第15部分阅读(1 / 2)

加入书签 | 推荐本书 | 问题反馈 |

船说里的事情不能让旁人知道,暂时是不方便请大夫的,不如你开个方子帮他治疗。 ”

“外伤好治,我随身就带有上等金创药。”萧纯顿了一下,有点为难道,“但是他因伤而病,需要精通医术的人对症调理才行。在下其实对医术所知有限,恐怕力不从心。”

张琳琅不死心道:“萧纯,你武功那么高,给他运功疗伤,帮他调理不可以么?你若是嫌麻烦,就教我方法,我用内功帮他治疗也行。”和电视剧里不是经常有这样的情节么,不管重病中毒还是受伤垂死,只要某个武林高人一发功,立刻起死回生百病全愈。

萧纯同情地看着张琳琅,遗憾道:“你对上乘武学的理解似乎和常人不太一样。阿楠是生病又不是受内伤,真气调理最多帮他催化所服药力,现在不知道他该吃哪种药,运功也是白搭。更何况他体质正虚弱,能否承受你我传过来的真气都不一定呢。”

“难道就眼睁睁看阿楠受病痛折磨?萧纯,麻烦你先帮他治疗外伤,我再想想办法。”张琳琅心乱如麻,只能暗暗咒骂乐府的人,居然如此歹毒拷打帅哥,猛然间又想到莫非越国公主心理扭曲有什么不良的嗜好?一定要提醒英王殿下小心,否则娶回家中一头母老虎可就有得受了。

萧纯从怀中掏出一个瓷瓶,交到小雪手上,告诉她如何使用,而后萧纯盯着手足无措的张琳琅,用传音入密问道:“没想到聪明盖世才华横溢的张大人也有如此焦急的时候。小雪一家到底和你什么关系,为什么你如此关心他们?别再拿什么你喜欢阿楠之类的荒唐借口敷衍我,告诉我实情,我或许还能帮点忙。”

张琳琅并不懂如何用传音入密说话,她此时六神无主,从心理上又早已不当萧纯甚至小雪母子是外人,决定还是坦白以求得帮助。她整理了一下思路,把当初讲给英王的那一套说辞又照搬出来:“萧纯,小雪长得很像我……我的一位故人之女。那位故人对我有恩,他女儿一家蒙难,我岂能袖手旁观?”

萧纯仍然用传音入密问道:“飞雪公主是你的故人之女,下斐国的皇帝皇后就是你的故人了?没想到你认识的人还挺多的。”

张琳琅只能将错就错地点点头,乞求道:“你有什么好法子快说吧。”

萧纯道:“我可以点他几处|岤道,把他弄醒。虽然他中了摄魂术,但是不知深浅,或许他还记得医术。平时他只当自己是奴隶身份,也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奴隶懂医术,所以他没有机会施展。”

张琳琅凑到萧纯耳根轻声道:“咱们既然知道他们真实身份,为何不告诉他们?说话还要这般避讳?”

萧纯解释道:“摄魂术最高境界‘迷魂忘本’暗藏杀机,施术者通常会设置自毁的暗语。如果施术者用心歹毒,暗语必然与被害者真实身份相关。万一咱们言谈中触发暗语,被害者轻则疯狂,重则自尽。所以你若真想救他们,轻易不要提他们真实身份相关的事情。”

张琳琅惊出一身冷汗,原来摄魂术有这么多讲究,还好自己没有一时莽撞说些不该说的话。他有些迟疑道:“萧纯,如果提示阿楠用医术救治自己,会不会触发暗语呢?”

“有可能。”萧纯此时已经恢复正常声音,“但是还有更好的法子么?”

张琳琅有些犹豫,他把小白拽到身边问道:“小白,你会医术么?你知道你父亲得了什么病么?”

小白摇头。

“六岁的小孩子怎么懂医术?会写那么多字就已经很稀奇了。”萧纯转头,柔声问小雪道,“小雪,阿楠得了重病,需要把他叫醒,说不定他能治好自己。你愿不愿意叫醒他呢?叫醒他的过程可能会很痛。”

小雪轻抿嘴唇,坚定道:“叫醒他试一试,记得在上斐国,小白病了,阿楠找了草药给他吃,很快就好了。”

萧纯眼睛一亮,立刻出手轻弹,并不需接触阿楠的身体,指尖发出的真气就可以击中|岤道。

阿楠呻吟一声,悠悠转醒。

☆、073气氛很融洽

小雪立刻扑到阿楠怀中,哭泣道:“阿楠,你终于醒了,他们说你病了,你知道吃什么药能治好么?”

阿楠茫然地看着四周,恍若梦中,而怀中的妻子那样真切,还有他们的儿子小白,近在咫尺。他惊疑地问道:“小雪,我这是在哪里?”

“我和小白都是被这位张大人买下的,他答应帮咱们一家团聚,他真的做到了,他是个好人。”小雪激动道,“别问那么多了,你先给自己看看病。上次小白也是发高烧,你能把他治好,一定知道如何治自己。”

阿楠感觉到全身不适,他听话地为自己把脉,似乎完全是出于下意识地随口说了一些药名和相应的药量。

萧纯早有准备,一字不漏将阿楠说的药方记下。等阿楠说完,萧纯飞身离去,不用解释,张琳琅也猜出萧纯定然是急着抓药去了。

说了这么多话,阿楠明显体力不支,又昏迷过去。

张琳琅没有萧纯的本事,原本想陪着小雪母子说话聊天,帮阿楠上外敷的药物,等着萧纯回来,却听见房门外有人问道:“张大人在这里么?乐府总管郑大人来访,英王殿下召您一同会客。”

张琳琅心中一惊,莫非乐府的人已经怀疑到他头上,跑到东馆来搜查姜梓轩了?萧纯不在,他一个人实在是没有把握应付呢。但是有一点张琳琅很清楚,就算乐府的人有真凭实据,她也绝对不能把姜梓轩交出来。大帅哥一身伤病,如果交还给那帮变态,岂不是要被折磨得一命呜呼了?所以张琳琅打定主意,不管乐府的人怎样威逼利诱,她就是厚着脸皮不承认,看看谁敢公然搜东馆。大不了求英王帮忙,怎么说英王殿下现在已经是越国驸马,堂堂大华国的王爷,岂容一个小小乐府总管公然挑衅?

等张琳琅来到前厅,英王正和郑总管谈笑风生地喝茶聊天,气氛相当融洽。

张琳琅定了定心神,一一施礼,而后落座。

郑三德面上带着惋惜的神情道:“张大人,上次你到乐府做客,想买那个叫阿楠的奴隶,这事情咱家昨晚就禀报公主,公主也同意了。可谁知道今天早上起来那个奴隶竟然失踪了。”说这句话的时候郑三德盯着张琳琅的脸,一丝一毫的变化都不敢轻易放过。

张琳琅却早已打定主意不承认与阿楠失踪有关,睁着眼睛说瞎话的事情她也不是没干过,所以故作惊诧道:“真有此事?这也太奇怪了,阿楠只是个普通奴隶而已,难道他不安分,逃跑了?”

郑三德对于察言观色的道行绝对不浅,从对方的神情中就可以判断出此人应该已经知道阿楠失踪的事情。究竟是否张玉所为,还是英王这里消息灵通就不得而知了。他于是继续试探道:“说来也确实很奇怪,阿楠除了容貌俊朗,倒也没有别的稀奇,而且我们乐府待下人一向温和,他怎么会逃跑呢?会不会是有人掳走他?”

张琳琅心道:待人一向温和?简直是笑话!阿楠那一身伤如何解释?如果我是阿楠早就逃跑了。她强忍骂人的冲动,喝了一口茶调整了一下心态换上笑脸道:“事事难料。下官本来是看阿楠顺眼,想留在身边,既然他失踪了就只能作罢。不过还是多谢郑大人上心,前后奔波。请代下官向公主殿下转达感激之情。”

郑三德看张玉那架势是绝对不打算承认与阿楠失踪有关了,他对于张玉的才智心存敬畏,怕言语套问反而被利用,多说无益,还是按照公主的意思尝试与张玉作朋友更容易一些。于是郑三德笑道:“阿楠失踪一事,咱家会上报衙门调查。一旦有结果定然登门相告。”他饮了口茶,顿了一下岔开话题道,“据咱家所知华越两国联姻,尚有许多详细事宜需要一一确定,贵国使臣免不了要在越国住一段时间。荥都周边有许多美丽景致名胜古迹,咱家推荐英王殿下、张大人如有雅兴一定不能错过。”

提起游山玩水,张琳琅的兴致立刻上来了。

英王也不愿意整日在东馆里闷着,反正迎娶事宜有那些礼部官员负责,他只需要关键时刻出席决策一下就行。所以他正想趁机考察一下越国的风土人情,赏玩山川风光名胜古迹还在其次,重点是能窥探考察一下越国的国力和军政。当然这一切行动打着游玩的幌子再好不过了。

英王笑道:“郑总管的提议不错,本王正想趁机游玩,却不知道该如何安排行程去什么地方。郑总管一定要仔细介绍,或者举荐一位熟悉这方面的人带本王好好逛一逛。”

郑三德见英王心动,张玉也似乎很感兴趣的样子,忽然计上心来。 既然英王开口愿意找人安排玩乐事宜,他不如趁机安插个可靠的心腹在华国使臣身边,如果公主想在婚前了解真实的英王或者试探拉拢张玉,都需要有人穿针引线才行。于是郑三德忙不迭地答应下来,简单介绍了几处风景名胜,便推荐了一个看似合适的人选给英王听用。

郑三德推荐的这位是乐府内一个闲散的官员,名叫简丰,出身官宦世家,二十二岁中了进士,却不喜欢入朝言政,更偏爱琴歌诗词曲艺绘画,所以进了乐府。简丰从小在荥都长大,常流连附近山水,赋诗作画,人也生得斯文儒雅。无论从内在知识素养到外在条件都适合当这个差,更重要的是此人家世清白,对越国绝对忠诚,而且仰慕公主才华能惟命是从。

英王并没有提出异议,郑三德见目的基本达到,又闲聊了几句便起身告辞。

此时萧纯买药已经返回,嘱咐小雪煎药,他则找到张玉回复。

郑三德与萧纯擦肩而过,只是匆匆一瞥便被那种超凡脱俗的俊美震惊。再看萧纯只是一身普通侍卫服色,与张玉神态动作亲昵,郑三德不禁暗暗感叹,难道那位惊为天人的张大人,果然是对美男子有特殊爱好么?男风在皇室贵族官宦人家中并不少见,郑三德虽然是太监,对此还是有一定认识。他心中盘算,应该找个机会试探一下张玉,如果证实张玉好男色更多,他不妨投其所好,能更快取得成效。他甚至有些怀疑,张玉或许根本不知道阿楠真实身份,单纯只是起了色心而已。

等郑三德离去,英王立刻传召一名心腹护卫道:“立刻与咱们在荥都的探子联系,彻底调查一下简丰。”

张琳琅不解道:“殿下既然不信任郑总管的人,为何还要主动开口相邀呢?”

英王微微一笑道:“本王在荥都的一举一动,越国人当然会很关心,明枪易躲暗箭难防,不如给个机会让他们冠冕堂皇留在本王身边,由暗转明。他们以为这样更容易控制本王的行动,其实本王也可以利用他们制造传递一些虚假信息。而且郑总管推荐的人应该不会陷本王于危险境地,否则越国君臣上下颜面何存?张玉你认为本王分析的对不对?别讲那些奉承话,本王要的是缺漏和建议。”

☆、074变相的留质

张琳琅听了英王的一番话,自己的思路顿时清晰了不少,现在英王非逼着他在鸡蛋里挑骨头,她只好绞尽脑汁硬着头皮胡乱说道:“殿下分析的很有道理,只是似乎全然认为华越联姻,越国人就不会对殿下不利。”

其实张琳琅能有这样的认识多少还是受了当年政治课上学习的思想理论影响,事物都具有两面性,是非对错不是绝对,甚至有的时候祸福相互转化。也许现在认为非常肯定的答案,在微妙的转化中走向一个未知的结局。因此可以概括地判断,华越联姻,越国人必是觉得对自己有利,一旦这种利益的平衡被触动被打破,越国是不会让华国捞到半点好处的,宁为玉碎不为瓦全。所以某种意义上讲,英王并非绝对安全。当然这些都是张琳琅偶灵光闪现不着边际的推测。

但是这些话却如醍醐灌顶一般点醒了英王。英王仔细思考,再结合越国皇帝对南国使臣的暧昧态度,他不禁对这次华越联姻背后隐藏的真正目的更加怀疑起来。

次日传来的消息,似乎佐证了英王的这一猜测。

越国公主出嫁的婚期定下了,不过远在两个月以后。原因是公主出生时体弱,皇后在荥都外登云寺许愿,如果佛祖能保佑公主平安长大嫁得良人,需回登云寺诵经斋戒七七四十九日以还愿谢恩。皇后过世,公主远嫁他国,所以公主在出嫁前是必要去登云寺为母亲也是为自己还愿,遵守约定虔诚斋戒,绝不能对佛祖失信。

这样的理由,谁能提出异议呢?

如果英王先行回华国,等婚期到了再来迎娶,这往返两国的时间最快也要一个月,舟车劳顿不说,还要耗费大量的人力财力,相当不划算。所以英王没有更好的选择,只能继续留在越国,享受皇家招待。

英王心里清楚,这是一种变相的留质。越国已经表明态度不因为姻亲关系就协助华军攻占南国,只打算观望华南战况,在结果尚不明了的时候,越国皇帝怎么舍得让英王把公主带走?而且他这位华国皇子在越国,华军对越国的威胁就会相应减弱许多。联姻对于越国果然是一步高招,看来越国皇帝身边还是有能人的,不知是谁出的主意,应该找个机会弄清楚。

阿楠服药调养后,身体恢复得很快,除了仍然只认为自己一家人都是奴隶以外,基本上已经比较正常。张琳琅以为阿楠永远维持这个样子也没什么不好,谁知道一次心血来潮带给小雪一件礼物,却刺激到阿楠。

某天,张琳琅在外游玩,购买了一支桃木雕的发簪,据说是荥都有名的木匠特制的,又经登云寺高僧开光能驱邪避祸,算是很精巧的物件,用锦盒盛放。锦盒做工也很好,至少比现代那些旅游景点贩卖的廉价盒子要显得贵重一些。张琳琅一时冲动,掏钱买了下来。

全程陪游的简丰偷偷笑问:“张大人可知这桃木发簪的来历?在我们越国可是有典故的。”

张琳琅当然不知,虚心请教道:“简大人博文广识,张玉愿闻其详。”

简丰陪伴英王一行每日游玩,开始时还很紧张,后来发现英王和那位据说才华盖世的张大人都是性情随和很好相处的人。英王没有贵族的盛气凌人,也没有皇子的架子和讲究,更喜欢微服出行,事事从简。简丰曾经装作不经意间议论军政大事,言语中以文涛武略相试,英王的看法似乎显得很中庸,并无锋芒。而那位张大人更不靠谱,胡言乱语居多,东扯一句西扯一句,好不容易讲些正题也是浅薄幼稚不着边际。倘若不是郑三德一再叮嘱,说张玉此人文武双全深藏不露,凭简丰自己的认识,张玉那点水平居然能混到五品官同进士出身,华国皇帝定然是瞎了眼。

当然这位张大人对于简丰相当尊重,每每有不懂的地方,都会虚心请教,态度十分认真,不似作伪。简丰不是圣人,自己的才学被人承认追捧,他心中怎会不得意?时日久了,他甚至会不自觉地主动讲些典故或越国秘而不宣的野史炫耀一下。

简丰见张玉对桃木发簪的事情感兴趣,这中间正好牵扯到一段皇室秘闻,他顿时兴致勃勃道:“桃木发簪在荥都乃至整个越国流行起来,百姓皆知是因为已故皇后偏爱,但很少有人真正了解其中详细缘由。其实当今圣上与皇后的美满姻缘就是这小小桃木发簪促成。”

对于这种浪漫的八卦消息,张琳琅本能地很感兴趣,就连英王和萧纯都凑过来仔细聆听。

简丰顿了一下,组织好语言,娓娓道来那段传闻秘史。

原来越国皇后余氏,出生在越国与南国边境的南湖,祖辈曾是越国重臣,后来告老还乡,家中男丁单薄,香烟不继,到余氏这一辈,全是女子。余氏排行最小,姐姐们相继出嫁,她才刚及笄。余氏不仅天生丽质容颜貌美,还聪慧过人,小小年纪又是女儿身,才名却远播四方。

越国当今皇帝吴玺做太子的时候就听说南湖有位才貌双全的佳人,心生仰慕之情朝思暮想,甚至拒绝了父皇安排的皇后人选,微服去南湖寻访余氏,发誓非余氏不娶。吴玺对自己的才华很有自信,以普通读书人身份参加南湖才子聚会,初露锋芒,引起余氏注意。两人在相识交往的过程中,风度翩翩气质高雅年青多金的吴玺让余氏心动。可那时还有一位张公子同时追求余氏,张公子身世不明却文武双全才华横溢,尤其容貌俊美竟胜余氏三分,只要是女子看到张公子都不忍侧目神魂颠倒。

余氏犹豫再三,决定给吴玺和张公子一次公平竞争的机会。她约两人同时带礼物到她家做客,谁的礼物最能令她满意,她就答应嫁给谁。在约定当日,吴玺带来的礼物是一枚亲手雕刻的桃木发簪。南湖一带男子对女子表示爱意,就赠送桃木发簪。吴玺说他不缺金银,余氏也不缺,想购买多少个昂贵的桃木发簪都可以,但是这世上他只会为唯一心爱的女子雕刻桃木发簪,虽然他的手艺一般,可是心意最纯。吴玺曾经送给余氏许多贵重礼物,这一枚亲手雕刻的桃木发簪却是最能触动余氏的心。而那位张公子一直到日落都没有出现,仿佛幻影从此消失。

余氏最终嫁给吴玺,吴玺也不负当日诺言,登基后立余氏为后,没有再娶妃,即使余氏过世多年,吴玺在礼法的规定下续弦也只是纳妃一人,不再立后。余氏所生长子就是当今太子吴双,次女吴瑕与余氏一样才貌出众,更是深得皇帝吴玺的欢心,珍爱非常。

传说皇帝吴玺后来又送过许多各式各样各种质地的发簪给皇后余氏,余氏仍然最钟爱那枚皇帝亲手雕刻的桃木发簪。

☆、075画影图形术

讲完桃木发簪的故事,简丰又特意说明:“所以桃木发簪都是男子送给女子佩戴,现在不仅表示爱意,还可以是馈赠女性亲友保佑平安。张大人莫非有了心上人,或是带给家中姐妹?”简丰是想趁机打探一下张玉的家世背景。

英王却笑道:“别看张玉比本王还小一岁,他却早已娶妻。他和妻子恩爱非常,本王送侍女给他,他都百般推辞。”

简丰心道:张玉居然已有妻室,这是个重要情报,最好早点告诉郑总管。

萧纯听见英王说张玉与妻子“恩爱非常”四个字的时候,眼中突然闪过一丝莫名的忧伤,又极力掩饰起来,换上笑颜道:“这发簪定然是张大人买回去送给妻眷的礼物了。”

张琳琅暗暗苦笑,看来这发簪不能自己戴了,留在手里怕忍不住偷偷翻弄,还不如早日送人。就送给小雪吧,她和自己穿越前容貌一样,她戴感觉还是自己戴。至于给文秀姐弟还有柔儿的礼物,等返程的时候再统一采购,多半还能让英王买单。

上一章
目录
下一页
A- 18 A+
默认 贵族金 护眼绿 羊皮纸 可爱粉 夜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