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场荣华富贵的轮回,反而觉得有些疲惫乏味,胜败输赢远不如他当初想象的那么刺激。
今天,他代替蜀帝站在金殿之上,看着那些为了苟延残喘为了保住荣华富贵的臣子们讨论投降的事情,他只是冷笑。从什么时候开始,那些主战的有才能有骨气的大臣们都消失了,不是被杀,就是屈服于华国的威慑,他们究竟认为蜀国是什么呢?
张铮一直以来只当蜀国是一个工具,是建立更大权力,实现争霸的跳板。现在看来那些总是自我标榜忠义甘心为国奉献的臣子们比他高尚不了多少。国家大难临头,他们也只能脱去虚伪的外衣,一心想着如何活命吧?那些臣子们口口声声说食君之禄为君分忧,可是现在没有一个人提出问问皇帝本人究竟想怎样?他们都争先恐后地讨论着对自己最有利的投降或者逃亡方案。这些臣子们最多忌惮他这个摄政王,而完全忽视了无能皇帝的意愿。是啊,这个时候谁还会在乎那个懦弱的傀儡皇帝呢?
张铮不愿再浪费时间看着那些人演戏,索性退回内廷,去到蜀帝陈竝身边。
蜀帝依然如往日那样躲在寝宫不肯走出半步,只是今日他的神情看上去更加忧伤。他主动对张铮说道:“摄政王,是不是因为朕太无能,蜀国才会陷入如此危难呢?”
张铮无奈道:“是臣无能,无法阻挡华国的进攻,请陛下降罪。”
“朕知道不是你的错,若是没有你苦苦支撑,都城早就被华军攻破了。应该是华国太强大了吧?”蜀帝幽幽叹息道:“其实这些天朕一直在想,如果还有别的选择,朕宁愿不是皇子,或者代替哪一位皇兄死去。那样蜀国会有一个更称职的皇帝,情形就会比现在好许多吧?”
“陛下,事已至此,与其感叹过去,不如勇敢面对将来。臣子们都在议论着投降或者逃亡的方案,陛下有什么想法么?”张铮顿了一下,沉声道,“只要陛下愿意,臣可以立刻带着陛下秘密离开黔都,日后再图复国大计。”
蜀帝苍凉笑道:“摄政王这一次你真的让朕自己选择么?”
张铮点头。
“那么朕要怎样做,才能对蜀国百姓最有利呢?朕即位后一直没有为朕的子民们带来什么福音,那么现在更不能拖累他们因为朕承受苦难,否则朕无颜面对列祖列宗。”蜀帝的话音不大,语气却十分坚定,“如果真的让朕自己选择,朕就只想实现这一点愿望,不管会付出怎样的代价。”
这个一向懦弱没有主见才智普通的皇帝突然说出了这样的话,张铮心底震撼非常,眼前蜀帝并不高大的身影与先帝英明挺拔的身姿渐渐重叠。张铮忽然明白了一个道理,作为一个真正的帝王应该具备怎样的品德,国家不是他们的玩具,真正的帝王会舍弃私欲忘记恐惧时时刻刻想着为民谋福。
“如果陛下真的想实现那样的愿望,可以自削帝号,向华国乞降。但是如果华国接受,战争虽然会终止,陛下却可能会被送去遥远的雍都幽禁终身,或者被华帝赐死。”
蜀帝认真地问道:“那么华国人会善待蜀国百姓么?”
张铮直言道:“据臣所知,华国灭昭后,对昭地百姓减免税款,毫无歧视压迫,行仁义之治。而今华国军队在我国境内对贫苦百姓也是秋毫不犯,每破一城都是劫富济贫。”
“这么说华国人比朕更适合照顾百姓了?”蜀帝忽然笑了,“如果摄政王也是这样认为,那么朕退位乞降有何不可?”
华国天佑十六年初,蜀帝退位向华国称臣,自此蜀国全境纳入华国版图,而那个曾经风云一时真正掌控蜀国政权多年的摄政王失踪。
华帝封陈竝为蜀王,诏其入京定居,同年秋,蜀王在雍都染疾病逝,未留子嗣,这些都是后话了。
☆、176耳鬓厮磨时
【昨天的那章分量十足的,又被系统吞了。刚才重新发布别漏看175章哈,今天是176】
渝山城中,张琳琅的府内,现在就只有她与萧纯两人住。
张琳琅的家眷搬回雍都后,这个院子里明显冷清许多,平时也就一两个仆人过来打扫,到了晚上,再无旁人。
今天晚上,张琳琅拥着萧纯讨论起对她来说很重要的话题。
张琳琅哀求道:“萧纯,今天晚上咱们不要再谈论战事和政务了吧。蜀帝已经投降快半个月了,西征的将帅们都班师回朝了。”
萧纯轻笑道:“好吧,今天就答应你,我们聊一些轻松的话题。”
张琳琅乌黑的眼睛闪动着喜悦的光芒,轻轻在萧纯的脸上亲了一下,笑嘻嘻道:“好啊,你想不想等我治好了身体,将来给你生个大胖儿子?”
萧纯任由张琳琅轻薄,却一脸认真地说道:“你天天缠着我,不让我动身去梁国,哪天才能调养好身体?”
张琳琅委屈道,“摄政王在逃,蜀国战乱那会儿我害怕啊,有你在才能安心睡觉。”
“现在尘埃落定,可以放我走了吧?”
张琳琅却撒娇道:“我才不要与你再分开呢,你去哪里我去哪里,我们永远在一起好不好?”
“那文秀姐弟和柔儿怎么办?你家眷留质京中,你在英王辖地内失踪,一些列后果不堪设想啊。”萧纯嘴角微微上翘,继续刺激张琳琅道,“再说,我才不会因为喜欢一个人就非要娶她不可。我一个人无拘无束惯了,高兴的时候来找你,厌烦了就走开不是更好么?我师傅就是这样的,虽然她有喜欢的人,却不与那个人住在一起,终身没有结婚。”
张琳琅来自现代社会,啥样的情侣相处模式都能够接受,不过她很敬佩萧纯的那位师祖,怪不得萧纯的思想能如此前卫,不受时下封建礼制的束缚。她点头道:“你喜欢怎样就怎样,只是不要抛下我,常常来看我,我会很听话很乖地等着你来找我。”
萧纯深情地盯着张琳琅,幽幽道:“我那种离经叛道的想法你居然毫不置疑就接受了?这也太容易了吧?我想了满肚子的理由来说服你的。”
张琳琅诧异道:“我觉得你的想法很对啊?如果爱成了束缚,就不会快乐了。你可以爱我的全部,可以为了我放弃许多,我为什么不能牺牲,为什么要自私地把你拴在我身边呢?再说以你的身手,我想留也留不住啊。只求好好表现,讨你开心了。”
“琳琅,你怎么能这么好呢?和别的女人完全不一样呢,我真的很幸运,喜欢的人是你。也只有你能接受这样的我吧?也只有你能让我一直任性地享受自由和快乐。”萧纯紧紧搂住张琳琅温柔道,“你放心,只要你好好表现,等我寻了神医之后,就再不会离开你。”
张琳琅紧张地问道:“那么我该怎样表现呢?”
萧纯一向淡定从容的脸颊突然浮上一层红晕,轻声在张琳琅耳畔亲昵道:“这种话只可意会不能言传,你应该明白吧?就是等晚上,我们两个……那个的时候……”
次日清晨,英王心血来潮跑到张琳琅的院子里,赫然发现张琳琅与萧纯两人挽着手从卧房里一同走出。二人脸上洋溢着甜蜜幸福的笑意,完全无视旁人的存在。
英王清咳了数声,才唤回二人的注意力,他假装什么也没有看到,目光游离到院内花花草草之上,貌似正经的沉声道:“不好意思,本王不是故意打扰你们二位休息。”
张琳琅是典型的见色忘友,心中暗想,英王无事不登三宝殿,一大早跑来当电灯泡准没好事,可人家是发钱的老板,多少也要给点面子,于是不情愿道:“英王殿下怎么这么早就下早朝了?难道又有什么大事发生?”
英王说道:“张玉你别怕,没有事情本王就不能来看你么?”
张琳琅一脸不信的表情。
萧纯捂着嘴一旁偷笑。
英王义愤填膺道:“张玉,你现在也是四品官员,本王法外施恩没要求你天天上朝议事,已经是很宽容了,你不要得寸进尺。”
张琳琅赶紧收敛神色,好言道:“殿下,你也知道下官贪睡,不惯早起,勉强上早朝,也是半梦半醒毫无用处的。”
英王暗想,是啊,看你这样子一定是每天晚上都被萧纯压,就算你武功高又怎样?还不是强中更有强中手,被萧纯吃得死死的?整晚云雨,早上能爬起来才怪。
萧纯从英王看向张琳琅那充满同情的眼神里已经猜到,英王脑子里又在想不健康的内容了,他才不说破,反而觉得十分有趣,故意歪曲道:“王爷,你当初仗着权势强迫琳琅与你同车同宿,现在玩腻了抛弃他了,多少也要给他一些补偿吧?”
对于萧纯夸大其词地指责,英王差点气背过去,喘息片刻才一脸无辜道:“萧大侠,本王冤枉啊!本王对张玉可是半点好处都没占到啊。”
萧纯装出一副不解的样子道:“王爷,莫非是琳琅强占你便宜不成?怎么看也不像啊?我的琳琅那么温柔乖顺。”边说边将张琳琅扯到怀里。
张琳琅不敢有半点挣扎,温柔贴在萧纯身上,满眼幸福。
英王握紧双拳藏在在袖子里面不自觉地剧烈颤抖,咬牙切齿道:“算了,本王不是你们两人对手,随你们说好了。”
张琳琅看着英王满目幽怨忍气吞声的样子心中暗爽,却也不敢玩过火,赶紧摆正姿势打圆场道:“殿下,倘若真的没有要事,咱们共进早餐如何?琳琅亲自下厨。”
英王平时的克制力很好的,他也搞不清楚自己为何被萧纯三言两语就能轻易挑起情绪波动。难道是因为看到萧纯和张玉在一起甜甜蜜蜜,他失落伤心产生了某种不正常的嫉妒心理么?
张琳琅的手艺虽然不比杜文秀那样出色,但是别有一番味道,尤其体现在早餐制作上。煎荷包蛋,配上大米蔬菜粥,还有几样精致的卤菜,营养搭配丰富,色香味俱全,引得萧纯和英王食指大动。
英王由衷地称赞道:“张玉,没想到你居然会做饭?而且手艺比本王的厨子都好。”
张琳琅惭愧道:“殿下,我能做的就几样饭菜,比起内子差远了。”
英王心想,怎么张玉什么都会又如此谦虚完美呢?根本不是人啊!他边吃边想,但是偶尔抬头就看到张玉殷勤地给萧纯盛饭布菜,刚刚被美味食物压下去一点的嫉妒情绪再一次翻涌上来。他一声不吭闷头迅速把碗内的菜粥吃完,将空碗递到张玉面前,命令道:“张玉,再给本王盛一碗。”
偏偏张琳琅对英王傲慢的态度和别扭的情绪恍若不见,乖乖接过空碗,和颜悦色盛饭布菜,态度恭敬却少了对萧纯那样的亲昵和温柔。
萧纯在一旁用传音入密提醒道:“琳琅,在英王面前咱们还是收敛一点吧。那家伙似乎在吃醋呢。”随后他主动开口,转移话题道,“王爷,听说伐蜀的军队已经班师回朝,会不会途径渝山道呢?张大人也要回雍都么?”
☆、177听闻故人来
谈起政务,英王的理智渐渐恢复正常,点点头说道:“是啊,征西军中除了隶属本王的部队和将领不必回雍都,其余有功将士都可以面圣接受犒赏呢。最近这几日,大军将经过渝山城,本王要趁机尽地主之谊。另外按照通常惯例,张玉现在是礼部侍郎,在朝任职应该随大军回雍都,顺便把雅韵的事情对圣上禀明。”
七公主雅韵到渝山城之时,蜀国战局还没有稳定下来,所以她暂时留在英王宫中隐居,免得被敌国密探发现行踪。现在蜀国臣服,七公主若想恢复身份光明正大返回雍都继续过皇家生活,从某种意义上是可以操作的。比如找人扮演世外高人,从蜀国营救出公主;或者干脆对外宣称王哲在叛逃途中被华国军队截获,公主自然也就脱险。但是蜀帝已降,如果七公主安然无恙,为了安抚蜀国人的情绪,在其他国家面前显示华国的仁义,七公主和蜀王的婚事不能作废。就在此时七公主突然离开了,留书给英王说师门有急事,关于父皇那里她会亲自去解释,不用他们担心。不过以英王的观察,雅韵从蜀国回来后就一直郁郁寡欢,似乎有什么心事又不方便对别人说。当然这些模模糊糊牵扯到女儿家隐私的问题,英王是不会随便对旁人讲的,只是托张玉转呈七公主的信,向皇帝禀明客观事实。
什么时候回雍都要听皇帝说了算,七公主的事情旁人也不敢妄论,张琳琅一想,只能挑军情相关的问题才能有的聊,可以尽快让英王转移注意,于是问道:“听说征西军的主力是从北疆调来的精锐,但带兵的都是年轻将领,在伐蜀之前都是默默无闻的,殿下对他们熟悉么?”
英王见张玉关心,立刻来了兴致,说道:“伐蜀之战开始前,圣上确实秘密调动了北疆的一部分兵力支持征西军,但是因为北方蛮族的马蚤扰一直不断,邓焕大将军并没有抽出北疆有名的老将,而是派了一些近年培养起来的年轻将领统兵,也算是让这些新人能有历练的机会。”
萧纯也补充道:“我听说征西先锋是邓大将军的义子,几年才刚满十六岁,却骁勇善战,精于兵法,在伐蜀之战中立下不少大功。”
“你说的是邓拓么?”张琳琅虽然对前线上的人事安排及战况没有系统关心过,但是个别传奇人物的小道消息她还是知道的,尤其那些年少有为的将军充满诱惑,可惜那个时代通讯落后,她没有亲临前线所知非常有限,禁不住问道,“殿下见过邓拓么?”
“在开战前夕,本王曾与征西军的将官会晤过几次,安排部署整体作战计划,等你们回来的时候,邓拓已经率先锋军出发了。”英王顿了一下继续说道,“其实本王亲眼见到邓拓,发现这位少年将军与传闻中的形象有很大差异呢。”
张琳琅的好奇心立刻被激发起来,问道:“能有什么差异?是不是美少年?”
萧纯狠狠瞪了一眼张琳琅,抗议道:“琳琅,你能不能收敛一点,当着王爷和我的面稍微正经一些?”
英王终于暗爽一把,看看,萧纯也有吃醋的时候啊,所以他带着某种报复的心理,故意添油加醋说道:“张玉猜的不错。邓拓长相斯文,白白净净容貌俊美,年纪轻身体也不强壮,倘若不是一身戎装手持兵器,真与文弱书生没有两样。”
萧纯漠然地递了一块抹布给张琳琅,冷冷道:“擦擦你的口水。”
张琳琅面上一红,强装正经道:“那么传闻又是怎样的呢?”
“传闻他身高丈二,浑身横肉,目如铜铃,血盆大口,凶恶非常。战场上十步杀一人,斩头饮血,让蛮族闻风丧胆。”
“果然传闻和真相差异很大呢。”
看着张玉唏嘘不已的样子,英王又说道:“邓拓是邓焕大将军去年才收的义子,据说是三四年前从南方流落到北疆的孤儿。他一心想要从军,可惜那时年岁太小,他又长得瘦弱单薄,军队不要他,他便软磨硬泡留在军营内打杂帮工,闲暇时候看士兵操练晚上自己偷偷练习。有一次他所在的营寨遭到蛮族偷袭,亏他机警提前发现风吹草动,报告给守营的将领,才避免了大量伤亡,此后就被军队破格录用。接下来每次作战中,他都冲在最前面,拼命杀敌。虽然他的武功并不出色,但是有勇有谋,能吃苦不怕死,战功迅速飙升。他小小年纪就立下那么多军功,很快引起邓大将军的注意,着力培养。因为他对兵法有着超乎寻常的理解力,后来居上,不到一年的学习竟然能追上邓大将军身边其余弟子的水平,再加上他作战英勇,心思敏锐,性格随和与人相处融洽,颇得邓大将军喜爱。他是孤儿,而邓大将军没有家眷子嗣,两人投缘,邓大将军就认他为义子,取名邓拓。在这之前,他都没有正式的名字和姓氏,旁人都叫他春芽。”
张琳琅惊叫道:“春芽?殿下说邓拓原名叫春芽?”
英王见张玉反应如此剧烈,奇怪道:“怎么,你认识叫春芽的人?”
张琳琅木然地点点头:“确实认识,不知道是不是同一个人,听起来年纪应该差不多。春芽是我的好朋友,前几年失散了以后就再也没有消息。”她不敢继续往下说,否则自己的真实身份恐怕就会曝光。
英王却高兴道:“如果是同一个人那不是很好么?过两天征西军到了渝山城,你们就能故人重逢了。”
张琳琅镇定了一下心神问道:“殿下,征西军现在应该在什么地方呢?我想先去见见邓拓。”
英王打趣道:“你这么急着去会老情人啊?本王觉得邓拓虽然俊美,却比不上萧纯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