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说经污了,本宫不能再戴。 ”
那个侍女年纪小似乎不知轻重,竟然把面纱又塞回王大元帅手中。王大元帅堂堂男儿,总不能手里一直拿着女儿家的玩意,左右看了看身边站的都是当兵的大老粗,谁也不合适帮他拿着公主的面纱,他又不敢耽误太久,只好勉为其难将那面纱先收入自己怀中。
堂堂华国公主当然不会只有那一条面纱,随后就有侍女又取了新的面纱给公主戴好。至于王大元帅下令为华国公主购置丝绢,那已经是第二天的事情。全因为他手下有个谋士说借此机会大元帅应该送点礼物,向未来的皇妃示好,免得让华国人挑了毛病。毕竟皇妃将来是皇帝的枕边人,倘若因为被大元帅怠慢,日后给皇帝吹点不利的耳边风,就得不偿失了。
王大元帅当日也确实盯着华国公主的车辇看了很久,不是痴迷而是怀疑。平地刮风怎么那么寸面纱就吹到他身边呢?他虽然是一介武夫,也没有学过上乘功法,见识却并不少。他禁不住怀疑华国公主的车辇内隐匿着高手,或者看似柔弱的华国公主本身就是个高手。堂堂公主之尊金枝玉叶,传闻一直体弱多病在深宫修养的华国七公主,怎么可能是个武林高手呢?倘若她真是高手,华国人会不会有什么阴谋呢?
王大元帅守在国门,警惕性极强,一直没有放松过对华国密探的监控,随着华国公主出嫁,华国密探蠢蠢欲动,加快了渗透。这让他很担忧,偶然抓住一两个嫌疑犯,仔细审问,听到一些支离破碎的消息,串在一起却显示华国似乎正在进行什么大阴谋。
前前后后地消息加起来,让王大元帅不得不怀疑,华国极有可能是派了一个冒牌的公主出嫁,将来会对圣上不利。所以他命人绘了华国公主的画像,悄悄打听这位公主的饮食喜好,打算将信息收集好传给蜀国埋伏在华国的那些密探比对,用以证实华国公主的身份。
真相往往被流言淹没,可怜忠心耿耿的王大元帅不知不觉就变成了迷恋华国公主的yin色小人。
蜀国皇帝陈竝虽然懦弱无能,但是不爱朝政的他喜欢的除了吃喝玩乐就是听人讲故事,尤其关注市井传闻。所以王大元帅与华国公主的绯闻很难逃过皇帝的耳朵。开始的时候他曾经惴惴不安地问过摄政王,摄政王日理万机,哪有功夫管这种无聊事,就假意安慰皇帝一番,还答应派人去调查。谁料一查之下,证据确凿,摄政王不由得也将此事上了心。
☆、171美人离间计
果然还是不显示,只能不断修改,看看后台能否显示了
【最近后台总是抽搐,明明更了还是不显示,受不了啊】
蜀国摄政王张铮对王哲本来就不放心,越是聪明的人疑心越大,更何况他早就想掌握蜀国所有的军权。当然张铮也怀疑此事是有人故意散布谣言,但是他对自己的控制能力相当自信,贪念一起终于决定借此机会夺了王哲的军权。
于是张铮给皇帝出招,说以婚礼为由,普天同庆,大宴百官,召王哲回京。倘若王哲忠君爱国,尊卑分明,对华国公主没有邪念,坦坦荡荡,自然会高高兴兴奉旨回京参加皇帝的婚礼。假如王哲不愿回京,恐怕他心中多半对公主有念想。试问一个正常男人,见到心爱的女人嫁给别的男人,怎能泰然处之?道理上王哲是臣子,不能与皇帝争一个女人。可人心隔肚皮,王哲的真实想法谁也不知道。就算他因为君臣之礼不敢乱来,日后也会因此生了心病。另外蜀国皇室已经凋零,找不出适龄公主赐婚给王哲拉拢补偿,军权留在王哲手中,总归是不妥。
张铮抱着这样的论调让蜀国皇帝下了旨意,他暗地里却故意走漏风声,说是皇帝打算解除王哲兵权,将他留在黔都颐养天年。王哲如果识时务,乖乖回京,张铮就名正言顺接掌兵权。倘若王哲不肯放手,那等着他的将是一系列罪名。到时候王哲身败名裂,军权自然会被朝廷收回,张铮要拿如探囊取物一般轻松。
王哲正为流言的事情烦恼,接到圣旨并没有太多思索。他明白摄政王觊觎他的军权已久,可他一直犹豫是否该将自己的军队交到那个外姓摄政王手中。他害怕一旦摄政王真正掌握所有军权,蜀国的帝位又会易主,内乱再起,百姓难得平静。
另外王哲不是任人宰割的主,他在蜀国和华国有自己的情报系统。华国公主的身份谜团尚未揭开,王哲又截获情报,说摄政王其实是华国埋在蜀国的卧底。等摄政王完全掌控蜀国的军政大权,就会逼蜀帝向华国称臣,从而不废一兵一卒就将蜀国纳入华国版图。
所以这一次不利于王哲的流言很有可能是华国和摄政王一起制造的阴谋,目的就是夺走他的军权。在这种不明朗的局势面前,王哲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于公于私,王哲都不打算马上交出军权。
但是王哲不能公然抗旨,幸好边疆最近不太平,他有借口暂缓回京。王哲有先皇的圣旨,边疆不宁,帅不入京。仗着这道护身符,王哲想皇帝也奈何不了他。
所谓不太平,是月魔教的人活动越来越频繁,不仅有组织地煽动贫苦百姓暴动,还时常偷袭地方官署。但是他们不敢与正规军队正面冲突,往往王哲派出几千人剿匪,月魔教的人就立刻消失无踪,等军队撤离,他们又出来活动,用这种打游击的方法搅得人心神不宁。
王哲怀疑月魔教的异常举动是受了华国人的暗中指使,英王在渝山道厉兵秣马虎视眈眈,王哲不可能无动于衷。内忧外患让王哲举棋不定,心烦意乱。皇帝连番下旨诚恳邀请,他不敢一再推拒。
偏偏漏屋逢夜雨,月魔教的叛乱刚刚打压下一点,王哲才腾出手来准备入京应付皇帝的考量,就接到紧急求救消息。华国公主一行在蜀国境内遭遇悍匪,多数官员被杀,公主也神秘失踪。因为事发地点正处在黔都和边疆之间,所以报讯的人分了两批,向皇帝和大元帅同时发出求救信号。
王哲意识到事态有些不同寻常,他本来打算入京的,临时又改了计划,连夜安排好边关事务,带了一队亲卫朝着事发地点赶去。
摄政王也收到了求救信息,并且知道了王哲连夜赶赴事发地点的消息。然而他派出去调查的人还没有离开黔都就打听到一些奇怪的传闻,说华国公主是被王哲有计划地抢走,王哲打算带着公主远走高飞。
自从华国公主进入蜀国境内,荒唐的流言从来没有断绝,愈演愈烈,直到公主失踪的那一刻,张铮突然意识到所有的事情绝非巧合。他隐在面具之后的脸色变得煞白,一种不祥的预感笼上心头。
张铮将过往的情报一一翻出,其中有很多细枝末节的消息他都不曾仔细留意,这一次他从一份不起眼的报告中发现了重要的线索。这份报告是诸多被归为记录华国公主一行日常信息的无价值文档中的一份,上面记载了华国礼部侍郎张玉在陪同公主初入蜀国时,借景吟诵的诗句:“风雨送春归,飞雪迎春到。已是悬崖百丈冰,犹有花枝俏。俏也不争春,只把春来报。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
“待到山花烂漫时,她在丛中笑。”张铮反复念着最后这句话,心中感叹:难道这一切都是华国早已定好的阴谋么?月儿,你的诗中分明斗志昂扬,不畏艰难险阻,充满了胜利的希望。你的目的是想拿下蜀国么?
张铮喃喃道:“月儿,你可知道三年前你拒绝叛出华国,不愿与我同为蜀国效力,我不是故意赶尽杀绝,我只是想让你回到我的身边而已。你接掌月魔教,我也没有派人去营救我的徒弟,给了你最大的自由,不去干扰你。难道那时你取月魔教就已经想到要利用他们对付蜀国么?或者蜀国的内乱根本就是华国人挑起,你们早有预谋?如果一切都是真的,你为什么要帮着华国皇帝对付我呢?凭你的才智难道猜不出我是你的亲生父亲么?是恨我抛弃了你么?”
想到这里,张铮的身体无意识地颤抖,或许月儿真的是恨他的。毕竟除了抛弃、威胁和利用,他没有对月儿尽过一天父亲的职责。他凭什么指望月儿会帮他呢?人不为己天诛地灭,权力和欲望当前,骨肉亲情又能值几钱呢?
抛开月儿不想,张铮已经清楚地看到现在的情况对蜀国很不利。国内谣言四起,王哲与皇帝之间的信任打了折扣,他作为外姓摄政王,身份也被人质疑。华国隆重出嫁的公主在蜀国境内失踪,这个时候华国撕破脸,出兵蜀国讨伐质问,他们蜀国是哑巴吃黄连有口难言。
但是华国目前的财政恐怕很难支撑长久战争军费,蜀国幅员辽阔,非一朝一夕能被人踏平的。一旦夏蜀开战,以王哲的性格,为了蜀国的荣辱,一定会暂时抛开私人恩怨,与他合作。只要进入持久战,张铮有把握重新凝聚起势力,争取到王哲的全面支持,把华国军队赶回去。所以张铮不怕,他甚至还在计划尽快找到华国公主,解除危机。
“来人!”张铮召唤身边亲随,“立刻封锁华国公主失踪的消息,抽调精锐部队赶赴事发地点,尽全力找到公主。同时安排适合的公主替身秘密送入黔都,十天内如果没有华国公主的下落,就对外宣称公主已经找到。 ”
☆、172成败已定局
【今天上午就新增了,结果一直不显示。这是周五第二更,之前169、170和171章节别忘看】
华国公主一行路遇悍匪,这件事情是早已计划好的。
华国皇帝也下了老本,动用了在蜀国埋伏多年的暗桩,组织人力物力,全面配合这次行动。华国公主随行护卫队与“悍匪”里应外合,将蜀国使团官员全部灭口。另外他们准备了一定数量的尸体换上华国官员和士兵的服饰,再将这些真真假假的尸体聚拢在一起,放一把大火烧掉,掩盖现场。
所有华国人化整为零,乔装改扮,分成几路东逃,只要能顺利到达蜀国与渝山道接壤的边界附近,就会有英王安排的人接应。
按照计划,为了确保七公主的安全,文武双全的张玉是需要全程跟随七公主的。张琳琅本来也打算跟着七公主这位高手好逃命。谁料七公主却认为应该趁机杀掉大元帅王哲,再返回华国。
七公主的理由很简单:“那日王哲见到本宫真容,竟然能不为所动冷静处事,甚至怀疑本宫的身份,可见他心智高出常人,定力手段都不一般。如果夏蜀开战,王哲还活着,他很有可能会与摄政王暂时放下隔阂,并肩作战抵抗华国军队。”
张琳琅冒着冷汗,回想起之前那一幕血淋淋的屠杀,实在于心不忍。就算她很讨厌嚣张跋扈的蜀国使者,却也不会冷酷到将他们全部灭口。但是七公主未防万一,仍然下令全杀。张琳琅不敢阻止,再说为了能顺利逃回华国,七公主的办法是最行之有效的。
“公主殿下,不如咱们先回到华国,下官再调派人手刺杀王哲?”张琳琅使出缓兵之计劝道,“咱们现在并不安全,如果被摄政王或者王哲的人发现就危险了。”
七公主艺高人胆大,心有不甘道:“那么至少我们应该尽量阻止王哲与摄政王碰面。他们现在恐怕都意识到事态的严重,但是互相猜忌之心未去。只要他们无法当面澄清各自的立场,咱们就有更多的胜算。”
张琳琅明白这个道理,点点头道:“英王殿下提前想到这些,应该在摄政王和王哲赶来的路上设了埋伏。”
七公主皱眉道:“光靠这些埋伏还不够。不如本宫以身做饵,吸引王哲,我们设计将其生擒。这样就可以造成王哲胁迫本宫逃亡的假相,彻底让蜀国人的名誉扫地。我国才能获得最完美的出兵借口。”
张琳琅赶紧阻拦道:“公主殿下,这个计划当初你提过的,不是被英王殿下否决了么?这太过凶险,王哲绝非容易受人摆布的。为求稳妥,公主殿下还是不与王哲和张铮直接接触的好。”
七公主妙目一转,不以为然道:“张玉,英王不了解上乘武功的威力,你难道也不了解么?凭本宫和你的身手,就算一个护卫不带,也根本不可能被王哲等人控制。”
张琳琅不敢怂恿七公主犯险,又想不出什么高招来劝这位跃跃欲试的金枝玉叶打消念头,结果头脑一热,咬牙说道:“既然公主殿下十分期待生擒王哲,这件事情交给下官办就可以了。下官可以扮成公主的样子吸引王哲的注意力,但是公主必须答应本官,立刻回去华国不再耽搁。”
张琳琅心想,先用这招哄走七公主,自己再逃跑应该没问题,至于王哲,将来通知月魔教的人收拾就可以了。
七公主一听拍手称赞道:“张玉,这主意不错。如此重要的任务只有交给你做,本宫才能放心。那么事不宜迟,本宫把衣服首饰都给你。”看七公主一脸兴奋地取出一堆衣物和首饰,那架势绝对是想亲眼看看张玉妆扮起来。
那些昂贵华丽的衣服首饰,虽然很吸引张琳琅,但是性命攸关,她哪有心思真像刚才说的那样扮成公主去撞王哲的枪口?无奈,七公主是倔脾气,不见她行动就不离开的,逼得她只能是乖乖穿戴起来,扮回女子模样。
张琳琅换好女装,涂脂抹粉绾发梳髻,盈盈一笑,惊艳全场。
虽然大家都知道这位张大人容貌俊美,可是真化作女子竟然能有如此妩媚动人,着实让人震撼。尤其那些护卫,许是在冷若冰霜的公主身边服侍久了,yu望压抑,又正值年轻气盛充满幻想的年纪,结果看到张大人的女装扮相一个个都两眼发直,热血沸腾。
张琳琅赶紧戴上公主的招牌面纱,沉声正色道:“兄弟们,回魂了,我是男的。”
其实七公主也是眼睛不眨地盯着张玉看了半天,惊叹之余,心底不知何时埋下的情种破土发芽。她面上微红,轻声道:“张玉,幸好你不是女子,否则本宫都要嫉妒你的容貌了。”
张琳琅已经没心思与公主辩解性别问题,心道:姑奶奶,拜托你赶紧走吧,再耽搁时间,我逃跑就来不及了。
七公主是以大局为重的,见张玉忧虑焦急,只当是担心她的安危,她怎忍心再任性下去。于是七公主不再耽搁,留了两个会功夫的侍女和一些身手矫健的护卫给张玉,自己带了其余人打马东去。
逃命的时候顾不上做招眼的马车,张琳琅只能穿着绫罗绸缎趴在马背上奔波于山地林间。张琳琅骑马的技术不好,走不了几个时辰就要下马休息,否则身体吃不消。众护卫都不催促,他们认为张玉是故意与公主拉开一段距离,为了吸引王哲,所以才走走停停。
只有张琳琅一人归心似箭,恨不得长了翅膀早日回到华国,可惜能力有限。她心中懊恼,暗暗发誓:将来一定要好好练习骑术,以备不时之需。
王哲接到华国公主失踪的求救消息后,日夜兼程赶了过来。他率百余亲卫先是到达现场,只看到一堆烧焦的尸骨,根本无法分辨这里发生过什么。他立刻又派探马四处搜索,寻找一切蛛丝马迹。王哲的头脑很清醒,他派人搜索的重点是向东而行的几条路线,果然发现许多可疑痕迹,逐渐分散开去。
王哲首先排除了这案子是普通绑票,寻常的匪徒谁有胆子敢同时招惹华国和蜀国?所以他认为很大的可能是华国在捣鬼,另外也不能排除摄政王的阴谋,还有就是个别唯恐天下不乱的国家趁火打劫。
王哲通过仔细勘查,发现有两股痕迹显示出的人数始终保持稳定,一前一后相缀而行。方向都是向着华国渝山道与蜀国的交界处。他锁定这条线索,顺着追踪下去。一路他们几次被身份不明的人偷袭阻挠,王哲凭借高超的领兵技巧一一化解,这更加坚定了他继续追下去的信念。
王哲其实心中也在犹豫,按道理敌方应该是有重要人物向东,才会一直维持稳定的队伍,又三番两次阻挠他追寻。那么既然是两队,为何不分开两个方向走呢?前后缀行更容易引起注意啊?这实在不合常理,难道是故意引诱他追踪?就算是故意,王哲也不愿放弃这条线索。
☆、173后面有追兵
张琳琅可没有王哲想的那么高明,她跟着公主的队伍走,是怕万一真发生什么事情,她能快些获得前一队人马的援救。
张琳琅手下的侍女护卫们有聪明的,原本还奇怪张大人为何沿着公主的方向走,直到他们被王哲的人马追上,才纷纷感叹张大人的英明。当然他们的想法与王哲的更接近一些。
王哲自身武功并不高,但是行军打仗排兵布阵,设好包围圈,剑拔弩张,想困住张琳琅这队人马轻而易举。
王哲带着亲兵不下一百二十人,虎视眈眈把张琳琅他们围在圈内。张琳琅这边算上两个侍女一共才二十个人,只够人家零头。然而王哲及手下兵丁却惊讶地发现被围困的人除了那个戴面纱的女子以外,个个都满脸兴奋,一点没有沮丧慌张的样子,仿佛中了埋伏的不是他们。
这些人里只有张琳琅大冬天的汗流浃背,左顾右盼寻找逃跑的路线,心中一个劲儿地祈祷各路神明保佑平安。
张琳琅紧张慌神的时候,忽然耳畔传来了那个期待已久的柔和声音:“张玉,尽量拖住王哲他们,摄政王的人马随后就到。”
张琳琅心跳加速,她可以肯定那是萧纯的声音,萧纯应该就在附近,用传音入密指点她。萧纯说的一定没错的,张琳琅不再多想,立刻低声吩咐左右:“拖住王哲,摄政王的人马随后就到。”
护卫们一愣马上会意。高,实在是高。只要他们拖住王哲的人,摄政王赶到的时候岂不是正好看到王哲挟持公主图谋不轨么?到时候就算王哲浑身长嘴,也说不清楚了。不过这些人也纳闷,摄政王派来的人马应该会受到阻拦的,免得过来的太迅速影响公主逃离。他们为何这么快就能赶到呢?还有张大人难道能掐会算,为什么笃定摄政王那边的人要来呢?
张琳琅思想比较简单,只要萧纯在身边,她要逃跑应该没问题。再者,她也不想丢下这些侍女和护卫不管,他们虽然都有为了保护上司随时牺牲的觉悟,张琳琅却不能像七公主那样坦然接受他们的牺牲。